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6卷  第10期

大鼠及家兔颈动静脉分流的建立与肺动脉高压的观察
吴宇
2015, 36(10).
摘要(2204) PDF (201)
摘要:
[摘要] 目的 为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20只SD大鼠,分为分流组(n1=10,用动脉套管法建立分流)和对照组(n2=10,仅结扎同侧颈总动脉、颈外静脉).选用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分流组(n1=12,采用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外静脉端侧吻合的方式建立分流)和假手术组(n2=12,处理同大鼠对照组).大鼠组和家兔组分别在术后饲养10周后观察肺动脉高压评估指标.结果 大鼠组:术后1月即发现分流均闭塞.肺动脉压测量失败,右心室肥厚指数2组之间无差异.但WT%和WA%之间有差异(P<0.05).家兔组:术后10周仅有1只存在分流,2组之间其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肥厚指数、WT%及WA%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家兔模型进行进一步改进后较适合建立分流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云南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
李继印
2015, 36(10).
摘要(2812) PDF (349)
摘要:
[摘要]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云南4种不同产地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方法 草乌块根粉碎后经甲醇浸泡,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分别采用多个特征离子和外标标准曲线法对3种乌头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在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9,1.000 0和 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33 ng/mL、0.15 ng/mL和0.03 ng/mL;回收率均高于9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测定结果表明,4种草乌中均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但含量有差异.结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简便快速,可试用于生物样品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检验.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猪模型左室壁三维运动的相关研究
陈剑
2015, 36(10).
摘要(1985) PDF (280)
摘要:

[摘要]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3DT)研究滇南小耳猪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前后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与心肌机械力学状态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滇南小耳猪18只,在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实时全容积成像三维成像图像采集,之后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中下1/3处,于1 h后再次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实时全容积成像三维成像图像采集,在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后分析图像,自动计算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各节段室壁运动峰值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等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造模后较造模前LVEF、LVFS减小(P<0.05);心梗造模后比造模前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旋转率(rotation rate,RR)、扭转角度(twist angle,TA)及扭转率(twist rate,TR)减小(P<0.05).结论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中下1/3处后,左心室前间隔中间段、前壁中间段、心尖段RS、AS减低,LVEF、LVFS减小,提示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减低从而降低整个左心室心腔内流体力学效率,使心脏搏出量减少,左心室旋转角度(RA)、旋转率(RR)、扭转角度(TA)及扭转率能成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扭转的敏感指标.

食道导联心电图鉴别诊断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
盖起明
2015, 36(10).
摘要(2024) PDF (295)
摘要:
[摘要] 目的 应用食道导联心电图对宽QRS心动过速(WCT)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对62例WCT急性发作患者插入食道电极,描记并分析食道导联心电图,明确诊断.结果 44例为室性心动过速(VT),占71%,18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占29%. SVT中,8例为SVT伴束支传导阻滞,占12.9%,7例为SVT 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占11.3%,3例为SVT伴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占4.8%与射频消融术后诊断比较,用食道导联心电图对WCT发作患者VT和SVT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 描记食道导联心电图可确诊WCT,由于其具有快捷、简便、准确、无创、安全的特点,可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WCT患者的急诊鉴别诊断,对终止WCT发作,实施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性激素水平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关系
王煜
2015, 36(10).
摘要(2730) PDF (272)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为临床治疗CHF提供新思路.方法 入选人群均为老年男性,年龄60~96岁,平均(79.16±6.98)岁,共100例,包括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CHF患者(其中心功能Ⅱ级组23例、心功能Ⅲ级组20例、心功能Ⅳ级组19例)、19例无心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及19例对照者,以上各组均进行性激素水平,包括睾酮(T)、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ROG)水平的检测,经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比较各组间性激素水平差异,了解各性激素与CHF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1)与对照组及无心衰的心血管病组对比,各CHF组T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水平在各CHF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CHF组的血清T水平与LVEF显著正相关(r=0.833,P=0.000);(2)与对照组及无心衰的心血管病组对比,各CHF组E2水平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E2水平在各CHF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CHF组的血清E2水平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3)LH、FSH、PRL、PROG水平在各心功能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VEF无相关(P>0.05);(4)不同原发病的无心衰的心血管病组及CHF组的T、E2、LH、FSH、PRL、PROG、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T和E2水平与老年男性CHF关系密切,CHF时T水平明显降低,E2水平明显升高;T水平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进行性降低,T与LVEF显著正相关;E2水平不随心功能的恶化进一步升高,E2与LVEF无明显相关;LH、FSH、PRL、PROG水平可能与CHF心功能的关系不明显;(2)CHF患者性激素水平可能与致CHF原发病无明显关系.
