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大神经血管沟解剖位置的CBCT研究
-
摘要: 目的研究成人腭大神经血管沟的解剖形态,探讨腭大神经血管沟的解剖形态与腭穹隆形态的相互关系,为涉及该位置的口腔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80名成人CBCT资料,记录左右侧上颌腭大神经血管沟的形态、位置范围,不同拱度腭穹窿下腭大神经血管沟分布情况。结果 (1) 94.12%的男性和94.74%的女性存在至少一条腭大神经血管沟,依照形态可分为凹陷型、带嵴凹陷型、双凹型及管状型四种类型;(2)腭大神经血管沟到上颌对应磨牙釉牙骨质界的距离统计结果为:男性显著大于女性(P<0.05);高腭弓大于低腭弓组(P<0.05)。结论成人腭大神经血管沟形态具有多样性,以凹陷型和带嵴凹陷型为主,其位置与腭穹隆高低和性别有相关性。CBCT可提供关于腭大神经血管沟的位置和形态信息,提高对该结构的认识,有助于区别上颌骨解剖及病理形态,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期刊类型引用(3)
1. 张鹏,苗玉荣. 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24): 6153-6156 . 百度学术
2. 张玲,周青,汪渊. N-(4-羟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对肺癌H1299细胞增殖的影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08): 50-53 . 百度学术
3. 马绿渊,肖朋,陈秋秋. 体外静水压力作用下SB203580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FAS蛋白和凋亡率的影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7(08): 1056-106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54
- HTML全文浏览量: 1460
- PDF下载量: 48
- 被引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