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云南省耿马县佤族成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

马思佳 彭艺 吴剑花 税艳青

马思佳, 彭艺, 吴剑花, 税艳青. 云南省耿马县佤族成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4): 26-3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04
引用本文: 马思佳, 彭艺, 吴剑花, 税艳青. 云南省耿马县佤族成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4): 26-3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04
Sijia MA, Yi PENG, Jianhua WU, Yanqing SHUI. Periodontal Health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Wa Adults in Gengma County, Yun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4): 26-3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04
Citation: Sijia MA, Yi PENG, Jianhua WU, Yanqing SHUI. Periodontal Health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Wa Adults in Gengma County, Yun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4): 26-3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04

云南省耿马县佤族成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04
基金项目: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501UH00423);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H-201808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马思佳(1990~),女,云南昆明人,医学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牙周病学临床工作

    通讯作者:

    彭艺,E-mail: 113253825@qq.com

  • 中图分类号: R 781.4

Periodontal Health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Wa Adults in Gengma County, Yunnan Province

  • 摘要:   目的   为了解云南耿马县佤族成人牙周健康状况,收集口腔健康行为资料,对影响牙周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基层少数民族牙周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用随机、年龄分层相结合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为调查目的地,随机抽取自治县内的10个自然村寨,共计调查486人,并对其进行牙周健康状况检查及相关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   结果   35~44、55~64、65~74 岁组牙龈出血检出率91.22%、88.08%、81.82%,浅牙周袋(4~5 mm)检出率为86.34%,86.53%,81.82%;深牙周袋(≥6 mm) 检出率:13.17%,30.57%,45.45%;牙周健康率:12.68%,14.51%,18.18%; 结合口腔问卷调查内容,经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7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包括:年龄、学历、刷牙次数、对牙齿的自我感觉、自觉牙痛、吸烟和对牙齿出血的观念。再进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牙齿的自我感觉越差(OR = 1.500,P = 0.003)、牙痛越频繁(OR = 1.510,P = 0.017)和吸烟(OR = 2.161,P = 0.014)佤族成人越倾向患牙周炎;学历越高(OR = 0.527,P = 0.000)及刷牙次数越多(OR = 0.519,P = 0.002),则为牙周炎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佤族成人的牙龈出血检出率、浅牙周袋检出率及深牙周袋检出率均高于第4次全国水平,牙周炎患病率较高,口腔卫生状况差,远低于全国口腔保健目标。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资源的投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口腔保健宣传力度以提高牙周疾病就诊率从而提高人群生活质量。
  • 牙周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牙周疾病在影响全身健康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云南省是我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计25个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与文化认知与汉族差异十分巨大[2-3]。现我国少数民族牙周状况报道较少,故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为边境基层少数民族牙周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其中将佤族的调查结果如下。

    全国97%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5个自治县,此次选取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自治县包括82个自然村落,电脑随机生成代码,随机抽取10个村进行调查。抽样结果为:罕宏村、芒坑村、下坝村、 大寨村、石佛洞村、永功雷村、永儒库存、弄巴村、芒国村、永胜村,共计调查486名佤族成年人。其中男性有222人,女性264人。35~44岁组共205人,其中男性96人,女性109人。55~64岁组共193人,男性84人,女性109人。65~74岁组共88人,男性42人,女性46人。

    纳入标准[4]:(1)无意识障碍,能配合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2)3代以内均系佤族,在其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成年人;(3)自愿参加,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2)妊娠期女性。

    1.2.1   牙周状况检查

    检查10颗指数牙即(16、17、11、31、26、27、36、37、46、47)共10个牙位的牙龈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探诊后是否出血;牙周袋探诊(probing depth,PD)龈缘至牙周袋底的距离,每个牙位6个位点;牙周健康状况:全口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以及无附着丧失的人数占受检者人数的百分数的检查。

    1.2.2   调查问卷

    此次的问卷调查部分参考了《第4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告》[4],并结合耿马县实际情况,从一般人口学、口腔卫生习惯、饮食生活习惯及口腔保健知识、行为和态度4个大方面进行调查统计。

    根据中国卫生和健康委员会2015发布的《口腔健康调查 基本方法》结合《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4]要求,调查统一配置头戴式照明灯并补充移动光源、CPI探针和一次性口镜。

