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口腔运动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周玉娥 李团 马丽 刘天云

张浒, 彭安睿, 钟佳冀, 黄波, 白鹏.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 59-6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36
引用本文: 周玉娥, 李团, 马丽, 刘天云. 口腔运动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4): 176-1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14
Hu ZHANG, Anrui PENG, Jiaji ZHONG, Bo HUANG, Peng BAI. The Application of Breviscapine on Graft Restenosis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43(1): 59-6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36
Citation: Yu’e ZHOU, Tuan LI, Li MA, Tianyun LIU. Or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Feeding Effect,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4): 176-1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14

口腔运动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14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22J07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周玉娥(1974~),女,云南昆明人,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刘天云,E-mail:826960851@qq.com

  • 中图分类号: R473.72

Or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Feeding Effect,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口腔运动干预在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效果及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  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低出生体重儿86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腔运动干预。比较2组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口腔感染情况、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速度、每日增加奶量及住院时间等结局指标。  结果  试验组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口腔感染率对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5);试验组低出生体重儿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5);试验组体重增长速度、每日增加奶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口腔运动干预能有效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推荐应用到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管理中。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或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移植静脉桥再狭窄严重影响了该手术的预后,目前临床针对桥血管再狭窄主要采用“双抗血小板治疗”,但静脉桥再狭窄的风险依然很高[1] ,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显示 CABG 术后 3 个月,只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有 14.3%的静脉桥闭塞,服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依然有 8.4%的静脉桥闭塞[2]。究其原因,移植静脉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导致的内膜增生是再狭窄的关键因素[3]

    目前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服用的药物对缓解移植静脉的内膜增生作用甚微[4]。因此如何抑制静脉桥血管再狭窄仍然是冠心病外科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前期研究发现,在动物模型上,灯盏乙素可以降低静脉桥再狭窄程度,可能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笔者给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常规服药外,加用灯盏花素片,临床研究其抑制静脉桥再狭窄的作用。

    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CABG术患者64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1   纳入标准[6]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首次进行开胸冠脉旁路移植术,使用或不使用体外循环;(3)至少一条移植血管选用大隐静脉。

    1.1.2   排除标准:

    (1)同期行其它心血管手术,如瓣膜置换、瓣膜修复或射频消融术等;(2)二次搭桥手术(redo CABG);(3)急诊搭桥手术;(4)使用了吻合器进行血管吻合;(5)行冠脉内膜剥脱;(6)由于室壁瘤形成行左室修补;(7)合并恶性肿瘤或其它严重系统疾病;(8)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 > 200 μmol/L);(9)不能耐受血小板双抗治疗,如严重的消化道溃疡;(10)参加了其它临床研究。

    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和灯盏乙素组。对照组患者服用CABG术后药物,阿司匹林100 mg,1次/d;氯吡格雷75 mg,1次/d;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灯盏乙素组患者除以上常规药物外加服灯盏花素片(德众,国药准字Z44022688),40 mg/次,3次/d。

    术后3个月、6个月行多层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multi-slics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计算机重建将弯曲的静脉桥“拉直”,选取固定的5个测量点(静脉桥两端吻合处、静脉桥中点,距离吻合口2 cm处)静脉桥的CTA图像,测量血管内径,最后取平均值,见图1

    图  1  静脉桥CTA图像
    Figure  1.  CTA image of graft vein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bar x \pm s$)表示,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t′ 检验;偏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P25P75)”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类变量、等级资料以“例数(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4例入选的患者中,对照组32例,灯盏乙素组32例。没有术后死亡病例,没有提前退出试验病例。2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  1  2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bar x \pm s$)/n(%)]
    Table  1.  Compare clinic data of 2 groups [($\bar x \pm s$)/n(%)]
    临床资料对照组
    n = 32)
    灯盏乙素组
    n = 32)
    t/χ2P
    年龄(岁) 59.7 ± 4.8 59.5 ± 8.6 0.151 0.861
    男性 17(53.1) 19(59.4) 0.011 0.45
    身高(cm) 166.5 ± 7.8 166.8 ± 8.3 −0.142 0.875
    体重(kg) 71.1 ± 10.9 72.7 ± 11.5 −0.968 0.335
    高血压病 21(65.6) 20(62.5) 0.311 0.341
    糖尿病 10(31.3) 12(37.5) 0.315 0.347
    高脂血症 9(28.1) 11(34.3) 0.434 0.312
    吸烟史 15(46.9) 17(53.1) 0.276 0.336
    家族史 14(43.8) 15(46.9) 0.013 0.519
    左心室射血分数(%) 45.3 ± 8.4 46.4 ± 9.6 −0.812 0.451
    心肌梗死 9(28.1) 10(31.2) 0.034 0.51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静脉桥内径比较,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灯盏乙素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静脉桥内径比较($ \bar x \pm s$
    Table  2.  Compare the inner diameter of graft vein ($\bar x \pm s $
    组别术后3月(mm)术后6月(mm)
    对照组 5.0 ± 0.5 4.6 ± 0.4
    灯盏乙素组 5.1 ± 0.6* 4.9 ± 0.6*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冠心病是全球首位死亡原因。临床上通过移植自体血管恢复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再血管化)的冠脉搭桥术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7]。大隐静脉由于长度长、解剖位置表浅等优点成为80% 的CABG再血管化中选用的桥血管[8]。但静脉桥再狭窄使患者需要二次手术,严重制约了CABG的疗效[9-10]