二尖瓣狭窄及人工瓣膜置换左室流场的超声向量血流图
李建华
2015, 36(10).
摘要(2700) PDF (315)
摘要: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向量血流图技术(VFM)对比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及人工生物二尖瓣置换后的左室流场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手术指征、判断预后提供更客观、更丰富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43例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为病例组0,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人工机械瓣术后32例,人工生物瓣膜术后的患者26例,分别为病例组1、病例组2,记录3个心动周期,经过DSA-RSl脱机软件处理并进行漩涡描述参数测量.结果 疾病组0、病例组1、病例组2观察结果均显示舒张期仅在舒张早期二尖瓣叶下方出现2个高速密集且对称旋转的小漩涡,这一现象与对照组相似,但是形态更加显著,漩涡中心位置更远离二尖瓣环连线水平,速度更快;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流场变化为舒张早期最大向量速度仍然大于对照组(P<0.05);二尖瓣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流场变化为舒张早期最大向量速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及生物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血流主流方向均为室间隔转向至左室后壁、侧壁再汇入左室流出道,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结论 VFM图像能显示心室内血液流场的变化,能初步定量心腔内复杂流场结构,同时也可以为二尖瓣狭窄的评估、置换瓣膜选择及术后人工瓣膜功能评估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刘师节
2015, 36(10).
摘要(2736) PDF (215)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方法 依据64层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64-DSCT)结果将120例冠心病患者以CT值不同分为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硬斑块组,每组40例,同期选择冠状动脉CT正常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再根据冠脉病变情况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检查所有患者血浆Hcy水平,分析Hcy与斑块稳定性和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易损斑块组Hcy水平(19.32±4.76)μmol/L比混合斑块组(14.15±3.89)μmol/L、硬斑块组(14.33±2.91)μmol/L和对照组(9.32±3.84)μmol/L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在冠脉双支病变组(15.38±3.45)μmol/L、多支病变组(16.12±4.12)μmol/L均比单支病变组(10.45±2.76)μmol/L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程度的严重性和斑块的稳定性.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吴剑
2015, 36(10).
摘要(3200) PDF (237)
摘要:
[摘要]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室室壁瘤16例病例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NYHA分级Ⅲ~Ⅳ级,年龄(55±12)岁,16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均安返ICU,其中15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第6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33.24±3.15)%,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58.36±6.57)mm,NYHA分级:Ⅲ~Ⅳ级,术后3月复查LVEF:(50.46 ±5.96)%,LVEDD:(40.79±5.68)mm,NYHA分级Ⅰ~Ⅱ级,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 综合室壁瘤的大小和患者循环状况采取适宜的手术策略治疗急性心梗并发左室室壁瘤能取得良好疗效.
血流向量成像定量评价正常成人左心室涡流特征
张瑜
2015, 36(10).
摘要(3039) PDF (340)
摘要:
[摘要]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定量评价正常成年人不同心动周期左心室涡流的变化特征.方法 在VFM模式下采集50例健康成人心尖三腔与四腔切面彩色多普勒动态图像,应用配备VFM5.0版本分析软件的DAS-RSI工作站脱机分析,观察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左室腔内涡流的2D速度分布、流线、涡量线、涡量、循环、能量损耗、室壁切应力等参数,分析涡流的变化特征.结果 左室腔内涡流在不同心动周期呈规律变化,且涡流多持续在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部分有涡流的时相中,涡流横径(Dx)、纵径(Dy)及边缘最大速度(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反应了局部涡流旋转的方向和强度的总和,即总涡量,当流速增大时,循环增大,循环值的大小取决于指定的闭合曲线的大小;在涡量变化大的位点能量损耗就大,在层流的位点能量损耗就小;室壁切应力与正交方向的速度梯度成正比,红色节段室壁切应力较蓝色节段大.结论 VFM技术可以反映正常人左室腔内涡流变化规律,为定量评估左室内血流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型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影响及相关性
龙琼华
2015, 36(10).
