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阴道镜检查在HIV感染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鲁潇凝 张红芸 钱虹 吕送芹 田媛 朱珉 赵耀

耿丛丛.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04).
引用本文: 鲁潇凝, 张红芸, 钱虹, 吕送芹, 田媛, 朱珉, 赵耀. 阴道镜检查在HIV感染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07): 41-46.
Lu Xiao Ning , Zhang Hong Yun , Qian Hong , Lv Song Qin , Tian Yuan , Zhu Min , Zhao Yao . Value of Colposcopy in the Screening of 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 in the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8, 39(07): 41-46.
Citation: Lu Xiao Ning , Zhang Hong Yun , Qian Hong , Lv Song Qin , Tian Yuan , Zhu Min , Zhao Yao . Value of Colposcopy in the Screening of 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 in the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8, 39(07): 41-46.

阴道镜检查在HIV感染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基金项目: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17FE468-50);

Value of Colposcopy in the Screening of High-grade Cervical Lesions in the Women with HIV Infection

Funds: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17FE468-50);

  • 摘要: 目的 比较TCT、HC2-HR-HPV检测及初次阴道镜检查3种筛查方法对HIV感染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筛查效果, 评价阴道镜检查在HIV感染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91例HIV感染妇女均行TCT、HC2-HR-HPV检测及初次阴道镜检查, 对初次阴道镜检查异常患者进行定位活检.对初次阴道镜检查阴性及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待其TCT及HC2-HR-HPV检测结果回报, 如TCT结果为ACS-H、LSIL、HSIL或TCT为ASC-US合并HR-HPV感染, 再次行阴道镜检查, 对可疑患者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术.以最终病检结果为金标准, 比较TCT、HC2-HR-HPV检测及初次阴道镜检查对HIV感染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 (≥CINⅡ) 的筛查效果.结果 591例HIV感染妇女中HR-HPV感染210例 (35.53%) , CINⅠ62例 (10.49%) , ≥CINⅡ46例 (7.78%) ;初次阴道镜检查对HIV感染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CT、HC2-HR-HPV检测 (P<0.05) ;初次阴道镜检查的漏检率与HC2-HR-HPV检测相似, 明显低于TCT (P<0.05) ;初次阴道镜检查的ROC曲线下面积与TCT相似, 明显大于HC2-HR-HPV检测 (P<0.05) .结论 HIV感染妇女HR-HPV感染率及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率较高;阴道镜检查特异度高、漏诊率低, 并且具有经济、快速、即诊即治等优点, 对HIV感染妇女进行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肝内胆管癌是一种来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恶性、高病死率、低诊断率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我国胆管癌发病率为0.01%~0.46%,且调查显示其占恶性肿瘤总数的2%,好发于中老年人。由于胆管癌早期容易侵袭周围组织器官以及出现远处转移是预后差、手术切除率低的根本原因,目前诊断和治疗水平尚无取得突破性进展,且具体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而从肿瘤生物学角度寻求更好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是研究热点[3-4]。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NF-κB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5-6]。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一类免疫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炎症及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旨在探讨ICAM-1、MMP-9及NF-κB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与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的关系。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胆管癌患者60例研究对象,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均经病理学证实,患者均未采取抗肿瘤治疗,及3个月未使用免疫抑制剂。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6~78岁,平均(58.39±10.21)岁;临床分期:I~II期19例,III~IV期41例;病理分级:低分化34例,中高分化26例;淋巴结转移21例。经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开展研究。

    诊断标准:依据《胆管癌诊断与治疗--外科专家共识》[7]关于肝内胆管癌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出现腹部不适、腹痛、上腹肿块、乏力、恶心、发热等,经超声检查证实肝内局限性肿块。纳入标准:(1)符合肝内胆管癌诊断标准,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证实为肝内胆管癌;(2)均未采取抗肿瘤治疗;(3)3个月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排除标准:(1)其他类型胆管癌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2)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不完整。

    主要试剂:鼠抗人ICAM-1抗体,兔抗MMP-9单克隆抗体,兔抗NF-κB单克隆抗体,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试剂公司。主要仪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

