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牙瘤19例CBCT影像学分析

于鸿滨 张凌鹏 钱石兵 崔树兰 李昌全 黄月苏

邵文萍, 赵滢, 李昕, 唐睿珠. 昆明地区6462例成年人群骨代谢生化指标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1): 130-13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8
引用本文: 于鸿滨, 张凌鹏, 钱石兵, 崔树兰, 李昌全, 黄月苏. 牙瘤19例CBCT影像学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5): 95-10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516
Wenping SHAO, Ying ZHAO, Xin LI, Ruizhu TANG. The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Indexes of Bone Metabol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6462 Adult Population in Kunming Are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1): 130-13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8
Citation: Hongbin YU, Lingpeng ZHANG, Shibing QIAN, Shulan CUI, Changquan LI, Yuesu HUANG. The Analysis of 19 Cases of Odontoma Diagnosed by CBCT Imagining[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5): 95-10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516

牙瘤19例CBCT影像学分析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516
基金项目: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019FE001(-265)];云南省高层次卫生计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H-2018089);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项目暨“十百千”工程培养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21-SW(省)-001,2020-SW(后备)-022);昆明市延安医院自选课题基金资助项目(yyky019-01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于鸿滨(1983~),男,河南郸城人,口腔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全科临床医学、科研及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

    黄月苏,E-mail:kqyyhys@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782.1;R445

The Analysis of 19 Cases of Odontoma Diagnosed by CBCT Imagining

  • 摘要:   目的  通过探讨CBCT对牙瘤的诊疗价值来总结牙瘤的影像学特点,从而提高对牙瘤的临床认识。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22年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口腔科经CBCT( KavoiCAT 17-19,德国)诊断为牙瘤的19例门诊患者的影像资料,从牙瘤发生年龄、空间位置、牙位、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19例牙瘤患者发生年龄为8~23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13例。牙瘤的发生区域为上颌10例,下颌9例,前牙区16例,前磨牙区2例,磨牙区1例;发生牙位为上颌中切牙位4例,上颌侧切牙位3例,上颌尖牙位3例;下颌侧切牙位1例,尖牙位2例,第一前磨牙位1例,其余5例均发生在相邻两牙位之间。牙瘤的发生类型为组合型14例,混合型5例(包括囊性牙瘤2例),其中牙瘤发生牙位牙埋伏阻生12例。  结论  牙瘤多发现于青少年,女性患者多见;患者多为出现牙列不齐、牙齿迟萌、发病区域疼痛等临床症状时摄片检查发现,少部分患者常规影像检查时意外发现。牙瘤的发生位置多位于前牙区,其中尖牙位、切牙位居多,并常常伴有尖牙、切牙埋伏阻生;其中组合型牙瘤较多见,囊性牙瘤相对少见。CBCT的广泛应用对于全面了解牙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近10 a来,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全球健康的五大挑战之一,被认为是对全球公共卫生的新兴威胁[1]。目前,全球抗生素消耗量巨大,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21万吨[1]。“One world,one health”理念强调人类、动物、生态系统三者健康紧密相关,人体不仅可通过药物或注射剂等摄入抗生素,抗生素应用于养殖业时在动物体内的积累量诱导产生的耐药基残还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由于在人和动物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全球因抗生素耐药感染死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人们对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不可治愈的感染的认识并没有提高[2-4]。医药类学生在大学阶段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不足,未来从事与抗生素使用及耐药性领域有关的工作,可能导致抗生素滥用现象更严重[5-6]。因此,本研究旨在One Health视角下了解并分析已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医药类和非医药学类的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水平与行为的关系,为科学有效开展抗生素专业教育及通识教育提供依据。

