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集束化护理对Ⅲ、Ⅳ期压疮患者术后疗效的促进作用

杨自蓉 方学文 郭树春 邓圣粉 吴悔 沈志丹

黄友, 李国晖, 刘杜丽, 余孜孜, 左梅, 李芹, 吕波, 蔡乐.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9): 42-4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07
引用本文: 杨自蓉, 方学文, 郭树春, 邓圣粉, 吴悔, 沈志丹. 集束化护理对Ⅲ、Ⅳ期压疮患者术后疗效的促进作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11): 176-1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31
You HUANG, Guohui LI, Duli LIU, Zizi YU, Mei ZUO, Qin LI, Bo LYU, Le CAI.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ustering of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of Han Majority and Ha Ni Ethnic Minority in Rural District of Mojiang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9): 42-4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07
Citation: Zi-rong YANG, Xue-wen FANG, Shu-chun GUO, Sheng-fen DENG, Hui WU, Zhi-dan SHEN.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and Ⅳ Pressure Ulcer[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1, 42(11): 176-1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31

集束化护理对Ⅲ、Ⅳ期压疮患者术后疗效的促进作用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31
基金项目: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研究基金(2020140211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杨自蓉(1984~),女,云南腾冲人,医学学士,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骨科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

    方学文,E-mail:1215189269@qq.com

  • 中图分类号: R473.6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Stage Ⅲ and Ⅳ Pressure Ulcer

  • 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负压封闭引流(VSD)术联合肌皮瓣移植修复Ⅲ、Ⅳ期压疮患者疗效的促进作用。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接受VSD术联合肌皮瓣移植修复Ⅲ、Ⅳ期压疮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利用PUSH量表评价创口面积大小、组织类型变化及渗液量变化,比较2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干预7 d,2组患者PU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14 d、21 d时,观察组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各时间点PUS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干预14 d与干预2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愈合时间(29.2±8.6)d低于对照组(35.7±13.7)d(P < 0.05);干预21 d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对VSD术联合肌皮瓣移植修复Ⅲ、Ⅳ期压疮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压疮恢复,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在我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升高[2]。此外,随着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趋势较城市地区明显,高血压疾病负担的城乡差距逐渐扩大[34]。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56],同时在高血压患者中危险因素聚集也会影响其对血压的控制[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其中哈尼族是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既往研究[8]表明,不同民族之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存在不同,由此所产生的健康后果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探讨云南省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1.1   抽样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的方法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抽取调查对象。第一阶段将墨江县的15个乡/镇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划分为好和差2层,从每层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第二阶段采用概率比例抽样法在抽取的2个乡/镇中分别各随机抽取3个汉族和3个哈尼族聚集的样本村;第三阶段采用单纯随机抽样从所各样本村中随机抽取年龄≥60岁且在当地居住≥5 a的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纳入标准:年龄≥60岁;在当地居住≥5 a的汉族和哈尼族居民。排除标准:有重大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意识不清者;严重聋哑、行动不便者。本研究经昆明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MMU2020MEC031),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样本量

    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 n = Z_{\alpha /2}^{2}\frac{(1-p)p}{{\delta }^{2}} $×deff确定样本量

    p取3种心血管疾病中患病率最低的疾病,既往研究[9]中脑卒中的患病率最低为0.018,δ通常取p的一半,设计效应deff取1.5,检验水准α=0.05。计算出样本量为1257人,考虑到5%~10%的无应答率,预计汉族和哈尼族各调查1383人。

    1.2.1   问卷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面访调查,该问卷在既往研究[10]中被证实信效度良好。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服务可及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习惯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家庭人均年收入根据中位数划分为高和低两类,≥6565元为高家庭人均年收入, < 6565元为低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服务可及性根据调查对象从居住地步行到最近的医疗卫生机构所用的时间是否超过30 min划分为好和差两类, < 30 min为医疗服务可及性好,≥30 min为差[11]

    1.2.2   体格检查

    按统一的标准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12]和血压的测量。其中,血压测量使用已校准的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15 min后,测量其坐位时的上臂血压,重复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时间为2 min,最终结果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1.2.3   指标定义

