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DCD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曹倩 李兰 李云川 李勇 梁毓琳 董洁

余婷婷, 王红英, 张润武, 白经, 普冬, 李冬玲. 昆明地区1 452例低病毒载量慢乙肝患者耐药突变相关位点的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9): 43-4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7
引用本文: 曹倩, 李兰, 李云川, 李勇, 梁毓琳, 董洁. DCD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09): 109-112.
Tingting YU, Hongying WANG, Runwu ZHANG, Jing BAI, Dong PU, Dongling LI. Analysis of Drug Resistance Mutation-related Sites in 1 452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Low Viral Load in Kunming Are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9): 43-4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7
Citation: Cao Qing , Li Lan , Li Yun Chuan , Li Yong , Liang Yu Lin , Dong Jie . Changes of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DCD Corneal Transplantatio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7, 38(09): 109-112.

DCD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基金项目: 

基金: 昆明市科技局计划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2014-04-A-S-02-2091);

Changes of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DCD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Funds: 

基金: 昆明市科技局计划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2014-04-A-S-02-2091);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 来源角膜植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异情况.方法 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心脏死亡供体来源角膜植片行穿透性角膜移植191例眼术后角膜植片分别于术后14周;512周;46月;712月行角膜内皮镜检查.结果 (1) 191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角膜内皮镜检出, 143例患者角膜内皮镜无法检出, 检出率占25%; (2) 48例患者术后14周、23月、46月及712月的内皮细胞细胞密度 (2271.15±321.47) 个/mm2、 (1971.33±358.18) 个/mm2、 (1826.59±303.92) 个/mm2、及 (1753.14±306.31) 个/mm2.平均细胞面积由术前的 (388.45±95.26) μm增加到术后712月的 (638.63±124.73) , 细胞大小变异系数 (cv值) 由30.15%增加到65.04%, 六角形细胞比例由 (52.59±7.26) %下降到 (40.01±11.35) %.结论 (1) 角膜内皮镜检查对于早期角膜移植术后患者内皮细胞识别率较低, 敏感度差, 角膜移植术后早期内皮镜无法测出结果时可选择共焦显微镜评价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2)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供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逐渐减少, 六角形细胞比例渐变小平均细胞面积和cv值均渐增大. (3) DCD角膜移植术后1 a, 尤其是术后3月应加强术后随访, 当发现有早期排斥反应的征象时, 及时进行抗排斥治疗对于减少早期排斥反应尤为重要.
  •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云南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跟全国的总体情况差不多,截至2022年2月,云南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 912例,其中共报告16种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的报告发病数居第2位,而乙肝在病毒性肝炎里占比最高,乙肝的诊疗水平也亟待提高。临床上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分布比例高,即便乙肝病毒在低水平复制状态下病毒仍有对人体肝脏造成损伤的能力,长此以往亦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导致其死亡[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2]放宽了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过去对于乙肝患者要求转氨酶超过2倍上限,E抗原阳性的,HBV DNA > 10 4 IU/mL,E抗原阴性的,HBV DNA > 10 3 IU/mL,才开始抗病毒治疗,现在不再对HBV载量提出要求,只要检测结果为阳性,ALT升高(排除其他原因),就推荐开始抗病毒治疗,HBV DNA《103 IU/mL的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也纳入抗病毒治疗人群。不同基因型和抗病毒治疗方案对乙肝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地区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及耐药性研究,为临床抗病毒治疗难易程度的判定及抗病毒精准医疗个体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致力于2030年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的推进。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 452例低病毒载量(HBV DNA《2.0×103 IU/m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9年版)[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空腹采集不抗凝静脉血5 mL,3 000 r/min转速离心 10 min,分离血清置于 1.5 mL离心管中,于-20 ℃储存,备用。

    乙肝病毒载量检测:按照罗氏COBAS TaqMan的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检测。

    乙肝病毒分型和耐药基因位点检测:血清标本中提取HBV DNA, PCR 扩增 HBVP区 RT 段序列,扩增产物纯化后,在 ABI 3500DX测序仪上进行双脱氧末端终止法Sanger 测序。操作按说明书严格进行。

