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Breastfeeding Dur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ldren Aged 0-5 Years in Yunnan Province
-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0~5岁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现状,探讨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云南省的数据,选取云南省1582名0~5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 结果 云南省0~5岁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均值为9.29个月,地区、辅食添加时间、吸吮时间和家庭收入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云南省0~5岁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WHO和我国儿童母乳喂养指导建议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对当前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重视。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reastfeeding duration in children aged 0-5 year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feeding duration. Methods Using the data of the 6t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urvey in Yunnan Province, 1582 children aged 0~5 years in Yunna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 Kaplan-Meier method and Cox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reastfeeding duration. Results The mean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for children aged 0~5 years in Yunnan Province was 9.29 months, and region, time of complementary food addition, time of suckling and family income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Conclusion The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for children aged 0~5 years in Yunnan Province deviates significantly from the recommendations provided by bo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and China's child breastfeeding guidelines. Giv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must enhance their focus on this issue. -
Key words:
- Breastfeeding /
- Duration /
- Influence factors /
- Survival analysis
-
第5跖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上是足部最常见的损伤,占足部骨折的61%~78%[1]。其治疗主要取决于骨折的解剖位置,而对于第5跖骨近端的分类主要包括Stewart及Lawrence and Botte分类,前者将其分为粗隆骨折与琼斯骨折,而后者主要将第5跖骨近端骨折分为三区[2],2种分类中琼斯骨折与二区、三区骨折重叠[3],但二区骨折通常指的就是琼斯骨折。粗隆部骨折松质结节有丰富的血液供应,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愈合,但相对无血管的琼斯骨折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固定[4]。累及二区且有移位的,以及运动员或需求高的非移位骨折患者,手术目的是减少愈合时间和加速康复,三区骨折最好选择手术治疗,因为这些骨折容易发生延迟愈合和骨不连。而对于二、三区的内固定选择,有关文献证实了髓内钉是首选之一[5-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行足部正斜位片的患者,且选择既往无手术或第5跖骨损伤,无足部骨折、脱位或畸形的患者,拍摄的120例患者中男60例、女60例符合纳入标准[7]。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测量方法
选择标准足部正斜位作为测量图像,见图1(正位)中第5跖骨髓腔直径内侧线以第5跖骨基底部与骰骨组成的跖跗关节缘尖端为起点,做一条至第5跖骨干内侧髓腔皮质弯曲部的直线A,再从第5跖骨干外侧髓腔皮质弯曲点为起点,引出一条平行A至第5跖骨基底部的直线B,测量2条直线间的垂直距离作为第5跖骨髓腔直径(a)。在正位片上从第5跖骨干弯曲点外侧皮质做一平行于B至第5跖骨基底部的直线C,此条长度为髓内钉长度(c)。再从第5跖骨基底部外侧做一条平行于c至第5跖骨头关节面的直线D,此长度为第5跖骨长度(d)。图2(斜位)中第5跖骨髓腔直径内侧线以5跖骨基底部内侧尖端为起点,同图1做两平行线E、F,测量2条直线间的垂直距离为斜位髓腔直径(b),上述具体字母标识见图1、图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据±标准差、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数据统计描述
正位上髓腔直径(a)平均值为4.15 mm,范围(2.24~5.64 mm),斜位上第5跖骨髓腔直径(b)平均值为4.31 mm,范围(3.18~5.81 mm),髓内钉长度(c)平均值为39.74 mm,范围(28.07~53.46 mm),第5跖骨长度(d)平均值71.64 mm,范围(59.73~85.44 mm),髓内钉长度与第5跖骨长度比值(e)平均值为55.48%,范围(41.12%~68.05%),见表1。
