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旁间隙脓肿16例临床诊疗体会
-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国成年人群普遍面临着骨代谢功能下降的问题,骨质疏松、骨折等骨代谢疾病的发生率随之显著增加。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个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了沉重负担。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尤其是久坐不动、不良饮食习惯和日照不足等问题的普遍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骨代谢的平衡,增加了骨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鉴于此,针对骨代谢疾病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目前,骨代谢研究在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者们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包括25-羟基维生素D、降钙素、N-端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等,来评估个体的骨代谢状态,这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骨代谢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此外,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骨代谢疾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流行趋势及其地域性差异[2]。在分子层面,研究人员正积极探索骨代谢的调控机制,涉及维生素D代谢途径、钙调节激素的作用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如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策略来降低骨折风险,以及开发新型治疗药物。
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地区受试成年人群的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详细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旨在深入理解该地区成年人群的骨代谢状况及其地域特点,为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骨代谢疾病时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以提升诊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我国制定和优化预防及控制骨代谢相关疾病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以期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8岁以上成年居民健康体检数据作为受试对象,排除急慢性肝肾疾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及减退、甲亢、甲减、急性感染、糖尿病患者后,共纳入受试对象6 462例。其中,男性3 729例,占总例数的 57.7%;女性2 733例,占总例数的 42.3%。本研究为回顾性数据分析,不涉及个人信息及隐私的获取。
1.2 数据采集
所有收集数据均为受试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罗氏 Cobas 6000系列,e601)测定静脉血样骨代谢生化指标25-羟基维生素 D(25-OH-VD)、降钙素(CT)、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
1.3 骨代谢生化指标参考值
血清25-OH-VD参考值范围以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为参考标准[3]:正常值参考值范围75≤25-OH-VD < 250 nmol/L,不足值参考值范围50≤25-OH-VD < 75 nmol/L,缺乏值参考值范围25-OH-VD < 50 nmol/L。血清CT以罗氏降钙素检测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说明书为参考标准:正常值参考值范围:男性CT < 9.52 pg/mL,女性CT < 6.40 pg/mL。血清N-MID和β-CTX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骨代谢标志物临床应用指南(WS/T357-2011)》为参考标准[4],N-MID正常值参考值范围:男性6.00~24.66 ng/mL、女性绝经前4.11~21.87 ng/mL、女性绝经后8.87~29.05 ng/mL;血清β-CTX正常值参考值范围:男性43.0~783.0 pg/mL、女性绝经前68.0~680.0 pg/mL、女性绝经后131.0~900.0 pg/m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表示,以百分比(%)进行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均值±标准差($\bar x \pm s $)表示,2组间比较时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M(P25,P75)表示,2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形成相关系数矩阵。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P < 0.05作为显著性水平来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检验水准为α = 0.05(双侧),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总体分布情况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25-OH-VD正常组1 807例,占总例数的28%;不足组2 932例,占45.4%;缺乏组
1723 例,占26.6%;总体中位数61.93 nmol/L,处于不足组参考值范围。CT正常组6246 例,占总人数的96.7%;异常组216例,占3.3%。N-MID正常组5 750例,占总人数的89%;异常组712例(11%)。β-CTX正常组6139 例,占总人数的95%;异常组323例(5%),见表1。表 1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分布情况Table 1. Distribution of biochemical indexes of serum bone metabolism变量 分组 n(%) M(P25,P75) 25-OH-VD
(nmol/L)正常组 1807(28.0) 87.40(80.35,99.75) 不足组 2932 (45.4)61.67(56.15,67.70) 缺乏组 1723 (26.6)42.02(36.92,46.10) 总计 6462 (100.0)61.93(49.17,77.12) CT