    鉴于高年级本科生已参与药学或药理学的相关学习与实践,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昆明市1所医科大学和1所农业大学1658名高年级(三年级及以上)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其中男生555人(33.5%),女生1103人(66.5%);医学专业(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儿科学及预防医学)919人(55.4%)、动物医学352人(21.2%)、药学(药学与临床药学)118人(7.1%);非医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69人(16.2%)。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基于One Health理念,参考以往研究[6]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抗生素基本知识(17个条目)、专业知识(11个条目)、超级细菌知识(7个条目)以及抗生素使用行为程度(10个条目),结果正确得1分,错选、漏选或不清楚得0分,满分分别为17、11、7分;在抗生素使用行为频率“从不、偶尔、有时候、经常、总是”分别以4、3、2、1、0计分,满分为40分。问卷调查由被抽中的班级辅导员组织学生完成线上匿名调查,答题时间过短(< 300 s)视为无效问卷予剔除。收集问卷共1970份,合格问卷1658份(合格率为84.2%)。本研究问卷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45,效度检测KMO = 0.910,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抗生素基本、专业和超级细菌知识及使用行为频率总得分均不符合正态分布(P均 < 0.05),平均得分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进行描述,分类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应用χ2/秩和检验分析抗生素认知水平、使用行为的差异,组间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抗生素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检验水准α为0.05。

    医学、动物医学、药学、非医药学专业学生抗生素基本知识、抗生素专业知识和超级细菌知识平均正确率分别为88.4%、88.7%、89.7%、81.1%;40.4%、38.3%、45.8%、36.4% 和62.1%、63.2%、65.7%、55.0%;其满分率分别为17.0%、22.4%、16.1%、7.4%;0.0%、0.0%、0.0%、0.0% 和11.7%、20.0%、16.4%、20.0%。不同专业学生的抗生素基本、专业及超级细菌知识正确率及满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1)。不同专业学生除了对基本知识的4个条目及超级细菌知识中1个条目的正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他知识点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主要体现不能正确认识“吃注射过抗生素的肉类也可摄入抗生素”、“抗生素耐药可破坏生态环境”等,见表1。不同专业学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医学、动物医学及药学学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水平高于非医药学学生;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动物医学及非医药学学生(P < 0.05),见表1

    表  1  不同专业学生抗生素知识正确率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antibiotic knowledge accuracy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
    项目医学(n = 919)动物医学(n = 352)药学(n = 118)非医药学(n = 269)
    基本知识
     抗生素就是消炎药*acdf 88.5 75.0 89.0 65.8
     抗生素没有副作用 99.3 98.6 100.0 98.1
     发烧就应该使用抗生素*c 99.1 97.2 100.0 96.3
     普通感冒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91.2 89.2 93.2 88.1
     患病时可根据病情自行服用抗生素*cf 88.1 85.2 90.7 80.3
     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 95.3 92.0 92.4 95.2
     使用抗生素越频繁,以后细菌感染就越难治好*e 87.9 90.6 90.7 82.5
     抗生素价格越贵,治疗效果越好*acdf 94.5 86.6 98.3 87.4
     抗生素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f 96.8 95.5 100.0 93.7
     出现感冒症状时及时使用抗生素好得更快*acdf 83.8 72.2 85.6 68.8
     服用头孢类药物并喝酒,会加重副作用 95.1 95.5 96.6 92.9
     抗生素不仅用于人类,还用于动物*ade 82.0 92.9 82.2 76.6
     使用抗生素对人需要限制,但对动物不需要*c 96.8 97.4 98.3 93.7
     抗生素耐药会对全球造成很大的危害*cef 90.8 91.2 95.8 82.9
     吃注射过抗生素的肉类也可摄入抗生素*ade 45.0 77.0 44.1 34.6
     抗生素耐药会带来不可治愈的感染*f 83.6 81.5 86.4 68.0
     抗生素耐药可破坏生态环境*ef 84.9 91.8 82.2 73.2
     基本知识总分[MP25P75)]*cef 15(14,16) 15(14,16) 16(15,16) 14(13,15)
    专业知识
     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的类型*bcdef 17.3 19.3 34.7 5.2
     同时服用多种抗生素产生的效果*abef 60.0 71.3 72.0 59.5
     抗生素的抗感染效果不佳的处理措施*c 91.9 90.6 94.9 86.2
     何时停用抗生素*acdf 64.1 47.2 75.4 39.0
     重症感染患者最常用的抗生素给药途径*acdf 50.8 49.7 63.6 46.1
     轻症感染患者最常用的抗生素给药途径*c 7.3 10.8 10.2 17.8
     中国抗生素使用指南*bdf 9.8 8.0 18.6 5.6
     抗生素耐药产生的原因*f 31.8 30.1 20.3 37.5
     抗生素耐药细菌在环境中的传播方式*ae 60.2 48.3 59.3 61.7
     服用头孢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acdf 44.8 35.5 50.8 34.9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d 6.3 10.5 3.4 6.7
     专业知识总分[MP25P75)]*abfc 5(3,6) 5(3,6) 5(4,6) 4(3,5)
    超级细菌知识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acdef 76.4 62.8 77.1 44.2
     耐多药肺炎链球菌(MDRSP)*cef 77.0 70.5 78.8 48.0
     万古霉素肠球菌(VRE)*bf 35.8 40.6 50.0 30.5
     肺炎克雷伯菌*acdf 22.6 39.2 21.2 32.3
     多重耐药性结核杆菌(MDR-TB)*cef 78.0 74.4 78.0 50.2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ac 77.0 67.0 76.3 52.0
     携带有NDM-1基因的大肠埃希菌 48.5 53.7 47.5 36.1
     超级细菌知识总分[MP25P75)] 4(3,5) 4(3,6) 5(4,6) 4(1,6)
      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两两比较中,a:医学与动物医学比较,b:医学与药学,c:医学与非医药学比较,d:动物医学与药学比较、e:动物医学与非医药学比较,f:药学与非医药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超级细菌知识水平的评估仅在听说过超级细菌者中进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不同专业学生的抗生素合理使用行为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除了“患病时自行用药,再看医生”和“不听从医生治疗方案”的抗生素行为得分外,其他行为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以及自行调整药量的行为等,其中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使用行为得分高于动物医学及非医药学学生,见表2。以抗生素使用行为得分≥总分的P75分值(即30分)为高分,学生抗生素使用行为高分率为51.0%,其中药学、医学、非医药学、动物医学学生的抗生素使用行为高分率分别为63.6%、55.3%、42.4%、42.3%。

