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邓婉 周玉娥 刘天云 杨严政 林黎

邓婉, 周玉娥, 刘天云, 杨严政, 林黎.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5): 143-1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526
引用本文: 邓婉, 周玉娥, 刘天云, 杨严政, 林黎.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5): 143-1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526
Wan DENG, Yu-e ZHOU, Tian-yun LIU, Yan-zheng YANG, Li L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rboxyhemoglobin in Neonatal ABO Hemolytic Jaundic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2(5): 143-1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526
Citation: Wan DENG, Yu-e ZHOU, Tian-yun LIU, Yan-zheng YANG, Li L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rboxyhemoglobin in Neonatal ABO Hemolytic Jaundic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2(5): 143-1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526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526
基金项目: 大理大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8HLKYSJ01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邓婉(1993~),女,四川成都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儿科临床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周玉娥,E-mail:719491869@qq.com

  • 中图分类号: R722.1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arboxyhemoglobin in Neonatal ABO Hemolytic Jaundice

  • 摘要:   目的  探讨碳氧血红蛋白(COHb)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ABO溶血患儿6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非溶血性病理性黄疸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C0Hb、总胆红素(STB)峰值水平。  结果  观察组COHb(1.39±0.36)、STB(270.10±63.73)均高于对照组COHb(0.93±0.34)、STB(158.62±2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Hb诊断ABO溶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灵敏度78%,特异度72%。  结论  COHb在新生儿发生ABO溶血早期可见明显升高,可作为新生儿发生ABO溶血性黄疸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 慢性丙型病毒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不仅损害患者的健康,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社会危害。现阶段,临床上针对CHC患者主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相关数据调查发现,由于抗病毒医治周期相对较长,外加患者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康复[1]。及时的接受治疗,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搭配科学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按时复查,规律服药的依从性及整体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2]

    近年来,聚焦解决模式被临床广泛应用,这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病人为中心,护士和病人共同参与的一种新的干预模式。与其他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更容易被患者接纳,更好地激发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3-4]。周荣等[5]在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乙肝患者随访管理中应用,研究显示接受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的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均提高。田秀峰等[6]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任国珍等[7]在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健康教育对高脂血症病人认知、行为的影响中研究显示,实施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规范自身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随着聚焦解决模式被诸多学者应用于护理领域,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仍缺乏该模式在CHC患者中的应用报道和研究。本次研究在立项时已通过昆明市科技局伦理委员会批准,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100例CHC患者为对象,分析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在该组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住院患者中的100例C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我国CHC的诊断标准[8];(2)能正常交流沟通;(3)年龄20~75岁;(4)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接受过聚焦解决模式下的护理干预;(2)存在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3)有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4)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遵循CHC的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在药物治疗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做好身体检查,在生活和饮食方面给予帮助。

    实验组开展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干预计划。组建干预小组,对小组成员实施聚焦解决模式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在加强其沟通技巧的同时,在收到患者后与其建立良好的患者保护关系,了解其病情,从而掌握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其体检结果,创建聚焦解决模式的介入计划。(2)健康宣教。结合患者和其家属的文化程度,护理人员以面对面的方式,借助通俗易懂的言语,提高其对CHC的认知程度,让患者与其家属能够知晓CHC的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能够正确的进行自我护理,同时解说CHC成功的治疗案例,使治疗有信心;(3)评估与反馈。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准备,并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针对在自我护理过程中有疑问或效果不佳,以及未达到计划目标的患者,需及时评估其具体情况,并给予其有效的反馈,帮助患者针对性的纠正,从而不断优化和调整护理计划。(4)护理评价。在患者自我护理中,定期对其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同时对其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评估,从而保证患者的自我护理的效果。(5)护理优化。护理人员定期进行讨论会,针对当月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收集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不断优化护理计划,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1)生活质量[9],通过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的生理、社会、心理、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定,综合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2)治疗依从性[10],参考药物依从性评价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了包括是否正确服用抗病毒药物和是否定期复查两个方面的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问卷答案:“是”与“否”两项。评定标准:完全依从:两项选择都是“是”;一般依从:两项选择中,至少有一项选择“是”;不依从:两项选择都是“否”。(3)护理满意度[11],采用本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从服务态度、饮食及用药指导、病房环境、相关护理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90分是非常满意,总分在60~90分之间是一般满意,总分<60分是不满意。

