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导航护理模式在过敏性哮喘患儿脱敏治疗中的应用

胡禕静 丁国栋 邵晨 吴平

付兰博, 阮朝列, 陈昶旭, 高羽, 鲍晓琳, 刘伯川, 周健, 李卫东. 1株悬浮培养的Vero细胞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6): 7-1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02
引用本文: 胡禕静, 丁国栋, 邵晨, 吴平. 导航护理模式在过敏性哮喘患儿脱敏治疗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9): 166-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14
Lanbo FU, Chaolie RUAN, Changxu CHEN, Yu GAO, Xiaolin BAO, Bochuan LIU, Jian ZHOU, Weidong LI. Domest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Vero Cell Line in Suspension Cultur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6): 7-1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602
Citation: Yijing HU, Guodong DING, Chen SHAO, Ping WU.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Navigation Nursing Model in the Desensitizatio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llergic Asthma[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9): 166-170.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14

导航护理模式在过敏性哮喘患儿脱敏治疗中的应用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2991);上海市儿童医院护理部自选科研基金资助项目(ETHLKY2020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胡禕静(1981~),女,广东开平人,理学学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儿童呼吸系统慢病管理工作

  • 中图分类号: R562.2+5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Navigation Nursing Model in the Desensitizatio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llergic Asthma

  •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主导模式下导航护士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1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过敏性哮喘导航护理(allergic asthma navigational nursing,AANN)模式精准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速(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FEV1/FVC)、血清总免疫球蛋白 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工作满意度。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患儿FCV、FEV1/FVC、P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患儿IgE、EO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IgE、EOS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2组患儿ACT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各项护理内容及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导航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过敏性哮喘患儿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家长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值得推广。
  • Vero细胞,即非洲绿猴肾脏细胞,其通过自发永生化而形成连续的细胞系。Vero细胞被监管机构(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认为是最为广泛接受的连续细胞系,低传代(不超过170代)的Vero细胞由于其安全性和对不同病毒的允许性而被广泛用于人类疫苗的生产[13]。Vero细胞易感染多种病毒,自1986年WHO批准Vero细胞用于病毒疫苗生产以来,已经用于不仅限于新型冠状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肠道病毒71病毒(EV-71)、流感(单价和多价)和其他疫苗的生产[47]。Vero细胞的生长依赖于细胞贴壁,实验室采用的细胞贴壁培养技术获得的细胞往往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求。悬浮培养提供了更高的细胞密度和更容易的工艺放大,因此人们也逐渐驯化了一些贴壁依赖性细胞使其进行悬浮培养。目前报道已经成功驯化的贴壁细胞有MDCK(Madin-Darby canine kidney)[89]细胞、BHK-21(Baby Hamster Syrian Kidney)[1012]细胞、CHO(Chinese hamster ovary)[1314]细胞等。

    国内外对于Vero细胞的悬浮培养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15],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培养基的成分和驯化细胞使其适应悬浮培养的环境,但是无成瘤性的Vero细胞悬浮驯化仍然是一个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难题。因此,本研究以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探索驯化Vero细胞进行悬浮培养的技术,为最终研制出无成瘤性的Vero-S细胞悬浮培养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同时本研究以驯化的悬浮细胞系接种流感病毒,为流感疫苗的大规模制备提供新思路。

    Vero细胞134代来源于欧洲动物细胞收藏中心(European Collection of Animal Cell Cultures,ECACC),编号为03129010,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贴壁培养2次,建立136代的原始Vero细胞库。本实验使用的细胞代次为148代。人二倍体KMB17细胞,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建立和保存。

    流感病毒毒株H3N2 A/HongKong4801/2014/NYMCX-263B(编号:15/184E2)、H1N1A/Michigan/45/2015/NYMCX-276/42020(编号:16/248E13)、B型流感病毒B-Y B/Phuket/3073/2013(编号:14/312E3)和B型流感病毒B-V B/Brisbane/60/2008/NYMCBX-35/41950(编号:15/300E13),来源于英国NIBSC,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传代和保藏。

