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云南省3所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现况调查

陈燃 张河川 张雅静 郭良骥 赵昊

方杰, 光雪峰, 戴海龙, 林霄峰, 张旭明, 赖碁. 腺苷对NSTEMI无复流现象的预防[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6): 70-7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04
引用本文: 陈燃, 张河川, 张雅静, 郭良骥, 赵昊. 云南省3所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现况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8): 38-4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806
Jie FANG, Xuefeng GUANG, Hailong DAI, Xiaofeng LIN, Xuming ZHANG, Qi LAI. Preventive Effect of Adenosine for No-reflow Phenomen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3, 44(6): 70-75.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604
Citation: Ran CHEN, Hechuan ZHANG, Yajing ZHANG, Liangji GUO, Hao ZHAO.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xual 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ree Non-Medical Universities in Yun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8): 38-43.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806

云南省3所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现况调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0806
基金项目: 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金资助项目(S202212560010)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燃(2003~),女,云南昆明人,在读本科生

    通讯作者:

    张河川,E-mail:1140981740@qq.com

  • 中图分类号: R167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xual Knowledge,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ree Non-Medical Univers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3所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现状。  方法  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3所非医学类高校1170名大学生做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大学生的性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  结果  72 h内紧急避孕的知晓率为22.2%,安全套可防病避孕知晓率为65.6%;PrEP和PEP知晓为49.2%和39.3%,防AIDS知识整体知晓率不到90.0%,性健康、艾滋病防治知识女生的知晓率整体高于男生(P < 0.05);占抽样人群72.8%的人不反对婚前性行为,男生性态度较女生开放(P < 0.05);18.9%的人有过性行为,在性行为阳性史的人中,60.5%能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35.1%性伴≥2个,男生性行为高于女生(P < 0.05);大学生中42.6%初中接受过性教育,41.4%通过网络获取性知识。  结论  大学生性健康知识匮乏,性态度和性行为较开放,云南省非医学类高校开展全面性教育已势在必行。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是恢复急性梗死心肌血流供应的最有效的手段[1],然而在接受PPCI治疗的患者中,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NRP)的发生率高达30%以上[2] 。PPCI术中一但发生NRP,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和心脏破裂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对血运重建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远期预后造成严重影响[3]。腺苷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其对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尤为明显。腺苷为PPCI术中NRP发生后的有效治疗药物已经获得共识[4];但对于NSTEMI患者在PPCI术中,冠状动脉内预防性注射腺苷能否减少NRP的发生率目前尚有疑惑。本研究经指引导管向冠状动脉靶血管内预防性注射腺苷,并观察其对NSTEMI患者PPCI术中NRP发生率的影响,探讨预防性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在NSTEMI患者PPCI术中对NRP的预防效果。

    选取从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PCI的NSTEMI患者196例,其中男137例,女59例。年龄32~82岁,平均(65.6±16.4)岁。纳入标准:发病12 h以内,符合PPCI指征的NSTEMI患者,NSTEMI定义为胸痛发作超过30 min,且肌钙蛋白升高正常上限第99百分位点[5]。排除标准:心源性休克、对补充液体扩容及升压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心肺复苏术后、PPCI术中血液动力学持续不能稳定的患者、PPCI术前即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1.2.1   患者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预防性给药组(98例)和补救性给药组(98例)。预防性给药组在在第1次球囊预扩张后和后续每次球囊扩张和每次支架释放前均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补救性给药组在无复流现象发生后再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2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人数、梗死相关血管概况等临床基础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见 表1

    表  1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bar x \pm s $ )/n(%)]
    Table  1.  Clinic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STEMI [( $\bar x \pm s $ )/n(%)]
    组别 n 性别 年龄(岁) 高血压 糖尿病 梗死相关血管
    前降支 回旋支 右冠脉
    预防性给药组 98 67(68.4) 31(31.6) 58.4±23.6 60(61.2) 38(38.8) 43(43.9) 23(23.5) 32(32.6)
    补救性给药组 98 70(71.4) 28(28.6) 60.1±24.8 52(53.1) 41(41.8) 45(45.9) 24(24.5) 29(29.6)
    χ2/t 0.097 0.043 1.499 1.06 0.075
    p 0.83 0.867 0.221 0.372 0.784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1.2.2   围手术期治疗

