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T-Scan系统测量对比分析正畸与非正畸青年学生的咬合参数
-
摘要: 目的运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分别记录下个别正常合和正畸后在咬合过程中的咬合变化,比较两者咬合差异,对临床错颌畸形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T-ScanⅢ咬合分析仪分别记录10例个别正常受试者与10例正畸结束受试者的咬合数据(正中颌位、前伸颌位、侧颌位的前后牙力百分比平均值、力不对称指数、力中心点最大位移、咬合接触时间、咬合分离时间),并对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正畸组在左右侧伸颌的咬合分离时间明显比非正畸组延长,正畸组前牙区咬合力比非正畸组有所降低。其余咬合力参数测量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T-Scan系统能较为准确直观的表达咬合力参数,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正畸与非正畸组在咬合分离及前后牙咬合力分布的变化需引起重视。
期刊类型引用(6)
1. 孙秋榕,肖庆春,刘鸣,邓炜. 牙周基础治疗在重度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24(32): 82-86 . 百度学术
2. 王苏娟,陈志岭,张晶晶,赵梓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自锁托槽对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咬合功能及牙周美学的影响. 中国美容医学. 2023(08): 140-144 . 百度学术
3. 杨琪琦,陈梦婷,胡江天,周婷. 隐形与固定矫治器治疗骨性Ⅰ类错畸形咬合变化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12): 127-132 . 本站查看
4. 高莹,马明宇,张晓虹,梁炎,张月兰. 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排齐整平后的咬合特征. 河南医学研究. 2021(13): 2335-2339 . 百度学术
5. 杨琪琦,胡江天,周婷. PAR指数和T-scan咬合系统运用于评价正畸咬合疗效的优势.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11): 166-170 . 本站查看
6. 武蕾,张燕,桑遥彩. T-scan系统结合数字化模型测量牙根纵裂患者咬合力分布的价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24): 2178-2181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95
- HTML全文浏览量: 735
- PDF下载量: 89
- 被引次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