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76例DCD肝移植病理形态学观察

邓菊庆 于璐 刘杰 廖丽琼 范方淑 孙洁 许赟赟

刘天云, 陈科容, 周文刚, 计全月, 许坤, 王秀芳, 施红玲, 周盛. 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状况及不同体位对吞咽功能影响的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8): 182-18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826
引用本文: 邓菊庆, 于璐, 刘杰, 廖丽琼, 范方淑, 孙洁, 许赟赟. 76例DCD肝移植病理形态学观察[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10): 40-44.
Tianyun LIU, Kerong CHEN, Wengang ZHOU, Quanyue JI, Kun XU, Xiufang WANG, Hongling SHI, Sheng ZHOU. A Study on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n Swallowi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Induced Dysphagi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8): 182-18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826
Citation: Deng Ju Qing , Yu Lu , Liu Jie , Liao Li Qiong , Fan Fang Shu , Sun Jie , Xu Yun. Pathological Morphology of 76 Cases of DCD Liver Transplantatio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7, 38(10): 40-44.

76例DCD肝移植病理形态学观察

基金项目: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2014Z074);

Pathological Morphology of 76 Cases of DCD Liver Transplantation

Funds: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2014Z074);

  • 摘要: 目的 观察公民在心脏死亡之后进行器管捐献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 供肝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探讨DCD供体肝尤其是脂肪变性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DCD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其中脂肪变性分级为无脂肪变性 (S0级) 、轻度 (S1) 、中度 (S2级) 、重度 (S3级) 脂肪变性, 各级例数分别为36例、21例、14例、5例.观察术后3 d、14 d肝、肾功能等主要影响指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S1、S2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等指标在手术后3 d、14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S3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1、S2组与对照组比较, 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S3组与S1、S2组及对照组比较, 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4 d患者存活率, 分别为对照组94.4%, S1组、S2组、S3组分别为90.5%、85.7%和60%.结论移植后术后早期主要指标观察, 在慎重选择受体的情况下DCD轻中度脂肪变性供体肝可以用于移植, 对于重度脂肪变性DCD供体肝还是DCD肝移植的难以克服的危险因素, 应该尽量选择不要使用.
  •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 或) 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1]。卒中后有13%~90%的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2],会产生消瘦、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窒息、焦虑等并发症[3-4],还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费用以及死亡率[56],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李莎等[7]对100名脑血管意外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调查,发现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得分只有35.33分;赖小星等[8]对老年吞咽障碍患者调查,患者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也只有45.15分,表明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不高。

    吞咽反射是1种复杂的反射,涉及口咽区几块肌肉的协调收缩[9]。研究表明上呼吸道系统与吞咽功能之间的神经生理、结构和功能相互依赖的,吞咽性呼吸暂停是1种重要的保护机制,在呼气期或从吸气期过渡到呼气期时,通过生理分离吸气和吞咽来防止误吸[10]。临床上常采用斜倚体位,以防止吞咽困难患者误吸[11]。Yamaguchi-Komeyama等[12]通对脚踩地坐姿、30° 仰卧位、侧卧位和站立位,发现不同体位会显著影响呼吸和吞咽的协调,与坐姿和站立姿势相比,侧卧位和30° 仰卧位需要更长的吞咽呼吸暂停时间。Tsuzuki等[13]研究还发现对于某些人,45° 较60° 仰卧位会引起吞咽前真声带关闭,吞咽时的极度倾斜可能会增加气道侵犯的感知风险。

    但目前对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状况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缺少不同体位对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影响的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状况,找到合适的吞咽体位,为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将2023年1月至9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康复医学科因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后,根据不同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按30° 、60° 、90° 的检查体位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3组研究对象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无差异后进行分析(P﹥0.05),见表1。本研究经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No.2023KY00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  1  3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n(%)]
    Table  1.  Water swallowing test results in three groups[n(%)]
    分组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分级χ2P
    Ⅱ级Ⅲ级Ⅳ级Ⅴ级
    30°1(3.33)2(6.67)14(46.67)13(43.33)5.9060.434
    60°3(10.00)4(13.33)9(30.00)14(46.67)
    90°5(16.67)1(3.33)12(40.00)12(40.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状况调查问卷》[1418],该问卷经过专家论证审修,并经过预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包含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胃食管反流病自测量表(GerdQ量表)。同时,按30° 、60° 、90° 的检查体位,对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并评估不同检查体位患者的的渗漏、误吸情况。

    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9]:Ⅰ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Ⅱ级(良),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Ⅲ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可);Ⅳ级,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Ⅴ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生活自理能力评定[14]:≤40分为重度依赖,41~60分中度依赖,61~99分为轻度依,赖100分为无需依赖。焦虑评定[15]:≥70分为严重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50分为无焦虑。抑郁评定[16]:﹥72分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53分为无抑郁。营养风险评定[17]:7分为非常高风险,5~6分高度风险,3~4分为中度风险,0~2分为正常。胃食管反流评定[18]:≥8分为反流,﹤8分为未反流。