    所有入选患者均在PPCI术前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6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顿服;术中静脉注射普通肝素60 U/(kg·h)[6]。2组患者均行PPCI,且均只处理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相关血管。术后按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和阿司匹林100 mg/d维持。如果患者无禁忌症,常规服用他汀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

    1.2.3   介入治疗方法

    腺苷溶液配制方法:取1 mL腺苷(腺苷规格:90 mg/30 mL,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入29 mL生理盐水,配置成腺苷浓度为100 μg/mL的溶液。给药剂量及方法:每次经指引导管途径冠状动脉内推注1 mL腺苷溶液,计腺苷100 μg,腺苷溶液推注时宜缓慢,为防止由于腺苷溶液残留于指引导管内而造成冠状动脉内腺苷给药量不能达标,每次腺苷溶液推注完成后,需要再经指引导管缓慢推注5~10 mL生理盐水至冠状动脉内。预防性给药:在在第1次球囊预扩张后和后续每次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前均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1次;补救性给药: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后,发生无复流现象时尽快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药。无论预防性给药或补救性给药,每次给药完成后间隔2~3 min造影观察心肌灌注情况,根据心肌灌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增加给药次数,冠状动脉内TIMI血流和TMPG、MBG分级均达到3级时停止给药。冠状动脉内给药时严密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及和有创动脉血压变化。如果患者心电图和有创动脉血压发生明显异常变化时,通过减慢推注速度和延长推注间隔时间、咳嗽复律等方法直至有创动脉血压和心电图恢复至推注前状态。

    1.3.1   冠状动脉血流

    TIMI 分级 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分为 4 级:0级为无灌注,冠状动脉病变以近血管存在前向血流,但病变以远血管内没有血流;1 级为少量灌注,部分血流可以通过冠脉病变处,但是冠状动脉病变以远的血管不能被完全充盈;2级为部分灌注,病变以远的冠状动脉在3个心动周期以上完全被造影剂充盈,而且造影剂的清除速度较正常冠状动脉延缓;3级为完全灌注,病变以远冠状动脉血管在3个心动周期内完全被造影剂充盈并且造影剂能被迅速清除,间接提示冠状动脉心肌灌注水平“正常”[7]

    1.3.2   TIMI

    心肌灌注分级(TMPG)心肌灌注分级分为 4 级,TMPG标准:0级,梗死相关动脉支配区域毛玻璃样的心肌灌注;1级,梗死相关动脉支配区域可见缓慢轻度的毛玻璃样心肌灌注;2级,心肌灌注成轻度毛玻璃样,但30 s后无相应区域静脉回流或仍不能消除;3级,心肌可见典型的毛玻璃样改变及充盈和清除过程。是造影剂迅速进入微血管,并被迅速排除的表现,说明冠状动脉血管供血区域内的心肌灌注正常[8]

    1.3.3   心肌呈色分级(MBG)

    心肌呈色分级分为 4 级:0 级为梗死相关血管供血区域内的心肌未见造影剂灌注显影,说明无心肌灌注;1 级为梗死相关血管供血区域内的心肌可见少量的造影剂灌注显影,说明有少量心肌灌注;2 级为梗死相关血管供血区域内的心肌有中等程度的造影剂灌注显影,但造影剂显影程度不及同侧或对侧非梗死相关血管供血区域内的心肌造影剂灌注显影,说明有中等量心肌灌注;3级为正常的心肌造影剂显影,显影程度与非梗死相关血管心肌造影剂显影相当,说明完全心肌灌注[9]

