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Stargardt病1例报道

杨仁林

杨仁林. Stargardt病1例报道[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05).
引用本文: 杨仁林. Stargardt病1例报道[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05).

Stargardt病1例报道

  • 维生素D(vitamin D)是1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其在促进骨骼健康和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1-5]。人体内维生素D来源于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和膳食摄入2条途径。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3和食物来源的维生素D2在肝脏内转化为25羟维生素D [25(OH)D],并进一步在肾脏合成具有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 [1,25(OH)2D];其中,25(OH)D在血液中浓度高,且半衰期长达2~3周,是目前评价人体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公认指标[6]

    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已成为1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人群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亦不容乐观[7-8]。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的维生素D水平与居住地、性别、年龄、民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9-11],进一步探索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地区和人群差异是制订干预措施的迫切需求。云南是一个边疆多民族省份,各民族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均各具特色,而部分特有民族因为人口较少和分布局限的原因,有关维生素D水平的报道至今仍非常缺乏。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普米族等6个云南特有民族成人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可为制订精准的营养改善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从2019年5~8月和2020年5~8月的“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成人营养与健康调查”样本中(在6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的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样本量为600名成人/民族,详细方案参见前期报道[12]),参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性别和年龄构成,每个民族随机抽取100名成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普米族因与其他项目共同开展,样本量按照比例增加至200人。6个民族样本分别来自于云南省的3个州/市,见图1,使用Mapinfo软件自行绘制。本项目通过了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的审批(2019-01),所有调查对象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各年度现场调查时间均为5~8月。

    图  1  调查对象来源
    Figure  1.  Geographical locations of the sample

    采集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浓度。参照美国内分泌学会推荐标准判定维生素D(VD)营养状况:25(OH)D浓度<20 ng/mL为缺乏,20 ng/mL≤25(OH)D浓度<30 ng/mL为不足,≥30 ng/mL为充足[13]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询问调查对象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BMI。通过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排除已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衰竭以及近期服用过VD补充剂的调查对象10名,最终纳入分析的样本为690名。

    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M (P25,P75表示,采用Wilcoxon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基于秩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维生素D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90名少数民族成人中,男性342人(49.6%),女性348人(50.7%),平均年龄(48.7±14.7)岁。血清25(OH)D MP25P75)为28.7 (24.3~33.8) ng/mL,不同民族、性别、BMI和收入分组研究对象VD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而VD水平在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分组上未见差异(P=0.71、0.09和0.14)。两两比较显示,基诺族和布朗族的血清VD水平高于其他4个民族,消瘦和正常体重组血清VD水平显著高于超重和肥胖组,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0元的调查对象血清VD水平显著高于年收入10000元以下组(均为P < 0.05),见表1

    表  1  调查对象血清维生素D水平 [MP25,P75)]
    Table  1.  Serum Vitamin D levels of the participants [MP25,P75)]
    变量n(%)M (ng/mL)Z/HP
    合计 690(100.0) 28.7 (24.3,33.8)
     民族 139.29 <0.001*
     基诺族 100(14.5) 34.4 (31.2,38.8)
     布朗族 100(14.5) 33.2 (28.7,33.3)
     景颇族 97(14.1) 27.6 (25.2,30.6)
     德昂族 100(14.5) 25.3 (22.0,25.4)
     阿昌族 98(14.2) 26.9 (23.2,33.3)
     普米族 195(28.3) 27.1 (22.9,31.4)
    性别 57.88 <0.001*
     男性 342(49.6) 30.7 (26.9,35.4)
     女性 348(50.4) 26.6 (22.8,31.7)
    年龄(岁) 0.29 0.861
     18~44 295(42.8) 28.6 (24.9,33.7)
     45~59 206(29.9) 29.1 (24.3,34.5)
     ≥60 189(27.3) 28.5 (23.8,33.5)
    BMI(kg/m2 21.03 <0.001*
     <18.5 32(4.6) 31.1 (25.5,34.8)
     18.5~23.9 348(50.4) 30.2 (25.5,34.3)
     24.0~27.9 217(31.4) 27.8 (23.9,33.8)
     ≥28.0 93(13.5) 27.0 (22.5,30.5)
    文化程度 4.54 0.103
     小学及以下 237(34.3) 27.7 (23.5,33.4)
     初中 275(39.9) 28.8 (24.3,34.1)
     高中及以上 178(25.8) 29.5 (25.0,33.8)
    职业 2.86 0.091
     农民 633(91.7) 28.8 (24.6,33.9)
     其他 57(8.3) 27.9 (22.9,31.2)
    家庭人均年收入(元) 11.12 0.004*
     <5000 176(25.5) 27.8 (23.8,32.8)
     5000~9999 251(36.4) 28.3 (24.1,32.8)
     ≥10000 263(38.1) 30.2 (25.5,34.8)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调查对象VD充足、不足和缺乏的比例分别为44.2%、47.5%和8.3%。不同民族、性别、BMI和收入分组研究对象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分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34和0.05),见表2

