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胡霆 王璐瑶 梁静 张静 冷娇 李秀芳

胡霆, 王璐瑶, 梁静, 张静, 冷娇, 李秀芳. 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2): 178-18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26
引用本文: 胡霆, 王璐瑶, 梁静, 张静, 冷娇, 李秀芳. 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12): 178-18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26
Ting HU, Luyao WANG, Jing LIANG, Jing ZHANG, Jiao LENG, Xiufang LI.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mand for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for Newborns after Discharg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2): 178-18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26
Citation: Ting HU, Luyao WANG, Jing LIANG, Jing ZHANG, Jiao LENG, Xiufang LI.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mand for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for Newborns after Discharge[J].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2): 178-184.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26

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226
基金项目: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科研课题项目(2022-14-04-0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胡霆(1988~),女,重庆人,护理学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儿科(新生儿)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

    李秀芳,E-mail:lixiufang6399@163.com

  • 中图分类号: R722.6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mand for Extended Nursing Services for Newborns after Discharge

  •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现状。  方法  采用《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62.30%来源于父亲,父母文化程度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年龄(30.55±5.07)岁,中青年为主;针对延续性护理内容需求得分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 提醒复诊(4.39±0.08)分, 出院用药指导(4.35±0.92)分,健康评估 (4.29±0.94)分,疾病相关知识宣教(4.28±0.95)分,专科护理(4.17±1.05)分和基础护理指导(4.17±1.04)分;家长对延伸性护理途径需求排前四位的分别是: 电话随访2673(85.45%),出院宣教2529(80.85%),建立社区双向转诊2390(76.41%),建立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论坛、抖音直播)2271(72.60%);家属希望医院为其提供延伸服务的执行者仍然是医生2340例(74.81%)和医院护士1764 例(56.39%)为主;出院后,若因病情需要,医护人员上门为您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服务,患儿家长同意按物价标准支付费用2759例(88.20%),大部分同意支付出诊费2189例(69.98%),材料费2057例(65.76%),诊疗护理费1997例(63.84%)。  结论  在新生儿出院时和出院后提供连续性的延伸服务,可以降低新生儿的再入院率,促进体格发育,减少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及信息化的发展,新生儿家长对延伸性护理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开展延伸性护理服务势在必行。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EB病毒是IM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等为主要表现,若任由疾病发展,患儿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相关并发症,其中主要以肝损害为主,可能是EB病毒感染后激活免疫应答反应,免疫系统大量释放趋化因子与细胞因子,继而刺激淋巴细胞过度增殖并聚居于肝脏,进一步引发肝脏组织炎症与肝损伤[12]。目前临床对于EB病毒相关IM患儿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抗病毒及免疫治疗,更昔洛韦作为该患儿的常用治疗药物,尤其对免疫力相对较低的EB病毒相关IM患儿效果较为显著,但药物单一治疗后,患儿易出现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3]。双环醇可缓解EB病毒感染而引发的肝损伤等症状,但其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在EB病毒相关IM患儿中的应用较少[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EB病毒相关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更昔洛韦联合双环醇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宿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73例EB病毒感染IM患儿,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实验室指标与《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专家共识》[5]诊断确诊为EB病毒感染相关IM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 10%量值;(2)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3)年龄4~12岁;(4)对本研究药物耐受;(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语言或听力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2)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或研究前已存在肝损伤;(3)存在生理缺陷;(4)近期服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研究对象,最终入组150例,将150例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本研究已获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IRB20181126),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签订同意书。