    (1)高血压:本次调查3次血压测量平均收缩压(SBP)≥140 mm Hg 和 (或) 舒张压(DBP) ≥90 mm Hg;既往确诊为高血压患者或低于以上血压标准但目前使用降压药者,应当诊断为高血压[13]。(2)超重和肥胖:采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评价,其中24.0 kg/m2≤BMI < 28.0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14]。(3)中心性肥胖:以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评价,男性WC≥90.0 cm、女性WC≥85.0 cm为中心性肥胖[13]。(5)现在吸烟:截至调查时吸烟量≥100支或烟叶≥150 g,且在过去30 d里存在吸烟行为[12]。(5)被动吸烟:指非吸烟者每周至少1 d在家中或公众场所吸入吸烟者吐出的烟雾超过15 min[15]。(6)饮酒:饮酒≥1次/周[7]。(7)高盐饮食:钠盐摄入量≥6 g/d[16]。(8)缺乏体力活动:日常生活或工作8 h中坐着的时间超过4 h[17]。(9)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本研究中同一研究对象同时存在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现在吸烟、被动吸烟、饮酒、一日三餐不按时吃、蔬菜水果摄入频率 < 3 d/周、摄入腌制品≥3 d/周、摄入含油和脂肪多的食物≥3 d/周、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12种危险因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者视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8]

    采用Epi 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汉族和哈尼族合计人口数作为标准人口,采用直接法对高血压患病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进行年龄标化。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不同组别和不同民族间高血压患病率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高血压患病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 = 0.05。

    本次调查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各发放问卷1450份,收回有效问卷汉族1413份,哈尼族140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97.4%和96.7%。结果显示,汉族与哈尼族老年人性别构成无差异(P = 0.772),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其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汉族均优于哈尼族。调查人群基本特征情况见表1

    表  1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的基本人口学特征[n(%)]
    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Han majority and Ha Ni ethnic minority elderly in rural district of Mo Jiang county,Yunnan province[n(%)]
    特征汉族
    n = 1413
    哈尼族
    n = 1402
    χ2P
    性别0.0840.772
     男性686(48.5)673(48.0)
     女性727(51.5)729(52.0)
    年龄组(岁)71.298 < 0.001*
     60~64227(16.1)409(29.2)
     65~69465(32.9)420(30.0)
     70~74367(26.0)295(21.0)
     ≥75354(25.1)278(19.8)
    受教育程度137.946 < 0.001*
     文盲558(39.5)864(61.6)
     小学及以上855(60.5)538(38.4)
    家庭年人均收入11.6950.001*
     低742(52.5)826(58.9)
     高671(47.5)576(41.1)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64.186 < 0.001*
     好809(57.3)591(42.2)
     差604(42.7)811(57.8)
    总计1413(100) 1402(100)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4.5%和6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组中,汉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哈尼族(χ2 = 6.403、4.146、9.994,均P < 0.05),而在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组中高血压患病率则低于哈尼族(χ2 = 9.152,P < 0.05);经过年龄标准化调整后,汉族男性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低于哈尼族男性(χ2 = 5.152,P < 0.05)。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 = 12.006、18.009,P < 0.01)。此外,汉族中女性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χ2 = 5.603、34.685,均P < 0.05)。见表2

    表  2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
    Table  2.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between Han majority and Ha Ni ethnic minority elderly in rural district of Mo Jiang county,Yunnan province
    特征 汉族 哈尼族
    人数(n 患病率 (%) 标化患病率(%) 人数(n 患病率 (%) 标化患病率(%)
    性别
     男 421 61.4b 60.7ab 444 66.0 66.6
     女 490 67.4a 67.1a 445 61.0 61.8
    年龄组(岁)
     60~64 136 59.9 59.9 230 56.3 56.3
     65~69 280 60.2 60.2 259 61.7 61.7
     70~74 243 66.2 66.2 206 69.8 69.8
     ≥75 252 71.2c 71.2c 194 69.8c 69.8c
    文化程度
     文盲 351 62.9 62.7 544 63.0 63.8
     小学及以上 560 65.5 64.8 345 64.1 64.6
    家庭年人均收入
     低 448 60.4b 60.0b 523 63.3 64.1
     高 463 69.0 68.5 366 63.5 64.4
    医疗服务可及性
     差 337 55.8ab 55.5ab 517 63.7 64.7
     好 574 71.0a 70.4a 372 62.9 63.4
    合计 911 64.5 64.0 889 63.4 64.2
      与哈尼族比较,aP < 0.05,与同民族不同特征组比较,bP < 0.05,χ2趋势检验c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分别为90.4%和86.9%,汉族略高于哈尼族(χ2 = 8.926,P < 0.05);其中在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组中汉族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高于哈尼族(χ2 = 18.806、15.265、21.040,均P < 0.01)。汉族中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更高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更好的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更高(χ2 = 5.517、8.522、21.408,均P < 0.05);哈尼族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高于女性(P < 0.01)。此外,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不同数量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在女性、60-64岁年龄组、≥75岁年龄组、小学及以上组、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组中均存在差异(均P < 0.05)。见表3