    所有数据输入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bar x \pm s $)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组的一般资料见表1,2组具有可比性(P > 0.05)。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1.  Comparison of common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 \bar x \pm s $
    组别n年龄(岁)病程(a)男性[n(%)]女性[n(%)]
    实验组 50 51.71 ± 6.24 4.65 ± 1.77 24(48.00) 26(52.00)
    对照组 50 51.80 ± 6.18 4.58 ± 1.82 22(44.00) 28(56.00)
    t/χ2 0.073 0.195 0.161 0.161
    P 0.942 0.846 0.688 0.68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120.64±8.7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13.9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ar x \pm s $) between 2 groups ($\bar x \pm s $
    组别n干预前(分)干预后(分)
    实验组 50 106.32 ± 10.25 120.64 ± 8.71*
    对照组 50 106.59 ± 10.12 113.97 ± 8.43
    t 0.133 3.891
    P 0.895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进行干预的实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8.00%),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86.00%),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  3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compliance between two groups (n)
    组别n完全依从一般依从不依从满意度[n(%)]
    实验组 50 27 22 1 49(98.00)*
    对照组 50 23 20 7 43(86.00)
    χ2 4.891
    P 0.027*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给予干预的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 vs 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  4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Table  4.  Comparison of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组别n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n(%)]
    实验组 50 29 21 0 50(100.00)*
    对照组 50 24 22 4 46(92.00)
    χ2 4.167
    P 0.04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作为近年来兴起的高效护理模式,应用于我国临床医学。通过从多个角度获得患者病情中的护理问题,使护理干预模式兼容各个场所,及时有效处理各个护理问题[12]

    目前大多数CHC患者中存在着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加上传染性强、治疗周期长、药物副作用、并发症等的发生,患者容易丧失治疗疾病的信心[13-14]。同时,在自控病情过程中大部分患者容易出现不规范的控制过程,控制不当容易出现病情加重等情况,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差、病情反复、影响预后[15-16]。由此可见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现代临床,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改善此类问题,结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为了证明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应用优势,本研究中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针对CHC的特点,尊重患者意愿,引导患者积极投入治疗,增强信心,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协助开展有效的自我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整体预后[17-19]。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通过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0.64±8.71 vs 113.97±8.43),两组的治疗依从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可见,干预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98.00% vs 86.00%)和护理满意度(100.00% vs 92.00%)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相比常规护理干预,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该病患者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CHC患者效果突出,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护理体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图  1  COHb、STB的ROC曲线图

    Figure  1.  ROC curve of COHb and STB

    表  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bar x \pm s$/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bar x \pm s$/n(%)]

    临床资料观察组(n = 68)对照组(n = 60)χ2/tP
    38(55.88) 41(68.33) 2.091 0.103
    顺产 39(57.35) 32(53.33) 0.208 0.390
    出生体重(g) 3160.96 ± 355.54 3039.00 ± 424.49 1.768 0.079
    胎龄(周) 38.81 ± 0.91 38.46 ± 1.69 1.440 0.153
    入院日龄(d) 3.10 ± 1.97 3.68 ± 1.42 −1.927 0.056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两组患儿COHb、STB比较结果($\bar x \pm s$

    Table  2.   Comparison of COHb、STB between two groups($\bar x \pm s$

    观察指标观察组(n = 68)对照组(n = 60)tP
    COHb(%) 1.39 ± 0.36* 0.93 ± 0.34 7.418 < 0.001
    STB(μmol/L) 270.10 ± 63.73* 158.62 ± 26.77 13.167 < 0.001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COHb、STB的ROC曲线参数

