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41卷  第12期

临床研究
CIK细胞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马晓骉, 罗峰, 高永亮, 郝静超
2020, 41(12): 60-6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5
摘要(3241) HTML (2189) PDF (31)
摘要:
  目的   评价化疗联合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免疫疗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NSCLC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病程分为Ⅰ-Ⅱ期和Ⅲ-Ⅳ期,将其随机分入4个受试组:化疗A组(n = 30),联合CIK A组(n = 31),化疗B组(n = 30),联合CIK B组(n = 31)。其中,受试组采用化疗方法均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GP)。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变化。   结果   与化疗组比较,联合CIK治疗组显著提高ORR值和DCR值,分别是(67.74%,45.16%)和(74.19%,64.52%)(P < 0.05);提高KPS评分和ECOG评分,分别是(80.65%,58.06%)和(80.65%,70.97%)( P < 0.05);提高患者外周血中CD3 +、CD8+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及CIK细胞比率(P < 0.05);提高患者外周血中IFN-γ,TNF-α、IL-4、IL-6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P < 0.05);延长患者生存期( P < 0.05)。与联合CIK A组(Ⅰ-Ⅱ期)比较,联合CIK B组(Ⅲ-Ⅳ期)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比率、CIK细胞比率均显著提高(P < 0.05),维持和调控增强外周血中IFN-γ,TNF-α、IL-2、IL-4、IL-6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P < 0.05)。   结论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能显著提高不同阶段NSCLC患者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提高近期生存质量,提高化疗期患者体内免疫细胞持续对抗肿瘤的细胞毒性和免疫应答能力,尤其对晚期患者的疗效更佳。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卡泊三醇治疗银屑病症状转归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评价
赵维佳, 李红宾, 陈宗翰
2020, 41(12): 99-10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7
摘要(2786) HTML (2109) PDF (18)
摘要:
  目的   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昆明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0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 55)和对照组(n = 54),对照组采取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h17、Treg、Th17/Tre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能同抑制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和Th17水平、提高1L-10、Treg细胞水平有关,窄谱中波紫外线可以通过改善患者Th17/Treg细胞失衡比例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发挥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何花, 黄瑛, 张燕玲, 徐俊, 李文明, 罗云
2020, 41(12): 112-11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0
摘要(2604) HTML (1801) PDF (22)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   按入组条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按入组标准选择69例,诱导治疗期在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及口服氟胞嘧啶的基础上,予以腰大池持续引流置换脑脊液,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两性霉素B;随机分为4个组,A0、A1、A2每组17例,A3组18例。分别为A1(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剂量0.2 mg)、A2(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剂量0.3 mg)、A3(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剂量0.5 mg)3组;A0为对照组(仅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及口服氟胞嘧啶,无鞘内注射给药);观察治疗后1周、2周、4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脑脊液中病原体的检测、影像学病灶的转归,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A1组不良反应的情况较A2、A3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治疗4周后,A2、A3组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率低于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A2、A3组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磁共振显示A2组病灶明显吸收人数比率均高于A1、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A1、A3组磁共振显示病灶明显吸收人数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A1组不良反应少,但疗效不及A2、A3组;A2组不良反应较A1组稍高、较A3组低,但A2组疗效最好;A3组因部分病例对不良反应难以耐受,不能每日进行鞘内注射,经治疗后从脑脊液蛋白及糖的恢复情况、影像学检查病灶吸收不及A2组。   结论   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时,若追求快速缓解病情而过快增加剂量,或长期使用较大剂量的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带来的不良反应反而影响治疗的进度,干扰后期治疗效果,大部分患者更能接受低、中等剂量的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陈正聪, 董昭兴, 赵晓远, 张涛
2020, 41(12): 23-2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1
摘要(3370) HTML (2208) PDF (36)
摘要:
  目的   探讨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with autoimmune features,IPAF)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IPAF与非IPAF-IIP(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PF(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差异。   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连续性诊断为IIP(n = 130)的患者,其中IPAF66例,不能诊断为IPAF的IIP患者(非IPAF-IIP)64例,在非IPAF-IIP中找出符合IPF诊断的患者为IPF组4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临床资料,对各组不同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特点及差异性。   结果   在130例IIP患者中,有66例(50.8%)被重新分类为IPAF,在64例(49.2%)非IPAF-IIP中有42例(32.3%)IPF。IPAF主要以形态学及血清学领域达到诊断标准为主。三个领域中分别以炎性关节炎或多关节晨僵≥60 min、ANA、NSIP为主要表现;相比于非IPAF-IIP及IPF,IPAF以不吸烟女性患者为主,激素使用率更高,并且具有较高的DLCO、FVC和较低的肺动脉压,三组患者临床表现相似,鉴别困难,女性、胸腔多部位受累及临床体征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诊断,三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IPAF中位生存时间大于非IPAF-IIP及IPF。   结论   (1)IPAF主要以形态学及血清学领域达到诊断标准为主;(2)HRCT主要以NSIP为主,血清学领域主要以ANA阳性为主;(3)IPAF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非IPAF-IIP及IP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刘和平, 吴鸿梅, 刘洋, 张春, 王伟舟, 游顶云, 武鸿翔
2020, 41(12): 29-3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2
摘要(3372) HTML (2218) PDF (24)
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中焦虑和/或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慢阻肺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关系,为慢阻肺患者的负性情绪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于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晋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313例,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CAT)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研究的312例患者中,COPD合并焦虑者占比49.2%(154例),合并抑郁者占比37.2%(116例),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者占比22.8%(71例)。COPD合并焦虑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住院次数、是否有并发症以及CAT评分有关(P < 0.05),合并抑郁与患者的住院次数以及CAT评分有关( P < 0.05)。CAT评分与焦虑抑郁相互影响,随着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递进,COPD患者的CAT评分随之升高。   结论   慢阻肺合并焦虑抑郁的患病率较高,且住院次数频繁和CAT评分相对较高是其高危因素。焦虑抑郁分级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
戴海龙, 王南, 陈晓晴, 何臻一, 冯晓岚, 光雪峰
2020, 41(12): 36-4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3
摘要(2862) HTML (2122) PDF (23)
摘要:
  目的   分析云南冠心病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特征,探究不同类型冠心病人群之间,及与无冠脉病变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差异。   方法   共采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7名(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1名(B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7名(C组)、冠脉无异常者64名(D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7名(E组),提取粪便DNA,根据细菌16srRNA v3-v4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使用Illumina HiSeq PE250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进行物种组成统计,Alpha多样性,组间差异分析,最终得到样品物种信息。   结果   各组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P < 0.05)。与D组相比,A组的梭杆菌增多,B组的拟杆菌减少,变形杆菌、放线菌增多,C组的拟杆菌减少,变形杆菌、梭杆菌增多,E组变形杆菌增多( P < 0.05)。Alpha多样性发现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的Alpha多样性高于其他组( P < 0.05)。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的结构、多样性不同,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蒋国庆, 邓兴力, 李晓娟, 钱源
2020, 41(12): 42-4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4
摘要(1758) HTML (1559) PDF (27)
摘要:
  目的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分析其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   方法   通过RNA测序分析4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和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lncRNA和mRNA的表达情况,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据此,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并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   结果   对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瘤的lncRNA和mRNA差异表达分析,共获得3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和463个差异表达的mRNA。共表达网络显示FAM66A、TPTEP1、AC017116.11、RP11-1114A5.4和RP11-246K15.1在网络中处于关键位置。   结论   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的建立,发现一些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能成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血清H-FABP、PAF及IM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田菊, 王文杰, 李倩