(pg/mL)正常组 6335 (98.0)1.38(0.52,2.90) 异常组 127(2.0) 10.54(9.69,12.56) 总计 6462 (100.0)1.43(.53,3.01) N-MID
(ng/mL)正常组 5750 (89.0)15.50(12.50,18.70) 异常组 712(11.0) 27.80(25.10,31.70) 总计 6462 (100.0)16.0(12.8,20.2) β-CTX
(pg/mL)正常组 6139 (95.0)387.0(289.0,503.0) 异常组 323(5.0) 889.0(806.0,989.0) 总计 6462 (100.0)397.0(295.0,527.0) 2.2 不同性别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状况
25-OH-VD、 CT 、N-MID和β-CTX的中位数水平,女性均显著低于男性,不同性别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不同性别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状况[M(P25,P75)]Table 2.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bone metabolism in different sex groups[M(P25,P75)]组别 n 25-OH-VD ( nmol/L) CT (pg/mL) N-MID (ng/mL) β-CTX (pg/mL) 男性 3 729 67.05(54.33,81.42)*** 2.38(1.29,3.98)*** 16.3(13.30,20.10)*** 419(318,540)*** 女性 2 733 55.58(43.40,69.29) 0.52(0.50,1.18) 15.6(12.30,20.30) 361(263.0,504.5) Z −22.35 −46.01 −3.76 −11.45 P <0.001* <0.001* <0.001* <0.001* 与女性组比较,***P < 0.001;*P < 0.05。 2.3 不同年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状况
25-OH-VD水平51~65岁和 > 65岁年龄组最高, < 30岁年龄组最低。CT水平 < 30岁年龄组最高,51~64岁和 > 65岁年龄组最低。N-MID水平 < 30岁年龄组最高, > 65岁年龄组最低。β-CTX水平 < 30岁年龄组最高, > 65岁年龄组最低。不同年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 3 不同年龄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状况[M(P25,P75)]Table 3.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bone metabolism in different age groups[M(P25,P75)]组别 n 25-OH-VD ( nmol/L) CT (pg/mL) N-MID (ng/mL) β-CTX (pg/mL) < 30岁 653 52.65(42.08,65.85)*** 1.76(0.77,3.18)* 18.80(15.30,22.70)*** 454.0(356.50,596.50)*** 30~50岁 3 425 59.80 (47.87,73.23)*** 1.55(0.60,3.20)*** 15.60(12.60,19.10)*** 380.0(283.50,502.50)*** 51~65岁 1 657 69.06(54.50,85.57)*** 1.19(0.50,2.81)*** 16.50(13.00,20.90)*** 418.0(312.00,564.00)*** > 65岁 727 68.92 (55.14,86.32) 1.05(0.50,2.35)△ 15.30(12.00,20.20) 367.0(252.00,493.00)** H 413.48 78.31 190.09 174.22 P <0.001# <0.001# <0.001# <0.001# 与30~50岁比较,*P < 0.05;与51~65岁比较,△P < 0.01;与30~50岁比较,**P < 0.01;***P < 0.001;#P < 0.05。 2.4 不同季节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状况
25-OH-VD水平秋季组最高,冬季组次高,春季组最低。CT水平冬季组最高,秋季组次高,春季组最低。N-MID水平冬季组最高,夏季组最低。β-CTX水平春季组最高,夏季组最低。不同季节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 4 不同季节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状况[M(P25,P75)]Table 4.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bone metabolism in different seasons[M(P25,P75)]组别 n 25-OH-VD ( nmol/L) CT (pg/mL) N-MID (ng/mL) β-CTX (pg/mL) 春季组 613 60.22(47.34,73.55) 1.04(0.50,2.70)*** 16.90(13.45,21.60) 437.0(316.50,606.00)★ 夏季组 2275 60.57(47.64,75.16) 1.43(0.54,2.88) 15.70(12.50,19.80) 379.0(280.00,508.00)★★ 秋季组 2835 63.98(51.42,78.82)*** 1.45(0.58,3.09)* 15.90(12.60,19.70)*** 397.0(297.00,522.00)★★★ 冬季组 739 61.48(47.22,76.30) 1.72(0.54,3.55)** 17.10(14.10,21.30)*** 417.0(308.00,538.00)*** H 49.25 31.81 65.27 59.70 P <0.001# <0.001# <0.001# <0.001# 与夏季组比较,**P < 0.01;与冬季组比较,*P < 0.05;与冬季组比较,★P < 0.01;与秋季组比较,★★P < 0.01;与冬季组比较,★★★P < 0.05;***P < 0.001;#P < 0.05。 2.5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相关性
将25-OH-VD、CT、N-MID、β-CTX 作为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项生化指标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 < 0.05),见表5。
表 5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相关性(rs)Table 5. Correlation of biochemical indexes of serum bone metabolism(rs)生化指标 25-OH-VD CT N-MID β-CTX CT 0.118** N-MID 0.001 0.064** β-CTX 0.034** 0.061** 0.748** **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尾)。 2.6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影响因素
