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枣庄市市中区2019年至2022年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

刘向华

张培培, 崔佳丽, 刘红斌, 唐当柱, 杨艳, 李德光. 草乌甲素4种皮肤屏障模型家兔在体透皮吸收对比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4): 26-3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04
引用本文: 刘向华. 枣庄市市中区2019年至2022年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5): 43-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21
Peipei ZHANG, Jiali CUI, Hongbin LIU, Dangzhu TANG, Yan YANG, Deguang Li. Comparative Study on Transdermal Absorption of Bulleyaconitine A in Four Skin Barrier Models of Rabbit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4): 26-3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404
Citation: Xianghua LIU. Test Result Analysis of the Drinking Water in Shizhong District Zaozhuang City from 2019 to 2022[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5): 43-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21

枣庄市市中区2019年至2022年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521
基金项目: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7WS47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向华(1968~),女,山东枣庄人,医学本科,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食品、水质理化检验及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工作

  • 中图分类号: R123

Test Result Analysis of the Drinking Water in Shizhong District Zaozhuang City from 2019 to 2022

  • 摘要:   目的  探讨枣庄市市中区2019年至2022年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  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枣庄市市中区生活饮用水标本859份为对象,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对收集标本中常见的微生物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参考有关标准判定。  结果  859份生活饮用水标本中检测合格802份,总体合格率为93.36%。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6.04%(微生物大肠菌落合格率最低,为95.11%);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砷、镉、铜、锌、汞、硒、铅检测合格率均为100.0%;2019年与2022年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781,P = 0.005);出厂水样合格率、末梢水样合格率、水源水样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末梢水样合格率最低,出厂水样合格率最高;市级水厂合格率与镇级水厂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5.437,P = 0.000),即市级水厂合格率高于镇级水厂。  结论  枣庄市市中区2019年至2022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存在问题较多,且以微生物指标超标为主,相关部门应采取干预措施,强化饮水工程管理以时改善水质,保证居民安全饮水。
  • 草乌甲素(Bulleyaconitine A,C35H49NO10)是从滇西特有乌头属药用植物滇西嘟啦(Aconitum L.bulleyanum Diels)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见图1 A。具有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是1种活性极强的镇痛[1-10]、抗炎[11-18]的现代植物药。临床应用的草乌甲素制剂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719],草乌甲素剂量小、药效强,但是口服后胃肠不良反应较大,肝脏首过效应强,注射剂使用时注射部位长时间剧烈疼痛,透皮贴剂是其比较理想的给药剂型。首先,透皮贴剂可以维持相当平稳的血药浓度,显著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在副反应发生时及时中断给药,大大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其次,透皮贴剂可有效避免首过效应,提高治疗效果;再者,透皮贴剂可以维持长时间释药,减少用药次数,特别适合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另外,草乌甲素针对的疾病多为身体局部疼痛,而透皮给药[20-23]可以作为局部给药方式,使药物直达患处,避免全身给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图  1  化学结构式
    A:草乌甲素;B:次乌头碱。
    Figure  1.  Chemical structure

    本试验选择日本大耳白兔作为在体透皮试验动物,通过破损皮肤模拟临床外伤的皮肤状态、病理损伤模拟临床扭伤等内伤的生理状态,进行正常家兔正常皮肤、正常家兔破损皮肤、病理损伤正常皮肤、病理损伤破损皮肤在体透皮试验,对4种不同皮肤屏障模型家兔应用草乌甲素凝胶贴的药代动力学进行考察,比较不同皮肤屏障环境用药后透皮吸收的差异,全面准确评价不同皮肤、生理状态下草乌甲素凝胶贴的应用,为后期草乌甲素凝胶贴的继续开发应用提供非临床药代数据支持。为经皮给药制剂药理药效试验设计和安全性评价皮肤刺激性试验进行不同模型动物选择比较提供参考。

    1.1.1   实验仪器

    Agilent 1200SL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API 3200 Q-Trap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美国AB公司);Analyst 1.5工作站;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美国 Ohaus公司);Allegra 64R高速冷冻台式离心机(美国Backman公司);XW-80A涡旋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MD200氮吹仪(杭州奥盛仪器有限公司);宠物用电推剪(上海CODOS KP- 3000)。