2020, 41(12): 49-5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6
摘要(2293) HTML (1793) PDF (3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述胸痛并进行冠脉造影检查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n = 30)、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 = 55)、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 = 51)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 = 32)。比较各组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个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   AMI组GRACE评分及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最高,其次为UAP组,SAP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 < 0.05)。GRACE评分及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 1.993、2.325、1.741和2.208,P < 0.05)。GRACE评分与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均呈正相关性( r = 0.9023,0.8967和0.9364,P < 0.05)。血清H-FABP、PAF和IMA联合诊断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   结论   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血清H-FABP、PAF和IMA水平与GRACE评分均呈正相关性,血清H-FABP、PAF和IM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张颖, 牛小群
2020, 41(12): 55-5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7
摘要(2377) HTML (1806) PDF (23)
摘要:
  目的   评价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存在肺真菌感染的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AECOPD仅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及BALF测定G和GM试验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对BALF测定G、GM试验的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观察组中,BALF G试验阳性结果22例,GM试验阳性结果18例,血清G试验阳性结果20例,GM试验阳性结果16例,BALF GM联合G试验阳性23例;血清GM联合G试验阳性22例。BALF G试验联合GM试验检测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2.3%、88.5%、93.5%、93.2%、7.7%和11.5%,P < 0.05。   结论   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高,且优于血清G和GM试验。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杨琳琳, 尹春梅, 张磊, 王薇, 赵凌锋, 杨钰叠, 赵赫, 刘莹
2020, 41(12): 68-7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9
摘要(2392) HTML (1944) PDF (19)
摘要:
  目的   检测高危HPV感染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宫颈癌组织HPV16E6和IDO的表达,分析二者在宫颈病变组织恶化过程中的关系,探讨其作为宫颈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   方法   把经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法行HPV DNA检测为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病变者120例为实验对象,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宫颈癌组织各40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织中HPV16E6和IDO的表达情况。   结果   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E6和ID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0例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E6和ID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22.5%。40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和IDO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0%。在宫颈病变组织恶化过程中HPV16E6和IDO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 = 0.710,P = 0.000)。   结论   HPV16E6和IDO的表达随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呈现出阳性程度逐渐递增趋势,HPV16E6和IDO可考虑成为预测宫颈病变组织恶化的肿瘤标志物。
慢性瘙痒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与皮肤生理功能的相关性
李娜, 涂颖, 熊英, 能亚杰, 李红宾, 梁红敏
2020, 41(12): 73-7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2
摘要(1883) HTML (1701) PDF (26)
摘要:
  目的   调查慢性瘙痒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对皮肤生理功能的影响,为瘙痒患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及措施方案。   方法   对慢性瘙痒患者进行生活行为方式调查,包括饮酒、吸烟、饮水、饮食,膳食平衡指数(dietary balance index,DBI)、锻炼5种常见因素;完成经表皮水分流失、表皮含水量、表皮脂质、皮损红斑指数检测,评估患者瘙痒程度,并分析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与其皮肤生理状况的相关性。   结果   吸烟者91例(44.4%),饮酒者18例(8.78%);日均饮水量(1211.90±520.28) mL,显著低于健康标准(P < 0.05);DBI负端分显著高于正端分,膳食质量距显著偏移标准值( P < 0.05),196例(95.6%)锻炼不充分。吸烟可增加患者瘙痒体验程度,生活方式与皮肤生理功能指标相关( P < 0.05)。膳食结构和质量在疾病中呈现出复杂性影响。   结论   瘙痒患者的多种生活行为方式偏离健康要求,而生活方式也对皮肤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瘙痒患者的管理中,对生活行为方式的个体化指导、干预与管理,应列为瘙痒预防和诊治的重要措施。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袁丽仙, 张洪涛, 李锐, 陈昆锐, 陈坤前, 徐安书