    参加调查的人员均为从事口腔临床工作2 a以上的医生,调查前经统一培训,并通过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 > 0.8)。记录员均为口腔专业研究生在校学生,采用双录入法统一录入数据。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564份,收回510份。对问卷进行缺项及逻辑核查后,剩余486份,对问卷调查后的数据进行整理,按照2007年Page提出的牙周炎诊断标准,其中患有牙周炎的共计391份。

    采用EpiData 3.1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bar x $ ±s)表示,定性资料(如性别、疾病构成等)数据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牙龈出血率、牙周袋检出率及牙周健康率采用χ2卡方检验;2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患有牙周病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 = 0.05。

    2.1.1   35~44岁牙周健康状况

    佤族35~44岁组的受检人数为205人,牙龈出血率为91.22%,牙龈出血检出牙数为(6.81±5.58)个;浅牙周袋检出率为86.34%,浅牙周袋检出牙数为(3.50±4.9)个;深牙周袋检出率为13.17%,深牙周袋检出牙数为(0.67±2.30)个;牙周健康率为:12.68%。男女之间比较:牙龈出血检出率与深牙周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浅牙周袋检出率与牙周健康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 表1(1)

    表  1  佤族人群牙周疾病检出情况(1)
    Table  1.  Detection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f population in WA(1)
    组别 性别 受检人数
    n
    牙龈出血 χ2 P 牙周健康率 χ2 P
    检出牙数
    [( $\bar x \pm s $)个]
    检出率
    (%)
    检出率
    (%)
    35~44岁 96 7.68 ± 5.62 93.75 1.443 0.230 6.25 6.747 0.009*
    109 6.06 ± 5.57 88.99 18.34
    合计 205 6.81 ± 5.58 91.22 12.68
    55~64岁 84 8.04 ± 6.04 84.52 1.795 0.180 9.52 2.979 0.084
    109 6.55 ± 5.37 90.83 18.35
    合计 193 7.39 ± 5.73 88.08 14.51
    65~74岁 42 5.83 ± 5.19 85.71 0.820 0.365 19.05 0.152 0.697
    46 5.78 ± 5.56 78.26 17.39
    合计 88 5.82 ± 5.34 81.82 18.1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1.2   55~64岁牙周健康状况

    佤族55~64岁组的受检人数为193人,牙龈出血率为88.08%,牙龈出血检出牙数为(7.39±5.73);浅牙周袋检出率为86.53%,浅牙周袋检出牙数为(3.68±4.78)个。深牙周袋检出率为30.57%,深牙周袋检出牙数为(1.34±3.01)个;牙周健康率为:14.51%。男女之间比较:牙龈出血检出率、浅牙周袋检出率及牙周健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深牙周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男性高于女性,见 表1(2)

    表  1  佤族人群牙周疾病检出情况(2)
    Table  1.  Detection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f population in WA (2)
    组别 性别 受检人数
    n
    浅牙周袋 χ2 P 深牙周袋 χ2 P
    检出牙数
    [( $\bar x \pm s $)个]
    检出率
    (%)
    检出牙数
    [( $\bar x \pm s $)个]
    检出率
    (%)
    35~44岁 96 6.46 ± 5.39 93.75 8.403 0.004* 0.75 ± 2.35 13.54 0.022 0.883
    109 4.48 ± 4.22 79.82 0.50 ± 1.94 12.84
    合计 205 3.50 ± 4.98 86.34 0.67 ± 2.30 13.17
    55~64岁 84 6.30 ± 5.21 89.29 0.970 0.325 2.25 ± 3.71 40.48 6.877 0.009*
    109 5.10 ± 4.62 84.40 1.01 ± 2.46 22.94
    合计 193 3.68 ± 4.78 86.53 1.34 ± 3.01 30.57
    65~74岁 42 4.81 ± 4.62 80.95 0.040 0.841 1.90 ± 2.60 47.62 0.152 0.697
    46 3.76 ± 3.77 82.61 2.20 ± 3.48 43.48
    合计 88 4.20 ± 4.17 81.82 2.05 ± 3.07 45.45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1.3   65~74岁牙周健康状况

