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ssment of Online Learning Outcomes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t a University in Kunming
-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为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昆明某高校医学院91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用问卷星进行调查。对学习资源、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学习过程及学习成绩进行调研,提出线上教学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结果 研究发现线上学习中手机占比较高,区域网络状态与学习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授课方式,学习效果均认为一般,教师监督程度与学习效果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学生自律性、教师授课方式、学科兴趣及教师监督程度成为线上学习效果的4大主要影响因素;比较2019.3-7下学期与2020.3-7下学期各专业学生成绩总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线上教学应考虑影响学习效果的多种因素,需要结合课程特点优化组合教学资源,加强线上教学的监督管理,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针对疫情前和疫情期间线下和线上学习成绩比对,尚不能认为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对成绩有影响,可能与疫情后期集中式学习等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outcome of online lear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Covid-19 pandemic,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blended teaching methods of online and offline. Methods A total number of 917 undergraduates at a University in Kunming,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the survey.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Star”, and utilized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Moreover, the surve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remote learning, including learning resources, teaching methods, and learning process. Results We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preferred to use mobile phones for remote learning than any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Meanwhi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etwork connection status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P < 0.05). However, learning efficiency was considered as “average” regardless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degree of teacher’ s supervis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status ( P < 0.05). Therefore, students’ self discipline, teaching methods, subjective interest, and teacher’ s degree of supervision were the four main factors which may influence virtual learning efficiency. Yet, comparing with the average scores of students on spring semester of 2019 and 202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05).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multipl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remote learning efficiency, which may imply that instructors would integrate various of online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online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learning outcomes. Sinc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and post pandemic period, it may suggest that intensive learning could help online learning efficiency. -
Key words:
- Covid-19 Pandemic /
- Online learning /
- Assessment of learning outcomes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1]。各高校积极拓展教育资源,与各大网络教学平台合作,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疫情期间可以顺利学习[2]。开展线上学习模式,更加考验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3]。大学生自律机制的建设目标是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4]。因此,为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情况,组织开展此次线上教学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为各高校后疫情时代高效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及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昆明某高校医学院大一至大三91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男生179名(19.52%),女生738名(80.48%)。护理学专业278名(30.3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176名(19.19%),药学专业161名(17.56%),临床医学专业95名(10.36%),护理、助产、康复专业(专科)207名 (22.57%)。设计《医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研究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从学习资源、教师授课情况及学习过程3方面进行调研,根据研究对线上学习资源运用情况、授课过程中教师授课方式、监督程度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需求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并对疫情前后同等条件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8门课程,药学8门课程,护理学10门课程进行学期班级成绩总平均分比较。学习效果以评分作为评价等级,对知识点学习达到80%以上为1分效果好,对知识点学习达到50%~70%为0.5分效果一般,对知识点学习在50%以下为0分效果差。利用问卷星发放问卷917份,收回917份,有效问卷917份。
