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表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AS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聚焦肠道微生态环境,主要阐述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苯乙酰谷氨酰胺(Phenylacetylglutamine,PA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和胆汁酸(Bile Acids,BA)等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AS的关系,同时探讨以调整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为出发点的AS治疗策略,期望为AS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AS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聚焦肠道微生态环境,主要阐述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TMAO)、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苯乙酰谷氨酰胺(Phenylacetylglutamine,PA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和胆汁酸(Bile Acids,BA)等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AS的关系,同时探讨以调整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为出发点的AS治疗策略,期望为AS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CR)和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作为2种饮食干预策略,近年来因其在调节炎症和代谢紊乱中的潜在作用受到广泛关注。随着高热量饮食和久坐生活方式的普及,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给公共卫生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综述探讨了CR和IF通过代谢重塑、自噬激活及抑制炎症通路等机制,在减少炎症、改善代谢健康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性疾病中,这2种策略表现出显著的干预效果。此外,CR和IF在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代谢调节中也有积极作用。尽管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力,但长期依从性和安全性仍是推广的关键挑战。未来研究应侧重个性化干预和多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以进一步验证CR和IF的临床价值。综上所述,CR和IF为慢性疾病管理提供了新的非药物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CR)和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IF)作为2种饮食干预策略,近年来因其在调节炎症和代谢紊乱中的潜在作用受到广泛关注。随着高热量饮食和久坐生活方式的普及,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给公共卫生带来了严峻挑战。本综述探讨了CR和IF通过代谢重塑、自噬激活及抑制炎症通路等机制,在减少炎症、改善代谢健康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炎症性疾病中,这2种策略表现出显著的干预效果。此外,CR和IF在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代谢调节中也有积极作用。尽管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力,但长期依从性和安全性仍是推广的关键挑战。未来研究应侧重个性化干预和多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以进一步验证CR和IF的临床价值。综上所述,CR和IF为慢性疾病管理提供了新的非药物策略,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做中学”学习理论与方法在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通过在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设置实验组151名学生、对照组152名学生,实践“做中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做中学”持肯定态度(P < 0.05),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并取得了良好实践成果。 结论 通过对实验组、对照组的理论与技能考试成绩对比,实验组均分高于对照组(P < 0.05),“做中学”在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赋能了学生创新协同成长。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谱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行胃镜检查的2月至14岁4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针对患儿临床表现、胃镜结果、H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婴幼儿期以呕吐、腹泻症状行胃镜检查,与学龄前期、学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镜下病变阳性率为96.46%,其发现主要疾病为非萎缩性胃炎22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30例、十二指肠球炎25例、反流性食管炎15例、其他75例。424例中300例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检查,105例HP阳性,HP检出率35.00%。 结论 腹痛是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上消化道疾病就诊的主要症状;呕吐、腹泻是婴幼儿期儿童上消化道疾病就诊的主要症状。HP感染无性别差异,但在年龄上存在差异。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老鹳草素(Geraniin)对家兔实验性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老鹳草素不同剂量组(20、10、5 mg/kg)和辛伐他汀组(5 mg/kg)。利用去势法和桡骨中段骨缺损构建家兔骨质疏松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PF)模型。采用骨密度仪检测家兔骨密度变化;采用X线影像和Micro CT检测家兔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情况;采用骨强度仪检测骨生物力学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骨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Elisa检测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和骨灰成分中钙盐和磷盐含量变化。 结果 老鹳草素显著提高OPF家兔股骨、脊柱及全身的骨密度(P < 0.01),改善骨髓腔通畅性与骨皮质连续性,增加了OPF家兔的骨体积/总体积、减少骨表面积/骨体积,并改善骨小梁结构的完整性,增加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厚度、缩小骨小梁间距。另外,老鹳草素提升了OPF家兔最大载荷、结构刚度和最大位移等生物力学指标,改善骨微结构。此外,老鹳草素显著升高OPF家兔血清中的钙(Ca2+)、磷(P)水平,降低碱性磷酸酶(ALP)、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1)和尿脱氧吡啶啉(DPD)的水平(P < 0.01),增加骨灰中的钙盐、磷盐含量(P < 0.01)。 结论 老鹳草素能够有效促进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改善骨微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骨矿盐含量、调节骨代谢相关。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抢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um rupture,VSR)患者时的应用时机。 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 2023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 35 例 STEMI合并VSR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置入IABP患者为药物联合IABP组,15例仅接受药物治疗患者为单纯药物治疗组。统计所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泵功能改善情况、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前的院内死亡率和临床特点。 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和室间隔穿孔直径等临床基线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药物联合IABP组患者置入72 h后平均心率下降,平均动脉血压升高,中心静脉压力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胸腔积液及肺部B线减少,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血肌酐、血乳酸水平下降 (P < 0.05);单纯药物治疗组上述指标呈恶化的趋势。药物联合IABP组患者30 d死亡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患者(P < 0.05);在药物联合IABP组中,早期置入IABP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超过72 h后置入的患者。 结论 STEMI患者合并VSR时,尽早使用IABP可显著改善STEMI合并VSR患者的泵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并且降低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前的院内死亡率;长时间应用IABP引起相关并发症无增加的趋势。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样本及垂体腺瘤HP75细胞的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探讨藏红花素(Crocin)在垂体腺瘤(PA)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及耳鼻咽喉颅底外科16例PA样本,3例正常对照垂体组织样本来自于昆明医科大学法医学院人体解剖。通过对临床样本检测IRF7 mRNA表达量,敲低HP75细胞IRF7表达检测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能力;进一步检测HP75细胞中IRF7调控NF-κB表达,以及藏红花素调控PA细胞的生长及其对IRF7/NF-κB信号通路调控作用。 结果 RT-qPCR检测及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中IRF7 mRNA的表达量增加(P < 0.001);si-IRF7组的IRF7蛋白表达量降低(P < 0.001);CCK-8、Transwel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低IRF7降低HP75细胞的细胞活力(P < 0.001),抑制HP75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 < 0.001),促进HP75细胞凋亡(P < 0.001)。此外,敲低IRF7能抑制p-NF-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P < 0.001),抑制p-NF-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P < 0.001);而过表达IRF7能部分逆转Crocin的作用(P < 0.001),回复p-NF-κB p65/NF-κB p65的部分表达(P < 0.01);最后,HP75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检测结果显示,与Crocin组相比,过表达IRF7能提高HP75细胞的细胞活力,同时促进其迁移和侵袭,抑制细胞凋亡(P < 0.001)。 结论 Crocin处理能抑制PA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缓解PA的发展进程。在机制上,IRF7在PA中高表达,敲低IRF7能抑制PA的恶性生长;Crocin抑制P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可通过抑制IRF7/NF-κB信号通路实现。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索老年多学科团队(geriatric interdisciplinary team,GIT)服务对共病伴营养不良老年患者的疗效分析。 方法 选取伴DM、COPD或CHF的共病伴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管理共病及营养不良,观察组采用GIT服务模式管理共病及营养不良。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评价2组老年患者的疾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转归。(1)对2组中伴DM患者检测HbA1c,对伴COPD或CHF患者观察并记录病情加重的情况;(2)对2组患者均进行营养相关指标(TP、ALB、Hb)检测及Barthel 指数评估。 结果 (1)2组中伴DM的患者干预后较干预前HbA1c降低(P < 0.001),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 < 0.001);(2)2组中伴COPD患者干预后AECOPE发作人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 0.05);(3)2组中CHF患者干预后CHF急性加重人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 0.05);(4)2组患者TP、ALB、Hb及Barthel 指数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有上升,其中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上升更为显著(P < 0.05)。 结论 老年多学科团队服务在共病伴营养不良老年患者的干预中具有较好效果。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分别使用2种方法建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模型,对比2种模型的稳定性,旨在为建立一种稳定性高的CRF动物模型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使用单侧肾切除+腺嘌呤灌胃+高磷饲料喂养法、高磷+腺嘌呤饲料喂养法建立CRF大鼠模型。于造模结束时及造模结束后6周检测模型动物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尿素、肌酐,并行肾脏、骨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dex,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 结果 模型一组(单侧肾切除+腺嘌呤灌胃+高磷饲料喂养法)造模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比,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血清尿素、肌酐明显升高,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轻度升高;HE染色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刷状缘消失,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管呈灶状萎缩,肾间质水肿并伴有少量纤维化、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可见骨小梁排列紊乱,破骨细胞数量增加;Masson染色可见肾间质内少量胶原纤维沉积。造模结束后6周,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一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轻度下降,血清尿素、肌酐、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轻度升高;HE染色可见部分肾小管管腔轻度扩张,肾间质轻度水肿并伴有少量纤维化;股骨组织未见明显病变 ;Masson染色可见肾间质内有少量胶原纤维沉积。模型二组(高磷+腺嘌呤饲料喂养法)造模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比,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血清尿素、肌酐、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HE染色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刷状缘消失,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管呈灶状萎缩,肾间质轻度水肿并伴有明显纤维化,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骨小梁排列紊乱、局部破骨细胞数目增多、溶骨改变明显;Masson染色可见肾间质内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造模结束后6周,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二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血清尿素、肌酐、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HE染色可见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刷状缘消失,肾间质轻度水肿并伴有明显纤维化,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破骨细胞数目增多、有溶骨改变;Masson染色可见肾间质内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造模结束后6周,与模型一组比,模型二组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降低,血清尿素、肌酐、TBI、肾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HE染色可见肾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骨小梁排列紊乱、局部破骨细胞数目增多、溶骨改变明显;Masson染色可见肾间质内明显胶原纤维沉积。 