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曾晓波 许江涛 邓敏 聂正翠 袁蕊梦 朱婷燕

曾晓波, 许江涛, 邓敏, 聂正翠, 袁蕊梦, 朱婷燕.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12): 89-9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5
引用本文: 曾晓波, 许江涛, 邓敏, 聂正翠, 袁蕊梦, 朱婷燕.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12): 89-9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5
Yijun AN, Lidan YU, Meisu ZHAO, Dongmei MA, Chunhua YANG, Yao KONG. The Application of Prognostic Model of Lysosomal Related Genes in Bladder Cancer[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5): 66-7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510
Citation: Xiao-bo ZENG, Jiang-tao XU, Min DENG, Zheng-cui NIE, Rui-meng YUAN, Ting-yan ZHU.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and Dry Eye Syndrome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0, 41(12): 89-9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5

儿童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伴干眼状态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25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023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曾晓波(1981~),女,云南昆明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眼科及视光学临床工作

    通讯作者:

    许江涛,E-mail: zengxiaobo@etyy.cn

  • 中图分类号: R779.7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 and Dry Eye Syndrome in Children

  • 摘要:   目的   全面评估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干眼状况,了解其伴随干眼的临床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取2015年01至06月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患儿65例(65只眼,右眼数据)为观察组。取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65例(65只眼,右眼数据)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症状评估、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及眼睑刷上皮病变(Lid-wiper epitheliopathy,LWE)检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结果   (1)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干眼症状评分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8.589 P < 0.01),其中畏光(23.59%)、异物感(18.08%)、瞬目异常(14.49%)、迎风不适(20.90%)是患儿最常见的症状;(2)春卡患儿的裂隙灯检查体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 Z = -9.902 P < 0.01);(3)干眼相关检查:春卡患儿的泪膜破裂时间(7.06±3.51)较正常儿童(13.34±4.82)明显缩短( Z = -6.729 P < 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82±1.69)较正常儿童(0.23±0.46)明显升高( Z = -6.355 P < 0.01);眼睑刷上皮病变的评分(1.03±1.00)较正常儿童(0.31±0.50)明显升高( Z = -4.463 P < 0.01);(4)春卡患儿干眼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的体征评分相关( r = 0.259 P < 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体征评分相关( r = 0.269 P < 0.05);泪膜破裂时间与角膜荧光素染色( r = -0.283 P < 0.05)及眼睑刷上皮病变( r = -0.252 P < 0.05)的严重程度相关;角膜荧光素染色与眼睑刷上皮病变( r = 0.307 P < 0.05)的严重程度相关。   结论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患儿伴随明显的干眼,其干眼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结膜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进一步探讨春卡患儿病情转归过程中的干眼变化情况提供了基础,也为春卡患儿急性期使用人工泪液辅助治疗提供了用药依据。
  • 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急诊科在满足急诊医疗服务需求、提高急救成功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急诊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拥挤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COVID-19疫情的爆发以及该病情发展的特殊性,提供更安全的急诊就医环境,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下急诊科工作的关键。因此,熟悉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主要防治措施,并了解急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改善急诊管理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云南省昆明市三甲医院急诊科缺乏流行病学相关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诊科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因此,为了解急诊就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质量,本文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20年COVID-19疫情下急诊分诊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数据来自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计算机HIS系统预检分诊记录。该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设有急诊内科、外科,承担除小儿、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耳鼻喉科专业之外的所有急诊患者的诊疗工作。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1日至 2020年12月31日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共计44 739例。

    1.2.1   性别与年龄分组

    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2组;根据所有就诊患者的年龄范围,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根据我国的年龄划分标准[1],将其分儿童组( < 14岁)、青壮年组14~44岁、中年组45~59岁、年轻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75~89岁;长寿老年组≥90岁。

    1.2.2   季节和时间分组

    依据我国四季划分,将研究对象的就诊月份分春季(3~5 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4组。按照每日24 h制,结合急诊科值班人员轮班时间分配,以3 h为一组,将研究对象的就诊时间分为8组:1组(00:00~03:00)、2组(03:00~06:00)、3组(06:00~09:00)、4组(09:00~12:00)、5组(12:00~15:00)、6组(15:00~18:00)、7组(18:00~21:00)、8组(21:00~24:00)。

    1.2.3   病情分级

    按照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发布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分级原则,分为Ⅰ级患者(极危重)、Ⅱ级患者(危重)、Ⅲ级患者(紧急)、Ⅳ级患者(非紧急)[2]

