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樊浩 吴雪娇 程振宇 唐修柏 刘幸 黄会

吕永昌, 罗伟, 张旭刚, 曹然, 李自强, 王荣, 郑啟颖, 刘跃昆, 刘廷艳, 尹吉利, 丁沛沛, 王昆. 单孔胸腔镜肺术后联合康复科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0): 104-10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013
引用本文: 樊浩, 吴雪娇, 程振宇, 唐修柏, 刘幸, 黄会. 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Yongchang LV, Wei LUO, Xugang ZHANG, Ran CAO, Ziqiang LI, Rong WANG, Qiying ZHENG, Yuekun LIU, Tingyan LIU, Jili YIN, Peipei DING, Kun WANG. Effect of Combined Intervention of Thoracic Surgery and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n Fast Track Surgery of Patients after 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10): 104-10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013
Citation: Hao FAN, Xuejiao WU, Zhenyu CHENG, Xiubai TANG, Xing LIU, Hui HUANG.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Kangfuxin Combined with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aediatric Herpetic Stomatiti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2024J0879);昆明市卫生科研基金(2021-03-08-006);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基金(2021-SW-1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樊浩(1997~),男,云南会泽人,医学硕士,初级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通讯作者:

    程振宇,E-mail:13578022596@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71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Kangfuxin Combined with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aediatric Herpetic Stomatitis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检索各数据库中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使用RevMan 5.4 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2篇RCTs,样本量1 094例。Meta分析显示,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可显著提高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总有效率[RR = 1.21,95%CI(1.16,1.28),P < 0.00001]。与单磷酸阿糖腺苷常规抗病毒治疗组相比,康复新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RR = 0.26,95%CI(0.14,0.51),P < 0.00001]。此外,康复新液组还能有效缩短疱疹消失(皮损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恢复饮食时间(P < 0.05),在促进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4+/CD8+)、血清学水平(CRP、TNF-α、WBC、IL-10、VEGF、EGF及IL-6)恢复上有优势(P < 0.05)。  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于缩短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恢复时间、改善淋巴细胞和血清学水平指标上有优势。
  •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也称快通道外科( fast-track surgery,FTS) ,是指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流程,并个体化设计方案等来减少手术创伤导致的创伤及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主要包括术前心理、健康教育、快速麻醉通道、微创外科手术、多模式镇痛、术后康复治疗、早期活动等。1997年丹麦学者Kehlet首次提出ERAS理念之后,快速康复理念逐步在我国得到应用,近年来由于外科微创技术的应用,ERAS理念在各个外科中深入应用,包括胸外科在内其效果得到了广泛证明[1-4]。而快速康复外科离不开多学科协作,康复科作为重要的术后协助科室,通过分析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方式,评估患者术后状态,给与个性化实施心肺、肢体康复锻炼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住院期间舒适感。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术后康复主要是锻炼呼吸肌、上下肢,有利痰液和胸腔积液排出,降低血栓形成风险,锻炼腰背部肌肉、腹部推拿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术口疼痛。通过术前、术后用药及术后康复锻炼清洁呼吸道、改善气道炎性有利于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减低肺部感染风险[5]。本文旨在展示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价值,探讨围手术期流程优化和多学科协作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

    1.1.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2020年02至2021年2月的105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常规胸外科处理组),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125例患者为研究组(术后胸外科联合康复科处理组)年龄17~75岁,中位年龄56岁。

    1.1.2   纳入标准[6]

    (1)首次早期肺癌手术患者;(2)手术方式为单孔胸腔镜下肺手术;(3) 患者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沟通能力正常;(4)无手术禁忌证。

    1.1.3   排除标准

    (1)手臂外伤史,肩周炎,类风湿,骨性关节炎等患者;(2)营养不良;(3) 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4)术中出血量 > 1000 mL和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患者;(5)术前行放疗、化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者。