结论 高磷+腺嘌呤饲料喂养法可建立稳定性较高的CRF大鼠模型。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究miR-21-5p对 OGD诱导的HT22细胞的影响机制。 方法 OGD/R诱导HT22细胞构建细胞模型。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STAT3的表达。RT-qPCR检测炎症因子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21-5p和STAT3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1-5p与STAT3的靶向关系。 结果 miR-21-5p在OGD/R诱导的神经元细胞中降低(P < 0.01), p-STAT3/ STAT3在OGD/R诱导的神经元细胞中增加(P < 0.01)。miR-21-5p能靶向调控STAT3的表达。增加miR-21-5p的表达能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促进增殖。而Stattic能逆转miR-21-5p的作用。 结论 miR-21-5p通过抑制STAT3缓解OGD诱导的HT22细胞炎症和凋亡,促进增殖。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1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688例T2DM患者,以AF诊断标准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病例组(AF组)368例和对照组(非AF组)320例,整理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使用Stata 15.1统计软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年龄、DM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左房内径、肌酐、C2HEST评分及合并心衰(P < 0.05)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AF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左房内径、C2HEST评分(P < 0.05)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使用钠-葡萄糖共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GLT2i)、β受体阻滞剂(P < 0.05)可能是减少AF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高龄、高HbA1c水平、左房内径增大、高C2HEST评分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患者使用SGLT2i、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对AF发生有保护作用。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成人肿瘤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和预防跌倒发生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8个英文和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1月,纳入以成人肿瘤患者跌倒发生率和(或)影响因素为结局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使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计纳入19篇文献,样本量总计70508 例,结果显示,成人肿瘤患者跌倒的合并发生率为23.0%(95%CI 0.23,0.24)。年龄、女性、低文化程度、跌倒史、跌倒恐惧、肿瘤中晚期、肿瘤种类(乳腺癌、生殖系统肿瘤、前列腺癌)、共病、化疗、放疗、多重用药(n 5)、药物(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相关症状(发热、周围神经病变、疲乏、抑郁)、营养不良、低体重、认知功能障碍、平衡障碍、步态异常、低日常生活能力是成人肿瘤患者跌倒的影响因素。 结论 肿瘤专业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减少跌倒发生。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德尔菲法(Delphi)建立整体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人民医院治疗的110例AMI患者为例,按照入院的先后次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Delphi的整体护理模式干预。护理6个月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自我管理效能(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的变化。 结果 (1)护理后2组的LVEF显著升高,LVEDV、LVESV显著降低;观察组LVEF升高更显著,LVEDV、LVESV降低更显著(P < 0.05);(2)护理后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得分较护理前有所提升,观察组提升较明显(P < 0.05);(3)观察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4)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AMI患者采用基于Delphi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自我管理效能。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价值。 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红河医院收治的68例脑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n = 30)例和对照组(n = 38)例。比较一般情况、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 观察组既往糖尿病史占比高于对照组(P < 0.05),CD3+、CD8+及MoC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CD4+、CD4+/CD8+、NK、CD19+均高于对照组(P < 0.05);CD3+、CD8+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 < 0.05);CD4+、CD4+/CD8+、NK、CD19+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 < 0.05);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灵敏度为93.45%,特异度100.00%。 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特异性标志物。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body,抗-HBC)、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载脂蛋白AI的水平与病毒性肝炎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38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体检中心同期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抗-HBC、CHE、载脂蛋白AI水平。比较不同疾病进展患者血清抗-HBC、CHE、载脂蛋白AI水平。比较不同分级患者血清抗-HBC、CHE、载脂蛋白AI水平。 结果 观察组血清抗-HB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3.822,P < 0.001),而CHE、载脂蛋白AI水平[(4.52±0.63)log10PEIU/mL vs. (1.12±0.26)log10PEIU/mL,(4.09±0.91)kU/L vs. (10.65±1.73)kU/L、(102.54±5.95)mg/dL vs. (120.17±6.06)mg/d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3.822、46.580、22.477,P < 0.001);不同疾病进展患者血清抗-HBC、CHE、载脂蛋白A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血清抗-HBC水平显示慢性肝炎轻度 < 慢性肝炎中度 < 慢性肝炎重度,而CHE、载脂蛋白AI水平显示慢性肝炎轻度 > 慢性肝炎中度 > 慢性肝炎重度[(2.13±0.35)log10PEIU/mL、(9.36±2.62)kU/L、(117.02±2.78)mg/dL vs.(3.39±0.68)log10PEIU/mL、(6.82±1.68)kU/L、(113.09±2.51)mg/dL vs.(4.52±0.73)log10PEIU/mL、(3.69±1.83)kU/L、(110.02±2.35)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95.636、95.114、96.410, P < 0.001);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及肝癌的血清抗-HBC、CHE、载脂蛋白AI的阳性例数[45(90.00)、45(90.00)、40(80.00)和 142(85.54)、151(90.96)、147(88.55)和48(73.85)、58(90.63)、42(65.63)]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17(32.69)、4(7.69)、13(25.00)和21(37.50)、10(17.86)、17(30.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begin{document}$\chi ^2 $\end{document} = 35.119、56.028、20.845;69.180、133.625、79.306;30.891、81.905、18.990,P < 0.001;中度:\begin{document}$ {\chi ^2} $\end{document} = 30.987、49.528、17.187;55.070、112.307、64.404;26.188、73.482、14.864,P < 0.001);不同分级患者血清抗-HBC、CHE、载脂蛋白A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病情的发展血清抗-HBC水平不断增高,而CHE、载脂蛋白AI均不断降低[(3.32±0.33)log10PEIU/mL、(5.06±1.01)kU/L、(180.03±10.17)mg/dL vs.(5.39±0.41)log10PEIU/mL、(3.29±1.27)kU/L、(130.01±11.37)mg/dL vs.(6.15±0.39)log10PEIU/mL、(2.22±0.78)kU/L、(100.30±12.37)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50.166、104.203、709.973,P < 0.001)。 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BC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HE、载脂蛋白AI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血清抗-HBC、CHE、载脂蛋白AI的表达水平与其疾病发展相关。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比较阿美替尼和奥希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共计139例,经纳排标准筛选后共有10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治疗药物分为奥希替尼组和阿美替尼组,每组52例。奥希替尼组使用甲磺酸奥希替尼片80 mg,每天1次,阿美替尼组使用甲磺酸阿美替尼片110 mg,每天1次。观察2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评估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结果 2组患者的DCR无统计学意义,阿美替尼组的ORR显著高于奥希替尼组,阿美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显著优于奥希替尼组(P = 0.045)。COX回归模型显示,临床分期为Ⅲ期(HR = 2.25,95%Cl 1.28~3.95,P = 0.005)、无脑转移(HR = 0.59,95%Cl 0.35~0.98,P = 0.040)、三代TKI类型为阿美替尼(HR = 1.82,95%Cl 1.15~2.87,P = 0.011)的患者死亡风险明显降低。 结论 阿美替尼与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当,长期疗效方面,阿美替尼的mPFS和总OS都显著优于奥希替尼,且安全性更佳。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人髓核细胞中miR-153-3p与Nrf2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机制。 方法 以H2O2构建髓核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miR-153-3p inhibitor-NC、si-Nrf2-NC 、miR-153-3p inhibitor、si-Nrf2 按分组转染至髓核细胞,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转染效率,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 水平、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比值;RT-qPCR检测Nrf2、MMP-3、Col-Ⅱ、PINK1、Parkin、p62、p38 MAPK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测量荧光素酶活性。 结果 (1)经H2O2处理的HNPCs细胞活力下降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水平提高、Col-Ⅱ表达减少,MMP-3、P62、p38 MAPK表达均升高,PINK1、Parkin表达均降低(P < 0.05),Nrf2无明显变化(P > 0.05)。(2)抑制经H2O2处理的髓核细胞miR-153-3p表达,其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提高、ROS水平下降、Col-Ⅱ表达增加, MMP-3、P62、p38 MAPK表达均降低;而PINK1、Parkin及Nrf2表达均升高。(3)抑制经H2O2处理的髓核细胞miR-153-3p表达,同时沉默Nrf2表达,可见细胞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OS水平升高、Col-Ⅱ表达减少,且其MMP-3、P62、p38 MAPK表达升高;Nrf2、PINK1、Parkin 表达降低。(4)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显示miR-153-3p与 Nrf2间存在结合位点和结合关系,关系呈负相关。 结论 抑制miR-153-3p表达可缓解H2O2诱导的髓核细胞退变和纤维化,激活受损髓核细胞自噬、延缓髓核细胞凋亡,这一作用与Nrf2调控PINK1/Parkin途径、p38 MAPK炎性反应通路相关。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胰腺癌组织中锌指转录因子4(spalt 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Sall4)的表达,探究抑制其基因表达后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64例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样本进行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Sall4蛋白表达,并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Sall4 mRNA水平。同时,分析患者组织蜡块和临床资料与Sall4蛋白表达的关系。从胰腺癌细胞系中筛选高表达Sall4的细胞,分为对照组、shRNA-1组和shRNA-2组。用Sall4慢病毒(抑制基因序列)转染shRNA-1组和shRNA-2组,对照组仅转染试剂。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all4表达量,并筛选出Sall4抑制明显的胰腺癌细胞进行侵袭性和迁移性能力研究; 结果 64例胰腺癌组织样本中有28例Sall4(43.8%)呈阳性,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5例(7.8%),强阳性有16例,中等至弱阳性12例。样本中有11例胰腺癌患者发生了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的分期具有相关性。研究表明相比于癌旁组织,Sall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更为明显(P < 0.05)。此外,胰腺癌组织中Sall4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患者术后复发率的增加密切相关。shRNA-1组和shRNA-2组成功抑制了Sall4的表达,而shRNA-1组的抑制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shRNA-1组的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 < 0.05)。 结论 胰腺癌患者的Sall4表达越高,术后越容易复发;抑制Sall4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胰腺癌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评估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与传统管理方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差异,探讨其对产程疼痛控制和临床应用的影响。 方法 研究纳入了200名符合标准的待产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100名。A组使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REHN(Ⅰ)镇痛泵系统],B组使用传统电子镇痛泵。