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

冯林森 李靖娟 王羽丰

郭厚基, 杨梅, 覃忠卫, 黄展易. 术前不同贫血类型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12): 165-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26
引用本文: 冯林森, 李靖娟, 王羽丰.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06): 118-123.
Houji GUO, Mei YANG, Zhongwei QIN, Zhanyi HUANG. Correlation of Preoperative Anemia Types with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12): 165-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26
Citation: Feng Lin Sen , Li Jing Juan , Wang Yu Feng . A Meta-analysis of rh-endostati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7, 38(06): 118-123.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

基金项目: 

基金: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Y-S2016-002);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2015Z089);

A Meta-analysis of rh-endostati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

Funds: 

基金: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Y-S2016-002);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2015Z089);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rh-endostatin, rh-ES) 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priner、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CBM等数据库 (检索截止2016年04月) , 纳入研究对象为晚期乳腺癌患者, 以rh-ES联合化疗为治疗组, 以单纯化疗为对照组的随机对照研究, 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 包含346例病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Rh-ES+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 客观应答率 (RR=1.41, 95%CI:1.13~1.77) 、疾病控制率 (RR=1.21, 95%CI:1.08~1.35, P<0.01) 和疾病进展率 (RR=0.49, 95%CI:0.32~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评估中, 两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Rh-ES联用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能提高客观反应率与疾病控制率, 减少疾病进展率, 对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 新生儿重症肺炎在床旁超声的监测下发现常合并肺实变[1-2]。新生儿肺实变使患儿处于持续低氧状态、进而影响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3-5]。在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氧疗、机械通气,恰当的抗生素的使用等治疗固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合适的护理措施也对重症肺炎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6-8]。在常规的重症肺炎护理中,所有患儿无论肺部病变程度、性质如何,均给以固定时间间隔的翻身、拍背、吸痰等措施,以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9-10]。但由于新生儿气道清洁能力不足,自主活动能力差,常规护理往往收效甚微[11-12]。因此,为了提高新生儿重症肺炎并肺实变的疗效,需要制定针对不同肺部病变性质的精准护理措施[13]。随着肺脏超声在新生儿领域的广泛应用,该技术为新生儿重症肺炎并肺实变的精准护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对缩短病程和提高疗效有重要价值。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该研究获得了昆明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022-03-130-K01)。纳入标准:新生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符合第5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诊断标准;患儿除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外,合并明显呼吸困难或循环不稳定者定义为重症肺炎[14]。排除标准:(1)伴有先天性疾病;(2)确诊脓毒血症;(3)放弃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男 13 例,女 17例;年龄中位数1.5(8.0,18.5 ) d;体重中位数3.2(2.6,3.8 )kg;胎龄中位数38.5(36.8,40.3)周;剖宫产14例,阴道分娩16例;均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其中机械通气者12例(40%),普通吸氧者18例(60%)。 对照组患儿男 12例,女18例;年龄中位数11( 8.0,21.3) d;体重中位数3.0( 2.5,3.7) kg;胎龄中位数39(37,40)周;剖宫产 10例,阴道分娩 20例;均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其中机械通气者10例(30%),普通吸氧者20例(70%)。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1

    表  1  一般资料比较[M(P25,P75)/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M(P25,P75)/n(%)]
    组别 胎龄(周) 日龄(d) 体重(kg) 咳嗽 腹胀 心衰 休克 中毒性脑病 机械通气
    研究组 38.5(36.8,40.3) 11.5
    (8.0,18.5 )
    3.2
    (2.6,3.8 )
    30
    (100)
    6(20) 10(30) 13(43) 2(7) 18(60)
    对照组 39
    (37,40)
    11
    ( 8.0,21.3)
    3.0
    ( 2.5,3.7)
    30
    (100)
    8(27) 12(40 11(37) 1(3) 20(66)
    Z/χ2 −0.630 −0.220 −0.430 0.570 0.640 0.490 0.680
    P 0.530 0.824 0.667 0.678 0.584 0.801 0.43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患儿均采取普通吸氧或机械通气、抗感染、雾化、维持循环系统稳定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清洁、常规口、脐、臀、皮肤护理,发热者及时降温处理,施与袋鼠式护理;(2)呼吸道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根据痰多少给予相应频次的吸痰。

    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每天使用床旁超声检查肺脏2~4次,根据超声发现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超声提示肺实变征象,见图1:实变面积较大时予纤维支气管镜下或气管插管下肺泡灌洗术;实变局限于胸膜线下,呈虫蚀样改变时以叩背、机械振动、手法震颤以及吸痰为主,根据严重程度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排痰,扣背、机械振动、手法震颤等措施位置主要为实变区域,并将患儿体位管理为实变对侧卧位为主。(2)超声提示肺间质综合征征象,见图2:予固定时间翻身,不常规行拍背吸痰。

    图  1  肺实变征象
    Figure  1.  Signs of lung consolidation
    图  2  肺间质综合征
    Figure  2.  Pulmonary interstitial syndrome