    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1

    表  1  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bar x \pm s $ /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 \bar x \pm s $ /n(%)]
    项目 对照组(105) 研究组(125) t/χ2 P
    年龄(岁) 54.61±11.74 53.91±11.26 0.459 0.647
    性别 0.723 0.395
     男 29 41
     女 76 84
    肿瘤类型 0.111 0.946
     腺癌 85 99
     鳞癌 17 22
     其他 3 4
    切除类型 0.179 0.914
     肺楔形切 42 47
     肺段切除 28 36
     肺叶切除 35 42
    TNM分期 0.806 0.668
     Ⅰ期 90 102
     Ⅱ期 7 12
     Ⅲ期 8 1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术前准备无差异。

    1.2.1   生理准备

    包括术前改善患者一般情况,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贫血,适当补充营养,积极预防感染等。胸外科必须准备:(1)术前至少戒烟2周以上;(2)详细评估和改善心肺功能无明显手术禁忌方可手术;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必要时暂缓手术。

    1.2.2   心理及知识准备

    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术前沟通,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整个手术前后相关流程,准备相应物品,对术后不适反应从心理层面有所准备,降低患者对手术恐惧情绪。术前完善心肺功能评估,重点告知术后相关事项,饮食早期恢复正常,尽可能早期下床,必要时卧床主动或被动活动,加强主动深咳,排出痰液,利于肺功能恢复。而研究组在常规的告知情况下告知术后肺功能康复锻炼,以及康复科治疗。

    2组患者均采用健侧卧位,行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单肺通气。腋前线第5肋间下肋上缘取3 cm左右的切口,将保护套置入以撑开肋骨,涂上石蜡油,依次置入胸腔镜探头与手术器械,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给予结节或肿物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无病理结果者则先楔形切除病灶并送检快速病理,明确为肺癌必要时给予行肺叶切除。若需要行肺癌根治术均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左侧包括 4、5、6、7、9、10 组及肺内淋巴结,右侧包括 2、3、4、7、9、10 组及肺内淋巴结)。2组术毕前均仔细查看胸腔有无出血,麻醉师通过膨肺处理检查是否有肺部漏气,关闭胸腔之前给与放置引流管2根引流管其中一根12 F于锁骨中线接闭式引流瓶第2肋间另8 F一根放置于腋后线第7肋间接引流袋。

    1.4.1   对照组施予常规护理

    (1)及时充分有效的镇痛:常规口服洛芬待因片2片口服,每天3次,若患者VAS评分大于4分,给与患者酮洛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肌肉注射(30 mg/次)必要时给予盐酸吗啡注射液皮下注射(10 mg/次);(2)鼓励咳嗽排痰,若咳出困难时给与拍背处理;(3)术后床旁胸部平片,无明显胸腔积气积液给予拔出闭式引流管,出院时给予拔出引流袋管;(4)若无明显禁忌,早期下床活动,尽早恢复正常饮食。

