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应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体会

他林昆 李云燕 金有靓 徐飞 陆永萍 黄燕玲

黄友, 李国晖, 刘杜丽, 余孜孜, 左梅, 李芹, 吕波, 蔡乐.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9): 42-4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07
引用本文: 他林昆, 李云燕, 金有靓, 徐飞, 陆永萍, 黄燕玲. 应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体会[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6): 76-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20
You HUANG, Guohui LI, Duli LIU, Zizi YU, Mei ZUO, Qin LI, Bo LYU, Le CAI.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ustering of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of Han Majority and Ha Ni Ethnic Minority in Rural District of Mojiang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9): 42-48.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07
Citation: Linkun TA, Yunyan LI, Youliang JIN, Fei XU, Yongping LU, Yanling HUANG. 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Cleft Lip and Palat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6): 76-8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20

应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体会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20
基金项目: 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L-201616)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他林昆(1974~),男,云南陆良人,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超声工作

    通讯作者:

    黄燕玲,E-mail: 641287742@qq.com

  • 中图分类号: R445.1

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Cleft Lip and Palate

  • 摘要:   目的   探讨提供影像学依据,降低误诊、漏诊率的二维(2D)超声联合三维(3D)超声自由解剖成像 (Omni View) 技术在胎儿唇腭裂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37 434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都接受单独2D超声和联合三维Omni View技术检查,以自然分娩或引产后结果为金标准,对比2D超声和2D超声联合三维Omni View技术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准确性。   结果   经自然分娩或引产后证实胎儿唇腭裂共70例,2D超声确诊53例,2D超声联合三维Omni View技术确诊64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95,P = 0.012)。   结论   能直观显示病灶位置,明显提高胎儿唇腭裂检出率的2D超声联合三维Omni View技术,可帮助孕妇进行临床评估和咨询。
  •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在我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升高[2]。此外,随着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趋势较城市地区明显,高血压疾病负担的城乡差距逐渐扩大[34]。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56],同时在高血压患者中危险因素聚集也会影响其对血压的控制[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其中哈尼族是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既往研究[8]表明,不同民族之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存在不同,由此所产生的健康后果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探讨云南省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1.1   抽样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的方法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抽取调查对象。第一阶段将墨江县的15个乡/镇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划分为好和差2层,从每层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第二阶段采用概率比例抽样法在抽取的2个乡/镇中分别各随机抽取3个汉族和3个哈尼族聚集的样本村;第三阶段采用单纯随机抽样从所各样本村中随机抽取年龄≥60岁且在当地居住≥5 a的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纳入标准:年龄≥60岁;在当地居住≥5 a的汉族和哈尼族居民。排除标准:有重大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意识不清者;严重聋哑、行动不便者。本研究经昆明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KMMU2020MEC031),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样本量

    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 n = Z_{\alpha /2}^{2}\frac{(1-p)p}{{\delta }^{2}} $×deff确定样本量

    p取3种心血管疾病中患病率最低的疾病,既往研究[9]中脑卒中的患病率最低为0.018,δ通常取p的一半,设计效应deff取1.5,检验水准α=0.05。计算出样本量为1257人,考虑到5%~10%的无应答率,预计汉族和哈尼族各调查1383人。

    1.2.1   问卷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面访调查,该问卷在既往研究[10]中被证实信效度良好。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服务可及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习惯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家庭人均年收入根据中位数划分为高和低两类,≥6565元为高家庭人均年收入, < 6565元为低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服务可及性根据调查对象从居住地步行到最近的医疗卫生机构所用的时间是否超过30 min划分为好和差两类, < 30 min为医疗服务可及性好,≥30 min为差[11]

    1.2.2   体格检查

    按统一的标准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12]和血压的测量。其中,血压测量使用已校准的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15 min后,测量其坐位时的上臂血压,重复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时间为2 min,最终结果取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1.2.3   指标定义

    (1)高血压:本次调查3次血压测量平均收缩压(SBP)≥140 mm Hg 和 (或) 舒张压(DBP) ≥90 mm Hg;既往确诊为高血压患者或低于以上血压标准但目前使用降压药者,应当诊断为高血压[13]。(2)超重和肥胖:采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评价,其中24.0 kg/m2≤BMI < 28.0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14]。(3)中心性肥胖:以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评价,男性WC≥90.0 cm、女性WC≥85.0 cm为中心性肥胖[13]。(5)现在吸烟:截至调查时吸烟量≥100支或烟叶≥150 g,且在过去30 d里存在吸烟行为[12]。(5)被动吸烟:指非吸烟者每周至少1 d在家中或公众场所吸入吸烟者吐出的烟雾超过15 min[15]。(6)饮酒:饮酒≥1次/周[7]。(7)高盐饮食:钠盐摄入量≥6 g/d[16]。(8)缺乏体力活动:日常生活或工作8 h中坐着的时间超过4 h[17]。(9)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本研究中同一研究对象同时存在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现在吸烟、被动吸烟、饮酒、一日三餐不按时吃、蔬菜水果摄入频率 < 3 d/周、摄入腌制品≥3 d/周、摄入含油和脂肪多的食物≥3 d/周、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12种危险因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者视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8]