表 1 基础数据描述Table 1. Description of basic data指标 平均值 中位数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差 年龄 43.79 40.00 79 19 16.40 a(mm) 4.15 4.10 5.64 2.24 0.58 b(mm) 4.31 4.26 5.81 3.18 0.69 c(mm) 39.74 39.58 53.46 28.07 4.80 d(mm) 71.64 71.42 85.44 59.73 5.78 e(%) 55.48 55.07 68.05 41.12 5.10 a:正位第5跖骨髓腔直径;b:斜位第5跖骨髓腔直径;c:髓内钉长度;d:第5跖骨长度;e:髓内钉长度与第5跖骨长度比值。 2.2 指标与性别的差异
经t检验证实男性与女性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和女性正斜位髓腔直径、第5跖骨长度、髓内钉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髓内钉长度与第5跖骨长度比值(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男性和女性d与e均无相关性(P > 0.05),见表2、表3。
表 2 男性和女性各资料比较($ \bar x \pm s $ )Table 2. Comparison of male and female data ($ \bar x \pm s $ )指标 男性组 女性组 t P 年龄 46.03 ± 17.92 41.55 ± 14.53 1.505 0.135 a(mm) 4.31 ± 0.56 3.99 ± 0.56 3.082 0.003* b(mm) 4.46 ± 0.64 4.17 ± 0.50 2.717 0.008 c(mm) 41.25 ± 4.64 38.23 ± 4.51 3.609 < 0.001* d(mm) 75.04 ± 4.68 68.23 ± 4.68 7.977 < 0.001* e(%) 54.95 ± 4.99 56.01 ± 5.30 −1.139 0.257 a:正位第5跖骨髓腔直径;b:斜位第5跖骨髓腔直径;c:髓内钉长度;d:第5跖骨长度;e:髓内钉长度与第5跖骨长度比值。*P < 0.05。 表 3 男性和女性d与e相关性分析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d and e between men and women性别 r P 男 0.03 0.799 女 0.05 0.694 3. 讨论
足外侧纵弓和横弓,是第5跖骨近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足部生物力学中有重要作用,如足部力量的传导,及负重[8],而且腓骨短肌止点位于第5跖骨粗隆部,当足部重复性应力及外伤时容易造成骨折,若骨折累计二区、三区,因影响血液供应,容易造成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9]。因此选择良好内固定物与术式,对骨折愈合有巨大作用。Ryan等[10]在一项研究琼斯骨折外科技术中提到髓内螺钉固定仍是治疗选择的金标准,但有关金标准的提法并未取得共识。而且髓内螺钉固定也存在骨不连、再骨折等风险[11]。也有其更好的作用,经皮髓内螺钉对跖骨血供破坏较少,利于跖骨骨折愈合,而且切口在跖骨近端粗隆部,减少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植入扩髓的腔隙增加了其稳定性,防止内固定的松动[12]。
此次研究根据120例患者的X片检测确定了第5跖骨的简要解剖结构,在笔者的研究人群中,第5跖骨的平均长度为71.64 mm,髓内钉长度的平均值为39.74 mm,髓内钉长度约占第5跖骨总长度的55.48%。髓腔平均值大小在正位上比斜位要小。Ochenjele等[7]在CT测量研究中发现40 mm螺钉长度已接近第5跖骨弯曲处,而在本次X片测量中髓内钉平均长度为39.74 mm,与本文献相映。因此在临床置钉中应该注意髓内钉的长度,钉道长度应该小于跖骨长度的55.48%,从而避免致内外侧皮质骨折。但是为了让骨折有良好的固定及稳定性,可以考虑选择更大的髓内钉直径。
不足之处在于利用X线拍摄足部正斜位片,只能得到部分信息,若考虑存在跖跗关节损伤时,需拍摄跖跗关节正斜位[13]。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可能数据存在偏倚,且髓腔大小随着跖骨解剖而变化,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尸体标本测量髓腔大小可能会更接近真实值,尽管对大量就诊患者第5跖骨的解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但每个患者都是独立个体,髓内钉的直径及长度应据个体的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14]。另外所有测量的起点都在第5跖骨基底部尖端进行的,可能不能提供一致的髓内钉轨迹。而且这是一项放射学研究,测量结果需大量的临床实践进行验证,才能确定髓内钉的良好固定、稳定性,及减少并发症。总之,此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髓内钉直径和长度的选择。
-
表 1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Kaplan-Meier分析[n (%)]
Table 1. Kaplan-Meier analysis of breastfeeding duration [n (%)]
影响因素 人数 已断乳人数 截尾比(%) 中位数 χ2 P 地区 农村 1272(80.40) 1098(81.39) 13.68 10.46 11.67 <0.001* 城市 310(19.60) 251(18.61) 19.03 9.89 民族 汉族 1059(66.94) 912(67.61) 13.88 10.30 0.27 0.76 少数民族 523(33.06) 437(32.39) 16.44 10.41 家庭收入(元) 0~ 351(22.19) 298(22.09) 15.1 10.85 8.37 0.036* 10000~ 399(25.22) 343(25.43) 14.04 10.5 25000~ 467(29.52) 406(30.10) 13.06 10.33 50000~ 365(23.07) 302(22.39) 17.26 9.74 医疗服务可及性 好(<30 min) 1386(87.61) 1177(87.25) 15.08 10.28 0.78 0.52 差(≥30 min) 196(12.39) 172(12.75) 12.24 10.76 辅食添加时间(月) ≤6 1142(72.19) 987(73.16) 13.57 10.31 9.73 0.027* >6 440(27.81) 362(26.84) 17.73 10.48 第1次吸吮时间 出生1 h内 736(46.52) 642(47.59) 12.77 10.3 7.95 0.039* 出生1 h到24 h 322(20.35) 277(20.53) 13.98 10.16 出生24 h后 524(33.12) 430(31.88) 17.94 10.51 儿童贫血情况 是 131(8.29) 126(9.34) 13.98 10.39 5.09 0.12 否 1451(91.71) 1345(90.66) 14.85 10.42 母亲就业情况 在业 1283(81.10) 1102(81.69) 14.11 10.26 1.02 0.38 未在业 299(18.90) 247(18.31) 17.39 10.69 *P<0.05。 表 2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Table 2.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
