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心理和行为问卷调查

刘桂兰

李博一, 牛玲, 马蓉, 张娴, 刘方, 唐艳, 苗翠娟, 张程, 韩竺君.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3): 67-7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06
引用本文: 刘桂兰.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心理和行为问卷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06).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心理和行为问卷调查

  • 摘要: [摘要]目的 了解患者对慢乙肝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对疾病的心理和行为应对情况,以更好评估慢乙肝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防治需求,对待疾病的态度和行为,疾病带给慢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慢乙肝患者的健康管理、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68位慢乙肝患者在诊疗前后进行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并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结果 大部分患者知道疾病的一般知识,对疾病缺乏较深层次的认识.宣教前与宣教后患者在乙肝传播途径、带来的后果认知、加重肝损伤因素的认知及保护家人不受感染的措施等方面问卷得分进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自我护理和预防保健没有充分认识, 患者对乙肝相关疾病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与文化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关, 69.1%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结论 医护人员加强对慢乙肝相关疾病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宣传,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提供准确的健康指导和连续的干预,促进患者主动采纳健康行为建议,对监测和防控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未来的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
  • 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近30多年来,我国T2DM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增加至目前的11.2%[1] ,T2DM及其并发症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OP的发病率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流行病学最新调查显示[2]: 65 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32%。糖尿病人群容易合并骨质疏松并导致骨折高发,给个人、家庭、国家带来沉重负担,有研究认为氧化应激损伤、糖尿病性高血糖状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分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炎症因子(CRP)升高等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易同时合并骨质疏松并导致骨折高发的机制[3-5]。其中,遗传既是T2DM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且认为2型糖尿病伴发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这些基因[6]包括维生素D受体基因及护骨素(osteoprotegerin ,OPG)基因等。对于OPG基因T950C的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且OPG基因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还很少。本文目的在于探讨OPGT950C基因的多态性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希望能为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有用信息。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37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122例,女性115例,年龄50~84岁,平均(64.68±7.92)岁。所选人群均有10 a以上的昆明居住史。T2DM的诊断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的标准[7];骨质疏松的诊断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年版)的标准[8]。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糖尿病及相关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者;(2)各类型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感染、其他肝肾等系统严重疾患者;(3)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如亚甲炎、垂体功能减退)、免疫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结缔组织疾病、骨骼系统疾病(如成骨不全患);(4)有甲状腺手术史的患者;(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或曾经使用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等治疗的患者。根据骨密度测定的结果将237例的患者分为以下3组:A组:T2DM不合并骨质疏松组(61例,占25.7%),B组:T2DM合并骨量减少组(111例,占46.8%),C组:T2DM合并骨质疏松组(65例,占27.4%),本研究已通过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字同意。

    1.2.1   一般指标

    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患病的时间,有无吸烟,有无饮酒并且测量血压。空腹抽血(静脉血浆血)检测血钙、HbA1c、血脂指标(TC、TG、HDLC、LDLC)、尿酸(UA)、FPG、雌激素、睾酮、维生素D、Hs-CRP、FIB。检测OGTT-0 h、2 h血糖,测定0 h、2 h-INS水平。

    1.2.2   抽提OPGT950C基因组的DNA

    使用EDTA抗凝,置于-80C医用冰箱保存,待标本收集完成后,遵照 D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用氯仿和苯酚的方法统一提取OPGT950C的DNA。具体所需要的试剂及仪器见表1

    表  1  DNA提取所需试剂及仪器
    Table  1.  DNA extraction reagent and instrument
    试剂及仪器 来源
    DNA提取试剂盒 AXYGEN公司
    TaqDNA聚合酶(5 U/UL) 大连生物工程公司
    引物 由昆明硕擎公司提供
    PCR仪 由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提供(型号为 ABI2720)
    其他:Eppendorf管、电泳仪、恒温水浴箱、
    琼脂糖
    由NSET公司提供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2.3   PCR扩增

    (1)扩增所采用的引物:上游引物5′ -GTTCCTCAGCCCGGTGGCTTTT-3′ 下游引物5′ -TGTGGTCCCGGAAACCTCAGG-3′ ;(2)PCR反应体系:共25 µL混匀液体,包括2XTaq PCR Master Mix 12.5 µL,PCR Forward Primer(10 µM,硕擎)1 µL,PCR Reverse Primer(10 µM,硕擎)1 µL,Template DNA 4 µL,Nuclease-freeWater 8.5 µL;(3)PCR扩增条件:95 ℃2 min预变性,然后需要进行36个后续的循环,循环条件是:95 ℃时变性30 s,56 ℃复性30 s,72 ℃延伸60 s。反应完成后,再经过72 ℃延伸10 min。

