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围手术期高压氧治疗对跟骨骨折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龙冰 孙晓莹 李霁 李璋

杨成林, 胡婕, 王静, 王敏华, 黄玲. Th17和Treg细胞与慢性光化性皮炎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5): 95-10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11
引用本文: 龙冰, 孙晓莹, 李霁, 李璋. 围手术期高压氧治疗对跟骨骨折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05): 108-111.

围手术期高压氧治疗对跟骨骨折切口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基金项目: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7FE467-185);

  • 摘要: 目的观察跟骨骨折围手术期介入高压氧辅助治疗对术前消肿、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115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治疗联合术后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入院时即增加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手术部位皮肤软组织恢复愈合情况。结果入院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足部皮肤色暗、明显肿胀、表皮水泡及皮温低情况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围手术期介入高压氧治疗较仅术后介入高压氧治疗在术前消肿、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 慢性光化性皮炎 (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 是一种慢性的、能持续影响曝光部位皮肤的光诱导性皮炎,50~70岁的老年男性为好发人群,皮损反复发作可以持续数年乃至更久,这就给CAD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既往研究认为,T细胞亚群与CAD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1]。CAD患者中也可能存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 cells)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 cells)细胞的失衡,笔者对CAD患者的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实验室指标作相关性分析,以期为揭示CAD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

    收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并确诊的CAD患者25例,符合Norris和Hawk诊断标准[2]。同时随机选取20名至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与CAD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 0.05)。CAD患者排除标准[3]:(1)有其他光敏性皮肤病的患者;(2)对测试的变应原过敏者;(3)有机体抵抗力低下,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肝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功能损伤、心肺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甲亢等);(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5)测试区有局部感染者;(6)试验之前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未达1周及停用免疫抑制剂未达2周,停用抗组胺药未达(2~3)d者。排除标准:(1)测试者拥有CAD诊断标准中的任意一项;(2)近3月来有疾病发生;(3)近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CAD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Th17细胞/Tregd 的比值,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CAD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组(因前述健康对照组中有10例志愿者不同意进行皮肤活检,故选取另外10例)皮肤组织皮损白介素-17(IL-17);叉头转录因子p3 (Foxp3)的表达。

    1.2.1   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比

    人类Treg/Th17试剂盒及同型对照抗体购自BD公司。空腹采集5 mL EDTA抗凝外周血将50 μL EDTA抗凝外周血加入离心管封口,40 ℃低温孵育15 min;按Treg/Th17试剂盒说明依次加入抗体充分混匀后,孵育30 min,进行表面标记;加入红细胞裂解液 2 mL,4 ℃避光孵育10 min,12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加入流式染色缓冲液,12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弃上清;重复上述操作1次,使离心管底部颜色接近透明或呈淡黄色;加入0.5 mL 流式染色缓冲液重悬固定,4 ℃保存,2 h内上机检测。使用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仪[FACS Canto ⅡPlus(3激光10色)]进行检测,上样检测后用Flowjo软件进行分析,自动获得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外周血CD4+T中的百分率。Treg细胞结果判读是否为CD4+T细胞中被标记为CD4+CD25+CD127阴性或弱表达;Th17检测结果判读为CD4+CD196+CD183-

    1.2.2   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和Foxp3的表达

    兔抗人foxp3多克隆抗体及羊抗人IL-17多克隆抗体均购于西格玛奥德里奇贸易有限公司。将标本切片(4 μm厚度)脱蜡、水化、烤片、冲洗后,3%H202去离子水孵育15 min, PBS冲洗3×5 min,将切片置于EGTA抗原修复液中修复。PBS冲洗3×3 min,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非特异性染色阻断剂1~2滴,室温下孵育15 min。倾去,每张切片上滴加1~2滴的一抗试剂。其中鼠抗人 IL-17 多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 1∶200)、兔抗人 Foxp3 多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 1∶200)。切片在4 ℃冰箱过夜后在室温下静置30~60 min,PBS冲洗3×5 min。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酶标羊抗鼠或兔IgG聚合物60 μL,室温下孵育15 min。PBS冲洗3×5 min。滤纸除去PBS液,将DAB显色液滴加到切片上,每张切片滴加约60 μL,室温下显色2~3 min,镜下观察切片细胞的变化,当细胞中出现明显棕色或棕黄色颗粒时及时将显色液甩掉,

    清水冲洗切片,使显色反应终止。用肺鳞癌组织、小肠上皮组织作为阳性对照,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HE染色作组织学对照。以细胞质和(或)细胞核有棕黄色或深褐色颗粒为阳性。Foxp3阳性定位于淋巴细胞中细胞核,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IL-17阳性定位于淋巴细胞中细胞浆,胞浆内出现棕黄色或褐色颗粒为阳性。光镜下每张切片中选取淋巴细胞较多的5个高倍视野。根据5个视野中出现阳性细胞的个数来计算百分比:胞核或胞浆在显微镜下显色呈棕黄色或棕褐色的细胞个数≥6%为阳性;<5%为阴性(-)。根据细胞着色深浅记分:未着色计0分;淡黄色计1分;棕黄色计2分;棕褐色计3分。以上2种记分总得分除以2为最终得分。0~0.5分为阴性(-);1~3分为阳性(+)。

