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对瓣膜置换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付欣桐 那竹惠 皮静虹 张敏 刘艳 刘秋含 单思碧 陈文敏

袁伟, 孟明耀, 李欣欣, 熊晶晶, 李檬, 曹佳, 刘梅, 侯宗柳, 黄永坤. 内毒素的量效和时效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9): 7-1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8
引用本文: 付欣桐, 那竹惠, 皮静虹, 张敏, 刘艳, 刘秋含, 单思碧, 陈文敏. 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对瓣膜置换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7): 176-1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30
Wei YUAN, Mingyao MENG, Xinxin LI, Jingjing XIONG, Meng LI, Jia CAO, Mei LIU, Zongliu HOU, Yongkun HUANG. Effects of Dose-response and Time-dependent of Endotoxin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9): 7-1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8
Citation: Xin-tong FU, Zhu-hui NA, Jing-hong PI, Min ZHANG, Yan LIU, Qiu-han LIU, Bi-si SHAN, Wen-min CHEN. Effect of Multiple Preoperative Visiting Patterns on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Valve Replacement[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2(7): 176-1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30

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对瓣膜置换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30
基金项目: 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项目暨“十百千”工程依托项目(2016SWJG)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付欣桐(1983~),女,云南沾益人,医学学士,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心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皮静虹与付欣桐对本文有同等贡献

    通讯作者:

    陈文敏,E-mail:1367139004@qq.com

  • 中图分类号: R654.2

Effect of Multiple Preoperative Visiting Patterns on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Patients with Valve Replacement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云南省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单纯瓣膜置换患者100例,对照组50例,进行传统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50例,实施多元化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前1 d访视前、麻醉诱导前访视后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浓度,同时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进行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  结果  访视前后2组患者HR、MAP和SDS无明显变化,P > 0.05,干预组的ACTH、Cor和SAS值访视后明显低于访视前(P < 0.05),且2组患者访视后3项值的结果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多元化的术前访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术前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减轻心理应激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 重症脑卒中在临床较为常见,是指神经功能严重受损,有较大卒中病灶,并伴有循环、呼吸多系统障碍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85%[1]。霍丽静等[2]的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合并感染,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概率最高,可达60.61%。发生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病其治疗难度较大,再加上患者多合并有肺炎、肺不张、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更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导致预后效果较差,临床死亡率高[3]。目前临床一致认为,对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常规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予以肺复张辅助治疗,对改善氧合与血流动力学指数,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4-5]。但究竟采用哪种肺复张方法更为适宜,临床尚有一定争议,有研究认为呼吸末正压递增性肺复张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6]。也有研究提出近年新兴的顺应性肺复张法在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肺损伤、促进预后中有重要意义[7-8]。笔者所处医院近年来对两种肺复张方法均有应用,现通过实例佐证,比较分析两种肺复张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价值,现报道如下。

    前瞻性原则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方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3.6±5.37)岁,平均体重(54.7±6.82) kg,APACHE Ⅱ平均评分(24.7±5.62)分,肺不张2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7例;实验组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4.1±6.02)岁,平均体重(54.1±6.52) kg,APACHE Ⅱ平均评分(25.1±6.04)分,肺不张19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9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结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确诊为重症脑卒中[9];气管插管通气治疗不超过36 h;成年且最大年龄不超过70岁;患者及家属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有俯卧位治疗禁忌证者;平均动脉压< 165 mmHg;心率 > 100次/min;近期有胸部、颌面部重创或手术者;盆骨、脊柱不稳定;严重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3.1   常规对症治疗

    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原发病积极对症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支架置入、降脂、降血压、降血糖、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2   肺复张治疗

