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可降解镁合金AZ31组织夹在新西兰兔体内的实验研究

孔祥东 熊希璐 袁绍峰 潘良明 纪亲龙 王茜

代龙国, 白宇. 转移性前列腺癌细胞减灭治疗的研究进展[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1): 135-13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03
引用本文: 孔祥东, 熊希璐, 袁绍峰, 潘良明, 纪亲龙, 王茜. 可降解镁合金AZ31组织夹在新西兰兔体内的实验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03): 18-23.
Longguo DAI, Yu BAI. Research Progress of Cytoreductiv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1): 135-13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03
Citation: Kong Xiang Dong , Xiong Xi Lu , Yuan Shao Feng , Pan Liang Ming , Ji Qin Long , Wang Xi . Experiment Research of 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AZ31 Tissue Clips Implanted to New Zealand Rabbit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19, 40(03): 18-23.

可降解镁合金AZ31组织夹在新西兰兔体内的实验研究

基金项目: 

基金: 上海市金山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JSYQ201620); 上海市金山区医疗卫生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JSZK2015B06);

Experiment Research of Degradable Magnesium Alloy AZ31 Tissue Clips Implanted to New Zealand Rabbits

Funds: 

基金: 上海市金山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JSYQ201620); 上海市金山区医疗卫生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JSZK2015B06);

  • 摘要: 目的 研究镁合金AZ31组织夹在生物体内的降解情况及其对动物各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镁合金AZ31组织夹植入新西兰兔腹腔模型, 定时观察伤口愈合及一般状况。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钙磷镁等, 观察材料植入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收集心、肝、脾、肺、肾及脑等组织标本, 行HE染色, 对各脏器进行组织学观察。通过X线摄片观察组织夹在新西兰兔体内的降解情况。结果 血液学检测结果显示, 镁合金AZ31组织夹对血常规各项指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影响 (P> 0.05) 。重要内脏器官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未见有害物质集聚。X线片显示, 组织夹在新西兰兔体内发生缓慢降解。结论 镁合金AZ31是较为安全的医用可降解镁合金材料, 用其制作的组织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美国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1位(27%)和第2位(11%)。据估计,2022年美国将新增268 490例PCa病例,34 500名男性将死于这种疾病[1]。mPCa患者预后差,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限。

    mPCa目前仅通过全身治疗来控制[2]。在mPCa患者中,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ADT) 18~24个月后通常会发展至去势抵抗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肿瘤细胞通过雄激素非依赖的途径增殖,从而导致疾病的进展[3]。除了全身治疗外,这些患者还可以接受一系列干预措施来治疗与疾病相关的症状,这些干预措施包括前列腺和骨转移灶的姑息性放射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4]。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对存在寡转移的原发性PCa患者进行局部治疗和/或转移导向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并可能导致OS的改善[5]

    现回顾局部细胞减灭策略当前的临床证据基础。

    1.1.1   回顾性研究

    mPCa患者原发肿瘤局部细胞减灭放疗获得生存益处的早期证据来自大量基于人群的回顾性分析和较小规模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6-10]。利用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数据,Rusthven等[10]对6 382例新发mPCa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有538例(8.4%)在接受ADT的同时还接受了前列腺放射治疗,与仅接受ADT组相比,这组患者绝对OS获益为16%。Culp等[8]分析了2004至2010年间SEER数据库中记录的8 185例mPCa患者的结果,发现接受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129例患者与未接受明确的原发肿瘤局部治疗的7 811例患者相比,在5 a疾病特异性存活率(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方面有12.6%的绝对获益,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还与30.1%的5 a OS获益相关。

    1.1.2   前瞻性研究

    2018年,来自2个细胞减灭性前列腺放射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被公布,提供了支持这种方法的证据[6, 9]。在第Ⅱ期HORRAD试验[6]中,432例新发mPCa患者接受了ADT联合或不联合原发肿瘤的局部外照射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 ,对来自低瘤负荷疾病(< 5个骨转移灶)的患者数据进行亚组分析后,显示出有利于EBRT组的OS改善[6]

    在一项亚组分析中,转移负荷低的患者从前列腺EBRT中获得了统计上显著的生存优势[9]。此外,细胞减灭治疗与3 a无失败生存益处有关,在疾病负荷低的亚组和总体人群中都是如此[9]。重要的是,放疗耐受良好,只有5%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出现3~4级不良事件[9]

