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昆明地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横断面调查

曾点点 田波 金咏梅 李重熙 滕芬 刘俊

曾点点, 田波, 金咏梅, 李重熙, 滕芬, 刘俊. 昆明地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横断面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2): 147-15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27
引用本文: 曾点点, 田波, 金咏梅, 李重熙, 滕芬, 刘俊. 昆明地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横断面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2): 147-15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27
Diandian ZENG, Bo TIAN, Yongmei JIN, Chongxi LI, Fen TENG, Jun LIU.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n Quality of Life of AID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ntiretroviral Regimens in Kunming Are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12): 147-15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27
Citation: Diandian ZENG, Bo TIAN, Yongmei JIN, Chongxi LI, Fen TENG, Jun LIU.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n Quality of Life of AID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ntiretroviral Regimens in Kunming Are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12): 147-15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27

昆明地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横断面调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227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0J06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曾点点(1992~),女,湖南益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艾滋病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刘俊,E-mail:liujun6408100@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512.91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n Quality of Life of AID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ntiretroviral Regimens in Kunming Area

  • 摘要: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状况。  方法  2021年12至2022年3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使用中文版 WHOQOL-HIV-BREF 量表,调查服用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情况,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将用于分析患者生存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有1 243例艾滋病患者纳入分析,男 798例,女 445 例,生存质量总分为均数±标准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67.67±9.86)分、汉族(67.22±9.74)分、高学历(69.12±10.07)分、居住地城市(67.66±9.74)分、3个月内无饮酒(67.52±10.01)分、30岁以下人群生存质量(68.15±10.58)分,总分高于相对应的女性(66.53±9.45)分、少数民族(66.57±9.60)分、低学历(64.43±8.51)分、农村(65.97±9.56)分、3个月内有饮酒(65.81±7.76)分、30岁以上人群(64.25±6.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婚者生存质量高于已婚、离异/丧偶者;高CD4水平(CD4≥500)者生存质量总分高于CD4水平较低的患者;MSM人群的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异性传播及吸毒人群,以上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服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含整合酶抑制剂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高于服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含非核苷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学历、感染途径、服药类型与生存质量总分存在相关性,其中有饮酒习惯(β = -1.670)与生存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男男同性传播(β = 4.790);大学以上学历(β = 2.320);服用含整合酶抑制剂如含DTG方案的患者(β = 7.014)、FTC/TAF/EVG/c(β = 8.765)、BIC/FTC/TAF(β = 13.141)为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昆明地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服用抗病毒药物的类型、饮酒、学历等多种因素。
  • 目前全球艾滋病疫情依然十分严重,截止2020年底全球HIV/AIDS存活3700万,中国存活105.3万,云南省存活人数超过11万人[1]。自1996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出现并广泛推广运用以来,有效延长HIV/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预期寿命,极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传染病[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做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歧视、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因素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面,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外鲜有对比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的研究报道,因此笔者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得出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得分情况,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之间生存质量得分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现场随机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门诊就诊的患者1 243例。纳入对象诊断标准均需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3]纳入标准:(1)年龄18岁及以上;(2)临床资料完整;(3)对自愿参加的患者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妇女;(2)患有严重的神经意识障碍者。本研究经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1120611)。

    本次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需详细告知研究目的及意义,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问卷填写和抽血化验。收集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性别、职业、收入、年龄、婚姻状况、民族、居住地等;(2)艾滋病相关临床资料:感染途径、服药类型为含EVF、NVP、DTG、BIC、LPV/r等方案、(3)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HIV brief version,WHOQOL- BREF)包含了4大领域,共31个条目,分别涵盖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评分标准为得分越高,就说明生存质量情况就越好[4]

