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冬艳, 杨润许.
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 |
行浩然, 张曦, 张盈盈, 鲍天昊.
青少年抑郁症使用抗抑郁药物的临床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725
|
[3] |
廉坤, 李咏梅, 施诚龙, 陈怡兰, 张磊, 杨薇, 许秀峰.
通过综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精神分裂症中关键线粒体自噬基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4] |
段登艾, 张勇辉, 王维, 廖欣菊, 张志雄.
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304
|
[5] |
储召松, 王欣, 和梦鑫, 许秀峰, 王娜, 沈宗霖.
抑郁症自杀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301
|
[6] |
余蕾, 武文志, 张云桥, 游旭, 曾勇.
HPA轴在抑郁症中的研究概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222
|
[7] |
程甜甜, 尹文卅, 王佳, 卢玉梅, 陈炫羽, 聂胜洁, 刘林林.
TMT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014
|
[8] |
尹文卅, 卢玉梅, 佟金莲, 聂胜洁, 阮冶.
DNA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811
|
[9] |
王小云, 王巧云, 顾明华, 丁昱, 关雨雯, 张继兰.
miR-373通过P2X7R影响抑郁症小鼠行为的作用机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030
|
[10] |
高庆, 谢星, 罗莉.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11] |
冯梓乔, 张云桥, 游旭, 张闻宇, 龙青, 滕兆伟, 曾勇.
IL-6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12] |
李仙, 季长亮, 曾淑娥, 杨蜀云, 杨皓棋, 侯亚婷.
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6
|
[13] |
吴杰, 张云桥, 滕兆伟, 游旭, 刘子君, 马语晗, 张闻宇, 冯梓乔, 龙青, 曾勇.
长链非编码RNA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14] |
林媛媛, 元静, 曾雷, 卫芋君, 张艳, 徐莉, 杨建中.
神经调节素1基因多态性位点rs35753503、rs3924999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15] |
姜红燕, 冉柳毅, 吴桂霞, 许秀峰, 于黎.
NDST3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16] |
雷杰鹏, 杨丽, 罗诚, 张体苑, 吕鑫, 李胜巧, 林海波.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在治疗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17] |
冯国华, 卫芋君, 元静, 张艳, 曾雷, 杨建中.
DRD2和DRD3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联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18] |
保文莉.
瑜伽运动对高校大学生抑郁症干预效果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19] |
敖磊.
糖尿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 |
杜映荣.
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中老年高血压并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