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
摘要:
目的 调查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CPR健康教育提供建议。 方法 在张欣欣等人设计的机场工作人员急救知识信行现状调查量表基础上设计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问卷,随机选取就读于云南省各高校147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在校大学生CPR知识得分(4.64±2.43),CPR相关态度得分(13.99±3.23),CPR相关行为得分(10.80±6.2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校大学生CPR的知信行的共同影响因素是专业,性别和学历会影响知识和态度得分,年级会影响知识和行为得分,而民族只对行为有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校大学生学习和实施CPR的态度积极,但CPR知识和相关行为掌握不理想。高校需要重视专业、性别、年级、学历、民族带来的差异,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培养计划,提供专业化教育资源,加强非医学生教育是综合提升大学生CPR急救素养的关键。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PR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CPR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irport staff’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in emergency first aid designed by Zhang Xinxin et al, a CPR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was designed. A total of 1476 college students from various univers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the survey. Single-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identify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The score of CPR knowledge was (4.64±2.43), the score of CPR attitude was (13.99±3.23), and the score of CPR behavior was (10.80±6.24).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ajor was the common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 CPR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Gender and education influenc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scores, grade influenc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cores, and nationality only influence behavior score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nd implementing CPR, but their knowledge and mastery of CPR are not ide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brought by major, gender, grad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nationality. The ke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PR first aid literacy is to make training plans for different groups, provid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non-medical students. -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进行的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是抢救由各种原因造成心脏骤停的重要措施[1]。有研究[2-3]指出在“黄金4 min内”实施心肺复苏能让患者存活率提高50%~75%。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将CPR知识和操作掌握程度作为毕业要求[4-5]。丹麦强制在学校实行CPR教育,使国民徒手CPR普及率高达41%,心脏骤停的患者生存率增加了3倍多[6]。西方发达国家国民急救技术普及率达到了30%~50%[7],但我国CPR普及率却低于1%,院外突发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也低于1%[8]。普及CPR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已经作为“全民健康”国家战略的一部分[9],而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人口储备力量,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在大学生中普及CPR知识和技能是推动全民普及急救技能和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10]。本研究旨在调查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急救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及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就读于云南省各高校的1476名大学生,采用问卷星进行网络调查。纳入标准:就读学校位于云南省内;在校生;自愿参与。排除标准:问卷信息填写不完整;前后作答不一致;答案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本研究共收集问卷1476份,剔除无效问卷40份,收到有效问卷1446份,问卷有效率98%。最终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446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一般资料问卷 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结合研究目的设计一般资料问卷。对研究对象年龄、学校、年级、专业、民族、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有医务人员家属、获取CPR知识的期望途径等情况进行调查。
