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干扰Nrf2提高二氢青蒿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纳鑫 陈丽君 罗敏 陈亚娟 卿晨

纳鑫, 陈丽君, 罗敏, 陈亚娟, 卿晨. 干扰Nrf2提高二氢青蒿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02): 33-37.
引用本文: 纳鑫, 陈丽君, 罗敏, 陈亚娟, 卿晨. 干扰Nrf2提高二氢青蒿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02): 33-37.

干扰Nrf2提高二氢青蒿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基金项目: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3FZ061);

  • 摘要: 目的探讨干扰沉默核转录因子(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对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DHA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的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sh RNA干扰NRF2蛋白表达的效果.结果当DHA浓度为5μmol/L时sh NRF2组抑制率为24.05%,当DHA为10μmol/L浓度时sh NRF2组抑制率为31.32%,当DHA为20μmol/L时抑制率达46.18%,与Con组和sh N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中的ROS进测定,结果发现干扰Nrf2后加入DHA时可提高HCT-116细胞的ROS含量,NAC能逆转Nrf2干扰和DHA引起的ROS升高.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组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发现干扰Nrf2后加入DHA时可提高HCT-116细胞凋亡率,NAC能逆转Nrf2干扰和DHA引起的凋亡.结论 DHA能通过提高细胞... 更多
  • 近年来,全球耐药形势严峻,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O)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1],研究显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而多重耐药菌导致的医疗成本更高[2]。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各种有创操作的增加,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均明显上升,多重耐药菌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3]。儿童患者由于免疫力较低,细菌感染引起的危害较为严重,明确病原体诊断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4]。由于各地区疾病种类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差异,导致MDRO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征不同[5]。针对云南省儿童多重耐药菌的研究甚少,为了解云南省儿童近年来标本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分析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现对2018年至2020年前5种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情况开展调查。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某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病原菌检出情况,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中排名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结果等资料。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依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6]。同一患儿相同部位的重复标本予以排除。

    1.2.1   细菌分离与鉴定

    收集2018年至2020年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包括痰液、尿液、血液、分泌物等资料及每个标本的患者年龄、性别、科室分布、药敏结果等数据,所有标本按《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中国专家共识》[7]中规定的方法采集后立即送检验科进行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同一患者相同部位培养出相同菌株,只记录首次菌株,首次药敏结果。细菌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8]第4版,细菌鉴定采用手工及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

    1.2.2   药敏试验

    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法),K-B法药敏卡片(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IC法药敏卡片(梅里埃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敏感性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

    1.2.3   β-内酰胺酶检测

    按CLSI推荐的纸片法筛选和酶抑制增强确证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

    1.2.4   特殊耐药菌株定义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定义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中任一种药物耐药者。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定义为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任一种药物耐药者[9]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应用WHONET5.6软件统计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检出前5种多重耐药菌1451株,依次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不同年份检出多重耐药菌不同,2019年检出最多,为572例,其次为2020年499例,2018年检出最少,为380例; 各年度产ESBLs大肠埃希菌、MRSA、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63、P = 0.125、P = 0.174),CRAB检出率先升高后下降(P < 0.001),CRKP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P = 0.001),见表1

    表  1  2018年~2020年前5种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
    Table  1.  The detection status of five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from 2018 to 2020
    序号多重耐药菌种类2018年 2019年 2020年χ2P
    检出数检出率(%) 检出数检出率(%) 检出数检出率(%)
    1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183 53.0 249 47.8 216 46.6 3.634 0.163
    2 MRSA 100 26.0 124 26.8 112 32.3 4.156 0.125
    3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 47 43.9 90 34.7 83 41.3 3.500 0.174
    4 CRAB 12 23.5 60 71.4 52 55.9 29.496 0.000
    5 CRKP 38 35.5 49 18.9 36 17.0 14.898 0.001
    合计 380 38.2 572 36.1 499 38.2 1.390 0.499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3 a间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患儿1 349例,其中男童748例(占55.4%),女童601例(占44.6%);检出患儿中以28 d~1岁最多,有588例(占43.6%)、其次为小于28 d的有344例(占25.5%),12岁以上最少为31例(占2.3%),见表2