    入院后,医护人员均对患者行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保肝、营养支持、电解质平衡及退烧);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予以更昔洛韦(厂家:武汉普生制药,国药准字:H20094191,规格:0.25 g/支),根据体重确定使用剂量,用适量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将之溶解,浓度达 50 mg/mL,再加到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100 mL静脉滴注,滴注浓度不能超过 10 mg/mL,诱导期给予5 mg/(kg·次), 12 h一次,每次滴注时间 > 1 h,持续7 d;维持期给予5 mg/(kg·次),1次/d,持续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双环醇(国药准字:H20051712)口服干预,药品购自北京协和药厂有限公司,0.5 mg/(kg·次),2次/d;更昔洛韦用药剂量与对照组一致;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1)疗效评定:采用本科室自拟疗效评定量表,显效: 7 d用药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无异常;有效:经 7 d用药治疗后,患儿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效:干预后临床疗效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量表效度指数为0.983,Cronbach's α系数为0.955,半信度系数为0.883。

    (2)肝功能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抽取 4 mL静脉血,3 5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0 cm,取血清待测。采用肝功能测定仪检测患儿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和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II,PIVKA-II),AST正常范围在0~35 U/L, > 35 U/L提示儿童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ALT正常范围在0~ 40 U/L, > 40 U/L则提示儿童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PIVKA-II正常范围是在10~ 14 μg/L之间, > 20 μg/L提示儿童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采用单项免疫扩散方法检测患儿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试剂盒均购自美国强生公司,IgG正常范围0.5~2岁3~ 10 g/L,2~6岁5~12 g/L,6~12岁5~13 g/L,12~16岁7~16.5 g/L;IgM正常范围0.5~2岁0.43~2.39 g/L,2~6岁0.5~1. 99 g/L,6~12岁0.5~2.6 g/L,12~16岁0.45~2.4 g/L。IgA正常范围0.5~2岁0.14~1.08 g/L,2~6岁0.23~1. 9 g/L,6~12岁0.29~2.7 g/L,12~16岁0.81~2.32 g/L。

    (3)生活质量:采用PedsQL 4.0儿童生存质量量表[6]评估患儿生活质量,量表包括23个条目,每个条目0~5分,总分0~11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生活质量越好。

    (4)不良反应:包括贫血、嗜睡、皮疹、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总不良反应率(%) = (不良反应人数/总人数)×100%。

    为避免混杂因素影响进行质量控制具体措施为:研究过程中全程所有数据统计由一名人员进行计算,以防出现计算人员不固定,数据纰漏、杂乱等问题;研究过程中所观察的全部指标均由专业人员进行盲法评估,以防因主观意识而导致评估失去准确判断。

    本研究所需数据均录入excel中按照分组整理,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学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bar x \pm s $)表示,组间/组内数据采用独立/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脾脏肿大、EB病毒载量、体温、浅表淋巴结直径、浅表淋巴结硬度及咽峡炎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进行后续研究,见表1

    表  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bar x \pm s $/n(%),n = 75](1)
    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wo groups[$\bar x \pm s $/n(%),n = 75](1)
    组别 性别(男) 年龄(岁) 病程(d) 脾脏肿大 EB病毒载量(×103拷贝/mL)
    对照组 42(56.00) 6.56 ± 1.56 4.72 ± 1.68 32(42.67) 1.11 ± 0.44
    观察组 44(58.67) 6.48 ± 1.62 4.67 ± 1.72 34(45.33) 1.12 ± 0.45
    χ2/t 0.109 0.308 0.180 0.108 −0.138
    P 0.741 0.758 0.857 0.742 0.89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1.33%(P < 0.05),见表2

    表  2  两组疗效比较[n(%),n = 75]
    Table  2.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n(%),n = 75]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15(20.00) 31(41.33) 29(38.67) 46(61.33)
    观察组 32(42.67) 39(52.00) 5(6.67) 70(93.33)
    χ2 21.907
    P < 0.001*
      *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两组治疗前肝功能AST、ALT和PIVKA-II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均P > 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见表3