    依据急诊患者的登记记录,在 Excel软件下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 25.0统计软件,对所选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季节、病情分级、来院的方式等。计数资料主要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20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患者44 739例,其中男性20 923例,占47%;女性23 816例,占53%,男女比例20 923∶23 816(1∶1.14),见表1。年龄分布在1岁~104岁,其中45~59岁年龄组最多,共有25 828例,占58%。在不同年龄组就诊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63.174,P < 0.001),见 图1

    表  1  急诊患者基线特征[n(%)]
    Table  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patients [n(%)]
    指标 n(%)
    性别
     男性 20 923(47)
     女性 23 816(53)
    男女比例 20 923∶23 816(1∶1.14)
    年龄组
     儿童组 1 033(2)
     青壮年组 6 928(15)
     中年组 25 828(58)
     年轻老年组 6 072(14)
     老年组 4 347(10)
     长寿老年组 531(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1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性别分布特征
    *P < 0.05;**P < 0.01;***P < 0.001。
    Figure  1.  Sex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各季节就诊患者人数及占比见表2。在全年中,中老年患者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在夏、秋季节,不同年龄段就诊患者与不同季节的就诊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45.827P < 0.001),见 图2

    表  2  不同季节的患者分布特征[n(%)]
    Table  2.  Seas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patients [n(%)]
    季节 n(%)
    春季 9 819(22.0)
    夏季 12 449(28.0)
    秋季 11 558(26.0)
    冬季 10 913(24.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2  不同年龄组患者季节分布特征
    *P < 0.05;**P < 0.01;***P < 0.001。
    Figure  2.  Seas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ency patien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在24 h中,就诊高峰时间为上午09:00~12:00及下午的15:00~21:00,占全年患者人数的51%,见表3图3

    表  3  不同时段的患者分布特征[n(%)]
    Table  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patient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n(%)]
    时段 n%
    00:00~03:00 3 823(9.0)
    03:00~06:00 2 336(5.0)
    06:00~09:00 3 217(7.0)
    09:00~12:00 7 876(18.0)
    12:00~15:00 6 360(14.0)
    15:00~18:00 7 470(17.0)
    18:00~21:00 7 326(16.0)
    21:00~24:00 6 331(14.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3  不同时间段急诊患者的分布特征
    Figure  3.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mergency patient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全年共接诊患者44 739例,其中Ⅰ级患者5 162例,占12%;Ⅱ级患者4 275例,占10%;Ⅲ级患者25 801例,占58%;Ⅳ级患者9 501例,占21%,见表4

    表  4  急诊患者病情分级特征[n(%)]
    Table  4.  The triage situation of emergency patients [n(%)]
    病情分级 n%
    Ⅰ级 5 162(12.0)
    Ⅱ级 4 275(10.0)
    Ⅲ级 23 801(58.0)
    Ⅳ级 9 501(20.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将来院就诊的交通方式分为6类,最常见的打车和步行,占73%;救护车占12%。

    在节假日、双休日共有12 114例,占 27%。非节假日、双休为32 625例, 节假日、双休日与非节假日与双休日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5.175,P < 0.001)。

    目前,我国COVID-19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急诊科是风险最大的科室,预检分诊工作最艰巨、最复杂,也是传染病重要的筛查预检分诊点[3],因此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急诊预检分诊工作愈加重要。一项关于COVID-19大流行期间对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影响的研究报道表明尽管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存在重大延误,但患者对救护车服务和医院急诊科医疗服务的总体评价是积极的[4]。目前,国内已有大量回顾性关于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但尚缺乏COVID-19疫情下急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相关研究。因此,本文回顾性收集2020年新冠疫情下云南省第一人医院急诊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其结果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云南省第一人医院急诊COVID-19疫情下患者的就诊情况。

    该项研究表明,女性在急诊患者中占很大比例,这与张少辉[5]研究结果相似。从年龄分布来看,中年组所占比例最大,占58%。这些特点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女性就医比例增加可能与女性承担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角色有关,因此需要重视女性的心理咨询和教育,可以根据性别设立专门的特色诊室;(2)随着社会的发展,急诊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中年组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承担者, 是发展生产力的主力军,因此,他们也是最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和事故的群体,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必要通过各种互联网途径加强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健康教育,同时也应该对该类人群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进行调查研究,做到早期防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在本研究中,根据就诊季节的分析,就诊人数最多的是夏季,其次是秋季,但是总体而言,四季之间差异不大;这可能与昆明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季如春”的气候和地域性有关。其中,中老年患者在秋冬季节所占比例较大,而且病情分级为Ⅰ级Ⅱ级的老年患者比较多,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6];相关文献也报道老年患者急诊就诊的数量一直在增加[7],这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和同时合并多种慢性病有关,同时老年人疾病的非典型临床表现可能使评估和治疗复杂化,延迟治疗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因此他们是急诊抢救病例的主要群体。在报道的COVID-19死亡病例中,老年患者居多,因此在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需坚持急危重症患者的疫情防控措施与急诊急救需求并行[8]。应该关注老龄化社会给急诊科带来的变化。

