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慢性心力衰竭2 106例药物治疗分析

袁华苑

王伟, 杨青霞, 罗娟章, 王亚红, 王福可, 孙瑞梅. 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疗效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12): 65-7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11
引用本文: 袁华苑. 慢性心力衰竭2 106例药物治疗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08).

慢性心力衰竭2 106例药物治疗分析

  •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三甲医院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现状.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1次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NYHA II-IV级的患者2 106例.根据出院后是否按医嘱定期找相对固定的医生优化药物治疗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和非规范化治疗组,随访2组患者药物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1)住院期间维持服用药物以利尿剂、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最多;(2)出院后维持使用心衰药物中,规范化治疗组的比例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3)出院后规范化治疗组预后均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P < 0.005).结论(1)云南省三甲医院心衰药物治疗使用率与其他地区相仿;(2)规范化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率、改善预后.
  • 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我国甲状腺癌发病人数在所有新发癌症病例数中排名第七,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2]。分化型甲状腺癌和髓样癌首选手术治疗。传统颈部开放甲状腺手术对患者颈前区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美观功能均造成不同程度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保护颈前区功能、操作精细化、微创化、疤痕隐蔽等优点[4-5],得到甲状腺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普遍认可。但该技术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其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将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进行比较,对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

    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11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术式对患者进行分组,腔镜组69例,开放组66例,且所有入组病例的手术均由同组医生完成,获得患者知情同意,该项研究经云南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KYLX2023-029)。

    (1)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T1N0-1aM0;(2)术前彩超或CT示肿瘤直径≤2.0 cm;(3)手术范围为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4)术前喉镜检查声带活动无异常;(5)依从性良好,愿意配合完成本研究调查;(6)临床资料完整。

    (1)存在侧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2)术前有气管、食管、迷走神经、喉返神经侵犯或受损的迹象或症状;(3)既往甲亢病史或同时合并甲亢;(4)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病史[6]

    开放组按传统甲状腺手术方式完成;腔镜组按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专家共识(2022版)[6]手术步骤完成。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美容满意度主观评价、瘢痕评估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客观评价、术后疼痛及血钙、血磷、PTH水平。

    统计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bar x \pm s $)表示,腔镜组与开放组相关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位数(Q25,Q75)表示,腔镜组与开放组2组间相关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用频数及构成比来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2组患者的年龄、BMI、性别、病灶位置、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  1  腔镜组与开放组一般资料比较($ \bar x \pm s $/n)
    Table  1.  Endoscopic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endoscopic group and the open surgery group($ \bar x \pm s $/n)
    组别腔镜组
    n = 69)
    开放组
    n = 66)
    t/χ2P
    年龄(岁) 40.90±1.14 43.18±1.21 −1.372 0.172
    BMI指数(kg/m2 23.38±0.36 24.01±0.38 −1.199 0.233
    性别(男/女) 5/64 9/57 1.483 0.223
    病灶位置(左叶/右叶) 33/36 34/32 0.184 0.668
    婚姻状态(未婚/已婚) 5/64 0/66 3.143 0.076
    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
    /高中及以上)
    29/40 31/35 0.333 0.56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临床病例术后大体标本的病理学特征相比,结果显示2组研究对象的肿瘤最大直径、是否为多灶、是否累及腺体被膜(无甲状腺外浸润,无肌肉肌膜、神经被膜、气管筋膜、食管外膜的受侵)、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人数占比情况等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腔镜组与开放组临床病理特征情况对比[n(%)]
    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between endoscopic group and open surgery group [n(%)]
    组别腔镜组
    n = 69)
    开放组
    n = 66)
    Z/χ2P
    肿瘤最大直径(cm) 0.40(0.469,0.675) 0.40(0.420,0.629) −1.012 0.312
    多灶型(n 11(15.9) 6(9.1) 1.439 0.23
    累及腺体被膜(n 4(5.8) 4(6.1) 0 1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个) 5.00(4.18,5.61) 5.00(4.38,6.22) −0.29 0.772
    阳性淋巴结数目(个) 0.00(0.44,1.12) 0.00(0.46,1.14) −0.008 0.994
    淋巴结转移人数占比(n 25(36.2) 23(34.8) 0.028 0.86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3.1   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比较