    1.3.4   NRP的定义及分类

    在PPCI过程中梗死相关血管在无痉挛、血栓栓塞、内膜下撕裂及夹层等机械性梗阻情况下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内前向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其中,TIMI血流分级≤l 级者为无复流,TIMI 血流分级2级者为慢血流[10-11]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6.0统计软。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流 TIMI、 TMPG、 MBG 分级、无复流现象用n(%)描述,剂量资料以( $\bar x \pm s $ )表示,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完成PPCI手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TMPG、MBG分级均达到3级的患者比例,预防性给药组为88例,计89.7%,补救性给药组为69例,计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梗死相关血管NRP的发生率:预防性给药组为10例(10.2%),补救性给药组为29例(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补救性给药组发生NRP的29例患者中,有10例为无复流,19 例为慢血流;预防性给药组发生NRP的10例患者均为慢血流,无无复流发生;发生无NRP的39例患者中,罪犯血管为前降支及非优势型回旋支的25例,罪犯血管为优势型右冠状动脉的14例,见 表2

    表  2  2 组患者 TIMI、 MBG、 TMPG 分级和无复流现象发生率的比较 [n(%)]
    Table  2.  Comparison of TIMI,MBG,TMPG grade and incidence of no reflow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组别 n TIMI3 级 TMPG3级 MBG3 级 无复流 慢血流 无复流现象
    预防性给药组 98 88(89.7)* 88(89.7)* 88(89.7)* 0(0.0)* 10(10.2)* 10(10.2)*
    补救性给药组 98 69(70.4) 69(70.4) 69(70.4) 10(10.2) 19(19.4) 29(29.6)
    χ2 - 10.37 104.2 3.74 10.37
    P - 0.026* 0.005* 0.037* 0.026*
      与补救性给药组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发生NRP的39例患者,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推注腺苷后TIMI血流和MBG、TMPG分级均恢复至3级;这些患者中,补救性给药组中4 例发生无复流及9 例发生慢血流的患者给药次数为2 次,2例发生无复流的患者给药次数为3次;其余23例患者腺苷给药次数均为1次。

    预防性给药组的98例患者,在完成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推注腺苷溶液及生理盐水后,心电图未发现导致有创动脉血压出现明显波动的室性期前收缩、室速、心室颤动及显著心动过缓等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未发现收缩压≥10 mmHg幅度以上的波动。发生无复流现象的39例患者在经指引导管完成冠状动脉内推注腺苷溶液及生理盐水后,29 例慢血流患者心电监护发现有未导致有创动脉血压出现明显波动的室性早搏;3例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非优势型回旋支的无复流患者出现导致收缩压发生变化幅度≥ 10 mmHg 的室性期前收缩;7例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或优势型回旋支的无复流患者出现导致收缩压发生变化幅度≥10 mmHg 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其中3例患者给予咳嗽复律后心电图恢复至推注前状态;39例患者,心电图及有创血压出现变化时即停止推注,心电图及有创血压均在60 s内恢复至开始推注前的状态,而且均没有发生导致循环崩溃的恶性事件。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内均未出现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死亡事件。

    PPCI术中由于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过程中所导致的脂质和坏死的炎性物质、脱落的粥样斑块被冲向远端血管,同时还伴有进一步微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和血小板的过度激活,启动新一轮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障碍时,称为NRP[12]。NRP是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重塑和梗死后延展等严重并发症的预测指标,NRP一旦发生会导致梗死相关区域的心肌微循环灌注受损从而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再住院率[13]。PPCI需要以尽量恢复梗死区域心肌组织的正常灌注为目标已经成为共识[1]。NSTEMI的易损斑块脂核大,纤维帽较薄,富含大量组织因子和炎症细胞,且NSTEMI时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不全,血管释放收缩介质增加,血管舒张因子的释放减少,从而引起血管收缩[5],基于上述病理特点NSTEMI患者行PPCI治疗时更容易发生NRP。