摘要(3545) PDF (200)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影响,及IMT与LVMI关系.方法 选择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2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 (T2DM组)70例,原发性高血压不合并2型糖尿病组(非T2DM组)80例,测定所有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的有关参数,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MI均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组(P<O.05,P<0.01),且IMT和左室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BMI与LVMI相关,BMI与LVMI呈正相关( 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左室质量指数有显著的影响.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疗效的比较
李宏
2015, 36(10).
摘要(3162) PDF (766)
摘要: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西电集团医院妇产科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8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54例,开腹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并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2组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以及妊娠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肌瘤残留率、复发率以及妊娠率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术方式,肌瘤残留率以及复发率均较低,对妊娠影响较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DNA定量分析及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孙冬梅
2015, 36(10).
摘要(2523) PDF (250)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DNA定量分析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在山东省定陶县妇幼保健院经过宫颈癌检查初步筛查后得到的异常女性者374例进行深入检查.将参与研究的妇女用宫颈刷从子宫颈取材,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其中巴氏染色应用常规细胞学进行检查,记为对照组.将DNA染色片使用全自动扫描得到诊断结果,记为观察组.对比2组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并采用HC2检测方法对高危型HPV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为89.25%、99.64%、97.06%,均高于对照组的68.82%、89.84%、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DNA指数越高时,高危型HPV感染的几率越大.结论 DNA定量分析诊断能高效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效率.
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经产钳助产及急诊剖宫产的母婴效果对比
唐桂娥
2015, 36(10).
摘要(2595) PDF (186)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在第2产程异常的孕妇采取产钳助产或者是急诊剖宫产措施对于母婴效果的影响及措施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的产科进行分娩的118例第2产程异常的产妇采取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时间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娩方式包括产钳助产及急诊剖宫产.结果 产钳助产组平均用时(14.8±5.3)min,急诊剖宫产组平均用时(32.7±1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助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及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几率明显低于急诊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剖宫产组对于婴儿的重度窒息影响较为严重,与产钳助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窒息、颜面擦伤、头皮血肿以及新生儿肺炎4个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第2产程异常中,产钳助产较于急诊剖宫产更能保护母婴安全,更能降低难产风险系数.
米非司酮分别配伍依沙丫啶、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刘晓霞
2015, 36(10).
摘要(1808) PDF (245)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分别配伍依沙丫啶和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陕西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孕妇68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和羊膜腔注射依沙丫啶引产,B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对2组患者的宫缩开始时间、胎盘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残留量以及引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宫缩开始时间、胎盘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残留量以及引产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羊膜腔注射依沙丫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优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影响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多因素分析
刘军平
2015, 36(10).
摘要(2511) PDF (223)
摘要:
[摘要] 目的 阐明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绝经期妇女103例,按照中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诊断标准将103例患者分为2组(病例组36例,对照组67例),收集2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生育个数、绝经年限、吸烟、饮酒、规律运动状况、家族骨质疏松史,体重指数、服用钙剂及维生素D情况、雌激素替代情况、血脂、肾功、甲状旁腺、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阐明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年龄和绝经年限均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甲状腺旁素、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规律运动、骨质疏松家族史、服用钙剂或Vit D3和雌激素替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规律运动、口服钙剂或Vit D3、雌激素替代是保护因素;绝经年限、尿素氮、肌酐是危险因素.结论 体重指数、规律运动、口服钙剂或Vit D3、雌激素替代是保护因素;绝经年限、尿素氮、肌酐是危险因素,临床防治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应加强经期妇女运动,口服口服钙剂或Vit D3,行雌激素替代,特别应该注意保护经期妇女肾脏功能.
抗C1q 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相关性
袁杉
2015, 36(10).
