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43卷  第11期

基础医学
调控海马神经元中CDC42蛋白活性对小鼠记忆和焦虑行为影响的研究
邹超杰, 唐义凯, 杜书文, 程宇琪
2022, 43(11): 1-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5
摘要(3276) HTML (2107) PDF (133)
摘要:
  目的  建立动物模型研究海马神经元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 CDC42)和认知缺陷之间的关系。  方法  包装携带CDC42突变体基因的腺病毒,通过显微注射操作使病毒感染健康小鼠海马脑区的兴奋性神经元,检测多种行为学范式下小鼠的认知表型。  结果  腺病毒能特异性的增强或降低CDC42蛋白在海马区兴奋性神经元的表达活性。CDC42蛋白活性的升高能促进小鼠24 h和96 h条件恐惧记忆的遗忘,同时能使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行为。而抑制CDC42蛋白活性能促进条件恐惧记忆的维持。但是改变海马区CDC42蛋白活性不会影响小鼠的社交行为(P > 0.05)。  结论  海马区CDC42蛋白活性的改变能够影响小鼠的条件恐惧记忆及焦虑行为,揭示了CDC42蛋白与认知缺陷表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调控模型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等相关精神疾病研究模型的建立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而CDC42有望成为治疗精神疾病记忆损伤或焦虑的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培哚普利对肥胖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郭艳东, 洪汝丹, 汪艳蛟, 张腾, 冯月梅, 张霓裳, 钱映, 杨早改, 米飞, 殷建忠
2022, 43(11): 9-1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1
摘要(2674) HTML (1969) PDF (42)
摘要: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对肥胖大鼠体重、血脂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培哚普利低、高剂量组 [0.4、2 mg /(kg·d)] ,连续给药3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UA、GLU及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变化。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终体重、体重增重、Lee's 2s 指数升高(P < 0. 01),说明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低、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 < 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培哚普利可提高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水平,培哚普利低剂量组OTU总数增加了4.56%;在门和属水平上,培哚普利低剂量组厚壁菌门物种组成显著降低(P < 0. 01) ,拟普雷沃菌属、NK4A214_groupno_rank_f__Erysipelotrichaceaenorank_f__Eubacterium_coprostanoligenes_group物种组成显著升高(P < 0.05),培哚普利高剂量组放线菌门、norank_f__ErysipelotrichaceaeEnterorhabdus和葡萄球菌属物种组成显著升高(P < 0. 01)。  结论  培哚普利可降低肥胖大鼠体重,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大鼠肠道菌群组成有关。
2017年至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流行趋势及特征分析
杨云娟, 马涛, 查远翊, 常利涛, 刘宏, 杨帆, 代丽梅, 李芳
2022, 43(11): 17-2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4
摘要(3431) HTML (2073) PDF (213)
摘要:
  目的  分析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流行趋势、分布特征,为制定昆明市中小学生高血压的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昆明市2个县(区)11所学校9至18岁中小学生,进行现场体格测量及问卷调查。本研究共调查12 026人。  结果  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为8.15%,标化检出率为7.85%。中小学生血压偏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P < 0.01)。流行特征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血压偏高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P < 0.01);男生高于女生(P < 0.01);汉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水平上升较快,年平均上升1.11%(P < 0.01);城区学生高于郊/县区学生,但郊/县区学生血压偏高检出水平上升速度快于城区学生, 年平均上升2.78%(P < 0.01);超重(OR = 2.45)、肥胖(OR = 4.78)是血压偏高的高危人群(P < 0.05)。  结论  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问题不容忽视,应尽快开展昆明市中小学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究,以降低中小学生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发生,从而减少成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发生。
ROR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气腔播散相关性
赵华君, 潘国庆, 唐莹, 王智园, 赵晓玮, 陀晓宇
2022, 43(11): 22-2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8
摘要(3349) HTML (2109) PDF (145)
摘要:
  目的  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tetpor 1,ROR1)在不同病理亚型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气腔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TAS)发生的关系。  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7年6月至2022年1月,肺腺癌组织蜡块标本618例,采用HE染色切片判断病理亚型与病理特征,记数STAS数量并分级,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判读ROR1表达水平,统计分析ROR1表达与STAS数量及与病理亚型的关系。  结果  ROR1在微乳头型与实体型肺腺癌(低分化)中的表达高于其它亚型肺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ROR1在低STAS、高STAS组中表达率分别为88.0%、94.1%,高于无STA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结论  ROR1高表达于低分化肺腺癌并提示更高的STAS发生率。ROR1有望成为新的肺腺癌诊断生物标志物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及辅助预后判断,并可能成为STAS阳性肺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成人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析
