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袁枫 角述兰 陈瑞 向兵兵 思永玉

李团, 周玉娥, 李月. 白噪声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中的应用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3): 167-17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310
引用本文: 袁枫, 角述兰, 陈瑞, 向兵兵, 思永玉.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6): 94-9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637
Tuan LI, Yu’e ZHOU, Yue LI. Application of White Noise in Neonatal Peripheral Venipuncture Pai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3): 167-17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310
Citation: Feng YUANG, Shu-lan JIAO, Rui CHEN, Bing-bing XIANG, Yong-yu SI. Pharmacokinetics of Etomidate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Bur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2(6): 94-9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637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637
基金项目: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4FZ02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袁枫(1993~),男,四川南充人,医学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烧伤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病态肥胖患者临床麻醉工作

    通讯作者:

    角述兰,E-mail:ynkmjsl5@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614.2+4

Pharmacokinetics of Etomidate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Burn

  • 摘要: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方法  选取行切痂植皮烧伤患者45例,按轻中重度烧伤分为A、B、C 3组,每组15例。45例患者开始以舒芬太尼TCI给药,TCI舒芬太尼15 min(Tt15)时开始静脉恒速泵注依托咪酯(0.4 mg/kg),2 min泵注结束,辅以罗库溴铵,右美托咪定,七氟烷麻醉维持,维持BIS值在40~60。在TCI开始后20、30、40、50、60、90 min及TCI停药时(停时)和TCI停药后1、3、5、8、10、20、30 min时间点采集动脉血2 mL,测定标本血浆中依托咪酯的Cm,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C组的K31、CL1、CL3小于A组和B组(P < 0.05);C组的V3、T1/2r 大于A组和B 2组(P < 0.05)。A组和B组的K31、CL1、CL3、V3、T1/2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重度烧伤患者依托咪酯药代动力学参数中,K31变小、V3增加、CL1、CL3降低,T1/2r明显延长,可适当减少用药剂量。
  • 疼痛是一种因机体损伤或潜在损伤引起的包括感觉和认知行为的复杂体验[1]。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已发育,早已具备感受疼痛的能力,并会产生生理代谢紊乱、情绪及激素水平改变、痛觉敏感等一系列不良反应[2]。因此,必须充分识别和管理新生儿的疼痛感和治疗需求,运用减少新生儿疼痛的方法至关重要。由于非药物干预例如母亲的声音、白噪声、古典音乐等对新生儿具有镇静和舒缓作用,因此可以减少压力反应,减少操作期间的疼痛,使生命体征发生积极变化,并缩短住院时间[3]。白噪声类似于母亲子宫中的声音[4],研究发现白噪声能积极地影响新生儿的自主神经功能成熟和神经行为结果,从而缓解新生儿疼痛,减少疼痛症状[5]。在侵入性操作时对新生儿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摇篮曲或古典音乐)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6]。相关研究报道了声音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性,但使用白噪声的研究数量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白噪声对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新生儿外周静脉采血时疼痛的缓解效果,为白噪声在临床上的推广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选择云南省某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进行外周静脉穿刺的新生儿135例,随机分为白噪声组、古典音乐组和对照组各45例。纳入标准[7]:(1)24 h内未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2)无器质性病变;(3)实验时未使用气管插管通气;(4)外周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排除标准[8]:(1)重度窒息;(2)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 < 4分;(3)颅脑或神经系统损伤。本研究已通过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严格遵守相应法规和伦理准则。

    1.2.1   组建并培训研究小组成员

    研究小组由3名护士组成,1名护士负责静脉穿刺操作;1名护士配合静脉穿刺操作并对患儿进行持续心电监护;研究者本人静脉穿刺操作前2 min至穿刺结束后2 min对心电监护仪上的生理指标及患儿行为形态进行全程录制,穿刺结束后回放录像,分别记录穿刺前2 min、穿刺时、穿刺后30 s、60 s、90 s、120 s的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评估的疼痛评分及心率数值,并记录啼哭时间。