    DMEM/F12培养基(贴壁培养用)购自苏州宜兴塞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时添加5%新生牛血清(newborn bovine serum,NBS);Vero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基VS-002为实验室自行研制,主要由鸡肝细胞悬浮培养基NF-1(购自四川百诺吉生物公司),并添加2 mg/L转铁蛋白、50 mg/L牛血清白蛋白、3 mg/L地塞米松配制成;NBS购自兰州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细胞荧光计数仪(S3)购自上海睿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氧化碳恒温摇床购自瑞士阿道夫科耐;125 mL透气三角摇瓶购自美国康宁公司。

    SPF级BALB/C无胸腺雌性裸鼠(4~6周龄)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小动物试验部[许可证号:SCXK(滇)K2022-0002];实验动物伦理审查批准文号:DWSP202110005,动物实验设施许可证编号:SYXK(滇)K2019-0003。

    贴壁培养的Vero培养形成致密单层后,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1000 r/min离心10 min去除含血清培养基。用无血清悬浮培养基将细胞沉淀制成15×108个/L单细胞悬液,接种于125 mL摇瓶中,30 mL/瓶。置于CO2恒温恒湿摇床上进行悬浮驯化,设置摇床转速110 r/min、5% CO2、37℃、湿度60%。驯化期间每隔48 h通过1000 r/min离心10 min将1/2旧培养基去除,更换相同体积新鲜培养基,并取样进行细胞镜检、细胞密度检测、活率检测等。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检测到细胞开始增殖。细胞增殖后按1∶4进行传代培养,并进行细胞冻存,命名为Vero-S。

    细胞复苏后,按1∶4进行传代培养。取样进行形态学检查、活力检查、生长曲线测定。形态学检查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复苏后悬浮培养于0、12、24、36、48、60、72、84、96、108、120、132、144、156、168 h取样检测细胞密度和活率,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PDT。(PDT=T/A,其中,A=log2(Y/X),Y表示生长周期中最大密度24 h前的细胞密度,X表示细胞初始接种密度,T表示Y所处生长周期中的时间。

    细菌、真菌和支原体检查采用培养法,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20版)[16]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质量控制规程和检定方法对Vero-S细胞进行污染检查。

    采用STR鉴定对Vero-S细胞进行物种鉴定,对照为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此步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

    取培养中的Vero-S细胞悬液各0.015 L,1500 r/min离心10 min去除上清,制成细胞沉淀后加入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将样品切成70~100 nm范围内,经过丙酮脱水、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后进行装片、扫描。对照组为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

    将Vero-S细胞和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制成5×1010个/L的活细胞悬液,颈部肩胛骨处皮下接种4~5周的SPF级胸腺缺陷型BALB/C雌性裸鼠,200 µL/只(相当于接种107个活细胞),阴性对照组为148代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每周观察及触摸所有动物在注射部位是否有结节形成,观察8周,记录观察结果。结节大小采用“长径×短径”(mm×mm)方式记录,结节达2 cm以上时则应处死。按照“椭球形”计算结节体积,体积V=π/6×L×H×W=0.52×L×W2(L为长径,W为短径)。

    为了测试Vero悬浮驯化前后对流感病毒感染的敏感性,以MOI=0.01分别接种H3N2、H1N1、B-V、B-Y 4种亚型流感病毒于Vero-S细胞和悬浮前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每种亚型接种3瓶,并且添加TPCK胰蛋白酶至终浓度1 g/L,34.5 ℃培养60 h,收获液于-80 ℃冻融1次,检测血凝效价。