    采用Epi 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汉族和哈尼族合计人口数作为标准人口,采用直接法对高血压患病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进行年龄标化。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不同组别和不同民族间高血压患病率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高血压患病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 = 0.05。

    本次调查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各发放问卷1450份,收回有效问卷汉族1413份,哈尼族140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97.4%和96.7%。结果显示,汉族与哈尼族老年人性别构成无差异(P = 0.772),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其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汉族均优于哈尼族。调查人群基本特征情况见表1

    表  1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的基本人口学特征[n(%)]
    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Han majority and Ha Ni ethnic minority elderly in rural district of Mo Jiang county,Yunnan province[n(%)]
    特征汉族
    n = 1413
    哈尼族
    n = 1402
    χ2P
    性别0.0840.772
     男性686(48.5)673(48.0)
     女性727(51.5)729(52.0)
    年龄组(岁)71.298 < 0.001*
     60~64227(16.1)409(29.2)
     65~69465(32.9)420(30.0)
     70~74367(26.0)295(21.0)
     ≥75354(25.1)278(19.8)
    受教育程度137.946 < 0.001*
     文盲558(39.5)864(61.6)
     小学及以上855(60.5)538(38.4)
    家庭年人均收入11.6950.001*
     低742(52.5)826(58.9)
     高671(47.5)576(41.1)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64.186 < 0.001*
     好809(57.3)591(42.2)
     差604(42.7)811(57.8)
    总计1413(100) 1402(100)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4.5%和6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组中,汉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哈尼族(χ2 = 6.403、4.146、9.994,均P < 0.05),而在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组中高血压患病率则低于哈尼族(χ2 = 9.152,P < 0.05);经过年龄标准化调整后,汉族男性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低于哈尼族男性(χ2 = 5.152,P < 0.05)。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 = 12.006、18.009,P < 0.01)。此外,汉族中女性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χ2 = 5.603、34.685,均P < 0.05)。见表2

    表  2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
    Table  2.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between Han majority and Ha Ni ethnic minority elderly in rural district of Mo Jiang county,Yunnan province
    特征 汉族 哈尼族
    人数(n 患病率 (%) 标化患病率(%) 人数(n 患病率 (%) 标化患病率(%)
    性别
     男 421 61.4b 60.7ab 444 66.0 66.6
     女 490 67.4a 67.1a 445 61.0 61.8
    年龄组(岁)
     60~64 136 59.9 59.9 230 56.3 56.3
     65~69 280 60.2 60.2 259 61.7 61.7
     70~74 243 66.2 66.2 206 69.8 69.8
     ≥75 252 71.2c 71.2c 194 69.8c 69.8c
    文化程度
     文盲 351 62.9 62.7 544 63.0 63.8
     小学及以上 560 65.5 64.8 345 64.1 64.6
    家庭年人均收入
     低 448 60.4b 60.0b 523 63.3 64.1
     高 463 69.0 68.5 366 63.5 64.4
    医疗服务可及性
     差 337 55.8ab 55.5ab 517 63.7 64.7
     好 574 71.0a 70.4a 372 62.9 63.4
    合计 911 64.5 64.0 889 63.4 64.2
      与哈尼族比较,aP < 0.05,与同民族不同特征组比较,bP < 0.05,χ2趋势检验c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分别为90.4%和86.9%,汉族略高于哈尼族(χ2 = 8.926,P < 0.05);其中在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组中汉族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高于哈尼族(χ2 = 18.806、15.265、21.040,均P < 0.01)。汉族中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更高以及医疗服务可及性更好的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更高(χ2 = 5.517、8.522、21.408,均P < 0.05);哈尼族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高于女性(P < 0.01)。此外,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不同数量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在女性、60-64岁年龄组、≥75岁年龄组、小学及以上组、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组中均存在差异(均P < 0.05)。见表3

