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常规分割与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张爱灵

魏芳, 仝蕊, 赵兴元, 卢丽娟. 超声评估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判定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6): 126-13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17
引用本文: 张爱灵. 常规分割与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06).
Fang WEI, Rui TONG, Xingyuan ZHAO, Lijuan LU.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Ultrasonic Evalua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Endometrial Receptivity[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6): 126-13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17
Citation: Zhang Ai Ling . Conventional Segmentation and Large Fractionated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6, 37(06).

常规分割与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30446)

Conventional Segmentation and Large Fractionated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

  •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大分割与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临床参照.方法 分析六安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3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放射分割方式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5),观察组给予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1 a、2 a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观察组治疗2周内完全缓解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P<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96.43%,与对照组的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1 a、2 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治疗,且并未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再加之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细胞毒药物的广泛应用,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免疫力严重低下,使得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升高趋势[1]。我国存在宿主因素的患者发病率为4.1%~41.2%,病死率为9.8%~60%[2]。国外研究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也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患宿主[3]。且有资料显示22.2%的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真菌感染[4]。COPD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存在病情反复,急性加重的特点,极易出现二重感染,其中以IPFI多见,而IPFI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进展快,病死率高,因此对COPD并发IPFI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近年来,具有无创、敏感、特异优点的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已被逐渐开始广泛应用,成为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之一[6-7]。本研究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存在肺真菌感染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肺泡灌洗液(BALF)G试验、GM试验对AECOPD患者并发IPFI的诊断价值。

    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合并肺真菌感染的患者26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56~82岁,平均(72.5±8.3)岁,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仅存在细菌感染的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61~82岁,平均(71.4±8.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本试验所选病例均有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且无禁忌症,由家属或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8]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结核、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9]

    (1)家属或患者本人不同意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患者病情危重,不能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存在纤维支气管镜的禁忌症;(3)行G、GM试验前已经验性使用抗真菌治疗;(4)在行G、GM试验前近期有应用可能干扰该试验结果的治疗(如使用可能导致假阳性的抗生素、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使用纤维素膜透析等)。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规范操作的纤维支气管镜下采集BALF,同时抽血采集血清标本,同时送检进行G和GM试验检测。

    1.4.1   血清G/GM试验

    血清标本均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验室检查,由实验人员统一规范操作,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和仪器说明书进行。

    1.4.2   BALF G/GM试验

    BALF采集方法如下:纳入病例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均行肺部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目标段或亚段支气管。然后进行规范支气管镜操作,规范地采集标本,灌洗液回收量不少于5 mL。BALF经低温、离心处理后,采集上清液进行G/GM试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同血清G/GM试验。

    G试验阳性的标准为测定值 > 100 pg/mL,GM试验阳性的标准为测定值 > 0.65 μg/mL。

    对比血清与BALF测定G/GM试验的水平,并统计G/GM试验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以均数±标准差( $\bar x $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中,BALF G试验阳性结果22例,GM试验阳性结果18例,血清G试验阳性结果20例,GM试验阳性结果16例,BALF GM联合G试验阳性23例;血清GM联合G试验阳性22例。无论是BLAF还是血清,观察组的G和GM试验阳性结果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BALF测定G/GM试验的水平均高于血清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1表2

    BALF G试验联合GM试验检测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2.3%、88.5%、93.5%、93.2%、7.7%和11.5%。BALFG试验联合GM试验检测诊断AECOPD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优于其他各项,见表3