    2组患者均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应用德国德尔格公司生产的Evita型呼吸机,设置潮气量为6~8 mL/kg,吸气流速40 L/min。在此基础上,两组予以不同方式进行肺复张治疗干预。(1)对照组采用呼吸末正压递增性肺复张,将呼吸频率由5次/min逐渐递增至100次/min后按下呼吸吸气末暂停键,并依此测定气道平台压。严格按照基础通气模式操作,其他通气指标保持不变。将患者的潮气量、气道平台压等指标录入到Excel表格中,进行P-V曲线绘制。在限制气道峰压值40~45 cmH2O的前提下,按照基础通气模式,每次增加5 cmH2O使PEEP水平逐渐升高,PEEP基础下机械通气0.5 h后,使PEEP保持高于复张治疗前2~3 cmH2O时停止,并将呼吸机模式调节至治疗参数水平。(2)实验组采用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患者取俯卧位,在麻醉镇静镇痛后,设置呼吸机为压力控制模式,控制潮气量在8 mL/kg,呼吸频率15次/min,将FiO2调节到1.0,PEEP为0 cmH2O,应用2 cmH2O/次的速率使PEEP水平逐渐调整升高,使PEEP水平维持4个呼吸周期,将肺顺应性最大时的PEEP值作为最佳PEEP。PaO2 + PaCO2≥400 mmHg即为完全肺复张,在完全肺复张后维持5 min,逐渐将PEEP水平降低,保持PaO2 + PaCO2≥360 mmHg。

    (1)氧合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0.5 h、治疗后1 h对2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进行测定并记录;(2)颅脑指标:应用颅内压监护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0.5 h、治疗后1 h的颅内压水平;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脑灌注压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3)临床疗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mRs评分0~1分为显效,mRs评分2~3分为有效,mRs > 3分为无效,总有效率即显效率 + 有效率;(4)预后指标:记录两组治疗28 d内的不良事件(压疮、气胸等)发生率及病死率。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指标间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采用LSD法进行不同时点的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表示,差异比较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肺复张治疗后0.5 h、1 h的PaO2指标较治疗前有下降,对照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aO2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肺复张治疗后0.5 h、1 h 2组PaO2/FiO2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实验组治疗后1 h的PaO2/FiO2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1

    图  1  2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标改善分析
    与相同时间对照组比较,**P < 0.01;A:PaO2指动脉血氧分压;B:PaO2/FiO2指氧合指数。
    Figure  1.  Analysis of improvement of oxygenation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治疗前2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脑灌注压及NSE脑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对照组颅内压、脑灌注压较治疗前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实验组颅内压、脑灌注压较治疗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SE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图2

    图  2  2组患者颅脑指标比较
    A:颅内压;B:脑灌注压;C:NSE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相同时间对照组比较,**P < 0.01。
    Figure  2.  Comparison of brai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79.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  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n(%)]
    对照组 48 9 20 19 29(60.42)
    实验组 48 15 23 10 38(79.17)
    χ2 4.002
    P 0.04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照组28 d病死率、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0.83%(10/48)、8.33%(4/48),高于实验组28 d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6/48)、4.17%(2/48),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学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肺泡损伤,可引起肺血管通透性升高,导致顺应性降低,临床特征为顽固性低氧血症、肺水肿、肺泡塌陷等[10],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后,主要依靠小潮气量通气和肺复张进行治疗[11]。肺不张是指肺叶或肺段的容量或含气量降低,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重症脑卒中患者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不张在临床的发生率较高,此类患者的病情危重,由于肺泡塌陷肺不张,治疗难度加大,安全风险增加[12]。因此,对于重症脑卒中合并呼吸窘迫或肺不张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予以肺复张治疗干预,是临床的治疗重点[13-14]

    采用肺复张治疗重症脑卒中合并肺损伤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强气道压力,扩充肺容积,使患者的塌陷肺泡充分复张。目前,临床所用肺复张方法有控制肺膨胀法、压力把持法、呼吸末正压递增性和最佳肺顺应性肺复张等多种。不同的肺复张方式所获疗效有一定差异,有研究认为[15]呼吸末正压通气递增法肺复张可显著降低气胸与气压伤风险,也有研究[16]认为控制肺膨胀法肺复张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干扰较少,还有资料[17]显示最佳肺顺应性肺复张法的重复性好,且疗效显著,更适于呼吸窘迫及肺不张的治疗。其中,呼吸末正压通气递增法肺复张在临床的应用最为广泛,且其疗效已得到业界一致肯定,而最佳肺顺应性肺复张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理念肺复张法,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PEEP值的设定方法。实践认为,重症脑卒中患者肺复张治疗中,PEEP值设定过低或过高,都有可能引起回心血量减少,颅内静脉回流受阻,造成脑卒中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因此确定最佳PEEP值,是肺复张治疗中的重点[18]