CPR知信行问卷:本研究在中南大学张欣欣等人[11]设计的“机场工作人员急救知信行现状调查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问卷设计与信效度检测,量表分为CPR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知识部分共10个条目,答对计1分,答错不得分,总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知识掌握程度越好;态度部分6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计分,完全没有,计0分;一般没有,计1分;有些,计2分;非常有,计3分;总分18分,得分越高表明大学生CPR相关态度越积极;行为部分6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经常,计4分;有时会,计3分;偶尔,计2分;一般不会,计1分;完全没有,计0分;总分24分,CPR相关行为得分越高表明更强。经预实验检测本问卷用于调查大学生CPR知信行信效度良好,Cronbacha α系数为0.73,效度指数0.88。
1.2.2 资料收集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发布和收集。问卷发放前全面检查问卷内容,确保问卷内容完整和条目没有歧义,问卷中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获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从而保证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用频数/构成比描述,知信行得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 \bar x \pm s $ )进行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对CPR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1446名在校大学生中,男性435人(30.08%),女性1011人(60.92%);学生比重:非医学生937人(64.80%),民族占比:汉族(74%),其余资料见表2。参与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928人曾参与过急救培训(64.18%);585人参与过CPR模拟训练(40.46%),其中181人考核结果评为优秀(30.94%)。263人(18.18%)在室外遇到过需要为他人进行CPR的情况,但只有61人(23.20%)认为自己能独立完成CPR施救他人。大学生期望的CPR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是医务人员讲解(83.40%)、健康讲座(60.90%)、电视(52.78%)、上网(52.21%)、书本(46.82%)、报刊杂志(32.57%)。
表 2 不同组别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得分分析($ \bar x \pm s $ )Table 2. Analysis of CPR 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avior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oups ($ \bar x \pm s $ )一般资料 n 构成比(%) 知识得分 态度得分 行为得分 性别 男 435 30.08 4.31 ± 2.37 13.46 ± 3.78 11.04 ± 6.46 女 1011 60.92 4.78 ± 2.44 14.21 ± 2.93 10.70 ± 6.00 统计值 3.4 3.68 0.97 P 0.001* 0.001* 0.33 专业 医学类 509 35.20 5.72 ± 2.35 14.55 ± 3.24 14.13 ± 5.78 非医学 937 64.80 4.05 ± 2.26 13.68 ± 3.181 9.00 ± 5.55 统计值 13.25 4.94 16.58 P 0.001* 0.001* 0.001* 学历 专科 202 14 4.95 ± 2.40 13.48 ± 3.67 13.26 ± 5.65 本科 1231 85.13 4.57 ± 2.43 14.08 ± 3.13 10.37 ± 6.13 研究生 12 0.80 6.67 ± 2.02 14.42 ± 2.35 11.83 ± 4.71 统计值 4.59 8.46 14.87 P 0.003* 0.001* 0.001* 年级 一年级 413 28.60 4.08 ± 2.18 14.08 ± 2.73 8.93 ± 5.17 二年级 315 21.80 4.13 ± 2.37 13.76 ± 3.45 10.12 ± 5.90 三年级 419 29 4.55 ± 2.34 13.70 ± 3.46 10.75 ± 6.11 四年级 271 18.70 6.09 ± 2.36 14.62 ± 3.00 13.95 ± 6.23 五年级 28 1.90 5.96 ± 2.52 13.29 ± 4.84 16.39 ± 6.14 统计值 39.03 4.27 37.54 P 0.001* 0.002* 0.001* 有宗教信仰 是 37 2.60 4.24 ± 2.31 13.41 ± 4.08 11.11 ± 7.06 否 1409 97.40 4.65 ± 2.43 14.00 ± 3.20 10.79 ± 6.12 统计值 1.01 1.11 0.30 P 0.35 0.27 0.76 汉族 是 1070 74 4.59 ± 2.44 13.92 ± 3.26 10.51 ± 6.15 否 376 26 4.77 ± 2.39 14.16 ± 3.15 11.61 ± 6.05 统计值 1.24 1.25 3.00 P 0.22 0.21 0.003* 医务人员家属 是 264 18.30 4.77 ± 2.37 13.95 ± 3.43 11.51 ± 6.69 否 1182 81.70 4.61 ± 2.44 13.99 ± 3.15 10.65 ± 6.00 统计值 0.95 0.19 1.92 P 0.34 0.84 0.55 *P < 0.05。 2.2 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现状
1446名在校大学生CPR知识得分为(4.64±2.43)分,得分率46.40%;CPR相关态度得分是(13.99±3.23)分,得分率77.72%;CPR行为部分大学生得分(10.80±6.24)分,得分率45%,见表1。