    表  3  肝功能水平比较[$\bar x \pm s $,n = 75]
    Table  3.  Comparison of liver function levels[$\bar x \pm s $,n = 75]
    组别AST(U/L)ALT(U/L)PIVKA−II(mAU/m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189.37 ± 20.3589.56 ± 5.13142.62 ± 12.1786.52 ± 4.86110.51 ± 16.0246.98 ± 7.76
    观察组187.98 ± 20.5347.38 ± 4.52143.35 ± 11.9546.33 ± 3.02111.34 ± 16.1822.85 ± 5.02
    t0.416−53.4270.371−60.8290.316−22.611
    P0.678 < 0.001*0.711 < 0.001*0.753 < 0.001*
      *P < 0.05;与治疗前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两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对比无显著差异(均P > 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指标均有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 0.05),见表4

    表  4  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bar x \pm s $,n = 75]
    Table  4.  Comparison of immunoglobulin levels[$\bar x \pm s $,n = 75]
    组别IgA(g/L)IgG(g/L)IgM(g/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0.96 ± 0.251.38 ± 0.437.85 ± 1.019.32 ± 1.061.35 ± 0.551.56 ± 0.45
    观察组0.95 ± 0.221.92 ± 0.517.83 ± 1.0411.85 ± 1.731.33 ± 0.511.96 ± 0.76
    t−0.2607.010−0.11910.799−0.2313.922
    P0.795 < 0.001*0.905 < 0.001*0.818 < 0.001*
      *P < 0.05;与治疗前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两组治疗前PedsQL 4.0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两组PedsQL 4.0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 0.05),见表5

    表  5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bar x \pm s $,n = 75]
    Table  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bar x \pm s $,n = 7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55.23 ± 4.3972.33 ± 4.62
    观察组54.17 ± 4.2390.56 ± 4.86
    t−1.50623.544
    P0.134 < 0.001*
      *P < 0.05;与治疗前比较,P < 0.05。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6

    表  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n = 75]
    Table  6.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between two groups [n(%),n = 75]
    组别 贫血 嗜睡 皮疹 腹泻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1(1.33) 1(1.33) 1(1.33) 1(1.33) 4(5.33)
    观察组 1(1.33) 2(2.67) 1(1.33) 1(1.33) 5(6.67)
    χ2 0.000
    P 1.000a
      a为连续校正卡方检验。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当EB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导致机体发生感染,人体口腔、咽部上皮细胞首次发现该病毒生长繁殖,若任由其发展会进入呼吸道,引发上下呼吸道感染,且该病毒入侵人体后极易出现复发[7]。当机体免疫力较高时,EB病毒复发程度相对较弱,而EB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唾液,且大多在幼儿时期发生率较高,尤其以低龄幼儿为主,因患儿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EB病毒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其免疫力随年龄增加也在不断升高,因此EB病毒发生风险也越来越低[8]。但当患儿感染EB病毒后,对其呼吸道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引发多种疾病[9]。IM是一种以EB病毒感染为基础的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机体发生急性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其也大多发病于低龄儿童时期,目前临床对于EB病毒合并IM的治疗有:对症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抗感染和病毒等药物治疗[10]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2.00%,目前更昔洛韦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抗病毒治疗,现代药理学机制表明,该药物可对DNA聚合酶的活性与抑制,同时阻断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降低病毒DNA的合成率。而对EB病毒细胞的增殖进行有效抑制,是目前临床EB合并IM患儿的主要治疗药物,但也有研究发现部分EB病毒合并IM患儿经对症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后,预后极易出现复发,并且影响其肝功能[1112]。双环醇是一种新型抗肝炎药物,可以抑制肝脏脂质的过氧化反应,降低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同时可对肝脏炎症进行缓解,是一种治疗肝功能异常的有效药物[13]。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指标均有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 < 0.05);可能是因为EBV感染后CD8+T细胞大量聚集于肝脏并产生TNF-α和Fas配体等可溶性分子,引发不同炎性细胞浸润与组织损伤,进一步刺激肝细胞凋亡,诱发肝功能异常,而双环醇可对肝功能损伤诱导的多种炎性调控因子表达和活性进行相应的抑制,包括核转录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此外,其还可抑制反应氧基团(reactive oxygen group,R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生成,进而减少消耗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等抗氧化物质,以减轻体内炎症反应和应激损伤,保证肝细胞膜的稳定[1415]。虽然更昔洛韦对EB病毒DNA多聚酶合成进行有效的抑制,促进病毒的衰亡,降低急性感染的发生率,但该药物单独使用后患儿EB病毒合并IM患儿的肝功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而双环醇可对细胞表层受体之间发生作用,进而促进细胞分泌抗病毒蛋白,抑制EB病毒的复制和DNA活性,进而有效改善患儿病情[16]。且双环醇在体内主要经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3代谢(CYP3A),双环醇对其自身代谢无明显影响,其半衰期相对较长,可显著发挥药效[17]。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更高,提示经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后,EB病毒相关IM患儿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最后本研究还分析了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77%(5/75)高于对照组的5.33%(4/75),但两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因双环醇是一种多种功能的活性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且对病毒细胞生长和分化予以有效抑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其与更昔洛韦联合应用治疗EB病毒相关IM患儿,可发挥显著效用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当更昔洛韦进入到人体后,可以使人体的免疫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对病毒起到一定抑制和灭杀的作用[18]。夏楠楠[19]学者指出抗病毒治疗对IM患儿具有较高临床疗效,而近年来对感染病毒肝异常患儿进行治疗时,双环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也证实其观点。

