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董玲 彭云珠 黄橙 黄钊 陈丽星

吴希兰, 沈红, 石素胜, 张智慧, 郭蕾, 王芳. PD-L1、BRAFV600E、CD68蛋白表达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中的意义[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9): 13-1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3
引用本文: 董玲, 彭云珠, 黄橙, 黄钊, 陈丽星. 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07): 52-57.
Xilan WU, Hong SHEN, Susheng SHI, Zhihui ZHANG, Lei GUO, Fang WANG. The Expression of PD-L1, BRAFV600E, CD68 Protei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the Diagnosis of Malignant Melanom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9): 13-1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3
Citation: Dong Ling , Peng Yun Zhu , Huang Cheng , Huang Zhao , Chen Li Xing . Prevalence Rat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Bai Ethnic Group in Yunna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8, 39(07): 52-57.

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基金项目: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7FE467 (-027) ];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2016NS016);

Prevalence Rat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Ba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Funds: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7FE467 (-027) ]; 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2016NS016);

  • 摘要:

    目的 调查了解云南大理白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区白族村落中大于50岁的白族村民为研究对象, 且该村民为村中常住人口 (每年在村中居住的时间大于6个月) ,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50岁人以上人群, 按国际血压测量方法和有关质量控制规定进行血压测定, 调查内容包括问卷和体检两部分, 问卷部分主要有:一般状况、职业、学历、吸烟史、饮酒史和家族史等.体检部分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P<0.05) .结果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区白族村落中大于50岁的白族村民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1.7%, 男性患病率为41.5%, 女性患病率为4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为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大理白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部份地区, 高血压防治力度有待加强.

  • 据Rebecca等[1]报告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新发病率持续攀升,发病人数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中国虽属于恶黑低发地区,但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每年新发恶黑患者超过8 000,约百万分之八,而在我国,恶黑患者的5 a生存率仅为65%。

    由于早期病变不明显,造成多数患者就诊时已错失手术最佳时机,部分患者甚至已发生局部组织侵袭或转移,晚期或手术无法切除的MM患者生存率低。鉴于晚期MM的5 a生存率低,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分析MM的发生发展机制、了解有效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指标,以帮助患者选择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延长MM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基础上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BRAFV600E、CD68在M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病理临床特征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同时光镜下观察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百分比,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各参数的关系,希望从中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医生正确估计患者的预后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供一定的依据。

    1.1.1   样本来源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切除的60例原发性MM组织样本(18例有淋巴结转移,42例无淋巴结转移,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所有病例的病理切片均由两位病理学专家复阅,按照第七版AJCC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标准[2]进行分期,诊断意见统一。

    所有患者以临床病例查询、电话及回院复查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日期自病理报告确诊日期算起,至2022年7月,并严格记录随访情况。共随访到35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失访25例;随访结局定义为死亡。

    1.1.2   主要试剂

    鼠抗人单克隆抗体PD-L1购自美国R&D,鼠抗人单克隆抗体BRAFV600E(VE1)和通用型二抗-HRP购自美国罗氏公司,抗体稀释液、过氧化物酶封闭液和Tris-EDTA缓冲液购自美国Dako公司,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浓缩型CD68和DAB显色液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0.01M磷酸盐缓冲液、0.01M柠檬酸盐缓冲液等购自中杉金桥。

    1.2.1   组织芯片构建

    光镜下选择切片上无退变、坏死以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区域进行打孔靶位的定位标记,每个病例在受体蜡块上设计2个靶位,60例样本设计成4块受体蜡块。

    1.2.2   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PD-L1蛋白的阳性着色定位于胞膜/胞质,BRAFV600E阳性着色主要定位于胞质,呈淡黄色~棕黄色的细/粗颗粒。采用半定量评价标准[3]:以棕黄色颗粒清晰着色于胞膜/胞质为阳性,根据阳性细胞数百分比计分:阳性细胞≤5%为0分,6%~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 75%为4分;根据细胞染色强度计分: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棕黄色为3分。将两项积分相乘形成最终的评级标准:0分为阴性(-),1~4分为弱阳性(+),5~8分为阳性(++),9~12分为强阳性(+++)。