张强, 李娟娟, 万青青, 赵江, 杨彦玲, 阮元, 刘志涛
2022, 43(11): 30-3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2
摘要(3345) HTML (2088) PDF (111)
摘要:
  目的   分析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成人维生素A(VA)营养状况,为制定合理膳食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2016年至2020年,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性别和年龄结构,抽取独龙族等7个民族共841名成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VA水平,并按WHO推荐标准进行判定;通过膳食调查计算VA摄入量,并按膳食指南推荐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调查对象血清VA水平为0.55(0.44~0.68) mg/L,且存在显著的性别、民族、文化和收入差异 (P < 0.05 )。VA缺乏率为0.7%,边缘缺乏率为3.7%。膳食VA摄入量中位数为406.0 μg视黄醇当量,其中67.0%的调查对象VA摄入低于平均需要量。86.6%的膳食VA来源于深色蔬菜、蛋类、浅色蔬菜和畜禽肉类。   结论   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血清VA相对充足,但VA膳食摄入状况仍有待改善,特别是在某些民族和老年、低收入人群中。
葛根素对牙周炎大鼠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及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詹乐, 马瑞堉, 万妮, 莫礼文, 陈荟颖, 张黎
2022, 43(11): 36-4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9
摘要(3258) HTML (2118) PDF (40)
摘要:
  目的  探究葛根素对牙周炎大鼠辅助性 T 细胞 17( T helper cell 17,Th17) /调节性 T 细胞 (Regulatory T cell, Treg) 免疫平衡及相关转录因子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离牙龈、丝线结扎配合龈下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E-LPS)法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牙周炎模型组(B组)、200 mg/(kg·d)葛根素组(C组)。HE 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通过Micro-CT对骨生物学参数定量分析牙槽骨吸收情况。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 分别检测牙周组织中 Th17、Treg 细胞比例、白介素-17( IL-17) 、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 RORγt) 、IL-10、叉头状转录因子-3( Foxp3) 蛋白表达。  结果  HE染色中葛根素组大鼠牙根部可见明显新生骨细胞增生,牙周膜可见少量炎症细胞聚集,牙槽骨结构较整齐。Micro-CT显示治疗组大鼠牙槽骨较模型组骨量略有下降,骨质量及强度有所上升。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细胞发现葛根素组的TH17、Treg细胞比例均下降,且TH17/Treg的细胞比例也下降。 IL-10、Foxp3在葛根素组蛋白表达量上调,而IL-17、RORγt在葛根素组蛋白表达量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葛根素可缓解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性反应、牙槽骨吸收,通过调节Th17 /Treg 细胞及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使Th17 /Treg 细胞免疫平衡轴往有利于牙周组织愈合方向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有效调节Th17 /Treg细胞免疫平衡轴有关。
临床研究
ICU脓毒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王虹, 杨德兴, 王强, 周维钰, 唐杰夫, 王振方, 付凯, 刘圣哲, 刘荣
2022, 43(11): 44-5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2
摘要(3536) HTML (2155) PDF (36)
摘要:
  目的   探讨ICU脓毒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建立RFS的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20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SPEN关于RFS共识建议中”诊断标准,将患者是否发生RFS,分为RFS组(n = 141)和非RFS组(n = 61);比较2组间性别、体重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方式、相关危重评分、腹内压(IAP)、相关实验室检查及用药的差异。选取统计学方法中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ICU脓毒症患者发生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一种预测模型,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RFS的预测模型对ICU脓毒症患者发生RFS的预测价值。   结果   202例脓毒症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清钠(Na+)、血清钾(K+)、血清镁(Mg2+)、血清磷(P-)、白介素-6(IL-6)、空腹血糖(FBG)、维生素B1(VitB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使用利尿剂、是否使用胰岛素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利尿剂的使用、BMI、CHI、血K +、FBG、VitB1是ICU脓毒症患者发生RFS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以多因素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表达式为:Logit = 1.39×利尿剂+0.15×BMI-0.14×CHI+0.75×血K+-0.16×FBG+0.78×VitB1-2.94。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一致性强,联合预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在重度尿道下裂中的应用
范世鹏, 申吉泓, 李海源, 高鸿斌, 罗宁, 赵晖
2022, 43(11): 52-5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6