摘要(2543) PDF (1323)
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C1q 抗体与疾病活动及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62例SLE患者和47 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21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C1q抗体的浓度.62例SLE分为疾病活动组(36例)和疾病稳定组(26例),并按LN判定标准分为LN 组(32例)和非LN组(30例).分析各组抗C1q抗体水平与SLE患者补体指标、SLE活动性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中血清抗C1q抗体阳性率为64.51%,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P<0.05).SLE活动组抗C1q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1).LN组患者血清抗C1q 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非LN组SLE患者(P<0.01).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显著正相关,与补体C3、C4含量显著负相关.结论 C1q抗体水平能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并与SLE肾损害相关,对活动性LN敏感度高.
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在低■龈距根管治疗后牙修复中的应用
张旭
2015, 36(10).
摘要(2597) PDF (233)
摘要:
[摘要] 目的 考察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在低■龈距根管治疗后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完成根管治疗的74例(78颗患牙)后牙■龈距较低及咬合较紧患者采用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进行修复.结果 本组患者在3 a的随访过程中,未发生有修复体折裂及继发龋等不良情况,仅有3例患者分别于粘接后8个月、12个月以及23个月出现高嵌体脱落,但经重新备洞并再次粘结后,随访至今未再脱落,整体粘接后稳固率为95.9%(71/74);另外在边缘密合性、牙龈情况、食物嵌塞、颜色匹配、冠的完整性、基牙松动或折裂以及修复体松动或脱落等方面均达到了颇为良好的效果.结论 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在低■龈距根管治疗后牙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骶管加基础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效能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程忠
2015, 36(10).
摘要(2716) PDF (223)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骶管加基础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能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接受下腹部手术治疗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骶管加氯胺酮基础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术后躁动或(和)哭闹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患儿在T1时的MAP与HR均显著增高,与T1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对照组2指标水平与T1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对照组在术中有7例患儿表现出呼吸抑制,T2时的SpO2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经正压辅助呼吸处理后逐渐好转.结论 骶管加基础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与单行氯胺酮基础麻醉比较可明显降低氯胺酮给药剂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对降低小儿下腹部手术风险有益,值得在小儿外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刚
2015, 36(10).
摘要(2921) PDF (234)
摘要:
[摘要] 目的 比较前后路手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进行治疗,通过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手术前后脊柱前缘高度、Cobb角和JOA评分情况,分析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后路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前路组(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2组患者脊柱前缘高度和Cobb角无明显差别(P>0.05);而12个月及24个月时,前路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恢复情况以及JOA评分优于后路组患者(P<0.05).结论 后路手术的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前路手术在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脊髓功能恢复的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后路手术.
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的临床意义
马承斌
2015, 36(10).
摘要(3114) PDF (442)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66例,分别检测术前、术后1、3 、5、7、14 d的血清IL-6及CRP水平.结果 患者术前血清IL-6水平为(38.5±8.2)pg/mL,术后1 d急剧升高,之后迅速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正常值,与术前比较,术后1 d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血清CRP水平为(5.3±2.2)mg/L,术后逐渐升高,术后第3天达到最高峰(126.7±43.6)mg/L,之后逐渐回落,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是否发生术后感染分为未感染组(60例)和感染组(6例),术前2组血清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感染组血清IL-6、CRP水平的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CRP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IL-6和CRP水平对早期诊断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袁宏谋
2015, 36(10).
摘要(2346) PDF (296)
摘要: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收治的98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 组,各49例,B组进行皮片引流,A组进行负压引流,比较2组患者的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等.结果 A组患者的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引流物放置时间明显长于B组,引流量明显多于B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A组仅有1例发生切口开裂,并发症发生率为2.04%,B组共有1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53%,其中切口皮肤开裂8例,切口感染5例.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24.4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皮片引流相比,负压引流的引流量更多,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切口愈合更快,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不同营养状态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影响
孟鸿琼
2015, 36(10).
摘要(3169) PDF (309)
摘要: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不同营养状态下胰岛的功能状态,探讨不同营养状态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稳定期肺心病患者45例(分为营养不良组25例,非营养不良组20例),测定所有受试者的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c1%)、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肺心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HbAc1%、IL-6、hs-CRP检测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营养不良组明显高于肺心病非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活性障碍有关,营养不良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营养不良组,且营养状况与IL-6、hs-CRP密切相关,IL-6、hs-CRP的增高可能与肺心病患者营养状态恶化和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有关.