    1.1.2   试药试剂

    草乌甲素凝胶贴(规格:4 mg/片,规格为6.5 cm×10.0 cm,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批号:20150619);草乌甲素对照品(见图1A,纯度≥9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530-200501);次乌头碱对照品(纯度≥98%,北京世纪奥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MUST-13011706),见图1B;醋酸铵(色谱纯,Adamas analysis reagent Co.,LTD,批号:22L11-C213);甲醇(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批号:I584507-113);甲酸(色谱纯,Adamas analysis reagent Co.,LTD,批号:10K11-F312)。薇婷脱毛膏(芦荟精华+维生素E)[利洁时家化(中国)有限公司]。

    1.1.3   实验动物

    普通级日本大耳白家兔24只,4种皮肤屏障模型,每组6只,雌雄各半,3~4月龄,2.1~2.8 kg,来源于昆明市艾尼莫实验动物养殖中心,许可证号:SCXK(滇)K2012-0002。本研究经云南白药集团创新研发中心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动(伦)IACUC-2018-32-2]。

    1.2.1   试剂配制

    (1)草乌甲素储备液及工作液。精密称取草乌甲素样品5.78 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231 mg/mL的草乌甲素标准贮备液,2~8 ℃保存。使用时先取出放至室温。每日根据用量,用甲醇稀释至所需浓度,摇匀,即得草乌甲素标准工作液。

    (2)内标储备液(次乌头碱)及工作液。 乌头碱样品4.86 mg,精密称定,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异丙醇∶二氯甲烷=1∶1的混合溶剂溶解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 0.0972 mg/mL的次乌头碱内标贮备液,2~8 ℃保存。使用时先取出放至室温。用适宜量程的移液器吸取上述内标储备液125 µL至50 mL容量瓶中,加适量异丙醇:二氯甲烷=1∶1的混合溶剂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243 ng/mL的次乌头碱内标工作液。

    1.2.2   LC-MS/MS检测条件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poroshell SB-C18柱(50 mm×4.6 mm,2.7 µm);流动相:10 mmol/L醋酸铵0.1%甲酸水溶液-甲醇(12:88,v/v);流速:0.5 mL/min;柱温:20 ℃;进样量:5 µL。

    质谱条件: ESI源,POS模式,MRM定量。草乌甲素 [M + H]+:m/z 644.4→584.3,次乌头碱 [M + H]+:m/z616.3→556.2。质谱参数:CUR:30.0,IS: 5500.0,TEM:600.00,GS1:60.00,GS2:60.00,ihe:ON,CAD:Medium,DP:72.0,EP:10.00。草乌甲素和次乌头碱的子离子扫描图,见图2

    图  2  子离子扫描图
    A:草乌甲素子离子扫描图谱;B:次乌头碱子离子扫描图谱。
    Figure  2.  Product iron chromatograms
    1.2.3   兔血浆样品处理测定方法

    精密取200 µL兔血浆样品,精密加入内标工作液10 µL,旋涡混匀,加入1 mL乙酸乙酯,旋涡3 min,后以 4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600 µL,氮吹至干,残渣加甲醇100 µL溶解, 15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至进样瓶中,5 µL进样。

    1.2.4   不同皮肤屏障环境家兔在体透皮试验

    (1)正常家兔正常皮肤透皮试验设计。日本大耳白兔6只,雌雄各半,动物禁食不禁水约12 h后,称重,体重为2.16~2.87 kg,将其放置于试验台上,用宠物电推剪先将左后肢近臀部待试验区域被毛尽量剔除干净,剔除过程中应注意勿将兔皮肤划伤。之后用薇婷脱毛膏涂敷于剔毛后皮肤8 min,刮匙去除膏体,用大量温水将脱毛剂冲洗干净,再将草乌甲素凝胶贴1片贴敷在待试验区域。分别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1 h、2 h、3 h、4 h、5 h、6 h、8 h、10 h,于耳中央动脉取血约1.0 mL,分离血浆,-20 ℃保存。按“1.2.3兔血浆样品处理测定方法” 测定血药浓度。