摘要(1924) HTML (1676) PDF (108)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在重度尿道下裂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2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重度尿道下裂患者28例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式手术组(A组)和传统分期手术(即:一期伸直阴茎,二期尿道成形术)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随访亲属对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  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的13例中,在首次手术时年龄2岁至34岁,尿道缺损长度3.5~6 cm;传统分期手术患者15例, 第1次手术时年龄2岁至27岁,尿道缺损长度 3~6 cm。2组患者的年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手术组术后2例发生尿道瘘,另1例发生阴茎头部尿道破裂。经再次尿道瘘修补/尿道成形治疗。传统分期手术组术后4例发生尿道瘘,2例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需经再次手术尿瘘修补术/尿道成形术,尿道扩张术治愈。分期岛状包皮板尿道板重建术组手术成功率为76.9%,传统分期手术组手术成功率为60.0%(P > 0.05)。且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较传统分期手术术后满意度更高(P < 0.05)。  结论  分期岛状包皮瓣尿道板重建术已成为分期治愈尿道下裂的重要方法,对重度的尿道下裂术后安全性较好,外观比较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凝血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评价
杨冬梅, 夏春燕, 骆亭君, 王艺晓, 晋臻
2022, 43(11): 58-6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7
摘要(2256) HTML (1716) PDF (115)
摘要:
  目的   建立凝血检验报告自动审核系统并进行应用效果评价。  方法   制定凝血检验报告审核规则写入LIS程序。抽取试运行期间自动审核的6281份报告人工验证,评价规则的可行性。  结果  凝血检验报告自动审核通过率71.34%,假阳性率4.49%,假阴性率0.032%,阳性符合率24.14%,阴性符合率71.34%,一致率95.48%,通过正确率99.96%。  结论   23条拦截规则,APTT项目的Delta Check规则需进一步完善,其余22条拦截规则通过正确率达100%。
时间间隔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序贯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癌的影响
付海艳, 闫俊芳, 李红娟, 王霖, 张洁, 周宇君, 徐斌, 罗煜
2022, 43(11): 63-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7
摘要(3286) HTML (1997) PDF (122)
摘要:
  目的  分析时间间隔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序贯微波消融(MWA)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TACE和MWA后复发的71例HCC患者,32例在TACE术后4周内序贯MWA治疗(序贯治疗组),39例在TACE术4周后接受延迟MWA治疗(延迟治疗组)。观察2组的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使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评估分析预后因素,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  结果  序贯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3个月、29.1个月,序贯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27个月,延迟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为13.8个月。序贯治疗组有更好的生存期(HR,0.601;95%CI 0.378~0.796;P = 0.037)和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HR,0.779;95%CI 0.415~0.821;P = 0.004)。最大肿瘤直径、肿瘤个数和时间间隔是影响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Child-Pugh分级是影响生存期的因素,但不会影响无进展生存期。  结论   在4周内实施TACE序贯MWA比超过4周实施延迟MWA治疗肝细胞癌,有更好的中位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成人腭大孔解剖与腭穹隆形态相关性的CBCT影像研究
杨佳文, 普启宏, 肖剑峰, 何秋敏, 尹大海
2022, 43(11): 71-7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9
摘要(4500) HTML (2427) PDF (17)
摘要:
  目的  研究成人腭大孔( greater palatine foramen,GPF )解剖位置及其与腭穹窿高低的相关性,为涉及上腭区域的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收集2020年1~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80名成人患者的CBCT图像,评估双侧360例腭大孔相对于上颌磨牙的位置以及距上颌腭中缝线和釉牙骨质界的距离,并分析不同腭穹窿高低与腭大孔分布的关联。  结果  腭大孔在第2磨牙腭侧、第3磨牙近中腭侧、第3磨牙腭侧的分布率分别是21.39%、21.11%和57.50%。男性和女性腭大孔与腭中缝( midsagittal suture,MMS )的距离(GPF-MMS)分别为(16.31±1.18) mm和(15.82±1.32) mm,腭大孔至对应磨牙釉牙骨质界(enamelo-cemental junction,CEJ )的距离(GPF-M)为(17.11±2.50) mm 和(15.79±2.57) mm,均显示男性大于女性(P < 0.05)。GPF-MMS在高腭组中略低于低腭组(P < 0.05);然而,GPF-M在高腭组中明显高于低腭组(P < 0.05)。  结论  成人腭大孔位置与其性别和腭穹隆高低有关。
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抵抗细胞株与母细胞株lncRNA的差异表达谱分析
刘秋燕, 熊伟, 李程
2022, 43(11): 77-8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8
摘要(2832) HTML (1889) PDF (26)