    佤族64~75岁组的受检人数为88人,牙龈出血率为81.82%,牙龈出血检出牙数为(5.82±5.34)个。浅牙周袋检出率为81.82%,浅牙周袋检出牙数为(4.20±4.17)个。深牙周袋检出率为45.45%,深牙周袋检出牙数为(2.05±3.07)个;牙周健康率为18.18%。男女之间比较:牙龈出血检出率、浅牙周袋检出率、深牙周袋检出率及牙周健康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1

    年龄与牙周患病率相关,年龄与佤族成人牙周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4.749,P = 0.000),年龄越大,牙周患病率越高98.87%。学历的高低与牙周患病率相关,不同学历佤族成人的牙周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875,P = 0.000),高学历人群(大专及以上)患病率最低(33.33%),低学历人群(小学及文盲)患病率最高(90.05%);刷牙次数与牙周患病率相关,不同刷牙次数的佤族成人的牙周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350,P = 0.000),刷牙次数少(≤1次/d)患病率最高(86.94%),刷牙次数多(≥3次/d)患病率最低(62.50%),随着刷牙时间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吸烟与牙周患病率相关,吸烟与不吸烟或已戒的佤族成人的牙周炎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0.698,P = 0.010),吸烟者牙周患病率为87.77%,高于不吸烟或已戒者77.46%,见表2

    表  2  佤族成人牙周炎相关危险因素与牙周患病率的关系
    Table  2.  Detection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f population in Wa adults
    因 素 受检人数(n 牙周炎(n 患病率(%) χ2 P
    性别
     男性 222 185 83.33 2.156 0.142
     女性 264 206 78.03
    年龄(岁)
     35~44 205 125 60.98 84.749 < 0.001*
     55~64 193 178 92.22
     65~74 88 87 98.87
    学历
     文盲 211 190 90.05 25.552 < 0.001*
     小学 196 149 76.02
     初中及以上 79 52 66.67
    刷牙次数
     ≤1次/d 360 313 86.94 23.350 < 0.001*
     2次/d 108 73 67.59
     ≥3次/d 8 5 62.50
    刷牙时间
     ≤1 min/次 358 295 82.40 0.057
     1~2 min/次 99 78 78.79
     2~3 min/次 18 11 61.11
     ≥3 min/次 11 7 63.64
    吸烟
     不吸或已戒 346 268 77.46 0.698 0.010*
     吸烟 139 122 87.77
    自觉牙齿如何
     非常好 14 7 50.00 22.906 < 0.001*
     很好 119 90 75.63
     一般 121 89 73.55
     较差及很差 232 205 88.36
    刷牙出血是否正常
     正常 11 8 72.73 6.213 0.045*
     不正常 38 25 65.79
     不知道 437 358 81.92
    近一年来牙痛情况
     无 175 122 69.71 21.631 < 0.001*
     有时 160 134 83.75
     经常 151 135 89.40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对单因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 = 0.05。随着学历的提高,患病率呈逐渐降低。以是否患牙周炎作为因变量(0 = 否,1 = 是),以年龄、学历、刷牙次数、近1 a来牙齿是否感到疼痛、对牙齿的自我感觉、吸烟和对牙龈出血的观念为自变量,其中对牙龈出血的观念以哑变量赋值形式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牙齿的自我感觉越差(OR = 1.500,P = 0.003)、牙痛越频繁(OR = 1.510,P = 0.017)和吸烟(OR = 2.161,P = 0.014)的佤族成人越倾向患牙周炎,而学历越高(OR = 0.527,P = 0.000)、刷牙次数越多(OR = 0.519,P = 0.002),则为牙周炎发生的保护因素,见表3