    静脉桥再狭窄,主要因为静脉移植到动脉环境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正常静脉不会发生粥样硬化,但移植静脉血流力学环境改变后,移植静脉为了适应新环境发生“动脉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引起内膜增厚是后期发生粥样硬化的细胞学基础[11]。内膜增生是启动静脉桥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因此抑制内膜增生是防止静脉桥再狭窄的关键[12]。内膜增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尚不清楚确切分子机制,研究显示内膜中过度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3-14]。目前对于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常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钙来减缓静脉桥再狭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是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阿托伐他汀钙是降脂药,主要起到稳定钙化斑块的作用,它们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无效。

    灯盏乙素是从彝药灯盏花中提取的单体,结构式鉴定为4,5,6-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苷。灯盏花始载于《滇南本草》,现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15],又名灯盏细辛,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主要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云南省能入药的灯盏花资源得天独厚,约占全国资源的95%以上。20世纪70年代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首次从灯盏花中分离得到灯盏乙素,从此灯盏乙素被制成各种剂型应用于临床,灯盏乙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包括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炎性反应、抗自由基损伤、抑制血小板凝集等[16-18]。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 :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治疗。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灯盏乙素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研究显示灯盏乙素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19]。笔者前期研究发现,在CABG动物模型上,灯盏乙素可以降低静脉桥再狭窄程度,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但结果限于动物实验。

    为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将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观察临床已使用多年的灯盏花素片(其中活性成分为灯盏乙素)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静脉桥再狭窄的作用,采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测量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静脉桥内径,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口服含有灯盏乙素的灯盏花素片对减缓静脉桥再狭窄可能有一定作用,但要到达最后的结论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支持。

  • 表  1  低出生体重儿一般资料比较[n(%)/M(P25,P75)]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n(%)/M(P25,P75)]

    组别试验组(n = 43)对照组(n = 43)χ2/ZP
    性别 −1.290 0.197
     男 26(60.5) 20(46.5)
     女 17(39.5) 23(53.5)
    胎龄(周) 34.00(32.00,35.00) 34.00(32.00,35.00) 10.460 0.315
    出生体质量(g 2100.00(1800.00,2350.00) 1880.00(1550.00,2250.00) 58.533 0.280
    出生方式 −0.661 0.508
     顺产 18(41.9) 15(34.9)
     剖宫产 25(58.1) 28(65.1)
    1minApgar评分 9.00(7.00,9.00) 9.00(7.00,9.00) 4.688 0.698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口腔感染率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feeding intolerance and oral infection rate

    组别喂养不耐受口腔感染
    发生例数(n发生率(%)发生例数(n发生率(%)
    试验组(n=43) 10 23.2 7 16.3
    对照组(n=43) 21 48.8 19 44.2
    χ2 6.103 7.938
    P 0.013* 0.005*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生长发育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ar x \pm s $