    表  3  云南墨江县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情况[n(%)]
    Table  3.  Prevalence of CVD risk factors between Han majority and Ha Ni ethnic minority elderly in rural Mo Jiang county,Yunnan province[n(%)]
    特征 汉族 哈尼族
    聚集人数
    (聚集率)
    标化
    聚集率(%)
    聚集数量 聚集人数
    (聚集率)
    标化
    聚集率(%)
    聚集数量
    2个 3个 4个 ≥5个 2个 3个 4个 ≥5
    性别
     男 629
    (91.7)
    91.7 121
    (17.6)
    153
    (22.3)
    157
    (22.9)
    198
    (28.9)
    626
    (93.0)
    93.0b 95
    (14.1)
    177
    (26.3)
    180
    (26.7)
    174
    (25.9)b
     女 649
    (89.3)a
    89.2a 138
    (19.0)
    184
    (25.3)
    162
    (22.3)
    165
    (22.7)a
    592
    (81.2)
    81.2 187
    (25.7)
    216
    (29.3)
    122
    (16.7)
    67
    (9.2)
    年龄(岁)
     60~64 204
    (89.9)
    89.9 33
    (14.5)
    43
    (18.9)
    54
    (23.8)
    74
    (32.6)a
    358
    (87.5)
    87.5 82
    (20.0)
    114
    (27.9)
    89
    (21.8)
    73
    (17.8)
     65~69 424
    (91.2)
    91.2 82
    (17.6)
    112
    (24.1)
    111
    (23.9)
    119
    (25.6)
    365
    (86.9)
    86.9 72
    (17.1)
    111
    (26.4)
    102
    (24.3)
    80
    (19.0)
     70~74 332
    (90.5)
    90.5 70
    (19.1)
    101
    (27.5)
    77
    (21.0)
    84
    (22.9)
    252
    (85.4)
    85.4 54
    (18.3)
    89
    (30.2)
    60
    (20.3)
    49
    (16.6)
     ≥75 318
    (89.8)
    89.8 74
    (20.9)
    81
    (22.9)
    77
    (21.8)
    86
    (24.3)a
    243
    (87.4)
    87.4 74
    (26.6)
    79
    (28.4)
    51
    (18.3)
    39
    (14.0)
    文化程度
     文盲 49
    (88.2)b
    87.8b 124
    (22.2)
    148
    (26.5)
    116
    (20.8)
    104
    (18.6)b
    740
    (85.6)
    85.7 199
    (23.0)
    241
    (27.9)
    184
    (21.3)
    116
    (13.4)b
     小学及以上 786
    (91.9)
    92.0a 135
    (15.8)
    189
    (22.1)
    203
    (23.7)
    259
    (30.3)a
    478
    (88.8)
    88.6 83
    (15.4)
    152
    (28.3)
    118
    (21.9)
    125
    (23.2)
    家庭年人均收入
     低 655
    (88.3)b
    88.3b 152
    (20.5)
    194
    (26.1)
    162
    (21.8)
    147
    (19.8)b
    722
    (87.4)
    87.2 176
    (21.3)
    219
    (26.5)
    184
    (22.3)
    143
    (17.3)
     高 623
    (92.8)a
    92.8a 107
    (15.9)
    143
    (21.3)
    157
    (23.4)
    216
    (32.2)a
    496
    (86.1)
    86.3 106
    (18.4)
    174
    (30.2)
    118
    (20.5)
    98
    (17.0)
    医疗服务可及性
     差 521
    (96.3)b
    86.1b 134
    (22.2)
    155
    (25.7)
    125
    (20.7)
    107
    (17.7)b
    708
    (87.3)
    87.3 156
    (19.2)
    230
    (28.4)
    171
    (21.1)
    151
    (18.6)
     好 757
    (93.6)
    93.6a 125
    (15.5)
    182
    (22.5)
    194
    (24.0)
    256
    (31.6)a
    510
    (86.3)
    86.1 126
    (21.3)
    163
    (27.6)
    131
    (22.2)
    90
    (15.2)
    合计 1278
    (90.4)a
    90.4a 259
    (18.3)
    337
    (23.8)
    319
    (22.6)
    363
    (25.7)a
    1218(86.9) 86.8 282
    (20.1)
    393
    (28.0)
    302
    (21.5)
    241
    (17.2)
      与哈尼族比较,aP < 0.05,与同民族不同特征组比较,b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高血压患病与否作为因变量(0 = 否,1 = 是),控制性别(0 = 男,1 = 女)、年龄(岁)、文化程度(0 = 文盲,1 = 小学及以上)、家庭人均年收入(0 = 低,1 = 高)、医疗服务可及性(0 = 差,1 = 好)5个因素的影响后,分析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与否以及不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数量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是汉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P < 0.05),见表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中,聚集4种和≥5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个体均相较于不存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具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均P < 0.05),见表5

