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检测在脑梗死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杨必清 王勋

张馨文, 张燕, 胡晏馨, 潘宝龙, 王名芳, 马润玫. 高脂饮食诱导妊娠期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11): 8-13.
引用本文: 杨必清, 王勋.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检测在脑梗死突发事件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09): 66-70.
Zhang Xin Wen , Zhang Yan , Hu Yan Xin , Pan Bao Long , Wang Ming Fang , Ma Run Mei . Establish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Rat Model Induced by High-fat Diet[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6, 37(11): 8-13.
Citation: Yang Bi Qing , Wang Xun . Significance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 in Cerebral Emergencie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7, 38(09): 66-70.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检测在脑梗死突发事件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2016ZDX072);

Significance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 in Cerebral Emergencies

Funds: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2016ZDX072);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检测在脑梗死突发事件中的相关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德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发病≤2周) 62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受试者入院72 h内的血清总胆红素、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85±0.36) mmol/L vs (1.36±0.21) mmol/L, (4.9±1.5) mmol/L vs (4.5±1.1) mmol/L, (1.56±0.39) mmol/L vs (1.43±0.28) mmol/L, (83.1±11.5) mm Hg vs (75.2±10.3) mm Hg, (132.5±22.4) mm Hg vs (117.3±19.8) mm Hg, (5.9±0.3) mmol/L vs (5.3±0.9)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 (2.01±0.29) mmol/L vs (2.41±0.37) mmol/L].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均高于对照组[ (15.1±3.8) μmol/L vs (12.1±3.5) μmol/L, (4.6±1.1) μmol/L vs (3.9±1.3) μmol/L, (10.5±2.1) μmol/L vs (8.1±1.4) μmol/L] (P<0.05)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预后良好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 (16.1±3.7) μmol/L比 (11.9±2.9) μmol/L、 (4.9±1.1) μmol/L比 (3.6±1.1) μmol/L、 (11.2±2.1) μmol/L比 (8.2±2.3) μmol/L] (P<0.05) .结论 对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检测, 能够了解患者胆红素水平, 有利于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同时判断患者预后.
  • [1]汤建武, 周强, 王新元, 等.老年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天津医药, 2011, 39 (7) :654-655.[1]汤建武, 周强, 王新元, 等.老年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脑梗死关系的研究[J].天津医药, 2011, 39 (7) :654-655.
    [2]刘梅娟, 张素媛, 贾昭华.老年血清胆红素水平在冠心病、脑梗死诊断中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7 (6) :39-40.[2]刘梅娟, 张素媛, 贾昭华.老年血清胆红素水平在冠心病、脑梗死诊断中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7 (6) :39-40.
    [3]刘军, 王昌富.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 (3) :273-274.[3]刘军, 王昌富.胆红素的检测方法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3 (3) :273-274.
    [4]王云, 马业民.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及检测血清胆红素的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5 (32) :96-97.[4]王云, 马业民.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及检测血清胆红素的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5 (32) :96-97.
    [5]黄文盛, 庄伟端.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医学综述, 2014, 20 (1) :25-27.[5]黄文盛, 庄伟端.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医学综述, 2014, 20 (1) :25-27.
    [6]张元晓, 张琳.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 2015, 44 (4) :453-454.[6]张元晓, 张琳.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 2015, 44 (4) :453-454.
    [7]巫嘉陵, 王纪佐, 王世民, 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信度与效度[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 42 (2) :75-78.[7]巫嘉陵, 王纪佐, 王世民, 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信度与效度[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 42 (2) :75-78.
    [8] [8]PREEDYVR, WATSON RR.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M].New York:Springer, 2010:4270-4270.[8]PREEDYVR, WATSON RR.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M].New York:Springer, 2010:4270-4270.
    [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 (2) :146-153.[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 (2) :146-153.
    [10]李婷, 苗玲.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 8 (10) :513-517.[10]李婷, 苗玲.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 8 (10) :513-517.
    [11]刘广琴, 曹成波, 刘广峰, 等.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患者年龄及分型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7) :7-9.[11]刘广琴, 曹成波, 刘广峰, 等.血清胆红素与脑梗死患者年龄及分型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7) :7-9.
    [12]田婷, 石正洪.胆红素抗氧化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 (10) :1178-1181.[12]田婷, 石正洪.胆红素抗氧化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 (10) :1178-1181.
    [13]秦娜, 赵世刚, 丁姝月, 等.胆红素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 37 (1) :40-42.[13]秦娜, 赵世刚, 丁姝月, 等.胆红素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5, 37 (1) :40-42.
    [14]张莹, 王世民, 李效兰.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J].中风与神经疾病, 2009, 26 (1) :110-111.[14]张莹, 王世民, 李效兰.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J].中风与神经疾病, 2009, 26 (1) :110-111.
    [15]李婷, 苗玲.胆红素及血红素氧化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0, 7 (12) :664-667.[15]李婷, 苗玲.胆红素及血红素氧化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0, 7 (12) :664-667.
    [16]徐玉龙, 刘兆阳, 丁琪.血尿酸水平与氧化应激在急性脑梗死发生中的关系探讨[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 17 (1) :9-11.[16]徐玉龙, 刘兆阳, 丁琪.血尿酸水平与氧化应激在急性脑梗死发生中的关系探讨[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 17 (1) :9-11.
    [17]卜令同, 吴桥, 江荣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0, 19 (3) :257-259.[17]卜令同, 吴桥, 江荣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尿酸、胆红素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0, 19 (3) :257-259.
    [18]贾宁人, 王钢.血清总抗氧化水平测定用于重症患者临床监护的意义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9 (1) :19-20.[18]贾宁人, 王钢.血清总抗氧化水平测定用于重症患者临床监护的意义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9 (1) :19-20.
    [19]邹晓辉, 王咏龙, 党利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08 (3) :50-51.[19]邹晓辉, 王咏龙, 党利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08 (3) :50-51.
    [20]颜帅.血清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临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 2015.[20]颜帅.血清胆红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临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 2015.
  • [1] 章敏慧, 尹维丹, 胡竹林, 黎铧, 张利伟, 任玉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张瑞婷, 阎斌, 李祖燕, 孙金敏, 姚锦.  诱导化疗时外周血原始细胞清除时间和初诊时白蛋白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817
    [3] 刘春艳, 常炳庆, 李超, 任欣, 刘小琴.  T淋巴细胞亚群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测化疗预后的价值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518
    [4] 聂琪, 刘莉, 田玥, 毛晓燕, 郭渠莲, 田新.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TH异常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012
    [5] 牛俊杰, 姬文娟, 于拽拽.  肠道菌群、血清ET、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预后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20
    [6] 李娟, 邓成俊, 何舒丽, 李英, 王美芬.  云南地区53例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征及UGT1A1基因多态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521
    [7] 蔡丽, 杨华英, 程建红, 曹佳, 魏娜.  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期间血清6-Keto-PGF1α、TGF-α、TXB2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28
    [8] 马瑞娟, 张峰, 张瑞婷, 姚锦.  诱导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和MRD状态对初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512
    [9] 朱一珂, 杨君素, 钱芳, 吴昊昊, 黄保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运重建前后NLR值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5
    [10] 杨毅, 张拥波.  外周血粒淋比(NLR)和衍生粒淋比(dNLR)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06
    [11] 魏骊铮, 闵杰青, 田锦润, 曹彦洁, 潘鹏, 王鹏, 杨云娟, 罗云娇.  云南省婴幼儿不完全性川崎病急性期超声心动图特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923
    [12] 杨娟, 赵晓晖, 李锦师, 刘慧琴, 王玲玲, 任海兵, 王思思, 颜静, 隋海晶.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吴文娟.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对急性肺栓塞短期预后的评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刘巨鹏.  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胱抑素C水平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赖海波.  重度颅脑外伤急性期患者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镁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李鹏翔.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谢晓.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急性期行LC 1 353例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谢晓.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急性期行LC 1 353例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谭向来.  以RIFLE标准评估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李叶红.  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21)