    虽然经过PPCI手术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血流得到恢复,但属于梗死相关血管灌注的心肌组织并未获得血流灌注时,即被认为发生了无复流现象和微循环障碍[2]。传统的TIMI血流分级法仅仅反映了冠状动脉 > 500 μm血管的血流灌注 [9],而不能很好反映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的情况,TMPG和MBG分级能够更好地反映冠状动脉微循环和心肌组织的灌注,3者同时使用避免了TIMI血流分级法在判断心肌组织灌注情况时的主观性和半定量的不足[14]

    腺苷是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主要分布于心肌组织和内皮细胞,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扩张剂。它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嘌呤受体从而使微小动脉的血管平滑肌松弛,有扩张微血管、抑制炎性介质表达分泌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5]。虽然推注腺苷可能导致很多不良反应,但由于腺苷的半衰期仅为10 s,停止推注后,不良反应通常能够快速消退,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及时的停止腺苷推注通常作为终止腺苷不良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16]。腺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PCI术中的应用已被证明安全有效[4],但目前关于腺苷在NSTEMI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其应用时机和安全性尚需要探讨。

    由于冠状动脉内给药可以使腺苷更加直接、快速的到达梗死相关血管,在病变的血管处局部形成较高血药浓度,从而在短时间内充分扩张冠状动脉微血管,快速改善心肌组织的灌注;并且回顾既往研究提示,腺苷对NRP的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17];因此,冠状动脉内给予腺苷治疗NRP较经静脉途径给药更具有特别优势。理论上,冠状动脉内给予腺苷治疗能够更有助于梗死相关区域心肌灌注的恢复。对于少数心肌微循环存在严重障碍的病例,在单次给药后梗死相关区域心肌灌注恢复不佳时,为了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而保持给药剂量不变,通过增加给药次数应该也能使梗死相关血管TIMI、TMPG、MBG 分级最终达到3级。

    本研究发现预防性给药组支架置入术后即刻NR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补救性给药组,预防性给药组TIMI、TMPG和MBG都达到3级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补救性给药组。从而提示:在支架置入前,预防性给药能够通过充分的扩张冠状动脉微循环而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 使微循环内脱落的微血栓和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能够更快被血流冲走,同时腺苷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18],从而消减微循环血栓所致的NRP发生,改善梗死相关区域的心肌灌注水平,且对血压无显著影响。基于腺苷的药理特点,冠状动脉内推注腺苷可能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和(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9-20],基于腺苷的半衰期极短,停止腺苷推注通常作为终止腺苷不良反应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亦进一步证实这一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仍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对NSTEMI患者PPCI术中冠状动脉内预防性注射腺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证实。此外,本研究没有进行冠状动脉内给药联合外周静脉内围手术期持续给药与单独冠状动脉内给药的观察对比,因此无法探讨腺苷在PPCI围手术期的最佳给药方案。

    在第1次球囊预扩张后和后续每次球囊扩张和支架释放前均预防性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推注腺苷有助于减少NSTEMI患者PPCI术中NRP的发生率,改善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区域的心肌灌注,获得更好的即刻造影结果,是预防PPCI术中NRP发生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措施,但仍需要进行近一步的观察研究以探讨腺苷对NSTEMI患者PPCI围手术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及最佳用药方案。

  • 表  1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掌握现状[n(%)]

    Table  1.   Current statu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nowledge of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n(%)]

