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43卷  第8期

基础医学
聚乙二醇4000对Kunming-DY大鼠的降尿酸作用
秦婉, 綦雅琳, 杲银芳, 范楠, 云宇, 段为钢
2022, 43(8): 1-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1
摘要(3011) HTML (1867) PDF (119)
摘要: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4000(PEG4000)对雄性Kunming-DY大鼠(尿酸酶缺失大鼠)的降尿酸作用。  方法  选取45d雄性Kunming-DY大鼠共24只,设对照组(n = 6)和治疗组:PEG4000高(10.5 g/L)、中(5.25 g/L)、低(2.625 g/L)剂量组各6只。对照组自由饮水,治疗组自由饮用1周。实验前后需剪尾取血,收集血清以及大鼠24 h尿液和粪便,记录24 h进食和饮水量同时收集大鼠主要组织器官。测定血清样品中的尿酸、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含量和排泄物尿酸含量以及组织器官样品尿酸含量,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个指标的变化。  结果  (1)对照组血尿酸高于70 µg/mL,而PEG4000(10.5、5.25 g/L)能将大鼠血尿酸降低在50~60 µg/m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PEG4000(10.5、5.25、2.625 g/L)粪便排泄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EG4000(5.25 g/L)血尿素氮也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与对照组相比,PEG4000(5.25 g/L)降低组织(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的尿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G4000(2.625 g/L)降低组织(肝、脾、肾、肾上腺)的尿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1)口服PEG4000溶液具有降尿酸作用,其降低血尿酸与增加排便有关;(2)口服PEG4000溶液可以减少肾脏尿酸负担。
Si-GATA-3对AR小鼠PBMCs中Th1/Th2细胞亚群功能的体外调节
李玉晓, 贺铭, 王天蓉, 姚永刚, 王雨
2022, 43(8): 7-1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2
摘要(2295) HTML (1620) PDF (38)
摘要:
  目的   研究RNAi介导的GATA-3基因慢病毒载体si-GATA-3在体外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PBMCs中Th2、Th1细胞亚群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   构建RNAi介导的GATA-3基因慢病毒载体si-GATA-3,并进行包装、纯化和滴定。BALB/C小鼠随机分为AR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卵蛋白构建BALB/C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抽取其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s),随机分为3组,即si-GATA-3组、si-NC组和AR 组。进行细胞培养,然后分别用si-GATA-3、si-NC和生理盐水对3组变应性鼻炎小鼠的PBMCs进行干预72 h,用生理盐水代替si-GATA-3干预正常对照组小鼠的PBMCs。干预结束分离PBMCs和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用荧光定量qPCR和Western bloting方法检测PBMCs中GATA-3 mRNA、T-bet mRNA和GATA-3 、T-be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用ELISA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FN-γ的含量。   结果   构建出RNAi介导的GATA-3基因慢病毒载体si-GATA-3,其滴度为5×108 TU/mL。制备出BALB/C小鼠的AR模型。Si-GATA-3组PBMCs中GATA-3 mRNA、GATA-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上清液中IL-4的含量均明显低于AR组和si-NC组的表达量(P < 0.01),AR组和si-NC组中3者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0.01);AR组3者表达量和si-NC组无差异( P > 0.05)。si-GATA-3组PBMCs中T-bet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R组和si-NC组的表达量( P < 0.01),AR组和si-NC组中二者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1);AR组的二者表达量和si-NC组无差异( P > 0.05)。但si-GATA-3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0.05),AR组与si-NC组中IFN-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i-GATA-3组( P < 0.01);AR组与si-NC组之间IFN-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si-GATA-3能有效的下调Th2细胞中GATA-3 mRNA、GATA-3蛋白和IL-4的表达,并上调Th1细胞中T-bet mRNA和T-bet蛋白的表达,体外能有效地纠正小鼠AR模型中PBMCs中Th2/Th1的免疫失衡。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灯盏乙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和体内验证
张莉, 王雨婷, 石佳宁, 余丹, 杨仁华, 沈志强, 龙江, 陈鹏
2022, 43(8): 17-2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4
摘要(2982) HTML (1838) PDF (40)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灯盏乙素(Scutellarin)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通过PubChem数据库进行灯盏乙素潜在的靶点预测,运用Disgenet,CeneCards筛选与AS关联的靶基因,利用Cytoscape 3.9.0建立疾病-靶点-成份可视化网络,使用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CG的网络构建。另外,高脂喂养复制APOE-/-小鼠AS模型, 用不同浓度的灯盏乙素灌胃治疗,利用RT-PCR方法验证筛选所得核心通路的表达变化。  结果   (1)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灯盏乙素治疗AS的核心靶点共有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MAP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等共106个。灯盏乙素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hsa04151)、Ras信号通路(hsa04014)、MAPK信号通路(hsa04010)(P < 0.05)等涉及细胞的增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来治疗AS;(2) 体内实验验证的结果:和模型组相比,灯盏乙素组呈浓度依耐性地下调PI3K、AKT、mTOR和Bcl-2 的mRNA表达,上调Bax和Caspase-3的mRNA表达,( P < 0.05)。另外,和模型组相比,灯盏乙素则呈浓度依耐性地下调小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含量( P < 0.05)。  结论  经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和RT-PCR验证,灯盏乙素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APOE-/-小鼠AS模型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而治疗AS。