主要观察指标:进行镇痛处理前、处理15 min后以及子宫口全开时的数值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疼痛评分,以及实施分娩镇痛措施后NRS的评分显示疼痛程度大于或等于7分的患者占比。次要指标包括电子镇痛泵按压次数、电子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主动补救措施比例、被动补救措施比例、不良反应以及产妇对分娩镇痛体验满意度。 结果 与B组相比,A组在子宫口全开时的NRS评分显著降低(P < 0.05),且NRS≥7分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B组[10例(10.4%)vs 24例(25.2%),P < 0.05]。A组的主动补救措施比例高于B组(P < 0.05),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多于B组(P < 0.05)。2组在不良反应和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改善分娩镇痛效果,降低产妇严重疼痛的发生,减少麻醉医生的主动干预次数,提高镇痛管理的效率。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感染性疾病所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rmii,AB)的生物膜基因、外排泵基因及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共119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菌株74株,非多重耐药菌株45株),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adeB、adeJ、adeG、adeS和adeR)和生物膜相关基因(bap、ompA、csuA、csuB、csuC、csuD、csuE、abaI、bfmR、bfmS),应用24孔细胞培养板体外构建细菌生物膜,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定性观察所有菌株是否形成生物膜。 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多数为耐药,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较为敏感;生物膜相关基因的总体检出率约80%左右,多重耐药菌中bap、csuB、csuC、csuD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菌(P < 0.05);主动外排泵基因的检出率不到70%,其中adeB、adeJ、adeS和adeR基因在多重耐药菌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多重耐药菌(P < 0.05);而adeG携带率相反。有3株多重耐药菌株及5株非多重耐药菌株未携带有上述外排泵相关基因,所有菌株均未检出abeM基因;95.80%菌株可观察到生物膜的形成。 结论 医院内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多呈现出多重耐药特点,多数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多重耐药菌生物膜基因和外排泵基因携带率更高,可能参与调控形成其多重耐药性。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旨在筛选与LN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期用于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制定。 方法 从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了GSE22221、GSE112943、GSE99967和GSE32591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和微阵列数据的线性模型(linear models for microarray data,LIMMA),获得了交集基因。随后,利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这些交集基因进行了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接着,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CytoHubba算法、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方法,筛选出了与LN高度相关的枢纽基因,进行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并利用GSE72798数据集对3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验证。 结果 WGCNA分析获得绿黄色模块(P = 7.4e−40)和青色模块(P = 1.5e−14);利用LIMMA法筛选到193个差异表达基因;共鉴定出113个LN相关的交集基因,GO和KEGG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病毒或细菌的防御、I型干扰素信号途径、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和Toll样受体信号等方面。通过CytoHubba、SVM和RF 3种方法筛选出MX1、IFI44和STAT1,其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4、0.879和0.833。验证数据集显示,MX1、IFI44和STAT1在LN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 0.001)。 结论 MX1、IFI44和STAT1在LN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能成为LN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和未来的潜在治疗靶点。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现状。 方法 采用《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调查表》对新生儿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62.30%来源于父亲,可能与中国传统有关,母亲在患儿出院时在家中坐月子,不方便外出。父母文化程度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年龄30.55±5.07岁,中青年为主;针对延续性护理内容需求得分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 提醒复诊(4.39±0.08)分, 出院用药指导(4.35±0.92)分,健康评估 (4.29±0.94)分,疾病相关知识宣教(4.28±0.95)分,专科护理(4.17±1.05)分和基础护理指导(4.17±1.04)分;家长对延伸性护理途径需求得分排前4位的分别是: 电话随访2673 (85.45%),出院宣教2529 (80.85%),建立社区双向转诊2390 (76.41%),建立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论坛、抖音直播)2271 (72.60%);家属希望医院为其提供延伸服务的执行者任然是医生2340 例(74.81%)和医院护士 1764 例(56.39%)为主;出院后,若因病情需要,医护人员上门为您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服务,患者同意按物价标准支付费用2759 例(88.20%),大部分同意支付出诊费2189 例(69.98%),材料费2057 例(65.76%),诊疗护理费1997 例(63.84%)。 结论 针对新生儿家长的需求,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延伸性护理计划及服务。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应用逆向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银屑病发病机制。 方法 从genecards和NCBI数据库获取银屑病相关基因,取交集基因,构建PPI网络,确定核心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靶点基因-信号通路网络图。利用TCMSP和symmap平台反向采集潜在治疗中药及相关活性成分,构建预测药物-活性成分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和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 结果 获262个银屑病基因,GO、KEGG分析得多条生物条目及通路。结合PPI网络,确定7个关键基因。逆向收集得20种中药和264种成分,构建网络图。分子对接验证7个基因和前5种成分。 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白花蛇舌草、虎杖等中药及成分可调控IL1B、CXCL8等靶点,为中药组分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Hub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免疫浸润及泛癌的关系,建立临床预后模型。 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子宫内膜癌数据库中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谱和临床信息,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对LncRNA共表达的mRNA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将子宫内膜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基因与基底膜蛋白基因进行交集,将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生存状态、生存时间进行合并通过Lasso-cox回归分析筛选出Hub基因,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预后模型,进一步进行泛癌分析以及免疫浸润相关性分析。 结果 确定了6个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底膜蛋白Hub基因,ADAMTS5、EVA1C、THBS4、CTSD、ITGAV和LAMA1,发现患者随着风险评分增加,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进行泛癌分析发现这6个基因在大多数癌症类型中显著差异(P < 0.05),且在GBMLGG(Glioblastoma multiform,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LGG(Low grade glioma,脑低级别胶质瘤)、LAML(Acute myeloid leukemia,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UVM(Uveal melanom,葡萄膜黑色素瘤)、ACC(Adrenocortical carcinom,肾上腺皮质癌)等癌症中高表达预后差。并探究了这些基因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发现与Th17 cells、Th2 cells 、NK CD56bright cells等免疫细胞存在显著负相关,与Tcm、iDC、Eosinophils、aDC等免疫细胞存在显著正相关。 结论 基底膜蛋白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脂代谢与肝功能指标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关系,探讨其对糖尿病前期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4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病例组(PreDM组),546例糖耐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GT组),2组基线资料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比较2组脂代谢和肝功能指标的水平;分析PreDM组脂代谢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前期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判断脂代谢和肝功能指标对糖尿病前期的预测作用。 结果 PreDM组的谷丙转氨酶( ALT)、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比值(ALT/AST)、胆碱酯酶(CHE)、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C)和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水平高于NGT组(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reDM组TG/HDL-C与ALT、ALT/AST、CHE和GGT有最高的正相关(r=0.256、0.256、0.293、0.122,P <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AST、GGT、TC/HDL-C和TG/HDL-C对糖尿病前期的影响作用最大(OR=2.124、1.027、1.196、1.260,P < 0.05),并且4者联合比较其它单项指标,有最高的鉴别诊断价值(AUC > 0.7)。 结论 糖尿病前期人群血脂和肝酶谱异常者较多,ALT/AST、GGT、TC/HDL-C和TG/HDL-C 4者联合预测糖尿病前期的效果较好。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比较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及维得利珠单抗(vedolizumab,VDZ)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 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01月至2023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中重度UC并使用IFX/VDZ治疗的患者129例,其中IFX治疗组65例,VDZ治疗组64例,剔除资料严重缺失及非疗效原因导致疗程不足14周患者19例,最终共纳入11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IFX治疗组55例,VDZ治疗组55例。记录患者在治疗前(0周)及治疗14周、30周、54周的临床症状、疾病活动相关指标、内镜表现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分析两种药物对于中重度UC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2组患者在各项基线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FX治疗组的炎症指标(WBC、PLT、ESR、CRP)水平在第14周高于VDZ治疗组,营养指标ALB水平在第30周低于VDZ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实验室指标在各随访节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FX治疗组及VDZ治疗组的临床应答率在治疗第14周(81.8% vs 85.5%)、第30周(80.8% vs 92.5%)及第54周(91.3% vs 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临床缓解率在治疗第14周(41.8% vs 49.1%)、第30周(50.0% vs 67.5%)及第54周(65.2% vs 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内镜应答率在治疗第14周(54.3% vs 72.2%)、第30周(41.3% vs 73.3%)及第54周(60.0% vs 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内镜缓解率在治疗第14周(34.3% vs 55.6%)及第54周(53.3% vs 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FX治疗组的内镜缓解率在治疗第30周(23.5% vs 73.3%)低于VDZ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5)。IFX治疗组与VDZ治疗组的失应答率在治疗14周至30周期间 (7.3% vs 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FX治疗组的失应答率在治疗第30周至54周期间(16.4% vs 0)高于VDZ治疗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5);IFX治疗组及VDZ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 vs 5.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中重度UC的治疗中,IFX治疗组与VDZ治疗组在第14周、54周的临床应答率及临床缓解率、内镜应答率、内镜缓解率之间未观察到显著差异,在第30周IFX治疗组的内镜缓解率低于VDZ治疗组;维持治疗过程中IFX治疗组的失应答率高于VDZ治疗组,提示IFX治疗组可能存在更高的远期耐药率;2种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究肿瘤科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选取云南省17所三甲医院肿瘤科的931名护士,采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人文关怀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肿瘤科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得分为(151.52±14.61)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人文关怀能力、工作年限、科室、同伴支持、家庭支持、对医学叙事的熟悉程度、工作满意度是肿瘤科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的影响因素(P < 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8.0%。 结论 肿瘤科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内吞体运输必需分选复合物(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ESCRT)相关基因对骨肉瘤(osteosarcoma,OS)预后的价值评估。 方法 对基于TARGET数据库下载的88份骨肉瘤测序样本(死亡结局29例)数据及257份患者临床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并使用Survival包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与生存相关的ESCRT基因。