1.2 统计学处理
利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描述,2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
$ \bar x \pm s $ )描述,2组间比较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研究结果
2.1 学习资源
2.1.1 学习工具
对学生线上学习工具研究分布显示,使用手机在线学习的学生有802名(87.46%),电脑92名(10.03%),平板23名(2.51%),见图1。针对手机端学习,607名(66.17%)学生认为学习效果良好,仍有310名(33.83%)学生认为效果差,自制力不高,易受手机中内容诱惑分神,但认为手机学习更加便利,见图2。
2.1.2 学习平台
教师选择雨课堂平台授课学生898名(97.93%),中国大学慕课进行教学学生为807名(88%),使用钉钉和学习通教学分别为751名(81.90%)和626名(68.27%)。中国大学慕课及学习通主要以自学视频等形式学习,钉钉及腾讯课堂等通过课堂直播形式学习,见图3。
2.1.3 学习区域网络状态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
大部分学生线上学习区域位于农村地区,学习区域网络状况不稳定,不同区域网络状态与学习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 1 学生学习所在区域网络情况与学习效果[n(%)]Table 1. Outcomes of learning in different areas and network status [n(%)]区域 n 较好 一般 较差 合计 城镇 348 94(27.01) 215(61.78) 39(11.21) 348(37.95) 农村 569 78(13.71) 388(68.19) 103(18.10) 569(62.05) χ2 88.035 P < 0.001* *P < 0.05。 2.2 教师授课情况
2.2.1 授课方式与学习效果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授课,学生均认为学习效果一般,仅有172名(18.76%)学生认为直播方式教学学习效果好,学习过程中存在学生打卡后,网络显示在线学习,而学生并不在线听课,教师测试无应答反应等问题,很难保证学习效果,见图4。
2.2.2 授课过程监督程度与学习效果
大部分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时,教师监督程度高,则学习效果好(P < 0.05)。说明教学活动中监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缺少面对面教学,大学生学习自律性并不高,见 表2。
表 2 监督程度与学生线上学习效果[n(%)]Table 2. Findings on the level of supervision and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status [n(%)]监督程度 效果好 效果差 合计 高 420(58.17) 302(41.83) 722(78.74) 低 88(45.13) 107(54.87) 195(21.26) χ2 77.563 P < 0.001* *P < 0.05。 2.3 学生学习过程
2.3.1 学生需求与学习效果
有743名(81.03%)学生认为目前课程平台资源基本能满足学习需求,仍有174名(18.97%)学生认为不能满足学习需求。有675名(73.61%)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没有课堂氛围,缺乏交流,无课堂约束力,加之医学课程信息量大,种类繁多,医学专业实践特殊性和部分课程网络资源匮乏,平台暂时难以满足学习需求。线上学习时,仅有288名(31.41%)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听课过程中认真做笔记的学生为204名(22.25%);而在线听课过程中有403名(43.95%)学生认为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效果较差,见表3。
表 3 学生学习情况[n(%)]Table 3.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n(%)]线上听课情况 n(%) 紧跟老师思路,课后补充笔记 288(31.41) 认真做笔记 204(22.25) 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效果不好 403(43.95) 其他 22(2.4) 2.3.2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学生自律性、学科兴趣、教师授课方式及监督程度成为线上学习效果的四大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784(85.50%)、675(73.61%)、 571(62.27%)和453(49.40%),线上学习效果受多因素影响,见图5。教学中教师熟练运用教学平台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此次调查有390名(42.53%)学生认为部分教师并不熟悉平台操作,影响学习效果,见表4。
表 4 教学平台熟悉度与学习效果[n(%)]Table 4. Findings on familiarity with the teaching platform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n(%)]平台熟悉度 效果好 效果差 合计 熟悉 304(57.69) 223(42.31) 527(57.47) 不熟悉 158(40.51) 232(59.49) 390(42.53) χ2 311.545 P < 0.001* *P < 0.05。 2.3.3 学生期望线上教学管理
学习过程中希望教师端进行监督管理的学生为780名(85.00%),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有提高自身成绩的渴望,有603名(65.76%)学生希望在未来学习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见图6。
2.4 疫情前后成绩比较
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评价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对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专业2019.3-2019.7-下学期与2020.3-2020.7-下学期,进行疫情前后同课程同教师授课不同班级比较,疫情前线下学习学期平均成绩和疫情期间线上居家学习学期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294,P > 0.05),尚不能认为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对成绩有影响,见 表5。
表 5 疫情前后线上与线下学习成绩比较($\bar x \pm s $ )Table 5. Comparis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academic performance ($\bar x \pm s $ )学期 成绩总平均分 合计 医学检 验技术 药学 护理学 2019.3-2019.7-下学期 77.79 ± 2.20 78.99 ± 2.23 82.80 ± 0.17 79.86 ± 2.60 2020.3-2020.7-下学期 77.73 ± 4.09 80.63 ± 2.30 80.11 ± 0.24 79.49 ± 1.50 t 0.092 −0.495 2.06 0.294 P 0.941 0.707 0.175 0.797 3. 讨论
