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非职业性成人患者176例血铅水平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分析

王秀芳 施红伶 周文刚 刘天云 朱为梅 冯艳慧 陈科容 周盛

朱丽波, 许艳花, 李金粉, 胡雪, 鲁春燕, 陆昆, 段留艳, 李焕义. 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血管通路穿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4): 117-12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15
引用本文: 王秀芳, 施红伶, 周文刚, 刘天云, 朱为梅, 冯艳慧, 陈科容, 周盛. 非职业性成人患者176例血铅水平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4): 106-11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24
Libo ZHU, Yanhua XU, Jinfen LI, Xue HU, Chunyan LU, Kun LU, Liuyan DUAN, Huanyi LI.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Neonates with Vascular Access Difficultie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4): 117-122.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15
Citation: Xiufang WANG, Hongling SHI, Wengang ZHOU, Tianyun LIU, Weimei ZHU, Yanhui FENG, Kerong CHEN, Sheng ZHOU. Analysis on the Blood Lead Level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ypertension in 176 Non-occupational Adult Patient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4): 106-111.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24

非职业性成人患者176例血铅水平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分析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424
基金项目: 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内设研究机构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6NS33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秀芳(1988~),女,云南宣威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环境与职业卫生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施红伶,E-mail:kmshl1@126.com

  • 中图分类号: R135.1+1

Analysis on the Blood Lead Level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ypertension in 176 Non-occupational Adult Patients

  • 摘要:   目的  调查非职业性成人血铅水平及其分布特点,分析血铅超标的影响因素和其与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关系。  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浓度,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影响血铅水平的潜在因素和高血压的患病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 ( restrictive cubic spline,RCS) 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血铅超标的影响因素和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  结果  非职业性成人血铅含量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Q)为(0.031±0.020) mg/L,血铅超标率为13.0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职业性成人年龄>60岁比年龄≤60岁血铅超标的概率降低88%(P < 0.05);饮酒比不饮酒的血铅超标的概率增加3.014倍(P < 0.05);血铅超标将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2.87倍(P < 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铅超标将会导致高血压发生的概率增加7.66倍(P < 0.05),当血铅值≥0.031 mg/L,血铅常用对数值(lgpb)与高血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整体关联性检验χ2 = 10.26,P = 0.001,非线性检验χ2 = 8.87,P = 0.012),并随血铅含量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结论  非职业性成人血铅水平超标将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加强对铅超标高危因素的认识,减少接触,减轻血铅超标的损害。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置入导管,导管管端位置定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操作技术。PICC具有操作简单、体内留置时间长、无需反复穿刺、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及肠外营养液对血管内膜刺激损伤的优点,是为患儿提供生命的重要通道,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1-3]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成功置入PICC管的重要条件是患儿的血管条件良好,可以直视或触及;对于血管弹性差、看不到、摸不到,传统盲穿的穿刺次数、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及留置时间的增加会造成患儿不必要的损伤[4-8]。而如何成功在新生儿置管仍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问题。本科室对于血管评估穿刺困难的患儿应用超声引导进行穿刺,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同一组专业的PICC管理团队小组评估为穿刺困难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对血管穿刺困难的患儿进行PICC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穿刺困难是指:血管不可以直视、触及、弹性差、看不到、摸不到评估为PICC穿刺困难。纳入标准:(1)长期需肠外营养治疗大于7 d ;(2)需输入高渗液体;(3)经静疗小组专科护士会诊; (4)家属同意置入PICC,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肠外营养治疗少于7 d的新生儿;(2)存在血液凝固障碍异常者;(3)评估可穿刺部位皮肤的完整性及是否感染; (4)有血栓病史;(5)家属不同意置入PICC操作,未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昆明市儿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03-046-K01)。

    对照组与观察组PICC置入人员均为新生儿科同一组专业的2名PICC管理团队小组成员完成,其在新生儿工作时间均为10 a以上,且均为昆明市儿童医院的儿童重症专科护士、静脉治疗专科护士。

    1.2.1   对照组采取传统盲穿置管

    置管前选择评估血管,常规消毒铺巾,建立最大无菌屏障,用带导管鞘的穿刺针对选择的外周血管进行穿刺,穿刺针见到回血后再进0.1cm,并撤出穿刺针芯。将1.9Fr导管沿导入鞘缓慢地送入预测量长度,撕去血管鞘。置管过程中可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endo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phy,EC-ECG)观察腔内心电图特异性P波波幅与R波波幅的比例来确定导管管端的定位,定位准确率为89.6%~94.9%,增加了穿刺后导管定位的一次性完成率[9-10]。导管送入预定位置后,再次核对置入导管的长度,将PICC导管进行固定,置管完毕,按压穿刺点,并拍摄X射线片确认PICC导管管端到达的具体位置。

