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35卷  第11期

hsa-miR-126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
陈波
2014, 35(11).
摘要(2103) PDF (336)
摘要:
[摘要]目的 检测hsa-miR-126在各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hsa-miR-126的靶基因,进一步分析其可能功能,为研究hsa-miR-126的功能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miRGator v3.0数据库查看hsa-miR-126在各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丰度情况;应用TargetScan、DIANA-microT-CDS及miRanda预测hsa-miR-126的靶基因;将预测所得靶基因和已证实的靶基因交集组成的基因集合分别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 analysis)和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分析hsa-miR-126的可能功能.结果 hsa-miR-126在胃肠道,心脏...
滇重楼内生真菌转化万古霉素的研究
宣群
2014, 35(11).
摘要(1963) PDF (309)
摘要:
[摘要]目的 利用滇重楼内生真菌生物转化万古霉素.方法 分离滇重楼内生真菌并筛查它们的生物转化能力.鉴定具有转化能力的内生真菌.结果 有2株内生真菌可以转化万古霉素.经鉴定为产黄青霉和Fusarium nematophilum.菌株G01和G03在添加万古霉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 d后,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分析发现,万古霉素的峰面积下降并有新吸收峰出现.结论 内生真菌发酵产生了某些新成分.
去整合素防治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吴国玖
2014, 35(11).
摘要(2134) PDF (203)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去整合素DTY29对体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及体内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抑制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1)体外:将36孔板分为a对照组、b、c、d实验组,每组9孔,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划痕后各组依次加入培养液、0.08 μmol/L、0.4 μmol/L和2 μmol/L浓度DTY29,于0 h、6 h、12 h、24 h倒置显微镜拍照并测量划痕宽度;(2)体内:雄性新西兰大白兔 36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A 组,实验组:B、C、D 组,每组 9 只兔.术前均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右眼均行透明晶状体皮质超声乳化吸除术,术毕 A 组前房注入林格氏液 0.2 mL,B、C、D 组...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钙超载的调节
刘志恒
2014, 35(11).
摘要(2096) PDF (210)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甙( PNS)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 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O组)、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三七总皂甙预处理组(PNS组).采用经肠壁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建立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SO组进腹后仅翻动胰腺和十二指肠后关腹,不注入牛磺胆酸钠.其中PNS组模型建立后立即予以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50 mg/mL血塞通注射液(0.1 mL/100 g),假手术组(SO组)、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组建模后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0g).建模4 h后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AMS、胰腺病理学变化了解胰腺炎的发病阶段....
ANKRD18B基因在大肠癌中的甲基化与表达
张明谦
2014, 35(11).
摘要(2595) PDF (211)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ANKRD18B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甲基化发生情况及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SP(methglatim specific)方法检测癌旁正常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以及大肠癌肿瘤细胞株ANKRD18B基因甲基化发生情况;采用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大肠癌肿瘤细胞后,采用RT-PCR法检测ANKRD18B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癌旁正常组织中的ANKRD18B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0%(0/20),大肠癌组织中ANKRD18B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59%(24/41);去甲基化药物5-aza-dC处理大肠癌肿瘤细胞株后ANKRD18B基因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ANKRD...
大鼠视网膜、视神经冰冻切片适宜厚度探索
韩宏艳
2014, 35(11).
摘要(2489) PDF (990)
摘要:
[摘要]目的 针对大鼠眼球冰冻切片难度高,各研究对眼球冰冻切片厚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探索大鼠视网膜、视神经冰冻切片适宜的厚度.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使用传统的石蜡切片行HE染色做对照,分别对不同厚度的冰冻切片做HE染色和FITC-lectin荧光染色进行观察(5 μm、6 μm、8 μm、10 μm、12 μm、15 μm,n=8). 结果 视网膜冰冻切片HE染色显示6 μm和8 μm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可看到完整细胞,密疏适宜,胞核清楚,核膜光滑完整,神经纤维层厚度均匀;6 μm视神经冰冻切片HE染色显示视神经纤维排列密集、规则,染色均匀;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5 μm、6 μm和...
小体积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李来邦
2014, 35(11).
摘要(2455) PDF (190)
摘要:
[摘要]目的 模拟建立大鼠 40%小肝移植大鼠动物模型. 方法 通过肝周骨骼化去神经效果解剖,原位灌注和肝切除术建立大鼠原位 40%小肝移植动物模型. 结果 40%小肝原位部分肝移植1 d生存率为90 .0 % ( 18/20),2 d生存率为 85.5%( 17 /20 ),4 d 生存率为 65.0%( 13/20 ),7 d生存率为60.0% ( 12 /20 ).结论 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及模型的稳定性,成功建立小肝移植大鼠动物模型.