    围手术期结果显示: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长明显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开放组的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小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  3  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长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du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drainage volume and hospital stay between endoscopic group and open surgery group($ \bar x \pm s $)
    组别腔镜组(n = 69)开放组(n = 66)t/ZP
    手术时长(min) 115.00(110.48,125.89) 75.00(73.17,83.56) −7.532 < 0.001*
    术中出血量(mL) 8.00(7.61,9.93) 20.00(18.02,22.68) −7.479 < 0.001*
    总引流量(mL) 112.00 ± 6.097 76.32 ± 3.225 5.107 < 0.001*
    术后住院时长(d) 3.00(2.79,3.24) 4.00(3.34,3.85) −3.259 0.001*
      *P<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3.2   术后疼痛评分

    疼痛评分研究显示,腔镜组在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腔镜组术后疼痛的症状更少、更轻微,见表4

    表  4  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比较[n(%)]
    Table  4.  Comparison of pain scores on day 3 after surgery [n(%)]
    组别腔镜组
    n = 69)
    开放组
    n = 66)
    Z/χ2P
    疼痛20.990< 0.001*
     轻度(1~3分)61(88.4)36(54.5)
     中度(4~6分)8(11.6)28(42.4)
     重度(7~10分)02(3.0)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3.3   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比较

    2组术后均未发生术后血肿、饮水呛咳、气管、食管损伤,乳糜漏等其他术后并发症,本研究显示,腔镜组发生暂时性声嘶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腔镜组喉返神经,见图1。2组发生切口感染、手足麻木、皮下积液、皮下气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图  1  甲状腺背侧区域
    Figure  1.  Dorsal region of the thyroid gland
    表  5  术后并发症比较[n(%)]
    Table  5.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
    组别腔镜组
    n = 69)
    开放组
    n = 66)
    χ2P
    暂时性声嘶 4(5.8) 11(16.7) 4.035 0.045*
    切口感染 1(1.4) 1(1.5) Fisher 1.000
    手足麻木 0 1(1.5) Fisher 0.489
    皮下积液 2(2.9) 0 Fisher 0.497
    皮下气肿 1(1.4) 0 Fisher 1.000
    总发生率 8(11.6) 13(19.7) 1.686 0.194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3.4   甲状旁腺功能比较

    2组术前和术后第1月的血钙、血磷、PTH水平比较,开放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腔镜组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6。术中腔镜组甲状旁腺见图2

    表  6  甲状旁腺功能及血钙、血磷水平比较[($ \bar x \pm s $),(P25,P75)]
    Table  6.  Comparison of parathyroid function and blood calcium and phosphorus levels [($ \bar x \pm s $),(P25,P75)]
    组别观察指标术前术后t/ZP
    腔镜组(n = 69) 血钙(mmol/L) 2.37 ± 0.012 2.34 ± 0.019 1.067 0.288
    血磷(mmol/L) 1.16 ± 0.017 1.14 ± 0.023 0.258 0.302
    PTH(mmol/L) 55.29(54.95,67.56) 48.81(44.77,56.40) −1.858 0.063
    开放组(n = 66) 血钙(mmol/L) 2.37 ± 0.012 2.27 ± 0.024 6.254 < 0.001*
    血磷(mmol/L) 1.15(1.12,1.21) 1.25(1.19,1.31) −2.129 0.033*
    PTH(pg/mL) 53.2(51.38,62.88) 44.0(39.60,51.65) −2.243 0.025*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2  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
    Figure  2.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and parathyroid gland
    2.3.5   术后瘢痕评估和美容满意度

    腔镜组的温哥华瘢痕评分、美容满意度及吞咽联动效应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7。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疤痕见图3图4