    1.2.1   回顾性研究

    2013年,前述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持细胞减灭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治疗策略[8],在这项研究中,245例接受RP的患者与7 811例未接受明确局部治疗的患者相比,5 a绝对DSS增加了27.1%[8],细胞减灭术也与44.9%的5 a绝对OS获益相关。慕尼黑癌症登记处(1998~2010年)的一项分析中,74例接受细胞减灭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新发mPCa患者与1 464例未接受手术的患者相比,5 a的OS获益有30%的绝对改善[11]

    Sooriakumaran等[12]报告了106例初发cTxM1a-b前列腺癌患者的回顾性病例,这些患者接受了细胞减灭性前列腺切除术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xtende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ePLND),平均随访时间为22.8个月,DSS为88.7%。

    在一项涉及79例寡转移性前列腺癌(oligo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omPCa)患者(< 5个骨转移灶)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中,38例接受机器人辅助细胞减灭性前列腺切除术加或不加ePLND的患者与41例仅接受ADT的患者相比,绝对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优势为47个月;ePLND组未达到中位DSS,而仅ADT组为40个月[13]

    在Shemshaki等[14]报告的一项涉及100 973例mPCa患者的荟萃分析中,16 930例接受细胞减灭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cytoreductive radical prostatectomy,CRP)的mPCa患者与30 345例仅接受全身治疗的患者相比,1 a、3 a和5 a癌症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率、OS率均明显获益。

    1.2.2   前瞻性研究

    支持细胞减灭性前列腺切除术在omPCa患者中发挥作用的证据也在不断涌现,例如,Lumen等[15]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109例新发低负荷mPCa患者,分别有48例、26例和35例患者接受了CRP、前列腺放射治疗(radiotherapy to the prostate,RTP)和未进行局部治疗(no local therapy,NLT)。在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后,CRP、RTP和NLT组的2 a OS率分别为93%、100%和69%,2 a CSS率分别为93%、100%和75%。CRP组和RTP组的OS、CSS明显优于NLT组,而CRP组和RT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RP、RTP和NLT的2 a局部无事件生存期(local event–free survival,LEFS)分别为92%、77%和60% ,CRP组较RTP组和NLT组有更好的LEFS。

    Heidenreich等[16]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3例mPCa患者,他们接受了新辅助ADT治疗,随后接受了细胞减灭性前列腺切除术和ePLND。在中位随访时间34.5个月后,该组的中位PFS改善了12.1个月,细胞减灭术也与此时DSS改善11.4%和OS改善12.4%相关。报告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根据Clavien-Dindo分类,没有4~5级不良事件,这与其它回顾性病例系列的结果一致[13]。除了肿瘤学结果和手术并发症外,Heidenreich 等[16]报告说,在细胞减灭性前列腺切除术组的23例男性中没有局部症状,尿可控率为91.3%(定义为每天需要≤1个尿垫)。

    微创消融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ablative therapy,MIAT)正在成为PCa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通常用于中低风险、非转移性疾病的患者[17]。冷冻消融术已被证明可以控制局部疾病和改善肾细胞癌患者的肿瘤学预后[18]。重要的是,这种形式的治疗可以避免外科转移切除的需要,并且可以安全地与全身治疗一起使用[17]

    Sheng等[19]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该研究与原发性PCa冷冻消融术有关,研究对象为46例患有<cT3a期疾病、骨转移、无内脏转移、血清PSA水平在新辅助ADT治疗6个月后降至< 1.0 ng/ml的mPCa患者。共有23例患者接受了冷冻治疗,随后接受了辅助ADT治疗,而26例患者仅接受了ADT治疗。作者报道,冷冻治疗组的绝对中位PFS优势为10个月,冷冻治疗将疾病进展的风险降低了79%[19]。就局部症状而言,接受细胞减灭性冷冻治疗的患者比仅接受ADT治疗的患者更不可能需要姑息性泌尿外科干预[19]。此外,冷冻治疗安全性好,没有直肠损伤或瘘管的报道 [19]。这些发现与包括非转移性 T3b期前列腺癌患者在内的其他系列报道的冷冻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一致[17]。事实上,在非转移性疾病环境下的MIAT比根治性疗法产生的副作用更少,当应用于有高并发症风险的转移性疾病的患者时,这可能是有益的[17]