    驯化期间,活细胞密度在前40 d内缓慢下降,第40 d最低,为0.72×109个/L;活细胞密度在第30 d至50 d维持稳定;第50 d缓慢上升,说明此时细胞逐步适应悬浮培养环境,并开始缓慢增殖,见图1。驯化第40 d细胞呈团状、结团较多、无细胞碎片;第60 d细胞大多数呈单个、分散状态,无细胞碎片、大小不均一,但存在结团现象;第70 d细胞呈单个、分散状态,无细胞碎片,大小不均一,见图2

    图  1  Vero细胞悬浮驯化曲线(400×)
    Figure  1.  Vero cells suspension adaptation curve (400×)
    图  2  Vero细胞驯化期间形态(400×)
    A:Vero细胞驯化40 d形态; B:Vero细胞驯化60 d形态; C:Vero细胞驯化70 d形态。
    Figure  2.  Morphology of Vero cells during adaptation period (400×)

    Vero-S细胞生长曲线均呈现典型的“S”型,见图3A。Vero-S细胞延迟期在0~24 h之间、指数生长期在24~72 h之间、平台期在108~144 h之间、衰退期在144 h以后,细胞PDT为36 h。复苏后,显微镜观察到Vero-S细胞呈单个、分散、大小均一的状态,见图3B。荧光计数仪检测到细胞密度在14.01~14.88×108个/L之间,细胞平均圆度在0.73~0.75之间,细胞直径在12.12~14.44 µm之间。

    图  3  Vero-S细胞生物学特征
    A:Vero-S细胞生长曲线;B:Vero-S细胞形态(400×)。
    Figure  3.  Morphology of Vero-S cells

    细菌及真菌检查为阴性(-);支原体检查为阴性(-)。使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对悬浮Vero细胞系的8个基因座进行分型,Vero-S细胞STR位点基因分型结果见表1图4

    表  1  Vero-S细胞的STR位点基因分型结果
    Table  1.  Results of STR loci genotyping for Vero-S cells
    STR位点等位基因1等位基因2重复次数重复次数
    D1S518191.04194.991516
    D4S2408346.03349.931617
    D5S1467180.0610
    D6S1017354.84358.71011
    D8S1106134.0712
    D17S1304210.15214.311415
    D19S245245.7621
    DYS389328.291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4  Vero-S cells的STR位点基因分型图
    A:D1S518位点基因型为15/16; B:D5S1467位点基因型为10; C:D4S2408位点基因型为16/17; D:D6S1017位点基因型为10/11; E:D8S1106位点基因型为12; F:D17S1304位点基因型为14/15; G:D19S245位点基因型为21; H:DYS389位点基因型为12。
    Figure  4.  STR loci genotyping chart of Vero-S cells

    从电镜图可以看出,Vero-S细胞和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中的细胞器完整,细胞状态良好。Vero-S细胞和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结构差异,见图5

    图  5  Vero细胞电镜图片
    A1~A3:不同视野下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形态; B1:1500倍电镜下Vero-S细胞形态; B2~B3:3000倍电镜下不同视野的Vero-S细胞形态。
    Figure  5.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 of Vero cells

    Vero-S细胞接种了6只裸鼠,均出现肿瘤,成瘤性为100%,并且体积在1.47 cm3~1.61 cm3之间。对照组悬浮前的Vero细胞(P150)和人二倍体KMB17细胞共接种了5只裸鼠,期间未观察到有肿瘤性结节产生,也未发生死亡情况,见图6。说明悬浮前的Vero细胞和KMB17细胞都不具有成瘤性。此外,观察期内未发现裸鼠有不进食、不进水或其它异常行为。

    图  6  成瘤性检查裸鼠情况
    A:接种悬浮前的Vero细胞(P150)的裸鼠未出现肿瘤; B:接种人二倍体KMB17细胞的裸鼠未出现肿瘤; C1~C6:接种悬浮培养的Vero-S细胞的6只裸鼠均出现不同大小的肿瘤。
    Figure  6.  Tumorigenicity assessment in nude mice