    组别完全经口喂养时间(d)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d)体重增长速度(g/d)每日增加奶量(mL)住院时间(d)
    试验组(n = 43) 5.42 ± 2.75 7.81 ± 2.28 18.56 ± 2.55 20.16 ± 3.16 14.30 ± 7.84
    对照组(n = 43) 10.51 ± 10.35 9.86 ± 3.34 16.95 ± 2.27 17.70 ± 3.60 21.42 ± 12.94
    t −3.118 −3.317 3.085 3.376 −3.084
    P 0.003* 0.001* 0.003* 0.001* 0.003*
      *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刘芳,王军陵,姚宝珍.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追赶生长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7):741-744.
    [2] 胡姚佳. 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的效果观察[D]. 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1.
    [3] 高莉莉,周雪姣,李佳,等. 应用初乳进行口腔按摩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状况的影响[J]. 上海护理,2019,19(6):38-40.
    [4] 张海霞. 母亲声音刺激联合安抚奶嘴非营养性吸吮在管饲喂养早产儿中的应用观察[J]. 黑龙江医学,2022,46(8):1015-1017.
    [5] 王菊,张冉,王钦,等. 改良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结局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063-2067.
    [6] 何幼鸣,谢映梅,肖惠玉,等. 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低体重新生儿价值[J]. 智慧健康,2022,8(11):166-169.
    [7] 崔焱, 仰曙芬. 儿科护理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169.
    [8] 钟莉芳. 集束化喂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D]. 南昌: 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1.
    [9] 章容. 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脑功能发育的影响研究[D]. 泸州: 西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9.
    [10] Chernikova D A,Madan J C,Housman M L,et al. The premature infant gut microbiome during the first 6 weeks of life differs based on gestational maturity at birth[J]. Pediatr Res,2018,84(1):71-79. doi: 10.1038/s41390-018-0022-z
    [11] Lubbe W,Ten H W. When is the use of pacifiers justifiable in the baby-friendlyhospital initiative context? A clinician’s guide[J].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2017,17(1):130. doi: 10.1186/s12884-017-1306-8
    [12] Barlow S M. Oral and respiratory control for preterm feeding[J]. 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9,17(3):179-186. doi: 10.1097/MOO.0b013e32832b36fe
    [13] Estep M,Barlow S M,Vantipalli R,et al. Non-nutritive suck parameter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RDS[J]. Neonatal Nurs,2008,14(1):28-34. doi: 10.1016/j.jnn.2007.12.005
    [14] 胡玉萍,吴万云,周芳芳,等. 口腔运动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3):50-52.
    [15] 张丹丹,崔慧敏,李胜玲,等. 综合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9,34(14):5-7.
    [16] Kiselev S Y, Lvova O A, Gliga T, et al. The assessment of neurocognitivefunctions in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using bayley scales[J]. Zh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 2016, 116(4 Pt2): 62-67.
    [17] 廖爱玲,江斓燕,方利娟,等. 口腔功能训练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名医,2021,109(10):66-67.
    [18] 谢春莲. 非营养性吸吮训练联合口腔刺激在早产儿喂养中的效果观察[J]. 江西医药,2018,53(10):1130-1131.
    [19] Lau C,Smith E O.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oral feeding performance of preterm infants[J]. Acta paediatrica (Oslo,Norway:1992),2012,101(7):269-274.
    [20] 郭洁婷,杨春凤. 口腔按摩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分析[J]. 广西医学,2014,36(12):1833-1835.
    [21] Li L,Wang L,Niu C,et al. Early skin contact combined with mother's breastfeeding to shorten the process of premature infants ≤ 30 weeks of gestation to achieve full oral feeding: the study protocol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Trials,2021,22(1):637.
    [22] 林丽妮,王丽. 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73-74.
    [23] Thabet A M,Sayed Z A. Effectiveness of the premature infant oral motor intervention on feeding performance,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and weight of preterm neonate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Dimens Crit Care Nurs,2021,40(4):257-265.
    [24] 郑芳明,方丽华,刘莉,等. 口腔运动干预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7):109-111.
  • [1] 马丽, 杨兆郁, 李军瑶, 蒋佳慧, 宁佳丽, 马懿.  触觉/运动刺激按摩对早产儿喂养效果、神经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224
    [2] 张愉愉, 卢游, 刘宇.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钙、锌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719
    [3] 袁媛, 尹丽娟, 漆永林.  新生儿在输血过程中禁食或喂养对肠氧合变化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19
    [4] 邹咏艺, 齐志业, 孙冬梅, 万春梅, 梁琨.  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骨代谢及生长发育影响的队列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111
    [5] 宋向菁, 杨少杰, 王克坚, 蓝育智, 孔彩, 王涛, 吴长翠.  云南澜沧县拉祜族青少年女生生长发育现状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19
    [6] 吴婕, 刘珺, 张燕, 董旭东, 冯幸子, 陆秦楠, 刘玲艳.  近10 a 3655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14
    [7] 朱理佳, 马晓丹, 段江, 李檬, 黄永坤.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330
    [8] 胡霆, 陈大芝, 马金绒, 李萍, 孟泽兰, 雷春花, 曾蕾, 普菊英, 郭芳.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433
    [9] 周玉娥, 张正明, 廖桂.  2小时喂养极低出生早产儿的临床疗效,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周玉娥, 杨兆郁, 殷燕涛.  延续性护理对极低出生早产儿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张栩, 李松.  应力下髁突软骨中相关因子对髁突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陈建中, 谢亮焜, 王维琦, 代自超, 杨荣强, 张丽, 贾玲.  咬合创伤对大鼠髁突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赵梅平.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剖宫产后不良情绪及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刘静.  高危早产儿早期行神经发育干预改善运动和认知发育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刘燕南.  喂养干预辅助治疗婴儿特应性皮炎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常露.  两种高脂饲料分段喂养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李旭华.  颈部肌力失衡对年青大鼠髁突生长发育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李松.  下颌髁状突软骨与生长板软骨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秦惠芝.  低体重先心病心内直视术的护理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周艺.  135名低出生体重儿的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测试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2)

    1. 王莹,顾大勇. 甲状腺疾病辅助诊断机器学习模型研究.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02): 7-11 . 百度学术
    2. 周红伟,刘胜勇,江勇,薛卫,高文霞. 经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临床效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22): 130-13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11
  • HTML全文浏览量:  2118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2-1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4-24
  • 刊出日期:  2023-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