3.1 线上教学平台及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教学课程优化组合,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大部分学生线上采用手机学习,基本能满足学习要求,但极易受学习区域网络状态及其他内容诱惑影响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手机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5],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健康地利用好手机学习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学校组织线上教学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与方式,管理后台增设一些功能及限制,从而保证学习效果。
3.2 多因素影响学习效果,学生期望加强线上教学管理
多种因素影响学习效果,教师无论线上采用哪种方式授课,学生均认为学习效果一般。疫情特殊时期集中式学习方式的改变给教学带来巨大挑战,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为保证学习效果,要求教师能对网络教学熟练运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利用大学生求知欲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用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线上远程教学偏向单一的视觉和理论,使得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易调动,加之疫情期间焦虑情绪甚至恐慌情绪叠加,使得学生对在线学习倦怠,没有紧迫感,更容易学习拖延,不专心[6]。在线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管理有限,非常不利于自制力低的学生学习,无法保证学习效果。某些课程在线教育以自主学习为主,无法完全取代面对面教育,尤其是人格、情感和社交能力等人文方面的教育[7]。因此线上教学时,教师应加强线上教育的交叉拓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特殊时期线上线下教育本质是不变的,教师主导下的自主学习是保障线上教学的唯一方式,学习过程中仍需加强有效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3.3 疫情前后线下线上成绩分析
在同等条件下,对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学专业同类课程不同班级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成绩对比分析,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疫情解封后,开展集中式教学等因素有关。
3.4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
3.4.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
首先,在线教育相对传统教学更具有公平性,线上线下只是方式的不同,其本质是一样的。虽然在线教育行业在此次疫情中急速增长,但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8]。特殊时期,更多的是单一的线上教学,而学生更倾向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对老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有挑战性,但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多样性,同时也能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性和拓展空间。对于大学生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个良好的提升自我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9]。因此线上学习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环境问题,结合课程教学特点,利用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学科特色与要求,体现立德树人思想。
其次,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良好的课程设计,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有价值的网络课程,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疑问。更重要的是,必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10]。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10]。
再次,应合理设置课程。根据教学要求,合理规划线上教育课程和线下课程两者的关系,互相补充,教学相长。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境[11],带动学生在线学习体验感[12]。
3.4.2 对线上教育的思考
推进线上教育机构改革,加强政府、学校监管督促工作,真正提高大学生线上教育使用效率[12]。
首先,线上教学平台作为线上教育最关键的媒介,承载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学科的发展状况,及时跟进资源的更新与完善,课程相关的其他延展性资料资源,尤其是某些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交叉关联等情况时,一定要提供相应的补充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以保证线上教育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对线上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13]。设置合理的有效学习时间是保证学生接受线上教育,提高线上教育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12]。网络学习课程时间过长,老师讲课快,学不通也是较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因此,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学习过程中增设对课程有意义的互动环节,有利于学习思维的有效转换。设置合理的课程周期,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为主要目的[12]。
其次,加强线上教学平台功能设置,线上教学开启拦截模式,在线考试增加“防粘贴”模式,必要时增设“防退出”、“防切屏”等功能,以提高对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也可适当增设符合大学生年龄的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线上学习效果。
网络时代,新型教学模式顺应时代需求和教育宗旨,把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教师、学生、平台三方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精准教学,创新教育更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期望,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疫情给在线教育行业带来了机遇,也给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在未来更应该线上线下两方看齐,教学相长,共同营造更好的教育模式,为高校多样化教育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