肝衰竭患者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不同疗效组外周血TNF-αmRNA和IL-6 mRNA的表达
阿永俊
2015, 36(10).
摘要(2826) PDF (259)
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肝衰竭患者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好转组和恶化组外周血TNF-αmRNA和IL-6mRNA的表达.方法 对33例肝衰竭患者进行MARS人工肝治疗,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好转组和恶化组TNF-αmRNA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 好转组和恶化组所有患者在MARS人工肝治疗前外周血TNF-αmRNA和IL-6 mRNA均为强阳性表达,治疗后好转组TNF-αmRNA和IL-6 mRNA强阳性表达率较恶化组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周血TNF-αmRNA和IL-6 mRNA有可能作为肝衰竭患者接受MARS人工肝治疗后判断预后的指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的相关性
苏慧鹏
2015, 36(10).
摘要(3157) PDF (257)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变化情况,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WV、ABI与肺功能、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109例研究对象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分为3组:轻中度COPD组42例、重极重度COPD组31例,对照组(无COPD)36例,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ba-PWV、ABI、肺功能、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 轻中度CODP组、重极重度CODP组平均PW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极重度CODP组平均PWV明显高于轻中度CODP组(P<0.01);3组间平均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预计值(%)分别与平均PWV均呈负相关(P<0.01);hs-CRP、TNF-a、IL-6分别与平均PWV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老年COPD患者动脉僵硬度明显升高,PWV与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成正比,PWV与炎性因子呈正相关,COPD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是其动脉僵硬度增加的一个影响因素.

他汀类药物联合ACEI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
马佳
2015, 36(10).
摘要(2594) PDF (268)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ACEI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老年男性COPD合并PAH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他汀治疗组、ACEI治疗组、他汀+ACEI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比较4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浆内皮素-1(ET-1)、血浆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 (1)治疗6个月后,他汀治疗组、ACEI治疗组、他汀+ACEI联合治疗组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 ET-1、IL-8、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他汀治疗组、ACEI治疗组、他汀+ACEI联合治疗组NO升高幅度及ET-1、IL-8、CRP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其中他汀+ACEI联合治疗组以上指标的升高及降低幅度最为明显 (P<0.05或P<0.008);(2)他汀治疗组、ACEI治疗组以上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8);(3)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ACEI联合治疗组能更为有效的升高稳定期COPD合并PAH患者血清NO浓度,降低血清ET-1、 IL-8、CRP浓度;他汀+ACEI联合治疗优于他汀类药物或ACEI单药治疗.
早期低位直肠癌行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马琳
2015, 36(10).
摘要(3693) PDF (230)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低位直肠癌行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青岛第八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腹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生存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5例患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对照组有4例并发症,1例局部复发,无1例远处转移;观察组患者3 a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5 a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低位直肠癌行经肛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创伤小、花费低,安全高效,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急性胰腺炎反应期C反应蛋白测定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姚建辉
2015, 36(10).
摘要(1901) PDF (513)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分型判定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患者入院1、3、5、7 d血清CRP水平,CT检查患者胰腺,对2种分组下患者CRP水平进行比较,使用ROC曲线分析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MAP组患者、SAP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MAP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低于SAP组患者,P<0.01;胰腺无坏死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低于胰腺坏死组患者,P<0.01;CRP预测SA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随着 CRP水平的升高而提高.结论 血清CRP水平可用于急性胰腺炎早期分型,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ICU治疗
林胜阳
2015, 36(10).
摘要(2599) PDF (615)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进入ICU加强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71例SAP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93例,给予非ICU早期治疗,研究组(B组)78例给予早期ICU治疗,对比非早期ICU治疗组和ICU早期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总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8.3% vs 3.8%,P<0.05),B组的总住院时间平均(16.8±8.2)d,比A组平均(19.3±15.6)d短,P<0.05.结论 ICU早期治疗能有效降低SPA早期死亡率,为后续救治创造条件,后续的救治仍需多科协作.
腭裂术后方言和普通话语音训练语音恢复状况对比分析
肖文芝
2015, 36(10).