    表  1  不同标本G、GM试验检测阳性率比较 [n (%)]
    Table  1.  Comparison of G and GM test positive rate between different specimens[n (%)]
    组别 G试验 GM试验
    BALF Blood BALF Blood
    观察组(n = 26) 22(84.623) 20(76.871) 18(69.213) 16(61.521)
    对照组(n = 26) 6(23.132) 7(26.872) 3(11.532) 4(15.412)
    χ2 21.672 15.061 19.742 13.587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2  不同标本G、GM试验检测值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G and GM test result between different specimens( $\bar x \pm s $
    组别 G试验 GM试验
    BALF Blood BALF Blood
    观察组(n = 26) 37.512 ± 18.362 26.213 ± 12.579 1.862 ± 1.692 0.852 ± 0.687
    对照组(n = 26) 14.803 ± 13.213 12.873 ± 7.731 0.221 ± 0.232 0.372 ± 0.253
    t 4.253 5.423 4.314 4.262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不同标本G、GM试验单项及联合检测结果(%
    Table  3.  G test,GM test or G combined with GM test result between different specimens(%
    检测项目 G试验 GM试验 G+GM试验
    BALF Blood BALF Blood BALF Blood
    特异度 76.9 73.1 88.5 84.6 92.3 88.5
    灵敏度 84.6 77.9 69.2 61.5 88.5 84.6
    阳性预测值 74.8 74.1 84.2 79.1 93.5 89.6
    阴性预测值 82.3 75.6 74.5 69.2 93.2 87.3
    假阳性率 23.1 26.9 11.5 15.4 7.7 11.5
    假阴性率 15.4 23.1 30.8 38.5 11.5 15.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迁延难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多数患者为老年人,病情加重时,甚至需要使用呼吸机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需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来治疗及控制病情,对免疫系统产生了抑制作用,故而发生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有报道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真菌感染占因AECOPD住院总人数的4.91%[10],真菌感染中又多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为常见[11-12]。AECOPD患者并发IPFI的症状、体征,甚至影像学常常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忽略或漏诊,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近年来,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具有无创、敏感、迅速等特点,被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和认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G试验检测的是1,3-β-D葡聚糖,该物质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内且为真菌所特有。当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持续释放1,3-β-D葡聚糖,使血液及体液中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13]。但是在IPFI早期,真菌尚未进入血液中,因此早期血清G试验阳性率并不高[14]。且血清G试验常因病人输注白蛋白、球蛋白、抗肿瘤药物、磺胺类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半合成青霉素等情况时呈现假阳性。GM试验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而曲霉菌细胞壁含有该成分,当曲霉菌侵入机体后,半乳甘露聚糖即被释放出来,从而被检测到,且该物质是最早释放的抗原,在临床或放射学征象出现之前就能被检测到[15]。但也有研究证实,其与其他真菌(双歧杆菌、新型隐球菌、镰刀菌、青霉菌)及内酰胺类抗生素有交叉反应[16]。另外,非粒缺曲霉菌患者,白细胞会吞噬GM抗原,亦可造成GM试验假阴性。因此,无论是血清G试验还是GM试验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17-18],为临床判断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研究结果提示无论是BLAF还是血清,观察组的G/GM试验阳性结果例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BALF测定G/GM试验的水平均高于血清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ALF G试验联合GM试验检测诊断AECOPD并发IPF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其他各项,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低于其他各项,提示BALF G/GM试验对AECOPD患者并发IPFI有较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BALF G试验联合GM试验检测能有效提高诊断AECOPD并发IPF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减少了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优于单项G试验或GM试验检测及血清G试验联合GM试验检测。

    综上所述,无论是血清还是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对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优于血清G和GM试验,且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灵敏性和特异性,降低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率,对于早期诊断AECOPD患者并发IPFI提供有效的实验室数据,有临床价值。但肺泡灌洗液G和GM试验需要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有一定侵入性,若能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在临床诊断上更有价值,值得推广。

  • [1] 顾海霞, 彭江丽, 陈安欣, 殷瑞, 肖琦琦, 陈洁.  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初治结核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牛俊杰, 姬文娟, 于拽拽.  肠道菌群、血清ET、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预后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20
    [3] 门欣怡, 赵静, 申永椿, 季辉, 王秀霞.  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血沉、同型半胱氨酸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17
    [4] 郭厚基, 杨梅, 覃忠卫, 黄展易.  术前不同贫血类型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26
    [5] 蒋亚萍, 杨宏英, 汪昊涵, 宁显灵, 杨谢兰.  不同肠道手术方式对肠道受侵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09
    [6] 唐嘉黛, 杨静, 宋红莉, 陈娇娇, 缪忠惠, 谢琳.  318例原发性胃癌转移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218
    [7] 高婷, 黄胜, 郭瑢, 陈德滇.  乳腺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306
    [8] 陆小华, 袁洪新.  BTLA、CTLA-4基因多态性与肝癌TACE联合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27
    [9] 朱中山, 杨洲, 江承川, 李小兵, 任斗, 黄橙, 张维薇, 李湘军, 赵顺利.  肺腺癌患者PLA2G1B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12
    [10] 朱一珂, 杨君素, 钱芳, 吴昊昊, 黄保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运重建前后NLR值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5
    [11] 胡昌猛, 吴琳.  Silva分型与宫颈HPV相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7
    [12] 苏建培, 田伟盟, 顾俊, 何弥玉.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6
    [13] 徐冕, 杨德兴, 颜悦新, 刘桠名, 周凤高, 许成, 刘荣.  死腔分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吴文娟.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对急性肺栓塞短期预后的评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刘巨鹏.  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胱抑素C水平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许建新.  uPA、PAI-1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吴星娆.  保乳术后放疗加后装插植治疗与加电子线放疗远期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石磊.  31例脑胶质瘤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刘健刚.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谭向来.  以RIFLE标准评估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94
  • HTML全文浏览量:  1335
  • PDF下载量:  21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