    使用EpiData 3.1对数据进行双录入,检验无差错后,采用SPSS24.0软件对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n(%)],采样χ2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以及不同检查体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渗漏、误吸情况,假设检验水准α=0.05。

    本次被调查患者以男性居多,占66.67%;年龄以41~60岁和61~80岁为主,分别占40.00%、46.67%;婚姻以已婚为主,占84.44%;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0.00%;学历以小学及以下偏多,占33.33%;收入以40016000元偏多,占33.33%;职业以农民居多,占28.89%。不同体位检查组间人口学特征无差异(P > 0.05),见表2

    表  2  被调查患者基本情况[n(%)]
    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atients[n(%)]
    人口学特征n不同检查体位χ2/ZP
    30°60°90°
    性别
    60(66.67)22(73.33)19(63.33)19(63.33)0.9000.638
    30(33.33)8(26.67)11(36.67)11(36.67)
    年龄(岁)
    18~4012(13.33)6(20.00)3(10.00)3(10.00)3.6670.453
    41~6036(40.00)11(36.67)15(50.00)10(33.33)
    61~8042(46.67)13(43.33)12(40.00)17(56.67)
    婚姻
    未婚3(3.33)2(6.67)1(3.33)0(0.00)1.3360.513
    已婚76(84.44)23(76.67)24(80.00)29(96.67)
    离异2(2.22)1(3.33)0(0.00)1(3.33)
    丧偶9(10.00)4(13.33)5(16.67)0(0.00)
    民族
    汉族81(90.00)29(96.67)26(86.67)26(86.67)2.2220.329
    少数民族9(10.00)1(3.33)4(13.33)4(13.33)
    学历
    小学及以下30(33.33)9(30.0)10(33.33)11(36.67)4.7600.575
    中学21(23.33)4(13.33)8(26.67)9(30.00)
    高中或中专23(25.56)11(36.67)7(23.33)5(16.67)
    大学或大专16(17.78)6(20.00)5(16.67)5(16.67)
    收入(元)
    ≤2 00025(27.78)7(23.33)11(36.67)7(23.33)3.9200.688
    2 001~4 00025(27.78)10(30.00)6(20.00)9(30.00)
    4 001~6 00030(33.33)11(36.67)10(33.33)9(30.00)
    ﹥6 00010(11.11)2(6.67)3(10.00)5(16.67)
    职业
    农民26(28.89)7(23.33)12(40.00)7(23.33)5.0610.536
    公务员或事业单位24(26.67)6(20.00)8(26.67)10(33.33)
    工厂或企业23(25.56)9(30.00)6(20.00)8(26.67)
    其他17(18.89)8(26.67)4(13.33)5(16.6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次调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异常比例为91.11%,中度依赖及以上率72.22%,其中饮水实验Ⅳ级、Ⅴ级患者的中度依赖及以上率分别为80.00%、79.49%;轻度焦虑率6.67%;轻度抑郁率16.67%;中度营养风险率91.11%;胃食管反流率36.67%,其中饮水实验Ⅳ级患者胃食管反流率最高48.57%,Ⅴ级患者胃食管反流率最低20.51%。不同等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胃食管反流存在差异(P < 0.05);不同等级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焦虑情、抑郁和影响风险没有差异(P > 0.05),见表3

    表  3  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状况[n(%)]
    Table  3.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swallowing disorder[n(%)]
    项目 改良洼田饮水试验分级 Z P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生活自理能力 13.673 0.005*
     无需依赖 2 2 1 3
     轻度依赖 3 3 6 5
     中度依赖及以上 4 2 28 31
    焦虑情况 1.015 0.798
     正常 8 6 33 37
     轻度焦虑 1 1 2 2
    抑郁情况 3.858 0.277
     正常 6 6 32 31
     轻度抑郁 3 1 3 8
    营养风险情况 5.009 0.171
     低风险 1 2 1 4
     中度风险 8 5 34 35
    胃食管反流情况 7.928 0.048*
     未反流 5 3 18 31
     反流 4 4 17 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30° 、60° 、90° 检查体位吞咽造影检查渗漏、误吸率分别为46.67%、43.33%、73.33%,30° 、60° 、90° 不同检查体位吞咽造影检查发生渗漏、误吸率有差异(P < 0.05),30° 与60° 检查体位吞咽造影检查发生渗漏、误吸发生率无差异(P > 0.05),30° 、60° 分别与90° 检查体位对比吞咽造影检查发生渗漏、误吸发生率有差异(P < 0.05),见表4