表 1 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得分($ \bar x \pm s $ )Table 1. CPR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 \bar x \pm s $ )维度 条目 得分 得分率(%) 知识 早期判断心跳骤停的主要依据 0.27 ± 0.45 27 判断某人有无自主呼吸的方法 0.53 ± 0.50 53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 0.43 ± 0.50 43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要点 0.48 ± 0.50 48 进行人工呼吸应该 0.63 ± 0.48 63 什么情况下,你将停止心肺复苏施救 0.57 ± 0.50 57 您在医院外,发现有人倒地,您首先应 0.21 ± 0.41 21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前应该 0.61 ± 0.50 61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方式 0.50 ± 0.50 50 胸外心脏按压多少次以后转为人工呼吸 0.41 ± 0.50 41 总分(10分) 4.64 ± 2.43 46.40 态度 您认为在医院外发生呼吸和(或)心跳停止的病人可能被救活吗? 1.81 ± 0.74 60.33 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与技能吗? 2.65 ± 0.74 88.33 您认为公共场合有必要配备急救设施吗? 2.50 ± 0.80 83.33 您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宣传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吗? 2.65 ± 0.74 88.33 您对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与技能感兴趣吗? 2.26 ± 0.83 75.33 当遇到急救场合时,您进行施救的意愿怎样? 2.13 ± 0.89 71 总分(18分) 13.99 ± 3.23 77.72 行为 您主动获取过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吗? 2.07 ± 1.20 51.75 您会关注急救相关公众号及相关信息吗? 1.96 ± 1.24 49 您会向周围的人了解急救及相关信息吗? 2.05 ± 1.17 51.25 您会给周围的人讲解或分享急救相关知识吗? 1.90 ± 1.22 47.50 参加急救相关专业培训情况 1.53 ± 1.37 38.25 参与心肺复苏模拟训练情况 1.30 ± 1.42 32.50 总分(24分) 10.80 ± 6.24 45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差异性分析
结果显示,影响知识和态度得分的因素有性别、专业、学历、年级,影响行为得分的因素有专业、年级、学历、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4 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将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分别作为因变量,把差异性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赋值见表3。结果显示影响知识得分的因素是专业、年级、性别、学历,影响态度得分的因素是专业、性别、学历,影响行为得分的因素是专业、年级、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 3 变量赋值表Table 3. Variable assignment table变量标签 赋值说明 性别 男 = 1,女 = 2 专业 医学类 = 1,非医学类 = 2 年级 一年级 = 1,二年级 = 2, 三年级 = 3,四年级 = 4,五年级 = 5 学历 专科生 = 1,本科生 = 2,研究生 = 3 宗教 是 = 1,否 = 2 民族 汉族 = 1,少数民族 = 2 有无医务人员家属 有 = 1,无 = 2 表 4 CPR知信行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 = 1446)Table 4. Results of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PR knowledge and practice (n = 1446)因变量 自变量 偏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R2 F 知识 常数 5.30 0.34 − 15.62 0.000* 0.15 63.89 专业 −1.54 0.14 −0.30 −10.80 0.000* 年级 0.35 0.06 0.17 6.29 0.000* 性别 0.53 0.13 0.10 4.13 0.000* 学历 0.54 0.17 0.08 3.13 0.002* 态度 常量 13.81 0.43 − 32.07 0.000* 0.04 18.61 专业 −1.14 0.19 −0.19 −0.17 0.000* 性别 0.78 0.18 0.11 4.31 0.000* 学历 0.82 0.24 0.10 3.43 0.001* 行为 常数 15.63 0.79 − 19.75 0.000* 0.19 110.03 专业 −4.34 0.33 −0.34 −13.18 0.000* 年级 0.87 0.12 0.14 6.35 0.000* 民族 0.85 0.33 −0.69 2.54 0.011* *P < 0.05。 3. 讨论
3.1 在校大学生学习CPR态度积极
本次调查中在校大学生态度得分率为77.72%,说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愿意学习和宣传CPR知识,并且在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有意愿去实施CPR,这与王霞等人[12]的调查结果相似。可能是大学生在校期接受了正确的思想信念教育及价值观引导,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对别人施予援手的意愿较高。“您认为在医院外发生呼吸和(或)心跳停止的病人可能被救活吗?”本次调查得分为60.3%,明显低于其余条目,说明大学生对院外实施CPR的信心不足。朱永福[13]和龙建梅[14]研究也指出害怕造成二次损伤、担心法律责任会阻碍大学生实施CPR。因此国家出台法律保护施救者权益,减少施救顾虑,高校推进CPR知识及技能学习,增强施救信心和广大媒体正面弘扬施救事迹,增强救助成就感是提升在校大学生CPR能力和保持急救意愿的重要举措[15]。
3.2 在校大学生CPR知识和行为得分率偏低,有待提升
