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眩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

寸睿 陈美玲

寸睿, 陈美玲. 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眩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7): 116-12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03
引用本文: 寸睿, 陈美玲. 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眩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7): 116-12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03
Rui CUN, Meiling CHEN. Efficac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unarizine Combined with Ginkgo damo in Treatment of Senile Vertigo[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7): 116-12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03
Citation: Rui CUN, Meiling CHEN. Efficac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unarizine Combined with Ginkgo damo in Treatment of Senile Vertigo[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7): 116-12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03

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眩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03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8js2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寸睿 (1982~),男,云南盈江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及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陈美玲,E-mail:375122970@qq.com

  • 中图分类号: R441.2

Efficac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lunarizine Combined with Ginkgo damo in Treatment of Senile Vertigo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老年眩晕患者76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n = 38例)给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n = 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氟桂利嗪实施联合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4周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得到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在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氟桂利嗪与银杏达莫联合应用于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确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明显,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眩晕是一种由于空间方位障碍引起的活动位置错觉,常涉及多个学科,发病后患者以眩晕为主,部分患者伴有平衡失调、眼球震颤、倾斜等[1]。眩晕可见于西医多种疾病中,如耳鸣眩晕、脑眩晕和一些颅内占位性疾病[2]。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的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40%,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3]。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类、银杏内酯类化合物)是银杏大莫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对心脑血管系统、循环系统有保护作用,改善脑缺血症状[4];氟桂利嗪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维持重要的细胞内离子调节机制来改善脑血流量,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血供,有助于改善患者缺氧、缺血状态[5]。因此本研究选择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老年眩晕患者为对象,探讨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在老年眩晕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76例老年眩晕患者,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分为2组各38例。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眩晕诊断标准[6],均经临床检查确诊,脑部CT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2)患者年龄≥60岁,临床症状表现有眩晕、恶心疲惫、复视等。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性疾病或病历档案存在缺失者;(2)耳源性眩晕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3)合并脑出血、恶性肿瘤或精神异常无法正常进行交流者。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0~86岁,平均(72.25±3.54)岁;病程1~10 d,平均(4.17±1.25) d;其中重度7例,中度20例,轻度11例;体质量指数21~25 kg/m2,平均(23.65±0.78) kg/m2。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1~86岁,平均(73.51±3.30)岁;病程1~9 d,平均(3.96±1.35) d;其中重度8例,中度19例,轻度11例;体质量指数20~25 kg/m2,平均(23.13±0.72) kg/m2。本研究获得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银杏达莫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6139,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取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次;观察组则采用氟桂利嗪(国药准字H20067316,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口服5 mg,每晚1次,均治疗4周。

    (1)总有效率。显效:改变头位,无物体旋转或摇晃,椎-基底动脉血流恢复正常,患者可进行正常活动及生活工作;有效:当物体静止时,不会旋转或摇晃,但当头部位置改变时,会诱发一些伴随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恢复大于60%,基本可以正常进行活动;无效:有关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有效率 = 显效率 + 痊愈率 + 有效率;(2)血液流变学水平。2组治疗前、治疗后对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生化测定(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3)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后,空腹采集患者5 mL空腹外周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4)药物安全性。对治疗后2组患者出现的呕吐、恶心、疲惫、头晕头痛、嗜睡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统计。

