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uence of Internet Health System on HAMA,HAMD,SCHFI Score and SF-36 Score of Stroke Patients
-
摘要:
目的 分析“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5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收治年限分组,2组各75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5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试验组采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HAMA评分、HAMD评分、SCHFI评分及SF-36评分指标。 结果 (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总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33%的发生率(P < 0.05);(2)心理状况:试验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 < 0.05);(3)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试验组患者的SCHFI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 /
- 脑卒中护理 /
- 不良事件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health system” on the HAMA, HAMD, SCHFI score and SF-36 score in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50 strok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reatment,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75 patients admitted to ~2019 in November January 2019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75 patients in December 2019 January in January 2019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 The trial group was given the Internet plus medical health system nurs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HAMA score, HAMD score, SCHFI score and SF-36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1)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3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17.33%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2) psychological status: the scores of HAMA and HAM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3) self 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the SCHFI score and SF-36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i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ternet health system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
Key words:
- “Internet health system” /
- Stroke care /
- Adverse events incidence
-
医疗健康的基本要求在于安全、有效、经济,“互联网+”为居民医疗保健开辟了新的道路,实现了在线问诊、远程医疗,通过信息化的数据传输,尽量避免患者因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模式要求医疗质量安全和数据信息真实可靠,监管医生在线诊疗行为,网上诊疗有数据可查[1]。相比传统护理模式,“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能有效优化护理资源配置,更新护理理念,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无用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差错事件发生,在目前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部分医院展开了“互联网+”探索,纷纷将其应用于医院工作中,唐山中心医院为满足时代需求,紧跟“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将“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应用于脑卒中护理,探究其对脑卒中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以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唐山中心医院和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脑卒中护理。对照组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18~69岁,平均(46.5±2.6)岁。试验组中男37例,女38例;年龄21~74岁,平均(47.5±2.4)岁。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经影像学诊断;(2)均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3)无沟通障碍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言语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量表完成者;患有严重器质性功能损伤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每天定时查房,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对异常体征进行及时处理,在病房或开展宣教会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及对患者的疑问逐个解答,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指导等[3]。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采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护理,具体流程包括:(1)医护一体查房联合ISBAR沟通工具:ISBAR沟通工具普遍用于医护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够避免医护人员之间因掌握信息不足、交流方式的欠缺导致交接人员存在交流障碍、信息不够透明、明确、信息交楼不够及时导致延误等交接不清引起的医疗护理事故,同时还可优化医护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效率的提高[4]。传统查房方式是医疗组和护理组分开查房,存在重复查房、所需时间长,医护沟通不足,护理措施不到位,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等问题。通过ISBAR沟通工具能够促进医护之间的沟通,病例汇报信息等及时完整,简化了查房流程[5]。(2)PDA的应用:PDA即个人数字助手,又称掌上电脑,通过开放式的操作系统将信息的输入、存储、管理和传递集于一体,提供名片交换、行程安排、日常记事及通讯录等,帮助人们完成移动中的日常工作、生活等的手持终端工具。科学技术的爆炸性发展,PDA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经济条件的改善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往缺乏一定效率的传统护理已逐渐无法满足人民的心理需求,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而PDA具有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功能实用、入手门槛低的优势,近些年来 PDA已逐渐出现在众多医疗机构的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通过扫描患者腕带的条形码来实现一站式综合护理信息服务,如医疗信息查询,医生医嘱执行,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录入等,减少纸质材料的填写及查找纸质材料的时间,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提高执行效率。