    1.2.4   OPGT950C基因分型

    用限制性内切酶HincII酶切:取PCR产物,加入内切酶的缓冲液及限制性内切酶HincII,水浴2 h,经过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酶解产物片段,再进行自动成像分析仪紫外灯下基因型的判读。

    1.2.5   骨密度测量

    骨密度检测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定,患者取仰卧位,测定部位为腰椎1-4,双侧髋部及股骨颈。且由专人操作。

    本研究使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基因型分布有无代表性通过Hardy-Weinberg平衡进行检测。所有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 $(\bar x \pm 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3个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变量用MP25P75)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等位基因检出率采用直接计数法,用率表示,使用χ2检验。最后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检验标准为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病程、SBP、TC、TG、LDLC、FPG、HbA1C、OGTT-0 h、OGTT-2 h、INS-0 h、INS-2 h、HOMA-IR、UA、血钙、维生素D、Hs-CRP、FIB (P > 0.05)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吸烟、饮酒、年龄、性别、身高、体重、HDL-C、睾酮、雌激素、BMI、舒张压差异( P <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且C组与A组比较时,以上的一般资料均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见 表2

    表  2  3组人群的一般资料比较[( $ \bar x \pm s $)/M(P25,P75)]
    Table  2.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hree groups[( $ \bar x \pm s $)/M(P25,P75)]
    指标 A组(n=61) B组(n=111) C组(n=65) x2/F/Z P
    年龄(岁) 61.65 ± 8.16 64.79 ± 10.15# 66.33 ± 6.77# & 4.573 0.011*
    性别(男/女)) 46/15 61/50 # 15/50# & 18.286 < 0.001 *
    舒张压(mmHg) 80.77 ± 11.51 78.64 ± 10.27 74.97 ± 12.30# 4.364 0.014*
    吸烟(是/否) 24/37 32/79 11/54# 7.833 0.020*
    饮酒(是/否) 17/44 29/82 6/59# & 8.518 0.014*
    身高(m) 167.64 ± 7.32 164.12 ± 8.04# 158.13 ± 7.21#& 24.880 < 0.001 *
    体重(kg) 71.02 ± 11.16 65.85 ± 9.94# 59.07 ± 10.45#& 20.955 < 0.001 *
    体重指数(kg/m2 25.26 ± 2.77 24.29 ± 2.75# 23.40 ± 3.21# 6.369 0.002*
    HDLC(mmol/L) 1.09 ± 0.34 1.15 ± 0.28 1.23 ± 0.31# 3.410 0.035*
    雌激素
    (pmol/L)
    116.90(80.73,152.44) 90.42(60.97,140.19) 81.12(58.63,98.22 )# −1.949 0.041*
    睾酮(nmol/L) 9.13(1.94,14.85 ) 5.17(1.32,12.09 ) 1.57(1.17,2.38 )#& −2.281 0.023*
       P* < 0.05;两两比较:与A组比较, #P < 0.05;与B组比较,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OPG基因T950C内切酶Hinc II酶切位点多态性确定为:出现342 bp一条带的为纯合子TT,出现117 bp和225 bp两条带的为纯合子CC,出现342 bp、225 bp、和117 bp三条带的为杂合子TC,见图1

    图  1  OPG基因T950C的基因型酶切电泳图
    Figure  1.  Genotype restriction electrophoresis map of OPG gene T950C

    统计学分析显示OPG基因T950C的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说明所研究人群代表性好。在237例人群中, OPG基因T950C基因型分布具体情况为:TT型71例(30.0%),TC型125例(52.7 %),CC型41例(17.3%)。提示昆明地区糖尿病患者中,OPG的基因型以TC型为主;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65例人群中OPG基因T950基因型分布具体情况为:TT型13例(19.6%),TC型36例(55.4%),CC型16例24.6%)。提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中,TC型仍是OPG基因T950的主要基因型。

    2.2.1   3组人群OPG基因T950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比较

    结果显示:OPG基因 T950C型基因TT,TC,CC基因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见 表3