云南省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和inhA基因突变特征
陈连勇, 茹浩浩, 杨星, 闫双群, 陈涛, 倪沁璇, 许琳
2022, 43(8): 28-3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3
摘要(3359) HTML (2059) PDF (48)
摘要:
  目的  分析云南省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和inhA基因突变特征。  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云南省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进行katG和inhA基因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后比对分析。  结果  88株异烟肼耐药菌株中,耐药基因与表型药敏结果的符合率为82.95%(73/88),katG和inhA基因突变率分别为75.00%(66/88)和9.09%(8/88)。最为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为katG315(67.05%)和inhA-15(7.95%),katG315位点基因突变主要表现为Ser315Thr(59.09%,52/88)。耐多药与单耐异烟肼菌株中katG基因突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90,P = 0.041),而inhA基因及katG315、inhA-15位点基因突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云南省异烟肼耐药以katG315和inhA-15基因突变为主,MDR菌株中katG基因突变率高于异烟肼单耐,目前基于基因突变的分子检测技术是检测异烟肼耐药的有效手段。
抗菌肽LL-37对尿路上皮细胞跨膜屏障功能破坏的作用
杨童欣, 王光, 徐蕊, 苏思维, 方克伟, 刘建和, 李炯明
2022, 43(8): 34-4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6
摘要(2969) HTML (1752) PDF (35)
摘要:
  目的  探索LL-37对膀胱尿路上皮细胞跨膜屏障功能破坏的具体作用,构建适于体外研究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的细胞实验模型。  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L-37处理人尿路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通过跨上皮电阻测量仪测量跨上皮细胞电阻,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钙离子浓度,RT-qPCR和WB检测葡萄糖胺聚糖(GAGs)关键成分硫酸乙酰肝素的表达水平。  结果  体外细胞跨上皮电阻测量显示,100和200 μg/mL LL-37可显著抑制细胞的跨上皮电阻,破坏SV-HUC-1细胞的跨膜屏障功能。CCK-8和PI染色流式细胞检测显示,100 μg/mL 以上的LL-37可显著降低SV-HUC-1细胞的增殖活力,提高SV-HUC-1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P < 0.05),提示细胞增值受到显著抑制。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SV-HUC-1细胞中的钙离子浓度显示,LL-37处理后的尿路上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 < 0.05),且增高量与LL-37浓度相关。RT-qPCR和WB检测证实经LL-37处理后SV-HUC-1细胞的GAGs关键成分硫酸乙酰肝素表达显著上调(P < 0.05)。  结论  抗菌肽LL-37可抑制SV-HUC-1细胞内GAGs关键成分硫酸乙酰肝素的表达,并破坏SV-HUC-1的细胞增殖和跨膜屏障功能。
白细胞介素-4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赵琨, 肖云, 杨纯, 严志凌, 董敏娜, 向柄全, 肖茗耀
2022, 43(8): 41-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5
摘要(3237) HTML (1962) PDF (48)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保护作用。  方法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A549细胞形成ALI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IL-4(0.1 μg/mL、1 μg/mL、10 μg/mL)在不同时长下干预该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ELISA法测定A549细胞分泌IL-1、IL-6、IL-10、TNF-α、TNF-γ情况。  结果  IL-4可降低ALI模型中A549细胞凋亡率、抑制Caspase3表达(P < 0.05),其效果随IL-4浓度增加及干预时长延长而加强;同时促进Bcl-2表达(P < 0.05),IL-4浓度1 μg/mL干预12 h时效果最佳。上述条件下,IL-4可降低ALI模型中A549细胞的IL-1、IL-6、TNF-α、TNF-γ,并增加IL-10(P < 0.05)。  结论  IL-4可以通过改善ALI体外模型中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在急性肺损伤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临床研究
血清缬氨酸、甲硫氨酸浓度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风险的相关性
解思琦, 张恒瑀, 李红万, 谭明建, 王青, 李思嘉, 郑凯, 刘德权, 唐诗聪
2022, 43(8): 47-5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7
摘要(3176) HTML (2011) PDF (31)
摘要:
  目的   比较健康人群、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和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al、Met浓度差异,探究血清缬氨酸和甲硫氨酸与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风险的关系。   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38名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7名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al、Met浓度,同时选择91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经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的血清Val、Met浓度差异,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血清Val、Met浓度的影响。