    本研究中,对照组行呼吸末正压递增性肺复张治疗时,以P-V曲线绘制结果来确定最佳PEEP值,即PEEP选择在P-V曲线最低拐点上方的2 cmH2O处时为最佳。但实践发现P-V曲线的重复性较差,且该模式的肺复张操作更为复杂,患者易出现PEEP值设定不合理,肺复张后氧合指标、颅内指标波动过大,临床疗效较差的问题。而实验组所实施的最佳肺顺应性肺复张作为一种新方法,是根据患者CT检查、氧合指标、肺顺应性等确定最佳PEEP。该模式下,以复张的肺泡重新塌陷作为压力点选择PEEP,所选PEEP值能保证肺顺应维持在最佳状态,进而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效果起到显著作用。

    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实施最佳肺顺应性肺复张后,氧合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更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上述模式的肺复张治疗对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不张症状更为有效。再通过分析颅内压水平与脑灌注压水平发现,对照组肺复张治疗后颅内压及脑灌注压有明显升高,而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水平更趋于平稳,可见最佳肺顺应性肺复张对血流灌注带来的影响小。实验组患者的血清NSE代谢产物在治疗后显著降低,提示该肺复张模式能获得良好的脑损伤改善效果,对患者预后价值更高。在后期随访中,也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病死率与不良反应率更低,进一步证明了最佳肺顺应性肺复张在重症脑卒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重症脑卒中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不张患者予以最佳动态肺顺应性肺复张治疗,对改善血液循环及细胞代谢效果理想,预后效果更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表  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bar x \pm s$/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ar x \pm s$/n(%)]

    条目对照组干预组t/χ2P
    年龄(岁) 47.90 ± 7.49 51.12 ± 9.88 2.927 0.069
    性别 0.810 0.370
     男 23(46) 28(56)
     女 27(53) 22(44)
    文化程度 0.302 0.585
     初中及以下 35(70) 32(64)
     高中或中专 9(18) 11(22)
     大专及以上 6(12) 7(14)
    经济情况 0.208 0.649
     差 29(58) 29(58)
     一般 13(26) 12(24)
     良好 8(16) 9(18)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访视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bar x \pm s$

    Table  2.   Changes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visiting ($\bar x \pm s$

    组别n访视前访视后tP
    心率(次/min)
     干预组 50 81.32 ± 11.81 79.38 ± 11.67 0.826 0.411
     对照组 50 84.52 ± 13.63 82.62 ± 11.23 0.761 0.449
    血压(mmHg)
     干预组 50 84.12 ± 7.63 82.40 ± 8.92 1.036 0.303
     对照组 50 81.06 ± 8.79 79.00 ± 10.24 1.078 0.284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访视前后患者Zung焦虑量表、Zung抑郁量表评分比较[($\bar x \pm s$),分]

    Table  3.   Zung anxiety scale and Zung depression scale before and after visiting [($\bar x \pm s$),points]

    组别n访视前访视后tP
    焦虑
     干预组 50 37.76 ± 10.3 33.42 ± 7.05 2.415 0.018*
     对照组 50 37.26 ± 8.74 35.58 ± 10.04 0.893 0.374
    抑郁
     干预组 50 38.80 ± 7.61 38.76 ± 7.64 0.026 0.979
     对照组 50 38.22 ± 11.92 38.80 ± 7.54 0.291 0.772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访视前后患者ACTH、Cor变化($\bar x \pm s$

    Table  4.   Changes in ACTH,Cor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visiting ($\bar x \pm s$

