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情况及应对措施

许榛 凌昱 刘四香 宋玉 蓬阳 孙晶晶

艾子涵, 李思熳, 早胜国, 陈明瑞, 周银河, 黄思嘉, 丁海迪, 石苒羲, 张秋怡, 杨军. 通海县城乡居民心肺复苏术的认知现况的横断面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3): 42-4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06
引用本文: 许榛, 凌昱, 刘四香, 宋玉, 蓬阳, 孙晶晶. 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情况及应对措施[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3): 141-14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21
Zihan AI, Siman LI, Shengguo ZAO, Mingrui CHEN, Yinhe ZHOU, Sijia HUANG, Haidi DING, Ranxi SHI, Qiuyi ZHANG, Jun YANG.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the Cognitive Statu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mo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onghai County[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3): 42-47.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06
Citation: Zhen XU, Yu LING, Sixiang LIU, Yu SONG, Yang PENG, Jingjing SUN. Adverse Reactions of Vaccine Vaccination in Children with Special Health Conditions in Kunming and Countermeasures[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3): 141-14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21

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情况及应对措施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21
基金项目: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科研课题项目(2022-06-04-004);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2023-SW(后备)-6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许榛(1976~),女,云南昆明人,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保健临床工作

    通讯作者:

    孙晶晶,E-mail:iryn1049@21cn.com

  • 中图分类号: R186

Adverse Reactions of Vaccine Vaccination in Children with Special Health Conditions in Kunming and Countermeasures

  • 摘要:   目的   探讨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  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952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信息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检出率为10.92%(104/952),均为轻型不良反应;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检出率前3位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百白破)、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麻腮风)、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脑A+C),检出率为7.00%、4.14%、3.08%;早产、过敏、贫血儿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7%、11.03%、10.05%;二针以上针次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73.08%,高于首针检出率26.92%;疫苗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检出率分别为39.42%、21.15%、18.27%;2岁以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较高,占比75.00%;疫苗接种24 h内不良反应较高,占比62.50%;经及时对症处理及跟踪观察,所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均在7 d内痊愈。  结论   昆明市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后存在不良反应,以轻型不良反应为主,其中百白破、麻腮风、流脑A+C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较高,2岁以下早产、过敏、贫血儿童接种疫苗后更易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接种后24 h内,均可在接种后7 d内痊愈。
  • 在这社会生产活动规模日益扩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各类突发事件频发,这些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许多突发事件如急性中毒、心脏本身疾病、电击、溺水等均可致心脏骤停[1-2]。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中止射血,心音消失和大动脉搏动停止,导致机体的重要脏器出现缺氧、缺血,严重情况可造成患者死亡[3-4]。据报道,我国每年死于心脏骤停的居民大约有250万人,位居世界首位。且60%~70%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到达医院前便发生了心脏骤停[5],而无目击者第一时间内对院外心脏骤停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6],此外,自拨打急救电话起,急救车平均需要12 min才可赶到第一现场,远远超过了心脏骤停的4 min黄金抢救时间[7]。我国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远低于其他国家[8],实际存活率不足 1%[9]。西方发达国家的居民CPR普及率达到了30%~50%,但我国 CPR 普及率却低于1%[10]。若旁观者在发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后,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就对其较早地实施CPR,可使患者的组织器官及时得到血液供应的恢复,这往往能够提升拯救患者的生命的几率,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有相关研究表明,13岁以上的群体即能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的心脏胸外按压[2]。为了解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城乡居民CPR知识的普及情况科普需求,向我国相关部门提升我国居民CPR急救知识普及提供科学依据,扩大CPR急救知识的普及范围,探索建立了一种高效、适宜的科普模式,从而扩大CPR急救知识的普及范围。本研究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居民中采用分层及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年龄15~60岁居民共300人,用自设问卷匿名进行了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于2023年7月14日至18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随机抽取4个城镇(秀山街道、九龙街道、杨广镇、高大傣族彝族乡),再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每个镇随机抽取75名居民为调查对象。样本含量确定:根据文献[10]取我国总体CPR认知率1%为总体率Π,取允许误差δ为1%,取第Ⅰ类错误的概率α为0.05,根据无限总体总体率估计公式:n=Z2αΠ(1-Π)/δ2得出n ≈ 300。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调查的15~60岁通海县城乡居民。排除标准:因身体条件受限或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而无法参与问卷调查的居民。