    CD68蛋白表达定位于胞质。在高倍视野下选择染色均匀的区域,计数5个视野,计算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4]:未着色为0分,≤25%为1分,26%~50%为2分,> 50%为3分。着色强度判定:无着色为0分,浅棕色为1分,棕色为2分,深棕色为3分。上述2项相加为最终判定标准,阴性: < 2分;阳性:≥2分。

    1.2.3   TIL百分比统计

    高倍镜下TIL≥50个淋巴细胞/100肿瘤细胞,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TIL < 50个淋巴细胞/100肿瘤细胞,为小量淋巴细胞浸润。

    所得数据应用SPSS21. 0统计软件包,各蛋白表达和TIL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溃疡形成的关系采用等级相关分析,各蛋白表达和TIL与肿瘤大小和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采用秩和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检验水准α = 0.05,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

    60例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19岁~80岁,中位年龄56岁,发病高峰年龄50~65岁,≤50岁19例,> 50岁41例。18例伴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结数目不等;就诊时病变部位出现溃疡/和坏死者26例;皮肤的恶性黑色素瘤以肢端型黑色素瘤最多见(22/32例),躯干7例,其它部位3例;黏膜的恶性黑色素瘤共28例(消化道10例,头颈部10例,其它部位8例);肿瘤浸润深度≤2恶性黑色素瘤者12例,> 2并≤4恶性黑色素瘤者8例,浸润深度> 4恶性黑色素瘤者40例;T分期T1期30例,T2期6例,T3期4例,T4期20例;Clark’s分期Ⅰ期24例,Ⅱ期19例,Ⅲ期16例,Ⅳ期1例。

    PD-L1、BRAFV600E和CD68免疫组化结果如图13。TIL情况如图45

    图  1  恶性黑色素瘤PD-L1蛋白强阳性表达(SP × 200)
    Figure  1.  The strong positive expression of PD-L1 protein in malignant melanoma (SP × 200)
    图  2  恶性黑色素瘤BRAFV600E 蛋白阳性表达(SP × 200)
    Figure  2.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BRAFV600E protein in malignant melanoma (SP × 200)
    图  3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CD68蛋白阳性表达(SP × 200)
    Figure  3.  The strong positive expression of CD68 protein in malignant melanoma (SP × 200)
    图  4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HE × 200)
    Figure  4.  A few lymphocytes infiltrated in the malignant melanoma (HE × 200)
    图  5  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HE×200)
    Figure  5.  With extensive lymphocytes infiltrated in the malignant melanoma (HE × 200)

    PD-L1、BRAFV600E和CD68蛋白在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3%(26/60)、60%(36/60)和6.7%(16/60)。

    纳入生存分析的病例数共35例,生存6例,死亡29例。Cox回归分析中可用案例29(占比82.9%),删失案例6(占比17.1%);删除案例中,带有缺失值的案例、带有负时间的案例、层中最早事件之前删失的案例均为0例。

    将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协变量为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转移与否、溃疡形成与否、PD-L1、BRAF、CD68表达和TIL多少,采用向前法进行变量筛选,结果显示转移是影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出现转移,则患者死亡风险增大,见表1图6

    表  1  多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Table  1.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影响因素βSEWaldPRR95%CI
    转移0.9260.4514.2250.0402.5241.044~6.1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6  各协变量的均值水平的生存曲线
    Figure  6.  Survival curves for the mean level of each covariate