摘要(1796) PDF (273)
摘要:
[摘要] 目的 评价腭裂修复术后采用普通话和方言2种不同语音训练方式后的语音恢复状况.方法 评估437例患者腭裂修复术后的语音恢复情况,对不同语言语音训练方法后语音改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通过主观和客观评价,242例患者腭裂修复术后语音恢复情况良好,恢复率为55.37%,4岁前接受手术患者的语音恢复率为69.26%,4岁后手术语音的恢复率为35.03%,P<0.01.其中68例患者接受专业语音训练,35例患者利用语音磁带自行训练,139例患者从未经历专业或业余的语音训练.213例患者日常使用云南方言进行交流,使用汉语普通话或云南方言的训练方法均能改善语音,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恢复情况与患者手术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语音恢复率越好.腭裂术后语音训练,可辅助良好和边缘性腭咽闭合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患者日常方言使用率高于普通话使用率,可根据需要采用相应语言的语音训练方式训练.
新生儿窒息胃液pH值检测的价值分析
陈军
2015, 36(10).
摘要(1754) PDF (302)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胃液pH值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在安康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新生儿窒息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所有患儿都给予了胃液pH值检测、消化道出血与反流情况的监测,所有患儿都常规流程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48 小时与第72 小时的胃液pH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2组治疗24 h的胃液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反流持续≥5 min次数与最长反流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胃液pH值检测消化道出血与胃食管反流情况有一定意义,早期选择思密达进行干预能提高胃液pH值,改善新生儿的预后.
170例儿童川崎病临床分析
严晓华
2015, 36(10).
摘要(2904) PDF (257)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川崎病的17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特点:170 例 KD 患儿中典型 KD占77.1%(131/170例),不完全KD占22.9%(39/170例).典型 KD男女之比为1.86:1,不完全KD 为 1.19:1.合并冠状动脉损害46例(27.1%,46/170例),其中冠脉扩张38例(22.4%,38/170例),冠脉瘤6例(3.5%, 6/170例),巨大冠脉瘤2例(1.1%,2/170例).血液系统受累161例(94.7%,161/170例),消化系统受累98例(57.6%,98/170例),呼吸系统受累78例(45.9%,78/170例),泌尿系统受累40例(23.5%,40/170例),关节肿痛5例(2.9%,5/170例),中枢神经系统受累3例(1.8%,3/170例).结论 (1)KD好发年龄为<5 岁,男孩多见于女孩;(2)KD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KD冠脉扩张多以一过性扩张为主,除心血管并发症外,其他系统损害应引起重视,以便早期识别;(3)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预后好,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KD采用甲泼尼松龙冲击疗效好;(4)从总体随访情况看,年龄越小,依从性越强,越容易坚持定期复诊.
川崎病50例误诊分析
陈荣寿
2015, 36(10).
摘要(2488) PDF (288)
摘要:
[摘要] 目的 研究影响川崎病诊断的因素,了解误诊带来的后果.方法 分析50例川崎病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特征,误诊的病症,了解因误诊带来的不良后果.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50例误诊的川崎病患儿中,15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占30%,误诊时间为5 d;10例误诊为肺部感染,占20%,误诊时间8 d;8例误诊为副伤寒,占16%,误诊时间为3 d;7例误诊为过敏性紫癜,占14%,误诊时间为15 d;6例误诊为心肌炎,占12%,误诊时间为11 d;4例误诊为药疹,占8%,误诊时间为9 d.50例误诊的患儿冠脉扩张以及心脏扩大情况与非误诊患儿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冠脉扩张误诊病例26例(52%)、瘤样扩张误诊病例12例(24%)、总冠脉扩张误诊病例38例(76%)、心脏扩大误诊病例11例(22%).均明显多于非误诊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对川崎病认识的不足,病症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川崎病在治疗中容易出现误诊.对此需要提高诊断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
老年胃癌患者行微创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刘君
2015, 36(10).
摘要(1783) PDF (274)
摘要: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胃癌患者行微创根治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行微创根治术的282例胃癌患者,根据年龄分为2组:高龄组78例,年龄大于等于70岁;非高龄组204例,年龄低于70岁.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高龄组患者ASA评分差于非高龄组(P<0.001),且合并糖尿病(P=0.024)、高血压(P<0.001)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各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输血率、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龄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总并发症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但高龄组术后内科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6%(χ2=11.771,P=0.001).高龄组和非高龄组术后30 d内死亡率分别为2.56%和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根治术并未增加老年患者的手术相关风险,但由于其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
舒芬太尼与咪唑安定对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黄柯冰
2015, 36(10).