    血凝实验显示,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对流感病毒H3N2、H1N1、B-V、B-Y血凝效价分别为1∶1024、1∶512、1∶512、1∶256;Vero-S细胞对流感病毒H3N2、H1N1、B-V、B-Y共4种亚型的血凝效价均为0,与阴性对照组一致,说明Vero-S细胞对流感病毒不敏感,可能是由于驯化过程改变了细胞的特性。

    Vero细胞系作为第1个被WHO批准用于人类用病毒疫苗的连续细胞系,由于其干扰素表达缺陷,对许多病毒敏感,这种广泛的易感性导致了基于Vero细胞生产的相应致病病毒疫苗的开发,包括全灭活、减毒、活病毒疫苗等类型,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从上游生物工艺开发的角度来看,作为生产基质的细胞越多,可以产生的病毒就越多。因此,悬浮Vero细胞系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在悬浮培养中,细胞不需要受到贴壁面积的限制,而且无需胰蛋白酶消化,在已经建立了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系(HEK293和CHO)的情况下,Vero细胞的悬浮培养也成为一种可能情况。然而,Vero细胞系在悬浮培养物中的生长适应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过程,由于底物、代谢物、产物的扩散障碍,单细胞悬浮比细胞聚集体更具有开发价值。尽管已经建立了微载体和固定床生物反应器技术,悬浮细胞系仍然是病毒生产的最佳底物[17]

    在长期的、大规模的人工培养过程中,细胞群体的生理活动可能会受到损害,例如分泌功能和代谢能力的改变。有研究表明,细胞代谢状态以及表观遗传的改变可能导致细胞成瘤性增加[18],Vero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介质中悬浮生长时,需要大量能量以满足自身生存要求,如可能依赖高水平的糖酵解以满足ATP供应,这与正常贴壁细胞明显不同,正常细胞则主要依赖发生氧化磷酸化来满足代谢增殖要求,上述观点与Otto Warburg的癌症起源学说也相符合,Weinberg认为线粒体代谢的改变以及活性氧大量产生可能是细胞成瘤性增加的原因之一[19]。同时,与贴壁细胞不同的是,悬浮细胞在传代时较难鉴定细胞代次,高代次的Vero细胞也是成瘤性增加的可能原因[20]。目前对于一些动物细胞系是否可以在不改变其遗传或抗原特性的情况下扩增病毒尚不可知,需对细胞库进行鉴定和测试以及开发适合多种疫苗毒株复制和增殖的细胞基质。此外,动物细胞容易受到来自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的病原体感染,因此需要更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细胞基质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在建立能够稳定增殖的细胞系基础上,未来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应侧重于优化细胞培养环境、改变细胞生物学特性,以提高生产规模和疫苗生产[21]

    本研究使用商业化鸡肝细胞悬浮培养基NF-1,并添加2 mg/L转铁蛋白、50 mg/L牛血清白蛋白、3 mg/L地塞米松配制成Vero细胞悬浮培养基,采用“摇床驯化法”初步驯化了贴壁培养的Vero细胞进行悬浮培养,整个驯化时间约70 d,细胞倍增时间为36 h,复苏后细胞呈透亮、球形(圆度0.73~0.75)、分散无聚团状态,大小均一(12.12~14.44)µm、无细胞碎片,细胞增殖良好。STR鉴定结果表明悬浮的Vero细胞与Almeida等[22]报道的分型结果完全一致,表明悬浮Vero细胞具有完全的遗传稳定性。据报道,Litwin等[23]于1992年开发出了Vero细胞悬浮培养基,并证明悬浮细胞若要达到1×109个/L的细胞密度水平需要长达20~30 d的停滞期。Paillet等[24]报道VeroE6细胞在自制的无血清培养基SFM中经过120 d驯化适应后得到可悬浮培养的Vero细胞,并且Vero细胞一旦适应悬浮培养后将持续保持悬浮培养特性,细胞无聚团现象。SamiaRourou等[25]利用重组胰蛋白酶将贴壁的Vero细胞分离后通过自制IPT-AFM无血清培养基驯化贴壁的Vero细胞悬浮培养只用了60 d,比Paillet等[24]用时减少了一半。笔者的结果显示,Vero细胞从贴壁驯化为悬浮培养需要70 d,与文献报道相当[23]。虽然已有Vero细胞悬浮培养的报道,但总体发现目前的Vero细胞悬浮培养仅仅限于实验室的研发和科研,且驯化时间较长,最短为60 d,并且Vero细胞悬浮培养基都源于实验室自制,尚未有商业化的Vero细胞悬浮培养基。由于笔者驯化获得的Vero-S细胞具有成瘤性,尚不能用于人用生物制品的生产,仍需继续努力探索悬浮培养技术。同时,对于Vero-S细胞可以进一步开展基因组学和病毒敏感性的研究,积累科学数据。