    1.2.2   干预方法

    外周静脉穿刺前新生儿处于环境安静的房间,周围无人员走动,无外界噪声干扰。在干预前30 min完成新生儿的喂奶,换尿布等操作,避免哭闹。1名护士按单手留置针穿刺法进行静脉穿刺操作[9],对照组的1名护士于静脉穿刺前2 min予患儿常规轻拍安抚,直至操作结束后2 min;白噪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静脉穿刺前2 min在距离患儿耳部约20 cm处播放白噪声,循环播放白噪声曲目《Rain Sounds for Colic Baby》,播放时使用分贝测试仪将白噪声的音量控制在55分贝左右,操作结束后2 min关闭白噪声。古典音乐组播放肖邦的《小夜曲》[10],播放方法与白噪声组相同。

    (1)疼痛评分。使用用于评估足月儿和早产儿的操作性疼痛的新生儿疼痛量表[11]。该量表条目包括面部表情、哭闹、呼吸形态、活动和觉醒状态,其中“哭闹”条目评分0~2分,其余条目评分0~1分,总分0~7分。新生儿疼痛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使用简单方便,可行性强;(2)心率。穿刺前2 min、穿刺时、穿刺结束后2 min每30 s记录一次患儿的心率;(3)啼哭时间。新生儿出现“嘴巴咧开、鼻唇沟加深、双眼紧闭、眉头紧锁”任意一种及以上表情时为开始时间;当疼痛面容全部消失时为结束时间,根据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计算啼哭时间。

    根据试验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1)符合正态分布的疼痛评分、心率、啼哭时间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bar x \pm s $)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胎龄、入院日龄、出生体质重、1minApgar评分等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比较使用K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2)计数资料性别、出生方式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3)检验水准α = 0.05,以P < 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3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统计分析(表1)。