    表  7  术后瘢痕评估和美容满意度及颈部形态[n(%)]
    Table  7.  Postoperative scar evaluation and cosmetic satisfaction [n(%)]
    组别腔镜组
    n = 69)
    开放组
    n = 66)
    Z/χ2P
    瘢痕宽度(mm) 3.238 0.072
     ≤1 41(59.4) 29(43.9)
     >1 28(40.6) 37(56.1)
    VSS(温哥华
    瘢痕评分)
    −2.642 0.008*
     ≤4(良好) 40(58.0) 24(36.4)
     5~7(轻度增生) 28(40.6) 38(57.6)
     ≥8(明显增生) 1(1.4) 4(6.0)
    美容满意度 −3.167 0.002*
     满意 53(76.8) 34(51.6)
     一般 13(18.8) 22(33.3)
     不满意 3(4.3) 10(15.2)
    吞咽联动 0(0.0) 51(77.27) 85.690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3  腔镜组疤痕
    Figure  3.  Scar evaluation in the endoscopic group
    图  4  开放组疤痕
    Figure  4.  Scar evaluation in the open group

    2000年日本学者Ikeda[7]首次提出充气式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2006年韩国学者chung等[8]首先报道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by gasless unilateral axillary approach,ETGUA),2011年经过Tae团队进一步改良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悬吊拉钩系统及手术技术,使该术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9]。2017年葛明华、郑传铭团队[10]率先在国内开展应用ETGUA,并在手术体位摆放、手口设计、悬吊拉钩等方面又做进一步改良,并向全国快速推广该术式及悬吊拉钩的应用。

    本研究显示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病灶位置、大小、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就肿瘤根治效果而言,与开放手术无差别,与国内外学者研究一致[11-12]

    2组患者术后均有发生暂时性声嘶,开放组发生声嘶的人数多于腔镜组(P < 0.05),与李秀萍等[13]研究一致。笔者分析:(1)ETGUA是颈侧方入路,即甲状腺背侧区域置于术野中央,此区域为甲状腺手术的高风险区域,即甲状旁腺、气管和食管显露和保护,喉返神经的的解剖,喉上神经的识别和保护,以及甲状腺上动脉、上静脉、中静脉、下动脉、下静脉的处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风险区均在此区域内完成;(2)腔镜的放大效应下,术者能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外科操作,对喉返神经具有更好的识别和保护[14-15];(3)术者和抚镜手均为统一的手术视野,抚镜手可进入入主刀角色,使手术变成双主刀共同协同完成,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ETGUA相比颈部开放手术为术者在肉眼下、牵拉肌肉来暴露甲状腺背侧区域,并且是单一主刀来完成手术更具优势。但即使在腔镜的放大效果和精细化外科操作来解剖喉返神经,仍难以完全避免发生肉眼不可见的损伤。有研究表明除术中操作对喉返神经的医源性损伤因素外,还存在术后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压迫神经、神经滋养血管受损而缺血、术后组织粘连、疤痕收缩等原因[16],笔者观察到腔镜组患者术后即使有轻微暂时性声嘶,但恢复很快,大致在第2周后即开始明显改善或完全缓解。本研究中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术后手足麻木的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比2组病例自身手术前后的血钙、血磷及PTH水平,开放组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腔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可认为腔镜组术中对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较开放组更具优势,与胡朝等[17]研究一致。

    开放组的中、重度吞咽疼痛占比例明显高于腔镜组。分析原因:(1)ETGUA是通过颈侧区胸锁乳突肌胸骨部和锁骨部之间的自然肌肉间隙直接到达舌骨下肌群深面完成手术,颈前区域无皮瓣剥离及舌骨下肌群损伤,而颈前区皮瓣、舌骨下肌群需参与发音、吞咽等动作[18],再加上颈前皮肤的术口疼痛,患者术后痛感显著高于腔镜组[19];(2)颈横神经的皮支最终穿过颈阔肌而到达皮肤,开放手术需横断颈阔肌,并分离颈阔肌下间隙,存在神经皮支的神经末梢被切断,术后患者会出现疼痛、麻木或痛觉过敏等不适[20]。前瞻性研究表明[21],开放甲状腺手术缝合颈阔肌会引起局部软组织的水肿和血液循环障碍,也会加重甲状腺手术后疼痛。Ryu等[5]、董汉华等[22]2项研究也表明腔镜组术后第1、2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本研究显示腔镜组术后疼痛较轻,且无吞咽痛和发音疼痛,患者整体康复状态更好、更快,所以住院时长小于开放组。