唐山中心医院采用手持式PDA床边移动护理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信息输入、核对、执行及查询四大功能[7]。其具体应用情况如下:①信息输入:负责接收新住院病人的护士将使用科室分配的专属PDA输入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其病史和基本信息的信息收集;同时,负责护士还应及时记录入院患者的血压,体温、脉搏,呼吸,血氧等基本生命体征测量结果,此外还包括患者其病史及基本情况的信息采集,不仅可以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而且可以确保患者临床数据的完整收集,大大提高了护理效率。另外,PDA系统还具有数据保存和分析简单的功能,例如在护士记录了患者的体温后,PDA会自动生成温度表并可以直接显示在主治医师的系统上 和护理工作站。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结果来确定温度测量的频率和时间。②信息核对及信息执行:护理过程中的信息核对功能主要是通过PDA扫描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技术实现的。即每个患者入院后都会通过系统为其生成一个包含患者基本身份信息、各类检查结果及既往就医结果等信息的专属二维码,将二维码打印在患者住院期间佩戴的腕带上,即二维码腕带,以取代既往使用的仅用笔简单记录了患者名字的腕带,护理人员通过使用自己的手持PDA扫描患者的腕带二维码即可轻松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即刻查看检查结果,并可通过扫描药瓶二维码来检查输液信息,确保输液用药的安全性,然后护理人员通过PDA扫描胸卡上专属的个人二维码完成签名认证,以确保可在PDA系统中查找到各项医嘱的具体执行时间及执行人,及时完成医嘱及护理工作,提高工作完成的时效性,同时确保责任到人,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③信息查询:信息查询也是PDA系统一个基本功能其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护理人员,即护理人员可通过二维码或患者的病历号在PDA系统上查询到相关患者的的身份信息,临床数据,诊断结果或医嘱建议的执行情况,从而不需从电脑终端登录上医疗系统查询患者信息,有时候还需同时登陆多个医疗系统,减少繁琐的信息查询工作带来的效率低下,从而提高了诊断速度和准确性,同时相比台式电脑,手持PDA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空间占用,降低科室办公费用支出。另一方面,患者本人也可通过PDA系统查询自己的诊断结果,检测报告,治疗程序或注意事项,例如,患者可以及时了解药物治疗的时间和生命体征的测量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治疗的透明性,打消患者对病情及治疗的疑虑,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保证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 [8-10]。(3)互联网平台的应用:除了PDA之外,在医院脑卒中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一些非实时信息,例如医院局域网或医院的官方网站,以建立护理信息平台,包括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护士的护理,患者及其病患的信息、家庭的信息等。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人都可以在此平台上获得所需的信息 [11]。与此同时,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出院后仍需要专业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互联网+”持续护理服务,该功能可与社区护理和延续性护理内容相结合,加强线上咨询护理的力度,提高护理效率[12]。
1.3 观察指标
于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后,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压疮、感染、坠床、假体脱位)发生率、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指标。(1)采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MA、HAMD对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消极情绪越严重。(2)采用SCHFI评分对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采用SF-36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
$\bar x \pm s $ )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压疮、感染、坠床、假体脱位等,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7.33%,差异较大(P < 0.05),见表1。
表 1 2组患者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work between two groups [n(%)]组别 n 压疮 感染 坠床 假体脱位 总发生率 试验组 75 1(1.33) 2(2.67) 0(0.00) 1(1.33) 4(5.33) 对照组 75 2(2.67) 6(8.00) 2(2.67) 3(4.00) 13(17.33) χ2 0.458 2.813 2.706 1.374 7.167 P 0.499 0.094 0.010 0.241 0.007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指标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HAMA、HAMD评分,说明“互联网+医疗健康”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差异较大(P < 0.05),见表2。
表 2 2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HAMA and HAMD score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bar x \pm s $ )组别 n HAMA评分(分) HAMD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 75 67.92 ± 6.42 32.85 ± 5.53 61.69 ± 6.56 34.48 ± 3.43 对照组 75 68.16 ± 7.03 42.21 ± 4.57 61.82 ± 6.21 43.42 ± 3.79 t 0.218 11.299 0.125 15.146 P 0.828 0.000 0.901 0.000 2.3 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SCHFI评分
试验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的SCHFI评分高于对照组的SCHFI评分,说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 < 0.05),见表3,图1。
表 3 2组患者护理前后SCHFI评分比较($\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Sch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ar x \pm s $ )组别 n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 试验组 75 61.51 ± 3.25 74.76 ± 4.75 对照组 75 61.64 ± 3.24 65.42 ± 2.37 t 0.245 15.237 P 0.807 0.000 2.4 2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的SF-36评分,说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 4 2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bar x \pm s $ )Table 4.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ar x \pm s $ )组别 n 治疗前 (分) 治疗后(分) 试验组 75 63.83 ± 11.58 78.46 ± 13.17 对照组 75 64.11 ± 10.89 68.60 ± 12.51 t 0.153 4.701 P 0.879 0.000 3. 讨论