    综上所述,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相关IM患儿,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肝功能和免疫球蛋白指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纳入的患儿仅有150例,经分组后仅有75例,例数过少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倚,另外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体液免疫指标参考范围与判定标准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受到环境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查阅文献后避免混杂因素影响后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亚组分析,进一步分析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相关IM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表  1  新生儿家长的基本情况[n(%)]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newborn parents [n(%)]

    项目 分组 n(%)
    来源 父亲 1949(62.30)
    母亲 1179(37.69)
    年龄(岁) < 25 212(6.78)
    25~35 2446(78.20)
    36~45 450(14.39)
    > 45 20(0.64)
    家庭月收入(元) < 3000 283(9.05)
    3000~5000 968(30.95)
    5001~10000 1230 (39.32)
    > 10000 647(20.68)
    母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74(2.37)
    初中及高中 911(29.12)
    专科 785(25.10)
    本科及以上 1358(43.41)
    父亲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76(2.43)
    初中及高中 1103(35.26)
    专科 744(23.79)
    本科及以上 1205(38.52)
    母亲工作状况 在职 1589(50.80)
    失业 582(18.61)
    其他 957(30.59)
    父亲工作状况 在职 2272(72.63)
    失业 154(4.92)
    其他 702(22.44)
    新生儿病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包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溶血性黄疸) 1723(55.08)
    早产儿(包含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943(30.15)
    新生儿肺炎(包含胎粪吸入综合征、感染性肺炎) 294(9.40)
    其他(包含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窒息等) 168(5.37)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家长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需求内容及得分[n(%),($\bar x \pm s $)]

    Table  2.   Content and score of parents'demand for extended care service after discharge [n(%),($\bar x \pm s $)]