    表  2  前5种多重耐药菌不同性别、年龄儿童分布情况及构成比
    Table  2.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top five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ages
    项目 Esbls(大肠)MRSAEsbls(肺克)CRABCRE(肺克)合计构成比(%)
    性别
     男 304 185 123 74 62 748 55.4
     女 300 129 89 37 46 601 44.6
    年龄
     < 28 d 179 50 63 28 24 344 25.5
     28 d~ 243 123 129 27 66 588 43.6
     1岁~ 98 46 13 26 5 188 13.9
     3岁~ 40 49 5 19 4 117 8.7
     7岁~ 30 33 2 7 9 81 6.0
     12岁~ 14 13 0 4 0 31 2.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不同科室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不同,其中神经外科检出率最高,为9.18%,其次是烧伤整形外科,检出率为4.32%。不同科室检出情况见表3

    表  3  前5种多重耐药菌不同科室分布情况n(%)
    Table  3.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top five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n(%)
    科室送检标本数前五种多重耐药菌检出数(检出率)
    Esbls(大肠)MRSAEsbls(肺克)CRABCRE(肺克)合计
    新生儿科 42279 180(0.43) 51(0.12) 75(0.18) 32(0.08) 29(0.07) 367(0.87)
    儿童重症监护室 12787 30(0.23) 12(0.09) 18(0.14) 15(0.12) 14(0.11) 89(0.70)
    感染科 35890 49(0.14) 22(0.06) 10(0.03) 3(0.01) 7(0.02) 91(0.25)
    呼吸内科 27802 89(0.32) 57(0.21) 52(0.19) 11(0.04) 18(0.06) 227(0.82)
    烧(创)伤整形外科 1135 5(0.44) 33(2.91) 2(0.18) 9(0.79) 0(0.00) 49(4.32)
    骨外科 1816 1(0.06) 27(1.49) 2(0.11) 0(0.00) 1(0.06) 31(1.71)
    神经内科 10629 19(0.18) 5(0.05) 5(0.05) 5(0.05) 3(0.03) 37(0.36)
    神经外科 294 13(4.42) 4(1.36) 3(1.02)
    6(2.04)

    1(0.34)

    27(9.18)

    肾内科

    4743

    37(0.78)

    6(0.13)

    1(0.02)

    1(0.02)

    4(0.08)

    49(1.03)

    消化内科

    12369

    35(0.28)

    7(0.06)

    7(0.06)

    1(0.01)

    3(0.02)

    53(0.43)

    心胸外科

    3109

    11(0.35)

    13(0.42)

    3(0.10)

    10(0.32)

    7(0.23)

    44(1.42)

    血液肿瘤科

    5817

    19(0.33)

    8(0.14)

    1(0.02)

    4(0.07)

    3(0.05)

    35(0.60)

    泌尿外科

    2764

    42(1.52)

    0(0.00)

    7(0.25)

    0(0.00)

    4(0.14)

    53(1.92)

    其他科室

    29303

    76(0.26)

    69(0.24)

    27(0.09)

    14(0.05)

    14(0.05)

    200(0.6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检出前5种多重耐药菌最多的标本是分泌物(7.06%),其次是脓液(6.60%)。其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最多的标本是中段尿(1.64%);检出MRSA最多的标本是脓液(4.83%)、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CRAB最多的标本均为分泌物,检出率分别为0.55%、0.31%和0.78%,见表4

    表  4  不同多重耐药菌检出标本分布情况 n(%)
    Table  4.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of different specimens n(%)
    标本类型送检标本数检出阳性数(阳性率)
    Esbls(大肠)Esbls(肺克)MRSACRKPCRAB合计
    中段尿 16727 275(1.64) 39(0.23) 1(0.01) 17(0.10) 4(0.02) 336(2.01)
    痰液 45530 245(0.54) 150(0.33) 191(0.42) 81(0.18) 92(0.20) 759(1.67)
    静脉血 40468 58(0.07) 9(0.01) 23(0.03) 10(0.01) 4(0.00) 104(0.26)
    脑脊液 25316 18(0.07) 1(0.00) 1(0.00) 2(0.01) 5(0.02) 27(0.11)
    脓液 848 13(1.53) 2(0.24) 41(4.83) 0(0.00) 0(0.00) 56(6.60)
    分泌物 1275 20(1.57) 7(0.55) 49(3.84) 4(0.31) 10(0.78) 90(7.06)
    灌洗液 4218 12(0.28) 9(0.21) 9(0.21) 6(0.14) 6(0.14) 42(1.00)
    其他 15943 7(0.04) 3(0.02) 21(0.13) 3(0.02) 3(0.02) 37(0.2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组数据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99%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除2018年是1.2%外,其余2a均为0.0%,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MRSA对苯唑西林、苄星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为0.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100.0%,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2018年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6.7%外,对其余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0%,2019年与2020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呋喃妥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2018年均有所降低。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0%以上,见表59