    表  3  OPG基因T950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比较[n(%)]
    Table  3.  OPG gene T950C genotypes distribution frequency comparison [n(%)]
    组别 TT TC CC 合计(n
    A组 21(34.4 ) 32(52.5) 8(13.1) 61
    B组 37(33.3 ) 57(51.7) 17(15.3) 111
    C组 13(19.6) 36(55.4) 16(24.6) 65
    合计(n 71 125 41 237
      注:χ2 = 5.989,P = 0.2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2.2   3组人群OPG基因T950C等位基因比较

    结果显示:等位基因C、T的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见 表4

    表  4  OPG基因T950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
    Table  4.  OPG gene T950C allel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组别 频数 T C
    A组 122 74 48
    B组 222 131 91
    C组 130 62 68
      注:χ2 = 5.519,P = 0.06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2.3   OPG基因T950C基因多态性和T2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结果显示:237例T2DM患者中,按OPG基因T950C的不同基因型进行分组比较,各部位的骨密度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见 表5

    表  5  OPG基因T950C基因多态性和T2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g/cm2
    Table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GgeneT950C gene polymorphism and BMD of T2DM patients (g/cm2
    指标 TT 组(n=71) TC组(n=125) CC组(n=41) F/Z P
    腰1 0.952 ± 0.161 0.944 ± 0.166 0.887 ± 0.155 1.521 0.222
    腰2 1.034 ± 0.187 1.021 ± 0.188 0.937 ± 0.171 2.371 0.097
    腰3 1.081 ± 0.206 1.066 ± 0.197 0.977 ± 0.171 2.639 0.075
    腰4 1.113 ± 0.215 1.082 ± 0.181 1.022 ± 0.226 1.763 0.175
    左股骨颈 0.885 ± 0.194 0.873 ± 0.193 0.805 ± 0.158 1.582 0.209
    左大粗隆 0.774 ± 0.154 0.759 ± 0.167 0.684 ± 0.142 2.779 0.065
    左全髋 0.965 ± 0.150 0.912 ± 0.268 0.870 ± 0.135 1.514 0.224
    右股骨颈 0.884 ± 0.156 0.835 ± 0.353 0.773 ± 0.206 1.273 0.283
    右大粗隆 0.775 ± 0.149 0.726 ± 0.294 0.659 ± 0.184 1.909 0.152
    右全髋 0.959(0.863,1.085) 0.912(0.801,1.043) 0.859(0.721,0.951) 1.096 0.29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将OPG基因T950C基因型及3组人群一般资料中有统计学差异的的指标,作为自变量,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症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108、95%CI:1.033~1.188、P = 0.004)、吸烟(OR 8.190、95%CI:1.368~49.053、P = 0.021)可以进入回归方程,见表6

    表  6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Table  6.  Logistic analysis results
    因素 B P OR值 95%CI
    OPG-T950C 0.285 0.435 1.330 0.650~2.820
    年龄 0.103 0.004 1.108 1.033~1.188
    性别 0.364 0.696 1.439 0.231~8.947
    舒张压 0.005 0.831 1.005 0.963~1.049
    吸烟 2.1.03 0.021 8.190 1.368~49.053
    饮酒 −0.990 0.239 0.372 0.071~1.933
    身高 −0.084 0.251 0.919 0.797~1.061
    体重 −0.017 0.814 0.983 0.854~1.132
    体重指数 −0.106 0.607 0.900 0.602~1.345
    HDL-C 0.500 0.570 1.648 0.293~9.265
    雌激素 0.001 0.819 0.999 0.993~1.005
    睾酮 −0.117 0.081 0.889 0.7779~1.01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Diabetic osteoporosis)是指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9]。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症。据报道,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10]。面对庞大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人群,积极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内分泌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但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糖尿病性高血糖、年龄、吸烟、生活方式、性别、环境、体重、营养状态和遗传等都是重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护骨素是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对于骨代谢有重要的意义: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分化、存活[11-12]。护骨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通过成骨细胞膜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体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结合,进而封闭成骨细胞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及溶骨性骨吸收的可溶性饵受体[12-15]。在众多的基因中,护骨素基因是骨质疏松的优良的候选基因之一。国内外研究发现:护骨素基因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关系密切[16-18]。但目前国内对于护骨素基因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报道很少。Suzuki K[19]报道,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护骨素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国内郑蓉[20]报道,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OPG基因T950C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老年女性骨密度有关联,其中等位基因C可能对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的骨密度有保护作用。常见研究的OPG基因多态性有T950C、A163G、T245G等,本研究选取OPG T950C基因位点。

