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
摘要: [摘要]目的 提高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临床特点的认识,并探讨其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对在苏州吴中人民医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145例患者行DVT形成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其中男性51例,女性94例,年龄23~83岁,平均(59.8±13.0)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第7天分别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详细调查和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型、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麻醉类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是否使用骨水泥、手术入路、单侧或双侧置换、术后镇痛方式、术前诊断以及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同时记录发生DVT的部位、类型以及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按BMI分为正常组(BMI≤25 kg/m2)和肥胖组(BMI>25 kg/m2).将 DVT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 ,把以上可疑因素作为自变量 ,先进行单因素分析 ,得出有显著差异性的因素 ,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分析 ,筛选出 DVT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本组病例共发生DVT 45例,发生率31%.单纯近端DVT为7例(15.6%),远端DVT 33例(73.3%),全静脉DVT 5例(11.1%),均未发生肺栓塞(PTE).无DVT临床症状的25例(55.5%),有DVT临床症状的20例(44.5%);(2)临床因素与术后DVT形成的关系:单因素χ2检验显示:高龄、女性、双侧关节同时置换、全身麻醉、使用骨水泥等与 DVT形成显著相关( P < 0.05);将临床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相关因素有4个,其中危险因素3个,分别是性别,肥胖及骨水泥的使用,其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倍数分别增加到10.012,3.086,8.834;保护因素1个,为术前患者血型是O型,术后发生DVT的可能性减少到0.191倍.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发生DVT常存在危险因素,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女性、双侧关节同时置换、全身麻醉、使用骨水泥等.认识DVT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征象,及早给予相应的辅助检查及术前预防性的治疗,是防止PTE的发生和降低DVT的发生率的关键
-
关键词: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
- 置换 /
- 危险因素
点击查看大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79
- HTML全文浏览量: 886
- PDF下载量: 362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