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抵抗细胞株与亲本细胞株间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探索lncRNA在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抵抗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方法  体外构建鼻咽癌CEN1和CNE2细胞同期放化疗抵抗模型,诱导鼻咽癌细胞同期放化疗抵抗细胞株CEN1CRR和CNE2CRR,应用高通量测序筛选2组细胞株间差异表达的lncRNAs,对差异表达的lncRNAs的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  结果  以Log2FC > 1或 < -1,FDR < 0.05为差异表达标准,和CNE1相比,CNE1CRR差异表达的lncRNAs2746个(358个上调,2063 个下调);和CNE2相比,CNE2CRR差异表达的lncRNAs3475个(265个上调,520个下调);此外,387个lncRNAs在CNE1CRR和CNE2CRR中表达同时下调,49个lncRNAs在CNE1CRR和CNE2CRR中同时上调。在GO分析中发现,2组细胞中差异表达lncRNAs的靶基因在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CC)等方面均有参与。在KEGG分析结果中发现,CNE1组细胞中,差异lncRNAs的靶基因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有细胞凋亡、病毒致癌、代谢途径等。CNE2组细胞中,差异lncRNAs的靶基因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有代谢途径(硫辛酸、磷酸戊糖、花生四烯酸、醚脂质)、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核苷酸切除修复等(P < 0.05)。  结论  同期放化疗抵抗细胞株与亲本细胞株的lnc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同期放化疗抵抗,并为其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胆道125I 粒子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Bismuth Corlette Ⅲ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对比
宋飞, 向盈盈, 车佳音, 李红阳, 徐文勇, 魏凌潇, 黄明
2022, 43(11): 85-8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0
摘要(2912) HTML (1939) PDF (22)
摘要:
  目的   对比胆道125I粒子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Bismuth Corlette Ⅲ型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疗效。   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10 年 1月至 2018年 6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进行治疗的所有由Bismuth Corlette Ⅲ型胆管癌引起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共51例,其中125I粒子支架植入组(观察组)25例,金属裸支架植入组(对照组)26例,比较2组术前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期。   结果   125I粒子支架植入组(观察组)与金属裸支架植入组(对照组)患者术后1月肝功能及黄疸程度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增加;观察组的平均支架通畅时间为(369.20±231.64) d,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310.05 d,对照组的平均支架通畅时间为(194.57±118.09) d,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142.52 d,观察组患者支架通畅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为(334.24±193.38) d,中位生存期为385.21 d,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251.23±182.51) d,中位生存期为274.43 d,观察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胆道125I粒子支架较金属裸支架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上可显著降低支架再狭窄率,延长支架的通畅时间,提高患者生存期。
软硬颌垫结合综合康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复位固定术后咬合的临床研究
张莉, 薛林佳, 包译, 陈涌, 孙承锋, 丁昱
2022, 43(11): 90-9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1
摘要(3793) HTML (1893) PDF (16)
摘要:
  目的  观察软硬颌垫结合综合康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复位固定术后咬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单侧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行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的患者60 例,通过辅助颌垫维持术后髁突位置。实验对象完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软颌垫治疗组(n = 30例),对照组为硬颌垫治疗组(n = 30例)。术后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综合康复治疗及张口训练,在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并在术后即刻、3、6个月进行MRI检查。研究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核磁共振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效果、张口度改善程度、疼痛程度VAS值及患者佩戴颌垫的舒适度,研究2种颌垫的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患侧后牙开颌,中线偏向健侧情况,戴用颌垫3~6个月后,开颌情况改善。术后2组Friction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软颌垫组CMI(0.149±0.054)较硬颌垫组(0.221±0.051)下降明显。术后即刻MRI评价结果,软硬颌垫治疗有效率达100%(30/30);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MRI评价结果相同,软硬颌垫治疗有效率达97%(29/30)。2组患者术后1个月软颌垫组张口度(2.73±0.27)cm优于硬颌垫组的(2.07±0.3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软颌垫组疼痛指数(2.18±0.54)明显低于硬颌垫组的(3.03±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佩戴舒适度调查显示,软颌垫组患者舒适率86.7%明显高于硬颌垫组的73.3%(P < 0.05)。  结论  软颌垫和硬颌垫治疗效果相似,但术后1个月软颌垫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硬颌垫,患者软颌垫佩戴舒适度也明显优于硬颌垫。结合软硬颌垫优缺点,即刻至术后1个月可先采用软颌垫,待术后1~3个月患者张口度明显改善后配合硬颌垫治疗,或视具体错颌畸形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的24周单臂临床疗效观察
余春红, 赵雁红, 刘幸, 沈凌筠, 李畏娴, 李海雯, 樊浩
2022, 43(11): 99-10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3
摘要(3092) HTML (2003) PDF (27)
摘要:
  目的   评价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的疗效,并探索其发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使用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的62例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含贝达喹啉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统计背景药品组成种类、痰菌阴转例数与天数、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不良反应事件分布,并分析其相关性;记录服药前后QTcF值(按心率校正,采用Fridericia公式计算的QT间期值),对比分析各监测点与基线的变化。  结果   62例患者24周随访全部到位,无死亡、失访或退组病例;治疗24周末62例患者痰涂片阴转率为93.5%(58/62),痰培养阴转率为85.4%(53/62),病灶吸收率为87.1%(54/62),并发空洞的39例患者空洞闭合率为92.3%(36/39)。不良事件共计217次,203次(93.5%)为轻中度(Ⅰ~Ⅱ级)不良事件,14次(6.5%)为严重(Ⅲ~Ⅴ级)不良事件;治疗期间共停药22次,与贝达喹啉相关的不良事件停药11次,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9次(41.0%),肝脏毒性2次(9.1%)。统计学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与痰菌阴转时间呈负相关关系(z = -0.293,P < 0.01);QTc间期延长与痰菌阴转时间呈负相关关系(z = -0.544,P < 0.01);62例患者进行各监测点QTcF平均值与基线QTcF值比较,随着疗程的延长QTcF值逐渐增加,第4、8、12、16、24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取得较高的24周痰菌阴转率,可促进患者影像学病灶吸收,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虽高,但多数患者能耐受;用药期间应特别注意QTc间期的延长及肝损伤。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与心脏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杨瑶, 刘剑雄, 张芸, 孔繁一, 刘诗翔
2022, 43(11): 107-11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6
摘要(2777) HTML (1832) PDF (32)
摘要:
  目的  分析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心脏功能的区别,探讨心脏功能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住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846例,其中符合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52例,分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组507例,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组45例。分析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心脏功能的区别,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心脏功能对卒中30 d预后的影响。   结果  (1)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5.14±9.41) vs (62.99±10.44),P < 0.001]、左室缩短率(中位数 28.00 vs 35.00,P < 0.001)低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组;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组患者收缩末期容量大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组(中位数 45.00 vs 36.00,P = 0.001);(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每搏输出量降低(OR = 0.968,95%CI:0.951~0.985)、冠心病(OR = 2.063,95%CI:1.050~4.055)增加30 d残疾风险;心输出量增加(HR = 1.582,95%CI:1.170~2.139)、高尿酸血症(HR = 5.411,95%CI:1.265~23.153)、年龄(HR = 1.104,95%CI:1.023~1.192)增加30 d死亡风险。   结论  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比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差。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冠心病、每搏输出量降低与30 d残疾独立相关;心输出量增加、年龄、高尿酸血症与30d死亡独立相关。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杨严政, 周玉娥, 李团, 陈双艳, 李斯斯
2022, 43(11): 112-11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3
摘要(2576) HTML (1817) PDF (190)
摘要:
  目的  探讨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分娩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孕期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低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 < 110 g/L)、中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水平为110~130 g/L)、高Hb组(孕晚期血红蛋白水平≥130 g/L);根据孕前体质指数分为3组:孕前BMI过低组(BMI < 18.5 kg/m2)、孕前BMI正常组(BMI为18.5~24.9 kg/m2)、孕前BMI过高组(BMI≥25 kg/m2);根据妊娠期体重增加分为增重不足、增重正常、增重过度3组。对各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  低Hb组、中Hb组、高Hb组的早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前BMI过低组、孕前BMI正常组、孕前BMI过高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期增重不足组、孕期增重正常组、孕期增重过度组的新生儿体重、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孕期血红蛋白、孕前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均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合理地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CBCT成像在涎腺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普启宏, 何秋敏, 郑大伟, 尹大海, 王燕, 彭海
2022, 43(11): 118-12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4
摘要(3472) HTML (2102) PDF (110)
摘要:
  目的   探讨CBCT成像技术在涎腺造影诊断涎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51例患者行涎腺造影术后,进行传统曲面体层摄影(traditional pantomography,TPAN)和CBCT扫描;利用CBCT容积数据重建多平面图像(multi-planar reconstructed ,MPR)、合成曲断面图像(synthetic pantomography,SPAN)及3D图像,并与TPAN影像对比。   结果   51例涎腺造影后的CBCT- 3D图像,能360°立体展示涎腺全貌,对涎腺导管扩张、狭窄及末梢导管“点状扩张”等病变特征的显示优势明显;其MPR三维图像对涎腺占位性病变(如阴性涎石、肿瘤)形成的充盈缺损显示更为清晰和准确。   结论   CBCT成像在涎腺造影检查中能以多种重建技术(MPR、SPAN、3D)立体展示涎腺导管系统及腺体形态改变,更有利于涎腺疾病诊断,加之体位舒适、操作简便,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在涎腺疾病诊断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基于索磷布韦的药物治疗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和安全性观察:一项单中心真实世界回顾性分析