因素 β SE Wald P Exp(β) 95%CI 家庭收入(元) 50000~ 1 0~ −0.28 0.16 3.92 0.05 0.56 0.49~0.87 10000~ −0.29 0.14 4.33 0.04* 0.75 0.57~0.98 25000~ −0.29 0.15 4.01 0.04* 0.82 0.39~0.92 地区 城市 1 农村 −0.51 0.17 9.55 0.002* 0.60 0.44~0.82 辅食添加时间 >6个月 1 ≤6个月 0.50 0.36 46.81 <0.001* 1.12 1.02~1.42 吸吮时间 出生24 h后 1 出生1 h内 −1.85 0.53 3.60 0.04* 0.46 0.35~0.87 出生1 h
到24 h内−0.97 0.58 3.84 0.53 0.40 0.19~1.24 *P<0.05。 -
[1] Victora C G,Bahl R,Barros A J,et al. Breastfeeding in the 21st century: Epidemiology,mechanisms,and lifelong effect[J]. Lancet,2016,387(10017):475-490. doi: 10.1016/S0140-6736(15)01024-7 [2] Gupta A,Suri S,Dadhich J P,et al. The world breastfeeding trends initia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infant and young child feeding in 84 countries[J]. J Public Health Policy,2019,40(1):35-65. doi: 10.1057/s41271-018-0153-9 [3] 黄永玲,张唯敏,方亮. 安徽省贫困地区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1):1150-1152. doi: 10.11852/zgetbjzz2017-25-11-19 [4] 李沛霖,刘鸿雁. 中国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研究[J]. 人口与发展,2017,23(2):100-112. doi: 10.3969/j.issn.1674-1668.2017.02.011 [5] 王帅,谢学勤,张耀光. 中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回顾与思考[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1,18(1):9-15. [6] 刘稳,李士雪. 山东儿童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4):410-412. doi: 10.11852/zgetbjzz2016-24-04-21 [7] 刘岚, 王旭明, 李国晖, 等 云南农村居民哮喘的患病现状及社会人口学和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3(12): 41-46. [8] 汪之顼,盛晓阳,苏宜香. 《中国0~2岁婴幼儿喂养指南》及解读[J]. 营养学报,2016,38(2):105-109. [9] 扎西德吉,次旦卓嘎,扎西达娃. 西藏自治区0~5岁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藏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项目[J]. 高原科学研究,2021,5(4):67-73. [10] 杨严政,周玉娥,李团,等. 昆明市4个区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3,44(6):40-46.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24 [11] 曾果, 黄璐娇, 芮溧, 等. 西南城乡婴幼儿母乳喂养行为比较研究[C]. 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国际DRIs研讨会, 2013: 193-194. [12] Tang K,Liu Y,Meng K,et al. Breastfeeding duratio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Chinese women: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Int Breastfeed J,2019,14:19. doi: 10.1186/s13006-019-0212-2 [13] 胡珊珊,王晓晔,李争,等. 影响我国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相关因素的系统评价[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10):1131-1134,1139. doi: 10.11852/zgetbjzz2020-0309 [14] 裘美娟,房玥晖,连怡遥,等. 中国六省市0~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状况调查研究[J]. 营养学报,2022,44(5):426-429,435. [1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中国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2018版)[J]. 中华儿科杂志,2018,56(4):261-266. [16] 柳晓珍. 中国儿童母乳喂养的健康效益及影响因素研究—于2011年CHNS数据的经验验证[D].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