    表  3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n(%)]
    Table  3.  Prevalence of CVD risk factors between Han majority and Ha Ni ethnic minority elderly in rural Mo Jiang county,Yunnan province[n(%)]
    特征 汉族 哈尼族
    聚集人数
    (聚集率)
    标化
    聚集率(%)
    聚集数量 聚集人数
    (聚集率)
    标化
    聚集率(%)
    聚集数量
    2个 3个 4个 ≥5个 2个 3个 4个 ≥5
    性别
     男 629
    (91.7)
    91.7 121
    (17.6)
    153
    (22.3)
    157
    (22.9)
    198
    (28.9)
    626
    (93.0)
    93.0b 95
    (14.1)
    177
    (26.3)
    180
    (26.7)
    174
    (25.9)b
     女 649
    (89.3)a
    89.2a 138
    (19.0)
    184
    (25.3)
    162
    (22.3)
    165
    (22.7)a
    592
    (81.2)
    81.2 187
    (25.7)
    216
    (29.3)
    122
    (16.7)
    67
    (9.2)
    年龄(岁)
     60~64 204
    (89.9)
    89.9 33
    (14.5)
    43
    (18.9)
    54
    (23.8)
    74
    (32.6)a
    358
    (87.5)
    87.5 82
    (20.0)
    114
    (27.9)
    89
    (21.8)
    73
    (17.8)
     65~69 424
    (91.2)
    91.2 82
    (17.6)
    112
    (24.1)
    111
    (23.9)
    119
    (25.6)
    365
    (86.9)
    86.9 72
    (17.1)
    111
    (26.4)
    102
    (24.3)
    80
    (19.0)
     70~74 332
    (90.5)
    90.5 70
    (19.1)
    101
    (27.5)
    77
    (21.0)
    84
    (22.9)
    252
    (85.4)
    85.4 54
    (18.3)
    89
    (30.2)
    60
    (20.3)
    49
    (16.6)
     ≥75 318
    (89.8)
    89.8 74
    (20.9)
    81
    (22.9)
    77
    (21.8)
    86
    (24.3)a
    243
    (87.4)
    87.4 74
    (26.6)
    79
    (28.4)
    51
    (18.3)
    39
    (14.0)
    文化程度
     文盲 49
    (88.2)b
    87.8b 124
    (22.2)
    148
    (26.5)
    116
    (20.8)
    104
    (18.6)b
    740
    (85.6)
    85.7 199
    (23.0)
    241
    (27.9)
    184
    (21.3)
    116
    (13.4)b
     小学及以上 786
    (91.9)
    92.0a 135
    (15.8)
    189
    (22.1)
    203
    (23.7)
    259
    (30.3)a
    478
    (88.8)
    88.6 83
    (15.4)
    152
    (28.3)
    118
    (21.9)
    125
    (23.2)
    家庭年人均收入
     低 655
    (88.3)b
    88.3b 152
    (20.5)
    194
    (26.1)
    162
    (21.8)
    147
    (19.8)b
    722
    (87.4)
    87.2 176
    (21.3)
    219
    (26.5)
    184
    (22.3)
    143
    (17.3)
     高 623
    (92.8)a
    92.8a 107
    (15.9)
    143
    (21.3)
    157
    (23.4)
    216
    (32.2)a
    496
    (86.1)
    86.3 106
    (18.4)
    174
    (30.2)
    118
    (20.5)
    98
    (17.0)
    医疗服务可及性
     差 521
    (96.3)b
    86.1b 134
    (22.2)
    155
    (25.7)
    125
    (20.7)
    107
    (17.7)b
    708
    (87.3)
    87.3 156
    (19.2)
    230
    (28.4)
    171
    (21.1)
    151
    (18.6)
     好 757
    (93.6)
    93.6a 125
    (15.5)
    182
    (22.5)
    194
    (24.0)
    256
    (31.6)a
    510
    (86.3)
    86.1 126
    (21.3)
    163
    (27.6)
    131
    (22.2)
    90
    (15.2)
    合计 1278
    (90.4)a
    90.4a 259
    (18.3)
    337
    (23.8)
    319
    (22.6)
    363
    (25.7)a
    1218(86.9) 86.8 282
    (20.1)
    393
    (28.0)
    302
    (21.5)
    241
    (17.2)
      与哈尼族比较,aP < 0.05,与同民族不同特征组比较,b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高血压患病与否作为因变量(0 = 否,1 = 是),控制性别(0 = 男,1 = 女)、年龄(岁)、文化程度(0 = 文盲,1 = 小学及以上)、家庭人均年收入(0 = 低,1 = 高)、医疗服务可及性(0 = 差,1 = 好)5个因素的影响后,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与否以及不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数量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是汉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P < 0.05),见表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中,聚集4种和≥5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个体均相较于不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具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均P < 0.05),见表5