云南省某综合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赵科颖
2014, 35(11).
摘要(2487) PDF (202)
摘要: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的两种治疗方案的疾病成本、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为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疾病成本的测量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是FBG、PBG 2 h和HbAlc;生命质量采用“2 型糖尿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价,测量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结果 常规治疗方案的疾病成本是强化治疗的1.56倍;两种治疗方案的PBG 2 h和HbAlc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这两个指标取得单位效果所需成本强化治疗方案低于常规治疗方案.结论 2种治疗方案的生命质量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疾病成本和临床疗效,强化治疗方案优于常规治疗方案.
云南某锌业公司职业铅中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邱炜
2014, 35(11).
摘要(2671) PDF (222)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某锌业公司在职员工尿铅超标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 420名职工晨尿,按照 WS/T17-1996 方法进行尿铅检测. 参照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尿铅≥0.07 mg/L 为超标,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工作场所、性别、年龄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间尿铅超标率的差异,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 420名职工尿铅水平范围在 0.01~2.18 mg/L,几何均数为0.04 mg/L,尿铅检测超标31人,超标率为0.96%.不同性别、工作场所间超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与工...
TGF-β1、CTGF对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进展的临床意义
张平
2014, 35(11).
摘要(2352) PDF (400)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factor,CTGF)对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进展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08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后分别检测TGF-β1、CTGF、ALD、PI NP、PⅢ NP.结果 Ⅲ级患者TGF-β1、CTGF、ALD水平较Ⅱ级患者均出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较Ⅱ、Ⅲ级患者TGF-β1、CTGF均出现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较Ⅲ级患者出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患者PI NP、PⅢ NP及PI NP/...
血尿酸及胆红素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进展的判断意义
杨博
2014, 35(11).
摘要(2248) PDF (452)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尿酸及胆红素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进展的判断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24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后分别检测血尿酸、胆红素、NT-ProBNP、E/E'及LVEF.结果 Ⅲ级患者尿酸、胆红素、NT-ProBNP较Ⅱ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较Ⅱ、Ⅲ级患者尿酸、胆红素、NT-ProBNP均出现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患者LVEF、E/E'较Ⅱ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患者LVEF较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较Ⅱ、Ⅲ级患者均出现显著性升...
HRCT划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表型的临床特征观察
董昭兴
2014, 35(11).
摘要(2167) PDF (219)
摘要:
[摘要]目的 通过HRCT划分COPD的不同表型,探讨不同表型的COPD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HRCT像数指数法将COPD患者分成A型(n=12)、E型(n=15)和M型(n=16)3组,观察每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以及痰液细胞计数.结果(1)A型组的患者多数为不吸烟者,其BMI也显著大于E、M型;(2)M型中有咳嗽,咳痰,喘鸣者显著多于E型,有大量咳痰,活动后或休息时有喘鸣;(3)M型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有明显增加,而E型的FEV1%则没有明显增加;(4)A型及M型患者口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大于E型患者,而在3组不同表型中,痰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含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治疗体会
林少芳
2014, 35(11).
摘要(1969) PDF (230)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干疗科确诊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老年患者,随机性分成观察组(胸腔负压引流治疗)与对照组(胸膜腔穿刺抽气法).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8.89%大于对照组的4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负压引流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CyPA与慢性肾衰竭相关性及作用研究
徐剑
2014, 35(11).
摘要(3257) PDF (276)
摘要:
[摘要]目的 研究亲免素A(CyPA)在正常人及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水平变化,明确CyPA是否与慢性肾衰竭有关联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CRF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组各50例,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1)正常人外周血CyPA ,同时测定AngII、、TNFα、IL-6、IL-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2)慢性肾衰竭患者厄贝沙坦治疗前抽取外周血测定CyPA ,AngII、TNFα、IL-6、IL-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治疗1月后再次抽取外周血测定外周血CyPA ,AngII、TNFα、IL-6、IL-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比较...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处理和预防
张建华
2014, 35(11).