    内容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不需要完全不需要需求得分(分)
    提醒复诊1653(52.85)1263(40.38)42(1.34)108(3.45)62(1.98)4.39 ± 0.08
    出院用药指导1680(53.71)1166(37.28)48(1.53)159(5.08)75(2.40)4.35 ± 0.92
    健康评估(测量生命体征、
    大小便评估、营养评估等)
    1571(50.22)1230(39.32)70(2.24)189(6.04)68(2.17)4.29 ± 0.94
    疾病相关知识宣教1552(49.62)1244(39.77)69(2.21)184(5.88)79(2.53)4.28 ± 0.95
    专科护理(用氧指导、
    皮肤护理、喂养指导等)
    1485(47.47)1155(36.92)112(3.58)292(9.34)84(2.69)4.17 ± 1.05
    基础护理指导(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抚触、脐部护理等)
    1467(46.90)1187(37.95)99(3.16)293(9.37)82(2.62)4.17 ± 1,04
    母乳喂养指导1533(49.01)1084(34.65)84(2.69)329(10.52)98(3.13)4.16 ± 1.09
    出院计划1398(44.69)1161(37.12)113(3.61)351(11.22)105(3.36)4.09 ± 1.11
    远程黄疸监测1282(40.98)1102(35.23)160(5.12)482(15.41)102(3.26)3.95 ± 1.17
    居家环境评估及建议1290(41.24)1025(32.77)217(6.94)460(14.71)136(4.35)3.92 ± 1,21
    患儿家属心理疏导1282(40.98)1015(32.45)189(6.04)517(16.53)125(4.00)3.90 ± 1.22
    新生儿紧急情况处理指导1598(51.09)1221(39.03)52(1.66)184(5.88)73(2.33)1.69 ± 0.94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家长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途径需求情况[n(%)]

    Table  3.   Parents' demand for access to extended care services after newborn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n(%)]

    途径 需要 频次
    1次/周 次/半月 1次/月 1次/3月 1次/6月
    出院宣教 2529(80.85) / / / / /
    开设专科护理门诊 2212(70.72) / / / / /
    建立社区双向转诊 2390(76.41) / / / / /
    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1217(38.91) / / / / /
    成立新生儿护理中心,
    专门为其提供护理服务
    1816(58.06) / / / / /
    举办相关知识讲座 2072(66.24) 759(36.63) 441(21.28) 610(29.44) 149(7.19) 113(5.45)
    电话随访 2673(85.45) 1565(58.55) 563(21.06) 404(15.11) 80(2.99) 6(2.28)
    建立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如微信公众号、论坛、抖音直播)
    2271(72.60) 1342(59.09) 413(18.19) 375(16.51) 65(2.86) 76(3.3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家长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执行人需求情况 [n(%)]

    Table  4.   Parents' demand for staff to provide extended care service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n(%)]

    执行人n(%)
    医院医生2340(74.81)
    医院护士1764(56.39)
    社区医生1030(32.93)
    营养师704(22.51)
    社区护士703(22.47)
    以医院为主导的医院-社区一体化团队426(13.62)
    药剂师341(10.90)
    心理医生332(10.61)
    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288(9.20)
    社会工作者229(7.32)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家长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的费用需求情况 [n(%)]

    Table  5.   Parent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xtended care service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n(%)]