    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分析原因:(1)腔镜组手术由超声刀完成,超声刀的最大优点是具抓持、分离、切割、凝闭、打孔等多个功能由同一器械完成,简化手术操作,实现“无线结手术”,也让腔镜甲状腺手术进入“无血画面”的时代[23];(2)腔镜组在高清腔镜放大作用下,手术路径均在颈部各筋膜层间的自然间隙内进行,可最大限度避免各微小血管损伤,减少出血及渗血[24],陈孝磊等[25]研究也是如此,当然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腔镜组与开放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意义[26]

    本研究显示腔镜组手术时长更长、术后引流量更多。分析原因:(1)腔镜组手术需要分离皮瓣的面积更广,且胸前区皮瓣皮下脂肪层较颈前区厚,术后创面渗液更多而导致引流量较多;(2)ETGUA需辨别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间的自然肌肉间隙。此间隙的个体差异性大,有的患者间隙紧密而难以辨认而导致手术时长差异大,建立手术空间需更多时间;(3)术中医护的配合、主刀与抚镜手配合均会影响手术进程;(4)国内目前尚无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专用超声刀,借用腹腔镜、胸腔镜的普通超声刀进行手术,其刀头粗短笨拙、头端圆钝,钳口开口范围有限,难以满足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神经血管高精度的解剖的腔镜操作要求。这与文献报道一致[27-30]

    2组研究对象均进行温哥华瘢痕评分,腔镜组的瘢痕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开放组。人体腋窝皮肤薄而松弛,张力小,形成的瘢痕或瘢痕增生的发生率和风险均低于颈前区,且瘢痕在人体隐蔽部位[31-32],患者的美容满意度较高。开放组中一半以上患者在吞咽时会发生颈前区皮肤或手术疤痕随着喉气管结构的抬升而上升,且皮肤或手术疤痕会出现扭曲、皱缩、变形的吞咽联动效应,严重影响颈部美观性,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其生活质量低于腔镜组患者[25]。综上所述,ETGUA为颈侧方入路,将甲状腺手术的高风险即甲状腺背侧区域置于术野中央,并在腔镜的放大效应下进行更精细化的外科操作,且术者和抚镜手均在统一手术视野下共同完成手术,抚镜手进入主刀角色而使手术变成双主刀共同完成增加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更利于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气管、食管等重要结构的识别和保护。ETGUA均在颈部的各筋膜层之间的间隙内完成,创伤小于开放手术,术后疼痛轻,患者康复速度更快、住院时间更短。ETGUA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且治疗单侧乳头状癌T1N0-1aM0的肿瘤根治性等同于开放手术。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随访时间短,不能全面评估ETGUA的长期疗效,可进一步通过大样本来研究ETGUA的长期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

  • [1] 顾海霞, 彭江丽, 陈安欣, 殷瑞, 肖琦琦, 陈洁.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初治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门欣怡, 赵静, 申永椿, 季辉, 王秀霞.  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血沉、同型半胱氨酸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17
    [3] 蔡丽, 杨华英, 程建红, 曹佳, 魏娜.  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期间血清6-Keto-PGF1α、TGF-α、TXB2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28
    [4] 陆小华, 袁洪新.  BTLA、CTLA-4基因多态性与肝癌TACE联合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27
    [5] 吴昊昊, 杨君素, 黄保岗, 管绍勇, 郑岩, 范惠娟.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031
    [6] 方中, 徐晓东, 王丽华, 张颖, 马超.  eGFR和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20
    [7] 陈昌贤, 张丽菊, 姜晓明, 张振勇, 刘为军.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42
    [8] 苏建培, 田伟盟, 顾俊, 何弥玉.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6
    [9] 张爱灵.  常规分割与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海冰.  DOSE指数评分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聂波.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34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陈敏.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刘巨鹏.  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胱抑素C水平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张明.  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疗效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林少芳.  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治疗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石磊.  31例脑胶质瘤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黄宁玉.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李崇阳.  青少年骨肉瘤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殷玉敏.  慢性肾脏病发生急性肾损伤56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康妇炎胶囊联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144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37
  • HTML全文浏览量:  1043
  • PDF下载量:  94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