    表  2  不同专业学生抗生素使用行为程度比较 [MP25P75)]
    Table  2.  Comparison of antibiotic use behavior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jors [MP25P75)]
    项目医学(n = 919)动物医学(n = 352)药学(n = 118)非医药学(n = 269)
    需服用抗生素时,直接向医生提要求或到药店买药*a 3(2,4) 3(2,3) 3(2,4) 3(2,4)
    在宿舍或家里备些抗生素,我生病时能及时用上*a 3(2,4) 3(2,4) 3(2,4) 3(2,4)
    我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基本比说明书上要求的小些*acdf 3(2,4) 3(2,4) 4(2,4) 2(2,4)
    我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基本比说明书上要求的大些*ac 4(4,4) 4(3,4) 4(4,4) 4(3,4)
    患病时,我更愿意接受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c 3(3,4) 3(2,4) 3(2,4) 3(2,4)
    患病时,我更愿意用价格比较贵的抗生素*df 3(2,4) 3(2,4) 4(3,4) 3(2,4)
    患病时,我习惯使用广谱抗生素*acdf 3(2,4) 3(2,4) 3(3,4) 3(2,4)
    看到周围的人感冒时,自己提前服用抗生素予预防*cef 4(3,4) 4(3,4) 4(4,4) 4(3,4)
    患病时,我先自行用药,再看医生 3(2,4) 3(2,4) 3(2,3) 3(1,4)
    患病时,我不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向医生提要求 2(1,3) 2(1,3) 2(1,3) 2(1,3)
    抗生素使用行为总分*adfc 30(26,33) 28(25,32) 31(27,34) 29(25,32)
      注:“*、a 、b、c、d、e、f”符号表示意义与表1相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以抗生素使用行为得分≥总分的P75分值为高分组(赋值:高 = 0,低 = 1)为因变量,以抗生素基本、专业及超级细菌知识得分(实测值)、专业(医学 = 0,动物医学 = 1,药学 = 2,非医药学 = 3)、性别(男 = 1,女 = 2)为自变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为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基本知识得分高,抗生素使用行为更趋于更合理;动物医学、非医药学学生的抗生素合理使用行为得分低的可能性分别是医学生的1.749倍、1.684倍(P均 < 0.01),见表3