    Reddy等[20]对英国13个中心(2005~2020年) 登记的经高能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后的1 379例非转移性PCa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访,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 7 a无失败生存(failure-free survival,FFS)率为69%,中、高危癌症患者的7 a FFS率分别为68%和65%。Clavien-Dindo > 2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7/1379)。作者报道,虽然目前还没有10 a以上的随访数据,但局灶性HIFU治疗对7 a以上的早、中期癌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除了原发性PCa的局部细胞减灭治疗外,通过MDT来减少转移负荷也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在其他实体癌症的背景下,证据基础也在不断增加[21]。对于PCa患者,这类治疗可以采取手术(例如淋巴结清扫)、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线性放射治疗(包括盆腔淋巴结放射治疗)或α-emitter放射治疗(如223Ra-dichloride治疗骨转移)[22-24]

    早期证据来自ALSYMPCA试验,该试验调查了在标准治疗中添加223Ra-dichloride的情况,结果显示,在233Ra组和安慰剂组中,中位OS分别为14.0个月和11.2个月[22]

    2018年,一些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显示,在寡复发mPCa患者中,使用SABR或手术进行MDT的生存优势超过了仅基于PSA的监测。例如,涉及62例男性的STOMP试验[23]显示,接受SABR或手术的绝对无ADT生存益处为8个月。类似地,在对54例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CSPC)患者进行的SABR与单独观察的Ⅱ期ORIOLE试验中[25],结果显示,在6个月的PFS方面,SABR有很大的优势。

    关于新发mCSPC,O‘Shaughnessy等[24]在20例早期转移性疾病(M1a-b和 < 10个骨转移灶)患者中进行了研究。干预是按顺序进行的,先行全身治疗,然后行前列腺切除术和ePLND,并进行或不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如果影像学显示肿瘤呈阳性,则随后对骨骼病变进行SABR,同时对主动脉旁淋巴结进行放射治疗[24]。总体而言,95%的男性达到了无法检测到的血清PSA水平的主要终点,25%的患者在仅接受ADT治疗后达到了这一终点[24],值得注意的是,另外分别有50%和20%的患者在手术和放疗后达到了这一终点。尽管采用了强化的多模式治疗方案,但仅有3例三级手术并发症的报道,表明该治疗方法是安全的[24]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在mCRPC患者中高度表达,(177Lu)-PSMA-617是一种放射性配体疗法,可向表达PSMA的细胞和周围的微环境提供β粒子辐射,杀死肿瘤细胞[26]。Sartor等[26]的研究提示,与标准治疗组相比,177Lu-PSMA-617加标准治疗组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中位数,8.7个月 vs 3.4个月)和OS(中位数,15.3个月 vs 11.3个月)。同时,不良反应可控,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在晚期PSMA阳性mCRPC患者的标准治疗中,加入177Lu-PSMA-617放射性配体治疗可延长患者的PFS和OS[26]

    既往mPCa强调的是药物综合治疗为基础的全身系统性治疗,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于omPCa局部治疗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对于区域淋巴结转移(任何T,N1M0)的PCa,可行RP+PLND或ADT联合EBRT,对RP术后pN1的PCa患者,采用EBRT联合ADT治疗对这类患者的局部控制是有益的。对于低瘤负荷mHSPC患者,推荐在ADT基础上新增EBRT。在mCRPC中,镭-223可用于治疗有症状的骨转移患者,镭-223是目前唯一可改善伴多发骨转移的mCRPC患者生存获益的核素治疗方案。177Lu-PSMA-617可用于既往使用过新型内分泌治疗以及≥2线化疗失败的mCRPC患者。对于尿路梗阻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行TURP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改善局部症状。mPCa的治疗应重视多学科会诊的开展,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医疗决策和健康管理方案,最终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了全身治疗外,对于新发mPCa患者,特别是低瘤负荷mPCa患者可行前列腺放射治疗、前列腺切除术,还可以采用冷冻治疗、HIFU等局部治疗策略。由于寡转移疾病的可见性和新技术的发展,转移导向治疗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在omPCa中,应采用多模式方法,以消除所有可检测到的疾病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未来应该充分利用PSMA-PET成像的潜力,将成像与分子生物标志物相结合,对每个病例进行更加优化的风险分层,改进手术/放射局部治疗,并整合新型治疗方法,如放射性药物驱动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仍需要结合患者肿瘤分期、全身耐受情况、生活质量期望值等选择最适合的干预方法。特别需要增加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确定不同细胞减灭治疗方式的最佳适用人群。