    表  3  佤族成人一般人口学因素及口腔健康行为与牙周患病率的关系
    Table  3.  Detection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f population in Wa adults
    变量 回归系数Β 标准误S.E. Wald OR 95%CI P
    年龄 0.059 0.013 21.400 1.060 1.034~1.087 0.000*
    学历 0.915 0.173 27.932 0.401 0.285~0.562 0.000*
    刷牙次数 0.542 0.221 6.013 0.582 0.377~0.897 0.014*
    对牙齿的自我感觉 0.381 0.142 7.153 1.463 1.107~1.935 0.007*
    吸烟 0.767 0.322 5.666 2.154 1.145~4.053 0.017*
    常量 1.601 0.997 2.579 0.202 0.10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达程度、民族文化传统及各区域生活习惯的差异,造成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疾病发病率差别巨大:李志强等[5]通过对甘肃省特有的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3个民族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除裕固族个别年龄段口腔疾病患病率略好于全国及西部水平外,东乡族及保安族的各个年龄段口腔疾病患病率较全国及西部水平差;尹志英等[6]对连南县城720多名瑶族成人进行牙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连南瑶族成人牙周病检出率91.81%,晚期牙周病检出率50.84%。侯雪燕等[7]对墨玉县2612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牙周炎患病率的调查显示,72%的人群患有牙周炎;在本次调查结果中,佤族35~44岁、55~64岁和65~74岁组人群的牙龈出血、浅牙周袋和深牙周袋出率均明显高于全国第4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的牙周状况相比全国平均水平差。

    其原因可能是:(1)佤族总体发展较为落后,没有途径接受基本口腔知识的教育,造成口腔保健知识匮乏,认为牙龈出血是上火而非牙周疾病的表现,不主动就医;(2)村医专业性不强,难以诊断及处理牙周疾病;(3)在牙周疾病出早期症状时,未早期干预,炎症没有获得及时的控制,继而牙周炎症持续存在,牙周组织不断破坏。失牙率高,牙齿缺失后不修复获进行不正规的义齿修复,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次的问卷调查部分参考了《第4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告》[4],并结合耿马县实际情况,从一般人口学、口腔卫生习惯、饮食生活习惯及口腔保健知识、行为和态度4个大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经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刷牙次数、对牙齿的自我感觉、吸烟和对牙齿出血的观念与佤族成人牙周病患病率有关;再以是否患有牙周病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对牙齿的自我感觉越差、牙痛越频繁和吸烟的佤族成人越倾向患牙周炎,而高学历和刷牙次数越多,则为牙周炎发生的保护因素。吸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牙周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它会促进龈沟液终的炎性因子的释放,加速牙槽骨的吸收,本次调查结果与国内外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与一致[8-9]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43.41%的人为文盲,不能顺利读写汉字;40.33%为小学学历,16.26%为初中及以上文化,学历越高的人群,对所患疾病有更好的认知,其口腔保健意识更强,刷牙次数、时间均多于学历较低者,口腔卫生环境的维护良好。此外佤族与汉族语言与文化存在差异,佤族拥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导致了交流读写沟通障碍。当地没有村医或教师将口腔基本保健知识用佤族语言进行宣传教育,故当地居民获取相关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收到限制。

    刷牙是口腔保健中最重要的环节,正确的刷牙方法、次数及时间才能有效的去除牙周疾病患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菌斑的堆积量与牙周的炎症程度成正比[10]。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刷牙次数与牙周患病率相关(OR = 0.519,P = 0.002),刷牙次数少(≤ 1次/d)患病率最高(86.94%),刷牙次数多(≥ 3次/d)患病率最低(62.50%)随着刷牙次数的增多,牙周的患病率呈下降的趋势。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当地较为年长的居民会采摘当地特有的一种植物的叶子进行咀嚼,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口腔保健方法从而取代刷牙,当地居民称其为 “崩”,长期的咀嚼后会造成牙齿表面有黑色的色素沉着,故佤族居民以牙齿黑为美,调查结果发现使用该方法的护理牙齿的人群患龋病及牙周疾病相对较低,与牙周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究。

    此次调查目的地虽只涉及了耿马县佤族,但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云南省其余少数民族的牙周健康基本状况及医疗现状,远不达到我国10 a前的计划的口腔健康目标[11],落后于国内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所聚集的山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滞后,医疗设施简陋,边境少数民族聚集的村寨中,仅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乡村医生无药品垫本资金,药品非常缺乏,重大疾病的死亡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13]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进一步加强健康口腔工作,提升群众口腔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卫健委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方案[14],指出:到2020年,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口腔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到到2025年,人群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提高,65~74岁人群预留牙应在24颗以上。所以,国家的医疗水平不仅是大中城市的水平作为代表,重要的是看其基线水平,故不能忽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建设,只有基层水平地提高才能带动整体口腔疾病防治水平的整体发展。

  • 表  1  佤族人群牙周疾病检出情况(1)