    问卷设计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接受专业CPR培训并考核通过,咨询急诊科、心内科相关专家,依照《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成人基础/高级生命支持》[11]设计调查问卷。该问卷由2个部分组成结构化问卷:第一部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户口类型、受教育水平;第二部分为心肺复苏认知掌握程度及施救意愿,包括CPR认知水平,年龄、户口所在地与认知水平的关系,是否参与过CPR相关培训、施救意愿等。以居民是否听过了解和是否掌握2个指标来定义居民对于CPR的认知水平。共收回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共290份,有效回收率为96.7%。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96.7%,见表1

    表  1  一般资料
    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项目 n 百分比(%)
    性别 129 44.5
    161 55.5
    年龄(岁) 15~25 77 26.6
    26~35 17 5.9
    36~45 51 17.6
    46~55 64 22.1
    55~ 81 27.9
    受教育水平 高中及以下 183 63.1
    大学 105 36.2
    研究生及以上 2 0.7
    户口类型 农村户口 211 72.8
    非农村户口 79 27.2
    职业类型 体力劳动 179 61.7
    脑力劳动 111 38.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调查对象中,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居民仅有20.3%,普及率较低;从未听说过心肺复苏的居民占了26.2%, 且53.4%的居民听说过但未能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可能与宣传有关,需加强相关宣传,选择大众更能接受的宣传方式,进行有效宣传,提高群众认知及技能掌握率,见表2

    表  2  心肺复苏认识总体情况
    Table  2.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情况 n 百分比(%)
    听过且掌握CPR 59 20.3
    听过但未能掌握CPR 155 53.4
    没有听过CPR 76 26.2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在听说且掌握CPR的人中有32.3%在15~25岁之间,占比最多,67.8%小于46岁,在没有听说过的人中有71.1%大于45岁;CPR知晓掌握情况与年龄成反比(P<0.05),可能与老年人学习能力下降或意识不强有关,见表3

    表  3  年龄与认知水平关系[n(%)]
    Table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cognitive level[n(%)]
    年龄(岁) n 听过且掌握CPR 听过但未能掌握CPR 没有听过CPR χ2 P
    15~25 77 21(27.27) 50(64.94) 6(7.79) 50.968 < 0.001*
    26~35 17 7(41.18) 6(35.29) 4(23.53)
    36~45 51 12(23.53) 27(52.94) 12(23.53)
    46~55 64 14(21.88) 38 (59.38) 12(18.75)
    55~ 81 5(6.17) 34 (41.98) 42(51.85)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农村户口中掌握CPR的人占比15.2%小于非农村户口34.2%,从未听说过的人占比33.2%大于非农村户口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 表4

    表  4  户口类型与认知水平关系
    Table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hold type and cognitive level
    户口类型 n 听过且掌握CPR 听过但未能掌握CPR 没有听过CPR χ2 P
    农村户口 211 32(15.17) 109(51.66) 70(33.18) 25.027 < 0.001*
    非农村户口 79 27(34.18) 46(58.23) 6(7.59)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被调查居民中,居民对陌生人实施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均有较高的意愿,分别为66.2%和68.6%,仅有11.4%和31.4%的人完全不愿意对陌生人进行抢救,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技术不精湛反而延误抢救,见表5表6

    表  5  CPR实施意愿
    Table  5.  Intention to perform CPR
    项目 意愿 n 百分比(%)
    胸外按压 愿意 192 66.2
    一般 65 22.4
    不愿意 33 11.4
    口对口人工呼吸 愿意 199 68.6
    不愿意 91 31.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表  6  不愿意进行心肺复苏的原因
    Table  6.  Reasons for reluctance to perform CPR
    原因 n 百分比(%)
    怕技术不够精湛,反而延误抢救 11 33.3
    怕抢救后遭讹诈 1 3.03
    觉得肯定会有其他人出手,何必是我 3 9.09
    以上全是 7 21.21
    其他 11 33.33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此次调研显示CPR普及率较低,笔者对CPR培训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显示63.79%的人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主要原因有意识不强(51.35%)和不知道途径(58.38%);有92.76%的人表示当得知培训消息的时候愿意参加,见表7