    免疫反应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是B7家族[5],而PD-L1(或称B7-H1)又是B7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也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为PD-1的相应的配体[6],其表达于T、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内皮细胞、胎盘、心脏、肝脏等。PD-1/PD-L1对T细胞、DC、NK细胞及TIL均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7]。PD-L1蛋白在肺癌、MM等中均有表达,且通过高表达的PD-L1与PD-1结合从而达到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目的[8-10]。有文献认为PD-L1是黑色素瘤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11],有的却认为与总生存期无关[12]。这表明PD-L1蛋白表达与总生存期、无进展疾病期的关系还需更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PD-L1/PD-1通路在诱导效应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活化、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和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3],PD-L1也表达于部分TIL表面,通过结合其他TIL表面的PD-1发挥作用[14]。因此,PD-L1/PD-1通路成为引起研究者研发新一代药物的靶点。除MM外,结直肠癌等都有报道PD-L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参数的相关性[15],Cathy A Pinto等[16]的研究认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抗PD -1治疗进展不理想,这突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新药物和优化治疗策略的必要性。笔者的研究显示PD-L1高表达的患者见于较晚的T分期,这也许是因为PD-L1/PD-1通路激活抑制了免疫反应所引起。因此,PD-L1/PD-1信号通路激活的被抑制,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方法,有望成为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新手段,但PD-L1是否可以成为预后指标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BRAF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RAF激酶家族的3个主要成员之一,该蛋白由3个保守结构域组成,可激活MAPK信号通路。BRAF的突变类型有V600E、V600K、V600R、V600D等,但MM常见的突变是BRAFV600E,即BRAF蛋白第600位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导致BRAF激酶活性显著提高,从而激活MAPK信号通路,使黑素细胞转化成黑素瘤细胞[17]。非小细胞肺癌BRAF突变率约占3%,突变类型中V600E型占一半左右,这和MM不同[18]。Feller等[19]研究发现免疫组化是检测BRAFV600E突变的一种可靠、高度特异性的方法,能作为临床实践中筛选BRAFV600E突变的工具。本实验中肢端型MM突变率约68.2%,故对于皮肤部位的MM笔者建议行BRAFV600E突变检测。

    TIL是一种异质性的淋巴细胞群体,以T细胞为主,存在于肿瘤间质内,是机体对肿瘤的抵抗现象[20]。TIL中T细胞以CD4+、CD8+为主。在光镜下观察到,部分肿瘤组织内可见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且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有关。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最近几年,Rosenberg等[21]通过回输前临床干预使TIL回输治疗MM的有效率高达70%。

    本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例的病理切片中只能见到少量或缺乏TIL,笔者认为大多数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对肿瘤缺乏免疫反应。

    肿瘤微环境包括了巨噬细胞,有研究发现实体瘤中有大量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22]。根据巨噬细胞不同的功能特性,通常分2型:(1)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型),主要能分泌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等参与炎症反应、清除病原体,参与Th1型免疫应答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2)替代活化的巨噬细胞(M2型),有较弱的抗原提呈能力,从而抑制了T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肿瘤组织周围若有明显的巨噬细胞浸润,发生肿瘤扩散转移的几率低,预后也较好;反之亦然[23]。肿瘤间质中CD68阳性巨噬细胞是降低乳腺癌风险的独立预后因素,而CD68蛋白在MM的表达研究很少,且结果不尽相同。