    (2)正常家兔破损皮肤透皮试验设计。日本大耳白兔6只,雌雄各半,动物禁食不禁水约12 h后,称重,体重为2.17~2.60 kg,将其放置于试验台上,用宠物电推剪先将左后肢近臀部待试验区域毛尽量剔除干净,剔除过程中应注意勿将兔皮肤划伤。将1号砂纸包裹在木棒上,然后在皮肤表面待试验区域轻轻摩擦2~3次,直至皮肤表面变为浅红即可。将草乌甲素凝胶贴1片贴敷在待试验区域。分别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1 h、2 h、3 h、4 h、5 h、6 h、8 h、10 h、12 h、24 h、36 h,于耳中央动脉取血约1.0 mL,分离血浆,-20 ℃保存。按“1.2.3兔血浆样品处理测定方法”测定血药浓度。

    (3)病理损伤家兔正常皮肤透皮试验设计。对比家兔软组织物理挫伤-砝码自由落体挫伤法和化学损伤-50%甘油肌肉注射法,造模后通过病理切片、造模影响因素、操作重现性、动物福利等方面进行对比,最后选定50%甘油肌肉注射法进行软组织化学损伤,获得病理损伤模型,将甘油与生理盐水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制成50%甘油(V/V),家兔称重,按照1.25 mL/kg.bw计算所需注射量,将家兔固定于试验台上,在家兔左后肢近臀部软组织进行注射,注射结束后,每日观察家兔精神状态、注射部位皮肤表面有无破损、红斑等异常,造模后第4天若各动物均无异常即可用于透皮试验。

    造模动物禁食不禁水约12 h后,称重,体重为2.44~2.83 kg,按“(1)正常家兔正常皮肤透皮试验设计”进行试验。

    (4)病理损伤家兔破损皮肤透皮试验设计。选择日本大耳白兔6只,雌雄各半,于在体透皮试验前第4 d,按“(3)病理损伤家兔正常皮肤透皮试验设计”,对各家兔左后肢近臀部进行病理损伤造模,每日观察动物一般状况,造模后第4天若各动物均无异常,造模动物禁食不禁水约12 h后,称重,体重为2.12~2.66 kg,按“(2)正常家兔破损皮肤透皮试验设计”进行皮肤破损后,即可用于透皮试验。

    4种皮肤屏障模型家兔草乌甲素血药浓度应用DAS 3.2.0实用药代计算程序进行药代参数计算。药代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 \bar x \pm s $)表示,采用SPSS 23.0软件对药代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组间方差齐的药代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或虽符合正态分布但组间方差不齐的药代参数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独立样本“克鲁斯卡尔-沃利斯单因素ANOVA检验(k个样本)”,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1   特异性

    本试验所建立的液质条件下,空白样品中杂质没有干扰,草乌甲素及内标次乌头碱峰形较好,两者保留时间分别为1.21 min和1.19 min,见图3

    图  3  专属性考察图
    A:空白兔血浆;B:草乌甲素-血浆加标;C:次乌头碱-血浆加标;D:草乌甲素-含药血浆。
    Figure  3.  Investingation of method specificity
    2.1.2   基质效应

    本实验针对低、中、高3个浓度,考察了空白兔血浆经提取后,内源性杂质对草乌甲素和内标次乌头碱的离子抑制情况。结果显示,草乌甲素兔血浆质控样品在 0.2050、3.275、52.50 ng/mL 3个浓度下的基质效应(n = 6)分别为92.49%、94.92%、97.28%;内标次乌头碱基质效应(n = 6)分别为91.32%、94.55%、103.07%。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色谱条件下可忽略基质效应的影响。

    2.1.3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以草乌甲素血浆药物浓度C(分别为 0.025500.051000.20500.8200、3.275、13.10、52.50 ng/mL)为横坐标,草乌甲素峰面积(Ab)和内标峰面积(Ah)比值为纵坐标Y,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权重系数w=1/C2,正常家兔正常皮肤与病理损伤家兔正常皮肤回归方程为:Y=0.0397C+ 0.000957(r2= 0.9968),权重系数w=1/C2,药物浓度与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 0.02550~52.50 ng/mL,最低定量限为 0.02550 ng/mL(S/N>10)。

    2.1.4   精密度和准确度

    制备浓度分别为 0.2050、3.275、52.50 ng/mL的草乌甲素兔血浆质控样品,按“1.2.3兔血浆样品处理测定方法”项下操作,重复3 d,随行的标准曲线计算测定浓度,由实测浓度计算批内与批间精密度,每批实测浓度的平均值与理论浓度的比值为准确度,见表1