  • 表  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bar x \pm s $)/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ar x \pm s $)/n(%)]

    一般资料对照组观察组χ2/tP
    性别(男/女) 43(78.18)/12(21.82) 39(70.91)/16(29.09) 0.766 0.381
    年龄(岁) 10.22 ± 2.28 9.44 ± 2.72 1.777 0.082
    体质量指数(kg/m2 18.66 ± 2.97 18.40 ± 2.71 0.755 0.455
    病程(a) 2.39 ± 0.32 2.43 ± 0.35 0.449 0.656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治疗后2组患儿疗效比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after treatment [n(%)]

    组别病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对照组 55 14(25.45) 22(40.00) 19(34.55)
    观察组 55 33(60.00)* 16(29.09) 6(10.91)*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2组患儿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bar x \pm s $

    Table  3.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bar x \pm s $

    组别FCVFEV1/FVCPEF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 2.19 ± 0.39 2.36 ± 0.41# 99.78 ± 7.56 104.54 ± 7.49# 3.90 ± 1.23 4.40 ± 1.30#
    观察组 2.17 ± 0.66 2.87 ± 0.85#* 98.63 ± 8.81 108.59 ± 9.16#* 3.88 ± 1.26 5.03 ± 1.35#*
      与治疗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2组患儿治疗前后IgE、EOS水平比较($\bar x \pm s $

    Table  4.   Comparison of IgE and EOS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ar x \pm s $

    组别IgE(μg/L)EOS(×109/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 199.85 ± 25.83 138.85 ± 21.75# 0.50 ± 0.07 0.39 ± 0.06#
    观察组 209.51 ± 25.76 113.57 ± 11.13#* 0.52 ± 0.08 0.31 ± 0.04#*
      与治疗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5  2组患儿ACT评分比较[($\bar x \pm s $),分]

    Table  5.   Comparison of ACT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ediatric patients [($\bar x \pm s $),point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 55 16.70 ± 2.18 21.34 ± 2.56#
    观察组 55 16.77 ± 2.21 23.02 ± 2.32#*
      与治疗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6  2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bar x \pm s $),分]

    Table  6.   Comparison of parental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between two groups of pediatric patients [($\bar x \pm s $),points]