    表  1  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n(%)/M(P25,P75)]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newborns [n(%)/M(P25,P75)]
    组别白噪声组(n = 45)古典音乐组对照组(n = 45)χ2/ HP
    性别 0.770 0.680
     男 21(46.3) 22(48.9) 25(55.6)
     女 24(53.3) 23(51.1) 20(44.4)
    胎龄(周) 38.00(37.50,39.00) 38.00(37.00,39.00) 38.00(37.00,39.00) 1.824 0.402
    入院日龄(d) 1.00(1.00,4.00) 1.00(1.00,4.00) 2.00(1.00,4.50) 2.305 0.316
    出生体质量(g 3300.00(3000.00,3680.00) 3200.00(2815.00,3500.00) 3260.00(2825.00,3500.00) 1.806 0.405
    出生方式 0.798 0.671
     顺产 29(64.4) 25(55.6) 26(57.8)
     剖宫产 16(35.6) 20(44.4) 19(42.2)
    1minApgar评分 10.00(8.00,10.00) 9.00(8.00,10.00) 10.00(8.50,10.00) 2.956 0.228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3组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前疼痛评分均为0,所以无比较。白噪声组、古典音乐组外周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30 s、60 s、90 s、120 s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白噪声组外周静脉穿刺时、穿刺后60 s及90 s的疼痛评分低于古典音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新生儿疼痛评分比较($\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neonatal pain scores ($\bar x \pm s $
    组别外周静脉穿刺时外周静脉穿刺后
    30 s60 s90 s120 s
    白噪声组(n = 45) 5.53 ± 1.04#△ 4.76 ± 0.77# 3.16 ± 0.80#△ 2.13 ± 0.73#△ 0.98 ± 0.70#
    古典音乐组(n = 45) 5.67 ± 0.79# 4.93 ± 0.89# 3.62 ± 0.83# 2.69 ± 0.66# 0.80 ± 0.88#
    对照组(n = 45) 6.13 ± 0.79 5.20 ± 1.16 4.02 ± 0.94 2.80 ± 0.92 1.29 ± 0.79
    F 7.882 5.463 11.466 9.710 5.395
    P 0.001* 0.005* < 0.001* < 0.001* 0.006*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与古典音乐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3组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周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30 s、60 s、90 s、120 s的心率,白噪声组、古典音乐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白噪声组外周静脉穿刺后30 s、60 s、90 s的心率低于古典音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  3  新生儿心率比较($\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neonatal heart rate ($\bar x \pm s $
    组别外周静脉穿刺
    前2 min
    外周静脉
    穿刺时
    外周静脉穿刺后
    30 s60 s90 s120 s
    白噪声组(n = 45) 137.67 ± 9.62 173.38 ± 3.21# 161.47 ± 2.67# 148.18 ± 4.20# 146.78 ± 3.04# 140.42 ± 1.79#
    古典音乐组(n = 45) 137.80 ± 7.95 173.91 ± 2.19# 163.58 ± 3.16# 154.91 ± 5.80# 149.16 ± 1.46# 142.64 ± 4.08#
    对照组(n = 45) 139.40 ± 8.08 175.98 ± 4.09 166.22 ± 2.75 161.22 ± 2.10 152.53 ± 4.13 148.38 ± 1.44
    F 0.568 7.983 31.112 103.257 39.722 103.841
    P 0.568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与古典音乐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白噪声组、古典音乐组新生儿啼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白噪声组新生儿啼哭时间短于古典音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  4  新生儿啼哭时间比较($\bar x \pm s $
    Table  4.  Comparison of neonatal crying time($\bar x \pm s $
    组别啼哭时间(s)
    白噪声组(n = 45) 58.96 ± 3.59#
    古典音乐组(n = 45) 62.76 ± 7.60#
    对照组(n = 45) 72.27 ± 2.76
    F 81.205
    P < 0.001*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与古典音乐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从脐带结扎至生后28 d称为新生儿期,期间的小儿称为新生儿[12],新生儿期是出现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风险时间段。没有患病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经历常规注射疫苗、维生素k1,进行足跟采血等导致疼痛的操作。而9%的新生儿会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面临呼吸治疗、静脉穿刺等更多的疼痛性操作[13]。Cruz等[14]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系统评价中指出,平均每天每名新生儿经历7.5~17.3次侵入性操作。工作繁忙导致护理人员在操作后没有对新生儿进行安抚,只有22.5%的护理人员评估新生儿疼痛程度[15]。实际上新生儿的皮肤神经纤维比成年人丰富,因此对疼痛也更敏感,反复疼痛会引起新生儿出现生理及行为反应,导致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16]。另外,由于母婴分离,父母担心新生儿,疼痛不仅对新生儿产生了不利影响,其父母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新生儿疼痛干预有药物和非药物干预。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17-18]证实了非药物干预对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性。其中,白噪声是较新型的缓解疼痛的非药物干预方法之一。白噪声或白噪音是功率谱密度均匀分布的随机过程或随机信号。由于白光是由各种频率(颜色)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因而此信号的这种具有平摊功率谱的性质被称作是“白色的”,此信号也因此被称作白噪声(White noise)[19]。接受过治疗的人形容白噪音听上去通常类似于风吹过树木、海浪、下雨的声音。新生儿离开子宫,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而陌生环境中的一些声音有时会使新生儿感到不安,甚至烦躁。新生儿在子宫内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大血管中的血流以及子宫和胃肠道运动的声音。新生儿熟悉子宫里的嘈杂声,而白噪音与母亲子宫里的有类似之处,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使用白噪声干预可以使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有助于睡眠、促进吸吮反射早期建立、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促进神经系统发育[20]