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基于PPI筛选出核心基因;对筛选出的节点数5个以上的核心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运用Lasso回归分析技术,识别与骨肉瘤患者预后更为紧密相关的ESCRT相关基因。 结果 筛选到与ESCRT相关基因1486 个;与生存相关的ESCRT基因164个。CLTC、MYC、INSR、PTPN1、TNFRSF1A可作为骨肉瘤患者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将OS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 = 44)和验证集(n = 44),在训练集中,被归为高风险组的骨肉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被归为低风险组的患者(P < 0.05),验证集同样得到相似结果(P < 0.01)。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在训练集中,AUC为0.846;在验证集中,AUC为0.877。对核心基因的预后生存分析与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验证集中,MYC在高低风险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训练集中INSR无统计学差异。在总的数据集中,所有预后核心基因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采用R包Survival对核心基因进行生存分析显示,除MYC基因生存率没有差异外(P > 0.05),其他4个基因CLTC、INSR、PTPN1、TNFRSF1A生存率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经单因素独立预后分析,发现存在3个基因(TNFRSF1A、PTPN1、MYC)与骨肉瘤患者的生存存在相关性。经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并最终得到2个关键基因(TNFRSF1A、PTPN1)是影响骨肉瘤生存预后的独立因子,与骨肉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 结论 应用生物信息学成功构建了基于TNFRSF1A、PTPN1 2个关键基因表达的骨肉瘤生存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可为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及生存预后评估提供更多的选择。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胃癌细胞铁死亡相关LncRNA,建立预测胃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的预后模型,从而为其生物标志物与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 TCGA数据库中的胃腺癌患者的转录本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并与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通过共表达和差异分析方法,从而筛选出与铁死亡相关的 LncRNA。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胃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 LncRNA,从而建立预后评分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每一样本进行风险值计算,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充分验证;根据模型结果对高低风险组之间进行免疫浸润与免疫反应等差异分析。 结果 肿瘤组织中相较正常组织筛选到与铁死亡相关的503个 LncRNA (上调431个,下调72个);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33个可作为独立风险因子的 LncRNA,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出一个由17个 LncRNA组成的预测模型。生存曲线表明高风险的患者比低高风险的患者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 < 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表明,年龄、分期与风险值是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时间依赖的ROC曲线提示,模型的1,2,3 a生存率预测AUC值为0.751,0.799,0.779,证明模型具备可靠与稳定性。高低风险组间多个免疫激活反应、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与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 以铁死亡相关lncRNA为基础,建立胃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可较好地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纳入模型的LncRNA具备开发为生物标志物与治疗靶点的可行性。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本地区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的特点。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的1500 例小儿烧伤患者的住院资料,对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发生时间、烧伤类型、烧伤面积、烧伤部位、小儿烧伤患者同期占比、住院时长、付费方式、住院费用、居住地等特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小儿烧伤最容易发生时期为幼儿期(873例,58.2%),男性儿童相较于女性儿童更易发生烧伤(男∶女=1.9∶1);最常发季节为春季(n = 404,26.9%);热液烫伤为主要致伤类型(n = 1211 ,81.0%);小儿烧伤严重程度以中度烧伤为主(n = 945,63.0%);统计小儿烧伤最大面积为98.0% TBSA,最小面积为0.1% TBSA,烧伤平均面积\begin{document}$ \overline{x} $\end{document} 为14.5% TBSA,中值为10.0% TBSA;小儿烧伤最常发生部位为躯干(n = 982,23.4%);2018~2022年小儿烧伤患者占同期烧伤患者占比逐年下降(χ2 = 18.852,P < 0.001),小儿烧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12.4 d,平均住院费用为15667.08 元;小儿烧伤患者家庭居住地大部分位于县级及以下地区(n = 1027 ,68.5%);烧伤危重程度、治疗方式、是否有并发症与小儿烧伤的临床结局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453,P < 0.001)。 结论 小儿烧伤患者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特点。小儿烧伤患者以男性为主,好发年龄主要集中在幼儿期,春季被确定为最为多发的季节,而秋季则相对较少。热液烫伤是主要的烧伤类型,以中度烧伤为主,烧伤平均面积约为14.5% TBSA,四肢、躯干被确定为烧伤好发部位。近年居民对于小儿烧伤的预防意识逐渐提高,小儿烧伤患者占比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系统性评价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性激素、生殖功能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万方医学网、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等数据库,收集2011年1月至2022年8月公开发表的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4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 共纳入16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了1436 例患者,与单用二甲双胍相比较,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PCOS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HOMA-IR、FINS、BMI及LH、FSH、总睾酮(P < 0.05),改善了PCOS患者的血脂水平、促使其月经周期的建立,提高了PCOS患者的正常排卵率、自然受孕率,但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糖脂代谢,降低LH、FSH、总睾酮水平,促使月经周期的建立,提高排卵率及受孕率,但胃肠道反应明显增加。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cy/HDL-C比值(HHR)变化对早发冠心病(PCHD)患者的发生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至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301 例(其中男性患者≤55岁,女性患者≤65岁),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分为早发冠心病(PCHD,n = 98)组及非冠心病(NCHD,n = 203)组;对PCHD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将是否出现胸闷及胸痛等临床症状加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分为预后良好组(n = 55)和预后不良组(n = 43)。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血脂、Hcy、左心功能超声指标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信息。 结果 (1)PCHD组Hcy、HHR高于NCHD组,HDL-C水平低于NCHD组(P < 0.001);预后不良组Hcy、HHR高于预后良好组,HDL-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 < 0.001);(2)冠脉重度狭窄组中Hcy、HHR水平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及轻、中度狭窄组,HDL-C低于冠脉正常组及轻、中度狭窄组(P < 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HHR、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是早发冠心病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P < 0.05);HHR是PCHD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4)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cy、HHR均对PCHD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P < 0.05),HHR的预测价值较高 ( 曲线下面积0.713);HHR对早发冠心病的短期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曲线下面积0.715)。 结论 PCHD合并重度冠脉病变的患者中HHR水平较高,且HHR可以在一定程度预测PCHD的发生以及短期预后。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调查肺癌放疗患者衰弱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241例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Fried衰弱量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SDS)、营养风险筛查2002、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肺癌放疗患者衰弱发生率为55.19%,衰弱总分为3.00(1.00,4.00)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放疗次数、血红蛋白计数、Barthel指数、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评分、焦虑评分是肺癌放疗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肺癌放疗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年龄、放疗次数、血红蛋白计数、Barthel指数、安德森症状评评分、焦虑评分是肺癌放疗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肺癌放疗患者衰弱并识别其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或控制衰弱的发生和发展。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我国TMD领域发展过程的研究热点和核心内容进行梳理,细致地了解我国颞下颌关节综合紊乱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相关领域的研究演变过程,明晰其发展时间线,为TMD相关研究与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库来源,通过 CiteSpace 6.1R6,完成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突现、时间线知识图谱绘制等,对在国内发表的TMD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统计了2 034篇与TMD相关的国内文献,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发展特点:TMD的治疗方式由中西医结合发展为西医占主导地位,研究人群由特殊人群发展趋向普遍人群,关注热点由TMD本身转变为TMD的关联与并发疾病,研究范围持续扩大。 结论 TMD疾病的文献领域的发展经历了3个不同的时期,国内TMD研究领域热点产生了大幅的转变; TMD的疾病知识普及率不高,有待进一步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宣教。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挖掘和分析阿奇霉素的不良事件(ADE)信号,发现阿奇霉素临床真实应用中容易出现的不良事件及可疑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OpenVigil 2.1药物警戒平台挖掘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中200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内收录的与阿奇霉素相关的ADE报告,利用报告比值法(ROR)和贝叶斯置信区间神经传播网络法(BCPNN)进行信号检测和分析处理。 结果 总共挖掘到ADE信号5498个,总报告数量为112485,最终提取阿奇霉素相关不良事件报告31041份,涉及阳性信号898个、系统器官分类27个,分类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等方面。此外,还发现了一些阿奇霉素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如哮喘、哮鸣,以及潜在不良反应如不全流产等。 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时,除了关注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外,还应关注一些未被及时记录或更新的不良反应,以防说明书更新滞后所造成的用药安全风险,合理提供用药建议,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究GJB4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的RNA测序数据集,对胰腺癌和癌旁中GJB4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收集整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120例胰腺癌和40例癌旁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GJB4蛋白在这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使用RT-qPCR方法检测在4个胰腺癌细胞系中GJB4的表达水平。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和Kaplan-Meier曲线对GJB4和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进行分析。此外,运用DAVID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和GSEA富集分析GJB4在胰腺癌中的相关通路。 结果 GJB4 mRNA的表达水平在胰腺癌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GJB4的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GJB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棕黄色颗粒状,主要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GJB4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上调(P < 0.0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在4个胰腺癌细胞系中有3个胰腺癌细胞系表达上调(P < 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GJB4基因在胰腺癌患者预后生存中扮演了独立的危险因素角色。GO富集分析结果发现GJB4与胰腺癌跨膜转运、离子通道、信号释放、膜电位调节等过程相关。GSEA分析发现GJB4在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富集。 结论 在胰腺癌组织中,GJB4的高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这可能预示着患者不良预后。GJB4可能参与调控胰腺癌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有望成为胰腺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记物之一。