再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和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血清Val、Met与乳腺癌的风险关系并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Val及Met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乳腺癌(BC)组的血清Val浓度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BE)组和健康对照组,BC组和BE组的Met水平都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TNM分期及接受不同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血清Val、Me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但不同分子分型组间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al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另外,血清Val浓度水平和乳腺癌风险无明显关系,但血清Met会显著影响乳腺癌的发生( P < 0.001),血清Met的浓度越高,乳腺癌的患病风险就越高,并且Met的浓度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乳腺癌患病风险就增加24%( OR = 1.24 95% CI:1.15~1.34)。并且血清Met(P < 0.001)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其AUC为0.83、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69%和90.1%,临界值为19.76 μmol/L。   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血清Val浓度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相比,乳腺癌患者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Met浓度水平也有所升高。血清Val浓度水平和乳腺癌风险无明显关系,但血清Met与乳腺癌风险呈负相关,并且血清Met对乳腺癌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云南省肿瘤医院1 203例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张海霞, 李磊, 金磊, 叶沛婧, 孙传政
2022, 43(8): 56-6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8
摘要(3067) HTML (1937) PDF (37)
摘要:
  目的  探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黑色素瘤发病特点,为云南省黑色素瘤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发病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  1 203例黑色素瘤患者中77.3%原发于皮肤,17.3%原发于黏膜。患者年龄11~90岁,31~70岁年龄段患病人数最多(82.8%)。肢端皮肤黑色素瘤多见于男性;生殖系统黏膜黑色素瘤多见于女性(P < 0.05)。头颈黏膜黑色素瘤占全身黏膜黑色素瘤的55.3%,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比例高出全身其他部位黏膜黑色素瘤比例5.58倍。  结论  云南省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就诊率呈上升趋势。云南省黑色素瘤防治重点为四肢和头颈部黑色素瘤,特别是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
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王燕, 丁荣, 张吕玲, 王若花, 赵晓玲, 马娜
2022, 43(8): 61-6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09
摘要(4070) HTML (2034) PDF (32)
摘要:
  目的  探讨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至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68例,结合患者病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2组,对照组(n = 34例)进行放化疗治疗,研究组(n = 34例)进行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  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前,2组T淋巴细胞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研究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干预前,2组患者CA19-9、TK1、CEA、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研究组CA19-9、TK1、CEA、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施以输血治疗联合放化疗干预,可促进疗效提升,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机体免疫能力。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张蓉, 宋兴菊, 段琳, 李倩, 陈旭
2022, 43(8): 66-7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0
摘要(3209) HTML (3598) PDF (27)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及血液流变学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医院接收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设为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并检测对比2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研究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采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较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及推广。
儿童恙虫病175例的临床特征及重症恙虫病危险因素
路伟民, 杨小涛, 朱瑛, 黄艺, 陈后余, 金海凤, 王艳春
2022, 43(8): 72-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4