    表  4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
    Table  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ustering of CVD risk factors and hypertension
    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POR95%CI
    汉族
     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聚集0.4640.1876.1130.013*1.590(1.101-2.296)
     (对照组:否)
    哈尼族
     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聚集0.2790.1642.8830.0901.321(0.958-1.822)
     (对照组:否)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5  不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数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
    Table  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clustering of CVD risk factors and hypertension
    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POR95%CI
    汉族
     不存在危险因素聚集1
     聚集2种危险因素0.1670.2180.5850.4441.181(0.771 − 1.810)
     聚集3种危险因素0.3080.2102.1450.1431.361(0.901 − 2.054)
     聚集4种危险因素0.5170.2155.7720.016*1.676(1.100 − 2.555)
     聚集≥5种危险因素0.9090.21917.200 < 0.001*2.482(1.615 − 3.813)
    哈尼族
     不存在危险因素聚集1
     聚集2种危险因素0.2040.1941.090.2951.226(0.838 − 1.794)
     聚集3种危险因素0.0800.1820.1910.6621.083(0.758 − 1.546)
     聚集4种危险因素0.4210.1934.7510.029*1.524(1.043 − 2.226)
     聚集≥5种危险因素0.8740.21217.039 < 0.001*2.397(1.583 − 3.63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4.5%和63.4%,低于白族[18](72.8%),但远高于我国农村[19](53.2%)、广西壮族[20](52.0%)和既往云南农村[21](50.6%)老年人的患病率水平,提示该地区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不容忽视。汉族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哈尼族,其原因可能与这部分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汉族比哈尼族更高有关。此外,汉族中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这部分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也更高,这可能与收入更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更好的老年人健康意识更好,且更为容易获取医疗服务,导致高血压的检出率更高有关。既往研究[22]表明,高龄老年人群是高血压患病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因此,未来的高血压防控工作要因地制宜,加大对经济条件落后、居住较为偏远老年人群的健康宣教,提高高血压的检出率,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血压;同时加大对高龄老年人群血压水平的监测,降低高血压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调查结果显示,汉族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略高于哈尼族,这与既往部分研究中汉族心血管病因素聚集率高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果一致[15],提示汉族老年人群可能存在更高的心血管病患病风险。汉族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更高的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也更高,这与王柳森等[23]对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应对该部分人群进行重点防控。此外,哈尼族男性心血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高于女性,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2425],提示男性更可能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其原因可能与男性吸烟率和饮酒率远高于女性有关[26]。因此,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大力提倡戒烟戒酒,积极引导农村老年人群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考虑民族异质性和性别差异,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和聚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是汉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在哈尼族老年人中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并没有发现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其原因可能与2个民族暴露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种类、聚集模式和数量不同有关。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中,存在4种或5种及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均能够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相关研究也表明[7],危险因素聚集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血压水平会随着危险因素聚集数量增加而升高。因此,应重点对存在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施加干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数量,降低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发生、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 表  1  2组患者干预前后PUSH评分比较[($\bar x \pm s$),分]

    Table  1.   Comparison of push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ar x \pm s$),points]

    组别入院7 d14 d21 d
    观察组(n = 30) 10.4 ± 2.7 7.1 ± 2.5 3.8 ± 3.0 2.0 ± 0.8
    对照组(n = 30) 10.6 ± 2.9 8.0 ± 2.8 6.0 ± 3.0 4.7 ± 2.6
    t −0.276 −1.313 −2.84 −5.436
    P 0.784 0.194 0.006*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n(%)]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