    表  7  CPR培训相关问题 [n(%)]
    Table  7.  Issues related to CPR training [n(%)]
    问题 结果
    是否参加过CPR
    相关培训
    105(36.21)
    185(63.79)
    未参加原因 没有关注,不了解
    它的重要性
    95(51.35)
    不知道可以从哪里
    学习
    108(58.38)
    工作或学习太忙没
    有时间
    70(37.84)
    个人认为没有必要 20(10.81)
    是否有必要掌
    握心肺复苏术
    258(88.97)
    32(11.03)
    有CPR相关培训
    时,是否愿意参加
    愿意 269(92.76)
    不愿意 21(7.2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通海县城乡居民对于CPR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居民仅通过医疗题材电视剧以及医疗科普视频对CPR有所了解,而对CPR的具体操作步骤、顺序、要领知之甚少。较早地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升其生存率,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患者血液循环便会立即停止,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时间为心脏骤停发生后的4 min内,但医护专业人员一般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旁观者作为第一目击人,往往是快速进行心肺复苏的第一选择。由此可见,居民CPR认知程度和掌握程度的提高尤为重要。

    通海县城乡居民对于CPR的知晓率与认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城区知晓率较乡村高,这与张兰兰等 [2]的调查研究结果相似。农村户口居民对于CPR的掌握率极低,且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农村户口居民从未听说过CPR,而通海县农村多位于山区,段昌新[12]指出农村受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不集中等因素影响,医疗半径远大于城镇,所以,一旦有农村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更考验居民是否具备迅速实施CPR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城乡居民年龄大于45岁人群的CPR认知水平与其他年龄存在差异(P < 0.01),考虑该人群在总调查人群中占比50%(145/290)且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不断下降、接受新事物能力降低等因素有关。调查得知,城乡居民实施CPR意愿总体较高,担心自己技术不精湛反而延误抢救是阻碍居民实施心肺复苏意愿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考虑受前期调查中城乡居民分别有33.2%和26.2%人从未听说过CPR这一因素的影响。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和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受调查的人员表示对家庭成员发生心脏骤停后实施此操作更有倾向性,担心传染病和性别差异问题均有较多提及,与梅媛 [13]的调查中有相似之处。以上表明,CPR在农村的普及率较低,农村对CPR的认知和掌握度均不如城区,施救顾虑较多。但通海县居民总体对掌握和实施CPR相关急救技术的意愿高,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有关知识的科普宣传,让居(村)民能更多地认识和掌握CPR。

    通海县居民对于CPR掌握的必要性认知水平较高,有十分积极的态度愿意参加CPR培训,愿意认真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但与现有的CPR掌握情况形成反差,在调查中发现,无法获取学习CPR技术途径的居民占未曾接受过CPR培训的居民比例最高,尤其在乡镇居民中存在普遍,没有专业的CPR培训进入到乡村中,居民没有接受培训并且掌握CPR的平台,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公众平台推送应急救护知识[14-15]。同时,医疗相关单位可试点开展单纯按压式CPR培训站,通过媒体宣传与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居民对于CPR的掌握程度。此外,可以通过各界媒体密切联系,借助新媒体热点事件的带动作用[16],提高居民对CPR的急救意识、对于CPR黄金4 min施救实践的认识、急救能力等,从而提高心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

    笔者从接受过上述调查的通海县地区随机抽取滨湖社区(城区)和杨广镇义广哨村(农村)两地开展了CPR急救科普宣讲,两地区均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自愿参加培训的居民,其中滨湖社区56人,杨广镇义广哨村55人。针对研究人群为城乡居民这一特性,为增加科普宣传的效果和实用性。本研究采用AHA推荐的交互式培训法[17]进行科普,在传统授课法(科普人员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对CPR进行讲解,受科普者以听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课堂讨论、运用人体模型进行操作演示并进行仿真练习,此种培训不仅有利于科普宣讲员与被宣讲对象的充分互动,而且使得科普效果能够及时得到评估,增进科普的有趣性和深刻性。本小队在滨湖社区采用了较为完整的互动式培训方法,研究表明,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8] 。杨广镇义广哨村因条件限制未能进行CPR相关的视频影像分享,而采用场景模拟和CPR操作相结合的科普方式。2种科普方法结合的成功运用,可为相关部门采取更好的科普方式开展CPR知识的宣传工作提供借鉴。

