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张杰 孙卉 木丽华 杨德兴 钱传云

张梁, 王保全, 雷喜锋, 王旭, 柯阳, 张玮. miR-29c-3p/IGF1分子轴对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9): 7-1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26
引用本文: 张杰, 孙卉, 木丽华, 杨德兴, 钱传云.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3): 108-11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25
Liang ZHANG, Baoquan WANG, Xifeng LEI, Xu WANG, Yang KE, Wei ZHANG. Effect of miR-29c-3p/IGF1 Molecular Axis on Activation,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9): 7-1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26
Citation: Jie ZHANG, Hui SUN, Lihua MU, Dexing YANG, Chuanyun QI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Patients in Kunming[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3): 108-11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25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25
基金项目: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1-H-0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杰(1986~),女,辽宁绥中人,医学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急诊危重症工作

    通讯作者:

    钱传云,E-mail:qianchuanyun@126.com

  • 中图分类号: R459.7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Patients in Kunming

  • 摘要:   目的   了解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其特征,为优化院前急救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云南省急救中心2020年1~12月院前救治的患者资料,并进行现况调查研究。  结果   80 169例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47 723例(59.5%),女性32 446例(40.5%);年龄分布在0.2~110岁,以14~44岁多见,28 313例(35.3%)。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前3位分别为:损伤和中毒类疾病28 786例(35.9%),症状和体征类疾病占25 618例(32.0%),循环系统疾病8 129例(10.1%)。对症状、体征类疾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谱前5位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和乏力等无法按系统分类为主诉的症状、死亡为主诉的症状、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症状。院前急救患者以秋季最多22 571例(28.2%),其次为夏季21 129例(26.4%),春季最少17 747例(22.1%),1 d中,出诊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每日上午9:00~11:00和中午12:00~13:00,不同疾病的高发月份不同。  结论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14~44岁,疾病谱以损伤和中毒类疾病、症状和体征类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秋季是出诊高峰季节,每日出诊高峰主要集中在上午9:00-11:00和中午12:00-13:00。
  • 过量饮酒会促进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如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到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细胞癌,这是所有慢性肝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1-2]。在ALD的发展进程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扮演者重要的角色。HSCs是慢性肝损伤创面愈合相关纤维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3-4]。在健康器官中,它们是非实质细胞群的一部分,占据肝细胞和窦状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 [5]。在组织损伤、炎症和伴随的可溶性介质(例如TGF-β)激活后,HSCs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表现出增殖、收缩和成纤维特性,成为纤维化肝脏中纤维性胶原的主要来源 [46]。HSCs还参与邻近细胞的复杂交互,以促进肝纤维化进展。因此,阐明HSCs的分子调控机制对ALD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种由18~24个核苷酸的组成的非编码RNA,通常情况下,miRNA在细胞质RNA诱导沉默复合体中与靶mRNA的3'-UTR相互作用以抑制mRNA翻译和诱导降解它 [7-8]。具体来说,一些miRNA,如miR-122和miR-21已被证明在ALD的肝纤维化的发展中发挥作用,调节包括组织炎症、细胞凋亡和HSCs的激活等过程 [9-10]。此外,由于miRNA释放到血液中的疾病依赖性以及它们在血清中的相对稳定性,miRNA是检测ALD严重程度和致癌性的潜在非侵袭性生物标志物 [11]。近期,Zhang等 [12]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R-29c-3p在ALD模型小鼠肝脏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小鼠,且预测其为ALD治疗的潜在靶标。然而,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miR-29c-3p对ALD中HSCs活化,增殖和凋亡的调控机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探讨miR-29c-3p在静息和活化HSCs中的表达差异,并且检测其对HSCs活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此外,笔者还拟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29c-3p的下游靶标,并验证miR-29c-3p是否通过该靶标参与HSCs生物学行为的调控。

    从C57BL/6 J小鼠(24.0~26.0 g,8~10周龄)中分离HSCs。简而言之,C57BL/6 J小鼠原位灌注四乙酸和胶原酶获得全肝细胞悬液,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HSCs。将细胞调整到3×106细胞/mL,接种在25 cm2的培养瓶中,其中含有包含10%胎牛血清的5mL DMEM完全培养基和1%青霉素/链霉素。采用TGF-β活化HSCs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SCs活化标志物ɑ-SMA的表达。简而言之,HSCs与一抗抗ɑ-SMA(1∶250)在4℃下孵育过夜,随后用二抗染色。在400倍放大的荧光显微镜下测量细胞ɑ-SMA荧光阳性表达的变化并收集图像。