    由Excel表建立数据库,用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数值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bar x \pm s $)描述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2组数值变量差异,方差分析3组及以上数值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纳入1 243例艾滋病患者中以男性居多,占64.2% ( 798例 ) ,女 35. 8% ( 445 例 ) ;平均年龄为(42.54$ \pm 12.10 $)岁;90.4%( 1 124例 ) 经性传播感染HIV;抗病毒治疗病程1 a以上的患者89.1%( 1 108例 );服用整合酶抑制剂的患者27.8%(345例),非核苷类似物57%(709例),蛋白酶抑制剂15.2%(189例)。单因素结果显示,男性、高学历、居住在城市、3个月内无饮酒、30岁以下人群生存质量总分高于相对应的女性、低学历、农村、3月内有饮酒史、30岁以上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未婚者生存质量总分高于已婚、离异/丧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高CD4水平(CD4≥500)者生存质量总分高于CD4水平较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男男同性人群的生存质量得分高于高于异性传播及吸毒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服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含整合酶抑制剂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高于服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含非核苷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患者,其中服用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含EVF方案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低于DTG(P = 0.001)、FTC/TAF/EVG/c(P = 0.035)、BIC/FTC/TAF组(P = 0.008),NVP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DTG(P = 0.001)、FTC/TAF/EVG/c组(P = 0.042),DTG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BIC/FTC/TAF组(P = 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表  1  HIV/AIDS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bar x \pm s $)(1)
    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 ($ \bar x \pm s $)(1)
    变量n(%)生存质量总分(分)
    性别
     男 798(64.2) 67.67 ± 9.86
     女 445(35.8) 66.53 ± 9.45
     t/F 1.989
     P 0.047*
    居住地
     城市 949(76.3) 67.66 ± 9.74
     农村 294(23.7) 65.97 ± 9.56
     t/F 2.621
     P 0.009*
    婚姻
     已婚 578(46.5) 66.82 ± 9.25
     未婚 470(37.8) 68.20 ± 9.94
     离异/丧偶 195(15.7) 66.30 ± 10.40
     t/F 3.767
     P 0.02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1  HIV/AIDS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bar x \pm s $)(2)
    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 ($ \bar x \pm s $)(2)
    变量n(%)生存质量总分(分)
    学历
     小学及以下 214(17.2) 64.43 ± 8.51
     中学 684(55) 67.21 ± 9.69
     大学及以上 345(27.8) 69.12 ± 10.07
     t/F 15.677
     P 0.001*
    服药类型
     含EVF方案 595(47.8) 64.18 ± 6.79
     含NVP方案 114(9.2) 65.66 ± 6.32
     含DTG方案 127(10.2) 67.36 ± 5.96
     含LPV/r方案 189(15.2) 66.56 ± 9.04
     FTC/TAF/EVG/c 119(9.6) 68.24 ± 9.50
     BIC/FTC/TAF
    99(8) 68.26 ± 11.28
     t/F 4.945
     P 0.001*
    治疗时间
     1 a以下 135(10.9) 65.36 ± 9.03
     1 a以上 1108(89.1) 67.49 ± 9.78
     t/F −2.408
     P 0.016*
    民族
     汉族 1098(88.3) 67.22 ± 9.74
     少数民族 145(11.7) 66.57 ± 9.60
     t/F −0.427
     P 0.67
    饮酒
     近3个月有饮酒 188(15.1) 65.81 ± 7.76
     近3个月无饮酒 1055(84.9) 67.52 ± 10.01
     t/F −2.220
     P 0.027*
    年龄
     18-29 172(13.8) 67.46 ± 9.80
     30-49 958(77.1) 68.15 ± 10.58
     ≥50 113(9.1) 64.25 ± 6.77
     t/F 6.394
     P 0.002*
    感染途径
     异性传播 896(72.1) 66.88 ± 9.60
     男男同性传播 228(18.3) 70.28 ± 10.23
     注射吸毒 119(9.6) 64.34 ± 8.21
     t/F 17.496
     P 0.001*
    CD4
     ≤199 132(10.6) 65.90 ± 8.83
     200-349 247(19.9) 66.77 ± 9.80
     350-499 291(23.4) 67.34 ± 9.43
     ≥500 573(46.1) 67.75 ± 10.54
     t/F 1.556 1.556
     P 0.001* 0.001*
    病毒载量
     检测线以下 1171(97.5) 67.33 ± 9.77
     检测线以上 71(2.5) 66.06 ± 8.81
     t/F 1.072
     P 0.284
      EFV:依非韦伦,NVP:奈韦拉平,DTG:多替拉韦,LPV/r:洛匹那韦/利托那韦,FTC/TAF/EVG/c:恩曲他滨片/丙芬替诺福韦/艾维雷韦/可比司他,BIC/FTC/TAF: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片/丙芬替诺福韦。*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婚姻、居住地、治疗时间、学历、CD4、饮酒史、感染途径、服药类型设置为哑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饮酒习惯(β = -1.670)与生存质量总分呈负相关;男男同性传播(β = 4.790);大学以上学历(β = 2.320);服用含整合酶抑制剂如含DTG方案的患者(β = 7.014)、FTC/TAF/EVG/c(β = 8.765)、BIC/FTC/TAF(β = 13.141)与生存质量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多因素分析
    Table  2.  Multi-factor analysis of quality of survival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
    分类β95%CIP
    饮酒
     有
    −1.670 0.044~3.152 0.035*
     无 1
    治疗时间
     1 a以上
    1.483 −0.536~3.191 0.105
     1 a以下 1
    婚姻
     未婚
    0.324 −0.956~1.604 0.620
     离异/丧偶 −1.254 −2.952~0.444 0.148
     已婚 1
    感染途径
     男男同性传播
    4.790 3.405~6.176 0.001*
     注射吸毒 1.717 −0.309~3.744 0.097
     异性传播 1
    服药类型
     含NVP方案
    2.741 0.853~4.630 0.420
     含DTG方案 7.014 5.165~8.864 0.001*
     含LPV/r方案 3.887 2.278~5.495 0.086
     FTC/TAF/EVG/c 8.765 6.941~10.590 0.001*
     BIC/FTC/TAF
    13.141 11.218~15.065 0.001*
     含EVF方案 1
    性别
     女
    −0.483 −1.840~0.608 0.442
     男 1
    居住地
     城市
    −0.389 −1.873~0.852 0.582
     农村 1
    学历
     中学
    1.432 −0.183~3.047 0.082
     大学及以上 2.320 0.529~4.111 0.011*
     小学及以下 1
    年龄
     30~49岁
    0.218 −1.497~1.933 0.803
     50岁以上 −1.349 −3.253~0.555 0.165
     18~29岁 1
    CD4
     200~349
    0.606 −1.572~2.784 0.585
     350~499 −1.223 0.254~3.324 0.254
     ≥500 0.047 −1.871~1.964 0.962
    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参加本次横断面调查的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4.2%,符合目前云南省感染者男性居多的特点[5]。整体来看,感染者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以性传播为主。多数患者接受长期抗病毒治疗,服药类型中以服用国家免费药为主,尤其是接受含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患者比例最高57.1%(EFV47.8%、NVP9.2%),整合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整合酶抑制剂进入医保,患者使用增加有关[6-7]