    科普后笔者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对参与培训的研究对象依次进行培训效果的考察,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研究对象问卷的正确率为85.71%,城市研究对象问卷的正确率为87.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在接受培训后居(村)民的CPR相关的认知水平以及技能的掌握度均有显著提高,与长沙城乡居民CPR培训结果一致 [13]。当遇到倒地的无意识伤员,居(村)民的首要操作有23.21%选择了检查是否无呼吸和心跳是否停止的正确操作,这与前期调查中居(村)民的第一反应为拨打120(51.03%)的惯有思维操作有明显变化。然而,在问卷中个别较为专业化的考题得分中城乡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问及按压深度、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比例,胸外按压的深度时,城区居民的得分率高于农村村民,考虑与农村村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培训员解释问卷题目内容时未能得到村民正确的理解等有关。城乡居(村)民培训后对实施AED的自信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农村低于城区,这可能与具有AED医疗设备的农村本身就很少,村民接触AED的机会更小,加之有大部分村民不具备听懂AED设备所发出的普通话语音操作的提示。

    担心在救助别人时因自己救助不当造成被救治者意外受伤或者救治后害怕被讹诈等而承担法律责任[19],这是很多心脏骤停目击者不愿意给予施救的原因。前期调查显示,有3.03%的居(村)民因害怕被讹诈而及时学会CPR急救技术也不愿施救,在培训后,居(村)民表示自己对承担法律责任的担忧明显减少,考虑与科普宣讲后居(村)民认识到了国家现在已通过立法的方式保障施救人员的权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了“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害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等,顾虑相对减少有关,与文献[20]调查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通海县居民普遍缺乏CPR急救知识,但对于CPR急救知识的普及有较高的需求,施救态度积极,简单的CPR急救科普宣讲后便可以起到明显效果。建议相关部门加大CPR科普以及培训力度,深入推广CPR急救术,将CPR推广入乡村。

  • 表  1  不同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n(%)]

    Table  1.   Detection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vaccination with different vaccines [n(%)]

    序号疫苗类型接种例数反应例数检出率(%)
    1 百白破 457(48.00) 32(30.77) 7.00
    2 麻腮风 435(45.69) 18(17.31) 4.14
    3 流脑A+C 227(23.84) 7(6.73) 3.08
    4 13价肺炎 406(42.65) 11(10.58) 2.71
    5 乙脑 376(49.50) 9(8.65) 2.39
    6 水痘 356(37.39) 7(6.73) 1.97
    7 乙肝 341(35.82) 5(4.81) 1.47
    8 脊灰灭活疫苗 338(35.50) 4(3.85) 1.18
    9 甲肝 267(28.05) 3(2.88) 1.12
    10 肠道病毒EV71 278(29.20) 3(2.88) 1.08
    11 五联苗 315(33.09) 3(2.88) 0.95
    12 五价轮状 319(33.51) 1(0.96) 0.31
    13 四联苗 243(25.53) 1(0.96) 0.41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不同疾病类型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n(%)]

    Table  2.   Detection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vaccina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diseases [n(%)]

    序号疾病类型患病例数反应例数检出率(%)
    1 早产 274(28.78) 38(36.24) 13.87
    2 过敏 136(14.29) 15(14.42) 11.03
    3 贫血 189(19.85) 19(18.27) 10.05
    4 神经系统疾病 213(22.37) 21(20.19) 9.86
    5 代谢性疾病 79(8.30) 7(6.73) 8.86
    6 肝脏疾病 61(6.41) 4(3.85) 6.56
      早产儿按照免疫规定进行疫苗接种。
    下载: 导出CSV

    表  3  不同针次接种后不良反应检出率[n(%)]

    Table  3.   Detection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different injections [n(%)]