    该项研究中急诊患者的高峰时间为上午09:00~12:00,下午15:00~21:00,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情况不同[5],考虑与地方地理位置、气候及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有关。晚高峰考虑与常规门诊关闭,人们休闲时间较多有关。鉴于这一现象,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班。在高峰时段及节假日,需要增加人员,尤其是晚高峰时段,这是投诉、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高发时间,医务人员应谨慎对待。同时在疫情防控要求下,对急诊患者及陪同家属进行有效的分层、分类引导和管理至关重要,也是防止发生人员聚集的关键环节。分诊人员在就诊高峰时段不能忽略流行病史的询问,应守好急诊疫情防控第一关。

    急诊科拥挤是获得急救服务过程中的一个障碍,这将导致时间成本的增加[9]。本研究数据显示,非紧急患者的比例为79%,占用了大量的急诊资源,这与文献报道的数据一致[10]。相关研究表明,日益严重的急诊拥堵现象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非紧急患者占用了急诊资源[11- 12]。非紧急患者占用了大量急诊资源,将会导致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下降,导致更高的死亡率[13]。相关研究指出通过运用远程医疗,加强与基层医疗单位合作,可以减少大医院的拥堵[14]。在疫情紧张、医疗资源稀缺的当下,需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减少非急需和非必要的医疗活动,并进行有效的分级分层防控管理,尽快减少人员聚集,从而有效地减少拥堵。相关组织管理人员、领导和业务层面需尽快制定相关对策来缓解拥堵现象,同时要强化工作职责和明确分工,改善紧急医疗保健,不断提升综合医院疫情防控管理水平。

    该项研究的数据显示,救护车占前来医院患者的12%,这表明院前急救和转运已成为急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研究报道进一步整合综合医院急诊和院前急救,运用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缩短急诊医生的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分诊到正确服务的准确性[15]。在考虑急救站和急救医院的空间布局时,应合理调整各级医院的错位分布,以平衡居民获得急救医疗资源的公平性[16]。面对新冠疫情防控,急救电话应与各入网医疗机构(含新冠定点收治医院)建立多通讯线路并用机制,合理分配患者。探索与建立110、119、120三线联动机制,将110、119作为120急救电话超负荷运行时的有效补充[8]

    综上所述,面对COVID-19常态化防控的新形势,应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防控要求,并不断优化急诊就诊流程,对各类患者进行有序分类,有效排查,合理管控,最大限度降低COVID-19等传染病从外部输人和院内传播的风险。同时急诊科管理者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特点,合理、科学地配置急诊医疗资源和人员;重视对高发年龄段患者的诊治及健康教育;进一步探索急诊应急管理服务方法及分诊诊疗体系,提高急诊医疗质量安全、诊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数据仅为一个医院1 a的数据,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将考虑增加样本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以期更准确地反映急诊患者的真实情况。

  • 表  1  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BUT、FL及LWE评分之间的比较[中位数(四分位数)]

    Table  1.   Comparison of scores in dry eye symptoms,signs,BUT,FL and LWE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QR(P25,P75)]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Z P
    症状评分 27.50(17.50,40.00) 6.50(4.25,9.75) −8.589 < 0.001
    体征评分 6.00(5.00,8.00) 1.00(0.00,1.00) −9.902 < 0.001
    BUT(s) 6.33(4.33,9.33) 14.00(9.67,17.17) −6.729 < 0.001
    FL评分 1.00(0.00,3.00) 0.00(0.00,0.00) −6.355 < 0.001
    LWE评分 1.00(0.00,1.75) 0.00(0.00,0.50) −4.463 < 0.00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观察组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着染(FL)情况(%)

    Table  2.   Comparison of FL situ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分组 阳性 阴性 χ2 P
    观察组 70.77 29.23 31.695 < 0.001
    对照组 21.54 78.46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观察组与对照组LWE阳性率及不同级别LWE分布情况(%)

    Table  3.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LWE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组别 LWE总阳性率 LWE1级 LWE2级 LWE3级 无LWE
    观察组 63.08 21.54 27.69 13.85 36.92
    对照组 32.31 27.69 4.62 0 67.69
    χ2 12.334
    P 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4  观察组中存在相关性的观察值