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分析术前外周血相关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蛋白抗原19-9 (glycoprotein antigen19-9,CA19-9)对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8例结肠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各项指标的临界值并进行分组,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NLR、CEA、CA19-9及联合检测不同指标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通过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因素。 结果 患者术前NLR水平(P = 0.035)、联合检测组(P = 0.008)及术后病理N分期(P < 0.001)为结肠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前指标中联合检测组风险比最高(P = 0.008,HR= 2.664,95%CI 1.503~4.315)。 结论 术前外周血中NLR、CEA、CA19-9联合检测对结肠癌患者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entral nervous system vasculitis,CNSV)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CNSV患儿10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健康体检儿童10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ESR、Hcy水平,评价各指标与CNSV病情程度[伯明翰血管炎疾病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BVA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研究组患儿外周血IgA,IgG,IgM,ESR,Hcy水平高于对照组的健康儿童(P < 0.05);疾病活动期患儿BVAS评分、外周血IgA,IgG,IgM,ESR,Hcy水平高于疾病非活动期患儿(P < 0.05);外周血IgA,IgG,IgM,ESR,Hcy与CNSV患儿BVAS评分呈正相关(P < 0.05);随访6个月,失访2例。CNSV患儿中预后良好患儿76例,预后不良患儿25例。预后不良患儿病程长于预后良好患儿,BVAS评分、外周血IgA,IgG,IgM,ESR,Hcy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 < 0.05);将其他因素校正前后,外周血IgA,IgG,IgM,ESR,Hcy均是CNSV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外周血IgA,IgG,IgM,ESR,Hcy预测CNSV患儿预后的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7、0.808、0.841、0.839、0.74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0.58 mg/dL、1513.06 mg/dL、124.84 mg/dL、51.22 mm/h、13.66 μmol/L;外周血IgA,IgG,IgM,ESR,Hcy联合预测CNSV患儿预后的AUC为0.943(95%CI:0.878~0.979),敏感度为92.00%,特异度为93.42%,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 结论 外周血IgA,IgG,IgM,ESR,Hcy与CNSV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异常高表达会增加预后不良风险,联合预测价值可靠。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了解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感染者感知歧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减少歧视并提高感染者生命质量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三个州市定点医院和定点乡镇卫生院的艾滋病感染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感染情况、Berger艾滋病感知歧视量表、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感知歧视影响因素。 结果 有效问卷633份。艾滋病感染者感知歧视得分为(111.11±19.43)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条目均分最高的维度是担心公开。多重回归显示,中年人群、不参加小组活动者、社会支持少者的感知歧视高。 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感染者感知歧视较高,在艾滋病的防控中要积极组织参加小组活动、提高社会支持、关注中年艾滋病感染者群体。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尺骨冠突DR影像测量分析不同因素对尺骨冠突安全置钉的影响。 方法 从云南省中医医院2020年07月至2021年11月期间随机纳入102例正常成人正侧位肘关节DR片,选择标准的肘关节正位DR片作为测量对象,以冠突尖为顶点作沿冠突两侧平行于肘关节间隙的2条直线,冠突尖到尺骨桡、尺侧皮质交点线段的长度为尺骨冠突置钉冠状面的安全置钉的距离;再选择标准肘关节侧位DR片作为测量影像,以冠突尖为点引出近、远端两条与尺骨皮质相交的安全线,冠突尖近端安全线与远端安全线的长度为尺骨冠突矢状面的安全置钉距离,比较不同性别、左右侧对安全置钉距离的差异和不同截面上安全置钉距离之间相关性分析。 结果 男性与女性尺骨冠突安全置钉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冠状面上,男性桡侧与尺侧的安全置钉距离存在相关性;在矢状面上,女性近端与远端的尺骨冠突安全置钉距离存在相关性。 结论 研究尺骨冠突安全置钉距离有利于指导临床尺骨冠突骨折置钉、设计新型钢板、畸形矫正等。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对卵巢储备功能、助孕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双鸭山双矿医院接受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 40)和观察组(n = 40)。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行单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输卵管切除术。分析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等)、术前及术后1个月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hormon,AMH)、卵巢功能(基础窦卵泡计数)、术后并发症、助孕结局及美容效果。 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 0.05);术后1个月,2组AMH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窦卵泡数多于对照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P < 0.05);随访1 a,2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95.00% VS 72.50%)(P < 0.05)。 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系膜的输卵管切除术具有安全性、美容性、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sFlt-1)、多配体蛋白聚糖-4(polyligand proteoglycan-4,SDC4)、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human stromal lysin 2,sST2)水平与肾组织病理分级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信阳一五四医院收治的98例HSP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n=78)和无效组(n=20),比较其临床资料及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清sFlt-1、SDC4、sST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治疗1个月后血清sFlt-1、SDC4、sST2水平对治疗2个月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结果 随着病理分级增加,血清sFlt-1、SDC4、sST2水平呈上升趋势(P < 0.05);无效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sFlt-1、SDC4、sST2水平高于有效组(P < 0.05);紫癜症状评分、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水平及治疗1个月后血清sFlt-1、SDC4、sST2水平为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治疗1个月后血清sFlt-1、SDC4、sST2水平联合预测疗效的AUC大于任意2项联合预测、单项指标预测(P < 0.05)。 结论 HSPN患儿血清sFlt-1、SDC4、sST2水平与肾脏组织病理分级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可溶性CD30(sCD30)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83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Spearman分析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与骨髓浸润相关性,同时将研究对象根据利妥昔单抗化疗后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n = 26)和非感染组(n = 57),比较2组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及差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效能。 结果 研究组有骨髓浸润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高于无骨髓浸润患者(P < 0.05);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表达与骨髓浸润呈正相关(r=0.612、0.634,P < 0.05);化疗后感染组外周血Tregs、sCD30表达高于非感染组,差值高于非感染组(P < 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差值联合预测淋巴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AUC为0.916(0.834~0.965),优于单一预测。 结论 淋巴瘤外周血CD4+CD25+Treg、sCD30呈高表达,其值与骨髓浸润呈正相关,联检有助于提高化疗后感染预测效能,指导临床诊治。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06
摘要:
目的 通过国产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测定试剂,测定确诊的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多种生物样本内SARS-CoV-2 核酸的携病毒情况,对机体不同系统中SARS-CoV-2的状态展开观察,并分析其临床价值,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53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COVID-19)患者的鼻拭子、咽拭子、痰液、粪便和尿液样本,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法,来平行测定病毒ORF1ab基因与N基因核酸,比较不同类型样本的阳性率和一致性。 结果 患者的多种生物标本核酸Ct值的变化与病程都高度相关,发病15 d前后来分析核酸检测结果,发现在发病15 d后病毒核酸Ct值与15 d内相比病毒核酸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发病第1~7天和8~14 d,鼻拭子阳性检出率为88.67%(47/53)和79.24%(42/53),而咽拭子阳性检出率为73.58%(39/53)和53.85%(28/52)。粪便样本核酸检测阳性率12.28%(7/57),尿液样本均未检测出病毒核酸。 结论 在新冠肺炎患者发病的不同阶段,鼻拭子、咽拭子、痰液样本有较高的核酸检出率;在阳性检出率方面,鼻拭子相较咽拭子偏高;SARS-CoV-2有粪-口传播可能,同时病毒液可能会潜在感染消化道。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11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来自昆明人群上颌第1和第2磨牙根管系统,尤其是近颊根第2根管的发生率及其根管类型规律。 方法 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358名患者总共1 279颗上颌第1和第2磨牙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资料,根据性别、牙位和年龄分组,分析MB2发生率、根管类型构成及根管口间距,研究MB2与MB1-P/DB-P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 上颌第1磨牙MB2平均发生率为86.51%,不同年龄组17~19岁组最低(70.0%,P < 0.05),其他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8.61%、87.39%、79.75%,P > 0.05),MB2根管类型分别为Ⅱ型15.5%、Ⅲ型6.1%、Ⅳ型64.6%、Ⅴ型13.7%。上颌第2磨牙MB2平均发生率为52.05%,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40.00%、51.08%、52.44%、59.38%,P > 0.05),MB2根管类型分别为Ⅱ型17.3%、Ⅲ型7.3%、Ⅳ型50.0%、Ⅴ型25.4%。上颌第1磨牙MB2与MB1距离为(1.70±0.72)mm,与垂线距离为(0.78±0.49)mm,MB1-P与DB-P比值分别为1.28±0.08(有MB2)和1.23±0.02(无MB2)。 结论 昆明人群上颌第1和第2磨牙MB2发生率较高,IV型常见,MB1-P与DB-P比值有助于术前明确MB2的有无,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25
摘要:
目的 观察行辅助生殖助孕后诊断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宫内妊娠的足月活产率,以及分析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影响宫内妊娠足月活产率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辅助生殖助孕后诊断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并经手术治疗宫外妊娠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手术资料,并随访所有患者宫内孕的妊娠结局。 结果 (1)本实验共收集到32例患者,其中术后宫内妊娠足月活产有28例,活产率为:87.5%。宫内妊娠的足月活产率与手术时间、术中盆腔积血量呈明显负相关,其中与手术时间的相关系数r = -0.510,P = 0.003(P < 0.005);与术中盆腔积血量的相关系数r = -0.494,P = 0.005(P < 0.05);(2)比较32例患者中针对宫外妊娠包块行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对宫内妊娠足月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对于辅助生殖后宫内宫外复合妊娠需手术处理宫外妊娠的患者,减少手术时间及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手术能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的足月活产率。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22
摘要:
目的 探讨HLA配型与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方法 纳入 2003年5月至2021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做心脏移植术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移植术后3至12个月的患者早期疗效和排斥反应进行随访观察。使用PCR-SSP方法对供受者进行HLA分型。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的Forward Stepwise (Conditional)方法进行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心脏移植患者急性排斥的影响因素。 结果 对24例心脏移植供受者之间的HLA六抗原配型,在错配数3至4个抗原以内与错配数5或6个抗原相比,排异反应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2例按照ABO血型相容原则,O型供体心脏移植给A型受体的病例中,2例早期均发生了排斥反应,而在7例性别不同的供受者中有3例早期有排异反应。 结论 多方面因素会造成心脏移植的排斥反应,而HLA六抗原错配数是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凝血酶联合引流管悬吊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疗效。 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持续胸腔闭式引流,辅助以用持续负压吸引的常规内科治疗的52例难治性气胸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纳入同期医院接受胸腔内注射凝血酶联合引流管悬吊治疗的60例难治性气胸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治疗3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炎症发生率、肺部感染情况、肺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刺激性咳嗽)、免疫功能指标(成熟T淋巴细胞(CD3+)、指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8+))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58/60)和82.69%(43/52)(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临床指标(炎症发生率、肺部感染情况、肺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刺激性咳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免疫功能指标(成熟T淋巴细胞(CD3+)、指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胸腔内注射凝血酶联合引流管悬吊治疗难治性气胸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治愈率较高。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6