脑卒中发病后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大多病情比较严重,因此,脑卒中的护理工作也比较复杂。据以往文献统计,护理职业具有一定的职业风险,同时工作环境相对紧张繁忙,护理工作人际关系也具有复杂性等。这些特点都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为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护理人员往往工作量大,同时还添加大量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为目的的的考核、培训,使护理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进行学习,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降低了护理工作效率[13]。面对目前的护理工作现状,引入“互联网+医疗卫生系统”对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和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护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ISBAR通讯工具,网络即时通讯和互联网平台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在及时性,互动性,经济性,便利性,高效性和综合性方面均具有优越的价值特征[14-15]。该护理模式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PDA检查功能的应用避免了因护士检查量大和护士的定向思维引起的不良事件,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了便利。“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应用于脑卒中护理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护理工作的强度和重复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质量[16]。在“互联网+”应用于医疗工作中,医院局域网是大部分医院运用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护理工作的网络化管理,增强了科学管理能力,实现对资源以及人员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局域网在脑卒中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包括:(1)信息管理:患者入院办理出院手续后,患者的住院信息便自动传输到护理部电脑终端,负责人将患者的信息录入后,即可为患者准备病床,做好各项入院准备工作;当患者来到脑卒中后,便能立即入住病房[17]。避免了传统信息管理的延时性,出现病房或病床不足,或安排不当等问题,减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药物管理:患者用药信息通过局域网传到药房电脑终端,自动生成药物清单,药房人员按照清单提供患者所需药物,避免漏药、错拿等事件发生,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出院、更改药方时,可及时进行退药或更改,对药物的库存数量进行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以免耽误患者的最佳用药时间[18]。(3)健康宣教:医院将脑卒中护理注意事项、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心理引导等资料上传到平台上,在患者入院时,告知患者该方法的便利性,并引导患者或家属查询相关资料,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家属的照护能力。此外,“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在医院开展延续性护理工作中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在这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 < 0.05);试验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SCHFI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 < 0.05)。
综上所述,“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应用于脑卒中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表 1 2组患者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Table 1.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work between two groups [n(%)]
组别 n 压疮 感染 坠床 假体脱位 总发生率 试验组 75 1(1.33) 2(2.67) 0(0.00) 1(1.33) 4(5.33) 对照组 75 2(2.67) 6(8.00) 2(2.67) 3(4.00) 13(17.33) χ2 0.458 2.813 2.706 1.374 7.167 P 0.499 0.094 0.010 0.241 0.007 表 2 2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HAMA and HAMD score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ar x \pm s $ )组别 n HAMA评分(分) HAMD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 75 67.92 ± 6.42 32.85 ± 5.53 61.69 ± 6.56 34.48 ± 3.43 对照组 75 68.16 ± 7.03 42.21 ± 4.57 61.82 ± 6.21 43.42 ± 3.79 t 0.218 11.299 0.125 15.146 P 0.828 0.000 0.901 0.000 表 3 2组患者护理前后SCHFI评分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Sch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
$\bar x \pm s $ )组别 n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 试验组 75 61.51 ± 3.25 74.76 ± 4.75 对照组 75 61.64 ± 3.24 65.42 ± 2.37 t 0.245 15.237 P 0.807 0.000 表 4 2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4.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
$\bar x \pm s $ )组别 n 治疗前 (分) 治疗后(分) 试验组 75 63.83 ± 11.58 78.46 ± 13.17 对照组 75 64.11 ± 10.89 68.60 ± 12.51 t 0.153 4.701 P 0.879 0.000 -
[1] 王静. PDA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2):10-12. [2] 魏莉萍. 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2018,16(9):80-81. [3] 张佩嘉,谭洁. "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护理研究旬刊,2017,31(10):3500-3504. [4] 吴卉,张芳,程文红,等. 意外伤脊柱外科住院患者急性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调查(英文)[J]. 上海精神医学,2017,29(2):77-84. [5] 马娥,杨明莹,吴光柳,等. 延续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0):2754-2759.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7.20.005 [6] 蒋莉,张新春,魏海楠. 延续性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9):1178-1182. doi: 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8.09.007 [7] 黄榆淇,朱细妹,陈思平. 浅论疼痛管理在创伤脊柱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159-160. doi: 10.3969/j.issn.2095-7629.2017.01.119 [8] Argalacsova S,Slanar O,Bakhouche H. Impact of ABCB1 and CYP2D6 polymorphisms on tamoxifen treatment outcomes and adverse event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Journal of Buon,2017,22(5):1217-1226. [9] 王艳,王海波. 互联网+“317护”住院宣教平台在脊柱外科病房健康宣教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2017,14(9):152-154. [10] 预见性护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9): 3660-3661. [11] 顾蓓.