    1.4.2   研究组处理

    研究组在常规组处理措施基础之上,康复科给与床旁康复治疗,方法如下:(1)术后3 h通过根据患者状态实行腹部加压,筋膜放松刺激膈肌、腹直肌、腹横肌、及肋间肌群运动诱发腹式呼吸膈式呼吸根据患者情况有效控制呼吸模式调整胸腔内部气压差,提升患者咳嗽排痰能力,促进引流液排除。(2)术后3 h呼吸控制腹部协同收缩训练,调整异常呼吸模式如患者自诉呼吸浅快、吸气深度感觉不够等问题。(3)术后6 h患者疼痛不明显鼓励患者保护术口情况下活动双上肢做抬高双上肢,挺胸,胸廓扩张活动。(4)术后第1天固定下腰段活动脊柱、腰背部,对辅助呼吸肌进行拉伸并活动胸廓,促进有效性咳嗽,有利于胸腔引流液排出。(5)术后3 d左右,患者出现腹胀、未解大便固定术口及后背段肌群,屈髋屈膝放松腹部,活动腰腹部,并做腹部推拿手法治疗,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患者腹胀,便秘问题。(6)胸廓扩张训练,胸式呼吸训练。(7)切除面积大,双侧肺都行肺结节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从事体育训练、重体力工作者,有气喘,咳嗽,体力差者行有氧运动、耐力训练、及间歇性体能干预训练。(8)术后手抬不起来,行肩周炎推拿手法治疗。(9)吹气球呼吸功能训练,选择容量10寸统一材质气球的气球,术后第1天开始,在患者无明显感到疼痛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吹气球,使气球大小直径 > 10 cm为有效,若患者在此过程中发生疼痛难以忍受,暂停训练,待疼痛减缓后再联系,必要时给与止痛药物。训练次数5 min/次,5次/d,整个训练过程,须有医护人员监督,确保安全有效。(10)辅助治疗设备:中频治疗仪,根据患者术后症状放置电极片,例如运用电脑中频治疗术后颈肩部疼痛上胸段活动受限症状者,放置时避开术口放置于冈上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周围,开机选择治疗处方1、频率 2 kHz 等幅波治疗具有对软组织损伤,肌肉能量代谢差,术后愈合期有镇痛消炎作用。治疗剂量,根据术后患者对中频电流强度耐受程度选择,以感觉限、刚达到有感觉为限,治疗时间为20 min,每日一次一个疗程7~10 d。

    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手术后疼痛的评价采用VAS。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最痛; 1~3分为轻微疼痛,对睡眠无明显影响;4~6分为较强烈的疼痛,患者尚能忍受,但影响睡眠,需要临床处理; 7~10 分为非常剧烈的疼痛,患者不能忍受。术前告知患者疼痛标尺的使用方法,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查房时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指出疼痛标尺上的相应位置。满意度评分,给予每一位出院患者一张满意度表,总分100分,共20项内容,每项内容评分从0、1、2、3、4、5分,然后汇总得分。

    采用 SPSS 26. 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 \bar x \pm s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研究组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研究组术后72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见 表2

    表  2  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 \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of patients( $ \bar x \pm s $
    项目 对照组 研究组 t P
    术后疼痛评分
    术后24 h 4.88 ± 0.63 4.01 ± 0.74 9.639 < 0.001*
    术后48 h 3.94 ± 0.39 3.31 ± 0.68 8.452 < 0.001*
    术后72 h 2.57 ± 0.57 2.45 ± 0.50 1.751 0.08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 \bar x \pm s $ ),对照组(5.15±1.20) d,研究组(4.08±1.0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3

    表  3  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 $ \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 $ \bar x \pm s $
    资料 对照组 研究组 t P
    术后住院时间(d) 5.15 ± 1.20 4.08 ± 1.05 −7.244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93.0±1.34),研究组(95.45±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4

    表  4  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 \bar x \pm s $
    Table  4.  Comparison of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 $ \bar x \pm s $
    项目 对照组 研究组 t P
    满意度 93. 0 ± 1.34 95. 45 ± 1.84 −11.588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肿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7]。研究显示我国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而有流行病学表明,肺癌患者死亡率占癌症的20%[8-9]。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手术仍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其中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 [10]已成为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有研究显示,在肺癌的手术治疗过程中,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技术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患者恢复较快的优势,对患者肺功能的损伤程度也较小,且安全性较高,可获得良好的远期生存率[11-12]。在胸腔镜应用于肺手术中,如肺楔形切除、肺段段切除、肺叶切除及同侧多个肺结节切除,有多种操作模式如多孔胸腔镜手术、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近年来,随着胸腔镜技术改进和手术器械更新,以及麻醉技术提高,单孔胸腔镜逐步开展应用,且对比多孔胸腔镜手术效果相同术后疼痛减轻,同时单孔胸腔镜因所有器械均通过一个孔使视野平面及操作平面更利于术者,有利于手术操作的准确性[13]。单孔胸腔镜能达到多孔胸腔镜相同的手术结果,且手术安全无相差,同时单孔胸腔镜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要处理的疼痛发生率少于多孔胸腔镜手术,更符合FTS的理念,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更小的手术方式[14]。相信随着现代的成像技术的进步、胸外科医生手术技术的熟练、医疗器械的革新,单孔胸腔镜有着更光明的未来[15]