    组别n访视前访视后tP
    ATCH(pg/mL)
     干预组 50 50.95 ± 23.24 38.14 ± 18.01 3.080 0.003*
     对照组 50 51.63 ± 27.77 47.46 ± 25.9 0.778 0.439
    Cor(nmol/L)
     干预组 50 172.96 ± 54.75 123.97 ± 29.16 5.585 < 0.001*
     对照组 50 175.58 ± 62.62 161.93 ± 69.12 1.035 0.303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南宁,王瑛. 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机体应激能力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6,27(8):1367-1369. doi: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8.059
    [2] 马跃群,黄立华,张海侠,等.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B05):163.
    [3] 付琼芬,那竹惠,陈文敏,等.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前访视心理需求调查分析[J]. 云南医药,2020,41(6):83-85.
    [4] 秦淑玉,唐佳,李冬雪,等. 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重庆医学,2017,46(14):2008-2010.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7.14.048
    [5] 刘瑞.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心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21,19(1):25. doi: 10.3760/cma.j.cn115399-20201231-01007
    [6] 席小红,沈霖,丁小娟. 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9(9):95-99. doi: 10.3969/j.issn.1008-5971.2019.09.021
    [7] 余霞,朱泉,刘一卓. 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术前访视对初次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31):2417-2422.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9.31.004
    [8] 皮静虹,付琼芬,陈文敏,等.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3):101-105. doi: 10.3969/j.issn.1003-4706.2020.03.020
    [9] Jung S M,Cho C K. The effects of deep and light propofol anesthesia on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lung surge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Korean J Anesthesiol,2015,68(3):224-231. doi: 10.4097/kjae.2015.68.3.224
    [10] Pan Y S,Hu Y F,Tian F B,et al. Effects of epidural preemptive analgesia on stress reaction in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 surge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Int J Clin Exp Med,2015,8(6):9862-9868.
    [11] 牛会鹏. 多媒体技术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0):1294-1296. doi: 10.3969/j.issn.1002-1256.2020.10.043
    [12] 王晶晶,王莉,卢菁,等. 多媒体技术在心脏外科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35(9):625-627.
    [13] 邓雪琴,武彧弘,果明艳,等. 多元化术前访视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7):113.
    [14] 梁杰. 心理引导干预在术前访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1):238.
    [15] 唐树雯,蒋春艳,陈娴. 手术室术前访视工作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3):185-186.
    [16] 王辉. 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18,3(26):130.
  • [1] 陶映壁, 翟秋菊, 马思佳, 张明珠.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027
    [2] 吴长勇, 王睿, 保苏丽, 李锐洁, 孙煌, 叶雨佳, 徐菲, 彭云珠.  运动康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纤维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004
    [3] 唐欣, 姬卫华, 孟繁媛, 徐璇, 刘垚.  多元化见习模式在儿童物理治疗课程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06
    [4] 杨晓露, 王淑娟, 白向峰.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31
    [5] 王震, 曹慧, 杨彩彩, 刘冲.  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汪启东, 杨涛, 严琪.  人性化医疗服务对神经外科脑外伤术后患者心理和情绪改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孙煌, 罗薇, 马米尔, 沐回凯, 钟蕾, 马雪娟, 彭云珠, 李锐洁.  碎裂QRS波对心脏同步化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111
    [8] 曹宇霆, 王启贤, 杨萍.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李凉英, 袁春敏, 王慧玲, 刘佳, 周贵.  陪伴参与护理工作对空巢老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心理焦虑抑郁的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皮静虹, 陈文敏, 贾政, 那竹惠, 杨佳, 付琼芬.  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并发恶性心律失常致患者心脏骤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马承斌.  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的临床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沈居丽.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李建华.  二尖瓣狭窄及人工瓣膜置换左室流场的超声向量血流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王娜.  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戴海龙.  超声新技术指导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功能及相关因子水平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段鲜盟.  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效果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范丹.  七氟烷、丙泊酚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戴琳.  单纯心理应激对SD大鼠行为及髁突软骨组织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邓伟.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57例麻醉管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闫庆峰.  木犀草素对冷保存大鼠心脏心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2)

    1. 陈鑫如,韩瑞,徐锦程.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纤维蛋白1在舌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华全科医学. 2024(08): 1317-1320+1343 . 百度学术
    2. 王丽媛,杨振廷,李青玲,李海雯,赵智蓉,杨永锐,李树德. 灯盏乙素对长期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慢性肝损伤中肝脏组织MMP2、MMP9及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04): 9-15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993
  • HTML全文浏览量:  2011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4-2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25
  • 刊出日期:  2021-07-2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