    表  5  2018~202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Table  5.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s of Escherichia coli producing ESBLs from 2018 to 2020
    抗菌药物2018年2019年2020年
    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
    亚胺培南 171 2 1.2 250 0 0.0 220 0 0.0
    厄他培南 168 0 0.0 246 0 0.0 219 0 0.0
    呋喃妥因 171 110 64.3 234 149 63.7 219 116 53.0
    哌拉西林 171 170 99.4 250 250 100.0 220 220 100.0
    四环素 171 115 67.3 250 194 77.6 220 164 74.5
    复方新诺明 171 87 50.9 249 156 62.7 220 139 63.2
    多西环素 2 1 50.0
    头孢他啶 171 52 30.4 250 83 33.2 220 72 32.7
    头孢吡肟 171 53 31.0 250 89 35.6 220 78 35.5
    头孢唑林 171 171 100.0 250 250 100.0 220 220 100.0
    头孢曲松 171 171 100.0 250 250 100.0 220 220 100.0
    左氧氟沙星 171 47 27.5 250 176 70.4 220 180 81.8
    庆大霉素 171 48 28.1 250 86 34.4 220 77 35.0
    氨曲南 171 93 54.4 250 126 50.4 220 124 56.4
    氨苄西林 171 171 100.0 250 250 100.0 220 220 100.0
    环丙沙星 171 48 28.1 250 124 49.6 220 128 58.2
    美罗培南 171 2 1.2 250 0 0.0 220 0 0.0
    阿米卡星 171 0 0.0 250 1 0.4 220 2 0.9
    阿莫西林 3 3 100.0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171 31 18.1 250 78 31.2 220 58 26.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6  2018~2020年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Table  6.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 of MRSA from 2018 to 2020
    抗菌药物2018年2019年2020年
    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
    万古霉素 100 0 0.0 122 0 0.0 109 0 0.0
    克林霉素 100 83 83.0 122 46 37.7 109 29 26.6
    利奈唑胺 100 0 0.0 122 0 0.0 109 0 0.0
    利福平 100 3 3.0 122 7 5.7 109 2 1.8
    呋喃妥因 100 100 100.0 105 102 97.1 109 105 96.3
    四环素 100 47 47.0 122 52 42.6 109 49 45.0
    复方新诺明 100 14 14.0 122 25 20.5 109 9 8.3
    奎奴普汀/达福普汀 100 0 0.0 122 0 0.0 109 0 0.0
    左氧氟沙星 100 6 6.0 122 5 4.1 109 10 9.2
    庆大霉素 100 4 4.0 122 5 4.1 109 7 6.4
    替加环素 100 0 0.0 121 0 0.0 107 0 0.0
    环丙沙星 100 10 10.0 122 8 6.6 109 11 10.1
    红霉素 100 88 88.0 122 99 81.1 109 84 77.1
    苄星青霉素 100 100 100.0 122 122 100.0 109 109 100.0
    苯唑西林 100 100 100.0 122 122 100.0 109 109 100.0
    莫西沙星 100 6 6.0 122 5 4.1 109 10 9.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7  2018~2020年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Table  7.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producing ESBLs from 2018 to 2020
    抗菌药物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 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 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
    亚胺培南 43 6 14.0 94 2 2.1 80 2 2.5
    厄他培南 36 0 0.0 92 0 0.0 78 0 0.0
    呋喃妥因 43 41 95.3 86 79 91.9 79 77 97.5
    哌拉西林 43 43 100.0 94 94 100.0 80 80 100.0
    四环素 43 27 62.8 94 66 70.2 80 55 68.8
    复方新诺明 43 19 44.2 94 67 71.3 80 48 60.0
    头孢他啶 43 28 65.1 94 62 66.0 80 47 58.8
    头孢吡肟 43 28 65.1 94 35 37.2 80 37 46.3
    头孢唑林 43 43 100.0 94 94 100.0 80 80 100.0
    头孢曲松 43 43 100.0 94 92 97.9 80 80 100.0
    左氧氟沙星 43 3 7.0 94 59 62.8 80 53 66.3
    庆大霉素 43 15 34.9 94 29 30.9 80 32 40.0
    氨曲南 43 28 65.1 94 66 70.2 80 55 68.8
    氨苄西林 43 43 100.0 94 94 100.0 80 80 100.0
    环丙沙星 43 10 23.3 94 49 52.1 80 50 62.5
    美罗培南 43 6 14.0 94 1 1.1 80 0 0.0
    阿米卡星 43 1 2.3 94 0 0.0 80 0 0.0
    阿莫西林 1 1 100.0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43 32 74.4 94 64 68.1 80 52 65.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8  2018~2020年CRAB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Table  8.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 of CRAB from 2018 to 2020
    抗菌药物2018年2019年2020年
    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