    1.2.2   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置管

    对穿刺困难的患儿采取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治疗。超声仪为深圳科曼U8B心电多普勒超声检测仪。由具有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高级PICC专业技术专科护士证书获得者进行超声操作引导穿刺,穿刺者对穿刺静脉进行选择,并对血管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建立最大无菌屏障,超声操作者将带有婴幼儿超声探头的超声机放在方便穿刺操作者正视超声屏幕的位置,见图1;将无菌耦合剂涂在超声探头上,同时将无菌探头罩罩在其上的导联线;超声操作者右手持探头将探头横轴探测血管,超声操作者屏幕上显示的血管横截面对穿刺者进行指导[2],保持探头对皮肤无压力,如横截面可见动静脉同行,动脉可看见搏动,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肢,右手持穿刺针在血管横截面下方0.5~1 cm处15°~20°进行穿刺[11],见图2;穿刺过程手眼合一,同时目视超声仪显示屏上的显示,当穿刺针进入血管时,可实时观察针尖的位置,可见到血管中央的亮点,见图3;此亮点为针尖,穿刺针见到回血后再进0.1 cm,并撤出穿刺针芯。其余操作过程步骤与传统盲穿组相同。

    图  1  操作者直视屏幕
    Figure  1.  Screen view for operator
    图  2  血管横截面下0.5~1cm
    Figure  2.  0.5 ~ 1cm below the cross section of blood vessels
    图  3  血管中央一光亮点
    Figure  3.  A bright spot in the middle of the vessel
    1.2.3   穿刺后的维护

    2组患儿穿刺后的维护均由PICC管理小组完成。PICC冲管及封管:为预防PICC导管阻塞,应进行有效导管的冲管及封管,冲管和封管之前,应对导管连接所有面进行消毒,并采用脉冲式冲管。使用所有药品前后均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导管冲管,0.9%氯化钠冲管的溶液量应为PICC导管最大容积的2倍,冲管频率应视冲管需求而定,用药前后、2种药物使用之间及导管有回血时均须要对PICC进行冲管。封管选用稀释肝素溶液,封管溶液容积应不少于PICC导管与附加装置(如三通管及肝素帽)容量之和的1.2倍,封管溶液稀释肝素浓度为 1~10 IU/mL。敷料选择及更换:PICC导管需完全覆盖在透明敷料下,穿刺置管后24 h内使用无菌透明敷料与纱布敷料覆盖置管穿刺处,并在第1个24 h进行无菌透明敷料的更换,以后每7 d更换1次,在使用过程中如透明敷料浸湿、松动、卷边、污染时应及时更换[1]