    通过序列比对,分析乙肝病毒基因型以及HBV P 区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替诺福韦酯TDF、恩曲他滨FTC等相关耐药位点基因的突变情况。参照《2017年欧洲肝病年会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实践指南要点》[3]判读耐药敏感性。

    采用SPSS15.0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

    昆明地区乙肝低载量人群中HBeAg阴性者占比较高(59.5%),男性患者占比(70.6%)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30~60岁为主,占比72.7%,C基因型患者占比最高(61.8%),检出D基因型患者2例,见表1

    表  1  昆明地区乙肝低载量人群分布特征
    Table  1.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lowviral.l.oadin Kunming
    人群特征 例数(n 构成比(%)
    HBeAg 864 59.5
    + 588 40.5
    性别 1 025 70.6
    427 29.4
    年龄 < 30 135 9.3
    30-60 1 055 72.7
    > 60 262 18.0
    型别 B 553 38.1
    C 897 61.8
    D 2 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 452例昆明地区低载量乙肝患者中共有37例患者检出耐药突变位点,拉米夫定与恩曲他滨耐药率一致(1.6%),替比夫定耐药率为1.2%,阿德福韦耐药率0.9%,恩替卡韦耐药率0.2%,替诺福韦未检出耐药突变位点,见表2

    表  2  昆明地区低载量乙肝患者耐药分布情况
    Table  2.  Drug resistance distribution of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lowviral.l.oadin Kunming
    药物名称 例数(n 耐药率(%)
    拉米夫定(LAM) 23 1.6
    恩曲他滨(FTC) 23 1.6
    替比夫定(LDT) 18 1.2
    恩替卡韦(ETV) 5 0.2
    阿德福韦(ADV) 15 1.0
    替诺福韦(TDF) 0 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37例检出耐药突变位点的低载量乙肝患者中,检出阿德福韦耐药相关主要位点A181T/V、N236T、M204V/I;替比夫定耐药相关主要位点M204V/I、A181T/V,补偿位点L180M;恩替卡韦耐药相关主要位点M204V,补偿位点L180M、V173L,其他位点S202G;拉米夫定耐药相关主要位点M204V/I、A181T/V,补偿位点L180M、V173L;恩曲他滨耐药位点与拉米夫定一致。各药物的耐药位点模式,见表3

    表  3  昆明地区低载量人群耐药位点分布情况
    Table  3.  Drug resistance sitesdistribution of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lowviral.l.oadin Kunming
    位点名称 耐药种类 例数(n 占比(%)
    A181T/V ADV 8 21.6
    N236T 2 5.4
    A181T/V+N236T 4 10.8
    M204V LAM FTC 5 13.5
    M204I LAM FTC LDT 5 13.5
    M204V+L180M 6 16.2
    M204I+T184L 1 2.7
    A181T+ M204I ADV LAM FTC LDT 1 2.7
    M204V +L180M+S202G LAM FTC EFV LDT 2 5.4
    M204V +L180M+V173L 2 5.4
    M204V +L180M+V173L+M250V 1 2.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除耐药突变位点外,1 452例昆明地区低载量乙肝患者中还检出其他突变位点112例,其中S256G、S213T、N/H238T/D、Q215H检出率最高,检出率最低的突变位点为A194T ,共检出2例,见表4