    亚胺培南 12 12 100.0 59 20 33.9 50 37 74.0
    呋喃妥因 12 12 100.0 54 54 100.0 32 32 100.0
    哌拉西林 2 2 100.0
    四环素 12 12 100.0 59 24 40.7 50 37 74.0
    复方新诺明 12 12 100.0 59 18 30.5 50 30 60.0
    头孢他啶 12 12 100.0 59 26 44.1 50 40 80.0
    头孢吡肟 12 12 100.0 59 20 33.9 50 37 74.0
    头孢唑林 12 12 100.0 59 59 100.0 50 50 100.0
    头孢曲松 12 12 100.0 59 49 83.1 50 49 98.0
    左氧氟沙星 12 12 100.0 59 19 32.2 50 37 74.0
    庆大霉素 12 12 100.0 59 18 30.5 50 34 68.0
    氨苄西林 12 12 100.0 59 59 100.0 50 50 100.0
    环丙沙星 12 12 100.0 59 20 33.9 50 37 74.0
    美罗培南 12 2 16.7 2 2 1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9  2018~2020年CR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Table  9.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 of CRKP from 2018 to 2020
    抗菌药物2018年2019年2020年
    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检测株数耐药株数耐药率(%)
    亚胺培南 36 35 97.2 51 51 100.0 33 33 100.0
    厄他培南 1 0 0.0 3 1 33.3
    呋喃妥因 36 36 100.0 48 47 97.9 32 30 93.8
    哌拉西林 36 36 100.0 51 51 100.0 33 32 97.0
    四环素 36 12 33.3 51 12 23.5 33 7 21.2
    复方新诺明 36 12 33.3 51 11 21.6 33 2 6.1
    头孢他啶 36 36 100.0 51 50 98.0 33 32 97.0
    头孢吡肟 36 36 100.0 51 50 98.0 33 31 93.9
    头孢唑林 36 36 100.0 51 51 100.0 33 33 100.0
    头孢曲松 36 36 100.0 51 51 100.0 33 32 97.0
    左氧氟沙星 36 21 58.3 51 40 78.4 33 23 69.7
    庆大霉素 36 23 63.9 51 31 60.8 33 16 48.5
    氨曲南 36 28 77.8 51 43 84.3 33 26 78.8
    氨苄西林 36 36 100.0 51 51 100.0 33 33 100.0
    环丙沙星 36 24 66.7 51 36 70.6 33 21 63.6
    美罗培南 36 36 100.0 51 49 96.1 33 30 90.9
    阿米卡星 36 17 47.2 51 29 56.9 33 11 33.3
    阿莫西林 1 1 100.0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36 36 100.0 51 51 100.0 33 32 97.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2020年检出的前5种多重耐药菌依次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MRSA、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CRAB、CRKP,与2019年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数据相似[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46.6%~53.0%和34.7%~43.9%,低于相关监测报道[10-11],与安徽省2014年儿童医院的检出率不太一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略低于其检出率的58.3%,但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却高于其水平(28.1%)[12]。考虑与不同地区疾病的种类与抗菌药物使用差异有关。按照CLSI2020版以后的药敏判读标准,对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耐药、对头孢西丁敏感的肠杆菌科菌株多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菌[13]。本研究的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大于99.0%,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3 a变化不大,均在30.0%左右,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1.2%以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97%以上,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2018年最高,均为65.1%,2020年有所下降,分别为58.8%和46.3%,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14.0%以下。为防治CRE产生,对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根据药敏结果可以选择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临床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日益增加,尤其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14]。本研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出率在17.0%~35.5%之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与多数研究不符[15-16],出现这一现象原因考虑与2019年PICU发生疑似CRKP暴发后,采取了强有力的控制措施有关。本次药敏结果监测显示:CRKP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018年均为100%,2020年有所下降,但都在93%以上;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最低,分别为21.2%和6.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2020年最低,为33.3%。临床医生应根据儿童自身特点、药物毒副作用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新抗菌药物的开发力度,以应对重要耐药菌所致的感染,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引起的感染[17]