    性与生殖健康知识 总计 χ2 P
    无病时不宜冲洗阴道 99(21.5) 253(35.6) 352(30.1) 116.779 <0.001*
    知晓排卵期的概念 203(44.1) 310(43.7) 513(43.8) 0.522 0.770
    精卵结合在输卵管 236(51.3) 448(63.1) 684(58.5) 22.399 <0.001*
    性行为后用水清洗生殖器官不可以预防性病 333(72.4) 529(74.5) 862(73.7) 0.938 0.625
    不洁性行为会传染性病/艾滋病 372(80.9) 608(85.6) 980(83.8) 7.700 0.021*
    紧急避孕需72 h内 107(23.3) 153(21.6) 260(22.2) 2.115 0.347
    安全期避孕不可靠 236(51.3) 427(60.1) 663(56.7) 10.690 0.005*
    安全套能避孕防病 330(71.7) 438(61.7) 768(65.6) 15.867 <0.001*
    体外射精不可靠 311(67.6) 474(66.8) 785(67.1) 3.271 0.195
    无保护性行为后可紧急避孕 366(79.6) 588(82.8) 954(81.5) 3.057 0.217
    紧急避孕药不可经常使用 377(82.0) 621(87.5) 998(85.3) 7.045 0.030*
    性行为后用水冲洗阴道不可避孕 386(83.9) 631(88.9) 1017(86.9) 6.508 0.039*
    了解性暴力的概念 368(80.0) 601(84.6) 969(82.8) 5.257 0.072
    正确认识性骚扰 420(91.3) 678(95.5) 1098(93.8) 13.564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现状[n(%)]

    Table  2.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of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

    AIDS知识总计χ2P
    了解获取PEP的途径87(18.9)65(9.2)152(13.0)23.515<0.001*
    知晓AIDS的窗口期139(30.2)227(32.0)366(31.3)1.8970.389
    从未听说过PEP178(38.7)282(39.7)460(39.3)39.808<0.001*
    未曾知晓PrEP207(45.0)369(52.0)576(49.2)47.856<0.001*
    知晓学生AIDS传播方式237(51.5)438(62.0)675(57.7)15.689<0.001*
    性病可增加AIDS风险294(63.9)447(63.0)741(63.3)4.1970.123
    艾滋病不能根治/可预防351(76.3)504(71.0)855(73.1)6.7640.034*
    新型毒品会增加AIDS风险378(82.2)588(82.8)966(82.6)0.2730.872
    正确用套可降低AIDS风险422(91.7)611(86.1)1033(88.3)8.7260.013*
    高危性行为后应及时测HIV422(91.7)674(94.9)1096(93.7)4.9690.083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大学生性态度现状[n(%)]

    Table  3.   Status quo of sexual attitudes in college students[n(%)]

    性态度 总计 χ2 P
    不反对学生婚前性行为 383(83.3) 469(66.1) 852(72.8) 83.855 <0.001*
    不反对婚外性行为 137(29.8) 118(16.6) 255(21.8) 42.521 <0.001*
    不反对男生婚前性行为 379(82.4) 424(59.7) 803(68.6) 140.891 <0.001*
    不反对女生婚前性行为 335(72.8) 425(59.9) 760(65.0) 46.692 <0.001*
    介意未来伴侣有性经历 212(46.1) 291(41.0) 503(43.0) 7.044 0.134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大学生性行为现状[n(%)]

    Table  4.   Current situation of sexu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n(%)]