    本研究显示:OPG T950C基因型中的TC型是昆明地区T2DM患者的主要的基因型,占52.7%,与刘杰[21]、武兆忠[22]的报道一致,但明显不同于高加索妇女(以CC型为主[22]。说明OPG T950C基因型分布存在种族差异。

    在2型糖尿病不合并骨质疏松组(A)、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组(B)、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C)3组比较,OPG 基因T950C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频率亦无统计学差异,且OPG T950C三种基因型各部位的骨密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显示OPG基因T950基因型可能与昆明地区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无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 OPG T950C基因型未能进入回归方程,说明OPG T950C基因型不会增加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此, OPG T950C基因型可能不是T2DM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遗传的易感基因。刘杰[21]对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与50例非骨质疏松女性的研究发现:OPG T950C的基因型分布频率无差异,各基因型间各部位的骨密度也无差异。武兆忠[22]也报道绝经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与绝经后未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比较,OPG基因 T950C基因型频率分布无差异。当然也有研究认为OPG基因多态性T950C、g.27563G > A、A163G,T245G等与绝经后女性相关 [23-28],但未见OPG T950C基因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人群中的研究。本研究揭示了OPG T950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在云南省属于首次。

    总之,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遗传是该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且该疾病亦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疾病,单个的、孤立的基因的作用往往是局限的。并且每个基因的多态性与种族,民族、国家、区域等密切相关,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间基因多态性也存在较大不同。笔者的研究未发现OPG T950C的基因多态性与昆明地区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性相关。应该更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多地域、多民族、多个基因的联合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方面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发病机制,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思路。

  • [1] 周维钰, 杨德兴, 王强, 王振方, 付凯, 唐杰夫, 刘圣哲, 栾英, 李敏, 刘荣.  云南省鲁甸县居民对全科医学和院前急救相关知识认知现状的问卷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18
    [2] 王江铭, 樊文星, 杨荆.  不同学习风格的住培生临床医师岗位胜任能力比较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24
    [3] 向雪琳, 赵红瑞, 王中杰, 夏宇, 马敏, 王化丹, 何利平.  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24
    [4] 段登艾, 王维, 张志雄, 陈志祥, 王琦珠, 阮静莹, 黎林富.  昆明市寻甸县重性精神病患者主要照料者照料负担的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118
    [5] 杜钰娟, 陈华英, 田晓芳, 李玉婷, 姚静雯, 赵明月, 张丽芬.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603
    [6] 苟辉, 冯先琼, 邹琴.  银屑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用药依从性相关分析及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22
    [7] 普冬, 李晓非, 余婷婷, 王红英, 张润武, 李丽华, 白经, 丁彩梅, 李冬玲, 杨永锐.  昆明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酯耐药突变位点情况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业秀林, 杨姣, 李敏, 方雁, 田熙, 朱文卓.  云南农村基层医务工作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情况调查和短期培训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杨家甜, 马国玉, 申静蓉, 刘颖楠, 吴超, 李潇, 蔡乐.  云南省宜良县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刘华, 庞允婷, 陈涌, 张燕玲.  65例7~15岁唇腭裂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刘晓晨.  昆明地区大学生过敏性鼻炎问卷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李星星.  昆明医科大学本科学生院前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对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廉丹.  云南省女性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李晖.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脂氧素A4水平与疾病临床分度的关系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陈洁.  昆明市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李榕.  HIV感染者口腔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卫芋君.  某部消防新兵心理健康和疾病观念与求医行为的相关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刘佳.  某医科大学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联合培训模式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黄明.  云南省基层医院介入治疗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黄芩.  昆明医学院本科生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满意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3)

    1. 殷优宏,周立建,戎国祥,马人杰. 食管癌和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03): 349-352+361 . 百度学术
    2. 项汝霏. D-二聚体与FDP联合检测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浙江创伤外科. 2024(11): 2162-2164 . 百度学术
    3. 廖尝君,刘艳. 影响肺癌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策略研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23): 113-11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04
  • HTML全文浏览量:  1025
  • PDF下载量:  177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