    表  1  LC-MS/MS测定兔血浆中草乌甲素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 $ \bar x \pm s$),n = 6]
    Table  1.  Determination of precision,accuracy and recovery of Bulleyaconitin A in rabbit plasma by LC-MS/MS [( $ \bar x \pm s $),n = 6]
    质控浓度
    (ng/mL)
    日内(n=6) 日间(n=18) 回收率
    n=6)(%)
    (ng/mL) 精密度(%) 准确度(%) (ng/mL) 精密度(%) 准确度(%)
    0.2050 0.2070± 0.01000 4.83 100.98 0.2002± 0.0179 8.94 97.66 81.74±1.67
    3.275 3.024±0.266 8.80 92.34 3.086±0.255 8.26 94.23 82.11±2.88
    52.50 50.98±2.45 4.80 97.10 54.39±4.14 7.61 103.60 87.21±2.5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2.1.5   提取回收率

    制备浓度分别为 0.2050、3.275、52.50 ng/mL的草乌甲素兔血浆质控样品,按“1.2.3兔血浆样品处理测定方法”项下操作,测定得草乌甲素与内标次乌头碱峰面积比值为PD

    精密移取200 μL空白兔血浆,不加目标物和内标,按“1.2.3兔血浆样品处理测定方法”项下操作提取后得到的含基质残渣,用浓度分别为 0.2460、3.930、63.00 ng/mL的草乌甲素、14.58 ng/mL次乌头碱工作液复溶,测定得草乌甲素与内标次乌头碱峰面积比值为PA。PD和PA的百分比即为提取回收率,见表1

    2.1.6   稳定性

    制备浓度分别为 0.2050、3.275、52.50 ng/mL的草乌甲素兔血浆质控样品,考察兔血浆样品于室温放置24 h、2~8 ℃存放24 h、于-20 ℃放置5 d、于-20 ℃放置5 d冻融3次的稳定性;同时考察按“1.2.3 兔血浆样品处理测定方法”项下操作处理后样品在室温及2~8 ℃放置3 d的稳定性,以随行的标曲计算测定浓度与理论浓度比较。准确度低、中、高浓度质控均在(100±15)%范围内,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草乌甲素稳定。

    物理挫伤和化学损伤造模后病理检查结果,镜下均可见程度不等的出血、肌纤维坏死,部分样本出现水肿、肉芽组织形成、瘢痕组织形成病变,说明病理损伤造模成功。但物理挫伤造模解剖时,偶见胸腔、腹腔均出血,肾脏、肝脏、脾脏均有一定损伤。造模效果不一致,且造模重复性差。化学损伤造模后形成的软组织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较一致,影响因素少,造模易成功,也更符合动物福利保护要求。因此,选定化学损伤-50%甘油肌肉注射法为本研究最适软组织病理损伤模型的造模方法,结果见图4图5

    图  4  物理挫伤病理检查(×10)
    A:出血、肌纤维坏死;B:出血;C:出血、水肿、肌纤维坏死;D:肉芽组织、瘢痕形成。
    Figure  4.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physical contusion(×10)
    图  5  化学损伤病理检查(×10)
    A:出血、肌纤维坏死;B:水肿、肌纤维坏死;C:肌纤维坏死、瘢痕形成;D:出血、肌纤维坏死、肉芽组织形成。
    Figure  5.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chemical damage(×10)

    AUC(0-t)、AUC(0-∞)、Cmax 3个药代参数在4种皮肤屏障模型家兔的变化趋势一致,由大至小的顺序为:正常家兔破损皮肤>病理损伤破损皮肤>病理损伤正常皮肤>正常家兔正常皮肤;Tmax由大至小的顺序为:病理损伤破损皮肤>正常家兔正常皮肤>正常家兔破损皮肤>病理损伤正常皮肤;t1/2z由大至小的顺序为:病理损伤破损皮肤>正常家兔破损皮肤>正常家兔正常皮肤>病理损伤正常皮肤;CL由大至小的顺序为:正常家兔正常皮肤>病理损伤正常皮肤>正常家兔破损皮肤>病理损伤破损皮肤,药代参数结果见表2,不同模型家兔药时曲线,见图6