    本研究中生存质量平均得分男性(67.67±9.86)分,高于女性(66.53±9.45)分,可能和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中使用整合酶抑制剂比例高于蔡衍珊等[8]报道,且使用整合酶抑制剂患者生存质量高于使用非核苷类药物有关。国内外研究[4, 9]认为得分高与男性在各个方面调整心态能力强、抗压能力强,而女性依赖性更强,心理更脆弱有关。不同感染途径生存质量得分中MSM人群得分(70.28±10.23)分最高,高于异性传播及吸毒人群(P < 0.05),得分高可能与MSM患者普遍学历高,收入较高有关,与杨燕君等[10]的报道结果类似。未婚者生存质量得分(68.20±9.94)分,高于已婚及离异患者,P < 0.05,与闫丽等[11]的研究结果类似,对此结果谢年华等[12]的研究认为与未婚患者较少受到家庭矛盾影响,生活压力更小、能够更多的得到家人的支持有关。笔者的研究也发现,免疫功能较高的患者(CD4≥500)得分高于免疫功能低下组。Ahmed A等[13]的研究也有相同结果并认为: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CD4水平越高,对疾病治疗越有信心,生活质量也会越来越好。本研究中城市居民生存质量得分(67.66±9.74)分,高于农村患者(65.97±9.56)分(P < 0.05),该结果与王华东等[14]的结论一致。在治疗时间方面,结论显示治疗时间1 a以上患者得分(67.49±9.78)分,分高于治疗时间不足1 a的患者(65.36±9.03)分,(P < 0.05),与岑玉文等[15]的报道一致。不同年龄组得分中30~49岁患者得分(68.15±10.58)分,高于其他年龄组,P < 0.05,与陈宇婧等[16]的报道一致,可能与中青年正是家庭经济支柱,抗压能力更强,而年纪越大,身体机能及心理状况变差影响生活质量有关。但与杨俊等[17]研究结果不一致。