    (1)接受机械通气的患儿撤离呼吸机的时间;(2)接受普通给氧的患儿停氧的时间;(3)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少吃少动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4)住院时间。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中,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 $\bar x \pm s $)表示,2组间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比较;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即MP25,P75)表示,2组间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Wilcoxon’s signed rank)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超声下,对照组与研究组均显示肺炎征象,包括胸膜线下虫蚀样改变、实变位置深、至少累及2个肋间,胸腔积液、肺不张和支气管充液征,且以累及2个以上肋间以上的深度实变为主,多合并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提示重症肺炎的患儿肺脏感染重,渗出液多,存在因炎性分泌物导致的中小气道堵塞。2组超声图像特征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2

    表  2  2组超声图像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ultrasound images [n(%)]
    组别 实变范围 胸腔积液 肺不张 支气管
    充液征
    虫蚀样 深,累及2个及
    以上肋间
    对照组 8(27) 22(73) 19(63) 5(17) 30(100)
    研究组 6(20) 24(80) 22(73) 4(13) 30(100)
    χ2 0.740 0.834 0.830 0.670
    P 0.564 0.681 0.632 0.54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研究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少吃少动症状消失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8(6.5,10.0)d及(4.5,10.0)d,住院时间中位数10(8.0,11.0)d;对照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少吃少动症状消失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10.0,12.3)d及15(7.0,18.0)d,住院时间中位数14(12.0,15.3)d。研究组患儿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少吃少动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 0.05),见 表3

    表  3  2组临床征象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M(P25,P75),d]
    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remiss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M(P25,P75),d]
    组别 临床症状消失 住院时间
    咳嗽咳痰 肺部啰音 少吃少动 腹胀 心衰 休克
    研究组 8
    (6.5,10.0)
    4
    (3.5,11.0
    7
    (4.5,10)
    3(1,5) 2(1,4) 3(1.5,5) 10(8.0,11.0)
    对照组 11
    (10.0,12.3)
    10
    (9,13)
    15
    (7,18)
    7(13,9) 5(2,7) 4(2,6) 14(12.0,15.3)
    Z −4.642 11.031 8.983 9.043 10.031 9.532 −5.642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研究组撤离呼吸机时间中位数为5(4.0,6.3)d,停氧时间中位数7(5.1,9.5)d;对照组撤离呼吸机时间中位数为8(6.0,9.3)d,停氧时间中位数10(8.0,12)d。研究组患儿撤离呼吸机或停氧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 0.05) ,见 表4

    表  4  2组撤离呼吸机或停氧时间比较[M(P25,P75),d]
    Table  4.  Comparison of extubation time or deaer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M(P25,P75),d]
    组别 撤离呼吸机 停氧
    研究组 5(4.0,6.3) 7(5.1,9.5)
    对照组 8(6.0,9.3) 10(8.0,12)
    Z −4.812 −4.674
    P < 0.001*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新生儿肺实变好发部位与成人和儿童有很大差别 很少有报道新生儿肺实变的好发部位,成人和儿童重症肺炎时发生肺实变常见部位为肺下段,但新生儿发生肺实变的常见部位为脊柱两侧以及肩甲骨区域部位[15]。分析发现与体位有关,成人和儿童当患重症肺炎时,卧床期间,肺下段处于低位,而新生儿卧床期间,一般下肢处于卷曲状态,导致身体处于低位的部位为后备及胸廓段,由于重力的原因,痰液集聚在处于低位的肺段处,故存在新生儿肺实变的区域与成人和儿童不同。

    新生儿肺实变隐匿且治疗困难 新生儿实变区域多数在脊柱两侧及肩胛骨区域,床旁X-线片很难发现脊柱两侧细小的实变区,但在B超下能明显显示实变[16]。且该区域被骨组织覆盖,在治疗时考虑到施力后导致骨折的原因,导致在进行扣背、手法震颤等护理措施时力度不敢过大,加之震颤的穿透力在透过骨组织时会被大大的削弱,导致治疗效果相对差[17-19]。故发生在新生儿脊柱两侧及肩甲骨区域的肺实变精准护理的时间相对长方能有效。

    体位引流与儿童及成人差异较大 儿童和成年人建立翻身卡能明确左、右侧卧位以及俯卧位,这类人群能自主维持相应的体位;但新生儿除了俯卧有明确的更换体位外,达到完全的侧卧极为困难,新生儿不能自主维持任何体位,当新生儿处于俯卧位时,如果体位摆放不规范,可能会有“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危险[20]。当新生儿摆放侧卧位时,因为新生儿本身处于卷曲状态,侧卧位不能完全实现,导致体位引流效果不如成人及儿童,所以在施以新生儿体位管理时,需要有相应的辅助支撑的用具方能提高体位管理的效果。

    床旁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实变临床诊断上有非常大的敏感性[21]。精准化护理措施在超声动态监视下能动态监测肺实变的治疗效果,但在精准化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医护协助极为重要,且治疗过程中力度的掌握、病情的监护极为重要。