    表  3  抗生素使用行为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ntibiotic behavior
    变量βS.E.WaldPOR(95% CI
    抗生素基本知识得分 −0.085 0.031 7.573 0.006 0.919(0.865,0.976)
    抗生素专业知识得分 −0.043 0.035 1.500 0.221 0.958(0.894,1.026)
    超级细菌知识得分 −0.022 0.026 0.732 0.392 0.978(0.930,1.029)
    专业(对照组:医学)
    动物医学 0.559 0.132 17.866 0.000 1.749(1.350,2.267)
    药学 −0.299 0.212 1.976 0.160 0.742(0.489,1.125)
    非医药学 0.521 0.161 10.504 0.001 1.684(1.229,2.309)
    性别(对照组:男) −0.117 0.110 1.135 0.287 0.889(0.717,1.10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近些年,新发与再发传染病不断涌现,其中70%为人兽共患病[7],传染病在不同物种和地域间的传播与暴发,对人类、动物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和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危机。面对新挑战,传统单一化的卫生系统已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些挑战,急需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来共同应对和解决目前公共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背景,国际提出One Health理念[4],这是人类、动物、环境卫生保健各个方面的一种跨学科跨地域协作和交流的新策略,致力于共同促进人和动物健康,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抗生素不仅用于人类,还用于动物;养殖业长期使用抗生素用于预防疾病与促进动物生长,在体内残留的抗生素从尿液或粪便排出,通过污水处理厂或动物粪便施用等途径进入生态环境,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促使抗生素耐药的产生,可能带来不可治愈的感染,给全球健康带来威胁。本研究基于One Health理念,关注抗生素在人、动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探讨医学、药学、动物医学、非医药学学生抗生素多层次认知水平与使用行为,提出本科教育中强化抗生素教育的必要性,促进跨学科、跨部门(医学、兽医以及管理部门等)相互协作,共同应对健康新挑战。

    本研究中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基本知识正确率高于陆婷婷等[8]调查医学生的73.2%,医学生抗生素专业知识正确率低于陆一鸣等[6]调查社区医生的42.3%。本科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的满分率高于钟苗等[9-10]调查居民/医学生的2.0%,2.3%,而抗生素专业知识的满分率为0.0%。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医生、学生或居民的单一方面的抗生素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但未能基于One Health角度了解其抗生素知识水平,未能全面探讨抗生素在人、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本研究基于One Health理念,发现已学习过抗生素相关知识的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基本知识水平高,但全面性不足,学生抗生素知识显不足,特别在缺乏基于One Health方面的抗生素知识。

    本研究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使用行为高分率稍高于王伟业等[11]报道社区医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的51.4%,但动物医学与非医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使用行为高分率较低,这可能与其平时对抗生素使用存在误区有关,比如自行减少或增加抗生素的剂量、习惯用广谱抗生素等。Horvat等[6, 12]发现,社区医生的抗生素认知水平是其抗生素用药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抗生素知识水平低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程度是高者的3倍,抗生素基本知识为自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保护因素,而且教育干预可提高抗生素认知水平,改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为。本研究与上述研究有一致性,学生抗生素基本知识得分高,抗生素使用行为趋于更合理;因此提示医药类学生课程中抗生素的知识培养不够,尤其是非医药学类学生抗生素知识更为缺少,有必要在专业教育中增加抗生素,从而提高抗生素的认知以其促进抗生素的正确使用行为。

    本研究发现已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医药类的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基本知识掌握好,但不全面;抗生素专业知识水平显不足,尤其是动物医学和非医药学学生;合理使用抗生素行为总体较好,但是普遍存在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以及自行调整药量的行为;抗生素认知水平影响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建议在高校增设关于正确或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的课程/培训,深化医学、药学、动物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普及非医药学生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人、动物与环境三者健康的关系,促进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行为,树立“One Health”理念,促进多学科合作、多个方面施策,共同应对抗生素耐药问题。

  • 图  1  22组合性牙瘤伴发埋伏阻生牙,62乳牙滞留,女,14岁

    A:组合性牙瘤位于22埋伏牙合方(矢状位);B:组合性牙瘤位于22埋伏牙合方(冠状位);C:组合性牙瘤位于21与23之间(轴位):D:组合性牙瘤位于22埋伏牙合方,62乳牙滞留(曲面重建)。

    Figure  1.  22 combined odontoma with impacted impacted teeth,62 retained deciduous teeth,female,14 years old