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对脊柱外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226-227. doi: 10.3969/j.issn.2095-7629.2017.18.165 [12] 冯芳. 人性化护理在脊柱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7):3262-3263.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7.138 [13] 王东梅. 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136-137. [14] 赵绮莲. 系统化心理护理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患者心理状态及骨折恢复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6):46-47.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6.019 [15] 高磊,唐田. 心理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4):174-175. [16] 郭美凤,潘留美,瞿玉兴. 赏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8):15-18.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8.006 [17] Mira J J,Lorenzo S,Carrillo I. Lessons learned for reduc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adverse events on patients,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2017,29(4):1-11. doi: 10.1093/intqhc/mzx078 [18] Hagiwara Y,Shiroiwa T,Shimozuma K. Impact of adverse events on health utilit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receiving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results from the SELECT BC study[J]. Pharmacoeconomics,2018,36(2):215-223. doi: 10.1007/s40273-017-0580-7 期刊类型引用(25)
1. 党娟,李延安,代倩,赵倩倩,孔祥东.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电话回访在接受羊水穿刺的高危孕妇随访中的应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01): 118-121 . 百度学术
2. 赵树红,李贝贝. 基于自我超越思维架构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慢性病学杂志. 2025(02): 311-314 . 百度学术
3. 涂娅菲,杨燕,卢晔芬. 个性化身心调护方案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基层医药. 2025(02): 261-265 . 百度学术
4. 周灵雪,张瑞玉,赵娜.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戈舍瑞林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03): 397-400 . 百度学术
5. 肖芝花,黄燕,张芳,娄秋英,杨敏. 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04): 489-496 . 百度学术
6. 李云梦,田唯,方晓萌. 心理护理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国医刊. 2024(04): 400-404 . 百度学术
7. 张雪琴,桑家艳,张金,周培,周新玉. 中医特色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24(09): 166-169 . 百度学术
8. 王攀姣,李倩,朱淑娟,孙彬,谢丹丹,许妍. 认知行为及支持性心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4(11): 77-80 . 百度学术
9. 黄大风,陈文玲.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应用磁性服务理念的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 2024(26): 80-82+99 . 百度学术
10. 林丹丽. 压力管理联合综合评估对心脏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中华养生保健. 2024(18): 122-125 . 百度学术
11. 郑丽,任秋菊,覃礼毅. 全流程健康管理对基层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自我管理效能及预后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20): 3670-3675 . 百度学术
12. 战红艳.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医药前沿. 2024(08): 129-131 . 百度学术
13. 杨飞,赵娟. 基于同质医疗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慢性根尖周炎术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的影响. 慢性病学杂志. 2024(11): 1739-1742 . 百度学术
14. 叶孟好. 探讨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耳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24): 88-90 . 百度学术
15. 王玲玲. 优质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影响. 临床研究. 2023(02): 162-164 . 百度学术
16. 弓洁,孙蕊,王静,石晓红. 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情绪释放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23(11): 79-82 . 百度学术
17. 吕瑶,杨阳. 通络定眩针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及阿司匹林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11): 1626-1629 . 百度学术
18. 王艳. 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名医. 2023(05): 188-190 . 百度学术
19. 宋露萍,周晓璇,杨梦瑶. 基于中医医联体+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影响.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13): 150-152 . 百度学术
20. 汤亚丽,汤吉梅. 互联网平台激励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23(16): 3113-3117 . 百度学术
21. 郭慧,董翠玲. 基于SWOT分析法的风险前馈控制护理在预防脑血管介入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23(18): 104-107+148 . 百度学术
22. 施英妮. 预警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预防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23(36): 147-149+153 . 百度学术
23. 林秀霞,周燕燕. “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ESCA评分及SF-36评分的效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26): 81-83 . 百度学术
24. 龙春霞,黄青华,曾秀英. 中医体质护理对痰湿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S2): 154-157 . 百度学术
25. 黄燕霞,谭秀新,冯丽程. 改良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临床护理杂志. 2022(05): 73-7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