摘要:
目的 研究PBL教学模式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癫痫全面强直阵挛(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TCS)发作护理急救培训中的构建与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进入云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实习和轮转的12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时间选取相同批次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n = 60)和对照组(n = 60),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分组讨论培训前、PBL集中教学后和情景模拟结束后3个时间段,使用《SET-M修订版情景模拟效果评价表》对每个时间段护生对模拟前介绍、学习、自信和引导性反馈四维度的感受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传统PPT讲解结合基本护理操作常规练习的方式进行培训。 结果 观察组护生接受培训过程中,不同阶段各个维度的得分均有所提高,且培训前后的对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 < 0.05)。观察组在理论考试得分、操作考试得分及课程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构建的PBL教学模式结合情景模拟培训法在癫痫全面强直阵挛(GTCS)发作护理急救课程在护生中的应用有显著的培训效果,护生对本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认同度高。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7
摘要:
目的 探讨平行病历撰写在实习护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在襄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58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培养模式;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在该医院实习的56名护生作为试验组,采用平行病历撰写培养模式。分别在实习前、实习后1、3、6个月4个时间点采用护士职业尊重感量表、批判性思维量表及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分比较。 结果 2组护生的职业尊重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上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平行病历撰写培养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职业尊重感水平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5
摘要: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应用在大肠癌化疗间歇期患者虚拟社区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将2024年1月至2024年5月于昆明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化疗后,处于化疗间歇期的74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随访指导,观察组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指导下的大肠癌化疗间歇期患者虚拟社区健康教育。采用简易疾病认知量表(B-IPQ)、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大肠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C)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认知情况、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IPQ评分明显较低(t = -4.529,P < 0.001),C-SUPPH、FACT-C及其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Z = 9.664、12.941、-4.774、-4.330、-6.739、-5.360、-3.162,均P < 0.05)。 结论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健康教育运用于大肠癌化疗间歇期患者虚拟社区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负性认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30
摘要:
目的 评价并发症体验联合微信教育延续护理对初发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 年 1月至 2020 年12月在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体检科首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24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并发症体验联合微信平台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低于干预前( P <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 0.05);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2组患者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 P < 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并发症体验联合微信教育可以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1
摘要:
糖尿病由于多种因素常并发心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因素,因此,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同时也需控制心血管并发症。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复合物,有着抑制脑啡肽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双重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常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药物。近期的研究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还存在着潜在的代谢益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同时能改善血糖控制,有望成为糖尿病可常规使用的药物,带来心血管及代谢方面的益处。综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时的临床疗效及代谢益处。
糖尿病由于多种因素常并发心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因素,因此,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同时也需控制心血管并发症。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新型复合物,有着抑制脑啡肽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的双重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常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常用药物。近期的研究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能还存在着潜在的代谢益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同时能改善血糖控制,有望成为糖尿病可常规使用的药物,带来心血管及代谢方面的益处。综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时的临床疗效及代谢益处。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3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癌症发生机制的理解愈发深刻。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DDX46在结直肠癌、食管鳞状细胞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能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抵抗细胞凋亡,并参与细胞周期,因此可能成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靶点和标志物。为了更直观地了解DDX46在癌症中的作用,系统地阐述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功能及相关机制,为DDX46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癌症发生机制的理解愈发深刻。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DDX46在结直肠癌、食管鳞状细胞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能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抵抗细胞凋亡,并参与细胞周期,因此可能成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靶点和标志物。为了更直观地了解DDX46在癌症中的作用,系统地阐述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功能及相关机制,为DDX46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2
摘要:
食品安全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病原菌是威胁人类健康及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快速准确地检测食源性病原菌对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操作繁琐且耗时,不能及时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菌。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食源性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综述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危害以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以期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食品安全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病原菌是威胁人类健康及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快速准确地检测食源性病原菌对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操作繁琐且耗时,不能及时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菌。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食源性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综述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危害以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以期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源性疾病监测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9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合并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独立危险因素及抗菌药物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1例合并细菌血流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根据血培养结果,将符合MDR、泛耐药及全耐药标准的患儿纳入多重耐药组(n = 47例),其余纳入非多重耐药组(n = 54例),记录2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抗菌药物选择情况,并分析影响MDR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MDR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比例、诱导缓解化疗前粒细胞缺乏时间≥7 d的比例均高于非MDR组,MDR组发热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均低于非M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化疗、发热前粒细胞缺乏时间≥7 d,感染前Hb< 79 g/L及感染前PLT < 20×109/L均为MDR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病原学分析表明,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耐药率高,但对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敏感;革兰阳性菌对特定抗菌药敏感,而对红霉素高度耐药;MDR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高于非MDR组,且MDR组转入ICU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化疗、发热前粒细胞缺乏时间≥7 d、血红蛋白<70 g/L、PLT < 20×109/L均为儿童MDR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预后,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耐药菌,MDR感染患儿表现PCT和CRP水平升高,痊愈率低;因此,针对高危因素需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0
摘要:
目的 观察儿童配戴复合多点光学离焦镜片对延缓近视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儿童眼科就诊近视患者,其中单焦点镜片配戴者52例为对照组,复合多点光学离焦镜片配戴者78例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在戴镜前及戴镜后的第3、6、9、12个月,期间主要观察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的变化,对不同组间近视控制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戴镜前后等效球镜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3.80,P < 0.001)。自佩戴6个月起,对照组屈光度显著低于实验组(P < 0.05),且佩戴时间越长,2组之间的效果差距越大。2组戴镜前后眼轴长度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028,P = 0.876),提示2种镜片对眼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单焦点镜片相比,复合多点光学离焦镜片能有效延缓儿童近视进展。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5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铁代谢指标、肝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初步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铁蛋白升高的原因。 方法 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及对照组(铁蛋白升高的非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各41例,进行铁代谢、细胞因子、肝功能检测,分析这些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及与铁蛋白的关系。 结果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细胞因子IL-4、IL-8、IL-10、IL-1β、IL-2、IFN-γ、TNF-α、TNF-β、IL-17A、IL-17F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转氨酶、胆红素及乳酸脱氢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铁蛋白与铁代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与细胞因子IL-4负相关,IL-8、IL-10正相关,与LDH、ALT、AST正相关(P < 0.05)。 结论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铁蛋白明显升高,但铁代谢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时多有明显炎症反应及肝损害,铁蛋白的升高与铁代谢指标无相关性,与炎症及肝损伤相关。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4