    Table  1.   Detection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f population in WA(1)

    组别 性别 受检人数
    n
    牙龈出血 χ2 P 牙周健康率 χ2 P
    检出牙数
    [( $\bar x \pm s $)个]
    检出率
    (%)
    检出率
    (%)
    35~44岁 96 7.68 ± 5.62 93.75 1.443 0.230 6.25 6.747 0.009*
    109 6.06 ± 5.57 88.99 18.34
    合计 205 6.81 ± 5.58 91.22 12.68
    55~64岁 84 8.04 ± 6.04 84.52 1.795 0.180 9.52 2.979 0.084
    109 6.55 ± 5.37 90.83 18.35
    合计 193 7.39 ± 5.73 88.08 14.51
    65~74岁 42 5.83 ± 5.19 85.71 0.820 0.365 19.05 0.152 0.697
    46 5.78 ± 5.56 78.26 17.39
    合计 88 5.82 ± 5.34 81.82 18.1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1  佤族人群牙周疾病检出情况(2)

    Table  1.   Detection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f population in WA (2)

    组别 性别 受检人数
    n
    浅牙周袋 χ2 P 深牙周袋 χ2 P
    检出牙数
    [( $\bar x \pm s $)个]
    检出率
    (%)
    检出牙数
    [( $\bar x \pm s $)个]
    检出率
    (%)
    35~44岁 96 6.46 ± 5.39 93.75 8.403 0.004* 0.75 ± 2.35 13.54 0.022 0.883
    109 4.48 ± 4.22 79.82 0.50 ± 1.94 12.84
    合计 205 3.50 ± 4.98 86.34 0.67 ± 2.30 13.17
    55~64岁 84 6.30 ± 5.21 89.29 0.970 0.325 2.25 ± 3.71 40.48 6.877 0.009*
    109 5.10 ± 4.62 84.40 1.01 ± 2.46 22.94
    合计 193 3.68 ± 4.78 86.53 1.34 ± 3.01 30.57
    65~74岁 42 4.81 ± 4.62 80.95 0.040 0.841 1.90 ± 2.60 47.62 0.152 0.697
    46 3.76 ± 3.77 82.61 2.20 ± 3.48 43.48
    合计 88 4.20 ± 4.17 81.82 2.05 ± 3.07 45.45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佤族成人牙周炎相关危险因素与牙周患病率的关系

    Table  2.   Detection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f population in Wa adults

    因 素 受检人数(n 牙周炎(n 患病率(%) χ2 P
    性别
     男性 222 185 83.33 2.156 0.142
     女性 264 206 78.03
    年龄(岁)
     35~44 205 125 60.98 84.749 < 0.001*
     55~64 193 178 92.22
     65~74 88 87 98.87
    学历
     文盲 211 190 90.05 25.552 < 0.001*
     小学 196 149 76.02
     初中及以上 79 52 66.67
    刷牙次数
     ≤1次/d 360 313 86.94 23.350 < 0.001*
     2次/d 108 73 67.59
     ≥3次/d 8 5 62.50
    刷牙时间
     ≤1 min/次 358 295 82.40 0.057
     1~2 min/次 99 78 78.79
     2~3 min/次 18 11 61.11
     ≥3 min/次 11 7 63.64
    吸烟
     不吸或已戒 346 268 77.46 0.698 0.010*
     吸烟 139 122 87.77
    自觉牙齿如何
     非常好 14 7 50.00 22.906 < 0.001*
     很好 119 90 75.63
     一般 121 89 73.55
     较差及很差 232 205 88.36
    刷牙出血是否正常
     正常 11 8 72.73 6.213 0.045*
     不正常 38 25 65.79
     不知道 437 358 81.92
    近一年来牙痛情况
     无 175 122 69.71 21.631 < 0.001*
     有时 160 134 83.75
     经常 151 135 89.40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佤族成人一般人口学因素及口腔健康行为与牙周患病率的关系

    Table  3.   Detection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of population in Wa adults