徐艳雯, 王鑫, 姜华, 梁晨晨, 刘立, 李生浩, 高建鹏
2022, 43(11): 124-12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5
摘要(2886) HTML (1950) PDF (30)
摘要: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中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RBV)方案治疗云南地区3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219例3型CHC患者,以SOF/VEL联合或不联合RBV方案治疗12周或24周,停药后随访12周。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HCV RNA定量、肝功能、肝硬度测定值等指标。  结果  219例3型CHC患者中,停药12周时异常生化指标和肝硬度值较基线明显降低,持续病毒应答率为95.4%(209/219),共有60例报告轻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乏力和头痛,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SOF/VEL联合或不联合RBV方案治疗无肝硬化或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3型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较高应答率,但治疗合并慢性肝衰竭的3型丙肝患者应答率较低。患者使用该方案后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可接受。
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临床应用
齐贞光, 李晓云, 张巍巍
2022, 43(11): 130-13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6
摘要(1990) HTML (1780) PDF (22)
摘要:
  目的  研究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PEG)在慢性便秘患者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21 年 3月至2022年2月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74 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 ,每组各58 例。A组患者采用3LPEG分次清肠,B组患者采用3粒利那洛肽联合3LPEG分次清肠,C组患者采用4LPEG分次清肠。比较3组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结肠镜检查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B组和C组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总评分均高于A组(P < 0.05);B组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BPS总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便秘患者中,B组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评分及BBPS总评分与C组比较,高于C组(P < 0.05)。B组和C组进境时间、退镜时间、肠镜总时间均小于A组(P < 0.05);B组的进境时间、退镜时间、肠镜总时间与C组比较,小于C组(P < 0.0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每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C组(P < 0.05)。  结论  利那洛肽联合分次口服3LPEG相对单独分次口服3LPEG而言,提高了肠道准备质量并缩短了结肠镜检查时间,相对单独分次口服4LPEG而言,可以达到同样的肠道准备效果,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对于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利那洛肽联合分次口服3LPEG与单独分次口服4LPEG比较,肠道准备效果更佳。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合并低血压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王艳飞, 马娟, 杨云巧
2022, 43(11): 136-14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7
摘要(2993) HTML (1975) PDF (22)
摘要:
  目的  观察射血分数降低合并低血压心衰患者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心内科诊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合并低血压心衰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含利尿、β受体阻滞剂等心衰规范治疗,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从小剂量25~50 mg每天2次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剂量每2~4周倍増1次,直至达到维持剂量。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LVEF、LVDd、LVDs,观察SBP、DBP、血K+、血Na+、CTNT、NT-proBNP水平。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均升高、LVDd、LVDs均有降低,2组LVEF、LVD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V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血K+、血Na+、CTNT治疗后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T-proBNP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实验组较治疗前有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舒张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治疗HFrEF合并低血压的患者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对血压无影响,具有安全性。
安宁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病原体七联检阳性检测结果分析
徐建洪, 张秉坤, 施爱民, 杜琼
2022, 43(11): 141-14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8