    性行为 总计 χ2 P
    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 123(60.0) 82(40.0) 205(100.0) 44.568 <0.001*
    首次性行为是自愿发生 89(72.4) 54(65.9) 143(69.8) 18.182 0.001*
    首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 101(82.1) 63(76.8) 164(80.0) 0.859 0.354
    首次性对象是临时/商业性伴 13(10.6) 3(3.7) 16(7.8) 3.592 0.166
    我了解伴侣性的经历 58(47.2) 46(56.1) 104(50.7) 4.117 0.128
    我的性伴侣≥2个 45(36.6) 27(32.9) 72(35.1) 10.527 0.484
    性行为坚持用安全套 71(57.7) 53(64.6) 124(60.5) 1.792 0.774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1] Sundby J. Young people’ s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rights[J].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Obstetrics & Gynaecology,2006,20(3):355-368.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veloping sexual health programmes: A framework for action[R]. 2010.
    [3]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R]. 2020.
    [4] UNESCO.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guidance on sexuality education[R]. Paris: UNESCO,2018.
    [5] 赵芮,张磊,富晓星,等. 中国11省市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9,35(10):1330-1338. doi: 10.11847/zgggws1124531
    [6] 王晓苏,曹书兰,杨学为. 泰州市在校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5):603-606. doi: 10.3969/j.issn.1006-3110.2022.05.022
    [7] 季玉琴,蒋美芳,施君瑶. 上海浦东新区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3):441-444.
    [8] 郭未,张本波. 西部地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提供——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的应用[J]. 人口与社会,2015,31(1):81-88.
    [9] 朱正杰,施正丽,曹望楠,等.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23,39(12):1065-1071.
    [10] 陈远方,肖文静,卢静,等. 江苏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47-50.
    [11] 夏卉芳,王毓. 广西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情况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27(6):663-664.
    [12] 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J]. 中国病毒病杂志,2020,10(1): 47-50.
    [13] 李雪华,付丽茹,肖民扬,等. 云南省2012-2021年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的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23,50(11):1980-1984,1997.
    [14] 吴晓雪,孙建乐. 温州市大学生性教育、性观念及性行为状况调查[J]. 医学与社会,2018,31(7):52-54.
    [15] 杜国平,李海宁,吕玉梅,等. 江苏籍大学新生性教育性态度及性行为现状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26(11):1197-1201,1220.
    [16] 张文静 ,马迎华 ,高迪思 . 中国部分省市大学生性教育现状与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39(6): 814-817.
    [17] 袁梦琴,王艳清,鲜舒,等. 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性教育、性行为现状[J].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4):422-425. doi: 10.3969/j.issn.1006-3110.2021.04.004
    [18] 赵群,王军芳. 中美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9):1301-1303.
    [19] 郭凌风,赖珍珍,李雨朦,等. 全面性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性知识态度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2):1808-1811.
    [20] Merki-Feld G S,Felder S,Roelli C,et al. Is there a need for better sexual education of young men? Sexual behaviour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Swiss university students: A questionnaire-based pilot study[J].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ontraception &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2018,23(2):154-160.
  • [1] 邓菲菲, 王伟, 陆秋安, 刘娜, 徐臻, 徐洪吕.  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血液生化指标与血压水平相关性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50213
    [2] 吴江, 张江, 费严焰, 刘琴, 陈媛娇, 王垣晓, 代水芬.  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在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的运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026
    [3] 唐莹, 杨晓英, 杨海银, 王婷婷.  在校大学生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820
    [4] 张媛, 李宏, 崔文龙, 唐松源, 刘颖婷.  云南省2017年~2019年老年患者疾病谱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520
    [5] 李馨怡, 李玥晓, 李黎仙, 李永平, 高鹰, 李艳红.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207
    [6] 彭思思, 丁慧, 马丽娅, 吕扬, 段彦好, 阳磊, 张石楠.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624
    [7] 王洋, 李军, 佟钧, 杨敏丽.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0103
    [8] 陶诗琪, 黄桂云, 钱阳凤, 赵喜娟, 耿艺, 杨明莹.  云南省各级医疗机构临床护士PICC维护知识认知及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01113
    [9] 丁斯品, 王玲, 包蕾, 陈月月, 王垠钧, 董正娇, 张京晶.  新型生活方式(O2O)下某校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冯峻, 王尚文, 张诤, 李玉明.  边疆多民族地区不同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保文莉.  瑜伽运动对高校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刘晓晨.  昆明地区大学生过敏性鼻炎问卷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张伟琴.  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调查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李静.  云南省某大学新生中莱姆病和恙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高小娇.  云南省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筛查效果评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张忍发.  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干预效果的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张丹霞.  大学生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结果因子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王婷.  医学生自杀意念与健康等因素的关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中南大学云南校友会湘雅分会成立大会纪要,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迈好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步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29
  • HTML全文浏览量:  467
  • PDF下载量:  2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3-2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7-05
  • 刊出日期:  2024-08-0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