    表  2  调查对象维生素D营养状况 [n (%)]
    Table  2.  Nutritional status of Vitamin D among participants [n (%)]
    变量nVD营养状况χ2P
    缺乏不足合计
    合计 690 57(8.3) 328(47.5) 385(55.8)
     民族 111.92 <0.001*
     基诺族 100 3(3.0) 17(17.0) 20(20.0)
     布朗族 100 1(1.0) 30(30.0) 31(31.0)
     景颇族 97 3(3.1) 64(66.0) 67(69.1)
     德昂族 100 15(15.0) 62(62.0) 77(77.0)
     阿昌族 98 11(11.2) 51(52.0) 62(63.2)
     普米族 195 24(12.3) 104(53.3) 128(65.6)
     性别 37.28 <0.001*
     男性 342 12(3.5) 139(40.6) 151(44.1)
     女性 348 45(12.9) 189(54.3) 234(67.2)
    年龄(岁) 1.09 0.580
     18~44 295 18(6.1) 153(51.9) 161(58.0)
     45~59 206 18(8.7) 92(44.7) 110(53.4)
     ≥60 189 21(11.1) 83(43.9) 104(55.0)
    BMI(kg/m2 18.66 <0.001*
     <24.0 380 24(6.3) 160(42.1) 184(48.4)
     ≥24.0 310 33(10.7) 168(54.1) 201(64.8)
    文化程度 2.13 0.344
     小学及以下 237 26(11.1) 115(48.5) 141(59.6)
     初中 275 20(7.3) 130(47.3) 150(54.6)
     高中及以上 178 11(6.2) 83(46.6) 194(52.8)
    职业 4.01 0.045*
     农民 633 52(8.2) 294(46.5) 346(54.3)
     其他 57 5(8.8) 34(59.7) 39(68.5)
    家庭人均年收入(元) 5.96 0.051
     <5000 176 16(9.1) 92(52.3) 108(61.4)
     5000~9999 251 22(8.8) 123(49.0) 145(57.8)
     ≥10000 263 19(7.2) 113(43.0) 132(50.2)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维生素D营养状况作为因变量(0=充足,1=不足或缺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民族、性别、BMI和职业分组),以及在专业上有意义的变量(年龄、收入和文化程度分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15,P < 0.01),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和普米族(OR:8.81~18.64,P<0.05),超重肥胖者(OR=2.05,P < 0.01)患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风险更高,见表3