    表  2  4种不同皮肤模型家兔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 $ \bar x \pm s$),n = 6]
    Table  2.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Bulleyaconitine A in rabbits with four different skin models [( $ \bar x \pm s$),n = 6]
    参数 正常家兔正常皮肤 正常家兔破损皮肤 病理损伤正常皮肤 病理损伤破损皮肤
    AUC(0-t)(μg/L·h) 2.199±2.204 25.117±16.462 2.682±1.834 20.834±11.167
    AUC(0-∞)(μg/L·h) 3.215±4.099 25.637±16.244 3.059±1.934 21.553±10.376
    Cmax(μg/L) 0.379±0.316 2.495±1.570 0.472±0.302 1.655±0.828
    Tmax(h) 3.667±1.033 3.5±1.378 3.167±0.983 4.833±1.472
    t1/2z(h) 3.573±2.725 9.533±10.476 3.071±0.885 13.244±22.289
    CL(L/h) 3882.402± 3555.427 362.47±446.772 1709.041±849.386 251.724±192.71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6  草乌甲素在4种不同皮肤模型家兔体内平均药-时曲线
    Figure  6.  The averag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of Bulleyaconitine A in rabbits with four different skin models

    皮肤状态是影响草乌甲素吸收、消除的主要因素,角质层是限制吸收的主要屏障,皮肤正常或破损,只要状态一致,是否受内伤,对于草乌甲素家兔透皮给药的吸收和消除没有显著性影响,吸收程度、消除能力与皮肤状态紧密相关,皮肤受到损伤,草乌甲素的透过量大幅升高、消除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消除速度却无明显影响,见 表3

    表  3  4种皮肤模型家兔体内主要药动学参数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
    Table  3.  Statistical result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bout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in rabbits with four different skin models
    药动参数
    显著性差异
    正常家兔正常皮肤-
    正常家兔破损皮肤
    病理损伤正常皮肤-
    病理损伤破损皮肤
    正常家兔正常皮肤-
    病理损伤正常皮肤
    正常家兔破损皮肤-
    病理损伤破损皮肤
    正常家兔正常皮肤-
    病理损伤破损皮肤
    P[AUC(0-t)(μg/L·h)] <0.016* <0.003* <0.522 <0.609 <0.02*
    P[AUC(0-∞)(μg/L·h)] <0.010* <0.002* <0.522 <0.615 <0.02*
    P[Cmax(μg/L)] <0.025* <0.025* <0.522 <0.273 <0.016*
    P[Tmax(h)] <0.817 <0.044* <0.411 <0.136 <0.143
    P[t1/2z(h)] <0.078 <0.055 <0.749 <0.337 <0.150
    P[CL(L/h)] <0.010* <0.006* <0.522 <0.423 <0.006*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病理损伤模拟内伤生理状态,皮肤正常时,与正常家兔正常皮肤相比,草乌甲素的吸收程度稍大、吸收速度稍快、消除能力稍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当皮肤破损时,病理损伤模拟内伤生理状态,与正常家兔破损皮肤相比,草乌甲素的吸收程度稍小、吸收速度稍慢、消除能力稍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 表3

    模拟外伤所致正常家兔破损皮肤、内外伤的病理损伤破损皮肤与正常家兔正常皮肤相比,草乌甲素吸收程度均大幅提高、消除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3。提示外伤或内外伤状态下,可能导致草乌甲素在体内蓄积,影响用药安全,后期对草乌甲素透皮贴剂进行药理药效、药代及毒代研究时,应选用模拟外伤所致的破损皮肤或内外伤的病理损伤破损皮肤模型同时进行对比研究,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

    由检测结果可知,草乌甲素凝胶贴在4种不同皮肤屏障模型6只家兔组内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推测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由于不同个体间皮肤角质层厚度或皮肤敏感程度不同,从而导致透过率差异。