    2018年至2020年3 a间MRSA的检出率在26.0%~32.3%之间,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与多数研究一致[9, 16]。考虑与不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抑制革兰氏阴性的同时,使革兰氏阳性球菌过度生长。MRSA对青霉素类的耐药率均为1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0.0%。

    鲍曼不动杆菌也是昆明市儿童医院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耐药率较高的菌种,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耐药菌中排名第4。其检出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3 a检出率分别为23.5%、71.4%和55.9%,与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数据有所差别。CRAB高检出率提示昆明市儿童医院可能存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需要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药敏结果显示:该菌2018年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6.7%,对其他13中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为100%;2019年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33.0%,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0.0%以上,低于有关研究[17];2020年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74.0%,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74.0%以上,高于有些文献报道[18]

    昆明市儿童医院前5种多重耐药菌检出男童稍高于女童,婴儿组的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比例最高,其次是新生儿组,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前五种多重耐药菌检出最多的科室是新生儿科,其次是呼吸内科。不同标本分离到的细菌种类不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MRSA、CRKP和CRAB主要分离自痰液,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中段尿。考虑不同细菌在人体定植的主要部位不同有关。

    综上所述,细菌耐药监测数据表明儿童分离的主要耐药菌及药敏结果有其自身特点,多重耐药菌株MRSA、CRAB不断增长,应引起高度关注,同时需重视儿童耐药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医疗质量。

  • [1] 庾珊, 肖林, 龚东平, 梁楼峰, 许夏懿, 梁华新, 肖世海.  抑制miR-153-3p通过调控Nrf2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调节机制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李妍平, 董小林, 李青芸, 李红梅, 魏欢, 曾毅.  miR-21-5p通过抑制STAT3缓解OGD诱导的HT22细胞炎症和凋亡并促进增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3] 张晔琳, 马丽娅, 彭旭晖, 杨禾丰, 佘睿.  hsa-let-7a-5p调控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凋亡,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028
    [4] 胡滔, 吴怡, 耿文达, 章意坚, 贺瑄, 李珊珊, 习杨彦彬, 邓丽玲.  自主运动训练通过调节Caspase-3的活性抑制人BRCA1突变乳腺癌的增殖与生长,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19
    [5] 张梁, 王保全, 雷喜锋, 王旭, 柯阳, 张玮.  miR-29c-3p/IGF1分子轴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26
    [6] 庾珊, 肖林, 龚东平, 梁楼峰, 梁安伟, 许夏懿, 林杰, 梁华新.  miR-153-3p对于腰退行性病变调节机制的初步探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807
    [7] 杨永锐, 王丽媛, 李海雯, 赵智蓉, 普瑞, 吴贵帅, 李树德.  灯盏乙素抑制NOX的表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纤维化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21
    [8] 孙健玮, 向茜, 刘子超, 徐珊珊, 丁丁.  PTEN基因表达对甲状腺癌BCPAP和FTC133细胞凋亡以及ERK和AKT表达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05
    [9] 王晔.  5-Aza-2'-dc预处理致敏百草枯对V79细胞活性氧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刘立鑫.  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HCCLM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白宇.  小白菊内酯在人膀胱癌T24细胞中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邰文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陈学平.  氨培养胎鼠神经细胞钙离子浓度变化与凋亡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王海峰.  上调microRNA-101沉默EZH2基因表达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徐军.  ICI118,551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夏英杰.  SD大鼠髁状突颈部骨折对大鼠髁状突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赵青.  细胞凋亡在Meckel’s 软骨消失中的作用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殷露玮.  SD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李振.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Annexin V结合T淋巴细胞凋亡和Fas的表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卢永刚.  茉莉酸甲酯对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4)

    1. 郑丹丹,李韵,翟芳,任亚方. 精准护理预防N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04): 730-732 . 百度学术
    2. 陈秋吕,李肖,潘文波.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23(14): 63-66 . 百度学术
    3. 贾维宁,殷晓宁,李娜. 儿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病原学特点分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3(10): 1209-1213 . 百度学术
    4. 余云. 我院分离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15): 2342-234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44
  • HTML全文浏览量:  471
  • PDF下载量:  133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