摘要: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射血分数轻度下降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为射血分数轻度下降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是否服用达格列净将患者分为常规抗心衰组(41例)和达格列净组(44例)。常规抗心衰组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达格列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袢利尿剂、ACEI/ARB/ARNI、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达格列净。观察2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 a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IVST(室间隔厚度)、LVPWT(左室后壁厚度)、LAD(左房内径)及1 a内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达格列净组33例、常规抗心衰组37例完成随访。(1)随访3月、6月、1 a,2组患者的NYNH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达格列净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常规抗心衰组(P < 0.05);(2)2组患者LVEF均较基线升高,LVEDD、LVESD、LAD、IVST、LVPWT均较基线下降(P < 0.05);(3)3月LVEF、LVEDD、LVESD、LAD、IVST 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达格列净组LVPWT下降明显高于常规抗心衰组(P < 0.05);(4)治疗6月及1 a,达格列净组LVEF升高程度,LAD、IVST、LVPWT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抗心衰组(P < 0.05);治疗6月2组LVEDD、LVESD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 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规范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可以进一步改善射血分数轻度下降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重塑及心脏功能。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7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炎症指标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纤维蛋白/白蛋白比率,对骨折后骨质减少和骨质正常的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所有数据均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病例系统内公开信息和患者资料,期限为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对病例库中骨折术后2 652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骨密度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减少组141例、骨质正常组79例。根据采集的相关数据分别把每组的相关信息NLR、PLR、FAR、性别、年龄、甘油三酯、血糖、血压等相关信息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NLR 、PLR、FAR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MI、年龄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骨折后骨质减少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女性骨质疏松炎症因子不同。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8
摘要:
目的 探讨受试人群骨代谢生化指标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及骨代谢生化指标间影响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6 462例健康体检结果资料。收集所有受试对象的性别、年龄、25-羟基维生素D(25-OH-VD)、降钙素(CT)、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降解产物(Beta-CrossLaps,β-CTX) 体检资料指标。根据骨代谢生化指标参考值范围、性别、年龄、季节进行分组,应用SPSS29.0 软件对数据进行总体水平分布统计,比较组间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性,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相关性,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影响因素。 结果 生化指标水平总体中位数25-OH-VD 61.93(49.17,77.12)nmol/L、CT1.43(.53,3.01)pg/mL、N-MID16.0(12.8,20.2)ng/mL、β-CTX397.0(295.0,527.0) pg/mL。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MID与β-CTX呈显著正相关(rs = 0.748)。性别、年龄和季节对25-OH-VD和N-MID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受试人群25-OH-VD 水平总体中位数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维生素 D水平普遍不足,在低龄受试人群中更普遍,提示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T、N-MID和β-CTX水平总体中位数处于正常参考值范围,表明在这些指标上受试群体健康状况较好。性别和年龄是25-OH-VD、CT和N-MID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季节是25-OH-VD、N-MID和β-CTX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N-MID 与 β-CTX可能存在密切的生物学联系。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3
摘要: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合并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和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药物疗效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UC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EBV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CMV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重度疾病活动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小板(platelets,PL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清钙卫蛋白(calprotectin,CAL)、Mayo内镜评分(Mayo endoscopic score,MES)均升高,白蛋白(albumin,ALB)下降、糖皮质激素使用是UC合并EBV感染的相关因素(P < 0.05);高龄、重度疾病活动度、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ALB下降、CRP升高是UC合并CMV感染的相关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重度疾病活动度是UC合并EBV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5)。感染EBV者更易激素抵抗、免疫抑制剂无效和生物制剂失应答;感染CMV者更易免疫抑制剂无效和生物制剂失应答。 结论 高龄和重度疾病活动度是UC合并EBV感染的危险因素。UC患者感染EBV、CMV更易出现免疫抑制剂无效、生物制剂失应答;感染EBV也易出现激素抵抗。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6
摘要:
目的 研究人源血清类粘蛋白1(orosomucoid 1,ORM1)通过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长链碱基亚基 1(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long chain base subunit 1,SPTLC1)对干眼症鞘脂代谢的影响,为干眼症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构建干眼症模型,通过晶状体注射腺相关病毒过表达ORM1。行泪液分泌量检测,杯状细胞检测,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检测,HE检测评估角膜结膜损伤,泪液质量,以及组织病理变化。通过生化试剂盒检测神经酰胺和鞘磷脂含量,通过qPCR和WB检测ORM1和SPTLC1的表达。 结果 (1) ORM1 可增加干眼症模型的泪液分泌(P < 0.0001 );(2)ORM1 可增加干眼症模型的眼表泪膜稳定性(P < 0.001);(3)ORM1 可改善干眼症模型的角膜上皮损伤(P < 0.0001 );(4)ORM1 可增加干眼症模型的角膜组织中杯状细胞数量(P < 0.001);(5)过表达ORM1后,角膜组织上皮层变厚,基底层细胞排列较为紧密,细胞层数变多,空泡减少;(6)ORM1 可抑制干眼症模型的炎症基因表达(P < 0.01);(7)ORM1 可促进总神经酰胺和鞘磷脂含量(P < 0.01);(8)ORM1 可促进SPTLC1的mRNA和蛋白表达(P < 0.001)。 结论 ORM1可通过调控SPTLC1参与调控干眼症鞘脂代谢,为探讨干眼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寻找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视角。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8
摘要: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neuroendocrine tumours of the liver,PHNET)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诊疗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6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9日诊治的的11例PHNET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病理学检查结果、诊疗过程及预后情况。 结果 11例PHNET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4例;年龄24~68岁,中位年龄65岁;患者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其中5例腹痛、1例腹胀、其余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AFP、CEA、HBsAg均阴性,仅2例患者CA-199升高。7例超声造影图像均呈现“快进快出”模式;6例256CT增强扫描均显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平衡期的强化减退;5例MRI扫描表现出簇状分布或大灶周围伴子灶,T1WI序列低信号4例、混杂高低信号1例,T2WI序列均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均显示病灶边缘间隔强化。组织病理学检查患者均为NET,其中G1期2例、G2期9例,CgA阳性率72.73% (8/111),Ki-67阳性率100.00% (11/11),CD-56阳性率81.82% (9/11),Syn阳性率100.00% (11/11)。9例患者进行肝切除根治术治疗,2例行穿刺活检后未有后续治疗;随访6.0~37.0个月,期间6例生存、2例死亡、3例失访;术后复发5例,其中4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处理,1例TACE+口服靶向药物索尼替尼处理,共4例存活。 结论 PHNE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排除其他病变后确诊,早期发现和联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20108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毛霉菌病(pulmonary mucormycosis,PM)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以期提高肺毛霉菌病的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经病理确诊的PM患者4例,分析其临床特征、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诊治方法、预后情况。 结果 4例PM中女性2例,男性2例。4例均合并2型糖尿病,1例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口服激素治疗。胸部CT表现主要为斑片状、片絮状高密度影、支气管管腔狭窄。4例PM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确诊后1例因大咯血死亡,2例给予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联合支气管镜介入治疗,1例因不耐受全身抗真菌治疗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经治疗后3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 PM 为一种罕见的侵袭性真菌病,好发于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主要依赖于病原学和组织学检查。临床经验提示,抗真菌药物联合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观察其疗效确切性。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11123
摘要:
目的 探究CARP、Myo、α1-微球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为本研究AMI组,另选取同期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5例为本研究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心锚重复蛋白(CARP)进行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Myo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α1-微球蛋白、cTnI、hs-TNI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AMI组患者血清CARP、肌红蛋白、α1-微球蛋白、cTnI、hs-TNI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RP、Myo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呈正相关(r = 0.399,P = 0.001);CARP、α1-微球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呈正相关(r = 0.446,P = 0.001);Myo、α1-微球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呈正相关(r = 0.463,P = 0.001)。CARP、Myo、α1-微球蛋白与cTnI、hs-TNI水平均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CARP、Myo、α1-微球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水平异常升高,与cTnI、hs-TNI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CARP、Myo、α1-微球蛋白水平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8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每个孕期暴露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情况。 方法 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在宣威农村地区选取2个乡镇,招募216名怀孕至分娩的妇女入组,在妇女孕早、中、晚3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妇女各孕期尿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代谢产物3-PBA和cis/trans-DCCA,用SPSS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妇女2个孕期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 大部分孕期妇女孕期仍然务农且自我报告孕期未接触主动接触农药,报告自己在孕期接触过农药的妇女3个孕期均未超过1.4%。然而实验室检测发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孕早、中、晚3期暴露率均超过90%,孕全程均暴露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暴露率为67.1%。实验室检出率明显高于问卷调查结果;(2) 妇女孕早、中、晚3期尿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代谢产物3-PBA中位数分别为3.61 ng/L、3.60 ng/mL、3.57 ng/mL, cis/trans-DCCA中位数分别为49.10 ng/mL、45.45 ng/mL、47.45 ng/mL。3个孕期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处于国内中等水平,超过国外大多数报道。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妇女孕期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结果显示,孕妇居住地、受教育程度与妇女3个孕期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代谢产物值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孕期×孕妇居住地=3.183、F孕期×孕妇受教育程度=2.731,P < 0.05),不同孕期cis/trans-DCCA浓度的孕妇民族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孕妇民族=4.497,P < 0.05),可认为孕期汉族的cis/trans-DCCA检出较少数民族高。孕早、中期cis/trans-DCCA测定结果均高于孕晚期测定结果(LSD法P < 0.05)。卡方检验尚未发现妇女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居住地、家庭年收入、季节性与孕期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本研究发现宣威农村妇女大多对农药暴露的认知程度低,绝大多数妇女存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不同程度的暴露,而且,孕早、中期暴露水平明显高于孕晚期,当地妇女居住地、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对不同孕期妇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水平有影响。建议在农村地区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期健康意识,加大环境农药监测与管控力度,减少妇女孕期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6