    本研究中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核心药物EVF、NVP为非核苷类抗逆转录病抑制剂,LPV/r为蛋白酶抑制剂,DTG、BIC、EVG为整合酶抑制剂。不同核心药物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得分NVP组得分(65.66±6.32)分,低于DTG及EVG组得分(P < 0.05)。含EFV方案组(64.18±6.79)得分低于含整合酶抑制剂的BIC组(68.26±11.28)分、EVG组(68.24±9.50)分、DTG组( 67.36±5.96)分均(P < 0.05),不同抗病毒药物得分高低可能与药物毒副反应有关,据国外报道,约有25%~40%艾滋病患者在使用含EVF方案的过程中会发发生神经精神不良事件[18-19]。国内研究报道,患者接受含LPV/r方案治疗1 a后血脂异常率约83.9%,三酰甘油异常率约80.6%[20-21]。而整合酶抑制剂的毒副反应较少有关。整合酶抑制剂方案中含DTG方案组得分低于含BIC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能与DTG中枢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在整合酶抑制剂中发生比例较高有关[22]

    生存质量多因素相关结果显示,不饮酒、高学历者的生存质量比饮酒、低学历者高,不同药物类型选择与生存质量得分密切相关如:使用整合酶抑制剂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高于使用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药物及蛋白酶抑制剂的患者,与Hunduma等[15]报道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1)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存在差异,使用整合酶抑制剂患者生存质量得分高于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患者;(2)目前昆明地区抗病毒治疗方案中含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比例最高57.1%(EFV47.8%、NVP9.2%),含整合酶抑制剂27.8%(DTG10.2%、BIC8%、EVG/C9.6%),含蛋白酶抑制剂15.2%(LPV/r15.2%),免费抗病毒方案仍然占相当高的比例,医保及自费类整合酶抑制剂占据一定比例;(3)不饮酒、高学历、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与生存质量得分相关。

  • 表  1  HIV/AIDS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bar x \pm s $)(1)

    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 ($ \bar x \pm s $)(1)

    变量n(%)生存质量总分(分)
    性别
     男 798(64.2) 67.67 ± 9.86
     女 445(35.8) 66.53 ± 9.45
     t/F 1.989
     P 0.047*
    居住地
     城市 949(76.3) 67.66 ± 9.74
     农村 294(23.7) 65.97 ± 9.56
     t/F 2.621
     P 0.009*
    婚姻
     已婚 578(46.5) 66.82 ± 9.25
     未婚 470(37.8) 68.20 ± 9.94
     离异/丧偶 195(15.7) 66.30 ± 10.40
     t/F 3.767
     P 0.023*
    下载: 导出CSV

    表  1  HIV/AIDS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单因素分析($ \bar x \pm s $)(2)

    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ariat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 ($ \bar x \pm s $)(2)

