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在防针刺伤中的应用
-
-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大量飞沫传播。人类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宿主,患者在卡他期和痉咳早期传染性最强。2019年全球3剂次百日咳疫苗平均接种率已达85%[1],尽管如此,百日咳仍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儿童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加拿大高疫苗覆盖率的国家部分地区也报到暴发疫情[2-3]。我国儿童百日咳防控同样面临诸多挑战,虽然近年中国3剂次百日咳疫苗报告接种率保持在99%以上[4],但近几年,广东省、山东省、重庆市、陕西省等省均有报道百日咳有暴发或流行[5-8],临床医生有必要对儿童百日咳的再现及百日咳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云南地区148例百日咳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疫苗接种情况、临床资料等进行分析。
1.1.1 纳入病例诊断标准
依据百日咳诊断标准(WS274—2007)[9]和中国儿童百日咳诊断及治疗建议[10] 进行百日咳病例诊断。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 < 18岁;(2)居住地:云南省(居住时间≥6个月);(3)经实验室检测百日咳杆菌(PCR-荧光探针法)为阳性并伴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或持续咳嗽≥2周者。病例排除标准:伴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或持续咳嗽≥2周者,经实验室检测百日咳杆菌为阴性者。
1.2 检测方法
实验室采用深圳市亿立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鼻咽深部抽吸痰液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患儿年龄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bar x \pm s $ )表示;患儿年龄、未免疫、鸡鸣声、发热、有既往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咳嗽时发绀、肺炎、CRP用卡方检验,住院时间以百分位数表示,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020年至2021年共报告百日咳病148例,其中男性96例,占64.86%,女性52例,占35.14%。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云南有16个地州中有9个有分布,7个地州无病例报告,具体分布如下,昆明市57例(38.51%)、昭通市34例(22.97%)、曲靖市25例(16.89%)、玉溪市9例(6.08%)、楚雄州8例(5.41%)、大理州6例(4.05%)、红河州5例(3.38%)、文山州3例(2.03%)、普洱市1例(0.68%),见表1。
表 1 2020年~2021年昆明市儿童医院百日咳病例流行病学特征Table 1.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rtussis cases in Kunming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2020 to 2021流行病学特征 n 构成比(%) 性别 男 96 64.86 女 52 35.14 年龄 < 3月龄 40 27.03 ≥3月龄 108 72.97 云南地区分布 昆明市 57 38.51 昭通市 34 22.97 曲靖市 25 16.89 玉溪市 9 6.08 楚雄州 8 5.41 大理州 6 4.05 红河州 5 3.38 文山州 3 2.03 普洱市 1 0.68 合计 148 100.00 2.2 儿童百日咳的临床特征
2.2.1 儿童百日咳的临床特征
148例住院的百日咳患儿中,重症患儿25例,普通型123例。从年龄段来看,以 < 6月的患儿居多(89例,60.14%),有94例(63.51%)患儿发病时未免疫。(1)临床表现和体征 有51例(34.46%)患儿咳嗽时伴鸡鸣声,咳嗽时伴发绀的有26例(17.57%),发热的有32例(17.57%),合并肺炎的有128例(86.49%),有既往史的有93例(62.84%);(2)辅助检查:97例(65.54%)患儿入院时白细胞增高,其中12例(8.11%)白细胞≥30×109/L,有123例(83.11%)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CRP增高的仅9例(6.08%),入组患儿住院时间中位数为9 d,见表2。
表 2 儿童百日咳的单因素分析[n(%)/M(P25,P75)]Table 2.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pertussis in children [n(%)/M(P25,P75)]影响因素 总病例数 普通 重症 χ2 P (n = 148) (n = 123) (n = 25) 性别 0.010 0.921 男 96(64.86) 80(65.04) 16(64.00) 女 52(35.14) 43(34.96) 9(36.00) 年龄 29.480 < 0.001* < 3月龄 40(27.03) 22(17.89) 18(72.00) 3月龄~6月龄 49(33.11) 47(38.21) 2(8.00) 6月龄~3岁 35(23.65) 31(25.20) 4(16.00) ≥3岁 24(16.22) 23(18.07) 1(4.00) 未免疫 94(63.51) 72(58.54) 22(88.00) 7.783 0.005* 鸡鸣声 51(34.46) 42(34.15) 9(36.00) 0.032 0.859 咳嗽时发绀 26(17.57) 13(10.57) 13(52.00) 21.850 < 0.001* 发热 32(21.62) 25(20.33) 7(28.00) 0.722 0.395 肺炎 128(86.49) 103(83.74) 25(25.00) 3.412 0.065 有既往史 93(62.84) 71(57.72) 22(88.00) 8.156 0.004* 白细胞 0.088 0.957 < 10×109/L 51(34.46) 43(34.96) 8(32.00) (10~30)×109/L 85(57.43) 70(56.91) 15(60.00) ≥30×109/L 12(8.11) 10(8.13) 2(8.00) 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 123(83.11) 106(86.18) 17(68.00) 3.682 0.055 CRP增高 9(6.08) 7(5.69) 2(8.00) 0.000 1.000 住院时间(d) 9 (8,11) 9(7,10) 15( 12,16 ) −6.712 < 0.001* 使用呼吸机(d) 6(4.05) 0 6(24.00) 24.907 < 0.001* *P < 0.05。 2.2.2 重症百日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25例重症百日咳病例至少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呼吸暂停、重症肺炎并发症之一,其中6例患儿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没有死亡病例。重症患儿有既往史的有22例(88.00%),既往史包括房间隔缺损、体液免疫缺陷、脑发育不全、X-连锁无丙球蛋白血症等,其中有一种既往史的有14例(56.00%)、2种及以上既往史的有8(32.00%)例。