    表  3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on VD insufficiency and deficiency
    自变量βS.E.Wald χ2OR95% CIP
    民族
     基诺族 1.0
     布朗族 −1.08 0.22 23.76 1.92 (0.94,3.91) 0.057
     景颇族 0.68 0.21 9.96 11.22 (5.53,22.76) <0.001*
     德昂族 1.19 0.23 26.51 18.64 (8.86,39.25) <0.001*
     阿昌族 0.44 0.21 4.46 8.81 (4.42,17.56) 0.035*
     普米族 0.53 0.17 10.05 9.58 (5.17,18.13) <0.001*
    性别
     男性 1.0
     女性 057 0.10 35.21 3.15 (2.16,4.60) <0.001*
    BMI(kg/m2
     <24.0 1.0
     ≥28.0 0.36 0.09 15.33 2.05 (1.43,2.93) <0.001*
    家庭人均年收入(元)
     <5000 1.0
     5000~9999 −0.01 0.13 0.01 1.06 (0.66,1.68) 0.977
     ≥10000 0.07 0.13 0.22 1.13 (0.70,1.81) 0.640
    年龄(岁)
     18~44 1.0
     45~59 −0.14 0.13 1.09 0.90 (0.58,1.39) 0.295
     ≥60 0.17 0.15 1.28 1.22 (0.74,2.00) 0.258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1.0
     初中 −0.05 0.13 0.17 1.02 (0.63,1.59) 0.682
     高中及以上 0.10 0.16 0.43 1.17 (0.67,2.06) 0.510
    职业
     农民 1.0
     其他 0.18 0.17 1.14 1.43 (0.74,2.74) 0.285
      *P<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结果显示,云南6个特有少数民族成人血清维生素D中位数为28.7 ng/mL,明显高于同季节浙江省和山东省的调查结果(分别为21.2和19.7 ng/mL)[14-15],也高于昆明和兰州市医院就诊人群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5.1和13.7 ng/mL)[16-17]。这可能是因为云南地处北纬21~29°高原,大部分地区年均日照时间超过2000 h[18],在地理环境上有利于人体维生素D的自身合成[19],且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从事农业劳动,户外活动时间较长。与凌昱等在云南不同民族学龄儿童中的研究结果一致[20],本次调查的6个少数民族成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也存着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居住在西双版纳州的基诺族和布朗族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好,而居住在怒江州和德宏州的其他4个民族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率都超过了60%。1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西双版纳州纬度更低、气温更高,日照时间也更为充足。然而,西藏和新疆的多民族研究显示,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维生素D水平也存在差别[21-22]。因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间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的原因仍有待探索。

    本研究分析了影响云南特有民族成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社会人口学因素。与文献报道一致[23-24],本研究中女性的维生素D水平和充足率均显著低于男性,这可能缘于男女在生理和生活方式方面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超重肥胖者患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风险显著高于体重正常或消瘦者,与青海高原人群和重庆儿童的调查结果相同[25-26]。《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也指出肥胖与维生素D水平有关[27]。研究表明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影响脂肪的分解代谢,另外维生素D也能够蓄积于脂肪组织,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下降[28]。本研究中维生素D营养状况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职业分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源较为单一,因此人口社会学差异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等没有城市居民明显[29-30]。综上所述,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成人中女性和超重肥胖者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情况应当引起重视。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是样本量比较小,且来源于各民族的聚居乡镇,因此不能完全代表这些民族成人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另外,研究考虑了各民族的居住地情况,但尚未收集民族服饰、住房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在解释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民族差异上存在一定不足。

    综上所述,云南6个特有民族成人中有一半以上未达到维生素D充足状态,且民族和地区存在差异。今后应该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宣传干预工作,进一步改善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

  • [1] 章敏慧, 尹维丹, 胡竹林, 黎铧, 张利伟, 任玉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李惠英, 涂彩霞, 任丹阳, 严爱花, 谢启兵.  基于Kano模型的儿科药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02
    [3] 赵剑, 谢九冰, 赵连凯.  雷珠单抗和傲迪适对黄斑区微血管结构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30
    [4] 李丽萍, 赵洪超, 张云珠, 李俊.  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5] 刘丽, 肖丽波, 徐文荣, 刘晓晨, 赵联玖.  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任朝凤, 杨丽芬, 刘芬, 赵娅琳, 李梅华.  介入下肺动脉造影血管测量参数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王莉莉.  盐酸氨溴素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张小超, 杨仁华, 申莹, 何红艳, 钟金萍, 沈志强, 陈鹏.  老鹳草素调控家兔骨质疏松性骨折关键基因Cbfα 1的表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陈启明.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肢体功能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杨林红.  眼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黄红.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变化与血管紧张素II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曹蕊.  瘦素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中IL-6表达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白向锋.  脑钠素(BNP)评价左心室重建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胡娜.  灯盏花乙素和双嘧达莫舒张离体大鼠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郭玥.  先心病心脏重构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水平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张书林.  牵牛花综合症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杨丽华.  抗整合素αⅤβ3单抗抑制上皮性卵巢癌血管及肿瘤生成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王雅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的脂肪变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陈鹏.  灯盏乙素对DPPH所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李雄.  氧自由基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ECV304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1)

    1. 吴林丽,鲍林春,李万林,华东,冯宁. 贵州黔西南州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维生素D缺乏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医药. 2025(01): 81-8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42
  • HTML全文浏览量:  609
  • PDF下载量:  505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