    变量n(%)生存质量总分(分)
    学历
     小学及以下 214(17.2) 64.43 ± 8.51
     中学 684(55) 67.21 ± 9.69
     大学及以上 345(27.8) 69.12 ± 10.07
     t/F 15.677
     P 0.001*
    服药类型
     含EVF方案 595(47.8) 64.18 ± 6.79
     含NVP方案 114(9.2) 65.66 ± 6.32
     含DTG方案 127(10.2) 67.36 ± 5.96
     含LPV/r方案 189(15.2) 66.56 ± 9.04
     FTC/TAF/EVG/c 119(9.6) 68.24 ± 9.50
     BIC/FTC/TAF
    99(8) 68.26 ± 11.28
     t/F 4.945
     P 0.001*
    治疗时间
     1 a以下 135(10.9) 65.36 ± 9.03
     1 a以上 1108(89.1) 67.49 ± 9.78
     t/F −2.408
     P 0.016*
    民族
     汉族 1098(88.3) 67.22 ± 9.74
     少数民族 145(11.7) 66.57 ± 9.60
     t/F −0.427
     P 0.67
    饮酒
     近3个月有饮酒 188(15.1) 65.81 ± 7.76
     近3个月无饮酒 1055(84.9) 67.52 ± 10.01
     t/F −2.220
     P 0.027*
    年龄
     18-29 172(13.8) 67.46 ± 9.80
     30-49 958(77.1) 68.15 ± 10.58
     ≥50 113(9.1) 64.25 ± 6.77
     t/F 6.394
     P 0.002*
    感染途径
     异性传播 896(72.1) 66.88 ± 9.60
     男男同性传播 228(18.3) 70.28 ± 10.23
     注射吸毒 119(9.6) 64.34 ± 8.21
     t/F 17.496
     P 0.001*
    CD4
     ≤199 132(10.6) 65.90 ± 8.83
     200-349 247(19.9) 66.77 ± 9.80
     350-499 291(23.4) 67.34 ± 9.43
     ≥500 573(46.1) 67.75 ± 10.54
     t/F 1.556 1.556
     P 0.001* 0.001*
    病毒载量
     检测线以下 1171(97.5) 67.33 ± 9.77
     检测线以上 71(2.5) 66.06 ± 8.81
     t/F 1.072
     P 0.284
      EFV:依非韦伦,NVP:奈韦拉平,DTG:多替拉韦,LPV/r:洛匹那韦/利托那韦,FTC/TAF/EVG/c:恩曲他滨片/丙芬替诺福韦/艾维雷韦/可比司他,BIC/FTC/TAF: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片/丙芬替诺福韦。*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多因素分析

    Table  2.   Multi-factor analysis of quality of survival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HIV/AIDS