    首先,为观察miR-29c-3p对HSCs的影响,将细胞分为NC组(未转染)、NCmimic组(转染miRNAmimic阴性对照)和miR-29c-3pmimic组(转染miR-29c-3pmimic)。为进一步观察miR-494-3p和IGF-1对HSCs的影响,将细胞分为NC组(未转染)、sh-NC组(转染sh-NC阴性对照)、sh-IGF-1组(转染sh-IGF-1)和sh-IGF-1+miR-29c-3pinhibitor组(同时转染sh-IGF-1和miR-29c-3pinhibitor)。miR-29c-3pmimic/inhibitor和sh-IGF-1,及它们对应的阴性对照购买于广州锐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HSCs接种于6孔板(5×104 细胞/mL),按照说明书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试剂及分组信息,进行50 nM miR-29c-3p mimic/inhibitor/NCmimic/sh-IGF-1/ sh-NC的转染。转染48 h后,采用RT-qPCR和WB检测转染效率。

    使用TRIzol Regent按照说明书提取HSCs的总RNA样本,然后用TurboDNase试剂盒去除DNA。用NanoDrop对提取的总RNA进行定量。用带用gDNA Eraser的PrimeScriptTM RT试剂盒逆转录将2 μg总RNA逆转录为cDNA。采用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在Bio-Rad Real-Time PCR仪上进行qPCR检测miR-29c-3p的表达。采用U6作为内部参考。每个数据重复3次,用2-ΔΔCt法计算miR-29c-3p的相对表达水平。本研究使用的引物如下:miR-29c-3p sense:5’-GCTGACCGATTTCTCCTGGT-3’;miR-29c-3p antisense:5’-TCCCCCTACATCATAACCGA-3’;U6 sense:5’-CTAGATAATGGTGCTGATAGATGGA-3’;U6 antisense:5’-GGCACACCAGAAATCGAAGC-3’。

    使用RIPA裂解缓冲液从HSCs中提取总蛋白,使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60 μg总蛋白质样本进行分离后,转移到硝化纤维素膜上。用5%脱脂牛奶进行阻断,在4℃下用小鼠单克隆抗ɑ-SMA(1∶1000),DDR2(1∶2000),FN1(1∶1000),ITGB1(1∶2000)和GFAP(1∶1000)孵育过夜。用TBST清洗膜,然后与适当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的二抗孵育。采用增强型化学发光试剂进行膜的显影,并使用Image Lab™软件捕获信号并定量条带灰度值。

    采用Starbase数据库预测IGF-1和miR-29c-3p的3’ UTR结合序列。用PCR分别扩增野生型和突变型IGF-1与miR-29c-3p的3’ UTR结合序列,将片段装入pMIR-REPORT luciferase microRNA expression reporter vector。参照Lipofectamine 2000试剂盒说明书,将0.1 µg野生型和突变型的IGF-1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别共转染到带有miR-29c-3pmimic的HEK-293细胞中。转染48 h时后,收集细胞裂解液,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测量各组的荧光素酶活性。

    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HSCs的细胞活力。简而言之,将5×104细胞/mL的各组HSCs加入96孔板中孵育24 h。各组HSCs转染24、48和72 h后,分别在各孔加入CCK8溶液。2 h后,使用酶标仪测量450 nm处的吸光度。

    各组HSCs(5×102细胞/mL)接种到含有37℃预热培养基的6孔板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每2 d更换一次培养基,放置14 d。随后,各组HSCs用1∶3乙酸/甲醇固定30 min,用Giemsa染色20 min,肉眼计数细胞克隆数。

    采用An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HSCs凋亡情况。取1×Annexin V结合液500 µL制备终浓度为1×106细胞/mL的HSC悬液,加入6孔板上。在细胞悬液中加入5 µL Annexin V-FITC和5 µL丙二碘,室温暗培养15 min。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坏死细胞位于左上区(AnnexinV-,PI+),晚期凋亡细胞位于右上区(AnnexinV+,PI+),活细胞位于左下区(AnnexinV-,PI-),早期凋亡细胞位于右上区(AnnexinV+,PI-)。