  • [1]ERIC LEE, WS FELIX WONG, 黄倩, 等.腹腔镜下止血设备新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11 (5) :385-390.
    [2] [2]BOZKURT M A, NSAL M G, KAPAN S, et al.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appendiceal stump closure:metal clip and Hem-o-lok clip[J].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 Part A, 2014, 24 (8) :571.
    [3] [3]LV B, ZHANG X, LI J, et al. Absorbable polymeric surgical clips for appendicular stump closure: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of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with lapro-clips[J].Oncotarget, 2016, 7 (27) :41265-41273.
    [4] [4]HAGHSHENAS M.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degradable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A review[J].Journal of Magnesium&Alloys, 2017, 5 (2) :189-201.
    [5]宋融.生物可降解腹腔镜手术止血夹用镁合金的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 2015.
    [6] [6]MOCHIZUKI A, YAHATA C, TAKAI H. Cytocompatibility of magnesium and AZ31 alloy with three types of cell lines using a direct in vitro method[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 2016, 27 (9) :145.
    [7]奚廷斐, 魏利娜, 刘婧, 等.镁合金全降解血管支架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 2017, 53 (10) :1153-1167.
    [8]顾炜, 蔡兵, 吴鸣宇. Hem-o-lok夹和可吸收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5, 27 (3) :238-240.
    [9]焦鹤仙.经胃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的护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 (2) :141-144.
    [10]张凯恋, 张芬, 林菲, 等.右乳癌保乳术后X线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吉林医学, 2016, 37 (4) :816-819.
    [11] [11]HU W, LI Y.Replacement of titanium cilps by absorbable sutures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2010, 10 (5) :429-430.
    [12] [12]ZHANG K L, LIN F, ZHANG F, et al. Dosim etry study of silver clip marker on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for right breast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J].Biomedical Engineering&Clinical Medicine, 2016, 20 (2) :157-161.
    [13] [13]SHANG X, TAO L I, YUTONG L U, et al. Effect of microenvironment changes during AZ31B magnesium alloy degradation on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adhesion in vitro[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2017, 34 (9) :946-949.
    [14] [14]BAI N, TAN C, LI Q, et al. Study o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nti-infection of modified magnesium alloy[J].Bio-Medic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7, 28 (4) :339.
    [15] [15]ERNSTBERGER T, BUCHHORN G, HEIDRICH 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valuation of intervertebral test spacers: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magnesium versus titanium an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 as biomaterials[J].Irish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2010, 179 (1) :107-111.
    [16] [16]LIN W, ZOU N, LI Q Z. Mechanical and biodegradable behavior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immersed in simulated body fluid[J].Challenges in Mechanics of Time Dependent Materials, 2018, 2:49-55.
    [17]张慧娟, 马林.乳腺癌术后全乳腺或胸壁外照射大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6, 37 (6) :661-664.
    [18] [18]WITTE F, FISCHER J, NELLESEN J, 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corrosion measurements of magnesium alloys[J].Biomaterials, 2006, 27 (7) :1013-1018.
    [19]高家诚, 胡德, 宋长江.医用镁合金降解及其对人体的影响[J].功能材料, 2012, 43 (19) :2577-2583.
  • [1] 邓绍友, 李蓉, 李进涛, 赵玉兰, 王佩锦, 郑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骨关节炎的机制及动物实验初步验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701
    [2] 张楠, 胡欣瑜, 董鲜祥, 段为钢, 云宇.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3] 任旭, 王沂峰, 戴丽冰.  子宫内膜异位症SCID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4] 杨灿, 巩宇航, 王海峰, 李海皓, 刘靖宇, 王伟, 王剑松, 左毅刚, 陈戬, 詹辉, 丁明霞.  单抗KMP1的体内抑制膀胱癌EJ细胞株成瘤的动物实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5] 焦鹤仙.  经胃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的护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秦雨琪, 张丽娟, 任伟东, 董坚.  骨髓干细胞输注修复放疗免疫抑制的动物实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张冰洁, 张远平, 马林昆, 周伟, 赵学英, 孙恒, 王丽超, 郭晓艳.  PMMA-硅胶夹持型人工角膜不同手术方式的动物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光雪峰.  左向右分流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制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张浒.  二尖瓣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张文霞.  尼莫地平术中灌洗对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效果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杜凯.  3种胶质瘤细胞株(U87、U251及T98G)体外趋化组织细胞淋巴瘤细胞(U937)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李来邦.  小体积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陈刚.  猪胆道缺损修补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王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张明.  开颅手术夹闭治疗47例颅内破裂动脉瘤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戴琳.  单纯心理应激对SD大鼠行为及髁突软骨组织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李莉.  高渗盐水治疗家兔大脑中动脉栓塞的颅内高压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改进背驮式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朱洪.  改进背驮式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徐敬.  同种异体胎肝组织微片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78
  • HTML全文浏览量:  546
  • PDF下载量:  10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10-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