    表  4  不同检查体位吞咽造影检查渗漏、误吸发生率情况[n(%)]
    Table  4.  The incidence of leakage and aspiration at different positions[n(%)]
    分组吞咽检查情况χ2P
    无渗漏及误吸渗漏、误吸
    30°16(53.33)14(46.67)6.5410.038*
    60°17(56.67)13(43.33)
    90°8(26.67)22(73.33)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研究显示,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异常率为91.11%,远高于西部地区老年人的5.37%[20],也高于山东省老年慢性病患者的78.25%[21]。这可能是因为语言及运动等功能障碍是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患者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2]。因此需要加强吞咽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和生活照护,特别是饮水实验为Ⅳ级、Ⅴ级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

    本次调查患者营养风险为91.11%,远高于中国社区老年人营养风险36.6%[23],这可能是因为患者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够,导致营养风险增加[24]。研究显示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器官萎缩、认知功能障碍,还可能重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死亡风险[25]。因此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他们喜欢的知识获取途径进行宣传,并加强他们的营养管理[26]

    卒中患者胃食管反流率36.67%,远高于中国普通居民的7.69%[27]和乌鲁木齐地区体检居民的17.79%[28]。这可能是因为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胃食管反流率除受一般的年龄、饮食习惯、精神状态、胃部疾病等原因外,还受卒中患者意识障碍降低、留置胃管、机械通气等因素降低肠功能有关[29]。通过加强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健康管理、护理干预、康复训练以及药物联合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胃食管反流率[3032]

    30° 与60° 检查体位吞咽造影检查发生渗漏、误吸发生率远低于90° ,这可能是因为这2种体位利用重力使吞咽安全有效,在倾斜时,口腔的前部升高,后部降低,从而使液体从口腔到咽部的运输更容易;同时,咽部的重力减弱,呼吸道位于食道上方,液体可能以减慢的速度滑下咽后壁,使误吸最降低[11]。说明在患者饮食可以通过30° 、60° 进行进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饮食的渗漏和误吸,改善患者吞咽体验,有利于患者进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较低,营风险、胃食管反流率较高,患者的健康状况不太乐观。同时本研究还发现30° 、60° 体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吞咽的渗漏、误吸,为患者的饮食提供了科学的体位。通过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管理,积极开展营养指导和心理疏导,以及药物、护理、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来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心理健康、营养水平、依从性,降低误吸、感染等并发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1] [1]NANASHIMA A, PILLAY P, VERRAN D J, et al.Analysis of initial poor graft function after orthotopie liver transplantation:experience of an Australian sing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center[J].Transplant Proc, 2002, 34 (4) :1231-1235.
    [2] [2]MCLEAN K, CAMILLERI-BRENNAN J, et al.Decision modelling 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 (DCD) Liver Transpla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2016, 36 (Suppl 1) :S31-S132.
    [3] [3]FRONGILLO F, AVOLIO A W, NURE E, et al.Quantification of degree of steatosis in extended criteria donor donor grafts with standardized histologic techniques:implication for graft survival[J].Transplant Proc, 2009, 41 (4) :1268-1272.
    [4]郑飞波, 蒋文涛.脂肪变性供肝对成人肝移植早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6, 31 (3) :201-203.
    [5]叶啟发, 明英姿, 赵杰等.64例子脂肪变性供肝临床肝移植疗效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3, 19 (2) :105-107.
    [6] [6]MATEO R, CHO Y, SINGH G, et al.Risk factors for graft survival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onors:An analysis of OPTN/UNOS data[J].AM J Transplant, 2006, 6 (4) :791-796.
    [7] [7]CHAN E Y, OLSON L C, KISTHARD J A, et al.Ischemic cholangiopathy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onors[J].Liver transplantation, 2008, 14 (5) :604-610.
    [8] [8]FOLEY D P, FERNANDEZ L A, LEVERSON G, et al.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onors:a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long-term outcomes from a single center[J].Ann Surg, 2011, 253 (4) :817-825.
  • [1] 束云菲, 姜一新, 李兵.  低剂量前列地尔对肝移植患者术中PAP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110
    [2] 范雅馨, 李兰, 曹倩, 李勇, 邹莹, 田二苗.  DCD角膜移植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3] 徐溧婕, 潘玲, 范艳黔, 李惠芳, 雷英, 李敏.  运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肝移植受体术后低氧血症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4] 莽源祎, 李立,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刘剑, 高杨, 李来邦.  特利加压素联合FK-409在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中对移植肝的保护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5] 钱程, 司敬琅, 唐波, 肖曙峰, 付必莽, 张捷.  树鼩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曹倩, 李兰, 李云川, 李勇, 梁毓琳, 董洁.  DCD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沈燕.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活体肝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刘静.  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脏细胞骨架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李来邦.  小体积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李立.  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诱导方法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张捷.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入选标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赵雷.  肝移植术后患者低体温的护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王雅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的脂肪变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朱洪.  改进背驮式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背驮式肝移植术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液动力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改进背驮式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刘晓明.  PD-L1Ig对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影响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梁荣毕.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麻醉中血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变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94
  • HTML全文浏览量:  667
  • PDF下载量:  3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6-1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