    运用SPSS21.0软件实施对全文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组间计量资料配对行t检验,用($ \bar{x} \pm s $)表示,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  1  2组治疗总效率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 38 31(81.58) 5(13.16) 2(5.26) 36(94.74)
    对照组 38 21(55.26) 10(26.32) 7(18.42) 31(81.58)
    χ2 / / / / 9.659
    P / / / / 0.04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全血低切、高切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4周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高切粘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 \bar{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bar{x} \pm s $
    组别血浆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
    观察组(n= 38) 治疗前 74.28 ± 1.56 5.74 ± 1.39 12.72 ± 3.29 7.28 ± 1.55
    治疗后 52.54 ± 1.39 3.75 ± 1.32 7.26 ± 1.23 3.54 ± 1.38
    t 12.194 8.415 7.571 9.341
    P 0.001* 0.001* 0.001* 0.001*
    对照组(n = 38) 治疗前 74.26 ± 1.59 5.56 ± 1.05 12.56 ± 3.42 7.26 ± 1.57
    治疗后 63.43 ± 1.51 3.52 ± 1.98 8.93 ± 2.01 5.43 ± 1.52
    t 7.551 6.991 6.682 7.194
    P 0.001* 0.001* 0.001* 0.001*
    t治疗后观察组VS对照组 9.182 6.313 7.815 8.552
    P治疗后观察组VS对照组 0.001* 0.001* 0.001*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前,2组IL-6、Hs-CRP指标水平相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施治疗4周后,观察组IL-6、Hs-CRP水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  3  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bar{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bar{x} \pm s $
    组别nIL-6(mg/L) Hs-CRP(mg/L)
    治疗前治疗后4周 治疗前治疗后4周
    观察组 38 56.71 ± 10.68 21.27 ± 10.23 82.79 ± 0.86 31.49 ± 0.33
    对照组 38 60.35 ± 10.73 50.09 ± 11.30 82.81 ± 0.92 42.03 ± 0.17
    t 1.061 8.264 1.022 6.271
    P 0.125 0.001* 0.320 0.010*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  4  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Table  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组别n呕吐恶心疲惫头晕头痛嗜睡总发生率
    观察组 38 1(2.63) 0(0.00) 1(2.63) 1(2.63) 1(2.63) 4(10.53)
    对照组 38 0(0.00) 1(2.63) 2(5.26) 0(0.00) 2(5.26) 5(13.16)
    χ2 / / / / / / 1.381
    P / / / / / / 0.120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临床治疗中,按解剖部位结合病因划分大致为两大类,一类为非前庭系统性眩晕,也称头晕,二类为前庭系统性眩晕,也称真性眩晕。轻度眩晕不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当眩晕发生在工作或驾驶车辆时,会对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8-9]。眩晕的病因复杂,治疗前需要明确眩晕的病因,积极治疗眩晕的原发病。近年来,老年群体存在眩晕情况急剧上升,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对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产生很大影响[10-11],当患者出现眩晕症状时,应尽快及时就医,以防止因眩晕症状对患者造成健康威胁。

    氟桂利嗪作为一种选择性钙拮抗剂,其维持重要的细胞内离子调节机制,能够有效防止细胞内 Ca2+超载,抑制神经兴奋,由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的持续去极化得到消除并缓解,椎动脉痉挛可大大降低,从而达到抑制脑血管收缩作用,促使椎动脉正常血供,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脑干前庭系统缺血以及缺氧状态,从而最终消除眩晕[12-13]。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细胞衰老,可以起到改善记忆功能以及脑缺血症状作用,并在抗菌、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有很大作用,其主要成分为双嘧达莫与银杏叶提取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是构成银杏叶提取物的关键组成成分[14-15]。双嘧达莫成份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于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减缓动脉血管扩张,改善血液流变学。对血管扩张作用的同时,降低了缺血粘度,释放血小板浓度,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过度聚 集得到有效抑制,加强红细胞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调节,促进细胞结构逐渐恢复正常以及增强神经功能的保护能力,加速神经递质和神经传导[16]。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调节患者血管张力,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脑血液流变学,并可双向调节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缺血缺氧,放松血管平滑肌和保护神经[1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4周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对老年眩晕患者运用氟桂利嗪+银杏达莫进行治疗效果明显;2组治疗4周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得到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老年眩晕患者采用氟桂利嗪+银杏达莫治疗可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水平。临床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积极参与眩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患眩晕疾病的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体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采取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能够激活患者体内的活性分子,使体内肌肉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和加强,从而促进患者静脉回流以及体内的血液循环,各种有害代谢物和c反应蛋白、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因子在体内积累[18]。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4周的IL-6、Hs-CRP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机体恢复。

    综上所述,氟桂利嗪+银杏达莫联合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炎性因子水平大大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 表  1  2组治疗总效率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 38 31(81.58) 5(13.16) 2(5.26) 36(94.74)
    对照组 38 21(55.26) 10(26.32) 7(18.42) 31(81.58)
    χ2 / / / / 9.659
    P / / / / 0.04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 \bar{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bar{x} \pm s $

    组别血浆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
    观察组(n= 38) 治疗前 74.28 ± 1.56 5.74 ± 1.39 12.72 ± 3.29 7.28 ± 1.55
    治疗后 52.54 ± 1.39 3.75 ± 1.32 7.26 ± 1.23 3.54 ± 1.38
    t 12.194 8.415 7.571 9.341
    P 0.001* 0.001* 0.001* 0.001*
    对照组(n = 38) 治疗前 74.26 ± 1.59 5.56 ± 1.05 12.56 ± 3.42 7.26 ± 1.57
    治疗后 63.43 ± 1.51 3.52 ± 1.98 8.93 ± 2.01 5.43 ± 1.52
    t 7.551 6.991 6.682 7.194
    P 0.001* 0.001* 0.001* 0.001*
    t治疗后观察组VS对照组 9.182 6.313 7.815 8.552
    P治疗后观察组VS对照组 0.001* 0.001* 0.001*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bar{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bar{x} \pm s $