本次研究有88%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学习CPR知识是有必要的,但CPR知识总得分率却为46.40%,除了人工呼吸方法和胸外按压前的检查工作外,其余条目回答正确率均低于60%,其中判断心跳骤停的依据得分率仅为27%,在院外发现有人倒地只有20.48%的大学生会选择判断脉搏,说明大学生无法依据现实情况准确判断实施CPR的指征,CPR知识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其次大学生了解急救信息和传递CPR知识的行为得分率约为50%,参与急救培训和CPR模拟训练的行为得分率低于40%。这与江申[16]、甄飞扬等人[17]的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发现在“CPR知信行”模式中存在一些积极因素促进CPR正向信念的形成,但也存在障碍因素影响学生知识内化和行为转化。国外有大学把掌握CPR知识和技能作为大学生的毕业要求,并把长期学习CPR作为全体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我国高校对CPR知识及技能掌握尚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要求[18]。另外一般资料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更希望通过医务人员的讲解(83.40%)、健康讲座(60.90%)来学习CPR知识技能。参考国外经验并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建议,我国高校可以把CPR知识及技能纳入培养指标,强化高校和医院的联系,构建规范、专业、健全的CPR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体系,让大学生在专业化的急救培训体系中接受CPR教育,促进CPR知信行的转化和推动CPR的全民普及。
3.3 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CPR知信行三个维度得分均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专业。非医学类学生CPR知信行得分均低于医学生,与过往研究一致[19]。这可能与非医学类高校培养方案中并无对急救素养相关要求以及缺乏急救宣传讲座、技能培训课程和CPR练习场地等资源有关,因此非医学类高校需要重视在校大学生急救素养的提升。可与医学类高校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引进医学专业师资,编写适用于非医学生的急救教材,购置急救器材和CPR智能模型并增设教学专用教室,开设急救课程[20]。也可借助“互联网+”的共享资源,弥补非医学高校急救教育资源的空缺,满足非医学专业大学生CPR学习和练习的需要。让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通过专业培训,有效提高CPR知信行和施救信心,从而提升施救率及施救成功率[21]。女生在CPR知识和态度上比男生得分高,但行为得分却比男生低,与刘承尧[22]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女生学习更认真、踏实和实施CPR缺乏勇气、信心有关,高校应按需教学,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CPR培养计划以提高男生CPR知识掌握度和增强女生实施CPR信心。不同年级的大学生CPR知识和行为得分上存在差异,可能与高年级学习了更多的专业课程和急救知识,增强了实施CPR的信心有关,高校应在新生入学时就常态化、持续化的进行急救思想教育和CPR培训,帮助大学生累积知识和实践经验,延长培训效果。另外,在不同学历培养期间,高校均应把CPR急救能力纳入学位培养计划和毕业指标,提高各层级在校大学生对CPR的重视度。也应该了解少数民族同学的民族风俗习惯及民族文化,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CPR的顾虑问题,增加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CPR的施救行为。
在校大学生CPR相关态度积极,但CPR知识及相关行为有待提高,仍然需要通过CPR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来增强CPR实施信心,通过社会正向引导和法律保障来维持实施意愿。因此政府、高校、社会应重视影响大学生CPR知信行的主要因素,提升非医学生的急救素养,为其提供急救相关专业教育平台与资源,建立健全相关培训体系和机制,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急救素养。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之间CPR知信行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纳入研究的对象中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较少有关,有待后续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研究。
-
表 2 不同组别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得分分析(
$ \bar x \pm s $ )Table 2. Analysis of CPR 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avior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oups (
$ \bar x \pm s $ )一般资料 n 构成比(%) 知识得分 态度得分 行为得分 性别 男 435 30.08 4.31 ± 2.37 13.46 ± 3.78 11.04 ± 6.46 女 1011 60.92 4.78 ± 2.44 14.21 ± 2.93 10.70 ± 6.00 统计值 3.4 3.68 0.97 P 0.001* 0.001* 0.33 专业 医学类 509 35.20 5.72 ± 2.35 14.55 ± 3.24 14.13 ± 5.78 非医学 937 64.80 4.05 ± 2.26 13.68 ± 3.181 9.00 ± 5.55 统计值 13.25 4.94 16.58 P 0.001* 0.001* 0.001* 学历 专科 202 14 4.95 ± 2.40 13.48 ± 3.67 13.26 ± 5.65 本科 1231 85.13 4.57 ± 2.43 14.08 ± 3.13 10.37 ± 6.13 研究生 12 0.80 6.67 ± 2.02 14.42 ± 2.35 11.83 ± 4.71 统计值 4.59 8.46 14.87 P 0.003* 0.001* 0.001* 年级 一年级 413 28.60 4.08 ± 2.18 14.08 ± 2.73 8.93 ± 5.17 二年级 315 21.80 4.13 ± 2.37 13.76 ± 3.45 10.12 ± 5.90 三年级 419 29 4.55 ± 2.34 13.70 ± 3.46 10.75 ± 6.11 四年级 271 18.70 6.09 ± 2.36 14.62 ± 3.00 13.95 ± 6.23 五年级 