    分类β95%CIP
    饮酒
     有
    −1.670 0.044~3.152 0.035*
     无 1
    治疗时间
     1 a以上
    1.483 −0.536~3.191 0.105
     1 a以下 1
    婚姻
     未婚
    0.324 −0.956~1.604 0.620
     离异/丧偶 −1.254 −2.952~0.444 0.148
     已婚 1
    感染途径
     男男同性传播
    4.790 3.405~6.176 0.001*
     注射吸毒 1.717 −0.309~3.744 0.097
     异性传播 1
    服药类型
     含NVP方案
    2.741 0.853~4.630 0.420
     含DTG方案 7.014 5.165~8.864 0.001*
     含LPV/r方案 3.887 2.278~5.495 0.086
     FTC/TAF/EVG/c 8.765 6.941~10.590 0.001*
     BIC/FTC/TAF
    13.141 11.218~15.065 0.001*
     含EVF方案 1
    性别
     女
    −0.483 −1.840~0.608 0.442
     男 1
    居住地
     城市
    −0.389 −1.873~0.852 0.582
     农村 1
    学历
     中学
    1.432 −0.183~3.047 0.082
     大学及以上 2.320 0.529~4.111 0.011*
     小学及以下 1
    年龄
     30~49岁
    0.218 −1.497~1.933 0.803
     50岁以上 −1.349 −3.253~0.555 0.165
     18~29岁 1
    CD4
     200~349
    0.606 −1.572~2.784 0.585
     350~499 −1.223 0.254~3.324 0.254
     ≥500 0.047 −1.871~1.964 0.962
    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Amblard F,Patel D,Michailidis E,et al. HIV 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J]. Eur J Med Chem,2022,240:114554. doi: 10.1016/j.ejmech.2022.114554
    [2] 杨永锐,李飞,杨吟,等. 昆明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8,39(10):126-129. doi: 10.3969/j.issn.1003-4706.2018.10.025
    [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 协和医学杂志,2022,13(2):203-226.
    [4] Palella F J,Delaney K M,Moorman A C,et al. Declin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HIV Outpatient Study Investigators[J]. N Engl J Med,1998,338(13):853-860. doi: 10.1056/NEJM199803263381301
    [5] 胡安艳,李正旭,董贤雅,等. 2015—2020年云南保山市HIV/AIDS晚发现比例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5):523-527.
    [6] 董贤雅,胡安艳,李正旭,等. 云南省保山市1990—2020年HIV/AIDS病例生存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1):1075-1080.
    [7] Schuettfort G,Boekenkamp L,Cabello A,et al.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outcomes among late HIV presenters initiating treatment with integrase inhibitors or protease inhibitors[J]. HIV Med,2021,22(1):47-53.
    [8] 蔡衍珊,陈希,钟斐,等. 2011-2017年广州市新发现成年女性艾滋病病例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1):2058-2061.
    [9] Qiao Y C,Xu Y,Jiang D X,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es of regional and age differences of HIV/AIDS prevalence in China, 2004-2016[J]. Int J Infect Dis,2019,81:215-220.
    [10] 杨燕君,张晖,秦小洁,等. 广州大学城在校大学生男同性恋者生存质量及其同性恋性身份认同情况调查[J]. 热带医学杂志,2015,15(3):381-384.
    [11] 闫丽,刘小翠,苏金星,等. 北京市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22,31(2):157-160.
    [12] 谢年华,江洪波,许骏,等. 武汉市HIV/AIDS未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2):1204-1207.
    [13] Ahmed A,Saqlain M,Akhtar N,et al. Transl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WHOQOL-HIV Bref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Pakistan[J]. 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2021,19(1):48.
    [14] 王华东,陈薇,谢文琴,等. 安徽省皖北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生存质量评价[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8):772-776.
    [15] 陈谐捷,贾卫东,谭行华,等.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498-3501.
    [16] 陈宇婧,李星明,袁晓青,等. 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生命质量的现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5):333-338.
    [17] 杨俊,李鹏宇,金艳涛,等. 河南省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1):2646-2650.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34
    [18] Dalwadi D A,Ozuna L,Harvey B H,et al. Adverse neuropsychiatric events and recreational use of efavirenz and other HIV-1 antiretroviral drugs[J]. Pharmacol Rev,2018,70(3):684-711.
    [19] Lundgren J D,Babiker A G,Gordin F,et al. Initiation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early asymptomatic HIV infection[J]. N Engl J Med,2015,373(9):795-807.
    [20] 刘敏,石峰,刘倩,等. 依非韦伦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成人艾滋病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3):175-177.
    [21] Amare H,Olsen M F,Friis H,et al. Predictors of glucose metabolism and blood pressure among Ethiopian individuals with HIV/AIDS after one-year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y[J]. Trop Med Int Health,2021,26(4):428-434.
    [22] Kolakowska A,Maresca A F,Collins I J,et al. Update on adverse effects of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J]. Curr Treat Options Infect Dis,2019,11(4):372-387.
  • [1] 田波, 金永梅, 李海雯, 李重熙, 张伟, 关玮, 陈海云, 薛琪, 杨惠榕, 刘俊.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1
    [2] 田波, 刘俊, 李重熙, 张伟, 房梅芹, 陈海云, 柏静萍, 周鑫, 程雷, 金永梅.  快速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25
    [3] 田波, 李重熙, 金永梅, 关玮, 陈海云, 刘俊.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使用及更换情况,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08
    [4] 田波, 沈银忠, 白劲松, 刘俊, 陈海云, 孙建军.  艾滋病患者中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与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特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18
    [5] 张乐, 何愿强, 夏加伟, 刘澍, 白彬, 刘幸.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早期介入治疗对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20
    [6] 刘蓉, 孙杨, 罗发梦, 陶德智, 张海燕.  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接受度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507
    [7] 杨晓露, 王淑娟, 白向峰.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831
    [8] 黄山, 吕松琴, 段洪芬, 施金丽, 李光敏, 黄岗, 李佳能, 李晓非.  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对新发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影响的队列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28
    [9] 张璐平, 韩跃红, 陈桂荣, 张文杰, 赵霞, 余晓梅.  艾滋病暴露预防用药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冯峻, 王尚文, 张诤, 李玉明.  边疆多民族地区不同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林婕.  47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庞瑛.  采用赋能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许惠玲.  心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任浩铭.  昆明地区103例结大肠癌造瘘术患者生存质量调查与评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赵光昱.  凉山州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认知与防护行为调查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翁敏.  采用KDQOL - SFTM1.2量表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伏忠阳.  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性行为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李珍.  肾移植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赵晶清.  顽固性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及其对产妇生存质量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苏云鹏.  大理地区3 461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1)

    1. 向雪琳,赵红瑞,王中杰,夏宇,马敏,王化丹,何利平. 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09): 156-162 . 本站查看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685
  • HTML全文浏览量:  2046
  • PDF下载量:  21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6-0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1-25
  • 刊出日期:  2022-12-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