    随着外科器械更新及技术方法提高,尤其是胸外科即使单孔胸腔镜仍然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既术后疼痛。按照快速康复理念要求,如何减轻术后疼痛仍需继续探索。胸腔镜术后疼痛主与切口损伤、不良应激反应导致神经敏感,引流管对胸膜刺激,手术及术后产生炎性因子释放等因素有关。而应激反应不仅可以导致疼痛甚至可以引起患者心率、血压改变,这可能与术后机体特异性反应有关[16-17]。术后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术后急性疼痛发生时间、发生频率及控制不佳与慢性疼痛有着密切关系[18]。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术后活动,体位改变,无法有效咳嗽从而导致气道分泌物及痰液潴留于气道内,使肺功能恢复减慢甚至引起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19]。因此术后疼痛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实施过程强调个体化方案,围手术过程中预防性镇痛与多种镇痛方式联合是一种很好的选择[20]。而多种镇痛方式联合应用中使用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2抑制药作为基础方案,必要时联合自控镇痛泵,手术过程中给与术口周围局部浸润麻醉,术中3~6肋间神经阻滞或者椎旁阻滞等方式[21-22]。本文中患者使用洛芬待因片作为基础术后镇痛方案,再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必要时给与吗啡或者地佐辛镇痛。

    术后心肺功能康复锻炼既能够提高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也可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23]。术后影响患者心肺功能多种因素包括麻醉、疼痛、饮食、心理等,心肺功能康复锻炼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通过训练方式调节呼吸方式锻炼呼吸肌,提高通气及换气能力,在此过程中提高患者舒适感,降低并发症[24]。除了术后心肺功能锻炼模式,术前心肺功能个体化训练同样有着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短期术前康复肺功能锻炼有利于有心肺功能高危因素患者[25],国外[26]及国内[27]均有短期术前不同模式肺功能锻炼,而这种方式均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28]。临床研究表明术后患者出现咳嗽咳大量粘痰,可能与术中单肺通气及操作时对肺组织钳夹有关,同时麻醉过程中的气管插管同意刺激呼吸道引起应急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29-30]。研究表明对于肺术后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时应个体化实施,否则导致肺功能损伤危及生命,而通过恰当方法让术后患者吹气球咳有利于肺功能恢复[31]。笔者的研究表明胸腔镜肺术后康复科给与肺功能训练,有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进而促进患者整体康复,因此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胸外科及康复科联合干预对单孔胸腔镜肺术后患者不仅安全性高、术后疼痛减轻、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随着ERAS理念不断推广,新的方案不断推出,患者将会更多获益。不足之处,本研究是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样本量不大,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仍有待更多模式、多层次、多中心的突破性研究。

  • 图  1  文献筛选流程图

    Figure  1.  Flow diagram of literature screening

    图  2  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Figure  2.  Bias risk assessment of the included articles

    图  3  有效率的Meta分析

    Figure  3.  Meta-analysis of response rate

    图  4  疱疹消失(皮损愈合)时间的Meta分析

    Figure  4.  Meta-analysis of herpes disappearance (lesion healing) time

    图  5  疼痛消失时间的Meta分析

    Figure  5.  Meta-analysis of time to pain disappearance

    图  6  退热时间的Meta分析

    Figure  6.  Meta-analysis of antipyretic time

    图  7  流涎消失时间的Meta分析

    Figure  7.  Meta-analysis of antipyretic time

    图  8  流涎消失时间的Meta分析

    Figure  8.  Meta-analysis of antipyretic time

    图  9  CD8+的Meta分析

    Figure  9.  Meta-analysis of CD8+

    图  10  CRP的Meta分析

    Figure  10.  Meta-analysis of CRP

    图  11  TNF-α的Meta分析

    Figure  11.  Meta-analysis of TNF-α

    图  12  不良事件发生率的 Meta 分析

    Figure  12.  Meta-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图  13  总有效率、疱疹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漏斗图