  • [1] [1]JAIN R K.Normaliz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treat cancer:bench to bedside to biomarkers[J].J Clin Oncol, 2013, 31 (17) :2205-18.
    [2] [2]HU B, ZHU H W, ZHU L P et al.Bioactiv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immunogenicity assays in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trials for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J].Acta Pharmacol Sin, 2008, 29 (11) :1357-69.
    [3] [3]PENG F, XU Z, WANG J, et al.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normalizes tumor vasculature and enhances radiation response in xenografted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odels[J].PLo S One, 2012, 7 (4) :e34646.
    [4] [4]XU X, MAO W, CHEN Q et al.Endostar, a modified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suppresses angiogenesis through inhibition of Wnt/beta-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J].PLo S One, 2014, 9 (9) :e107463.
    [5] [5]MA X, YAO Y, YUAN D, et al.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endostar suppresses angi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in mice[J].PLo S One, 2012, 7 (12) :e53449.
    [6] [6]GUO Z Y, YAO G D, FU L P, et al.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on the expression of c-Myc and b FGF in mouse gastric cancer cells[J].Genet Mol Res, 2015, 14 (2) :5258-65.
    [7]王金万, 孙燕, 刘永煜, 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 2005, 8 (4) :283-290.
    [8] [8]CHEN J, YAO Q, LI D et al.Neoadjuvant rh-endostatin, docetaxel and epirubicin for breast cancer:efficacy and safety 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J].BMC Cancer, 2013, 13 (1) :248.
    [9]陈俊民, 谢贤和, 刘华, 等.GN方案联合抗血管生成疗法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4) :2767-2769.
    [10]陆颖, 黄海欣, 李桂生.血管内皮抑素联合GP方案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 2012, 39 (23) :1946-1948+1955.
    [11]徐春凌, 梁栋.GP方案联合恩度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3) :131-132.
    [12]夏欣欣, 韩黎丽, 李晓阳, 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 28 (6) :621-622.
    [13]张宁玲, 李秋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 21 (4) :436-439.
    [14]孙艳丽, 陈武, 陈飞.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循环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 2015, 17 (5) :735-737.
    [15]谷鸿秋, 王杨, 李卫.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在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 (2) :147-148.
    [16]曹德东, 戈伟, 王慧敏, 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肺癌杂志, 2011, 14 (5) :404-413.
    [17]侯晓雯, 时景璞, 陈欣.在Meta分析中如何利用中位数、极差和样本量估算均数、标准差[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 (4) :484-487.
    [18]周支瑞, 张天嵩, 李博, 等.生存曲线中Meta分析适宜数据的提取与转换[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 3 (1) :243-247.
    [19]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复发转移乳腺癌化学治疗基本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2) :73-75.
    [20]覃晶, 张鹏海, 钱新宇, 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心脏毒性的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2008, 35 (1) :12-14.
    [21] [21]RONG B, YANG S, LI W, et al.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ndostar (rh-endostati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treating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World J Surg Oncol, 2012, 10 (1) :170.
    [22]余婷婷, 徐细明, 陈彪.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9) :3943-3946.
  • [1] 张粒子, 杨新平, 方光光.  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樊浩, 吴雪娇, 程振宇, 唐修柏, 刘幸, 黄会.  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3] 云丽媛, 王竣凤, 郭宁, 丁瑞美, 李海朋, 张雪萍.  GM1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19
    [4] 滕芬, 田波, 李重熙, 金永梅, 陈海云, 刘俊.  BIC/FTC/TAF单片方案真实世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11
    [5] 於青梅, 石涛, 管宏雪, 毛瑜俊, 李召怡, 杨娇.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13
    [6] 张彩妮, 李娅.  卡瑞利珠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10
    [7] 刘幸, 李畏娴, 武彦, 吴雪娇, 姚晓蝶, 陈洁, 沈凌筠, 樊浩.  金刚藤胶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12
    [8] 王克棪, 林冰婷, 翁晓琳, 黄滨, 王烈.  环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腔镜胃癌根治术麻醉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21
    [9] 李建梅, 晋艳玲.  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结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率及安全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10
    [10] 兰云艳, 冯煜然, 郑宇, 杨振东, 赵诣, 朱梅.  低强度聚焦超声刺激小鼠伏隔核的有效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03
    [11] 卢江昆, 袁绍峰, 潘良明, 吴鸣, 孔祥东.  快速康复外科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潘子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罗永丽.  心脏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性的临床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张伟.  ADAM33基因T1、S2位点多态性在中国人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曾海萍.  超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柯子立.  多沙唑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李桂玲.  围绝经期宫内节育器滞留的安全性探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周洁.  活性γ型与MLCu375宫内节育器有效性比较的系统评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闫晋.  臂丛神经两点阻滞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Extra-Care软性亲水接触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2)

    1. 张震海,曾慧斌,王健,许丽萍,张浩. 出生后1周肺部超声评分在32周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预测中的作用价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13): 27-30 . 百度学术
    2. 张小萍. 强化家长监督下的行为转变护理对肺炎住院儿童遵医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22): 115-11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831
  • HTML全文浏览量:  697
  • PDF下载量:  76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2-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