    序号疫苗类型反应例数首针
    检出率
    二针以上
    检出率
    1 百白破 32(70.77) 9(28.13) 23(71.88)
    2 麻腮风 18(17.31) 5(27.78) 13(72.22)
    3 流脑A+C 7(6.73) 2(28.57) 5(71.43)
    4 13价肺炎 11(10.58) 3(27.27) 8(72.73)
    5 乙脑 9(8.65) 2(22.22) 7(77.78)
    6 水痘 7(6.73) 2(28.57) 5(71.43)
    7 乙肝 5(4.81) 1(20.00) 4(80.00)
    8 脊灰灭活疫苗 4(3.85) 1(25.00) 3(75.00)
    9 甲肝 3(2.88) 1(33.33) 2(66.67)
    10 肠道病毒EV71 3(2.88) 1(33.33) 2(66.67)
    11 五联苗 3(2.88) 1(33.33) 2(66.67)
    12 五价轮状 1(0.96) 0(0.00) 1(100.00)
    13 四联苗 1(0.96) 0(0.00) 1(100.00)
    总计 104(10.92) 28(26.92) 76(73.08)
    下载: 导出CSV

    表  4  疫苗不良反应临床表现[n(%)]

    Table  4.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vaccin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n(%)]

    序号疫苗类型反应例数疼痛皮疹发热硬结红肿
    1 百白破 32(70.77) 5(15.63) 5(15.63) 12(37.50) 8(25.00) 3(9.38)
    2 麻腮风 18(17.31) 1(5.56) 4(22.22) 5(27.78) 2(11.11) 5(27.78)
    3 流脑A+C 7(6.73) 2(28.57) 1(14.29) 3(42.86) 2(28.57) 2(28.57)
    4 13价肺炎 11(10.58) 2(18.18) 1(9.09) 6(54.55) 1(9.09) 2(18.18)
    5 乙脑 9(8.65) 1(11.11) 3(33.33) 4(44.44) 1(11.11) 0(0.00)
    6 水痘 7(6.73) 1(14.29) 1(14.29) 3(42.86) 2(28.57) 3(42.86)
    7 乙肝 5(4.81) 0(0.00) 1(20.00) 2(40.00) 1(20.00) 1(20.00)
    8 脊灰灭活疫苗 4(3.85) 1(25.00) 2(50.00) 2(50.00) 0(0.00) 2(50.00)
    9 甲肝 3(2.88) 1(33.33) 0(0.00) 1(33.33) 0(0.00) 1(33.33)
    10 肠道病毒EV71 3(2.88) 0(0.00) 0(0.00) 1(33.33) 0(0.00) 2(66.67)
    11 五联苗 3(2.88) 0(0.00) 0(0.00) 1(33.33) 1(33.33) 1(33.33)
    12 五价轮状 1(0.96) 0(0.00) 0(0.00) 0(0.00) 1(100.00) 0(0.00)
    13 四联苗 1(0.96) 0(0.00) 0(0.00) 1(100.00) 0(0.00) 0(0.00)
    总计 104(10.92) 14(13.46) 18(17.31) 41(39.42) 19(18.27) 22(21.15)
    下载: 导出CSV
  • [1] 韩英,王静,韦茹,等.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研究[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3,34(1):47-50.
    [2] 田新新,肖运迎,马飞燕,等. 595例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咨询情况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22,24(6):618-622.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22.06.023
    [3] 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 特殊状态儿童预防接种(广东)专家共识[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6):401-410.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200309-00351
    [4] 胡惠丽.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J]. 中华儿科杂志,2020,58(10):864-866.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00804-00780
    [5] 郑祎,王丹丹,王梅玉婷,等. 2016-2020年嘉兴市南湖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1,37(9):1256-1263,1268.
    [6] 林琳,付思美,田鑫,等. 吉林省2020-2021年适龄婴儿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单独和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22,28(4):446-450.
    [7] MMR-158 Study Group. A second dose of a measles-mumps-rubella vaccine administered to healthy four-to-six-year-old children: A phase III,observer-blind,randomized,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study comparing GSK MMR and MMR II with and without DTaP-IPV and varicella vaccines co-administration[J]. Hum Vaccin Immunother,2019,15(4):786-799. doi: 10.1080/21645515.2018.1554971
    [8] Klein N P,Abu-Elyazeed R,Povey M,et al. 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a measles-mumps-rubella vaccine administered as a first dose to children aged 12 to 15 months: A phase III,randomized,noninferiority,lot-to-lot consistency study[J]. J Pediatric Infect Dis Soc,2020,9(2):194-201. doi: 10.1093/jpids/piz010
    [9] Silas P E,Zissman E N,Gardner J,et al. A double-blind,randomized,multicenter,controlled study to evaluate the immunogenicity,safety,and tolerability of varicella vaccine (VARIVAX™) passage extension 34 (PE34) process administered concomitantly with measles,mumps,and rubella vaccine (M-M-R™ II)[J]. Hum Vaccin Immunother,2020,16(11):2634-2640. doi: 10.1080/21645515.2020.1743122