2020, 41(12): 80-8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3
摘要(2965) HTML (2036) PDF (25)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诊治的150例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慢性丙型肝炎组50例,原发性肝癌组5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日本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PIVKA-Ⅱ浓度,德国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浓度。   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PIVKA-Ⅱ和AF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 < 0.05)。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4.0%,特异性为95.3%;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PIVKA-Ⅱ和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和0.848。   结论   血清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优于AFP,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右美托咪定对高海拔地区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呼吸的影响
熊青青, 罗晓东, 付步芳, 钟家依, 和国莲
2020, 41(12): 85-8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4
摘要(3017) HTML (2124) PDF (20)
摘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海拔地区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呼吸的影响。   方法   择期接受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高海拔地区(海拔在2000~3000 m)居住1 a以上。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6 μg/kg,输注时间10 min。对照组按前组输注速度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给予吸氧,氧流量3 L/min。于术后1 h进行快速动脉血气检查,并记录术后1 h、3 h、6 h、12 h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记录两组中发生低氧血症患者的人次(血氧饱和度低于85%认为低氧血症)。   结果   氧分压:两组术后各时点氧分压均高于术前(P < 0.05),两组术后各时点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氧饱和度: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氧饱和度均高于术前( P < 0.05),右美组术后3 h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 P < 0.05)。呼吸次数:右美组术后1 h、3 h、12 h呼吸次数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氧饱和度低于85%情况。   结论   给予右美托咪定对高海拔地区气管内全身麻醉患者会降低呼吸次数和部分时点的血氧饱和度,但不降低术后1 h氧分压,不会引起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曾晓波, 许江涛, 邓敏, 聂正翠, 袁蕊梦, 朱婷燕
2020, 41(12): 89-9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5
摘要(1728) HTML (1618) PDF (17)
摘要:
  目的   全面评估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干眼状况,了解其伴随干眼的临床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取2015年01至06月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患儿65例(65只眼,右眼数据)为观察组。取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65例(65只眼,右眼数据)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症状评估、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及眼睑刷上皮病变(Lid-wiper epitheliopathy,LWE)检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结果   (1)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干眼症状评分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8.589 P < 0.01),其中畏光(23.59%)、异物感(18.08%)、瞬目异常(14.49%)、迎风不适(20.90%)是患儿最常见的症状;(2)春卡患儿的裂隙灯检查体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 Z = -9.902 P < 0.01);(3)干眼相关检查:春卡患儿的泪膜破裂时间(7.06±3.51)较正常儿童(13.34±4.82)明显缩短( Z = -6.729 P < 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82±1.69)较正常儿童(0.23±0.46)明显升高( Z = -6.355 P < 0.01);眼睑刷上皮病变的评分(1.03±1.00)较正常儿童(0.31±0.50)明显升高( Z = -4.463 P < 0.01);(4)春卡患儿干眼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的体征评分相关( r = 0.259 P < 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体征评分相关( r = 0.269 P < 0.05);泪膜破裂时间与角膜荧光素染色( r = -0.283 P < 0.05)及眼睑刷上皮病变( r = -0.252 P < 0.05)的严重程度相关;角膜荧光素染色与眼睑刷上皮病变( r = 0.307 P < 0.05)的严重程度相关。   结论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患儿伴随明显的干眼,其干眼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结膜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进一步探讨春卡患儿病情转归过程中的干眼变化情况提供了基础,也为春卡患儿急性期使用人工泪液辅助治疗提供了用药依据。
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李仙, 季长亮, 曾淑娥, 杨蜀云, 杨皓棋, 侯亚婷