    所有数据重复3次独立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组成,2组间比较使用student’s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图1A所示,ɑ-SMA阳性表达表明成功从小鼠中分离出HSCs。TGF-β处理细胞后,HSCs活化相关蛋白ɑ-SMA,DDR2,FN1和ITGB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GFAP的表达水平则反之(P < 0.01,图1B)。值得注意地,miR-29c-3p在激活的HSCs中呈现低表达(P < 0.01,图1C)。以上结果表明,HSCs被成功分离并激活,且miR-29c-3p在不同状态的HSCs中异常表达。

    图  1  成功分离HSCs,并且miR-29c-3p在不同状态的HSCs中差异表达
    A:采用IF检测HSCs标志物ɑ-SMA是否表达;B:TGF-β处理HSCs前后,WB检测活化相关蛋白(ɑ-SMA,DDR2,FN1,ITGB1和GFAP)的表达;C:在静息及激活状态HSCs中,miR-29c-3p的表达差异。**P < 0.01,***P < 0.001。
    Figure  1.  Successful isolation of HSCs an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miR-29c-3p in HSCs of different status.

    由于miR-29c-3p在HSCs中的异常状态,进一步探讨了miR-29c-3p对HSCs活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首先,通过miRNAmimic外源性的调控了活化的HSCs中miR-29c-3p的表达。转染效率结果表明,miR-29c-3p mimic可以增加活化的HSCs中miR-29c-3p的表达水平(P < 0.001,图2A)。WB结果表明,过表达miR-29c-3p能够减低活化相关蛋白ɑ-SMA,DDR2,FN1和ITGB1表达水平,并增加GFAP的表达(P < 0.01,图2B)。相较于NCmimic组,miR-29c-3pmimic组中活化HSCs的增殖活力(P < 0.01,图2C)和克隆形成数(P < 0.01,图2D)均有降低,并且凋亡比例增加(P < 0.01,图2E)。以上结果表明,miR-29c-3p能够抑制HSCs的活化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图  2  miR-29c-3p抑制HSCs的活化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A:采用RT-qPCR检测miR-29c-3p mimic的转染效率;B:通过WB检测miR-29c-3p对活化相关蛋白(ɑ-SMA,DDR2,FN1,ITGB1和GFAP)表达的影响;C: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组别中TGF-β激活的HSCs增殖活力;D: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29c-3p对活化HSCs的克隆形成数的影响;E: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HSCs的凋亡比例。**P < 0.01,***P < 0.001。
    Figure  2.  miR-29c-3p inhibits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HSCs and promotes their apoptosis.

    调控下游mRNA的表达是miRNA在生物学进程中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笔者通过Starbase数据库预测了miR-29c-3p的下游可能靶标。如图3A所示,IGF-1可能是miR-29c-3p的下游靶标,并且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miR-29c-3p mimic能够抑制细胞内野生型IGF-1的荧光素酶活性(P < 0.01),但是对突变型IGF-1的荧光素酶活性无影响(P > 0.01)。进一步,通过WB检测了miR-29c-3p对活化HSCs中IGF-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9c-3p可抑制IGF-1的表达(P < 0.01,图3B),低表达miR-29c-3p能促进活化HSCs中IGF-1表达(P < 0.01,图3B)。以上结果表明,在HSCs中,IGF-1是miR-29c-3p的下游靶标。

    图  3  IGF-1是miR-29c-3p下游靶标mRNA
    A:Starbase数据库预测得到的miR-29c-3p与IGF-1的潜在3’ UTR结合序列(上),并且突变IGF-1的3’ UTR结合序列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9c-3p与IGF-1的靶向关系(下);B:活化的HSCs中分别转染miR-29c-3p inhibitor和miR-29c-3p mimic,采用WB检测IGF-1的表达变化。**P < 0.01。
    Figure  3.  IGF-1 is a downstream target mRNA of miR-29c-3p.

    进一步探讨了miR-29c-3p是否是通过IGF1对HSCs活化,增殖和凋亡产生影响的。结果表明,活化的HSCs中转染miR-29c-3pinhibitor或sh-IGF-1能够降低miR-29c-3p或IGF-1的表达水平(P < 0.05,图4A图4B)。回复实验表明,相较于sh-NC组,sh-IGF-1组中活化相关蛋白ɑ-SMA,DDR2,FN1和ITGB1表达水平降低,并且GFAP的表达增加(P < 0.05,图4C);相较于sh-IGF-1组,sh-IGF-1+miR-29c-3pinhibitor组中活化相关蛋白ɑ-SMA,DDR2,FN1和ITGB1表达水平增加,并且GFAP的表达减少(P < 0.05,图4C)。此外,敲低IGF-1的表达能够降低活化HSCs的增殖活力(P < 0.01,图4D)和克隆形成数(P < 0.01,图4E),并且增加其凋亡水平(P < 0.001,图4F),但是在此基础上同时敲低miR-29c-3p的表达则会逆转这一过程。以上结果表明,IGF-1能够促进HSCs的活化和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这一功能被miR-29c-3p靶向抑制。