    图  2  11组合性牙瘤伴发埋伏阻生牙,男,17岁

    A:组合性牙瘤位于11埋伏牙合方(矢状位);B:组合性牙瘤位于11埋伏牙合方(近冠状位);C:组合性牙瘤位于12与21之间,52乳牙滞留(曲面重建)。

    Figure  2.  11 combined odontoma with impacted impacted teeth,male,17 years old

    图  3  44位组合性牙瘤伴埋伏阻生牙,43含牙囊肿,女性,19岁

    A:组合性牙瘤位于44埋伏牙合方,43迁徙越过中线(三维重建);B:组合性牙瘤位于44埋伏牙合方(矢状位);C:组合性牙瘤位于44埋伏牙合方,43含牙囊肿,迁徙越过中线(曲面重建)。

    Figure  3.  44 combined odontoma with impacted teeth,43 dental cysts,female,19 years old

    图  4  下颌磨牙区混合性牙瘤,女性,14岁

    A:混合性牙瘤位于46、47之间(冠状位);B:混合性牙瘤位于46、47之间(轴位);C:混合性牙瘤位于47的近中(近矢状位):D:混合性牙瘤位于46、47之间(曲面重建)。

    Figure  4.  Mixed odontoma in the mandibular molar area, female,14 years old

    图  5  43含牙囊肿伴发混合性牙瘤,女性,23岁

    A:混合性牙瘤位于43埋伏牙合方,43含牙囊肿(矢状位);B:混合性牙瘤位于43埋伏牙合方(冠状位);C:混合性牙瘤位于43埋伏牙合方,43含牙囊肿(曲面重建)。

    Figure  5.  43 dental cyst with mixed odontoma,female,23 years old

    图  6  13位囊性牙瘤伴埋伏阻生牙,女性,20岁

    A:囊性牙瘤位于13埋伏牙合方(近冠状位);B:囊性牙瘤位于13埋伏牙合方(近矢状位));C:囊性牙瘤位于13埋伏牙合方,12与14之间(曲面重建)。

    Figure  6.  13 cystic odontoma with impacted teeth,female,20 years old

    图  7  42位组合性牙瘤伴迁徙性阻生牙,男性,18岁

    A:牙瘤位于42埋伏牙合方,82乳牙滞留,42迁徙越过中线(曲面重建);B:42埋伏牙(矢状位);C:组合性牙瘤(矢状位);D:组合性牙瘤位于43的近中(冠状位);E:42埋伏牙(冠状位)。

    Figure  7.  42 combined odontoma with transmigration and impacted teeth,male,18 years old

    表  1  19例牙瘤牙位及类型列表[n(%)]

    Table  1.   List of location and the types of odontoma within 19 patients [n(%)]