摘要(2597) PDF (236)
摘要: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舒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对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汉中市中心医院行脑动脉瘤栓塞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组和M组,S组采用舒芬太尼维持麻醉,M组给予咪唑安定维持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5 min、股动脉置管后以及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情况;记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导管拔除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检测麻醉前、手术前、术后1h、术后24 h及术后48 h 2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 麻醉前和诱导后2组患者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置管后以及手术结束时2组患者MAP和H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手术后1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 2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相同时点S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幅度均低于M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行脑动脉瘤栓塞术中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炎症反应较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周九鹏
2015, 36(10).
摘要(2451) PDF (298)
摘要:
[摘要] 目的 分析完全切除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14例经病理确诊、手术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其中发生脑转移者 53例,未发生脑转移者161例,用log-rank检验对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当2个变量显著相关时, 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与脑转移最相关的变量.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辅助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N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 非鳞状细胞癌、N2~3期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云南省4个县(市)低档暗娼艾滋病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潘颂峰
2015, 36(10).
摘要(2764) PDF (241)
摘要:
[摘要] 目的 了解低档暗娼艾滋病和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和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对390名低档暗娼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影响艾滋病感染的相关知识、行为等信息,并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 7.7%,梅毒检测阳性率为14.6%,高感染率与其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收入低,收费低、吸毒等有关(P<0.01).结论 提高低档暗娼自我保护意识,为其提供免费安全套,以降低HIV和梅毒通过性途径的传播.
血糖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李晓明
2015, 36(10).
摘要(2902) PDF (476)
摘要:
[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合并性腺疾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性腺功能与血糖水平相关.综述血糖水平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探索血糖水平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对糖尿病合并性腺疾病的认识提供新的见解,提高糖尿病合并性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CAI 、PBL、CBL联合教学模式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王红明
2015, 36(10).
摘要(2454) PDF (539)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中医学的教学课程中采用CAI、PBL、CBL联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本科2个大班,采用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组,实施CAI、PBL、CBL联合教学模式,另一个班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考核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采用CAI、PBL、CBL联合教学模式班在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分析问题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院校本科生的中医学课程采用CAI、PBL、CBL联合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并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值得大力推广.
电脑模拟人在检体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黄胜华
2015, 36(10).
摘要(1982) PDF (262)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脑模拟人系统在检体诊断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把2012级临床专业182人、护理专业160人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上电脑模拟人上机课.课后比较他们的测试成绩,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实验组的测试成绩及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脑模拟人系统在检体诊断学的教学中可以对传统教学模式提供有益的补充,值得推广运用.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杨娇
2015, 36(10).
摘要(1964) PDF (189)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40名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1) 工作压力源属于重度压力,其中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是压力源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02和1.27;(2)积极应对较多,其中“护理工作及专业方面的问题”的压力源是其危险因素,OR为2.32;(3)消极应对中等.其中“工作量和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和“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的压力源是其危险因素,OR分别是3.32和1.88.结论 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是急诊护士压力大的主要因素,建议医院管理者应该增加护士数量、合理安排工作量、提高待遇、增加护士自我价值感.定期评估护士压力状况.
健康教育在肿瘤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马凌云
2015, 36(10).
摘要(2634) PDF (358)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内科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8例肿瘤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分析2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心理状态;出院后随访3个月,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2.6%,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72.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与干预前比较,2组在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内科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明显提升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其抑郁、焦虑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该大力推广.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俸永红
2015, 36(10).
摘要(2731) PDF (226)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接收的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的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干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心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率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在冠心病并发心率失常过程中效果确切,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对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术中的应用
张川波
2015, 36(10).
摘要(4434) PDF (199)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16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2组愈合率均为100.%,2组单侧、双侧手术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皮下气肿2例,发生率为2.35%; 对照组发生皮下气肿4例,阴囊水肿2例,发生率为7.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1例,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缩短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