2020, 41(12): 94-9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6
摘要(2897) HTML (2086) PDF (22)
摘要:
  目的   基于云南是边疆少数民族偏远地区,比较认知功能在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中的差异。   方法   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分别评定100名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入院时和入院治疗后6周)和100名健康人的认知功能状况。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定病情严重程度(在抑郁症患者入院时和入院治疗后6周),分为重度抑郁症组,中度抑郁症组和轻度抑郁症组。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结果   (1)正常组,RIQ与F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抑郁症组,无论是入院时还是入院抗抑郁治疗后6周,FIQ均明显高于RIQ, P < 0.05;(2)正常组,抑郁症组入院和6周RIQ,VIQ,PIQ,FIQ的比较结果为,抑郁症组入院时 < 治疗后6周 < 正常对照组, P < 0.05;(3)抑郁症组入院和6周RIQ,VIQ,PIQ,FIQ的比较结果为,重度抑郁 < 中度抑郁 < 轻度抑郁, P < 0.05。   结论   (1)正常组韦氏智商和瑞文智商差异不明显,但抑郁症组韦氏智商明显高于瑞文智商,而瑞文智商与操作智商有关,故抑郁症患者操作智商受损更明显;(2)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经抗抑郁治疗后,认知功能有改善,但仍不能达到正常水平;(3)抑郁程度越重,无论是在入院时,还是在治疗后6周,认知功能损害越明显。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陈欣玥, 陈宗翰, 赵维佳
2020, 41(12): 104-10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8
摘要(2888) HTML (1822) PDF (20)
摘要:
  目的   分析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共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加速症状消失,改善皮损情况和血液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COPD不同HRCT表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陈红波, 陈丽萍, 金永明, 王丽娜, 朱丽蕊, 沈荣琼
2020, 41(12): 108-11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9
摘要(2890) HTML (2113) PDF (12)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AO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不同表型中的差异。   方法   对78例门诊COPD患者,采用HRCT将COPD患者分为A表型、M表型和E表型,分别测定三组患者NE及T-AOC。   结果   COPD患者M表型的血清NE含量高于对照组、A表型、E表型(P < 0.05);E表型的血清NE含量高于对照组、A表型( P < 0.05);三组及对照组T-A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血清NE与FEV1、FEV1%pred呈负相关( P < 0.05),与CAT评分呈正相关( P < 0.05)。   结论   NE在COPD患者不同HRCT表型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指标相关,NE可能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气道重构过程,并引起气流阻塞。
2 26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谭力, 李明, 孙宇星, 张桢, 甘政艳
2020, 41(12): 119-12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3
摘要(3564) HTML (2251) PDF (41)
摘要: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住院患儿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的ALRTI患儿共22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其鼻咽抽吸物或痰液进行HRV检测,随机选取40份HRV检测阳性标本扩增VP4/VP2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型。   结果   ALRTI患儿HRV检出率为6.50%(147/2260)。不同年龄段ALRTI患儿HRV检出率不存在差异(χ2 = 3.240,P = 0.356)。不同季节ALRTI患儿HRV检出率存在差异,夏季最高,其次为秋季(χ2 = 37.674,P < 0.05)。随机检测的40份阳性标本中,23份为HRV-A型,5份为HRV-B型,12份为HRV-C型。HRV检测阳性与HRV检测阴性患儿的临床表现在发热、咳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但在喘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HRV是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流行季节在夏秋季,以HRV-A型为主,感染HRV患儿更容易出现喘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和春霞, 刘志娟, 艾丽, 李永霞
2020, 41(12): 123-12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5
摘要(2374) HTML (1956) PDF (19)
摘要:
  目的   检测不同严重程度的OSA 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探讨不同严重程度OSA 与凝血功能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行睡眠呼吸监测的患者184例,依据窒息加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分组,其中正常对照组50例(A组),轻度OSA 45例(B组),中重度OSA 86例(C组)。对所有研究对象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正常对照组、轻度OSA组、中重度OSA组凝血功能指标、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的差异,同时对凝血功能指标与AHI、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A组、B组、C组APTT、INR、PTR、FIB、TT、D-二聚体、AT、FDP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B组P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A组、B组与C组PT值相比较,C组PT值比A组、B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A组、B组C组AHI、LAT值相比,C组比B组、A组大,B组比A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A组、B组与C组LSaO 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LSaO 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OSA组患者的FDPs与LSaO 2负相关(r = -0.157,P < 0.05)。   结论   中重度OSA引起PT延长,OSA患者FDPs与LSaO2负相关,从而影响凝血功能。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苏建培, 田伟盟, 顾俊, 何弥玉