    A:总有效率;B:疱疹消失时间;C:退热时间。

    Figure  13.  Funnel plot of overall efficiency

    表  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x±s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x±s

    纳入文献 样本(n 年龄(岁) 体质量(kg) 病程(h) 干预措施 疗程 结局指标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谢丹丹[5]2024 50 50 2.83 ± 0.58 2.85 ± 0.57 13.60 ± 2.20 13.50 ± 2.10 —— —— KFX(5 mL,tid)+Ara-AMP(5 mg/kg/d,qd)+RJM(20 mg,qd) Ara-AMP(5 mg/kg,qd)+RJM(20 mg,qd) 7 d (1)(2)(3)
    (4)(5)
    王虹[6]2023 46 46 3.39 ± 0.12 3.54 ± 0.14 —— —— 106.56 ± 5.28 108.72 ± 5.04 KFX(5 mL,tid)+Ara-AMP(5 mg/kg,qd)+RJM(20 mg,qd) Ara-AMP(5 mg/kg,qd)+RJM(20 mg,qd) 6 d (1)(2
    )(3)(4)
    宋娜[7]2022 40 40 4.14 ± 1.41 3.65 ± 1.37 12.08 ± 2.69 11.77 ± 2.51 —— —— KFX(5 mL,tid)+Ara-AMP(5 mg/kg,qd) Ara-AMP(5 mg/kg,qd) 7 d (1)(2)
    (4)(5)
    潘俊文[8]2021 25 25 4.52 ± 1.23 4.53 ± 1.25 —— —— —— —— KFX(5 mL,tid)+Ara-AMP(0.1 g,qd) Ara-AMP(0.1 g,qd) 5 d (1)(2)
    赵越[9] 2021 60 60 4.43 ± 1.07 4.21 ± 1.03 —— —— 24.48 ± 3.36 24.73 ± 3.51 KFX(5 mL,tid)+Ara-AMP(5 mg/kg,qd)+RJM(20 mg,qd) Ara-AMP(5 mg/kg,qd)+RJM(20 mg,qd) 5 d (1)(2)
    (3)(4)
    丁丽萍[10] 2021 30 30 4.10 ± 0.45 3.76 ± 0.41 —— —— 95.76 ± 9.84 88.8 ± 9.84 KFX(5 mL,tid)+Ara-AMP(5 mg/kg,qd)+RJM(20 mg,tid) Ara-AMP(5 mg/kg,qd)+RJM(20 mg,tid) 5 d (1)(2)(4)
    崔小会[11] 2020 37 37 3.11 ± 0.96 2.96 ± 0.84 —— —— 52.8 ± 12.24 57.84 ± 10.56 KFX(5 mL,tid)+Ara-AMP(0.1 g,qd) Ara-AMP(0.1 g,qd) 3~5 d (1)(4)
    李香君[12] 2019 46 46 3.28 ± 1.44 3.31 ± 1.48 —— —— 23.13 ± 4.32 23.11 ± 4.29 KFX(5 mL,tid)+Ara-AMP(5 mg/kg,qd)+RJM(20 mg,tid) Ara-AMP(5 mg/kg,qd)+RJM(20 mg,tid) 5 d (1)(2)
    (4)(5)
    全翠芬[13] 2018 43 43 3.37 ± 1.25 2.16 ± 1.66 12.68 ± 2.09 11.82 ± 2.46 —— —— KFX(5-10 mL,tid)+Ara-AMP(5-10 mg/kg,qd) Ara-AMP(5-10 mg/kg,qd) (1)(2)(5)
    周波[14] 2018 50 50 3.32 ± 0.53 3.42 ± 0.61 —— —— —— —— KFX(5 mL,tid)+Ara-AMP(5 mg/kg,qd)+RJM(20 mg,tid) Ara-AMP(5 mg/kg,qd)+RJM(20 mg,tid) (1)(4)
    肖雷[15] 2017 70 70 3.32 ± 0.53 3.42 ± 0.61 —— —— 21.32 ± 10.21 22.64 ± 9.82 KFX(5 mL,tid)+Ara-AM(5 mg/kg,qd)P+RJM(20 mg,tid) Ara-AMP(5 mg/kg,qd)+RJM(20 mg,tid) 5 d (1)(2)(4)
    陈学锋[16] 2015 50 50 —— —— —— —— —— —— KFX(5 mL,tid)+Ara-AMP(5-10 mg/kg,qd) Ara-AMP(5-10 mg/kg,qd) 3~5 d (1)(2)
      注:T:实验组;C:对照组;——:未提及;KFX:康复新液;Ara-AMP:单磷酸阿糖腺苷;RJM:溶菌酶肠溶片;结局指标:(1)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口腔疼痛和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流涎消退时间、恢复饮食时间);(2)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3)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4)两组血清学水平(WBC、VEGF、EGF、IL-10、IL-6、CRP、TNF-α);(5)不良反应事件。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淋巴细胞的Meta分析