    Tabl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ptom,sign,BUT,FL and LWE in observation group

    相关性 rs P
    症状评分与体征评分 0.259 0.037*
    体征评分与 FL 0.269 0.030*
    BUT 与 FL −0.283 0.030*
    BUT 与 LWE −0.252 0.043*
    FL 与 LWE 0.307 0.013*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Vazquez Nava F,Salas Ralningz E,MogicaMogicaJdeD,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in children. Comparative study in two communities[J]. Rev Alerg Mex,2002,49(2):33-41.
    [2] Lobefalo L D,Antonio E,Colangelo L,et al. Dry eye in allergic conjunctivitis:Role of inflammatory infiltrate[J]. 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1999,12(3):133-137.
    [3] Kramer J H,Mannis M J. Seborrhea and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J]. Cornea,2004,38(5):485-491.
    [4] 洛非,邹留河. 儿童干眼症的初步研究[J].眼科,2006,15(6):411-413. doi: 10.3969/j.issn.1004-4469.2006.06.015
    [5] Ozcura F,Aydin S,Helvaci M R. 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for the diagnosis of dry eye syndrome[J]. Ocul Iimmunol Iinflamm,2007,15(5):389-393. doi: 10.1080/09273940701486803
    [6] 晏晓明,刘爽,李海丽. 眼睑刷上皮病变与干眼相关性的初步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08,44(5):436-441. doi: 10.3321/j.issn:0412-4081.2008.05.012
    [7] Donald R Korb,John P Herman,Jack V Greiner,et al. Lid Wiper Epitheliopathy and Dry Eye Symptoms[J]. Eye & Contact Lens,2005,31(1):2-8.
    [8] Donald R Korb,John P Herman,Caroline A Blackie,et al. Prevalence of lid wiper epitheliopathy in subjects with dry eye signs and symptoms[J]. Cornea,2010,29(4):377-383. doi: 10.1097/ICO.0b013e3181ba0cb2
    [9] Efron N,Brennan N A,Morgan P B,et al. Lid wiper epitheliopathy[J]. Prog Retin Eye Res,2016,53(7):140-174.
    [10] Wing Li,Thao N Yeh,Tiana Leung,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lid wiper epitheliopathy to ocularsurface signs and symptoms[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8,59(5):1878-1887. doi: 10.1167/iovs.17-23639
  • [1] 胥延, 黄婷婷, 阮明辉, 李学蕊.  程序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杨金润, 赵欢欢, 吴志聪, 余戈蕊, 马岚, 陈玉芬, 解谩伊, 董玉.  化湿润睛汤通过调控COX-2、TNF-α和 IL-6蛋白改善去势雄性干眼病大鼠的炎症反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106
    [3] 蔡明玉, 曹倩, 龙俊君, 高郭俊, 李兰.  优化脉冲光治疗基于活体共焦显微镜分类下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干眼的临床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01
    [4] 吕松琴, 孙溪若, 黄山, 徐丽萍, 张娟, 王义娜, 李晓非, 杨永锐.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12
    [5] 马丽莎, 张雯, 谭露, 杨廷仙, 张粉, 邓继红.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与高危型HPV清除率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金锦花, 李科岩, 王玉慧, 薛富善.  瘙痒介质在AEW诱发的小鼠干皮症模型中的表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孔蕾, 戴敏, 郑志坤, 闵洁, 段锐.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戴敏, 孔蕾, 张青, 郑志坤.  改良Ahmed引流阀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裘凯凯, 艾尔斯-托比斯, 沈露西, 帕斯奎乐-路易斯.  SD-OCT参数预测青光眼视野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李丽萍, 陈前, 赵洪超, 朱立.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曹维涵.  超声对正常腕部神经干的检查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李丽萍.  LUCENTIS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6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王哲宇.  远端成角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马璇.  结膜瓣覆盖术治疗眼球萎缩52眼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梁刚.  维生素B12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眼调节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文琳.  干化学法与全自动血球仪测血红蛋白结果比较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雷霍.  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眼压持续不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刘晓瑛.  结膜囊义眼片促进眼眶发育的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SICS+IOL术合并虹膜根切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韦柳.  盘沿容积与盘沿面积比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作用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1)

    1. 陈军,王碧浪. 中医院急诊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管理措施探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02): 251-25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968
  • HTML全文浏览量:  1749
  • PDF下载量:  19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4-12
  • 刊出日期:  2019-12-2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