重症组在 < 3月龄的年龄组中有18例(72%),占比高于普通病例组(1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0.849,P < 0.001),且 < 3月年龄段的重症占比远高于其他年龄段。重症组未免疫(χ2 = 7.783,P = 0.005)、咳嗽时发绀、有既往史、使用呼吸机(χ2 = 21.850,χ2 = 8.156,χ2 = 24.907,P < 0.001)比例均高于普通病例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比普通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Z = 6.712,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年龄、未免疫、咳嗽时发绀、有既往史、使用呼吸机),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咳嗽时发绀(P < 0.001)、有既往史(P = 0.008)、使用呼吸机(P < 0.001)是重症百日咳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 3 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pertussis影响因素 B S.E. Wald P Exp(B) 95%CI 咳嗽时发绀 0.271 0.073 3.718 0.000* 0.275 0.127~0.415 既往史 0.146 0.054 2.711 0.008* 0.188 0.040~0.252 使用呼吸机 0.649 0.141 4.612 0.000* 0.141 0.371~0.928 *P < 0.05。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资料
据报道,目前接种4剂百日咳疫苗诱生的免疫力仅可维持5~6 a[11],青少年和成人在儿童时期接种疫苗抗体消失后感染百日咳,症状较轻、实验室诊断比例低、医生对百日咳诊断意识不足等因素,致使我国近年百日咳部分地区上报有所增加,但实际情况仍可能被严重低估[12],本次报道的病例中,云南省16个地州中有9个地州有分布7个地州未报道,且多集中在昆明市、昭通市和曲靖市,究其原因,可能与这些地区离昆明市儿童医院较近,就诊患者相对较多,其他较少和未发现的地州,离昆明市儿童医院较远有关。百日咳发病高峰出现在8~9月[13],但本文未对百日咳的发病时间趋势进行分析,原因是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百日咳上报数量骤减,而到了2021年后才又开始增加。
百日咳疫苗在3月龄接种第1剂,本研究中 < 3月龄的患儿占比虽仅为27.03%,但有63.51%的患儿在感染百日咳时因各种原因(生病、疫情)未接能按时种百日咳疫苗,在 < 3月的患儿中,重症患者占了72.00%,WHO推荐高危地区的接种年龄可提前至6~8周以及在入学前增加一剂次DTaP(无细胞百白破)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12-14],我国的计划免疫策略是否需要调整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3.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肺炎是儿童感染百日咳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次调查中有86.49%的患儿均合并肺炎,但仅有34.46%有鸡鸣声和21.62%有发热情况,儿童感染百日咳后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上感、支气管炎、肺炎等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15],而经典的血清检查和细菌培养特异性不高,更推荐采用PCR检测或其他敏感性更高方法。
本研究中有65.54%的患儿白细胞升高,83.11%的患儿淋巴细胞升高,仅有6.08%的患儿CRP升高,这与王采英等[16]报道的相一致,白细胞的升高对百日咳的感染的特征之一,但本研究中重症组和普通组白细胞升高比例却比较相近,可能与许多患儿就诊前就使用了抗菌药物有关。
3.3 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分析
咳嗽时发绀虽仅占17.57%,但重症组比普通组发生比例较大,这与小婴儿胸廓发育不成熟,咳嗽无力,气道狭窄,痰不易咳出有关,故有咳嗽时发绀更易发展成重症。在本次调查中,有62.84%的患儿都有一种以上既往史,若原发性疾病比较严重如房间隔缺损引起肺动脉高压或因过敏性紫癜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再加上因为各种原因未接种疫苗,则患儿感染后更易发展成重症。
综上所述,若婴儿无禁忌症,建议按时完成疫苗接种,特别是有既往史的,同时 < 3月龄婴儿确诊百日咳后,特别是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症状、体征的观察,避免发展成重症。
期刊类型引用(7)
1. 周小林,黄树稳,颜云盈. 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分析. 妇儿健康导刊. 2025(02): 47-50+55 . 百度学术
2. 蔡岩,徐庆杨,刘晓川,张建美. 2013—2022年天津市西青区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07): 51-53 . 百度学术
3. 胡波,李华彩,冯丽君,陈海燕,符振旺. 儋州市2018—2023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海南医学. 2024(19): 2743-2746 . 百度学术
4. 刘永立,宋玉芝. 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重症百日咳早期预警危险因素. 临床研究. 2024(11): 22-25 . 百度学术
5. 黄广丽,闫敬雪.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百日咳的效果观察.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08): 783-787 . 百度学术
6. 姚开虎. 关于婴儿重症百日咳诊断的几点思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3(11): 845-849 . 百度学术
7. 张红,黄基红,林乐,徐芳芳. 温州市684例6岁以下儿童百日咳疑似病例确诊情况分析. 实用预防医学. 2023(12): 1513-151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31
- HTML全文浏览量: 931
- PDF下载量: 34
- 被引次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