    组别愈合有效无效护理有效率
    观察组(n = 30) 17(56.7) 12(40.0) 1(3.3) 29(96.7)
    对照组(n = 30) 10(33.3) 12(40.0) 8(26.7) 22(73.3)
    χ2 6.405
    P 0.01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卫医发[2020]26号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EB/OL]. (2020-12-28)[2021-08-12].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7/202012/c46f97f475da4d60be21641559417aaf.shtml
    [2] 金新源,谢尔凡. 压疮的评估、预防和治疗研究进展[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2):189-194.
    [3] 徐玲,蒋琪霞. 我国12所医院压疮现患率和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调研[J]. 护理学报,2012,19(9):9-13. doi: 10.3969/j.issn.1008-9969.2012.09.003
    [4] 苏茜. 集束化延续性护理对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效果研究[D]. 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博士论文, 2016: 1-145.
    [5] 王泠. 2014 版国际《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577-580.
    [6] Berlowitz D R,ratliff C,Cuddigan J,et al. The PUSHtool:a survey to determine its perceived usefulness[J]. Adv SkinWound Care,2005,18(9):480-483. doi: 10.1097/00129334-200511000-00011
    [7] 周玉洁,杨美玲,张洪君,等. 压疮分期及其护理进展[J].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683-686.
    [8] 蒋静,崔文敬,刘利华,等. 集束化护理管理在军事战伤后致严重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 军事医学,2018,42(7):560.
    [9] 邓美珍. 压疮愈合计分表在Ⅱ、Ⅲ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8):150-151.
    [10] 谢光云,薛新敏,张飞,等. 泡沫敷料与水胶体敷料联合伤口处理对Ⅲ~Ⅳ期压疮的疗效[J]. 重庆医学,2017,46(27):3843-3845.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7.27.031
    [11] 黄英,韩薇,温丽. 湿性愈合疗法在Ⅲ~Ⅳ期重症压疮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7,16(8):46-48. doi: 10.3969/j.issn.1671-8283.2017.08.011
    [12] 黄海燕,喻姣花,谭翠莲,等. 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1-3. doi: 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0.02.001
    [13] 雷丽婵,杨翠芹. 图片资料用于晚期肺癌患者压疮防治的效果[J]. 护理学杂志,2016,31(9):67-68. doi: 10.3870/j.issn.1001-4152.2016.09.067
    [14] 董萍,闫雪娇,王蕾. 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超高龄患者压疮评估的临床价值比较[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3):1498-1503. doi: 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5.13.003
    [15] 郝进军,李鹏,王玮.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肌皮瓣移植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并发慢性骨髓炎的效果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9):2112-2115. 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18.19.029
    [16] 李慧.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肌皮瓣移植治疗截瘫患者骶尾部深度压疮20例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2):78-80. doi: 10.3969/j.issn.1006-7256.2016.12.038
  • [1] 吕炎, 王砚彬, 任治国, 姜庆鑫, 魏然, 郑吉廷, 范长青.  负压引流联合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23
    [2] 沈居丽, 贾惠芳, 郜玫, 段金梅, 刘萍, 孙祖燕, 林惠仙.  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212
    [3] 段婷婷, 吕娅, 潘蕊, 王莉, 田莹.  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108
    [4] 张鑫锋, 张小丽, 李孟丽, 罗华友, 舒若, 雷毅.  皮肤牵拉闭合器联合富氧可调节负压辅助疗法治疗难治性创面的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707
    [5] 张江, 吴江, 赵喜娟, 刘燕, 苏艳, 禹申频.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531
    [6] 娄庆梅, 刘雪莲, 缪永萍, 张梅, 李明烨.  集束化培训《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的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季健, 普超, 朱元全, 冯伟.  低压重力滴注法与灌注泵灌注法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输尿管内压及感染相关指标的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翁晓春, 李春, 周松兰, 唐哲, 彭葆坤.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的Meta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刘莉, 汪亚玲, 白劲松, 王黎茜, 王维波, 陈晓娟.  集束化护理在HIV感染并发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刘博虎.  不同包扎方法对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曲野.  负压引流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骨开放骨折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杨肖蓉.  不可分期压疮1例临床护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袁宏谋.  负压引流与皮片引流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林忠菊.  集束化护理对腺样体肥大患儿生活质量及疼痛的护理效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王娜.  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罗丽云.  20例外科手术后患者术后并发压疮的护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段鲜盟.  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效果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袁晓燕.  负压封闭引流基础上行背阔肌桥式游离皮瓣修复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护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胡海燕.  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压疮等难愈性创面疗效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收缩压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423
  • HTML全文浏览量:  2196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0-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1-16
  • 刊出日期:  2021-11-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