    CD68是巨噬细胞最可靠的标志物。本实验结果显示在恶性黑色素瘤中CD68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T分期间存在差异,提示巨噬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潜在作用。由于CD68蛋白既标记M1型也标记M2型,故CD68蛋白在判定肿瘤浸润巨噬细胞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1]李立明, 饶克勤, 孔灵芝, 等,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7) :478-484.
    [2]陈伟伟, 高润霖, 刘力生, 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6) :521-530.
    [3] [3]JINMAN ZHANG, QIN HUANG, MINBIN Y U, et al.Prevalence, awareness, medication, control,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in bai ethnic group in rural China:The Yunnan minority eye study[J].PLOS ONE, 2013, 8 (8) :e70886.
    [4]张金鹏.白族文化与现代文明[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 26 (4) :22-27.
    [5] [5]CHOBANIAN A V, BAKRIS G L, BLACK H R, 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JAMA, 2003, 289 (19) :2560-2572.
    [6]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23 (1) :5-10.
    [7] [7]PORAPAKKHAMY, PATTARAARCHACHAI J, AEKPLAKORN W.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the elderly:the 2004 N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Survey III, Thailand[J].Singapore Med J, 2008, 49 (11) :868-873.
    [8] [8]LEE H S, PARK Y M, KWON H S, et al.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among people over 40 years old in a rural area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The Chungju Metabolic Disease Cohort (CMC) Study[J].Clin Exp Hypertens, 2010, 32:166-178.
    [9] [9]WU Y, HUXLEY R, LI L, et al.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data from the China National.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2002[J].Circulation, 2008, 118 (25) :2679-2686.
    [10] [10]YANG J, LU F, ZHANG C, et al.Prevalence of prehypertension and hypertension in a Chinese rural area from 1991 to 2007[J].Hypertens Res, 2010, 33 (4) :331-337.
    [11] [11]HAJJAR I, KOTCHEN J M, KOTCHEN T A.Hypertension:trends in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control[J].Annual Renew of Public Health, 2006, 27 (1) :465-490.
    [12] [12]PARKER E D, SCHMITZ KH, JACOBS DR J R, et al.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ults and incident hypertension over 15 year of follow-up:the CARDIA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7, 97 (4) :703-709.
    [13] [13]LESSA I, MAGALHAES L, ARAUJO MJ, et al.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of Salvador-Brazil[J].Arquivos Brasil Eirosde Cardiologia, 2006, 87 (6) :747-756.
    [14]赵连成, 武阳丰, 周北凡, 等.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人群的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6) :471-475.
    [15] [15]HANNINEN M R, NIIRANEN T J, PUUKKA P J, et al.Determinants of masked hypertensi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the Finn-Home study[J].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0, 29 (10) :1880-1888.
    [16] [16]KANGAVARI S, MATETZKY S, SHAH P K.Smoking increases inflammation and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in human carotid atheroschlerotic plaques[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dogy&Therapeutics, 2004, 9 (4) :291-298.
    [17]冯娟, 大量饮酒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7) :9-10.
  • [1] 黄友, 李国晖, 刘杜丽, 余孜孜, 左梅, 李芹, 吕波, 蔡乐.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07
    [2] 王丽苹, 彭朴仙, 温瑷菡, 张瑗, 沈亚舟, 王涛, 唐松源, 邓星梅.  基于母婴健康队列的子痫前期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715
    [3] 莫怡, 李会芳, 左春梅, 李锦波, 申静蓉, 吴霞, 蔡乐.  云南省纳西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率的变化趋势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015
    [4] 刘岚, 王旭明, 李国晖, 李锦波, 莫怡, 李芹, 左梅, 黄友, 蔡乐.  云南农村居民哮喘的患病现状及社会人口学和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03
    [5] 母凤婷, 母昌宏, 何利平, 李晓梅, 张文佳, 喻箴, 杨庆欢, 柯红琴.  德宏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10
    [6] 王秀清, 龙欣甜, 毛勇, 陈洁, 周佳, 楚天舒, 王松梅, 孙承欢, 赖纯米, 张倩.  怒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922
    [7] 龙欣甜, 陈洁, 毛勇, 王秀清, 卢双艳, 普惠婕, 周佳, 孙承欢, 王松梅, 叶爱芳.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210
    [8] 左春梅, 何连菊, 刘岚, 崔文龙, 李锦波, 莫怡, 蔡乐.  云南农村汉族与白族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406
    [9] 张丽琼, 蔡乐, 张鸿青, 崔文龙, 刘颖楠, 申静蓉, 何连菊.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王华炜, 孟照辉, 陆亚南, 黄钊, 许君, 陈丽星.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孙承欢, 周佳, 毛勇, 罗家洪, 楚天舒, 赖纯米, 祁秉先, 张倩.  德昂族老年高血压患者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多水平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杨海涛.  云南省玉龙县纳西族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李淑娟.  云南省罗平县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及经济负担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蔡宁.  云南省泸西县盲与低视力患病率及病因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周晋航.  云南省泸西县盲与重度视力损伤的患病率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王耶盈.  昆明市3 085名高校教职工白天过度嗜睡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王耶盈.  昆明市3 085名高校教职工白天过度嗜睡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谭向来.  以RIFLE标准评估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张承华.  青壮年择期非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张学玉.  昆明市官渡区心血管疾病患病与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调查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5)

    1. 古云,李霞,杨逸鑫,万文娇,杨凤娇,何彦辉,刘进. PDCA居家药学服务模式对大理白族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评价. 中国医药科学. 2024(06): 105-108 . 百度学术
    2. 李霞,董小薇,邱琳,杨丕辉,董颖,汪清桂,古云. 药学服务干预对白族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研究. 大理大学学报. 2023(10): 16-20 . 百度学术
    3. 张丽琼,蔡乐,张鸿青,崔文龙,刘颖楠,申静蓉,何连菊.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03): 30-34 . 本站查看
    4. 和晓凤. 滇西少数民族地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5): 11-13 . 百度学术
    5. 赵志勇. 民权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20(26): 4890-489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67
  • HTML全文浏览量:  1136
  • PDF下载量:  150
  • 被引次数: 1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2-1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