    (1)平均穿刺次数:对2组患儿的穿刺次数进行登记,并对登记的穿刺次数结果算出平均值;(2)平均置管时长:2组患儿均从第1次皮肤消毒到穿刺后导管固定结束的时间,并对2组的时间结果算出平均值; (3)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2组患儿的每次穿刺的次数进行登记,并对2组研究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统计计算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4)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对2组患儿PICC导管尖端达到预期位置进行统计登记,并计算出一次性成功率;(5)记录2组患儿穿刺时并发症以及穿刺后维护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由2名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独立录入并核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bar x \pm 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研究的104例患儿中,男性 53 例(50.96%),女性51例(49%)出生日龄为(15.26±9.77) d,穿刺时体重 (3.28±0.80) kg。2组患儿的性别、穿刺日龄、穿刺体重、有创呼吸机支持、无创呼吸机支持、穿刺部位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  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n(%)/($ \bar x \pm s$)]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bar x \pm s$)]
    项目对照组(n = 52)观察组(n = 52)χ2/tP
    性别 0.346 0.556
     男性 25(48.1) 28(53.8)
     女性 27(51.9) 24(46.2)
    穿刺日龄(d) 15.31 ± 9.54 15.21 ± 9.99 0.052 0.958
    穿刺体重(kg) 3.30 ± 0.81 3.26 ± 0.79 0.029 0.977
    有创呼吸机支持
     是 6(11.5) 7(13.5) 0.088 0.767
     否 46(88.5) 45(86.5)
    无创呼吸机支持
     是 11(21.2) 9(17.3) 0.248 0.619
     否 41(78.8) 43(82.7)
    穿刺部位 0.082 0.941
     腋静脉 22(42.3) 17(32.7)
     股静脉 16(30.8) 22(42.3)
     贵要静脉 2(3.9) 4(7.7)
     肘正中静脉 6(11.5) 5(9.6)
     颈外静脉 6(11.5) 4(7.7)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的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  2  2组患儿穿刺就留置情况比较 ($ \bar x \pm s$
    Table  2.  Comparison of puncture indwell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bar x \pm s$
    项目对照组(n = 52)观察组(n = 52)t/χ2P
    穿刺次数(次) 1.92 ± 0.70 1.21 ± 0.49 5.992 < 0.001*
    置管时间(min) 40.77 ± 6.89 38.46 ± 4.45 2.031 0.044*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27/52(51.9) 45/52(86.5) 14.625 < 0.001*
    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24/52(46.2) 44/52(84.6) 16.993 < 0.001*
    留置时间(d) 21.13 ± 14.09 27.69 ± 15.78 2.236 0.028*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组患儿穿刺时均无气胸发生,观察组穿刺时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7%(4/52)低于对照组38.5%(2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867,P < 0.001),观察组单项并发症周围组织损伤和经皮氧饱和度下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穿刺后维护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7%(4/52)低于对照组,23.1%(1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727,P = 0.030)观察组穿刺后单项并发症维护期导管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有一定临床意义,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  3  2组患儿并发症比较 [n(%)]
    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项目对照组(n = 52)观察组(n = 52)χ2P
    穿刺时并发症
     周围组织损伤 9(17.3) 2(3.8) 4.981 0.026*
     经皮氧饱和度下降 11(21.1) 2(3.8) 7.121 0.008*
    穿刺后维护期并发症
     静脉血栓 1(1.9) 0(0.0) _# 1.000
     导管相关感染 6(11.5) 2(3.8) 2.167 0.141
     机械性静脉炎 5(9.6) 2(3.8) 1.378 0.240
      *P < 0.05;#Fisher确切概率法。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随着近年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立,新生儿成功救治率提高,疑难病例较多见,住院时间延长。普通的浅静脉留置针很难满足危重患儿疾病的治疗需求。根据2021年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及管理指南[1]符合置管适应症者均应置入PICC。而对于新生儿传统置入PICC选择穿刺血管时,无论选择可视、可触及或不可视及不可触及的血管都是进行传统盲穿刺。超声探头横轴和纵轴[2]引导下辅助PICC置管技术让操作者在穿刺前可在超声屏幕上直观地显示患儿血管的解剖结构位置及血管走向,根据超声音频信号探查到血管的具体位置,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特点,区分动脉和静脉,在经过充分评估后选择最佳穿刺点位置。因此,超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血管定位的精确性可观察到血管流速状况、血管内径的大小、血管壁上下两面的距离、血管管壁距表层的距离等,可评估血管条件[12],减少穿刺困难患儿的重复穿刺,增加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成功率提升同时也增加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3]

    有研究表明,床旁超声联合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中增加了穿刺及导管管端定位一次性完成率[14]。观察组及对照组在置入PICC导管过程中,置入成功后连接心电图机观察心电图机上是否出现特异性P波,观察P波波幅与R波的比例来确定导管管端的是否到达上腔静脉及下腔静脉,当P波波幅接近R波波幅的50%~70%时X线显示导管管端位于PICC最佳位置T4~T7;到达下腔静脉P/R≈20%~30%,X线显示导管管端位置在第8~10胸椎。因此在置管过程中使用IC-ECG观察P波波幅形态即可判断导管管端到达的位置,能快速识别PICC管管端的异位情况,可实时对导管进行调整[15-16]

    超声引导直接找到靶向穿刺血管减少穿刺次数,在穿刺过程反复穿刺找血管增加了置管时间,随着置管时间的增加提高了感染的机会[7, 17-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置PICC管的总时间及穿刺总次数均短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超声引导方法简单,减少护理人员精力的浪费、降低患儿皮肤损伤机会、增加其舒适度,减少可能发生的躁动,从而提高成功率。