    Table  2.   Meta-analysis of lymphocytes

    结局指标 纳入文献(篇) 样本量(n 异质性检验 Meta分析
    P I 2 MD 95%CI P
    CD3+ 3篇[5-69] 312 0.10 56% 6.01 3.54~8.47 < 0.00001**
    CD4+ 3篇[5-69] 312 0.02* 76% 3.09 0.50~5.68 0.02*
    CD4+/CD8+ 3篇[5-69] 312 < 0.00001** 94% 0.30 0.09~0.51 0.005**
      *P < 0.05;**P < 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血清学指标的Meta分析

    Table  3.   Tab.3Meta-analysis of serologic indicators

    结局指标 纳入文献(篇) 样本量(n 异质性检验 Meta分析
    P I 2 MD 95%CI P
    WBC 7篇[5-69-101214-15] 704 < 0.00001** 85% 2.26 1.54~2.98 < 0.00001**
    IL-10 8篇[5791215] 758 < 0.00001** 93% 16.10 8.07~24.12 < 0.00001**
    VEGF 2篇[5-6] 192 0.00008** 91% 41.83 13.31~70.36 0.004**
    EGF 2篇[5-6] 192 < 0.00001** 98% 7.89 −5.32~21.11 0.24
    IL-6 2篇[5-6] 192 < 0.00001** 96% 11.98 5.11~18.85 0.0006**
      **P < 0.01
    下载: 导出CSV
  • [1] 蔡秋晗,李新民,蔡越冬,等. 口炎清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阴虚风热证)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2020,43(9):1792-1796.
    [2]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31-832
    [3] 王辉,陆瑶伽. 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剂联合溶菌酶肠溶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4):1311-1313.
    [4] 邓华夏,朱月圆,邓传玺. 康复新液防治口腔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14):136-139.
    [5] 谢丹丹,卢燕香,喻春梅. 甘草泻心汤联合康复新液与Ara-AMP对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4,24(9):34-37.
    [6] 王虹,张昕,胡爱萍,等. 康复新液对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6):95-97. doi: 10.3969/j.issn.2096-3718.2023.06.031
    [7] 宋娜,宋均琴.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6):129-133.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22.16.028
    [8] 潘俊文.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治疗价值研究[J]. 母婴世界,2021,1(17):99.
    [9] 赵越,高杰. 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6):3755-3758.
    [10] 丁丽萍. 康复新液联合溶菌酶、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5):210-211.
    [11] 崔小会.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32-33.
    [12] 李香君,沈丹,李艳敏,等. 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溶菌酶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5):1222-1224.
    [13] 全翠芬.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7):139-140.
    [14] 周波. 康复新液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溶菌酶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评价[J]. 养生保健指南,2018,1(3):302-302. doi: 10.3969/j.issn.1006-6845.2018.03.289
    [15] 肖雷,邹学红. 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溶菌酶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5):3951-3953. 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17.35.013
    [16] 陈学锋,伍雄英.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体会[J]. 今日健康,2015,14(10):143-144.
    [17] Boitsaniuk S,Levkiv M,Fedoniuk L,et al. Acute herpetic stomatit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J]. Wiad Lek,2022,75(1):318-323.
    [18] Marzuqi N,Taqwim A,Vitasari N,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primary herpetic gingivo-stomatitis in children[J]. IJDM,2019,2(2):29-31.
    [19] 王钦,刘克娜,孔彩华,等. 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应激的研究现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7):124-127.
    [20] 白春昕.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182-184.