    表  4  其他突变位点检出情况
    Table  4.  Detection of other mutation sites
    位点名称 例数(n 占比(%)
    N/H238T/D 18 16.1
    Q215H 16 14.3
    I233V 8 7.1
    V214A 4 3.6
    V191I 4 3.6
    V207M 10 8.9
    L229V 10 8.9
    S213T 18 16.1
    A200V 3 2.7
    S256G 19 16.9
    A194T 2 1.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中,昆明地区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多为男性,与本研究团队前期对昆明地区2 707例慢性乙肝患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这可能与男性社交范围较女性更广,感染HBV的机会更大。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年龄段多集中在30~60 岁,占比72.7%,可能与此年龄段人群社会活动程度相对较高、经济能力相对较强有关,他们获取健康普及知识的渠道更为广泛,因此就诊率相应增高[5]。我国HBV 基因型分布存在南方以 B 型为主,北方以 C 型为主的地域性差异。而对于昆明地区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的研究发现,C基因型患者占比61.8%,B型占比38.1%,D基因型患者2例,占比0.1%,说明本地区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基因型以C型为主,这与张悦等[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本地区的 HBV 基因型分布状况有独立特征。这可能与昆明为云南省会城市,人口流动性大,HBV的传播途径及感染人群等都在发生变化,造成基因型分布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2]不再对HBV载量提出要求,只要检测结果为阳性,ALT升高(排除其他原因),就推荐开始抗病毒治疗,治疗药物首选强效低耐药的核苷类药物 NAs,HBV DNA《103 IU/mL的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也纳入抗病毒治疗人群。本研究中,1 452例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中HBeAg阴性人数占比较高(59.5%),临床实践中,部分低载量乙肝患者HBeAg阴性,病毒复制处于静止状态,但HBeAg转阴也可能是由HBV的变异所引发,此时病毒更易对临床抗病毒药物耐药[7],提示临床治疗过程中更应对低载量乙肝患者耐药情况予以关注。

    本次1 452例昆明地区低载量乙肝患者中共有37例患者检出耐药突变位点。拉米夫定是第一代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体内与体外研究表明拉米夫定与恩曲他滨耐药位点一致,本研究中拉米夫定与恩曲他滨耐药率一致,耐药率为1.6%,耐药相关主要位点M204V/I、A181T/V,补偿位点L180M、V173L,这与许春、赵卫峰等[8-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中,与拉米夫定相比,替比夫定的耐药率略低,但替比夫定耐药率高于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其中以恩替卡韦的耐药率最低。恩替卡韦耐药率低,具有较高的耐药屏障,这可能与恩替卡韦的耐药机制不同于其他NAs药物有关,需要在先出现M204V +L180M两个位点的耐药突变后,再出现补偿位点或其他位点的联合变异,从而产生 ETV 耐药。以往的临床研究中[10-11],尚未发现 TDF耐药产生,与本研究结果类似。但N236T、 A194T 和A181T/V位点突变会引起替诺福韦酯不敏感[12],本研究中发现N236T 位点变异2例,A194T位点变异2例,A181T/V 位点变异12例,提示昆明地区低载量乙肝患者可能存在替诺福韦酯药物敏感性下降。此外,本研究中还发现2种或2种以上的核苷类药物可能存在交叉耐药位点,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除耐药突变位点外,1452例昆明地区低载量乙肝患者中还检出其他突变位点112例。其中,检出N/H238T/D位点18例(占比16.1%),Q215H位点16例(占比14.3%),I233V位点8例(占比7.1%),还检出V214A、V191I各4例。与Ryu等[13]的研究相似,他们的研究还发现这5个位点的出现可能会导致阿德福韦耐药敏感性下降。此外,本研究还发现V207M位点10例(占比8.9%)、S213T位点18例(占比16.1%),Jiang 等[14]对79例单用阿德福韦治疗的阿德福韦耐药者研究也发现了 V207 M、S213 T18例等位点的变异。L229V位点本研究中发现10例(占比8.9%),Han等[15]对46例替比夫定变异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发现34例患者也L229V等变异位点。本研究中,除上述位点外,还发现V191I 、A200V、S256G突变位点的存在,而这些位点相关文献报道极少。上述检测出的所有突变位点是否与耐药性相关,能否引起药物敏感性降低,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其检出率存在一定的占比,也应引起重视,还需要更多学者持续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客观的数据支撑,从而能促使新的耐药位点得到认定。

    耐药突变是阻碍慢性 HBV 感染治疗的一项重大难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昆明地区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耐药突变位点情况,结合肝纤维化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乙肝病毒DNA水平等多指标联合检测,为低载量慢乙肝患者的诊断和疗效动态监测提供更准确的临床依据,判定患者抗病毒治疗难易程度,制定抗病毒精准医疗个体化方案,从而致力于推进2030年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的实现。