    (1)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按照免疫组化SP法进行实验操作,检测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以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试剂公司提供的阳性着色图片为阳性对照。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着色的结果判定采用半定量法,首先以细胞着色强弱度评分[1]:以无着色者为计分0分,以浅黄色者为计分1分,以棕黄色者计分为2分,以棕褐色者计分为3分。且记录镜下阳性细胞数所占的百分比:无阳性细胞者为计分0分,阳性细胞≤10%者为计分1分,阳性细胞数为计分11%~50%者为计分2分,在51%~75%者为计分4分。再按照上述两者所得评分相乘结果划分等级:其中以积分≤3分即为“-”,以积分3~5分为“+”,以积分5~8分为“++”,以积分9~12分则为“+++”[1]

    (2)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第2 d清晨空腹采集患者3 mL外周静脉血,以肝素抗凝,取抗凝全血100 μL,以红细胞裂解液充分裂解后,根据试剂盒说明书量取不同荧光标记抗体直接标记,对外周血 CD14、CD11b和HLA-DR抗原表达检测,且标记同型对照,放置于4 ℃下避光孵育30 min,采用流式缓冲液洗涤2次后上机检测。圈取CD14+CD11b+的细胞群,再选择HLA-DR-细胞群即为MDSC。

    (1)观察胆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2)观察不同病理特征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3)观察不同病理特征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4)分析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与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相关性。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与CD14+CD11b+HAL-DR-MDSC比例相关性。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胆管癌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1图1图3

    表  1  胆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ICAM-1蛋白、MMP-9蛋白和NF-κB蛋白表达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ICAM-1 protein, MMP-9 protein and NF- κ B protein expression between cholangiocarcinoma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n(%)]
    组别 n ICAM-1蛋白阳性率 MMP-9蛋白阳性率 NF-κB蛋白阳性率
    胆管癌组织 60 41(68.33) 38(63.33) 47(78.33)
    癌旁正常组织 60 11(18.33) 6(10.00) 8(13.33)
    χ2 - 30.543 36.746 51.054
    P - < 0.001* < 0.001* < 0.001*
      *P<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1  ICAM-1蛋白表达(HE,×200)
    Figure  1.  ICAM-1 protein expression(HE,×200)
    图  2  MMP-9蛋白表达(HE,×200)
    Figure  2.  MMP-9 protein expression(HE,×200)
    图  3  NF-κB蛋白表达(HE,×200)
    Figure  3.  NF-κB protein expression(HE,×200)

    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ICAM-1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III~IV期ICAM-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I~II期( P < 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MMP-9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淋巴结转移MMP-9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 P < 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NF-κB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05);III~IV期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I~II期( P < 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CD14 +CD11b+HAL-DR-MDSC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III~IV期CD14 +CD11b+HAL-DR-MDSC比例高于I~II期(P < 0.05),见 表2

    表  2  不同病理特征ICAM-1蛋白、MMP-9蛋白、NF-κB蛋白以及CD14+CD11b+HAL-DR-MDSC表达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ICAM-1 protein MMP-9 protein NF-κB protein and NF-κB protein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pathological features [n(%)]
    病理特征(例) ICAM-1
    蛋白阳性
    χ2/P MMP-9
    蛋白阳性
    χ2/P NF-κB
    蛋白阳性
    χ2/P CD14+CD11b+HAL-DR
    MDSC比例(%)
    t/P
    性别
    男性(38) 28(73.68) 1.371/0.242 24(63.16) 0.001/0.970 32(84.21) 1.271/0.260 3.19 ± 0.92 0.243/0.809
    女性(22) 13(59.09) 14(63.64) 15(68.18) 3.10 ± 0.95
    年龄
    > 60岁(26) 19(73.08) 0.447/0.490 19(73.08) 1.876/0.171 21(80.77) 0.160/0.689 3.23 ± 0.98 0.739/0.463
    ≤60岁(34) 22(64.71) 19(55.88) 26(76.47) 3.05 ± 0.90
    临床分期
    I~II期(19) 6(31.58) 17.358/< 0.001* 9(47.37) 3.052/0.081 9(47.37) 13.152/< 0.001* 2.32 ± 0.83 6.069/< 0.001*
    III~IV期(41) 35(83.37) 29(70.73) 38(92.68) 3.97 ± 1.04
    病理分级
    低分化(34) 26(76.47) 2.401/0.121 23(67.65) 0.629/0.428 24(70.59) 2.773/0.096 3.20 ± 0.89 0.488/0.627
    中高分化(26) 15(57.69) 15(57.69) 23(88.46) 3.08 ± 1.01
    淋巴结转移
    有(21) 15(71.43) 0.143/0.705 15(71.43) 7.959/0.005* 15(71.43) 0.390/0.533 3.28 ± 1.02 1.590/0.117
    无(39) 26(66.67) 13(33.33) 32(82.05) 2.89 ± 0.84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与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呈线性正相关,见表3