表 1 学生学习所在区域网络情况与学习效果[n(%)]
Table 1. Outcomes of learning in different areas and network status [n(%)]
区域 n 较好 一般 较差 合计 城镇 348 94(27.01) 215(61.78) 39(11.21) 348(37.95) 农村 569 78(13.71) 388(68.19) 103(18.10) 569(62.05) χ2 88.035 P < 0.001* *P < 0.05。 表 2 监督程度与学生线上学习效果[n(%)]
Table 2. Findings on the level of supervision and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status [n(%)]
监督程度 效果好 效果差 合计 高 420(58.17) 302(41.83) 722(78.74) 低 88(45.13) 107(54.87) 195(21.26) χ2 77.563 P < 0.001* *P < 0.05。 表 3 学生学习情况[n(%)]
Table 3. Students’ learning status [n(%)]
线上听课情况 n(%) 紧跟老师思路,课后补充笔记 288(31.41) 认真做笔记 204(22.25) 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效果不好 403(43.95) 其他 22(2.4) 表 4 教学平台熟悉度与学习效果[n(%)]
Table 4. Findings on familiarity with the teaching platform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n(%)]
平台熟悉度 效果好 效果差 合计 熟悉 304(57.69) 223(42.31) 527(57.47) 不熟悉 158(40.51) 232(59.49) 390(42.53) χ2 311.545 P < 0.001* *P < 0.05。 表 5 疫情前后线上与线下学习成绩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5. Comparis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academic performance (
$\bar x \pm s $ )学期 成绩总平均分 合计 医学检 验技术 药学 护理学 2019.3-2019.7-下学期 77.79 ± 2.20 78.99 ± 2.23 82.80 ± 0.17 79.86 ± 2.60 2020.3-2020.7-下学期 77.73 ± 4.09 80.63 ± 2.30 80.11 ± 0.24 79.49 ± 1.50 t 0.092 −0.495 2.06 0.294 P 0.941 0.707 0.175 0.797 -
[1] 王凤辉. 疫情防控期间高职线上教学调查研究[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5):58-64. doi: 10.13565/j.cnki.issn2095-4530.2020.05.010 [2] 汪红信,胡舒婷,徐进. 新冠肺炎期间“停课不停学”高校在线教学案例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5):163-165. [3] 冯莉,陶玲,朱子晴,等. 医学课程线上教学现状与启示——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为例[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2):E017-E017. doi: 10.3760/cma.j.issn.2095-1485.2020.12.117 [4] 高公略,宋明志,朱文谨,等. 基于自主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自律机制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28):94-95. [5] 邵明英,王扬.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手机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2):71-78. doi: 10.3969/j.issn.1672-4038.2020.02.011 [6] 贺宝勋,张立国,庄科君. 游戏化评价对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及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3):62-68,119.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8-07-15) [2021-11-17]. http://www.cac.gov.cn /wxb_pdf/ CNNIC42.pdf. [8] 郭露露. “高校停课不停学”财政学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20(14):215-216. [9] 梁慧仪,刘香萍.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和动机的影响[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6):222-227. doi: 10.3969/j.issn.1006-9410.2020.06.043 [10] 马淑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主体发展[J]. 宁夏教育科研,2009(2):10-11. [11] 付卫东,周洪宇.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在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2):14-18. [12] 吴家嘉,唐久,梁珊瑜,等. 互联网+时代下线上教育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高校大学生为例[J]. 教育进展,2020,10(3):271-278. [13] 陈卫良. 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线上教育的关键素养[J]. 教育家,2020(13):64-65. 期刊类型引用(7)
1. 王云霞,乔变变,付雅菲,田学智,刘楠,李建兰. 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21): 173-177 . 百度学术
2. 沈良,孙思佳,李双双. 大学生对线上教学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2023(24): 166-171 . 百度学术
3. 吕娟,宗红,霍虹,马国斌,马璐,李莎,赵燕田. 细胞形态学网络教学的挑战与思考.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3(07): 1254-1257 . 百度学术
4. 王宝金,任利单,白杨,付喜玲,马倩,杜俊鹏,刘子平,赵素玲. “互联网+”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21): 155-161 . 百度学术
5. 代培方,任蓁,穆欣,赵楠. 护理学本科生线上多模式毕业实习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育教学论坛. 2023(52): 101-104 . 百度学术
6. 刘玉,陈柯,孙丹,张凤玲. 基于模糊积分的线上/线下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5): 437-441 . 百度学术
7. 张才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临床医学专业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中国校医. 2022(12): 927-92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