摘要(2493) PDF (449)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5月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12例尿源性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皮肾镜(PCNL)治疗者9例,经尿道输尿管镜(URL)治疗者3例,均表现为术后3~16 h内出现高热(T>39.0℃),血压降至90/60 mmHg以下,心率>110次/分.根据临床表现均诊断为尿源性脓毒症休克.12例均给予抗休克和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其中10例患者在72~120 h后逐渐停用升压药物,2周内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正常,最后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而于术后第2、3天抢救无效...
云南省哈尼族和汉族OSAHS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吴晓光
2014, 35(11).
摘要(2956) PDF (240)
摘要:
[摘要]目的 调查云南哈尼族和汉族人群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病率及患病规律,探索OSAHS的患病危险因素. 方法 根据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哈尼族1 135人、汉族1 566人进行面对面式现场问卷调查,筛选OSAHS疑似患者;对OSAHS疑似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确诊OSAHS患者,计算出哈尼族及汉族OSAHS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哈尼族OSAHS患病率为3.70%,汉族OSAHS患病率为3.96%,2个民族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7...
DWI在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郝金钢
2014, 35(11).
摘要(1808) PDF (350)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DWI在脑转移瘤与恶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9例脑转移瘤和 22例恶性胶质瘤的MRI常规平扫、增强和 DW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转移瘤中,10例病灶DWI 呈高信号,19例病灶中心DWI 呈低信号,恶性胶质瘤中,15例DWI呈高信号,7例未见明显高信号,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实质区ADC 值为(0.86±0.23)×10-3 mm2/s和(1.07±0.14) ×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863,P= 0.085);坏死区ADC 值为(2.41±0.47)×10-3 mm2/s和(2.83±0.08)×10-3 mm2/s,差异有统计...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变化与血管紧张素II相关性研究
黄红
2014, 35(11).
摘要(2437) PDF (263)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变化的机制.方法 选择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比较夏季和冬季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结果 冬季血压较夏季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冬季血浆AngII水平较夏季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血压季节性变化与血浆AngII升高有关.
重组ANGPT2及抗体对白血病荷瘤小鼠ANGPT1/2表达的影响
杨红
2014, 35(11).
摘要(2191) PDF (322)
摘要:
[摘要]目的 应用重组的ANGPT2及ANGPT2单克隆抗体注射急性髓系白血病荷瘤小鼠,了解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ANGPT1/2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HL-60细胞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同时给予小鼠注射重组的ANGPT2和Anti-ANGPT2,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肿瘤组织中的ANGPT1/2蛋白的表达.结果 应用重组的ANGPT2,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ANGPT1和ANGPT2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Anti-ANGPT2, 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的ANGPT2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GPT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进行ANGPT2单克隆抗体实验...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房功能
李敬
2014, 35(11).
摘要(3316) PDF (420)
摘要:
[摘要]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 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志愿者,病例组40例SLE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心尖长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获取左心房侧壁基底段、房间隔基底段在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LE组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降低及 mSRa升高(P <0.05).结论 二维斑...
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建逵
2014, 35(11).
摘要(2665) PDF (234)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3月至 2012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保乳术结合新辅助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疗法.术后保证化疗和随访的跟进,综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2组在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水平等方面的数据指标,得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相较于改良根治术,优势明显,表现在术中各方面以及术后患者的身体的康复和自信心的重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胸部CT检查在乳腺癌肿瘤影像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焦霜
2014, 35(11).
摘要(2844) PDF (228)
摘要:
[摘要]目的 将肿瘤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以评估胸部CT检查在预测乳腺癌肿瘤大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文山州人民医院180例经手术取材活检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胸部CT报告的肿瘤大小结果,肿瘤大小以最大肿瘤直径值定义,记录所有患者的胸部CT及病理学检查报告的肿瘤最大直径.通过线性回归及Spearman’s相关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根据肿瘤的大小将患者分为肿瘤直径<20 mm组、肿瘤直径≥20 mm组,根据病理组织学亚型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组、非浸润性导管癌组,并对各亚组之间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预测肿瘤大小方面,胸部CT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具有较...
小剂量激素用于外科术后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万晓红
2014, 35(11).
摘要(2496) PDF (201)
摘要: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疗程小剂量激素用于外科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探讨停药时机.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的外科术后患者89例,随机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于送入ICU 2 h内行ACTH刺激试验后,A组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0 mg,Q6 h,连用7 d)静脉注射,B组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0 mg,Q6 h,连用5 d)静脉注射,C组给予生理盐水.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浆ACTH、皮质醇及IL-6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感染性休克合并相对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以及不同疗程小剂量激素的疗效.结果 外科...