以25-OH-VD、CT、N-MID、β-CTX、性别、年龄和季节作为变量,分别构建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影响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25-OH-VD纳入CT、N-MID、β-CTX、性别、年龄和季节,CT纳入25-OH-VD、N-MID、β-CTX、性别、年龄和季节,N-MID纳入25-OH-VD、 CT、β-CTX、性别、年龄和季节,β-CTX纳入25-OH-VD、 CT、N-MID、性别、年龄和季节构建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性别对25-OH-VD不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Exp(B) = 0.574,95%CI 0.504~0.653,P < 0.001]、 < 30岁年龄组对25-OH-VD不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Exp(B) = 2.924,95%CI 2.188~3.907,P < 0.001]、30~50岁年龄组对25-OH-VD不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Exp(B) = 2.051,95%CI 1.706~2.467,P < 0.001)、春季对25-OH-VD不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Exp(B) = 1.322,95%CI 1.007~1.736,P < 0.05]。表6显示了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回归分析的结果,其中只包括显著性水平P < 0.05的自变量。
表 6 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逻辑回归分析结果Table 6.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biochemical indexes of serum bone metabolism变量 B 标准错误 瓦尔德 P Exp(B) 95%CI 因变量 自变量 下限 上限 25-OH-VD
不足常量 0.413 0.134 9.583 0.002* 性别 −0.556 0.066 70.577 < 0.001* 0.574 0.504 0.653 < 30岁 1.073 0.148 52.617 < 0.001* 2.924 2.188 3.907 30~50岁 0.719 0.094 58.245 < 0.001* 2.051 1.706 2.467 春季 0.279 0.139 4.039 0.044* 1.322 1.007 1.736 25-OH-VD
缺乏常量 0.206 0.159 1.664 0.197 性别 −1.586 0.076 436.943 < 0.001* 0.205 0.176 0.238 < 30岁 2.133 0.168 161.288 < 0.001* 8.444 6.075 11.736 30~50岁 1.185 0.122 93.612 < 0.001* 3.271 2.573 4.158 秋季 −0.579 0.118 24.037 < 0.001* 0.56 0.445 0.706 βCTX异常 −0.362 0.183 3.911 0.048* 0.697 0.487 0.997 CT异常 常量 −4.141 0.426 94.38 < 0.001* 性别 1.078 0.224 23.197 < 0.001* 2.939 1.895 4.557 25-OH-VD不足 −0.471 0.222 4.492 0.034* 0.624 0.404 0.965 N-MID异常 常量 −1.584 0.192 68.339 < 0.001* 性别 −0.466 0.093 25.057 < 0.001* 0.628 0.523 0.753 < 30岁 0.684 0.169 16.299 < 0.001* 1.981 1.422 2.761 30~50岁 −0.408 0.146 7.858 0.005* 0.665 0.5 0.884 春季 −0.415 0.181 5.254 0.022* 0.661 0.463 0.942 夏季 −0.567 0.139 16.506 < 0.001* 0.567 0.432 0.746 秋季 −0.559 0.134 17.302 < 0.001* 0.572 0.439 0.744 βCTX异常 3.304 0.134 606.871 < 0.001* 27.23 20.932 35.412 β-CTX异常 常量 −4.808 0.320 225.361 < 0.001* 春季 0.869 0.246 12.452 < 0.001* 2.384 1.472 3.863 25-OH-VD正常 0.379 0.184 4.250 0.039* 1.461 1.019 2.096 NMID异常 3.304 0.134 606.550 < 0.001* 27.210 20.920 35.393 *P < 0.05。 3. 讨论
3.1 25-OH-VD与性别、年龄和季节
25-OH-VD是维生素D在血液中的主要形式,用于评估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5-7]。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它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正常矿化[5,8]。本研究显示,受试群体25-OH-VD水平的性别中位数表明男性组的25-OH-VD水平普遍高于女性组,这与相关研究成果一致[5],男性组的四分位数范围更宽、分布更为分散,水平差异原因可能与性别的户外活动、生理因素和阳光防护上有差异相关[9]。该指标的年龄中位数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在增加。该指标的季节中位数表明,秋季组的25-OH-VD水平最高,冬季组次之,春季组最低。季节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01),这可能与日照时间和紫外线B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有关[10−11]。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合成与阳光暴露程度有直接关系,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8,12−15]。提示对于维生素D的补充和日常营养建议,可能需要根据性别、年龄和季节进行个性化考虑。
3.2 CT与性别、年龄和季节
CT是1种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它在调节钙和磷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16]。本研究结果显示,CT水平在性别上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T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显著性(P < 0.001)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代谢发生变化,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发展有关。CT水平在不同季节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01),冬季组的CT水平最高,其次是秋季组和夏季组,春季组最低。CT水平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因为日照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D的状态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由于CT参与调节血钙水平,维生素D的季节性变化可能会间接影响降钙素水平。