    Table  3.   ROC curve parameters of COHb and STB

    指标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AUC95%CI
    COHb 78 72 1.15 0.814 0.747 0.889
    STB 96 87 179.15 0.951 0.909 0.993
    下载: 导出CSV
  • [1] 王秀菊,武金起,李月梅.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1):125-126.
    [2] Wells c,ahemed A,Musser A. Strategies for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aliterature review[J]. MCN Am JM atern Chhild Nurs,2013,38(6):377-382. doi: 10.1097/NMC.0b013e3182a1fb7a
    [3] 高珊珊,俞君,吴小花. 脐血胆红素对ABO溶血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4):2623-2625.
    [4] 韦秋银. 碳氧血红蛋白监测仪在院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 蛇志,2018,30(2):255-257. doi: 10.3969/j.issn.1001-5639.2018.02.037
    [5] 张鑫,车月苹,李海峰,等. 碳氧血红蛋白在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症中的诊断价值[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2(3):187-188. doi: 10.3877/cma.j.issn.1674-6880.2019.03.009
    [6] 刘华,陈茜. COHb、RET、HFR对ABO溶血患儿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3):150-151.
    [7] 杨爱娟,李磊,王艳维,等.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2):121-124. doi: 10.3969/j.issn.1673-5293.2017.02.007
    [8] 邵肖梅, 叶鸿帽, 邱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764-769.
    [9] 施丽,田雪梅,何明. 伊犁地区1034例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5,28(3):289-291.
    [10] 陈明,陈小鹤,曾珏,等. 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680-1682.
    [11] SCHUTZMAN D L,GATIEN E,AJAYI S,et al. Carboxyhemoglobin levels as a predictor of risk for significant hyperbilirubinemia in African American DAT(+)infants[J]. J Perinatol,2016,36(5):386. doi: 10.1038/jp.2015.206
    [12] 张琳琪, 王天有. 实用儿科护理学[M]. 第一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34.
    [13] 王琦. 溶血患儿与非溶血患儿COHb、参数的变化观察[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3):431-433. doi: 10.3969/j.issn.1674-1129.2018.03.046
    [14] 刘琛, 毛晓丹, 林鸿星, 等. 新生儿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45-47.
    [15] 田亚慧,于凤琴. 碳氧血红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 广州医药,2020,51(2):54-57.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20.02.012
    [16] 唐建明, 高红霞, 陈小霞. 应用碳氧血红蛋白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1):154-155.
    [17] 陈淑芳, 陈妍, 王六燕, 等. COHB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7):803-806.
    [18] 徐芬, 罗俊, 袁康凯, 等. 流式细胞术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J]. 儿科药学杂志,2018,24(3):3-5.
    [19] 康从越,程庆妮,王凌雪,等. 碳氧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2):106-107,110.
    [20] 王小榕,范玲,德穷,等. 高原地区孕妇血红蛋白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及妊娠结局关系研究[J]. 人民军医,2013,56(9):1045-1047.
  • [1] 李军瑶, 周玉娥, 马丽, 蒋佳慧.  足底反射区结合手部穴位按摩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赵亚玲, 武坤, 黄蓉, 何根娅, 丁臻博, 张彩营.  基于新生儿脐血TEL-AML1融合基因检测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筛查体系的建立及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26
    [3] 李团, 周玉娥, 马丽, 廖桂.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检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22
    [4] 刘晓雪, 杨莉, 钱传云.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高海拔性低氧血症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16
    [5] 张彩营, 奎正平, 王琼, 赵小龙, 侯晓梅, 齐志业.  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9
    [6] 周琼, 彭葆坤, 翁晓春, 菊珍, 孙诺批楚, 唐哲.  德钦藏族初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19
    [7] 许小志, 杨景晖.  换血治疗与强光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131
    [8] 肖成, 谭建玲, 李江, 李薇, 许广芳, 徐应芳.  新生儿ABO溶血病与血液检测指标相关性的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徐溧婕, 潘玲, 范艳黔, 李惠芳, 雷英, 李敏.  运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肝移植受体术后低氧血症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蒋榆辉, 刘玲, 和灿琳, 李阳.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唐健, 何建萍, 罗胜军, 吕梦欣, 党峰博, 罗兰.  6例异常血红蛋白K(Hb K)的基因型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谭建玲, 李江, 许广芳, 徐应芳.  447例疑似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结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屈晶磊, 杨远征.  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肾功能、炎症因子及血液内环境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田云粉.  正常新生儿血、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的探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张红.  外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因素与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相关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文琳.  干化学法与全自动血球仪测血红蛋白结果比较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木英.  新生儿Rh溶血1例报道,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费献民.  昆明地区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788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肌酸激酶和血红蛋白在湿热环境训练监控中的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14)

    1. 朱茜茜,杨惠云. 聚焦解决模式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护理学杂志. 2024(03): 126-129 . 百度学术
    2. 李静,张品. 临床护理管理路径对肝病存在VTE风险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婚育与健康. 2024(07): 142-144 . 百度学术
    3. 罗桂香,郭蕊,辛树慧. AIDET沟通和焦点解决模式在乙肝肝硬化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心理月刊. 2024(08): 169-171 . 百度学术
    4. 曹琳,钟新,张慧,廖薇婷,廖伟竹,曾芳. 基于HFMEA模式的护理管理在预防病毒性肝炎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4(15): 147-149 . 百度学术
    5. 苏丽容,谢志红,冀美玲. 个性化护理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24(26): 158-160 . 百度学术
    6. 魏书媛,程艳爽,李海楠,李迅驰. 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内科杂志. 2024(11): 782-784 . 百度学术
    7. 肖敏恒,侯永婉,任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心理月刊. 2024(24): 46-48 . 百度学术
    8. 李秋平,李静.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中外医疗. 2024(35): 141-144 . 百度学术
    9. 曹海珍. 聚焦解决护理干预模式在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23(14): 22-25 . 百度学术
    10. 邱婉如.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03): 631-633 . 百度学术
    11. 陈桂凤. 红光治疗仪在肝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23(25): 181-183 . 百度学术
    12. 李琳婧,杨柳.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ICU护理路径对脓毒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23(35): 81-83 . 百度学术
    13. 蔡秋凤,李梅梅,杨小妹.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预中对其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中外医疗. 2023(33): 120-123 . 百度学术
    14. 蔡红. 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结合聚焦解决护理在房颤患者中对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的价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32): 35-3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图(1)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34
  • HTML全文浏览量:  2944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16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2-0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08
  • 刊出日期:  2021-05-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