    组别nIL-6(mg/L) Hs-CRP(mg/L)
    治疗前治疗后4周 治疗前治疗后4周
    观察组 38 56.71 ± 10.68 21.27 ± 10.23 82.79 ± 0.86 31.49 ± 0.33
    对照组 38 60.35 ± 10.73 50.09 ± 11.30 82.81 ± 0.92 42.03 ± 0.17
    t 1.061 8.264 1.022 6.271
    P 0.125 0.001* 0.320 0.010*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Table  4.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组别n呕吐恶心疲惫头晕头痛嗜睡总发生率
    观察组 38 1(2.63) 0(0.00) 1(2.63) 1(2.63) 1(2.63) 4(10.53)
    对照组 38 0(0.00) 1(2.63) 2(5.26) 0(0.00) 2(5.26) 5(13.16)
    χ2 / / / / / / 1.381
    P / / / / / / 0.120
    下载: 导出CSV
  • [1] 王新春. 眩晕症的病因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眩晕临床诊疗》[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5):76.
    [2] 刘丰. 舒血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158-161.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20.02.005
    [3] 赵妍,鞠奕. 老年头晕/眩晕患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1):123-126.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00519-00591
    [4] 姚先丽,李坤彬,吴志远,等.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关节松动治疗对老年颈源性眩晕疗效及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 颈腰痛杂志,2019,40(3):422-423. doi: 10.3969/j.issn.1005-7234.2019.03.048
    [5] 严啸东,郭美丽. 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2022,40(2):97-102. doi: 10.12206/j.issn.1006-0111.202111059
    [6] 刘少鸿,袁小霞. 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83-86.
    [7] 李哲,孙萌,李奇洙,等. 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2):132-135.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19.02.025
    [8] 吴雅坤,史楠,钱庆强,等.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炎性因子、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9,22(5):449-453.
    [9] 鞠静,王从安. 桂枝葛根汤结合针刺治疗老年人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1):154-158.
    [10] 莫文宏,凌剑帆,赵生海,等.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杏达莫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0):1516-1519. doi: 10.12102/j.issn.1672-1349.2019.10.021
    [11] 顾晨晓,姚青,高娟萍. 天麻活血汤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瘀阻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外周血CGRP、sCD40L、MFG-E8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119-122.
    [12] 杨洸,李亚楠,王宁,等. 刃针对颈源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9,44(7):512-515.
    [13] 周玮,黄镇文,杨育群,等. 对21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16,42(2):122-123. doi: 10.11851/j.issn.1673-1557.2016.02.014
    [14] 安鸣一.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5):63. doi: 10.3969/j.issn.1006-0979.2017.05.060
    [15] 于天照. 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5):159-160.
    [16] 刘万宝,刘颖苏. 葛根汤加味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症状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1):69-72.
    [17] 程浩,竺义亮,将正文,等. 补肾清肝协定方治疗肾虚肝旺型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3):48-51.
    [18] 安泽鑫,尹勇,赵丽,等. 氟桂利嗪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庭型偏头痛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临床误诊误治,2020,33(4):57-61. doi: 10.3969/j.issn.1002-3429.2020.04.014
  • [1] 李春玲, 李玲华, 韩旭, 杨洁, 张衡.  针刺募穴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11
    [2] 毛健宇, 陈建军, 阎静楠, 王泉, 詹力, 李石乔, 保文莉.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胸椎高节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514
    [3] 滕芬, 田波, 李重熙, 金永梅, 陈海云, 刘俊.  BIC/FTC/TAF单片方案真实世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11
    [4] 赵智蓉, 李海雯, 陆霓虹, 沈凌, 李晓非, 杨永锐.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141
    [5] 杨金江, 李留江, 沈仕俊, 李兆祥, 杨镛, 李国剑.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122
    [6] 程刚.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李文昌.  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潘子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胡伟华.  氨溴索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金营.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近期与远期的临床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陕大艳.  不同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杨永锐.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李海峰.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C、D组慢阻肺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金士军.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7例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刘晋宏.  塞来昔布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杨文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朱丽仙.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和结扎术对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陆晓涛.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手术疗效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刘月波.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杨西云.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5)

    1. 陈安莉. 氟桂利嗪结合银杏达莫方案用于老年眩晕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婚育与健康. 2025(04): 97-99 . 百度学术
    2. 迟凯扬,赵洪运. 镇肝熄风汤联合氟桂利嗪对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临床医学工程. 2024(11): 1347-1348 . 百度学术
    3. 金赢政,井睿智,李金江. 天麻钩藤饮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研究. 新中医. 2023(22): 53-58 . 百度学术
    4. 任淑珍,陈友芹,刘艳丽. 耳后注射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外周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20): 102-105 . 百度学术
    5. 王凌燕,曹国军,龚甜,周诗晶.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06): 92-9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835
  • HTML全文浏览量:  1972
  • PDF下载量:  23
  • 被引次数: 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4-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6-25
  • 刊出日期:  2022-07-14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