    表  4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
    Table  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ustering of CVD risk factors and hypertension
    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POR95%CI
    汉族
     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聚集0.4640.1876.1130.013*1.590(1.101-2.296)
     (对照组:否)
    哈尼族
     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聚集0.2790.1642.8830.0901.321(0.958-1.822)
     (对照组:否)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5  不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数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
    Table  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number of clustering of CVD risk factors and hypertension
    变量偏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POR95%CI
    汉族
     不存在危险因素聚集1
     聚集2种危险因素0.1670.2180.5850.4441.181(0.771 − 1.810)
     聚集3种危险因素0.3080.2102.1450.1431.361(0.901 − 2.054)
     聚集4种危险因素0.5170.2155.7720.016*1.676(1.100 − 2.555)
     聚集≥5种危险因素0.9090.21917.200 < 0.001*2.482(1.615 − 3.813)
    哈尼族
     不存在危险因素聚集1
     聚集2种危险因素0.2040.1941.090.2951.226(0.838 − 1.794)
     聚集3种危险因素0.0800.1820.1910.6621.083(0.758 − 1.546)
     聚集4种危险因素0.4210.1934.7510.029*1.524(1.043 − 2.226)
     聚集≥5种危险因素0.8740.21217.039 < 0.001*2.397(1.583 − 3.63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农村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4.5%和63.4%,低于白族[18](72.8%),但远高于我国农村[19](53.2%)、广西壮族[20](52.0%)和既往云南农村[21](50.6%)老年人的患病率水平,提示该地区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不容忽视。汉族女性、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哈尼族,其原因可能与这部分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汉族比哈尼族更高有关。此外,汉族中家庭人均年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这部分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也更高,这可能与收入更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更好的老年人健康意识更好,且更为容易获取医疗服务,导致高血压的检出率更高有关。既往研究[22]表明,高龄老年人群是高血压患病的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因此,未来的高血压防控工作要因地制宜,加大对经济条件落后、居住较为偏远老年人群的健康宣教,提高高血压的检出率,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血压;同时加大对高龄老年人群血压水平的监测,降低高血压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调查结果显示,汉族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略高于哈尼族,这与既往部分研究中汉族心血管病因素聚集率高于少数民族的研究结果一致[15],提示汉族老年人群可能存在更高的心血管病患病风险。汉族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更高的老年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率也更高,这与王柳森等[23]对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老年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应对该部分人群进行重点防控。此外,哈尼族男性心血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率高于女性,这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2425],提示男性更可能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其原因可能与男性吸烟率和饮酒率远高于女性有关[26]。因此,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大力提倡戒烟戒酒,积极引导农村老年人群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考虑民族异质性和性别差异,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和聚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是汉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在哈尼族老年人中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并没有发现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其原因可能与2个民族暴露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种类、聚集模式和数量不同有关。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汉族和哈尼族老年人中,存在4种或5种及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均能够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相关研究也表明[7],危险因素聚集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血压水平会随着危险因素聚集数量增加而升高。因此,应重点对存在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的个体施加干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数量,降低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发生、发展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 图  1  正常腭部三维Omniview技术成像

    ST:牙槽骨;SP:软腭;CH:鼻后孔。

    Figure  1.  3D Omni View imaging of normal palate

    图  2  唇裂并硬腭裂

    Figure  2.  Cleft lip and hard palate

    图  3  唇裂并软腭裂

    Figure  3.  Cleft lip and soft palate

    图  4  双侧唇裂并完全腭裂

    Figure  4.  Bilateral cleft lip with complete cleft palate

    表  1  超声检查结果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results (n)

    组别 自然分娩
    或引产后
    的结果
    2D
    超声
    2D超声联合
    三维Omni
    View技术
    单纯性唇裂 Ⅰ度 4 2 4
    Ⅱ度 4 4 4
    Ⅲ度 1 1 1
    唇裂并上牙槽突裂 7 6 7
    唇裂并不完全性腭裂 3 2 2
    唇裂并完全性腭裂 47 34 42
    唇腭裂合并其他系统畸形 4 4 4
    下载: 导出CSV