2020, 41(12): 128-13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6
摘要(4202) HTML (2275) PDF (13)
摘要: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hs-CRP/Alb)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以65~70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5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良好预后组(n = 75)以及不良预后组(n = 50),对比两组hs-CRP/Alb比值、NYHA心功能分级、脑钠肽、血钠、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等一般资料,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CRP/Alb比值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能力以及影响该比值的相关因素。   结果   良好预后组hs-CRP/Alb比值显著低于不良预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预后组hs-CRP/Alb比值 > 0.38,是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年龄、高水平脑纳肽、高NYHA心功能分级、低血钠、低总胆固醇以及低水平血红蛋白是是hs-CRP/Alb比值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是反应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良好指标。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万荣, 李明武, 马萌, 赖明红, 李光妹
2020, 41(12): 133-13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7
摘要(2646) HTML (2091) PDF (25)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意义。   方法   采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其抗原ESAT-6和CFP-10的应答,对比7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月末及治疗结束时ESAT-6和CFP-10应答结果的变化。   结果   7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ESAT-6和CFP-10应答的斑点数在治疗2月末和治疗结束时较治疗初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初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SAT-6和CFP-10在治疗2月末和治疗结束时阴性率较治疗初有上升,与治疗初的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全部患者T-SPOT.TB转阴率为3.8%。治疗2月末与治疗结束时ESAT-6应答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635,P = 0.031 < 0.05);治疗2月末与治疗结束时CFP-10应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272,P = 0.259 > 0.05)。   结论   T-SPOT.TB治疗前后ESAT-6、CFP-10应答变化有明显差异,对肺结核治疗效果评价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利用其转阴率作为肺结核治疗停药指标。
PCR-反向点杂交法耐药基因检测和BD960结核菌药敏在耐药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李晓琴, 周敏, 王霖, 曾海燕, 骆鹏举, 林丽佳
2020, 41(12): 138-14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8
摘要(3234) HTML (2294) PDF (16)
摘要:
  目的   分析PCR-反向点杂交法耐药基因检测和BD960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356例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科住院患者的痰和灌洗液标本,分别用2种方法检测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的药物敏感性,结果通过校正卡方检验对比分析。   结果   2种检测方法对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结核菌检测,在99%的置信区间,校正χ2均是P < 0.01。   结论   可认为2种方法对3种耐药的检测有差异性。结核菌药敏试验耐多药PCR-反向点杂交法优于BD960检测;单耐药、多耐药BD960药敏优于PCR-反向点杂交法。
基础研究
大剂量分次照射致兔放射性心脏损伤中检测miRNA-21表达的意义
于书慧, 高靖琰, 赵彪, 赵玉涛, 李娅
2020, 41(12): 1-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04
摘要(2583) HTML (1971) PDF (116)
摘要:
  目的   建立良好、可靠、稳定的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模型,初步确定miRNA-21在血浆中表达趋势。   方法   成年雄性健康新西兰兔2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和照射组24只,采用3%戊巴比妥钠(用量为0.8~1.0 ml/kg)耳缘静脉麻醉,通过CT定位扫描勾画左心室前壁作为照射靶区。采用直线加速器(Elekta precise),6 MV高能X线,5 Gy/F、2 F/W的照射方式,每隔3 d照射直到照射总剂量为30 Gy。对照组兔麻醉后给予佯装照射。于照射后第6、24、72 h及第1、2、4、8、24周,通过耳缘静脉采集血浆通过RT-PCR检测miRNA-21表达,取心脏组织通过HE染色检测心脏损伤情况。   结果   照射后心肌纤维之间炎性细胞浸润,以单核细胞为主,心肌细胞水肿明显、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核轻度固缩、染色加深,出现少量异型细胞核,符合心脏损伤模型病变。RT-PCR检测miR-21在各个时间点和Control组比较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 h、24 h、72 h、1周、2周、4周时间点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miR-21表达不断递增,在4周达到最高表达;8周、24周时间点显示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miR-21表达下降( P < 0.05)。   结论   多次分剂量、大分割照射可以构建良好、可靠、稳定的RIHD阶梯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RIHD的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血浆中miR-21表达检测可以初步预测RIHD纤维化进展。