摘要(4099) HTML (2017) PDF (110)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宁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阳性检测结果。  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安宁地区住院患儿1 7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 < 6月龄组、6月龄~4岁组、4~14岁组;根据新冠疫情防控,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前为公众防护前,2020年2月后公众防护后;采集所有患儿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抗原、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副流感病毒Ⅰ型抗原、副流感病毒Ⅱ型抗原、副流感病毒Ⅲ型抗原7种呼吸道病原体,统计分析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结果  1 766例患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检出阳性584例,阳性率为33.07%,呼吸道病毒病原体中检出主要以呼吸道合胞病毒(316例/17.89%)、腺病毒(90例/5.10%)、副流感病毒Ⅲ型(82例/4.64%)为主;患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阳性主要集中在 < 6月龄组、6月龄~4岁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11例(34.69%)、327例(34.31%),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392,P = 0.031);公众防护后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0.29%低于公众防护前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公众防护前后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副流感病毒Ⅰ型、副流感病毒Ⅱ型、副流感病毒Ⅱ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安宁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检出率较高,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公众防护后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明显下降,故继续做好公众防护对防范甲型流感亦有重要意义。
rhTPO联合大剂量短周期地塞米松方案治疗ANA阳性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晋艳玲, 李建梅
2022, 43(11): 146-15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9
摘要(2807) HTML (1988) PDF (26)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联合大剂量短周期地塞米松(hexadecadrol,HDD)方案治疗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66例ANA阳性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行分组,分为单纯HDD组(n = 22例)、单纯rhTPO组(n = 22例)和联合组(n = 22例)。单纯HDD组采用大剂量短周期地塞米松(HDD)治疗,单纯rhTPO组采用rhTPO治疗,联合组采用HDD和rhTPO联合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临床疗效包括总有效率、复发率、血小板计数达有效标准时间和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HDD组和单纯rhTPO组(P < 0.05);联合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单纯HDD组和单纯rhTPO组,血小板计数有效时间短于单纯HDD组和单纯rhTPO组(P < 0.05),3组血小板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治疗前后ALT、AST、BUM、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相比较,3组治疗后的ALT、AST、BUM、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疗程结束后,随访3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rhTPO联合大剂量短周期HDD治疗能明显提高ANA阳性成人ITP的临床疗效,增加血小板数量,安全性良好。
艾滋病研究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早期介入治疗对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作用
张乐, 何愿强, 夏加伟, 刘澍, 白彬, 刘幸
2022, 43(11): 151-15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0
摘要(4105) HTML (2052) PDF (26)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早期介入治疗对艾滋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且需有创机械通气支持的成人艾滋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4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2例。观察组除采取常规治疗外早期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染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结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II)、ICU住院天数、28 d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结果  (1)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2)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的SaO2、PaO2、PaO2/FiO2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ICU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早期介入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艾滋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地降低感染指标,减轻机体的炎症性反应,改善氧合,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对改善预后、提升临床救治效能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普及。
综述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赵云欣, 孟繁媛, 刘巍, 吴会东, 罗长良, 李彬, 敖丽娟, 陈茉弦
2022, 43(11): 156-16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1
摘要(3526) HTML (2185) PDF (27)