  • [1] [1]PASCOLINI D, MARIOTTI S P.Global estimates of visual impairment.2010[J].Br J Ophthalmol, 2012, 96 (5) :614-618.[1]PASCOLINI D, MARIOTTI S P.Global estimates of visual impairment.2010[J].Br J Ophthalmol, 2012, 96 (5) :614-618.
    [2]潘志强, 梁庆丰.重视角膜移植手术的供体材料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 2016, 9 (9) :641-643[2]潘志强, 梁庆丰.重视角膜移植手术的供体材料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 2016, 9 (9) :641-643
    [3]牟彦, 赵敏.世界眼库发展及角膜捐献现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 29 (4) :304-307.[3]牟彦, 赵敏.世界眼库发展及角膜捐献现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 29 (4) :304-307.
    [4]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我国角膜移植手术用药专家共识 (2016年) [J].中华眼科杂志, 2016, 52 (10) :733-737.[4]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 我国角膜移植手术用药专家共识 (2016年) [J].中华眼科杂志, 2016, 52 (10) :733-737.
    [5] [5]CAVANAGH H D, JESTER J V, ESSEPIAN J, et al.Confocal microscopy of the living eye[J].CLAO, 1990, 16 (1) :65-73.[5]CAVANAGH H D, JESTER J V, ESSEPIAN J, et al.Confocal microscopy of the living eye[J].CLAO, 1990, 16 (1) :65-73.
    [6]汪玲, 吴洁, 朱秀萍, 等.角膜共焦显微镜早期诊断兔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价值[J].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 (7) :1334-1336.[6]汪玲, 吴洁, 朱秀萍, 等.角膜共焦显微镜早期诊断兔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价值[J].国际眼科杂志, 2008, 8 (7) :1334-1336.
    [7]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77-1178.[7]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77-1178.
    [8]王素娟, 张月琴, 李金, 等.生物角膜用于人角膜板层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观察[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 34 (2) :144-149.[8]王素娟, 张月琴, 李金, 等.生物角膜用于人角膜板层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观察[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6, 34 (2) :144-149.
    [9] 刘家琦, 李凤明, 吴静安, 等.实用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50-251.[9]刘家琦, 李凤明, 吴静安, 等.实用眼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50-251.
  • [1] 沈燕, 李永峰, 肖春华, 李鸿, 杨薇, 张升宁, 吕燕琼, 杨皖东, 丁世兰.  多模态超声在脑死亡器官捐献移植肝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17
    [2] 曹倩, 李兰, 邹莹, 李云川, 李勇, 龙俊君, 刘浩文, 何柳余, 田二苗.  心脏死亡大鼠供体角膜移植排斥模型建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3] 龙俊君, 李兰.  CD4~+CD25~+Treg细胞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4] 范雅馨, 李兰, 曹倩, 李勇, 邹莹, 田二苗.  DCD角膜移植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5] 闫庆峰, 赵映, 刘运仲, 杨达宽.  乌司他丁对人心脏微循环内皮细胞体外循环血清损伤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陈晨, 王友兰, 刘伟军, 饶嫱, 杜庭彦, 杜晓华, 杨为民, 朱秀芬.  灯盏花乙素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中PKCε表达的调控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王佳, 刘婷, 陈庆佳, 关立南.  人工合成角膜移植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王娓娓, 吴雪松, 张红苗, 张雯, 张莹, 叶宏, 鲍天昊.  重楼皂苷I对体外抑制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潘艳丽.  吡格列酮对高糖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孙洵.  心脏死亡供肾肾移植19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杨文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李静华.  吲哚青绿介导光动力防治后囊膜浑浊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刘海.  甘油保存角膜应用于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马珊.  凉血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马利明.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脑死亡供体心脏功能保护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李华.  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李珊姗.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内皮祖细胞及内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周志刚.  脑死亡无偿器官捐献肝脏移植2例报道,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梁毓琳.  贝伐单抗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TRB3在同型半胱氨酸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08
  • HTML全文浏览量:  564
  • PDF下载量:  5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6-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