    区域/牙位组合性混合性合计
    上颌 8(42.1) 2(10.5) 10(52.6)
    中切牙 3(15.8) 1(5.3) 4(21.0)
    侧切牙 3(15.8) 0(0) 3(15.8)
    尖牙 2(10.5) 1(5.3) 3(15.8)
    下颌 6(31.6) 3(15.8) 9(47.4)
    双侧中切牙间 1(5.3) 0(0) 1(5.3)
    中切牙、侧切牙间 1(5.3) 0(0) 1(5.3)
    侧切牙 1(5.3) 0(0) 1(5.3)
    侧切牙、尖牙间 1(5.3) 0(0) 1(5.3)
    尖牙 0(0) 2(10.5) 2(10.5)
    尖牙、第一前磨牙间 1(5.3) 0(0) 1(5.3)
    第一前磨牙 1(5.3) 0(0) 1(5.3)
    第一磨牙、第二磨牙间 0(0) 1(5.3) 1(5.3)
    合计 14(73.7) 5(26.3) 19(100)
    下载: 导出CSV
  • [1] 张祖燕. 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100.
    [2] 李金儒,甄国朋,郭滨,等. 老年人下颌后牙区外周型组合性牙瘤1例[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20,18(6):335-336.
    [3] 朱远平,王华,洪丽. 罕见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远中对称萌出混合型牙瘤[J]. 口腔医学研究,2016,32(10):1100-1102.
    [4] 张志愿. 口腔颌面外科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312.
    [5] 吴燕玲,谭勇华,贺佳倩. 学龄期儿童混合牙列牙齿数目异常分析[J]. 口腔医学,2019,39(8):724-726.
    [6] 凌豫琦,张琼,邹静. 混合牙列期儿童的牙齿数目及形态异常的分析[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33(6):597-601. doi: 10.7518/hxkq.2015.06.010
    [7] 赵松波,李睿弢,叶胜强,等. 牙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像表现[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9):1442-1445.
    [8] 林聪,邹亚楠. 牙瘤的X线曲面断层全景片和CT表现的临床应用[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4):363-365.
    [9] 陈秋秋,吕儒雅,刘海霞. 年轻女性多发性髓石伴多生牙及牙瘤1例[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6):350-351. doi: 10.3969/j.issn.1003-1634.2016.06.012
    [10] 郝作琦. 乳牙滞留合并牙瘤1例[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7,27(4):231.
    [11] 郭文巧,尹峥嵘,张琳,等. 组合性牙瘤: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口腔疾病防治,2018,26(2):117-119.
    [12] Niharika P,Reddy B V,Kiran M J,et al. Super odontoma-a destructive swarm entity[J]. J Clin Diagn Res,2015,9(3):ZJ01.
    [13] 王虎. 口腔临床CBCT影像诊断学[M].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162.
    [14] 陈建国. 右下颌骨囊性牙瘤1例报告[J]. 口腔医学,1997,17(1):3.
    [15] 徐其章,张红亮,王晓宇,等. 混合性牙瘤合并含牙囊肿1例[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6):616-617. doi: 10.7518/hxkq.2014.06.020
    [16] 于鸿滨,黄月苏,杜志琴,等. 迁徙还是漂移:5例下颌尖牙病案分析[J]. 口腔医学,2019,39(3):250-253.
    [17] 张国来,潘在兴,陈光辉,等. 64层螺旋CT成像在牙瘤诊断中的应用(附9例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4,36(2):126-128. doi: 10.3969/j.issn.1002-2600.2014.02.057
    [18] 司振忠,田昭俭,杨新国,等.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3):161-163. doi: 10.3969/j.issn.1009-6817.2007.03.010
    [19] 于世凤. 口腔组织病理学[M].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52-354.
  • [1] 杨莉莉, 周婷, 任晓斌, 吴剑花, 彭艺, 税艳青.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08
    [2] 谭小兵, 张敏, 郭宇, 杜琳玲, 戴青原.  miR-130b-3p促进人牙源性iPSCs重编程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04
    [3] 普启宏, 何秋敏, 郑大伟, 尹大海, 王燕, 彭海.  CBCT成像在涎腺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4
    [4] 肖冉萍, 张烨, 赵洪梅, 郭宇, 谭小兵.  昆明人群上颌磨牙MB2根管特征的CBCT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11
    [5] 杨佳文, 普启宏, 肖剑峰, 何秋敏, 尹大海.  成人腭大孔解剖与腭穹隆形态相关性的CBCT影像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09
    [6] 常国楫, 黄瑛, 张燕玲, 何花, 徐俊, 李杨.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423
    [7] 孟贺, 邓永强.  简化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514
    [8] 康绍龙, 王慧铃, 李冬梅, 赖泳, 肖怀.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03
    [9] 肖冉萍, 赵洪梅, 张烨, 荣琼, 郭宇, 谭小兵.  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629
    [10] 赖碁, 光雪峰, 茹志刚, 林霄峰, 景舒南, 方杰.  PCI边支保护时切割球囊与补救性拘禁球囊的应用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杨佳文, 孙涛, 和红兵.  腭大神经血管沟解剖位置的CBCT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莫晶, 张明珠.  下颌恒前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CBCT影像学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何红, 张婉丽, 李星星, 牛涛, 李红云.  固定式恒久性牙周夹板的临床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张莉, 邵帅, 陈涌.  内镜辅助下治疗牙源性上颌窦病变,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蒋婷婷.  脂肪因子Vaspin、Apelin及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李玉华.  细菌性阴道炎与8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感染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朱珉.  介入性超声治疗盆腔囊性包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王璧.  骨瘤对正畸治疗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杨黎.  非骨性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王岭枫.  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骨埋伏上颌前牙19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1)

    1. 杜思娴,刘亚清,殷晓旭,牛浩然,姜峰,龚丽雯. 我国居民抗生素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24(11): 1318-1325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图(7) / 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589
  • HTML全文浏览量:  2566
  • PDF下载量:  83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1-1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5-07
  • 刊出日期:  2022-05-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