保山市隆阳区10 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李宏, 杨文燕, 胡玉珍, 唐松源, 朱斌
2020, 41(12): 6-1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07
摘要(2309) HTML (1797) PDF (22)
摘要:
  目的   分析隆阳区妊娠期妇女不同孕期以及孕前体质量体成分的差异。   方法   对隆阳区妇幼保健院建立孕检档案接受孕期检查的10 913例孕妇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其体成分。根据孕周分为孕早期组(5616例)、孕中期组(4396例)、孕晚期组(901例)3组;根据中国BMI参考标准,将孕前体质量指数分为消瘦组(2490例)、正常体质量组(6399例)、超重组(1507例)、肥胖组(517例);按照怀孕时是否处于主要的生育年龄,将年龄分为 < 23岁组(3757例)、23~28岁组(4803例)、29~34岁组(1 830例)、≥35岁组(523例)4个年龄段,比较各组间体成分的差异。   结果   孕早期、中期、晚期3组体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体成分随孕期增加而增加;妊娠前体质量正常组、消瘦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各组的基础代谢率、总体水、细胞内液、体脂百分比、脂肪重、去脂体重、肌肉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均随体重的增长而增加;4个年龄组,其中细胞内液、体脂百分比、脂肪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随着怀孕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结论   根据妊娠期妇女体成分的变化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予合理的营养指导,为减少孕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提供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孟繁媛, 唐欣, 陈茉弦, 王洋, 李锦秀, 保文莉
2020, 41(12): 11-1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08
摘要(2481) HTML (1951) PDF (33)
摘要:
  目的   调查医学生颈痛的发生率和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颈痛的症状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的在校医学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选取了85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836份),包括一般情况、颈痛相关状况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对颈痛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36名医学生在12个月调查中曾发生过颈痛658人(占78.71%),未曾发生颈痛178人(占21.29%)。颈痛的发生与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每天伏案阅读和写作时间、背包习惯、心理状况、是否进行日常颈部锻炼具有相关性(P < 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每升高一个时间段,颈痛发生的可能增加1.392倍(OR = 1.392),不进行日常颈部锻炼的人与进行日常颈部锻炼的人比,发生颈痛的可能性增加1.183倍(OR = 1.943)。绝大部分颈痛的医学生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为轻度功能障碍。   结论   医学生颈痛发生率高,导致颈痛的因素包括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间、伏案阅读和写作时间、背包习惯、心理状况、日常颈部锻炼。日常颈部锻炼可降低颈痛的发生,建议医学生进行常规的颈部锻炼。大部分颈痛的医学生其日常生活受影响程度较轻。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李尧, 余化霖, 向守卫, 白鹏
2020, 41(12): 18-2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10
摘要(2434) HTML (1768) PDF (25)
摘要:
  目的   比较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抓取模拟人血管内异物的效果。   方法   模拟全身麻醉状态下,通过血管内导引导管将废弃导丝、废弃导管、废弃支架、废弃弹簧圈作为异物留置于模拟人血管内,做成不同异物存留于不同血管部位的异物存留模型。用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对模拟人血管内的异物进行抓取,记录为自制抓捕器组和传统抓捕器组。每组分别进行80次异物抓取操作,比较两组抓取异物的1次取出异物成功率,3次内取出异物成功率,取出异物总体成功率,取出每例异物平均操作时间。   结果   自制抓捕器组较传统抓捕器组有更高的一次取出异物成功率、3次内取出异物成功率和取出异物总体成功率,(96.25% VS 87.50%)(χ2 = 4.103,P = 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自制抓捕器组较传统抓捕器组有更短的平均操作时间(7.42±1.68)min VS (13.21±5.25)min,( t = 9.192,P = 0.000)。   结论   在模拟人血管内操作,自制异物抓捕器较传统异物抓捕器能更有效地抓取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成功率更高,操作时间更短。
综述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焦亡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王小莹, 刘作金, 申丽娟
2020, 41(12): 142-14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40
摘要(2840) HTML (2123) PDF (26)
摘要: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病理因素或治疗方式所致的组织暂时缺血,恢复血流后引起组织损伤,能导致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这种损伤与各器官中相关细胞中发生的炎性损伤密切相关。细胞焦亡是研究发现的形态学上与凋亡相似,伴随炎症反应发生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焦亡相关。细胞焦亡过程中各种炎症因子活化在此环节中起关键作用。结合文献就细胞焦亡与心、脑、肝脏、肾脏这几个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芳, 高雪娟, 陈玉, 范源, 陈祖琨
2020, 41(12): 148-15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41
摘要(2416) HTML (1909) PDF (23)
摘要: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中青年女性发病率尤为突出。HT的特征是甲状腺出现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变性,参与此过程的最主要的有Th1型T辅助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单核细胞、浆细胞。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紊乱等均与该病的发生有关联。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受到研究者们关注,人类细小病毒B19、人疱疹病毒6型(HHV-6)、丙型肝炎(HCV)、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感染可能是桥状腺炎的发病原因之一。现就桥本甲状腺炎发病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作综述。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进展