    1.2.3   CAD患者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按Hanifin J M等据PASI评分修订的EASI 评分表[4]对25例CAD患者皮损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由均数±标准差($\bar x \pm s $)表示,2组间比较使用检验,以α = 0.05为检验水准,P <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EASI 评分为 6.8~33.95 分,平均(17.42±7.66)分。

    Th17细胞原始散点图分区明显,CAD患者Th17细胞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图12);Treg细胞原始细胞散点图细胞分区明显,CAD患者Treg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图12)。与健康志愿者相比,CAD患者Th17细胞在外周血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15,P < 0.05);CAD患者Treg细胞在外周血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7.414,P < 0.01);CAD患者的Th 17/Tre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8.930,P < 0.01),见表1

    表  1  各组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bar x \pm s $
    Table  1.  Th17 cells,Treg cell ratio and Th17/Treg ratio in each group
    分组nTh17(%)Treg(%)Th17/Treg
    CAD患者 25 16.64 ± 6.12* 3.05 ± 1.29** 5.72 ± 1.68**
    健康志愿者 20 11.49 ± 4.44 6.04 ± 1.41 2.01 ± 0.88
    t 3.15 7.41 8.93
    P 0.001 P < 0.01 P < 0.01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 0.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1  CAD患者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Figure  1.  Results by flow cytometry detection of Treg cells and Th17 cells in CAD
    图  2  健康对照组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Figure  2.  Results by flow cytometry detection of Treg cells and Th17 cells in healthy control group

    Th17细胞和Th17/Treg的比值随EASI 评分的增加而增加、Treg细胞随EASI 评分的增加而减少,可初步判断Th17细胞和EASI评分之间、Treg细胞和EASI评分之间以及Th17/Treg比值和EASI评分之间有近似线性关系,进一步做Person直线相关分析:Th17细胞和EASI评分的相关系数r = 0.985,P = 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2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Treg细胞和EASI评分的相关系数r = -0.846,P = 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2者间存在负相关关系;Th17/Treg比值和EASI评分的相关系数r = 0.97,P = 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2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见图3

    图  3  Th17细胞、Treg细胞和Th17/Treg的比值与EASI 评分相关性分析
    a:CAD患者Th17细胞与EASI 评分的散点图;b:CAD患者Treg细胞与EASI 评分的散点图;c:CAD患者Th17/Treg比值与EASI 评分的散点图。
    Figure  3.  Analysis of EASI score between the ratio of Th17 cells,Treg cells,and Th17/Treg

    Foxp3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IL-17阳性染色定位于胞浆,CAD病例组Foxp3、IL-17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健康对照组二者仅在部分标本的真皮浅层呈弱阳性表达。CAD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间Foxp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73,P > 0.05)。CAD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间IL-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9.288,P < 0.05);见表2表3图4(a,b,c,d),图5(e,f,g,h)。

    表  2  Foxp3在CAD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皮肤中表达差异(n)
    Table  2.  The difference of Foxp3 expression in skin (n)
    分组n阳性阴性阳性率(%)χ2P
    CAD病例组25322120.373> 0.05
    健康对照组1028 2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3  IL-17在CAD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皮肤中表达差异(n)
    Table  3.  The difference of IL-17 expression in skin (n)
    分组n阳性阴性阳性率(%)χ2P
    CAD病例组2522388*19.288< 0.05
    健康对照组101 910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4  健康对照组皮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
    a:健康对照组 IL-17阴性表达(×100);b:健康对照组IL-17阴性表达(×200);c:健康对照组Foxp3阴性表达(×100) ;d:健康对照组Foxp3阴性表达(×200)。
    Figure  4.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skin tissue in healthy control group
    图  5  CAD皮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
    e:CAD组 IL-17阳性表达( ×200 );f:CAD组 IL-17阳性表达( ×400 );g:CAD组 Foxp3阴性表达( ×200 );h:CAD组 Foxp3阴性表达( ×400 )。
    Figure  5.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skin tissue in CAD

    目前普遍认为CAD的发病机制为光敏物质与皮肤结合形成的新抗原诱导的DTH。DTH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而T淋巴细胞可分为CD4+和CD8+2大亚群, Treg及Th17细胞均是CD4+T细胞的一个亚群。陈浩、邓丹琪等[5]用免疫组化的方式发现,CAD患者皮损内存在有Th细胞和Tc细胞,在早期主要以CD4+T细胞介导的DTH为主,晚期则以CD8+T细胞介导的DTH为主。由此推测,在CAD起病的早期过程中,CD4+T细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CD4+T细胞的2个重要亚群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慢性光化性皮炎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Th17细胞分泌IL-6、IL-17、IL-2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实现免疫功能。IL-17在很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和组织中均呈现了极高表达。免疫反应中IL-17有促进炎症发生的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在全身性反应中对中性粒细胞的募集、成熟和激活作用,研究发现缺乏IL-17或者Th17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缺陷以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等抵抗力减弱[6-7];另一方面它还能够诱导间充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例如IL-6、IL-8和CCL20,从而加重炎症[8]。IL-17通过受体与异二聚体复合物相结合来发挥生物学效应[9]。IL-17在宿主对抗外界病原体的固有免疫防御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10]