    表  3  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与CD14+CD11b+HAL-DR-MDSC比例相关性
    Table  3.  Expression of ICAM-1 protein, MMP-9 protein and NF- κB protei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proportion of CD14 + CD11b + HAL-DR-MDSC
    蛋白 CD14+CD11b+HAL-DR-MDSC比例
    r P
    ICAM-1蛋白 0.819 <0.001*
    MMP-9蛋白 0.528 0.010*
    NF-κB蛋白 0.736 0.002*
      *P<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胆管癌是常见的一种胆道恶性肿瘤,通常情况下其症状出现晚,且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7-9]。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胆管癌方法尤为重要。

    ICAM-1人体正常组织中表达极低,仅某些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少量表达。ICAM-1主要通过街道肿瘤细胞与白细胞黏附,导致原发肿瘤分离和坏死,增加转移和浸润;血循环中瘤细胞/白细胞结合体,容易在毛细血管床滞留着床[10]。通常情况下,高表达ICAM-1瘤细胞经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结合,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灭和识别[11]。此外,ICAM-1参与肿瘤与基质的粘附,以及促进癌细胞生长和转移,并且与胆管癌预后关系紧密[12]。本文研究发现,胆管癌患者胆管癌组织中ICAM-1高表达,且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形成和影响肿瘤微环境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家族,其中MMP-9是MMPs中分子量最大成员。MMP-9最初主要以酶原形式分泌而产生,而其被激活后形成IV型胶原酶,使肿瘤表面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降解、破坏,且可使IV、V、VII和X型胶原降解,以及使肿瘤细胞沿缺失的基膜浸润周围,而造成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进而促进演变恶性肿瘤[13-15]。研究报道显示,MMP-9的阳性表达与胆管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转移复发呈正相关[16]。而本文研究发现,胆管癌患者胆管癌组织中MMP-9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上述研究存在一些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文样本量相对较少,还需后续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NF-κB是细胞内重要的一种转录因子,通常于静息状态下以异源或同源二聚体形式与抑制蛋白结合存在于细胞质中,当细胞受外源性刺激,抑制蛋白与NF-κB剥离,进入细胞核,从而发挥其调控作用[17]。研究报道显示,NF-κB是肿瘤与连续持续炎症的重要中介因子[18]。此外,研究报道显示,NF-κB在胆管癌组织中呈过表达,以及其在肿瘤组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与胆管结石炎症组[19]。本文研究发现,胆管癌患者胆管癌组织NF-κB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MDSC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一种免疫细胞亚群,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且在移植免疫、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MDSC限制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且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研究报道显示,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抑制细胞的比例增加,且可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20]。本文研究发现,胆管癌患者中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升高,且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在胆管癌中高表达,外周血中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升高,且ICAM-1蛋白、MMP-9蛋白及NF-κB蛋白表达与CD14+CD11b+HAL-DR-MDSC比例呈线性正相关。