    费用项目n(%)
    材料费2057(65.76)
    出诊费2189(69.98)
    诊疗护理费1997(63.84)
    健康咨询费1211(38.71)
    其他745(23.82)
    下载: 导出CSV
  • [1] 丘彦常. 新生儿发育过程中有哪些特点[N]. 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03-23, 03版.
    [2] 翟芳会,亢琦鑫. 延续性护理对NICU患儿出院后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5):168-169.
    [3] 贺芳,温秀兰,林艳,孙黎,王晓杰,余欣,刘会,郭晓萍,周艳. 基于移动医疗的新生儿护理线上咨询门诊的建立与实施[J]. 护理学报,2024,31(9):20-23.
    [4] 赵晨静,王玲,崔欢欢.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在NICU中治疗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母亲心理状态和照护能力的影响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6):28-29+32.
    [5] 伊儒晗,唐广飞,陈俊龙,等. 2017年-2021年内蒙古某院新生儿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J]. 中国病案,2023,24(11):44-48.
    [6] 徐凤娟. 手机信息平台在母婴同室高危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81-82.
    [7] 赖玉婷. NICU早产儿父母出院准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3,21(8):1122-1124.
    [8] 焦秀红. 产后康复中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2021,40(21):124-126+130.
    [9] 顾永和.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产妇出院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72-273.
    [10] 杨珍,晏玲. 早产儿家长延续性护理的需求调查与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5):21-23.
    [11] 范芳莲,笪亚红,吕莹.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早产儿延续性护理微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24,23(4):23-30.
    [12] 伍晓云,聂细燕.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4,28(8):69-71.
    [13] 邓小丽,王卓群. 应用互联网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第六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C]. 中国江苏南京,2023.
    [14] 赵凤琴,王霞,马西宁. 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4,3(4):163-166.
    [15] 耿秋菊,于智勤,侯静等. 院内至出院高危儿随访延伸服务在早产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6):163-166+178.
    [16] 韩文娟,胡晓静,吕天婵,等. 新生儿科护士出院后袋鼠式护理知识、态度和实践现状[J]. 护理研究,2023,37(6):1086-1090.
    [17] 胡晓静,李丽玲,刘婵,等. 早产儿三元整合式教育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1):1626-1629.
    [18] 刘清,王秋艳,郑燕玲,等. 关于早产儿家属对“互联网+护理”上门延续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6):151-153.
    [19] 任朵梅,杨春荣,王艳妮等. “互联网+延续上门护理服务”对母婴健康与产妇自护能力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30):118-121.
    [20] Prvu B J,Alexander K P,Dolor R J,et al. Transitional care after hospitalization for acute stroke 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J]. Ann Intern Med,2012,157(6):407-416. doi: 10.7326/0003-4819-157-6-201209180-00004
    [21] 何晓璐,黄铁牛,张勰,等. 长株潭地区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调查[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9):120-122.
    [22] 牛倩,张玉莲,惠蓉,等. 产-儿多学科连续性延伸护理服务的实践[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2):23-25.
    [23] 刘华平. 开展延续性护理标准化服务提升全程健康服务质量-论建设北京市延续性护理标准化服务体系相关问题及对策[J]. 健康中国观察,2020(4):64-67.
  • [1] 李团, 周玉娥, 马丽, 廖桂.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检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122
    [2] 唐莹, 杨晓英, 杨海银, 王婷婷.  在校大学生心肺复苏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0820
    [3] 李伟杰, 陈丽琴, 李亚玲, 韩永慧, 李小娟, 王若谷.  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起CRKP医院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31223
    [4] 尹丽娟, 宝凌云, 姚静.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315
    [5] 张彩营, 奎正平, 王琼, 赵小龙, 侯晓梅, 齐志业.  新生儿高促甲状腺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929
    [6] 吴婕, 刘珺, 张燕, 董旭东, 冯幸子, 陆秦楠, 刘玲艳.  近10 a 3655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414
    [7] 任晓华, 关琼瑶, 崔鹏宇, 廖春丽.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肿瘤危重症患者家属需求量表,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716
    [8] 王静, 唐莲芳, 顾美群, 许小艳, 余建华, 何山, 李紫薇, 毕凯, 刘丽巧, 赵琼, 米弘瑛.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因素及早期临床特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18
    [9] 肖艳, 米弘瑛, 胡建英, 刘宇.  基于新生儿临床抗感染治疗与细菌变迁的影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0] 杨慧波, 虞闰六, 缪勤, 刘德良.  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1] 尹丽娟, 宝凌云, 李玲, 袁媛.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护理干预及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2] 何玲, 肖晶, 杨必彦, 王松.  新生儿脓毒症休克血清AT与PCT、sh-CRP相关性及应用价值,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3] 蒋榆辉, 刘玲, 和灿琳, 李阳.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4] 戴晓玲.  宫颈癌患者性康复现状调查及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5] 张怡.  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呼吸急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6] 邓阳.  昆明市某县农村留守老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7] 杨望.  城市社区居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8] 王智璇.  某职业学院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19] 文勇.  彝族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诊治体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与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7
  • HTML全文浏览量:  146
  • PDF下载量:  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7-23
  •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1-23
  • 刊出日期:  2024-12-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