    在实验中检测4种皮肤屏障模型家兔给药局部肌肉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给药局部肌肉的药物浓度平均值的大小顺序:正常家兔破损皮肤>病理损伤破损皮肤>病理损伤正常皮肤>正常家兔正常皮肤,与上述4种皮肤屏障模型家兔所获AUC、Cmax平均值的变化趋势一致。4种皮肤屏障模型,均呈现给药局部贴膏正下方肌肉药物浓度>血药浓度>未贴膏部位肌肉组织药物浓度,说明贴膏正下方肌肉组织为药物经皮进入后的富集区,即当草乌甲素从凝胶贴中透皮吸收到达肌肉组织后,缓慢富集在贴膏正下方的肌肉组织中,从而为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提供药效物质基础。由此可解释为何外用制剂临床经皮肤给药后,血浆中常常测不到药物,但是药物依然能在给药局部发挥药效作用的原因,提示在外用制剂药物浓度检测或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时可考虑采用实验动物给药局部肌肉组织进行检测。

    有学者进行正常与病理状态大鼠灌胃给药后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表明[24-29],病理状态会引起体内环境的变化,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均会产生影响,使正常与病理状态药动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进行正常与病理模型实验动物对比研究,助于临床精准治疗。本研究进行家兔经皮给药结果表明皮肤或肌肉状态不同,草乌甲素的透皮吸收药动参数差异较大,建议后期进行经皮给药制剂试验研究时,应根据药物特性、药理作用特点同时选择试验动物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甚至药物关联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的病理损伤模型的破损和(或)正常皮肤进行对比研究,将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经皮给药制剂作用特点和安全性。

  • 表  1  枣庄市市中区2019年至2022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结果

    Table  1.   Sanitary test results of drinking water in Shizhong district of Zaozhuang city from 2019 to 2022

    指标类型合格份数合格率(%)检测值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 825 96.04 < 100~1780
    大肠菌群 817 95.11 0~540
    理化指标 pH值 832 96.86 6.16~9.9
    总硬度 828 96.39
    色度 845 98.37 < 5~30
    浑浊度 831 96.74 0~11.7
    阴离子合
    成洗涤剂
    837 97.44
    硝酸盐 859 100.00 0.20~10.0
    亚硝酸盐 859 100.00 0.20~10.0
    氯化物 859 100.00 3.6~250
    硫酸盐 859 100.00 3.13~250
    氨氮 859 100.00 < 0.06
    溶解性
    总固体
    859 100.00 22~185.8
    耗氧量 831 96.74 0.03~3.9
    859 100.00 < 0.01
    841 97.90 < 0.01
    859 100.00 < 0.005
    841 97.90 < 0.05~0.53
    859 100.00 < 0.001
    859 100.00 < 0.001
    859 100.00 < 0.001
    859 100.00 < 0.001
    859 100.00 < 0.0020~0.01
    837 98.14 < 0.05~0.11
    843 98.14 < 0.008~0.2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枣庄市市中区不同年份生活饮用水检出合格率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qualified rate of domestic drinking water in different years in Shizhong district of Zaozhuang city

    年份标本份数合格标本数(n合格率(%)
    2019年 215 190 88.37
    2020年 225 213 94.67
    2021年 209 198 94.74
    2022年 210 201 95.17*
    χ2 11.772
    P 0.008
      两两比较,调整检验水准:α = 0.05/6 = 0.0083;与2019年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不同类型水质、级别水厂检出合格率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fied rate of different types of water quality and grade water plants

