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

张乐 唐理斌 姜建杰 夏加伟 吕正煊 李云珍 韩留鑫 白彬

吴欣, 李云, 邹品飞, 李梅玲, 普勇斌.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8): 78-8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14
引用本文: 张乐, 唐理斌, 姜建杰, 夏加伟, 吕正煊, 李云珍, 韩留鑫, 白彬.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06): 36-39.
Xin WU, Yun LI, Pin-fei ZOU, Mei-ling LI, Yong-bin PU. The Detection Rate of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Knee Arthriti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Knee Functio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2(8): 78-8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14
Citation: Zhang Le , Tang Li Bin , Jiang Jian Jie , Xia Jia Wei , Lv Zheng Xuan , Li Yun Zhen , Han Liu Xin , Bai Bin .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7, 38(06): 36-39.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

基金项目: 

基金: 云南省省院共建肝病重点专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云卫医发〔2015〕18号); 昆明市感染性疾病血液净化中心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昆卫办〔2016〕115号); 云南省重症医学科 (感染性疾病) 重点专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云卫医发〔2017〕15号);

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

Funds: 

基金: 云南省省院共建肝病重点专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云卫医发〔2015〕18号); 昆明市感染性疾病血液净化中心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昆卫办〔2016〕115号); 云南省重症医学科 (感染性疾病) 重点专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云卫医发〔2017〕15号);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对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肝功能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共行人工肝治疗317人次.入院后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观察组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 (plasma exchange+hemo-diafiltration, PE+HDF) 治疗, 对照组给予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 PE) 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及近期疗效.结果 (1) 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钾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明显上升, 且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在近期疗效方面, 观察组达到78.95%, 高于对照组 (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相对血浆置换来说,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肝衰竭合并肝肾综合征方面更具优势, 能够有效改善肝肾功能及维持电解质平衡, 近期治疗有效率更高.

  •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临床多表现为关节与肌肉游走性酸楚、红肿及疼痛等[1]。现阶段,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尚未在临床实践中阐明,普遍认为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随着病程延长,患者以关节滑膜、周围组织水肿为主,严重者将会引起疼痛、不规律性发热及皮肤黏膜症状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健康[2-4]。X线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是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的常见诊断方法,由于X线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病变部位难以准确定位,从而使患者诊断依从性和耐受性差[5-6]。肌骨超声检查属于是一种新型的影像诊断技术,具有无创、价格低廉、操作灵活等优点,能够鉴别软组织、肌肉肿块、损伤。同时,肌骨超声能实时动态地观察膝关节肌腱、肌肉[7]。既往研究表明[8]:肌骨超声能较好地显示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损伤,实现疾病的诊断与鉴别,但是该结论尚未证实。因此,本研究以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为对象,探讨肌骨超声检查对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通过群抽样方法选择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均为单膝患者)118例为对象,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国医学会风湿学分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相关标准[9],均经影像学、血清学检查证实。纳入标准:(1)符合风湿性膝关节炎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X线检查确诊[10];(2)所有患者均为单膝患病,临床多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具有确切的压痛点;(3)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异常、梅毒性神经病及急性创伤者;(2)代谢性骨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3)认知功能异常、银屑病或伴有强直性脊柱炎者。118例患者中,男69例,女49例,年龄(39~78)岁,平均(56.39±5.67)岁;病程(8~17)月,平均(11.59±2.13)月;体质量指数(BMI)(18-27)kg/m2,平均(23.23±3.26)kg/m2;患膝部位:左侧81例,右侧37例。

    1.2.1   X线及肌骨超声检查

    (1)X线检查,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确诊,检查时叮嘱患者保持站立位姿势,常规进行膝关节前后和侧面检查,并在患者屈膝90°、60°及30°状态下进行髌骨轴位X线检查;(2)肌骨超声检查,确诊前患者均拟行肌骨超声检查,具体方法如下:采用Philips-iu elit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选择L12-5探头,频率为5~12 MHz。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风湿性膝关节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等,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需要配合以及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检查依从性。患者取半卧位、坐位姿势,根据骨骼肌肉设置相应检查条件,充分暴露下肢,并保持患膝屈曲30° ~45°,肌骨超声探头纵横扫查膝关节外侧面、内侧面及前部。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滑膜增生、髌上囊积液、韧带、肌腱、内侧半月板损伤等,并借助超声准确测量滑膜的厚度、髌上囊积液的深度,同时观察韧带、肌腱、内侧半月板损伤程度等。上述操作完毕后,指导患者调整屈曲角度45° ~60°或膝关节完全屈曲,观察关节内部回声及形态(包括:关节软骨、韧带、软骨下骨等)。最后,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完成患膝后区的横、纵向扫描,确定腘窝部位是是否存在囊肿,记录其超声征象。检查完毕后将肌骨超声检查结果与X线进行比较,分析肌骨超声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的效能[11-12]