摘要(6742) HTML (3183) PDF (43)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恙虫病临床表现,探讨儿童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进展为重症病例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尽早明确诊断及识别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2017年至2021年确诊的恙虫病患者病例资料,将纳入对象分为非重症组与重症组,对比各组病例症状、体征、实验室数据、治疗及转归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回归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绘制识别重症病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结果  纳入175例病例,非重症组145例(82.9%),重症30例(17.1%);173例好转/治愈,2例死亡。患儿均有发热(100%),体征上焦痂或溃疡占比最高(85.7%),其次为肝脏肿大、淋巴结肿大;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咳嗽、水肿、肝脏肿大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实验室数据发现纳入病例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血小板(PLT)减少,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升高;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比较,PLT、EOS、白蛋白(ALB)、纤维蛋白原(FIB)降低(P均 < 0.05),ALT、AST、LDH、CRP、PCT升高(P均 < 0.05),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P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PLT减少(OR:0.980,95%CI 0.966~0.994,P < 0.05)、LDH升高(OR:1.002,95%CI 1.000~1.004,P < 0.05)是恙虫病发展成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PLT、LDH可用于鉴别诊断重症恙虫病,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76.6%。  结论  在恙虫病流行季节,发热伴或不伴焦痂或溃疡、有肝脏及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指标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有助于诊断恙虫病。血小板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是儿童重症恙虫病患者的危险因素。PLT < 55.5×109/L、LDH > 692U/L早期识别儿童重症恙虫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昆明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20年急诊分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代软仙, 孟强, 陈国兵, 韩斌, 杨德兴, 关万高
2022, 43(8): 81-8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1
摘要(4420) HTML (1966) PDF (29)
摘要:
    目的   研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急诊分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优化COVID-19疫情形势下急诊科的诊疗服务、应对措施及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至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4 739例急诊患者预检分诊记录,并建立数据库,分析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季节、病情分级、来院方式等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44 739例急诊患者中,男性20 923例(47%),女性23 816(53%),年龄分布在0.2~110岁,以45~59岁年龄组为主,为25 828例(58%)。夏季最多12 449例(28%),秋季次之,11 558例(26%);每日就诊高峰时间主要为上午9:00~12:00和下午15:00~21:00;77%的患者打车和步行前来,12%的患者乘坐救护车;患者的病情分级比例为Ⅰ级(12%)、Ⅱ级(10%)、Ⅲ级(58%)、Ⅳ级(21%)。    结论   昆明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45~59岁,夏季是就诊高峰季节,每日就诊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午9:00~12:00和下午15:00~21:00。急诊科应结合当前COVID-19疫情的防控要求,合理地配置急诊医疗资源。
昆明两社区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管理测评
张建萍, 吕逸骁, 周馨, 苏真芳, 张秀梅, 蔡国喜
2022, 43(8): 87-9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2
摘要(1709) HTML (1546) PDF (20)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管理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昆明社区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提高健康素养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昆明市呈贡两社区医院185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样本,运用糖尿病基本知识问卷、健康素养管理(HeLMS)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9 (PHQ-9)对目标人群进行测评。   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健康素养管理(HeMLS)4个维度总得分中发现经济支持的愿望得分比其他3个维度总分值低了30分(P < 0.05)。其中,糖尿病患病时间高于10 a的男性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较低;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收入越高,能长期坚持运动锻炼的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较高( P < 0.05)。   结论   性别、文化程度、低收入、糖尿病患病时间和是否坚持运动,是影响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得分高低的影响因素,对该情形社区医院应加大力度进行有效的干预。
早期介入姑息治疗对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疼痛、焦虑影响分析
郭玺, 汤晓青, 王洁, 万焱, 徐斌, 罗煜
2022, 43(8): 93-9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3
摘要(3631) HTML (2013) PDF (26)
摘要:
  目的   探索整合姑息治疗后减轻肝癌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影响。   方法   选取60名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并记录基本情况,患者分为标准治疗组30例(对照组)和姑息介入治疗组(研究组)30例,进行介入治疗后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疼痛量表和焦虑量表测评,研究组加入姑息治疗,12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2个量表测评,对比2组患者12周前后疼痛及焦虑评分,分析影响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疼痛及抑郁的因素,分析有关因素在2组患者疼痛及焦虑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酗酒史、医保类型、肝功能分级、肝炎类型在2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家庭背景、既往有无疼痛史、肿瘤分期、ECOG评分、治疗前NRS评分、治疗后NRS评分、治疗前焦虑评分及治疗后焦虑评分在2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通过配对样本 t检验对显著因素分析后得出12周后对照组的患者疼痛、焦虑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P < 0.05)。   结论   姑息治疗联合标准治疗对于缓解疼痛及焦虑有明显效果,并且越早进入姑息治疗程序对患者疼痛、焦虑的改善更有优势,因此姑息治疗不仅限于晚期肝癌患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运重建前后NLR值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朱一珂, 杨君素, 钱芳, 吴昊昊, 黄保岗
2022, 43(8): 100-10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5
摘要(3168) HTML (2079) PDF (22)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运重建前后与预后不良有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预测患者预后提供更多的生物学标志物。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切除术或者2者均行)的患者179例,根据3个月后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 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检验指标、血运重建前后NLR值、NIHSS评分等,并进一步分析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入院的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数及百分比、NLR值及血运重建后8h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数与百分比、NL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NIHSS评分(OR = 1.123,95% CI 1.065~1.184,P < 0.05)是AIS患者血运重建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诊断分界值为11;(3)NLR值比较:预后不良组血运重建前后的NLR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IS患者血运重建后NLR值较血运重建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入院时的NIHSS评分是AIS血运重建患者发病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IS患者血运重建前后NLR变化具有上升趋势,预后不良组血运重建前后的NLR高于预后良好组,但并非AIS患者血运重建3个月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于AAT与细胞因子构建活动性肺结核的Nomogram预测模型
樊浩, 刘幸, 沈凌筠, 李海雯, 余春红, 李婧炜
2022, 43(8): 106-11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6
摘要(2595) HTML (1852) PDF (32)
摘要:
  目的   构建AAT及细胞因子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预测模型。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HAP、CRP、AAT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基于 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   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T(OR = 0.983,95%CI = 0.968~0.999,P = 0.039),IFN-γ(OR = 0.783,95%CI = 0.659~0.931,P = 0.006),TNF-α(OR = 1.495,95%CI = 1.106~2.020,P = 0.009)均是活动性肺结核的预测因子(P < 0.05)。   结论   该模型拟合度、ROC曲线下面积均良好,证实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基于上述预测因子建立的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Silva分型与宫颈HPV相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
胡昌猛, 吴琳
2022, 43(8): 113-12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7
摘要(4042) HTML (2047) PDF (31)
摘要:
  目的  探讨Silva分型模式在浸润性HPV相关性宫颈腺癌(HPV-associated endocervicalnadenocarcinoma,HPVA)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病理科诊断为浸润性HPVA病例95例,应用 Silva分型标准重新分类,比较SilvaA、SilvaB、SilvaC 3种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根据病例资料和随访情况,估计生存率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1)SilvaB、C 亚型与SilvaA亚型相比,肿瘤直径大、肌层浸润深度深、分化差、FIGO分期晚、危险分级级别高,出现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的比例较高,术后辅助治疗亦较积极(P < 0.05),而在年龄、淋巴脉管侵犯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2)SilvaA型、SilvaB型5 a总体生存率、5 a无病生存率均高于90%,而SilvaC型显著低于50%(P < 0.05);(3)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盆腹腔淋巴结转移(HR = 12.602,95%CI:2.722~58.333)是影响浸润性HPVA患者OS的独立因素(P = 0.001);FIGO分期是影响浸润性HPVA患者DFS的独立因素(P < 0.05),Ⅱ期、Ⅲ期、IV期与I期相比,其HR值、95%CI分别为5.319(1.597~17.716)、53.365 (5.458~521.734)、25.982(2.169~311.299)。  结论   Silva分型模式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FIGO分期、盆腹腔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危险分级、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面密切相关,但与年龄、淋巴脉管侵犯不相关。盆腹腔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是影响宫颈浸润性HPV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免疫特点
沈凌筠, 王霖, 马志强, 刘幸, 李海雯, 王戈, 李文明, 骆鹏举
2022, 43(8): 122-12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1
摘要(2616) HTML (1748) PDF (36)
摘要:
  目的   探讨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特点和意义。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2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分析2组抗体、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免疫细胞产生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FN-γ、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gG、IgA、IgM及IL-1、IL-2、IL-4、IL-5、IL-8等其余10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CD3 +T、CD4+T、CD8+T细胞及CD4+/CD8+增高,淋巴细胞绝对数、NK细胞绝对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细胞绝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细胞因子IFN-γ、IL-6和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参考指标,对结核是否活动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免疫低下人群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38例的临床特征
何花, 范晶华, 张燕玲, 李杨, 李海雯, 武彦
2022, 43(8): 127-13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0
摘要(1819) HTML (1540) PDF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低下人群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的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免疫低下人群感染VZV38例为观察组,40例普通人群感染VZV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2组的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脏器功能的指标;以及IL-6、IL-8、CD+4 T淋巴细胞等评估机体免疫的指标。   结果   将2组的肝功能、心肌酶进行对比,观察组GGT/AST/ALT、LDH/CK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2组的CREA进行对比: 2组人群C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2组的细胞因子IL-6、IL-8对比;观察组IL-6、IL-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2组CD4 T淋巴细胞数对比,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免疫低下人群感染VZV,由于免疫被抑制,更容易诱发细胞因子风暴,病情更重,常易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病情进展快,若能早期识别,积极救治,能改善其预后。
脑电图、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死亡判定中的应用
刘博虎, 谢仁华, 董权, 岑键昌, 常谦
2022, 43(8): 132-13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2
摘要(2724) HTML (1807) PDF (30)
摘要:
  目的  探究脑电图、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死亡判定中的价值和应用。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经临床判定为脑死亡的患者31例,对每位患者均进行2次脑电图、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脑死亡确认实验标准将其分为脑死亡阳性组和脑死亡阴性组,比较3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  脑电图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5%和准确性为93.55%。脑死亡组脑电图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阳性人数显著高于非脑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ROC曲线分析显示脑电图对诊断脑死亡效果佳。
小儿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性肠炎血清PCT、IL-6、SAA水平测定及临床特征的差异
鲁智英, 王美芬, 彭俊超, 杜曾庆, 罗云娇, 马薇
2022, 43(8): 138-14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3
摘要(3759) HTML (2188) PDF (27)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轮状病毒(RV)和诺如病毒(NV)性肠炎的血清PCT、IL-6、SA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特征,并分析二者鉴别要素。   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0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住院的水样腹泻、诊断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24 h内采集粪便和收集静脉血,进行粪便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检测及血细胞、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测定,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24 h内最多的呕吐及腹泻次数、并发症、最高体温(maximum BT)、Vesikari评分等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通过ROC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结果   143例患儿进入研究,其中RV76例,NV67例。RV组maximum BT,24 h内腹泻最多次数,Vesikari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SAA、体温 > 38 ℃病人数高于NV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2组在性别、年龄、24 h呕吐最多次数、并发症、Vesikari评分≥11分人数、白细胞计数(WBC)、PCT、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ximum BT、NEUT、及SAA是鉴别二者的独立因素,运用ROC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其AUC 0.838 (95% CI: 0.770~0.907, P < 0.001),最大约登指数(J = 0.573),其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73.7%。   结论   RV性肠炎相对NV来说,病情更危重,引起发热且体温 > 38 ℃的人数、24 h内腹泻次数更多。一个包含maximum BT、NEUT及SAA的模型可以协助儿科医生在未知病原体感染前进行鉴别。
百日咳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重症百日咳148例危险因素分析