    不同类型水质、级别水厂标本份数(n合格标本数(n合格率(%)
    水质类型 出厂水样 364 356 97.80*#
    末梢水水样 244 211 86.48
    水源水水样 251 235 93.63*
    χ2 30.290
    P 0.000*
    水厂级别 市级水厂 476 466 97.90&
    镇级水厂 383 336 87.83
    χ2 35.437
    P 0.000*
      与末梢水水样比较,*P < 0.017;与水源水水样比较,#P < 0.017;与镇级水厂级别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任虹云,睢振江,杨利军,等. 滦州市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氟化物检测结果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22,38(4):387-389. doi: 10.7629/yxdwfz202204019
    [2] 陈蕾,陈宇鸿,林海江. 2017年-2020年温岭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10):1271-1274.
    [3] 梁坤,杨明飞. 余庆县2011-2020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贵州医药,2022,46(7):1150-1152. doi: 10.3969/j.issn.1000-744X.2022.07.080
    [4] 王舒,崔仲明,李继芳. 2014-2019年辽宁省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21,37(10):1388-1391.
    [5] 王玲,刘文艳,幸薇洁,等. 2015-2019年成都市龙泉驿区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1,37(9):1251-1255.
    [6] SO Tümay,Enocak A,Mermer A. A "turn-on" small molecule fluorescent sens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3+ ion in real sample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and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J].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2021,45(39):18400-18411. doi: 10.1039/D1NJ03462F
    [7] 黄小琴,龙英,潘媛,等.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碘及8~10岁儿童碘营养调查分析[J]. 疾病监测,2022,37(9):1-4.
    [8] 王静,鲍兴敏,孙璐,等. 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5):108-112. doi: 10.3969/j.issn.1673-1212.2022.05.025
    [9] 聂宏骞,赖宣丞,易长文,等. 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量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J].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6):555-559.
    [10] Watkins T,Askarinejad H,Yeo J. Investigation into effect of sonic drilling methodology on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results in dense sand[J].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2021,44(3):20190249. doi: 10.1520/GTJ20190249
    [11] 黄金明,马玉琴,任颖,等. 2019年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J].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21,40(2):114-117. doi: 10.3760/cma.j.cn231583-20200330-00064
    [12] 张润松,陈雨萍. 2016-2020年嵊州市学校直饮水消毒及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2):143-144.
    [13] 潘璐,王炳玲,王寅,等. 2014~2019年青岛市生活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估[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9(12):42-49,57.
    [14] Li M,Cheng J,Zou F,et al. Effects of pre-oxidation on residual dissolved aluminum in coagulated water: A pilot-scale study[J]. Water Research,2021,190(12):116682.
    [15] 朱良琪,邬晶晶,马雯爽,等.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丙烯酸测定法及不确定度分析[J]. 净水技术,2022,41(4):155-163.
    [16] 田道明,沈静萍,吴明月,等. 某部2013~2017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1,39(1):13-15. doi: 10.13704/j.cnki.jyyx.2021.01.004
  • [1] 李朋, 耿琼华, 樊庆素, 李学美, 张杰, 张子丽, 吴彩薇, 胡玉珍.  保山市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05
    [2] 李冬玲, 李丽华, 普冬, 王红英, 余婷婷, 白经.  昆明地区COVID-19患者多种生物样本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06
    [3] 徐建洪, 张秉坤, 施爱民, 杜琼.  安宁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病原体七联检阳性检测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1118
    [4] 任雁明, 熊积斌, 赵臣飞, 李晨曦, 管安琪, 徐子晴, 张开博, 张瑞林, 李树华.  人体血液中丙酮对乙醇检测结果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428
    [5] 马志强, 王霖, 罗煜, 瞿春燕, 李保萍, 马云珊, 董睿, 吴艳蓉, 赵金花, 许娅琳.  COVID-19患者粪便核酸检测结果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杨慧波, 虞闰六, 缪勤, 刘德良.  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李怡, 廖斌, 李婕, 梁军, 雷红涛, 唐松源, 甘源.  2010~2015年昆明市嫖客人群艾滋病监测哨点的结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刘洋, 黄娅娟, 廖婧, 孙春意, 翟淑娟, 周红林.  宫颈病变中应用FISH技术检测C-MYC基因及HC2技术、SPR技术检测HPV结果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肖文联, 顾小利, 马逸飞.  2015年至2017年柳州市噪声作业人员专项检查的结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赵云红, 傅大干, 唐一吟, 郝芳, 史峭铭, 张丽娟.  昆明市2015年至2016年城市乳腺癌高风险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李贵梅, 陈卫文, 徐应波, 殷晓娥.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程晟, 余咏梅, 崔云华, 徐学梅, 邱吉蔚.  尘螨变应原皮内试验与血清IgE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王胜虎.  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与手工酶联免疫法的检测结果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王福科.  膝关节术后感染20例四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孙虹.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酶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一致性的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石朝凯.  2010年~2012年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孙鹥.  云南省妇科门诊女性HPV检测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孙双凤.  云南省元谋县河西、帕郎村改水前后饮用水水质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昆明市四城区肾血透病人HIV阳性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郭亚梅.  景洪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814
  • HTML全文浏览量:  1935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2-0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5-13
  • 刊出日期:  2023-05-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