IL-2和IL-15诱导的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直肠和结肠癌的临床疗效
王若天
2014, 35(11).
摘要(3090) PDF (405)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IL-2+IL-15共同刺激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 过继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医院普外1科治疗的110例结直肠患者,55例CIK联合化疗组,55例行单纯化疗组,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疗效、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IL-2+IL-15刺激的CIK细胞较单纯IL-2刺激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和较快的增殖效率;CIK联合化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化疗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8+、CD16+CD56+、NKp46、NK...
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诱导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屈启才
2014, 35(11).
摘要(3457) PDF (224)
摘要: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行静脉诱导时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丙泊酚时舒芬太尼的适合麻醉剂量.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芬太尼不同麻醉诱导剂量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开放静脉后,靶控输注丙泊酚, 血浆靶浓度设为2.0 μg/mL,当丙泊酚达设定靶浓度时,各组经30 s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 μg/kg、0.4 μg/kg、0.6 μg/kg,接着3组均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2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
MRI对后循环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梁志明
2014, 35(11).
摘要(2635) PDF (325)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后循环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临床诊治的16例后循环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和DWI检查.结果 病变部位位于枕叶16例,顶叶12例,额叶3例,颞叶2例,脑干2例,丘脑2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T2WI-FLAIR像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4例,低信号5例,等信号7例,对应的ADC图呈低、高、等信号.结论 后循环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早期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刘漪
2014, 35(11).
摘要(2698) PDF (174)
摘要:
[摘要]目的 评价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术对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肺炎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肺泡灌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常用评价指标以及CPIS评分的变化特点,同时评价其疗效.结果 R、HR、PO2、PCO2、CRP、PCT、WBC以及CPIS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第1天、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及第14天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有1例转...
苯巴比妥钠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难治性或迁延性新生儿黄疸的研究
刘玲
2014, 35(11).
摘要(2572) PDF (263)
摘要:
[摘要]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难治性或迁延性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11 年12 月至2014 年6 月诊断为难治性或迁延性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日龄,民族等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0例采用蓝光照射,观察组60例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比较2组患儿皮肤及巩膜黄染改变情况、住院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10.62±2.51)d ,对照组为(15.10±2.16)d,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8,P=0.001);...
催眠疗法对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研究
李悦
2014, 35(11).
摘要(1631) PDF (221)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催眠疗法对焦虑症患者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门诊治疗的焦虑症患者,共138例患者入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按照随机顺序分别入组.对照组采用焦虑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催眠疗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焦虑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变化和症状改变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消极应对分、不成熟因子分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消极应对分、不成熟因子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
陆铮
2014, 35(11).
摘要(2403) PDF (266)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tion,BPV)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95例门急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颈动脉斑块组(研究组)和无斑块组(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计算并比较2组全天、白天以及夜间的平均血压、平均脉压、血压变异系数.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组的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大于对照组[(0.099 61±0.027 37)vs(0.084 04±0.176 01),P<0.01],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大于对照组[(0.114 49±0.039 42)vs(0.091 88±0.026...
2013年昆明市2 899例妇科宫颈糜烂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分析
赵东岩
2014, 35(11).
摘要(3356) PDF (304)
摘要:
[摘要]目的 研究昆明地区2013年度宫颈糜烂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和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LR-HPV)的感染情况,为本地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 899例宫颈糜烂患者和375例正常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样本进行HPV-DNA检测,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 899例宫颈糜烂患者样本,检出HR-HPV感染988例,感染率34.08%;LR-HPV 214例,感染率7.38%,双重感染56例,占感染总人数的4.89%;正常对照组375例样本中,检出HR-HPV感染41例,感染率10.93%; LR-HPV11例,感染率2.93%;2组间...
多层螺旋CT测量眼眶容积的临床运用
李颖文
2014, 35(11).
摘要(1973) PDF (241)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测量眼眶容积在临床的运用.方法 应用多层螺旋CT测量软件对先天性小眼球或眼球发育不良者11例和幼年外伤致眼球萎缩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术15例,眼眶爆裂骨折64例患者行眼眶CT平扫,并进行患眼和对侧健康眼的眼眶容积测量.结果 较客观、准确测量出眼眶容积数据,先天性小眼球或眼球发育不良者23例或幼年外伤致眼球萎缩失明者、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术者眼眶容积均小于对侧健康眼;眼眶爆裂骨折患者眼眶容积测定大于对侧健康眼. 结论 通过眼眶容积监测,可以判断患儿眼眶发育的情况,所置内容物对眼眶发育的影响及功效;对眼眶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容积测量,可预测眼球内陷情况,指导临床...