李伟杰, 陈丽琴, 李亚玲, 韩永慧, 李小娟, 颜粉冬
2022, 43(8): 145-149.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4
摘要(3718) HTML (2079) PDF (14)
摘要:
  目的  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的百日咳患者在云南省的地区的分布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重症百日咳的高危因素等,探讨百日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重症百日咳的高危因素。  方法  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居住地为云南的148例百日咳患儿资料,按地区分布情况、不同年龄组、临床症状、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对各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  148例患儿中,男性96例(64.86%)、女性52例(35.14%),148例百日咳患儿中123例(83.11%)为普通型,25例(16.89%)为重症百日咳, < 3月龄患儿占27.03%、3月龄~6月龄占33.11%、6月龄~3岁占23.65%、≥3岁占16.22%,感染时未免疫的有94例(63.51%)、咳嗽时有鸡鸣声的有51例(34.46%)、咳嗽时发绀的有26例(17.57%)、合并肺炎的有128例(86.49%)、有既往史的有93例(62.84%)、白细胞(10~30×109/L)的有85例(57.43%)、白细胞≥30×109/L的有12例(8.11%)、CRP增高的有9例(6.08%)、住院时间中位数为9 d,有6例使用呼吸机。与普通病例组相比, < 3月龄(χ2 = 29.480,P < 0.001)、未免疫(χ2 = 7.783,P = 0.005)、咳嗽时发绀(χ2 = 21.850,P < 0.001)、有既往史(χ2 = 8.156,P < 0.001)的重症患者占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百日咳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普通病例(Z = -6.712,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百日咳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咳嗽时发绀(OR = 0.275,P < 0.001)、有既往史(OR = 0.188,P = 0.008)、使用呼吸机(OR = 0.141,P < 0.001)。  结论  咳嗽时发绀、有既往史、使用呼吸机是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建议有既往史的婴儿若无禁忌症应尽快按时接种百日咳疫苗, < 3月龄儿童确诊百日咳后,特别是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及症状、体征的观察,避免发展成重症。
艾滋病研究
昆明市2018年~2020年新发现HIV-1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新近感染分析
曹瑞, 徐畅, 金晓媚, 戴洁, 陈会超, 董莉娟, 杨敏, 杨莉, 陈敏
2022, 43(8): 150-15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5
摘要(2931) HTML (1937) PDF (27)
摘要:
  目的  了解2018年~2020年昆明市通过社会组织新报告的HIV-1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新近感染情况和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昆明市2018年1月至 2020年12月经抗体筛查和确证检测后的MSM阳性样本采用HIV-1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方法(HIV-1 LAg-Avidity enzyme immunoassay,LAg-Avidity EIA)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判断新近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近感染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集389份阳性样本,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HIV-1新近感染者比例分别为48.1%(90/187)、51.6%(49/95)、30.8%(33/107),2018年1月和2019年12月的新近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020年的新近感染比例低于2018年和2019年(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学生(P = 0.017,OR = 2.989,95%CI:1.221~7.318))检测出新近感染的比例高。  结论  昆明市MSM人群HIV-1新近感染的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在部分人群中新近感染的比例较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新近感染的监测,通过社会组织加强干预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促进检测。
综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口腔损害
赵汉青, 钱石兵, 王孟琪, 杨镕羽, 段开文
2022, 43(8): 156-16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31
摘要(3483) HTML (2015) PDF (29)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是2019年底开始流行全球的传染病(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病的病原体,对人体呼吸道为主的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口腔损害被认为也是该病常见表现。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发表的有关新冠病毒感染与口腔表现文献,总结COVID-19相关口腔损害特征及其可能机制。发现所报告的病例中口腔病变以味觉功能障碍、口干症和溃疡性损害等多见。口腔病损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口腔上皮细胞广发存在2019-nCoV进入细胞受体ACE2,病毒复制并可能造成组织炎症和破坏是基本的致病机制。
Smad4与嗅觉系统功能及疾病的研究进展
张切, 王淑芬, 曹守明, 吴海莺
2022, 43(8): 161-16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6
摘要(2102) HTML (1686) PDF (18)
摘要:
Smad4蛋白可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上的 TGF-β I 型受体(TβR I)相结合,并将其激活。目前已知TGF-β/Smads 信号通路在犁鼻感觉神经元(vomeronasal sensory neurons,VSN)的成熟、功能和精确连通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Smad4的突变会导致后部副嗅球形成的异常,导致嗅觉传导异常。Smad4是公认的抑癌基因,其在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具有显著差异。转化生长因子-β 通过其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作用底物Smads 蛋白将生物信号由胞膜传至胞核激活相应核酸转录从而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粘附、迁移、凋亡,血管生成,免疫反应等。