    1.2.2   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相关性

    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评分法对患者患肢与健侧肢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量表包括:膝关节跛行、承受能力、上下楼能力、下蹲起立、疼痛、关节肿痛及总分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恢复效果越好[13]

    (1)检出率,记录X线与肌骨超声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包括:滑膜增厚、髌上囊积液、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间隙变窄、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骨质疏松、韧带损伤、腘窝囊肿、软骨下骨破坏及骨质增生;(2)膝关节功能。记录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健侧与患侧膝关节功能情况;(3)肌骨超声检查与膝关节总分情况。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X线与肌骨超声征象等数据采用n(%)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膝关节功能评分、年龄等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用($ \bar x \pm s$)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肌骨超声检查结果与膝关节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肌骨超声检查滑膜增厚、关节软骨退变、髌上囊积液、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腘窝囊肿、韧带损伤、软骨下骨破坏检出率高于X线(P < 0.05);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检出率低于X线(P < 0.05),见表1

    表  1  X线与肌骨超声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病变类型检出率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X-ray and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disease type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arthritis [n (%)]
    病变类型肌骨超声检查(n = 118)X线检查(n = 118)tP
    滑膜增厚 92(77.97) 0(0.00) 6.291 0.021*
    关节软骨退变 94(79.66) 0(0.00) 5.534 0.035*
    髌上囊积液 104(91.53) 0(0.00) 7.883 0.021*
    关节间隙变窄 76(64.41) 95(80.51) 6.092 0.019*
    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 45(38.14) 0(0.00) 6.734 0.018*
    骨质疏松 0(0.00) 64(54.24) 7.143 0.016*
    腘窝囊肿 51(45.76) 0(0.00) 5.892 0.021*
    韧带损伤 16(13.56) 0(0.00) 6.546 0.016*
    软骨下骨破坏 63(53.39) 18(15.25) 7.214 0.011*
    骨质增生 59(50.00) 92(77.97) 5.993 0.023*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患侧膝关节跛行、承受能力、上下楼能力、下蹲起立、疼痛、关节肿痛及总分均低于健侧(P < 0.05),见表2

    表  2  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健侧与患侧膝关节功能比较[($\bar x \pm s $)分]
    Table  2.  Comparis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between affected and unaffected sid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arthritis [($\bar x \pm s $)points]
    膝关节功能患侧健侧tP
    膝关节跛行 3.72 ± 0.32 4.23 ± 0.61 5.492 0.032*
    承受能力 3.43 ± 0.26 3.76 ± 0.58 7.883 0.014*
    上下楼能力 7.21 ± 0.84 7.71 ± 0.83 7.147 0.016*
    下蹲起立 3.84 ± 0.47 4.87 ± 0.52 6.327 0.020*
    疼痛 18.67 ± 3.23 21.67 ± 2.56 8.035 0.011*
    关节肿痛 7.49 ± 1.42 7.99 ± 0.53 7.163 0.012*
    总分 44.36 ± 5.93 50.23 ± 6.15 6.925 0.026*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骨质疏松检出率无相关性(P > 0.05);与滑膜增厚、关节软骨退变、髌上囊积液、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腘窝囊肿、韧带损伤、软骨下骨破坏及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呈负相关性(P < 0.05),见表3

    表  3  肌骨超声检查与膝关节总分相关性(rP
    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musculoskeletal ultrasonography and total score of knee joint (rP
    病变类型rP
    滑膜增厚 −0.784 0.021*
    关节软骨退变 −0.851 0.015*
    髌上囊积液 −0.745 0.018*
    关节间隙变窄 −0.803 0.023*
    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 −0.637 0.001*
    骨质疏松 0.000 1.000
    腘窝囊肿 −0.781 0.021*
    韧带损伤 −0.833 0.025*
    软骨下骨破坏 −0.675 0.021*
    骨质增生 −0.782 0.01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风湿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通常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上以关节,肌肉疼痛,红肿及疼痛为特征。既往研究表明: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且寒冷、潮湿等因素均能诱发疾病的发生、发展,患者发病后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健康。因此,需要加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风湿性膝关节炎诊断方法较多,X线可以反映膝关节骨性结构的病理变化,并可以清晰显示关节的骨骼系统、髓质、骨皮质,能确定病灶组织的部位、大小,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14]。但是,X线不易显示膝关节软组织,再加上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肌骨超声已用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效果理想[15]。本研究中,肌骨超声检查滑膜增厚、关节软骨退变、髌上囊积液、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腘窝囊肿、韧带损伤、软骨下骨破坏检出率高于X线(P < 0.05);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检出率低于X线(P < 0.05),提示肌骨超声用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能获得较高检出率,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国内学者以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X线检查最终确诊,确诊前对患者分别行肌骨超声检查,结果表明:不同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无统计意义,但是后者检查对患者创伤更小,可重复性较强,能动态反映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可指导临床治疗,利于患者恢复。