3.3 N-MID与性别、年龄和季节
N-MID是1种由成骨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可作为评估骨代谢和骨骼健康的生物标志物,在骨形成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17-18]。本研究数据分析显示N-MID水平男性组与女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这可能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骨代谢和骨形成方面的生理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N-MID水平有所下降,在30~50岁组达到最低点,这可能与中年时期的骨代谢变化有关。随后在51~65岁组N-MID水平有所上升,这可能是由于性别更年期的激素变化,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可能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维持骨骼健康[19]。在 > 65岁组,N-MID水平再次下降,这可能与老年时期的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风险增加有关。提示在不同年龄阶段,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骨骼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
3.4 β-CTX与性别、年龄和季节
β-CTX是1种特定的胶原降解标志物,它反映了骨吸收的活跃程度,通常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和监测治疗效果[20−22]。本研究数据分析显示男性组的β-CTX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组(P < 0.001),这可能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骨代谢和骨吸收方面的生理差异。提示对个体进行骨骼健康评估和管理策略需要考虑性别因素。本研究数据分析显示β-CTX水平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01)。最年轻的组( < 30岁)的β-CTX水平最高,这可能与年轻的骨吸收活跃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β-CTX水平在30~50岁组有所下降,这可能与中年时期的骨代谢变化有关。随后在51~65岁组β-CTX水平有所上升,这可能是由于性别更年期的激素变化。β-CTX水平的这些变化可能反映了骨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和结构变化。提示,年龄是影响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β-CTX水平的重要因素。
3.5 生化指标相关性
N-MID与β-CTX的相关系数rs为0.748,2项指标的正相关性与相关研究成果一致[23],这是1个非常高的相关系数,表明N-MID与β-CTX之间存在强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骨代谢过程中,骨形成(N-MID)和骨吸收(β-CTX)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当骨形成增加时,骨吸收也相应增加。
25-OH-VD与CT、N-MID、β-CTX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可能表明25-OH-VD在调节骨代谢方面的作用可能不是通过直接影响这些指标来实现的。CT与N-MID、β-CTX之间的相关性较弱,可能反映了降钙素在骨代谢中的调节作用较为复杂,且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6 生化指标影响因素
在本研究影响因素回归分析中,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正常组被设定为参考类别,而不足组、缺乏组和异常组则是比较类别。
在25-OH-VD模型中,不足组和缺乏组的男性B值分别为-0.556和-1.58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表明无论是25-OH-VD不足还是缺乏,男性相对于女性都有较低的风险。这可能意味着在25-OH-VD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男性相对于女性具有更好的健康状况或营养状况。在不足和缺乏2个组中,<30岁组的B值为1.073和2.133,无论是25-OH-VD不足还是缺乏,<30岁的个体相对于其他年龄段,都有较高的风险。30~50岁的个体相对于其他年龄段,25-OH-VD不足和缺乏的风险也有所增加。51~65岁人群,在不足和缺乏2个组中B值分别为0.027和0.058,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785和0.663,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25-OH-VD不足和缺乏的风险与基准风险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在CT异常组模型中,男性的B值为1.078,且在统计学上非常显著(P < 0.001),Exp(B)值为2.939,意味着男性CT异常可能性高于女性。
在N-MID异常组模型中,β-CTX异常组的B值为3.304,且在统计学上非常显著(P < 0.001),Exp(B)值为27.23,意味着β-CTX异常组相对于正常组,N-MID异常可能性非常高。
虽然有些自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未被纳入回归分析结果表格中,但它们可能仍然在理论或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这在未来的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昆明地区受试人群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 25-OH-VD水平总体中位数61.93 nmol/L,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大部分人群处于不足或缺乏状态,2组合计占72%,比例较高,这与相关研究成果一致[24],提示该人群中维生素D的补充可能是1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T、N-MID和β-CTX水平处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异常比例相对较低,表明在这些指标上受试者健康状况较好。N-MID与β-CTX呈非常强的正相关(rs = 0.748),表明这2个指标可能有密切的生物学联系。基于模型统计结果,推断性别、年龄和季节是25-OH-VD水平显著的预测因子;性别和25-OH-VD是CT水平显著的预测因子;性别、年龄和季节是N-MID水平显著的预测因子;β-CTX水平是N-MID水平显著的预测因子。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16
- HTML全文浏览量: 481
- PDF下载量: 205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