  • [1]唐琪, 卢洪洲.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17, 44 (6) :744-751.
    [2] [2]NOVOAAM, DE OLALLA PG, GLOSR, et al.Increase in the non-HIV related deaths among AIDS cases in the HAART era[J].Curr HIV Res, 2008, 6 (1) :77-81.
    [3] [3]TORNESELLO M L, DURATURO M L, GIORGI-ROSSI P, 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genotypes and HPV16 vairants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positive Italian women[J].J Gen Virol, 2008, 89 (Pt6) :1380-1389.
    [4] [4]HONG-YUN Z, SARAH M T, VIKRANT V, et al.HPV prevalence an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mong HIV-infected women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A pilot study[J].Research Communication, 2012, 13 (1) :91-95.
    [5]郭晓峰, 李晶, 何浩岚, 等.HIV/AIDS病人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0, 16 (5) :492-494.
    [6]章文华, 阴道镜诊断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31-135.
    [7]李玉林.病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0-262.
    [8] [8]MABEYA H, KHOZAIM K, LIU T, et al.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cervical cytology versus 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 amon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women in Western Kenya[J].J Low Genit Tract Dis, 2012, 16 (02) :92-97.
    [9] [9]ZHAO F H, LEWKOWITZ A K, HU S Y, et al.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n China:A pooled analysis of 17 population-based stud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2, 131 (12) :2929-2938.
    [10] [10]KUHN L, WANG C, TSAI WY, et al.Efficac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based screen-and-treat for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among HIV-infected women[J].AIDS, 2010, 24 (16) :2553-2561.
    [11] [11]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riciansand Gynecologists.AGOG practice bulletin number 109, December 2009:cervical cytology screening[J].Obstet Gynecol, 2009, 114 (6) :1409-1420.
    [12]王丽艳, 秦倩倩, 丁正伟.中国艾滋病全国疫情数据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7, 23 (4) :330-333.
    [13]张丽丽, 李爱华, 张师前.2016 ACOG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J].妇产与遗传 (电子版) , 2016, 6 (1) :21-24.
    [14]谢信, 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01-309.
    [15]许剑利, 徐克惠.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4, 30 (12) :946-949.
    [16]王勇, 张蔚, 黄玥, 等.人乳头状瘤病毒D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及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 (11) :1125-1127.
    [17]赵岩.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19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1) :73-74.
    [18]姚岚, 魏镜讚.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断宫颈病变387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 (1) :70-71.
    [19]季雯婷, 楼微华, 洪祖蓓, 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准确性及宫颈癌漏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7, 33 (4) :277-279.
  • [1] 刘怡涵, 刘俊, 金永梅, 田波, 白劲松.  HIV抗病毒治疗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022
    [2] 田波, 刘俊, 李重熙, 张伟, 房梅芹, 陈海云, 柏静萍, 周鑫, 程雷, 金永梅.  快速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25
    [3] 王晓燕, 李娅, 何成禄, 王霖, 马志强, 万鑫蕊.  云南地区结核病患者与HBV、HCV、HIV共感染免疫功能及耐药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09
    [4] 田波, 李重熙, 金永梅, 关玮, 陈海云, 刘俊.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使用及更换情况,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08
    [5] 田波, 沈银忠, 白劲松, 刘俊, 陈海云, 孙建军.  艾滋病患者中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18
    [6] 田波, 刘俊, 李海雯, 宋炜, 陈海云, 孙建军.  艾滋病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616
    [7] 田波, 刘俊, 李重熙, 何蓉, 古善群, 王维波.  昆明市2019年HIV非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21
    [8] 王云娟, 张艳亮, 徐秋月, 赵滢, 胡赵武, 苏洋.  2 376例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130
    [9] 卿清, 刘洋, 周红林.  宫颈癌筛查策略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周海, 陈小波, 赵光强, 林艳苹, 黄云超, 张强.  2014年-2017年昆明城市居民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的情况,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赵书嫣, 孙煌, 孙杰, 潘家华, 郭涛, 赵玲, 李娅妮, 彭云珠, 杨祖欢.  云南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早期筛查先心病能力及培训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赵云红, 傅大干, 唐一吟, 郝芳, 史峭铭, 张丽娟.  昆明市2015年至2016年城市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李正金.  13种高危型HPV感染联合TCT检查在大理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朱胜章.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贵州黔南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运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许静.  胎儿静脉导管血流指标在早孕期唐氏筛查的临床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康映红.  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筛查儿童屈光异常情况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张红芸.  阴道镜Reid评分对HIV感染妇女宫颈病变和HPV感染的诊断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张红芸.  阴道镜Reid评分对HIV感染妇女宫颈病变和HPV感染的诊断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罗福兰.  电子阴道镜诊断子宫颈病变的价值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史会萍.  云南省部分HIV感染者唾液EBV检出率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1)

    1. 林青,孙明华,王佳佳,秦丹丹,何斌,葛英辉. 射血分数保留肥厚型心肌病基于心肌节段厚度的磁共振心肌应变特征.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12): 1268-127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11
  • HTML全文浏览量:  914
  • PDF下载量:  43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3-1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