    白噪声干扰配合宁握操作方法简便,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可有效缓解患儿疼痛,临床效果良好[21];白噪声联合葡萄糖干预能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疼痛[22]。本研究结果显示,白噪声组疼痛评分、心率及啼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白噪声干预缓解新生儿疼痛和缩短啼哭时间的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白噪声能有效缓解新生儿外周静脉穿刺疼痛,且易于应用、价格低廉无应用风险,建议应用于新生儿疼痛管理。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仅在一家医院进行,且没有对研究者和指标观察者实施盲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也没有研究表明不同曲目白噪音对新生儿疼痛的缓解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建议今后提高样本的纳入积极开展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白噪声对新生儿疼痛的缓解效果。

  • 表  1  一般情况($\bar x \pm s$

    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bar x \pm s$

    项目A组(n = 15)B组(n = 15)C组(n = 15)
    术前白蛋白(g/L) 39.8 ± 5.4* 36.7 ± 4.5* 29.8 ± 3.8
    术前ALT(U/L) 33.8 ± 21.9* 34.0 ± 26.24* 117.8 ± 86.0
    出血量(mL) 149 ± 89.1* 134 ± 56.4* 427 ± 189.2
      与C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依托咪酯药代动力学参数($\bar x \pm s$

    Table  2.   Pharmacokinetical parameters of Etomidate ($\bar x \pm s$

    项目A组(n = 15)B组(n = 15)C组(n = 15)
    T1/2α(min) 2.48 ± 0.83 2.29 ± 0.67 2.33 ± 0.52
    T1/2β(min) 24.54 ± 2.62 25.50 ± 4.72 25.01 ± 5.37
    T1/2r(min) 257.97 ± 51.11a 275.47 ± 40.92a 357.47 ± 60.5
    V1(L) 4.92 ± 1.29 5.14 ± 1.04 4.87 ± 1.12
    V2(L) 16.22 ± 3.12 14.52 ± 2.13 15.26 ± 2.11
    V3(L) 117.11 ± 22.12* 114.20 ± 19.15* 141.61 ± 28.21
    CL1(L/min) 1.41 ± 0.39* 1.37 ± 0.27* 1.09 ± 0.29
    CL2(L/min) 1.07 ± 0.21 0.91 ± 0.17 0.99 ± 0.18
    CL3(L/min) 0.97 ± 0.14* 0.89 ± 0.18* 0.68 ± 0.19
    K10(min−1 0.287 ± 0.014 0.266 ± 0.013 0.223 ± 0.043
    K12(min−1 0.271 ± 0.029 0.177 ± 0.016 0.172 ± 0.022
    K21(min−1 0.066 ± 0.004 0.065 ± 0.003 0.065 ± 0.017
    K13(min−1 0.197 ± 0.032 0.173 ± 0.033 0.139 ± 0.025
    K31(min−1 0.008 28 ± 0.002 9* 0.0079 ± 0.001 7* 0.004 81 ± 0.000 9
      与C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夏照帆,胡晓燕,王光毅. 烧伤休克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7,42(6):323-324.
    [2] Lehnhardt M,Jafari H J,Druecke D.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rotein loss in human burn wounds[J]. Burns,2005,31(2):159-167. doi: 10.1016/j.burns.2004.08.015
    [3] Shuttler J O,Schwilden H,Stoeckel H. Infusion strategies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hypnotic drugs:Etomidate as an example[J]. Eur J Anaesthesiol,1985,2(4):133-142.
    [4] De1Ruiter G,Popescu D T,de1Boer A G. Pharmacokinetics of etomidate in surgical patients[J]. Arch Int Pharmacodyn Ther,1981,249(2):180-188.
    [5] 任三姐,张马忠,王珊娟. 患者输注依托咪酯的群体药代动力学[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5):573-575.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3.05.014
    [6] 宋金超. 梗阻性黄疸对依托咪酯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 第二军医大学,2016,18(12):68-72.
    [7] Hvan Beem H,Manger F W,van Boxtel C. Etomidate ana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the liver:pharmacokinetic data[J]. Anaesthesia,1983,38(Supp1):61-62.
    [8] Zhang C,Xu Y,Gao P. Down-regulation of carboxylesterases 1 and 2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drug metabolism in immunological liver injury rat[J]. Intlmmun-opharmacol,2015,24(2):153-158.
    [9] Chen Q,Wei D. Human cytochrome P450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J]. Adv Exp Med Biol,2015,8(27):341-351.
    [10] Renton K W. Alteration of drug biotransformation and elimination During infection and inflammation[J]. Pharmacol Ther,2001,92(2-3):147-163. doi: 10.1016/S0163-7258(01)00165-6