陈昌贤, 张丽菊, 姜晓明, 张振勇, 刘为军
2020, 41(12): 155-15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42
摘要(2973) HTML (2402) PDF (34)
摘要: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往被认为是罕见的肠道肿瘤,但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为惰性肿瘤,多无特殊症状,临床上易漏诊甚至误诊,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也衍生出了许多新领域,如微创技术、生物治疗、靶向治疗等。在提高疗效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医患双方的共同需求,因此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外科医生更多的关注。
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的效果评价
张延洁, 张璐, 吴艳瑞, 杨榆玲, 范志祥, 陈元晓, 李瑶, 龙莉
2020, 41(12): 160-16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43
摘要(2550) HTML (1868) PDF (22)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在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应用和效果。   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2018级儿科专业为实验班,2018级临床专业为对照班。在实验班实施案例教学,在对照班实施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 < 0.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满意;认为能帮助理解和灵活应用遗传病知识的占:93.04%; 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占:93.04%;能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占:95.65%;能提高学习能动性的占:94.78%。   结论   案例教学适合医学遗传学课程,能提高教学质量。
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应用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陈晓萍, 顾艳, 李琴芬
2020, 41(12): 164-16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44
摘要(2642) HTML (1984) PDF (18)
摘要: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实习的120名护理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实验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法完成实习教学过程,对照组学生则接受传统临床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分、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分、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应用于骨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护理园地
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
阿各, 刘晓艳, 刘莉, 詹瑜佳, 唐婷婷, 陶静楠
2020, 41(12): 168-17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46
摘要(3643) HTML (2165) PDF (12)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骨科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分析。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得分为(39.65±13.89)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照顾负担主要影响因素为照顾者是否患慢性病及患者的Barthel指数(R2 = 0.539,F = 20.206,P < 0.001)。   结论   59.9%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水平超过中度水平,照顾者自身慢性病情况及其所照顾患者的Barthel指数(BI)是影响照顾者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应只关注于老年髋部骨折伴认知障碍患者,也应同时了解照顾者的负担水平和影响因素,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他们的负担,最终持续提升家庭照顾水平以及患者生活质量。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张江, 刘燕, 李文辉, 赵喜娟, 陈正庭, 关琼瑶, 吴江
2020, 41(12): 173-17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48
摘要(3385) HTML (2270) PDF (19)
摘要:
  目的   探讨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方法   将昆明市某三甲医院放射治疗科的80名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分为干预组(n = 40)和对照组(n = 40)。两组患者均给予放射治疗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接受放射治疗科常规护理外,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内均接受睡前音乐疗法。在干预前,放疗结束时和放疗后3个月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两组患者的疲乏和睡眠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   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在行为/严重性、情感方面、感觉、认知/情绪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除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外,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各成分评分和PSQI总分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睡前听音乐疗法对改善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疲乏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