    组别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安全护理水平总满意度
    对照组 3.49 ± 0.66 4.02 ± 0.65 4.16 ± 0.66 4.05 ± 0.68 15.73 ± 2.03
    观察组 4.73 ± 0.49* 4.65 ± 0.52* 4.91 ± 0.29* 4.95 ± 0.23* 19.24 ± 0.94*
      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陆璐,王进雅,姜艳荷. 安脱达尘螨疫苗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儿科药学杂志,2020,26(2):10-14.
    [2] 皇惠杰,侯晓玲,任亦欣,等. 儿童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稳定控制的相关因素研究[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2,21(7):668-674.
    [3] 李燕宁. 李燕宁教授从痰瘀同源论治儿童哮喘慢性持续期经验总结[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7):147-150.
    [4] 钟君,陈晓莉,曹雯雯,等. 大肠癌病人导航服务模式的构建[J]. 护理研究,2022,36(15):2688-2692.
    [5] 杨艳英,杨静,勾冯茜. 导航护士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 以腹腔镜肝切除围手术期为例[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2):19-22.
    [6] 鲍一笑,陈爱欢,符州.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 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7]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2019,57(3):164-171.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9.03.002
    [8] 沈鸣雁,冯志仙,陈翔,等. 互联网医院导航护理岗位的设立及实践探索[J]. 中国护理管理,2022,22(3):425-429.
    [9] 黄五乐,张华,陈海丹. 百令胶囊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临床疗效及对呼吸道重塑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4):238-241.
    [10] 杨玲,廖道明,梁慧. 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改良中文版在基层医院哮喘管理的应用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4):2544-2548.
    [11] 李五妹. 如何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64-65.
    [12] 蒋宵宵,俞红丽,徐凤,等. 医院-社区联动管理模式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知信行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21,23(9):710-714.
    [13] Akar-Ghibril N,Casale T,Custovic A,et al. Allergic endotypes and phenotypes of asthma[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2020,8(2):429-440. doi: 10.1016/j.jaip.2019.11.008
    [14] 王一,王琦,孟翔鹤,等. 基于中医体质学原理探析肺部菌群对过敏性哮喘的调控作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4):387-392.
    [15] 刘春涛. 过敏性哮喘防治的重要性与特殊性[J]. 中华内科杂志,2019,58(9):628-629.
    [16] 高倩男,饶兴愉,朱惠芳. NK细胞在介导儿童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20,40(2):183-187.
    [17] 苏琼英,李媚珍,潘美珠. 目视导航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8):92-94.
    [18] 寇艳,马科,王春芬. 全程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儿童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贵州医药,2019,43(7):1166-1167.
    [19] 纪和雨,沈力,王淼,于广军. 基于上海市某儿童医院过敏性疾病患儿照顾者对多学科诊疗的认知和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医院,2020,24(1):32-34.
    [20] 陈佳,杨光云.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脱敏治疗过敏性哮喘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2,17(2):214-217.
    [21] 严华杰,张海清,董蔚,等. 上海南翔地区575例气道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J]. 贵州医药,2021,45(3):460-462.
    [22] 李佳. 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1,19(5):633-635.
  • [1] 吴若嘉, 杨秀梅, 赵燕秋, 何秋艳, 鲁茸竹玛, 杨娇.  肿瘤胸外科护理PBL案例库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908
    [2] 谢文友, 黄同亨, 杨燕汝, 刘金阳.  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对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116
    [3] 郭敬, 张英, 杨凤霞, 周燕, 冯涛.  护士主导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605
    [4] 邓婉, 周玉娥, 杨严政, 廖桂.  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646
    [5] 王荣花, 顾英, 房夏玲.  家庭护理水平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6] 刘聪, 马燕玲, 刘桂昌, 张泽琳, 周兆兰, 周兴美, 徐玉.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7] 廖然超, 余咏梅, 邱吉蔚, 徐学梅.  昆明地区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者家庭优势尘螨种类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8] 杜如飞, 丁伟星, 刘云松, 张灿华.  无创通气在全身麻醉恢复期辅助呼吸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周玉娥.  U型固定法在新生儿留置针留置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娄庆梅.  优化设计县级医院电子入院护理评估单应用效果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周玉娥.  单手留置针穿刺方法在儿科穿刺技术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周玉娥.  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探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蒋愉.  PDCA循环在口腔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廖然超.  过敏性喉炎1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杨乐.  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或慢性咳嗽37例临床治疗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易婧.  标准化病例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赵波.  昆明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成人过敏性紫癜32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头痛的脑电图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杨顺秋.  《护士长工作手册》创新设计与应用效果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89
  • HTML全文浏览量:  732
  • PDF下载量:  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4-1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9-23
  • 刊出日期:  2023-09-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