    [11] Morgan E T. Regulation of cytochromes P450 during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J]. Drug Metab Rev,1997,29(4):1129-1188. doi: 10.3109/03602539709002246
    [12] 缪文禹,贾金雪,秦金东,等. 依托咪酯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1):65-68.
    [13] 李杨,郝纯澍,栾晓菲,等. LPS下调小鼠肝脏、肠道羧酸酯酶表达[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6):1030-1033.
    [14] 张玲莉,彭燕. 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与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J]. 中国药师,2015,18(9):1460-1463. doi: 10.3969/j.issn.1008-049X.2015.09.009
    [15] 方之杨, 吴中立, 高学书. 烧伤理论与实践[M].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104-150.
  • [1] 黄宝川, 李武全, 唐毅.  云南烧伤中心1500例小儿烧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314
    [2] 行浩然, 张曦, 张盈盈, 鲍天昊.  青少年抑郁症使用抗抑郁药物的临床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725
    [3] 王若宇, 陈伟, 许勋, 曹文德, 缪玉兰.  烧伤患儿329例流行病学调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519
    [4] 陈伟, 张梓晨, 王若宇, 江河, 曹文德, 缪玉兰.  471例老年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202
    [5] 赵玲, 角述兰, 思永玉, 杨柳, 卜莹慧.  右美托咪定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725
    [6] 刘立, 李俊义, 刘春云, 杜映荣, 高建鹏, 李惠敏, 李卫昆, 祁燕伟, 王辉.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联合肝爽颗粒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25
    [7] 张宁平, 张琼, 张宁丽, 思永玉, 屈启才.  不同剂量丙泊酚减少老年患者胃肠镜检查术中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杨柳, 屈启才, 陈瑞, 角述兰, 思永玉, 周华.  右美托咪定对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124
    [9] 朱菁菁, 钱金桥.  丙泊酚、依托咪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肖群文, 杨龙, 贺湘英, 李琪, 游俊.  托拉塞米治疗儿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段二云, 角述兰, 阳剑.  舒芬太尼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李未华.  TIPS对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姜炎冰.  尿流动力学检查中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张栩.  中药复方ZDS对烧伤大鼠门静脉血清SOD、MDA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张梦思.  儿童下肢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临床治疗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戴峥.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介入治疗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李建钢.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心血管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依托咪酯、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对比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小鼠非布司它的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测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刘政军.  654-2对烫伤早期大鼠小肠粘膜HSP70表达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5)

    1. 叶黎霞,沈文旦,金嫔嫔,金佳柠. 白噪声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缓解足月新生儿眼底筛查疼痛中的应用. 现代实用医学. 2025(03): 306-308 . 百度学术
    2. 王玥,丁晓华,马子怡,吴璠,曹昕怡. 白噪声对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影响的系统评价. 循证护理. 2024(04): 606-612 . 百度学术
    3. 马丽,周玉娥,蒋佳慧,李军瑶,穆晓燕,马懿. 嗅觉安抚联合母亲音频刺激对住院早产儿睡眠情况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08): 188-192 . 本站查看
    4. 黄凤燕,冯爱,方春兰.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鸟巢”式襁褓对新生儿穿刺疼痛及睡眠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 2023(04): 95-97 . 百度学术
    5. 李团,周玉娥,字文丽. 高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09): 183-188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610
  • HTML全文浏览量:  2414
  • PDF下载量:  21
  • 被引次数: 7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4-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7-09
  • 刊出日期:  2021-07-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