摘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1%~3%,患病群体基数大,且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大量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在AI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AIS相关性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医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点。对AIS易感基因的SNPs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AIS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策略。就目前基因SNPs与AIS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肝纤维化病因与机制研究进展
何迪, 陈鹏, 刘锋, 徐杨, 韩磊, 丁文静
2022, 43(11): 165-17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2
摘要(3473) HTML (3838) PDF (143)
摘要: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由遗传相关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胆汁淤积和药物性肝损伤等多种慢性肝病引起的过度修复反应产生多种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异常沉积的结果。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肝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自噬等有关。肝脏的纤维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会继续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细胞癌。因此,延缓或者逆转肝纤维化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肝纤维化病因和发生发展机制总结,为抗肝纤维化的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教学研究
基于目标教学理论的雨课堂联合情景模拟在放射治疗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张江, 杨秉坤, 平文波, 赵喜娟, 苏艳, 吴江
2022, 43(11): 172-17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3
摘要(2880) HTML (1894) PDF (23)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雨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放射治疗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20例在放射治疗科实习护生按入科先后编号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放射治疗科常规临床护理带教。干预组在放射治疗科常规临床护理带教基础上采取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雨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带教。均实习1个月,出科时采用问卷调查、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评价带教效果。  结果  实习结束时干预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评分,理论、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雨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论、操作成绩和实习带教满意度。
护理园地
小儿癫痫PET/CT检查前合理镇静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唐艺珂, 鲁仁财, 季云海, 佘波, 卿艳萍
2022, 43(11): 178-18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4
摘要(2714) HTML (1862) PDF (25)
摘要:
  目的  探索自然睡眠法及药物镇静法对小儿癫痫患者检查配合程度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指导护理人员掌握2种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PET/CT中心自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共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1~12岁)小儿癫痫患者资料,所有患儿检查前均采用自然睡眠法及药物镇静法其中之一进行镇静,平静休息1 h后由麻醉师及护师对患儿进行配合程度评分(PSSS评分 0~5分)并进行PET/CT扫描,扫描后由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融合,工作站自动计算图像偏移距离,2名影像医师对影像总体质量、病灶显著程度及图像背景噪声进行评价(Likert评分 1~5分)。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2种镇静方法的差异。  结果  2组患儿仅血糖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年龄、性别、体重、身长、注射剂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儿PSSS评分分布、图像偏移距离及影像总体质量Likert评分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病灶显著程度及图像背景噪声Likert评分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采用药物镇静法患儿PET/CT图像质量优于自然睡眠法,护理人员需要掌握2种方法的优缺点,才能配合监护人灵活应对患儿癫痫PET/CT检查前准备。
MDT驱动下的路径式SME对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金铭, 岑梅, 赵丽静
2022, 43(11): 185-19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5
摘要(3783) HTML (2221) PDF (37)
摘要:
  目的  以症状管理教育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学科团队驱动的“路径式”核心症状群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外生活质量。  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全科医学科心衰病房72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执行慢性心衰护理常规,干预组构建多学科团队驱动下的“路径式”症状管理教育模式。出院后选取2个时间点对比分析2组的生活质量。  结果  出院后2个时间点(3个月、6个月)的组间对比,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总评及3个领域维度得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的组内比较显示,干预组生活质量总评及3个领域维度得分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各维度整体下降幅度及下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多学科团队驱动的“路径式”核心症状群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症状管理能力,保持院外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