    1. 陈智红,王静,岳玲,孙素真,马贵林,白冰,陈翠英. 任务导向性训练辅以悬吊训练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12): 2280-2284 . 百度学术
    2. 谢丽娟. 感觉统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智力水平、语言功能的影响. 黑龙江医学. 2024(14): 1744-1747 . 百度学术
    3. 顾秋燕,倪钰飞,葛晓云,王飞英,陆梅娟,徐小晶. 气动式手康复设备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儿童手功能的效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3(01): 93-97 . 百度学术
    4. 谢丽娟. 感觉统合结合语言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智力水平、语言功能的影响. 黑龙江医学. 2023(14): 1746-1749 . 百度学术
    5. 王静,岳玲,陈智红,孙素真,马贵林,白冰,陈翠英.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学龄前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恢复的影响. 中国康复. 2022(01): 21-24 . 百度学术
    6. 彭秋婷,叶鑫璇,王安森.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手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08): 7-9 . 百度学术
    7. 毛正欢,王慧,尹宏伟,杜瑜,阮雯聪. 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03): 248-252 . 百度学术
    8. 邓浩荣,单敏瑜,崔文瑞,杨杰文. 基于ICF理念下的家庭式手工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24): 3531-3534 . 百度学术
    9. 张晓莉. 家属参与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08): 154-155 . 百度学术
    10. 张红霞,刘正阳,刘尉叶.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 中国疗养医学. 2021(09): 968-970 . 百度学术
    11. 郭晓华,郭伟. 作业疗法在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名医. 2020(10): 192-193 . 百度学术
    12. 赵秀英,阙利双,廖锋,林斌,武湛波,潘文娇. 镜像反馈疗法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的实践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 101-104+108 . 百度学术
    13. 张九菊,梁丽霞,袁志忠,刘义粉,李洋,崔彦存,杜桂梅,杜晓宁,孙海英,刘燕,刘金和. 全身运动评估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在早产高危患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及脑瘫发生中预测价值. 临床军医杂志. 2020(07): 834-835 . 百度学术
    14. 朱如乔,莫昊风,姜积华,陈小芳,项喜兵. 数字OT训练系统对痉挛型偏瘫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中国康复. 2020(09): 480-483 . 百度学术
    15. 李欣欣,时庆红,栾玲玲,贾飞勇,李洪华.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的效果研究.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0(03): 257-261 . 百度学术
    16. 李莹. 任务导向性训练联合传统物理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中国疗养医学. 2019(08): 849-851 . 百度学术
    17. 郑桂欣,孔勉.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现代临床医学. 2019(04): 310-312 . 百度学术
    18. 刘毅梅,何小辉,张娜,章丽丽.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 2019(10): 1506-1510 . 百度学术
    19. 刘西君. 引导式健康教育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以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内科. 2019(05): 606-608 . 百度学术
    20. 黄金容,张峰,温芳芳,陈福建,易彩英,廖姣艳. 以任务导向的生物反馈刺激对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障碍研究. 当代医学. 2019(34): 30-32 . 百度学术
    21. 吕延宝. 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14): 171+17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07
  • HTML全文浏览量:  798
  • PDF下载量:  54
  • 被引次数: 2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4-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