  • [1] 张粒子, 杨新平, 方光光.  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 46(3): 148-15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322
    [2] 方双, 朱丽波, 刘玲, 许艳花, 胡雪.  早期肠道内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9): 129-13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20
    [3] 罗娅, 余彦廷, 张雪, 王重娟.  托珠单抗治疗COVID-19导致继发感染风险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2): 57-6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208
    [4] 冉蕾晶, 王绍华, 李林童, 桂莉.  益生菌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效果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2): 65-7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209
    [5] 於青梅, 石涛, 管宏雪, 毛瑜俊, 李召怡, 杨娇.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9): 83-9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13
    [6] 张彩妮, 李娅.  卡瑞利珠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6): 75-8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10
    [7] 刘幸, 李畏娴, 武彦, 吴雪娇, 姚晓蝶, 陈洁, 沈凌筠, 樊浩.  金刚藤胶囊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4): 81-9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12
    [8] 王华平, 游顶云, 杨雁鸿, 陈博文, 环越, 廖芮.  1994年至2020年我国孕产妇死胎发生率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9): 15-2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07
    [9] 孙行云, 刘霞, 孟繁兴, 王乐, 王凤丽.  联合血塞通对比单纯西药治疗脑梗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08): 18-26.
    [10] 杨雁鸿, 游顶云, 黄莹, 廖芮.  生殖道感染与早产相关性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09): 36-40.
    [11] 解春林, 黄韬, 滕兆伟, 卜俊晖, 李梦舟, 张璟.  胸水中降钙素原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04): 91-96.
    [12] 林云柯, 林云红.  复合树脂陶瓷和陶瓷嵌体、高嵌体、超嵌体治疗牙体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0(10): 50-56.
    [13] 翁晓春, 李春, 周松兰, 唐哲, 彭葆坤.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04): 80-83.
    [14] 张伟.  ADAM33基因T1、S2位点多态性在中国人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06): -.
    [15] 彭春.  中药漱口液治疗固定正畸患者早期牙龈炎的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08): -1.
    [16] 柯子立.  多沙唑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07): -1.
    [17] 邓鹏鹏.  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系统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5(09): -1.
    [18] 周洁.  活性γ型与MLCu375宫内节育器有效性比较的系统评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07): -.
    [19] 三七皂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07): -.
    [20] 康复新外敷治疗宫颈癌放疗后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03): -.
  • 期刊类型引用(5)

    1. 李国强,席孝忠,陈洋. 单孔胸腔镜精准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临床医学. 2025(02): 15-18 . 百度学术
    2. 丘学玲,陈经欣,陈丽花,盛青青. 术前视频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13): 2259-2263 . 百度学术
    3. 苏肖.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呼吸训练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25): 87-90 . 百度学术
    4. 江金治,许淑芬. 下肢气压治疗仪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下肢肿胀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23(23): 82-86 . 百度学术
    5. 王蓉蓉,鲁静,狄守印,王丽娇,岳彩迎,张静,陈佩瑶. 球囊呼吸训练仪与床旁走步机对肺癌VATS围术期肺康复的影响.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3(06): 874-87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图(13)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
  • HTML全文浏览量:  25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5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3-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