教学研究
PBL+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王赟, 王慧, 黄海潇, 李茹婴, 沙瑞芹, 田莹
2022, 43(8): 166-17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7
摘要(3674) HTML (1913) PDF (25)
摘要:
    目的    探讨PBL+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编号后,奇数组为对照组,偶数组为干预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干预组采用PBL+循证护理教学法,该教学法由“循证护理理论授课→PBL小组讨论→护理查房成果汇报→教师指导”4个逐渐递进的环节组成。干预后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教学效果自评问卷及理论考试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教学效果自评问卷得分、理论成绩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结合科室特色采用PBL+循证护理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实习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理论成绩,可提高教学效果评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口腔医学生临床四手操作技能混合课程建设的效果
陈彦廷, 陆思月, 姚兰
2022, 43(8): 173-17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8
摘要(2838) HTML (1708) PDF (26)
摘要:
  目的  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口腔医学生临床四手操作技能混合课程建设的培训效果,为口腔医学本科生拓展四手操作教学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20年至2021年在云南省口腔医院实习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2020年30名学生为对照组、2021年30名学生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临床实习大纲进行传统椅旁带教,实验组在椅旁带教的基础上同时采用混合课程教学(线上理论培训→线下情景模拟实操训练),培训结束后对2组理论及技能考核结果、职业暴露和教学满意度进行分析。  结果  6项核心技能的考核结果与教学满意度评价,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项核心技能诊疗时长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职业暴露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2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线上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岗位胜任力及诊疗效率,保障感染控制要求,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对培养综合型、实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
护理园地
基于KANO模型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困难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费严焰, 符阳山, 杨秉坤, 李丽娟, 代水芬, 吴江, 刘琴
2022, 43(8): 178-18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29
摘要(3483) HTML (2086) PDF (20)
摘要:
  目的  用KANO模型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吞咽困难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定性分析,为临床优化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KANO模型设计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困难知识需求的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1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结果   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困难健康教育需求的23个条目中,必备型需求6个(26.08%),期望型需求9个(39.13%),魅力型需求7 个(30.43%),无差异型需求1个(4.34%),重要度-满意度矩阵图中,2个(8.67%)条目位于待改进区,5个(21.73%)条目位于次要改进区。  结论  KANO模型可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使用后能充分全面的了解了患者的需求,并为提升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供依据。
AECOPD患者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张桂梅, 陈蜀, 宋云华, 吴阳, 周虹媛
2022, 43(8): 184-19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30
摘要(3552) HTML (2014) PDF (41)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发生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疾病风险预测模型,旨在为早期识别并筛选AECOPD再次入院的高风险患者提供评估工具。   方法   选取云南省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诊断为AECOPD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0%(307例)的患者作为建模组,剩余30%(107例)患者作为验证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再入院作为结局指标,分析 AECOPD患者发生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疾病风险预测模型。   结果   最终纳入年龄(OR = 0.958)、雾化吸入激素种类(OR = 1.893)、FEF75预计值(OR = 0.583)、FEV1实际值(OR = 1.947)、合并呼吸衰竭(OR = 0.501)5个预测因子。预测模型公式:P = 1/{1+exp[−(3.361+(−0.043)× 年龄+0.638 ×吸入雾化激素种类+(−0.539)×FEF75预计值+0.666 ×FEV1实际值+(−0.691)×合并呼吸衰竭)]},建模组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8和0.549。验证组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7和0.7。   结论   研究所构建的AECOPD患者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为早期识别并筛选AECOPD再次入院的高风险患者提供了评估工具,为医护人员调整高风险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为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