呼吸道九联检IgM检测对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何成禄
2014, 35(11).
摘要(2862) PDF (556)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主要病原体及其流行特点,分析本地区小儿ALRI病原体与年龄的相关性,同时,评价呼吸道九联检IgM检测对ALR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ALRI患儿625例,按年龄将患儿分为3组:~1岁(婴儿组),~3岁(幼儿组),>3岁,~10岁(儿童组).同时,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及副流感病毒1、2和3型...
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及误诊分析
年英华
2014, 35(11).
摘要(2757) PDF (213)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要点,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观察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界、包膜、内部回声、血流分布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60.3%.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声像图常表现为肿瘤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常见散在分布的微小钙化,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部分丰富,个别可探及颈部或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结论 超声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综合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找出其检出率低的原...
老年患者中期照护的临床对照研究
魏鲁刚
2014, 35(11).
摘要(2463) PDF (235)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中期照护在老年患者综合评估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为100例.观察组在中期照护机构进行4周的临床、康复和护理治疗,对照组则不实行中期照护.分别于出院时、第2周、第4周、第3个月、第6个月5个时期对受试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结果 组间比较:第2周、第4周、第3个月和第6个月,观察组老年综合评估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从出院时、到第2周、第4周、第3个月、最后到第6个月,观察组老年患者各项综合评估指标是不断改善的(P<0.05).结论 中期照护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身体功能和提高生...
零平衡超滤和静脉-动脉改良超滤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联合应用
李福凝
2014, 35(11).
摘要(2456) PDF (331)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零平衡超滤(ZBUF)和静脉-动脉改良超滤(V-A MUF)联合应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判定二者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69例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患者,其中男32例,女37例,年龄4~24个月,体重5~13 kg;选用MEDOS ME HFOS 0025婴儿型超滤器,CPB期间行ZBUF,CPB结束后采用静脉-动脉路径行改良超滤.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红细胞压积(HCT)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MAP在V-A MUF结束时明显...
MMP-2在声带息肉中的表达
宁金梅
2014, 35(11).
摘要(1888) PDF (257)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声带息肉的发病机理,了解MMP-2在声带息肉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声带息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经病理诊断确诊,且排除其他声带病变的声带息肉患者标本35例为实验组.取正常声带组织标本18例为对照组.所有标本经HE染色后,进行Max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PBS(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并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在正常声带中,MMP-2的表达较弱,而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较强.声带息肉组MMP-2阳性单位均值[(30.57±7.18)高于正常声带组(16.14±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8例临床疗效分析
张勇
2014, 35(11).
摘要(2202) PDF (203)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病程≤72 h)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 2011 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且实施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4% vs. 9.84%,P=0.262);早期手术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低于延期手术组(1.64% vs. 11.11%,P=0.002);早期手术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均优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
健康小课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
业英
2014, 35(11).
摘要(2525) PDF (194)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疗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健康小课堂集中教育,观察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 对照组遵医行为人数为42人,遵医率为70%;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人数为57人,遵医率为95%.实验组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小课堂明显提高了COPD患者对氧疗的遵医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组织块移植法建立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唐诗聪
2014, 35(11).
摘要(2204) PDF (1407)
摘要:
[摘要]肺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对于肺癌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具.建立肺癌移植瘤模型的方法主要有细胞培养移植法、组织块移植法和匀浆液移植法.组织块移植法建立的模型能最大限度地模拟人体内环境,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就组织块移植法建模的操作方法及当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干细胞示踪在疾病中的应用
杨晓青
2014, 35(11).
摘要(1646) PDF (386)
摘要:
[摘要]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种增殖能力较强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特性的细胞.它能通过分化成多种细胞表型、提供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抑制免疫反应、增强组织的再生从而来治疗各种疾病,因此在疾病的临床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干细胞体内移植后的归巢、迁移、分布、增殖及分化等生物学行为仍无法客观的动态监测.传统的研究通过病理组织切片来进行评估,这种方法不适用于细胞在活体内的生物学行为监测.近年来,分子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干细胞移植提供无创、活体实时的评价手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分子影像学技术广泛应用到细胞示踪领域,从而有利于客观动态评价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