28 1.90 5.96 ± 2.52 13.29 ± 4.84 16.39 ± 6.14 统计值 39.03 4.27 37.54 P 0.001* 0.002* 0.001* 有宗教信仰 是 37 2.60 4.24 ± 2.31 13.41 ± 4.08 11.11 ± 7.06 否 1409 97.40 4.65 ± 2.43 14.00 ± 3.20 10.79 ± 6.12 统计值 1.01 1.11 0.30 P 0.35 0.27 0.76 汉族 是 1070 74 4.59 ± 2.44 13.92 ± 3.26 10.51 ± 6.15 否 376 26 4.77 ± 2.39 14.16 ± 3.15 11.61 ± 6.05 统计值 1.24 1.25 3.00 P 0.22 0.21 0.003* 医务人员家属 是 264 18.30 4.77 ± 2.37 13.95 ± 3.43 11.51 ± 6.69 否 1182 81.70 4.61 ± 2.44 13.99 ± 3.15 10.65 ± 6.00 统计值 0.95 0.19 1.92 P 0.34 0.84 0.55 *P < 0.05。 表 1 在校大学生CPR知信行得分(
$ \bar x \pm s $ )Table 1. CPR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
$ \bar x \pm s $ )维度 条目 得分 得分率(%) 知识 早期判断心跳骤停的主要依据 0.27 ± 0.45 27 判断某人有无自主呼吸的方法 0.53 ± 0.50 53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 0.43 ± 0.50 43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要点 0.48 ± 0.50 48 进行人工呼吸应该 0.63 ± 0.48 63 什么情况下,你将停止心肺复苏施救 0.57 ± 0.50 57 您在医院外,发现有人倒地,您首先应 0.21 ± 0.41 21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前应该 0.61 ± 0.50 61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方式 0.50 ± 0.50 50 胸外心脏按压多少次以后转为人工呼吸 0.41 ± 0.50 41 总分(10分) 4.64 ± 2.43 46.40 态度 您认为在医院外发生呼吸和(或)心跳停止的病人可能被救活吗? 1.81 ± 0.74 60.33 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与技能吗? 2.65 ± 0.74 88.33 您认为公共场合有必要配备急救设施吗? 2.50 ± 0.80 83.33 您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宣传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吗? 2.65 ± 0.74 88.33 您对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与技能感兴趣吗? 2.26 ± 0.83 75.33 当遇到急救场合时,您进行施救的意愿怎样? 2.13 ± 0.89 71 总分(18分) 13.99 ± 3.23 77.72 行为 您主动获取过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吗? 2.07 ± 1.20 51.75 您会关注急救相关公众号及相关信息吗? 1.96 ± 1.24 49 您会向周围的人了解急救及相关信息吗? 2.05 ± 1.17 51.25 您会给周围的人讲解或分享急救相关知识吗? 1.90 ± 1.22 47.50 参加急救相关专业培训情况 1.53 ± 1.37 38.25 参与心肺复苏模拟训练情况 1.30 ± 1.42 32.50 总分(24分) 10.80 ± 6.24 45 表 3 变量赋值表
Table 3. Variable assignment table
变量标签 赋值说明 性别 男 = 1,女 = 2 专业 医学类 = 1,非医学类 = 2 年级 一年级 = 1,二年级 = 2, 三年级 = 3,四年级 = 4,五年级 = 5 学历 专科生 = 1,本科生 = 2,研究生 = 3 宗教 是 = 1,否 = 2 民族 汉族 = 1,少数民族 = 2 有无医务人员家属 有 = 1,无 = 2 表 4 CPR知信行影响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 = 1446)
Table 4. Results of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PR knowledge and practice (n = 1446)
因变量 自变量 偏回归系数 标准误 标准回归系数 t P R2 F 知识 常数 5.30 0.34 − 15.62 0.000* 0.15 63.89 专业 −1.54 0.14 −0.30 −10.80 0.000* 年级 0.35 0.06 0.17 6.29 0.000* 性别 0.53 0.13 0.10 4.13 0.000* 学历 0.54 0.17 0.08 3.13 0.002* 态度 常量 13.81 0.43 − 32.07 0.000* 0.04 18.61 专业 −1.14 0.19 −0.19 −0.17 0.000* 性别 0.78 0.18 0.11 4.31 0.000* 学历 0.82 0.24 0.10 3.43 0.001* 行为 常数 15.63 0.79 − 19.75 0.000* 0.19 110.03 专业 −4.34 0.33 −0.34 −13.18 0.000* 年级 0.87 0.12 0.14 6.35 0.000* 民族 0.85 0.33 −0.69 2.54 0.011* *P < 0.05。 -
[1] Kleinman M E,Goldberger Z D,Rea T,et al. 2017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focused update on adult basic life support an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quality: an update to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 Circulation,2018,137(1):e7-e13.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7.029932 [2] Mozaffarian D,Benjamin E J,Go A S,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6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2016,133(4):e38-360. [3] 李雁平,罗亮,雒雅鑫,等. 