    图  4  miR-29c-3p通过IGF-1抑制HSCs的活化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A: miR-29c-3p inhibior的转染效率;B:通过WB检测得到的sh-IGF-1的转染效率;C:不同组别HSCs中活化相关蛋白(ɑ-SMA,DDR2,FN1,ITGB1和GFAP)表达的表达变化;D:CCK-8实验检测活化的HSCs增殖活力;E:克隆形成实验得到的不同组别中活化HSCs的克隆形成数;F: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HSCs的凋亡比例。与sh-NC组比较,aP < 0.05,aaP < 0.01,aaaP < 0.001;与sh-IGF-1组比较,bP < 0.05,bbP < 0.01,bbbP < 0.001;*P < 0.05,***P < 0.001。
    Figure  4.  miR-29c-3p inhibits th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HSCs and promotes their apoptosis through IGF-1.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其晚期形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已成为一种代谢性流行病[2]。此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iR-29c-3p在ALD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12],但是其功能还没有在ALD中得到验证。在本研究中,笔者成功分离了小鼠中的HSCs,并且发现激活的HSCs中miR-29c-3p异常低表达。此外,笔者还发现,过表达miR-29c-3p能够抑制HSCs的激活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值得注意地,miR-29c-3p的这一功能是通过靶向调控IGF-1的表达实现的。这些结果证实了Yao等[12]的预测,并为miR-29c-3p作为ALD的治疗靶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HSCs活化是ALD进程中肝纤维化的关键事件,也是肝脏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它们已被确定为主要负责肝脏纤维化发展的前体细胞类型 [13]。肝损伤后,HSC经历活化,导致典型的星形,脂肪储存表型的丧失和肌成纤维母细胞样表型的获得 [13-14]。因此,为了缓解ALD的发展进程,如何抑制HSCs的活化成为了主要目标之一。研究表明,ɑ-SMA,DDR2,FN1,ITGB1和GFAP已成为研究做多的HSCs活化标志物 [15-16]。在笔者的研究中发现miR-29c-3pmimic可以抑制ɑ-SMA,DDR2,FN1和ITGB1,并促进HSCs中GFAP的表达。这表明,过表达miR-29c-3p可以抑制HSCs的活化,这对缓解ALD的肝纤维化至关重要。此外,介导HSCs增殖和凋亡对明晰ALD的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Liang等[17]表明,嘌呤信号通路调节HSCs激活和增殖,这在ALD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miRNA-150-5p抑制HSCs增殖,并在肝纤维化期间使HSCs凋亡敏感,这有利于缓解ALD的肝纤维化进程 [18]。本研究表明:miR-29c-3p的过表达对HSCs的增殖是有抑制作用的,并且促进HSCs的凋亡。此外,Chen等 [19]表明,miR-29c-3p通过激活ADH6增强子促进酒精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s)基因簇表达,而ADHs在酒精代谢和酒精毒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或许是miR-29c-3p调控HSCs参与ALD的机制之一。

    众所周知,miRNAs通过介导下游靶标mRNA的表达是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进程的主要途径之一[20-21]。在本研究中,通过Starbase数据库预测发现IGF-1是miR-29c-3p的下游靶标之一,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了验证。IGF-1是一种70-氨基酸合成代谢激素,具有多种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2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和 IGF 结合蛋白(IGF-binding proteins, IGFBPs)在包括肝脏在内的多种组织中产生,主要是对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信号的反应。肝脏合成的 IGF-1 和 IGFBPs 占全身循环 IGF-1 和 IGFBPs 的大部分[23]。众所周知,IGF-1主要由肝脏产生(占循环IGF-1的75%),但几乎每个组织都能够分泌IGF-1用于自分泌/旁分泌的目的[22-23]。此前的研究表明,IGF-1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治疗的生物学靶标,IGF-I可以调控细胞衰老和激活,从而介导NASH中的肝纤维化[24-26]。IGF-I治疗已被证明可以改善NASH和肝硬化的动物模型[27-28],表明IGF-I在这些条件下的潜在临床应用。在ALD中,有研究表明,S-烯丙基巯半胱氨酸通过直接调节IGF-I信号通路来改善ALD[29]。Mølle等[30]表明,IGF-I是ALD患者的生存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中,HSCs中转染sh-IGF-1能够降低细胞活化和增殖,并上调其凋亡比例。但是,这一过程受miR-29c-3p的调控。