    肌骨超声属于一种新型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良好的软组织鉴别能力,该项检查方法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检查价格低,并可多次进行检查对比,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对运动系统尤其是浅表组织的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实时显像,动态观察健侧与患侧情况[16]。同时,借助肌骨超声能观察病灶部位血流分布、变化情况,确定是否存在炎症表现及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等。本研究中,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患侧膝关节跛行、承受能力、上下楼能力、下蹲起立、疼痛、关节肿痛及总分均低于健侧(P < 0.05),说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常伴有关节功能异常。既往研究表明[17]:膝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的病情,而借助肌骨超声能及时发现膝关节的功能及结构的异常,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疾病的真实情况。为了进一步分析肌骨超声检查结果与膝关节的关系,本研究中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滑膜增厚、关节软骨退变、髌上囊积液、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腘窝囊肿、韧带损伤、软骨下骨破坏及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呈负相关性(P < 0.05)。因此,对于疑似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应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其肌骨超声检查,以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计划以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检查对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的诊检出率较高,其检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膝关节功能相关,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组.肝衰竭诊治指南 (2012年版) [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2, 5 (6) :321-327.
    [2]郑明华.Sherlock肝胆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205-208.
    [3]孙西照, 陈进国.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1, 5 (15) :4545-4546.
    [4]吕日英, 吴继周.重型肝炎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2, 28 (7) :542-544.
    [5]尚佳, 曹青.肝肾综合征的诊断[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3) :165-166.
    [6]陈盛鹏, 何卫平, 胡瑾华, 等.肝肾综合征329例预后分析[J].传染病信息, 2010, 23 (2) :87-89.
    [7]高宝秀, 贺勇, 李贵星, 等.慢性重型肝炎并发肝肾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 27 (7) :749-751.
    [8]段钟平.人工肝脏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
    [9]陈幼明, 朱建芸, 李建国, 等.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影响[J].新医学, 2008, 39 (1) :13-16.
    [10] [10]NAKAEH, YONEKAWA, NARITAK, et al.Areproinflam matory cytokine concentrations reduced by plasma exchange in patents with severe acute hepatic failure[J].Res Communmol Pathol Pharmacol, 2001, 109 (1-2) :65-72.
  • [1] 王远珍, 魏红艳, 田仁海, 陈永臻, 许丹青, 张映媛, 常丽仙, 刘春云, 刘立.  原发性肝癌干预前并发慢性肝衰竭的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321
    [2] 潘斯学, 陈会仙, 陈帅, 何光雄, 朱康, 保超宇.  基于尺骨冠突DR影像测量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14
    [3] 周玮莎, 张乐, 彭静, 陈寿坤, 刘梦君, 符晓, 唐志飞, 岳云璇.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414
    [4] 向照, 杨晋辉.  肝衰竭患者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112例临床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034
    [5] 庄林, 胡明芬, 庞兴美, 柏保利, 王霖, 杨红洁, 李云丽, 董志坚, 奂文庆, 王晴晴, 禹蔚琴, 匡小林.  肝活检与B超诊断脂肪肝的对比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马翠, 杨光琼, 马润玫, 晋家萍, 曹华.  20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张乐, 夏加伟, 陈海云, 黄瑛.  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肺结核并呼吸衰竭,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张乐, 岳云璇, 夏加伟, 彭静, 李晖, 唐理斌.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阿永俊.  肝衰竭患者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不同疗效组外周血TNF-αmRNA和IL-6 mRNA的表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汪亚玲.  非生物型人工肝与中药结肠透析优化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李鹏翔.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王虹粤.  MARS人工肝在肝衰竭并发症中的观察与护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葛玉明.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急性肝衰竭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郭峰.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急性肝衰竭肠粘膜屏障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王存德.  恶性肿瘤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精准肝切除在肝外科的临床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徐敬.  同种异体胎肝组织微片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环孢霉素A联合脾内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磺达肝癸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脑选择性深低温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34
  • HTML全文浏览量:  868
  • PDF下载量:  7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2-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