    [10] Vadrevu K M,Dugyala R,Mahantashetti N S,et al. Safety,immunogenicity and non-interference of concomitant Typhoid Vi capsular polysaccharide-tetanus toxoid conjugate vaccine (Typbar-TCV®) and measles or measles-mumps-rubella vaccines in 8-9 months-old Indian children[J]. Hum Vaccin Immunother,2022,18(7):2150030. doi: 10.1080/21645515.2022.2150030
    [11] Haas H,Richard P,Eymin C,et al. 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intramuscular versus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a combined measles,mumps,rubella,and varicella vaccine to children 12 to 18 months of age[J]. Hum Vaccin Immunother,2019,15(4):778-785. doi: 10.1080/21645515.2018.1549452
    [12] 刘铁,高冬梅,董桂华,等. 2016-2019年沈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21,37(7):1166-1168. doi: 10.11847/zgggws1133693
    [13] 杨菊,马紫妍,王洁,等. 2015-2021年郑州市二七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结果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6):773-776.
    [14] 王军,郭钜旋,华丽,等. 2017—2020年广州市海珠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5):577-580.
    [15] 黄光明,刘晓东,吴珺. 2011-2013年吉安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1):2065-2068,2071.
    [16] 吴瑛,李瑞平,高彩红. 2010-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22,38(5):654-658. doi: 10.3969/j.issn.1004-1257.2022.5.zyyjk202205018
    [17] 曾祥越,冯燕芳,黄勇. 2011-2020年广州市荔湾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22,50(2):47-53.
  • [1] 徐文秀, 莫小凤, 杨祥民, 杨丝露, 吴凡, 李特.  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在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测中的应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911
    [2] 朱新琳, 吴亚楠, 孟琦, 杨千紫, 李元彪, 陶俊衡, 何孟阳.  昆明市2社区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患者服药依从性对病情控制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312
    [3] 丁家伟, 王佳, 杨舒, 陈素莲, 李晶.  昆明地区18 449例医院就诊患者HPV检出情况分析与疫苗接种建议,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302
    [4] 张蓉, 宋兴菊, 段琳, 李倩, 陈旭.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810
    [5] 杨皓, 张国云, 王德财, 郭云瑞, 张业才, 杨建明.  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和口服镇痛在老年股骨中上段骨折术前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931
    [6] 李娜, 陈洁, 罗季, 陈永刚, 彭江丽, 喻明丽, 李生浩.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376例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422
    [7] 彭思思, 丁慧, 马丽娅, 吕扬, 段彦好, 阳磊, 张石楠.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624
    [8] 杨涵, 张雯, 邓继红, 黄莹, 张丽梅.  昆明市某“三甲”医院育龄期医务工作者“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意愿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9] 李德应, 王玉明, 柴华香, 董伟群.  218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及预防策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余珊, 熊媛, 杨嘉, 孙莉.  昆明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孙建明, 董芳.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熊守庆.  两种路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刘萍.  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剖宫产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刘清华.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镇痛、苏醒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李军.  昆明市出租车司机疲劳与相关健康和安全危险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桂琦.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75例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李璠.  昆明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唐辉蓉.  MRCP与T管造影在胆道术后拔除T管前的对比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张颖.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AECOPD合并肺栓塞中的临床观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输血不良反应60例临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15
  • HTML全文浏览量:  594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10-1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3-07
  • 刊出日期:  2024-03-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