    综上所述,笔者证明了miR-29c-3p能够通过靶向下调IGF-1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SCs活化和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本研究为AH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但是,本研究仅仅只在HSCs验证了miR-29c-3p的功能,体内实验验证miR-29c-3p在ALD中的功能仍需进一步的挖掘。

  • 图  1  昆明市院前急救每日24 h出诊量分布

    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visits 24 hours a day in Kunming

    表  1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基线特征[n(%)]

    Table  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patients in Kunming [n(%)]

    性别n(%)
    男性47 723(59.5)
    女性32 446(40.5)
    男女比例47 723∶32 446(1.47∶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昆明市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前5位疾病[n(%)]

    Table  2.   Top five diseases in disease spectrum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Kunming [n(%)]

    指标n(%)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28786(35.9)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25618(32.0)
    循环系统疾病8129(10.1)
    消化系统疾病2731(3.4)
    呼吸系统疾病2116(2.6)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不同年龄段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前三位疾病[n(%)]

    Table  3.   The top three diseases in disease spectrum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n(%)]

    指标n(%)
    儿童组患者疾病谱(n 2 125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907(42.7)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793(37.3)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 67(3.2)
    青壮年组患者疾病谱(n 28 313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15 623(55.2)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5 584(19.7)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情况 1 290(4.6)
    中年组患者疾病谱(n 16732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6 733(40.2)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4 804(28.7)
     循环系统疾病 1 851(11.1)
    年轻老年组患者疾病谱(n 14 653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5 951(40.6)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2 810(19.2)
     循环系统疾病 2 557(17.5)
    老年组患者疾病谱(n 15 708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7 094(45.2)
     循环系统疾病 2 645(16.8)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2 427(15.5)
    长寿老年组患者疾病谱(n 2 638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1 278(48.4)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400(15.2)
     循环系统疾病 333(12.6)
    下载: 导出CSV

    表  4  不同性别院前急救的疾病谱前3位疾病[n(%)]

    Table  4.   The top three disease in disease spectrum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different gender [n(%)]

    指标n(%)
    女性(n 32 446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11 208(34.5)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10 354(31.9)
     循环系统疾病 3 038(9.4)
    男性(n 47 723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18 432(38.6)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14 410(30.2)
     循环系统疾病 5 091(10.7)
    下载: 导出CSV

    表  5  院前急救不同季节的出诊频次及疾病谱情况[n(%)]

    Table  5.   The frequency of visits and disease spectrums in different season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n(%)]

    指标n(%)
    春季 17 747(22.1)
    夏季 21 129(26.4)
    秋季 22 571(28.2)
    冬季 18 722(23.4)
    春季 17 747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6 241(35.2)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5 760(32.5)
     循环系统疾病 1 859(10.5)
    夏季 21 129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8 134(38.5)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6 325(29.9)
     循环系统疾病 2 033(9.6)
    秋季 22 571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8 596(38.1)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7 059(31.3)
     循环系统疾病 2 153(9.5)
    冬季 18 722
     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
     所见,不可归类其他处者
    6 474(34.6)
     损伤和中毒类疾病 5 815(31.1)
     循环系统疾病 2 084(11.1)
    下载: 导出CSV

    表  6  昆明市院前急救的症状类疾病亚组分组前五位疾病[n(%)]

    Table  6.   The top five diseases in the subgroup of symptomatic diseases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Kunming [n(%)]