    超声引导下置入PICC较传统盲穿用于置入PICC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效果显著,有研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操作性疼痛现状调查中表明,PICC穿刺可引起患儿的重度疼痛,而超声引导减少穿刺次数[20],在穿刺过程中减少周围软组织的损伤[14],并且更能有效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从而减少了患儿的疼痛刺激而引起的经皮氧饱和度下降[21]。反复的盲穿血管可增加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而造成机械静脉炎的发生[7, 22]。患儿的置管时间延长可增加置管患儿相关性血源感染的危险[1, 23],置管时间的缩短可有效的提高置管者的工作效率。但本研究仅纳入患儿百余例,对于气胸、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效果验证。

    综上所述,穿刺困难新生儿行PICC时,经超声引导可监测PICC导管管端的位置,在穿刺过程中可有效减少穿刺次数及置管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图  1  非职业性成人血铅超标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

    Figure  1.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cessive blood lead and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non-occupational adults

    表  1  不同血铅水平范围血铅超标分布情况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excessive blood lead in different blood lead levels

    血铅值(mg/L)n范围MQ百分比(%)
    0.001~0.099 153 0.001~0.093 0.028 0.026 86.93
    0.100~0.199 15 0.101~0.192 0.140 0.066 8.52
    0.200~0.249 4 0.220~0.246 0.245 0.020 2.27
    0.250~0.449 4 0.260~0.385 0.312 0.115 2.27
    ≥0.450 0 - - - -
    ≥0.100 23 0.101~0.385 0.170 0.124 13.07
    合计 176 0.001~0.385 0.031 0.020 100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性别非职业性成人血铅水平及血铅超标情况分析

    Table  2.   Analysis of blood lead level and excessive blood lead in non-occupational adults of different genders

    性别n血铅值(mg/L)ZP血铅超标情况χ2P
    范围MQn百分比(%)
    1490.002~0.3850.0310.031−1.280.2021912.750.7590.485
    27 0.001~0.2450.0280.0494 14.81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不同年龄段非职业性成人血铅水平及血铅超标差异情况分析

    Table  3.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blood lead level and excessive blood lead in non-occupational adults of different ages

    年龄(岁)n血铅值(mg/L)HP血铅超标情况χ2P
    范围MQn百分比(%)
    20~40230.013~0.3530.0520.11316.454< 0.001*834.7818.438< 0.001*
    41~60650.001~0.3850.0360.0421218.46
    61~85880.002~0.2600.0270.02333.41
    合计 1760.001~0.3850.03050.0202313.07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非职业性成人血铅超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4.   One-wa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non-occupational adult blood lead overload

    变量血铅正常血铅超标χ2POR(95%CI
    性别
     女 23 4
     男 130 19 0.09 0.770 1.19(0.37~3.82)
    年龄
     ≤60岁 68 20
     >60岁 85 3 10.97 0.001* 0.12(0.03~0.42)
    抽烟
     否 48 10
     是 105 13 1.31 0.253 0.59 (0.24~1.45)
    饮酒
     否 130 15
     是 23 8 5.01 0.025* 3.01(1.15~7.92)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5  非职业性成人血铅超标与高血压发患病情况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5.   One-wa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xcessive blood lead and hypertension in non-occupational adults

    血铅n高血压(n高血压患病率(%)χ2POR(95%CI
    未超标153149.15
    超标 23 939.134.910.027*2.87(1.13~7.29)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6  非职业性成人血铅超标与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  6.   Multifactor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blood lead exceedance and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non-occupational adults