    表  2  胎儿唇腭裂的妊娠结局

    Table  2.   Pregnancy outcomes of fetal cleft lip and palate

    序号 n 唇腭裂类型 合并其他系统畸形 妊娠结局
    1 1 左侧唇腭裂 主动脉发育不良、双上腔静脉 终止妊娠
    2 1 左侧唇腭裂 脑膜膨出、心脏外翻 终止妊娠
    3 1 双侧唇腭裂 双侧脉络丛囊肿、左手拇指掌骨缺失 终止妊娠
    4 1 右侧唇腭裂 右手重叠指、左手少指、左足并趾、小下颌、单心室、单心房、
    双上腔静脉、肺动脉狭窄合并动脉导管缺如
    终止妊娠
    5 9 单纯性唇裂 足月产
    6 20 单纯性唇腭裂 终止妊娠
    下载: 导出CSV
  • [1] 李胜利, 罗国阳. 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 第2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721-763.
    [2] 孙会凤,向正兰. 三维超声对胎儿正常唇及唇裂的诊断评价并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对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19-222.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5.145
    [3] 王丽敏,郑丽,尚宁,等.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新技术在评价胎儿腭裂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4):1977-1982.
    [4] 卢瑾. 四维超声诊断中孕期胎儿唇腭裂的临床价值与探讨[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5):64-65.
    [5] 李泽红,黄晶,李玉凤,等. 2012~2016年山西省围产儿神经管畸形监测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26(6):90-91,69. doi: 10.13404/j.cnki.cjbhh.2018.06.036
    [6] 成晨,杨颖,王卫云,等. 142例胎儿唇腭裂的超声诊断与遗传因素分析[J].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20,12(1):6-9.
    [7] 梁萍,陶宗欣,杨稀月,等. 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诊断孕早期胎儿腭裂的价值[J]. 广西医学,2013,42(12):1596-1598.
    [8] 曾惠舒,陈艳珊,黄晓虹,等. 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腭裂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21(3):134-135.
    [9] 樊静蓉,张挺婷 杨芳洁. 四维超声诊断中孕期胎儿唇腭裂的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44(2):123-125.
    [10] 王见容,王彬,多涛,等. 二维超声特殊切面联合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在胎儿唇腭中的应用[J]. 宁夏医学杂志,2022,44(2):123-125.
    [11] 林艺韵,王彦,陈艳珊,等. 评价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1):64-65. doi: 10.3969/j.issn.2096-3807.2021.11.031
    [12] Lakshmy S R,Deepa S,Rose N,et al. First-trimester 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palatine clefts: a novel diagnostic approach[J]. J Ultrasound Med,2017,36(7):1379-1414.
    [13] 姚彩,王继伟,刘燕娜. 自由解剖平面联合容积对比成像的概述及应用[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8,15(9):644-648.
    [14] 何光智,张辉,杨建恩,等. 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新技术在胎儿腭显示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10(10):818-826.
    [15] 张彩艳.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孕中期胎儿唇腭裂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黑龙江医学杂志,2022,46(14):1718-1720.
  • [1] 宋文娟, 马雪娟, 孙钺, 谷颖, 叶雨佳, 李姝墨, 葛菲, 刘利萍, 赵月, 王钰.  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心脏毒性评估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217
    [2] 马璠, 吴潇潇, 褚希临, 张英.  盆底三维超声在评估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16
    [3] 黄淼, 徐飞, 尹爱桃, 陆永萍, 尹娇, 黎婷.  二维超声联合SWE技术在孕产妇腹直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17
    [4] 闵杰青, 田锦润, 李霁伟, 魏骊铮, 王鹏, 曹彦洁, 何文姬, 樊茂, 张倩, 杨云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211
    [5] 依光叫, 张莉, 丁昱, 刘华, 庞允婷, 陈涌.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230
    [6] 李秀玲, 董旭东, 刘焕玲, 颜芳, 侯晴沙, 陈醇.  二维超声评估孕龄、双顶径与胎儿甲状腺大小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08
    [7] 杨再英, 王钰.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川崎病左室收缩功能评估的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仝蕊, 卢丽娟, 雷俊华, 柴娟, 曹静, 曹娟.  多种超声联用诊断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植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刘华, 庞允婷, 陈涌, 张燕玲.  65例7~15岁唇腭裂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庞允婷, 刘华, 依光, 张燕玲, 苏萍, 陈涌, 侯瑜.  唇腭裂儿童父母家庭功能评定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仝蕊, 卢丽娟, 秦占雄, 雷俊华, 黄仙, 柴娟, 曹静.  二维、三维超声与MRI对胎儿颅脑畸形的诊断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张慧.  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超声在肝脏病灶良恶性病变中的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雷雩.  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赵兴元.  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双侧面横裂并重度脑积水1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戴青里.  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何维曜臻.  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正常妊娠胎儿超声生长参数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黄燕玲.  晚孕期胎儿迟发畸形的超声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王庆慧.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左心室扭转的临床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对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作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图(4)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42
  • HTML全文浏览量:  1832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3-11
  • 刊出日期:  2023-06-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