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F-ET治疗中短时受精对治疗结局的影响
-
摘要: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IVF-ET周期中短时受精对受精、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明确短时受精在IVF-ET周期中的实施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的392例IVF受精正常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32.39±4.71)岁,共获卵5 696枚,每个患者的卵随机分为短时受精组(A组)和过夜受精组(B组),A组卵子2 643枚, B组卵子3 053枚.分析2组正常受精率、成熟卵率、1PN率、3PN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发育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和全胚冷冻周期行FET后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结果 分析2组之间成熟卵率、正常受精2PN率、1PN率、3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全胚冷冻周期首次行FET后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A组分别为88.84%、63.42%、2.88%、6.08%、98.56%、46.85%、44.57%、23.41%、49.06%和25.20%;B组分别为90.04%、65.56%、1.86%、5.87%、98.65%、42.49%、43.21%、23.23%、53.33%和33.33%.2组之间卵子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3PN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全胚冷冻周期首次行FET后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短时受精组1PN率、优质胚胎率高于过夜受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周期和FET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VF-ET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史,部分卵子选择短时受精-早期补救对于避免完全受精失败或者低受精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短时受精增加异常受精率,妊娠率与过夜受精无差异.由于样本量的限制,此结果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
关键词:
- [关键词]IVF-ET /
- 短时受精 /
- 受精率 /
- 胚胎质量 /
- 妊娠结局
期刊类型引用(2)
1. 夏建锋,缪伶伶,张晓鸥,陈钰湘. 妊娠期糖尿病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系及预测模型研究.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01): 121-126+133 . 百度学术
2. 刘畅,宫延基. 女贞牡蛎汤加减联合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研究. 中国基层医药. 2024(08): 1139-114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44
- HTML全文浏览量: 925
- PDF下载量: 504
- 被引次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