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管理的意义及研究现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19):1512-1518. doi: 10.3760/cma.j.cn211501-20210115-00161 [4] 刘晖. 高校非医学大学生CPR急救技能培训的策略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4):36-38. [5] Al-Turki Y A,Al-Fraih Y S,Jalaly J B,et 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Riyadh,Saudi Arabia[J]. Saudi Medical Journal,2008,29(9):1306-1309. [6] Malta H C,Zinckernagel L,Ersbøll A K,et 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aining in schools following 8 years of mandating legislation in Denmark: a nationwide surve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17,6(3):e004128. doi: 10.1161/JAHA.116.004128 [7] 郭蕾,路伟,罗肖. 院外心肺复苏术实施及培训现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0):162-163. doi: 10.19347/j.cnki.2096-1413.201830071 [8] 马文君. 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启动[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3):270-271. [9] 余涛. 中国公众心肺复苏思考与探索[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10):851-854. doi: 10.19538/j.nk.2019100104 [10] Mao J,Chen F,Xing D,et al. Knowledge,training and willingness to perform 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ongqing,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J Open,2021,11(6):e046694. doi: 10.1136/bmjopen-2020-046694 [11] 张欣欣,贺连香,张玲,等. 机场工作人员急救知信行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2):1449-1452. [12] 王霞,李聪,吴茜,等. 长沙市在校大学生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与分析[J]. 全科护理,2020,18(19):2436-2440. doi: 10.12104/j.issn.1674-4748.2020.19.040 [13] 朱永福,李雪梅,车颖华,等. 志愿者对呼吸心博骤停患者实施现场救治的意愿分析: 心肺复苏培训前后结果比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2):184-186. [14] 龙建梅,张天喜,刘小会,等. 贵州省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因素[J]. 中国学校卫生,2023,44(7):1012-1016. doi: 10.16835/j.cnki.1000-9817.2023.07.012 [15] 赵鹏程,龚青云,王迪,等. 调度员指导的心肺复苏对院前心脏骤停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31(4):487-496. [16] 江申,卫哲,马东池. 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现状、态度与需求调查研究[J]. 高教学刊,2019,(12):194-196. doi: 10.19980/j.cn23-1593/g4.2019.12.064 [17] 甄飞扬,刘长江,陈政旭,等. 武汉某高校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J]. 职业与健康,2020,36(12):1691-1694. doi: 10.13329/j.cnki.zyyjk.2020.0450 [18] 苗晨曦,吕静,王丹丹,等. 国内外居民院外心肺复苏普及培训现状及对我国的培训启示[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1):159-161. doi: 10.13463/j.cnki.cczyy.2018.01.052 [19] 吴娟,杨天鹏. 医学类及非医学类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21,(10):81-83. [20] 高玉洁,刘京铭,唐晓英,等. 心肺复苏教学及实践智能化辅助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2022,42(1):76-80. doi: 10.3969/j.issn.1002-1949.2022.01.016 [21] 雷云霄,饶聪聪,张梦艺,等. 278名社区居民CPR知信行及自我效能现况调查[J]. 护理学报,2018,25(11):51-55. doi: 10.16460/j.issn1008-9969.2018.11.051 [22] 刘承尧,李艳艳,丁红.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卫生职业教育,2022,40(8):140-142. 期刊类型引用(4)
1. 高玉广,廖昭海,黄德庆,冯思华,赵旋,邓海霞,温可华. HeartCode BLS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01): 115-117 . 百度学术
2. 艾子涵,李思熳,早胜国,陈明瑞,周银河,黄思嘉,丁海迪,石苒羲,张秋怡,杨军. 通海县城乡居民心肺复苏术的认知现况的横断面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03): 42-47 . 本站查看
3. 王秀清,张春庆,赵光,王永晨,王慧敏,宋芳婷,刘冰华,齐丽. 非医学高等院校学生CPR混合式培训模式实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02): 33-34+79 . 百度学术
4. 马伟光,权雨萌,王艳,朱梦涵.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护士进修杂志. 2024(21): 2262-226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