    变量β值标准误Wald值POR(95%CI)
    年龄(>60岁)1.7620.51811.590.001*5.83(2.11~16.07)
    血铅超标2.0360.61411.000.001*7.66(2.30~25.52)
    常数 −2.7090.47332.79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王娟,孙敏,龙云芳. 铅接触工人职业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2,48(2):144-146.
    [2] 申媛,吴学文,孙虹. 铅神经毒性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7,34(2):178-180.
    [3] Al Osman M,Yang F,Massey I Y. Exposure routes and health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children[J]. Biometals,2019,32(4):563-573. doi: 10.1007/s10534-019-00193-5
    [4]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 GBZ 37—2015[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5] 林丹红,谢军花,杨春英,等. 23037例儿童和成人血铅水平及中毒率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3):1641-1643.
    [6] GBD 2017 risk factor collaborators. 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84 behavioural,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and metabolic risks or clusters of risks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Lancet,2018,392(10159):1923-1994. doi: 10.1016/S0140-6736(18)32225-6
    [7] 万欣宇,罗辉,黄莞莞,等. 广州地区2018年—2021年儿童血铅水平及其与红细胞参数的关系[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3,33(1):98-101.
    [8] Rosin A.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exposure to lead[J]. The Israel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IMAJ,2009,11(11):689-694.
    [9] 李依玲,闫贻忠,刘佳琳,等. 中国2017年成人膳食来源铅暴露所致心血管疾病疾病负担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22,38(5):557-562. doi: 10.11847/zgggws1137343
    [10] 田昊渊,庞妍,阎波,等. 辽宁省一般人群血和尿中铅水平研究[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6,29(1):8-11.
    [11] 张敏莉,顾小红. 成人600例血铅检测结果分析[J]. 重庆医学,2014,43(4):480-481.
    [12] 任兰,陈诹. 铅对孕妇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17,33(11):1568-1572.
    [13] 张红兵,黄亚铖,张恒东. 2018年江苏省9707名铅接触劳动者血铅水平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8(5):471-473.
    [14] 蔡畅. 油漆职业人群的血铅水平及其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15] 赵秋妮,张恒东,陈林,等. 某蓄电池厂工人血铅水平及其与血锌原卟啉的相关性[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7,34(4):311-315.
    [16] 顾明华,吕玲,章敏华,等. 上海市2012-2017年非传统严重铅污染行业作业人员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J]. 劳动医学,2018,35(9):816-820.
    [17] 金武,窦建瑞,朱道建,等. 长期低浓度铅负荷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0(1):26-30.
    [18] Scinicariello F,Abadin H G,Murray H E. Association of low-level blood lead and blood pressure in NHANES 1999–2006[J].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1,111(8):1249-1257. doi: 10.1016/j.envres.2011.08.011
    [19] Zeqiri N,Zeqiri S,Skenderaj S. Blood pressure evaluation at the workers exposed to lead[J]. Medical Archives,2012,66(2):92-93. doi: 10.5455/medarh.2012.66.92-93
    [20] Glenn B S,Bandeen-Roche K,Lee B K,et al. Changes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ssociated with lead in blood and bone[J]. Epidemiology,2006,17(5):538-544. doi: 10.1097/01.ede.0000231284.19078.4b
    [21] 郭恩谊,李金凤,付志斌,等. 铅作业工人早期铅损害监测指标研究[J]. 职业与健康,2017,33(4):448-451.
    [22] 曹艳梅,孔玉林,刘杰. 职业性铅超标对人群健康效应的研究[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8,036(12):943-946.
    [23] 郭新峰,陈文强. 不同铅接触水平对作业人员血压,血脂的影响[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1,34(3):243-245.
    [2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 [1] 王华炜, 孟照辉, 陆亚南, 黄钊, 许君, 陈丽星.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 赵晓丽, 岳薇薇, 苗文清, 钱净, 朱丹, 李穗雯, 杨悦林, 黎海生, 胡大春.  高血压患者NPR-C基因A-55C位点多态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3] 朱为梅, 华鹏, 罗宇超, 杨红玲, 李亚山, 赵红宇.  低铅染毒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肪酸分解加重其肝脏损伤,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4] 董玲, 彭云珠, 黄橙, 黄钊, 陈丽星.  云南大理白族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5] 路轶晴.  CYP4A11和载脂蛋白B、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金铭.  老年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的综合性干预效果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罗兰.  云南彝族男性AT1R A1166C、AGT M235T多态性及血生化指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常颂桔.  苯溴马隆对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尿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邱炜, 陈莹, 胡秀, 赵红宇.  云南某地区儿童及青少年铅中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郝应禄.  难治性高血压经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1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吴菲.  急性职业性砷化氢中毒诊治的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李文宏.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透患者高血压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张红珊.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Hcy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黄红.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变化与血管紧张素II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李淑娟.  云南省罗平县高血压的患病现状及经济负担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陆铮.  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张蕾.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12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刘泽飞.  额部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木丽仙.  耳针对兔急性实验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GABABR1基因多态性与OSAHS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期刊类型引用(2)

    1. 刘奕,王繁,沈奇,谢奇朋,虞慧君,余小挺. 母体重金属含量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分析. 浙江医学. 2024(02): 196-198+209 . 百度学术
    2. 肖敏敏,张宜强. 13例服用中药偏方致铅中毒患者诊疗分析.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05): 615-61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图(1) / 表(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00
  • HTML全文浏览量:  1790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5-3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4-14
  • 刊出日期:  2023-04-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