    指标n(%)
    中枢神经系统7 959(31.5)
    发热、乏力等无法归类4 552(18.0)
    死亡4 433(17.5)
    消化系统3 489(13.8)
    呼吸系统2 714(10.7)
    下载: 导出CSV
  • [1] Mackenzie R. Brief history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ine[J]. Emerg Med J,2018,35(3):629-631.
    [2] 李艳,李鹏,崔永英,等. 院前急救的历史回顾[J]. 中华医史杂志,2013,43(4):218-221.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13.04.006
    [3] 张在其,骆福添,陈兵,等. 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130-1136.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0.11.003
    [4] 赵思宇,柳芳超,刘民,等. 2013-2017年北京市120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特征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4):474-479.
    [5] 周奕男,白鸽,曹晓琳,等. 上海市区院前急救疾病谱时空分布[J]. 中国卫生资源,2020,23(2):166-171. doi: 10.3969/j.issn.1007-953X.2020.02.017
    [6] 高维玲,胡玉萍,贾应茂,等. 院前急救中不同评分系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价值比较[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8):88-92.
    [7] 杨钦娟,杨阳. 综合干预对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8,34(上旬刊):67.
    [8] Suryanto,Plimmer V,Boyle M. EMS systems in lower-middle income countries:A literature review[J]. Prehosp Disaster Med,2017,32(1):64-70. doi: 10.1017/S1049023X1600114X
    [9] 张海涛,王芳,张进军,等. 2015年院前急救医学进展[J]. 重庆医学,2016,45(10):1383-1385.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6.10.029
    [10] 方利, 陈敏, 王仕豪, 等, 2016—2018 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J]. 实用临床医学, 2020, 21(2): 89-93.
    [11] 黄树青,满达,巴特金,等. 呼和浩特市2016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78-82. doi: 10.3760/cma.j.issn.2095-4352.2018.01.015
    [12] 杨万广,李德剑,崔宗朝,等. 郑州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与院前创伤流行病学调查[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36-1739. 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20.10.003
    [13] 徐恩利、夏蓓茹. 2014-2016温州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与应对措施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1):27-29. doi: 10.3969/j.issn.1005-5916.2018.01.011
    [14] Jiang B,Liang S,Peng Z R,et al. Transport and public health in China:The road to a healthy future[J]. Lancet,2017,390(10104):1781-1791. doi: 10.1016/S0140-6736(17)31958-X
    [15] 俞瑾淳,陈 莹,黄巧云,等. 2016年至2018年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居民的死因监测[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5):57-61. doi: 10.3969/j.issn.1003-4706.2020.05.011
    [16] 张远军,张长风,朱建军,等. 四川资阳及川南经济区2010-2014年创伤患者院前救治流行病学特征调查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19,48(5):667-670. doi: 10.3969/j.issn.1000-7377.2019.05.035
    [17] 杨旭,左道旭,郭征勋,等. 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院前创伤急救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 北京医学,2018,40(3):271-272.
  • [1] 苏小梅, 邓学林, 谢好, 张杨姝钰, 沈蓝, 陈朝明.  基于CiteSpace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新体系的可视化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010
    [2] 王若宇, 陈伟, 许勋, 曹文德, 缪玉兰.  烧伤患儿329例流行病学调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519
    [3] 任前浪, 白刚, 王浩楠, 刘期林, 苏乾正.  771例脑膜瘤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216
    [4] 尚晓丽, 倪俊学, 王耶盈, 单娇, 白娜, 王松.  肺炎支原体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候环境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18
    [5] 王双双, 陈丽琴, 李亚玲, 李伟杰, 杨家义.  2020至2022年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09
    [6] 李伟杰, 陈丽琴, 李亚玲, 韩永慧, 李小娟, 王若谷.  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起CRKP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23
    [7] 陈丽琴, 李亚玲, 李小娟, 韩永慧, 李伟杰.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05
    [8] 代软仙, 孟强, 陈国兵, 韩斌, 杨德兴, 关万高.  昆明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20年急诊分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1
    [9] 张媛, 李宏, 崔文龙, 唐松源, 刘颖婷.  云南省2017年~2019年老年患者疾病谱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520
    [10] 田波, 刘俊, 张丽华, 何蓉, 古善群, 李重熙.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27
    [11] 谭力, 李明, 孙宇星, 张桢, 甘政艳.  2 26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3
    [12] 高维玲, 胡玉萍, 贾应茂, 蒋敏, 谢艾伶, 谢佳, 吴涯昆.  院前急救中不同评分系统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价值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闫俊芳.  布鲁菌病12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寸建萍.  2008年至2014年云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肖文芝.  云南省先天性唇腭裂4 811例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吴晓光.  云南省哈尼族和汉族OSAHS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熊立.  云南省2012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李磊.  2003年至2011年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部恶性肿瘤病谱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玉溪市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赵桂萍.  2006年昆明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图(1) / 表(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07
  • HTML全文浏览量:  2158
  • PDF下载量:  3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1-0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2-14
  • 刊出日期:  2022-03-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