    变量 回归系数Β 标准误S.E. Wald OR 95%CI P
    年龄 0.059 0.013 21.400 1.060 1.034~1.087 0.000*
    学历 0.915 0.173 27.932 0.401 0.285~0.562 0.000*
    刷牙次数 0.542 0.221 6.013 0.582 0.377~0.897 0.014*
    对牙齿的自我感觉 0.381 0.142 7.153 1.463 1.107~1.935 0.007*
    吸烟 0.767 0.322 5.666 2.154 1.145~4.053 0.017*
    常量 1.601 0.997 2.579 0.202 0.10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孟焕新. 牙周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8.
    [2] 刘星明,白琴芳. 佤族人口数量和地域分布变动探析(1953-2010)——基于我国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29(1):8.
    [3] 孟航. 中国佤族人口分布格局及社会发展浅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6):55-62.
    [4] 冯希平.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状况——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C].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 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八次口腔预防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18: 14-13.
    [5] 李志强. 中国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口腔疾病流行病学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6] 尹志英,曾木秀,冯铁军,等. 粤西北连南瑶族成人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6):329-332. doi: 10.3969/j.issn.1003-1634.2016.06.004
    [7] 侯雪燕. 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牙周炎现状及牙周炎与全身因素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8] 王春风,李咏,金玲,等. 吸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数及龈沟液MCP-1、IL-8表达的影响[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34(6):794-797. doi: 10.3969/j.issn.1001-3733.2018.06.016
    [9] Shchipkova A Y,Nagaraja H N,Kumar P S. Subgingival microbial profiles of smokers with periodontitis[J].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2010,89(11):1247-1253. doi: 10.1177/0022034510377203
    [10] 张广耘,魏兆君,王旭东,等. 慢性龈炎、慢性牙周炎患者刷牙时间与菌斑控制的关系[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13(3):159-160. doi: 10.3969/j.issn.1005-2593.2003.03.013
    [11] 卞金有. 我国口腔健康科学人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回顾百年中国牙防发展历程[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1,14(5):513-518.
    [12] 孙轶群. 我国口腔卫生法规和政策需求调查评估与发展策略[D]. 西安: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13] 廖娟. 西南三省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配置问题浅析[J]. 医学与法学,2018,10(6):69-73. doi: 10.3969/j.issn.1674-7526.2018.06.016
    [14] 马莉莉.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C].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年会资料汇编.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中华口腔医学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 2019: 26-31.
  • [1] 王若宇, 陈伟, 许勋, 曹文德, 缪玉兰.  烧伤患儿329例流行病学调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519
    [2] 李伟杰, 陈丽琴, 李亚玲, 韩永慧, 李小娟, 王若谷.  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起CRKP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23
    [3] 尚晓丽, 倪俊学, 王耶盈, 单娇, 白娜, 王松.  肺炎支原体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候环境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18
    [4] 任前浪, 白刚, 王浩楠, 刘期林, 苏乾正.  771例脑膜瘤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216
    [5] 王双双, 陈丽琴, 李亚玲, 李伟杰, 杨家义.  2020至2022年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09
    [6] 代软仙, 孟强, 陈国兵, 韩斌, 杨德兴, 关万高.  昆明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20年急诊分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1
    [7] 张杰, 孙卉, 木丽华, 杨德兴, 钱传云.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25
    [8] 陈丽琴, 李亚玲, 李小娟, 韩永慧, 李伟杰.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05
    [9] 谭力, 李明, 孙宇星, 张桢, 甘政艳.  2 26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233
    [10] 代润, 张婵, 程瑜静, 陈婉璐, 李琦, 王玉明.  云南佤族和布朗族人群药物基因组学基因遗传差异,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文小玲, 罗家洪, 李欣, 王耶盈, 周燕梅, 彭林珍.  不同性别农村佤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罗健, 罗家洪, 周燕梅, 王耶盈, 李欣, 彭林珍.  农村佤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闫俊芳.  布鲁菌病12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寸建萍.  2008年至2014年云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肖文芝.  云南省先天性唇腭裂4 811例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吴晓光.  云南省哈尼族和汉族OSAHS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张建兰.  丽江地区13 445例胃镜检查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熊立.  云南省2012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李磊.  2003年至2011年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部恶性肿瘤病谱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赵桂萍.  2006年昆明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1)

    1. 陈洁点,丁丹丹. 牙周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实用预防医学. 2024(02): 185-188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8
  • PDF下载量:  24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2-28
  • 刊出日期:  2022-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