    本实验中笔者先通过标记CD4+CD196+CD183-等表面抗原来界定Th17细胞,结果显示CAD患者Th17细胞在外周血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免疫组化法同样发现IL-17在CAD皮损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IL-17作为一个重要的促炎因子,在CAD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在CAD的慢性期,CA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组的IL-1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推测IL-17主要在疾病的急性期发挥作用[11]。这也提示可尝试通过影响Th17的增殖分化达到治疗目的,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17、IL-22,TNF-α可以作为CAD新的治疗靶点,尝试CAD靶向治疗方案。

    Treg细胞具有无反应性及免疫抑制性,可通过细胞接触触及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IL-10 发挥其对多种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及调节内环境稳态。Treg数量减少和功能下降可以导致Treg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受到损伤,这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相关[12]。本研究先使用CD4+CD25+CD127-或弱表达来界定Treg细胞,结果显示CAD患者Treg细胞在外周血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

    Foxp3属于FOX蛋白家族。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Foxp3+Treg细胞在控制多种免疫反应的生理和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13-14]。Foxp3 + Treg可以表达高水平的Foxp3,Foxp3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控制Treg细胞发育和功能的主要调节因子。并且Foxp3的连续表达是维持Treg细胞表型所必需的。本组资料中CAD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间Foxp3、IL-17在皮损内的表达结果比较发现,Foxp3在CAD皮损中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似。IL-17在CAD皮损中的分布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这一结果与其他慢性炎性疾病中Foxp3和IL-17的表达情况相同。也与我们用流式细胞术所检测得到的结果是相符的。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CAD患者的Th17/Treg显著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和Th17细胞失衡可能是慢性光化性皮炎的重要的发病机制。这些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了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Th17/Treg相关,Th17/Treg比值升高,平衡向促炎的Th17细胞方向转化,促使炎症发生[15-16] 。在CD4+T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不但可以促使原始CD4+T淋巴细胞向Treg细胞分化,TGF-β还可以与IL-6一起作用于CD4+T细胞,使其转化成为Th17细胞;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主要受到TGF-β、IL-6,IL-10,IL-23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因此,它们在外周血中的分化是彼此制约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在IL-6、IL-1以及TGF-β的共同作用下重新向Th17细胞转化。即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特定的微环境中它们能够互相转化,并且Th17细胞和Treg细胞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机体可以通过改变这种平衡来改变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状态;而免疫性疾病、感染以及肿瘤等疾病常常发生在该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在本研究中,CAD患者Th17/Treg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失衡,Th17细胞升高水平和EASI评分2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Treg细胞和EASI评分2者间存在负相关关系;Th17/Treg比值和EASI评分2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Th17/Treg比值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Th17细胞水平越高,Treg细胞水平越低,皮损越严重,本研究显示皮损中IL-17表达增高,也提示Th17细胞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了CAD的炎症过程,发挥了促炎作用。Th17细胞升高,促使平衡向炎症方向转化,可能是CAD发病的重要机制。

    综上所述,CAD患者存在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失衡,Treg细胞及Th17细胞在C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急性期CAD患者Th17细胞水平升高,Th17/Treg比值升高,可用来作为判断CAD病情的辅助指标,在将来也许可为CAD的治疗提供新的靶向选择。

  • [1] 陈晓容, 袁薇, 郭盛丽, 朱婷, 林威娜, 肖旭.  对内镜下肠息肉日间手术患者的全程护理的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434
    [2] 廖娜, 李雷激, 费静, 王芳, 汪敏, 万海艳.  围手术期结构性营养综合干预对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29
    [3] 依光叫, 张莉, 丁昱, 刘华, 庞允婷, 陈涌.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230
    [4] 杨淑迪, 钟雨莉, 刘玲, 田新.  加速康复外科在新生儿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5] 蔡丽萍, 向建文, 王胤佳, 李敏, 徐丽萍, 蒙旭.  器官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序惯性皮肤干预效果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晏聃, 罗生平, 龙冰, 周丽琼, 查旭, 曹霞, 李璋, 孙晓莹, 李霁, 张远平.  VEP对高压氧治疗大鼠视神经损伤疗效的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杨旭, 马润伟, 宋怡, 张晓羽, 王霁阳, 张大勇.  波生坦在围术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太祥.  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25 例临床病例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周亚妮.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温巾雅.  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袁宏谋.  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刘国红.  跟骨解剖型钢板与锁定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罗忠明.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杨慧.  78例巨大或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气道护理管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杨慧.  78例巨大或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气道护理管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术式选择及围手术期处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云南白药在鼻内窥镜术围手术期止血的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杨明莹.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赵光强.  75岁以上老年肺癌病人34例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91
  • HTML全文浏览量:  793
  • PDF下载量:  4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