摘要:
目的 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与体外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氧模型,通过其结构及生物学特性变化,探讨冠脉微循环的微血管生成基础。 方法 应用1/3结扎冠脉前降支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利用HE、Masson染色、透射电镜分别检测心肌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采用低氧培养箱建立大鼠CMECs时间梯度缺氧模型(缺氧时间分别设置为0 h,4 h,8 h,12 h,24 h,48 h,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CMECs形态特征及生长特点,CCK-8法测定增殖率,计数法测定存活率。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以及血管生成因子(VEGF、Ang-2)表达水平。 结果 在冠脉结扎72 h后,HE和MASSON染色提示成功建立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模型;透射电镜发现细胞超微结构存在缺血缺氧性改变。CMECs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随缺氧时间延长,48 h后增殖速率显著下降(P = 0.0426 );24 h后存活率显著下降(72.8%)。长期缺氧导致IL-1β(24~72 h,P分别= 0.0007 ,0.0007 ,0.001)、IL-6(24~72 h,P分别=0.0015 ,0.0005 ,0.0007 )和TNF-α(24~72 h,P分别= 0.0015 ,0.0063 ,0.0008 )释放水平显著高于短期缺氧IL-1β(4~12 h,P = 0.007,0.0034 ,0.0009 )、IL-6(4~12 h,P分别=0.0026 , 0.0013 , 0.0045 ) 和TNF-α(12 h,P = 0.0087 )释放水平。血管生成因子VEGF在缺氧8 h后表达开始升高(P < 0.0001 ),在12~24 h(P均< 0.0001 )下降后随即迅速升高(P < 0.01);Ang-2的表达自4~12 h起表达降低(P < 0.05),自24 h起逐渐增高(P < 0.01)。 结论 不同缺血缺氧时间心肌组织和CMECs出现的生物学变化各异,炎症反应在早期即开始出现,血管生成反应在晚期出现。有助于阐明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关键细胞及分子机制。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5
摘要: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ALI模型组(LPS)、喜炎平注射液低剂量组(XYP-L,18.96 mg/kg)、中剂量组(XYP-M,37.92 mg/kg)、高剂量组(XYP-H,75.83 mg/kg)和地塞米松阳性药组(DXM,3.03 mg/kg),共6组,每组20只。每天固定时间点给予各药物组腹腔注射对应药物,NS组和LPS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1 h后,NS组气管滴注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气管滴注LPS。造模24 h后,收集小鼠肺组织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计算肺系数。肉眼观察肺组织大体病理表现及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病理形态学改变,在显微镜下计数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细胞数,二喹啉甲酸(bicin-choninic acid,BCA)法检测BALF中总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BALF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试剂盒检测小鼠肺组织中MDA含量和SOD的活力。 结果 与NS组比较,LPS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肺系数、BALF总细胞数、总蛋白浓度、TNF-α、IL-1β、IL-8含量明显升高(P < 0.001),肺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P < 0.001)、SOD活力明显降低(P < 0.001)。与LPS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肺组织损伤均有所改善,肺系数、BALF总细胞数、总蛋白浓度、TNF-α、IL-1β、IL-8含量明显降低(P < 0.05),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 < 0.05)、SOD活力明显升高(P < 0.05)。 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LPS诱导的小鼠ALI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炎和抗氧化有关,可通过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来缓解肺部炎症,同时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LPS引起的肺组织氧化应激。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4
摘要:
目的 探究miR-212-3p在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中的分子机制。 方法 RT-qPCR用于衡量胶质瘤细胞中miR-212-3p和NAP1L1表达,构建NC mimic、miR-212-3p mimic、oe-NC和oe-NAP1L1转染至细胞中,利用CCK-8 、Transwell和伤口实验评估细胞生物学行为。通过Western blot分析EMT相关标志物的蛋白表达。miR-212-3p与NAP1L1的关系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AgO2-RIP实验进行证实。 结果 miR-212-3p的表达水平在胶质瘤细胞中显著下调(P < 0.0001 ),过表达miR-212-3p 可以显著降低胶质瘤细胞增殖(P < 0.0001 )、侵袭(P = 0.0011 )和迁移能力(P < 0.0001 ),并且抑制了EMT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P = 0.000861 )和波形蛋白(Vimentin)(P = 0.007430 )的表达,而上调了E-钙黏蛋白(E-cadherin)(P < 0.0001 )的表达。miR-212-3p靶向负调控NAP1L1的表达。过表达NAP1L1逆转了miR-212-3p对胶质瘤细胞增殖(P < 0.0001 )、迁移(P < 0.0001 )和EMT(P < 0.0001 )的抑制作用。 结论 miR-212-3p通过靶向负调节NAP1L1的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EMT。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2
摘要:
目的 为探索神经莱姆病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录组学与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发现相关的2个基因 WDR36 和 WRN,以证明其具有靶点治疗的潜力。 方法 通过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转录组学数据。通过GO富集分析,识别出 2 个具有研究价值的WDR36和WRN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验证这2个基因在Bb感染神经莱姆病中的作用,采用人脑胶质细胞HMC3细胞株作为模型。实验组细胞接受了不同MOI(1和10)的Bb接种,并在感染后6 h、12 h和24 h收集细胞悬液。使用trizol法提取RNA,并通过qPCR法测定WDR36和WRN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 在Bb感染的HMC3细胞中,发现Bb MOI=1为适宜感染浓度。结果表明WDR36的表达量在24 h与12 h对比有显著的上调(P < 0.01),且6 h的PBS组与试验组基因表达含量对比上升但不明显(P > 0.05),12 h、24 h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WRN的表达量在24 h与12 h对比有显著上调,且6 h、12 h、24 h的实验组分别比其PBS组基因表达含量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WDR36和WRN的上调可能与LNB的神经病理过程相关,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LNB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为开发针对Bb感染的新型治疗方案提供潜在的分子靶点。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1
摘要:
目的 调查云南省口腔专科护士医护合作、护士工作投入的现状,探讨医护合作对口腔专科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月至3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表、 医护合作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251名云南省口腔专科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云南省口腔专科护士医护合作量表调查总分为(85.09±15.14)分,各条目总均分为 (4.052±0.02) 分,患者信息的交流维度总均分为(4.16±0.66) 分,共同参与治疗或护理的决策维度(3.97±0.83)分,护士和医生的关系维度(4.05±0.91)分,分数以患者信息的交流、护士和医生的关系、共同参与治疗或护理的决策维度依次下降。护士工作投入量表调查总分为(50.75±15.69)分,总均分为(3.906±0.123) 分,其中奉献维度均分为(4.04±1.30)分,专注维度均分为(3.89±1.22)分,活力维度均分为(3.83±1.21)分,得分从奉献维度、专注、活力维度均分依次下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医护合作与口腔专科护士的工作投入呈中度正相关(r = 0.574,P < 0.001),量表中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均呈中度正相关,(r = 0.502-0.574,P <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职务、收入对口腔专科护士工作投入得分有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龄大于5 a的护士医护合作得分显著高于工龄小于5 a的低年资护士(P < 0.05),护士月收入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得分(P < 0.05),医护对于患者信息的交流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得分(P < 0.05)。 结论 云南省口腔专科护士医护合作处于较高水平,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口腔专科护士医护合作水平越高,工作投入程度越大。口腔专科护理管理者应考虑能够促进医护合作的各项措施,工作中构建团结和谐的医护合作关系,同时关注影响护士工作投入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口腔专科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升口腔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0
摘要:
目的 分析医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5个地区10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共计1190 名医师,使用职业倦怠量表(MBI-GS)作为调查工具,现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水平分析模型拟合医师职业倦怠得分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 结果 被调查地区医师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5.3%,情绪衰竭、工作态度、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低于常模;两水平模型分析发现,医师职业倦怠得分在科室层面有聚集性,组内相关系数ICC = 0.1181 ;影响因素包括:每周工作时间、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睡眠时长、健康状况和休闲时间。 结论 医师职业倦怠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性进行干预;医师职业倦怠在科室层面存在聚集性,从科室内部消除不良因素也具有现实意义。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9
摘要:
目的 了解肝癌症状群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1987年以来收录的肝癌症状群研究相关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主要的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共现和聚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00篇。该领域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20年发文14篇,达到高峰。主要的作者合作群由Invalid组成,各研究机构之间未形成合作网,为各个独立的研究分支。关键词共现前20位关键词中,生活质量、质性研究是高频词,2021年至2023年的突现性关键词中,质性研究的研究强度最高,为1.45。国内外研究逐渐关注人群划分、自我管理。 结论 该主题主要的研究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生活质量、症状群、人群划分、自我管理、循证护理正趋向前沿研究热点。但目前以症状体验研究为主,管理策略干预性研究尚缺乏有力证据,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关生物学机制,临床护理亟需开展多中心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期优化更有普及意义的研究结论和症状群管理方案。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3
摘要:
目的 探究靶向MAPK信号通路的HOXD-AS2、MIR3142HG基因多态性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相关性。 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了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分别是位于HOXD-AS2启动子区域的rs1348808及位于MIR3142HG增强子区域的rs2431099。同时纳入了976名健康对照者和419名CIN患者,使用TaqMan探针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与CIN的相关性。 结果 rs1348808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CIN3以及CIN2进展为CIN3的保护因素(OR = 0.77,95%CI:0.63~0.94;OR = 0.57,95%CI:0.37~0.90);rs2431099的A等位基因可能是CIN2的保护因素(OR = 0.50,95%CI:0.31~0.80)。 结论 HOXD-AS2、MIR3142HG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IN相关。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12
摘要:
目的 以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坚果摄入量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 从汇总的欧洲大样本openGWAS数据库提取与坚果摄入量紧密关联的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运用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及逆方差加权、Simple mode、Weighted mode 5种方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及95%CI评价坚果摄入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采用mr_pleiotropy_test法检验水平多效性,leave-one-out法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从ukb-b-16576 数据集共提取49个SNPS作为工具变量,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逆方差加权法、Simple mode、Weighted mode计算得OR值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1,95%CI (0.82~1.01),P = 0.084],[0.92,95%CI (0.89~0.95),P = 0.001],[0.94,95%CI (0.92~0.96),P = 0.001],[0.91,95%CI (0.85~0.95),P = 0.001],[0.91,95%CI (0.86~0.96),P = 0.001],所有b值结果方向均小于0,由于存在异质性(Q=67.36,P=0.012),故关注随机效应IVW模型。mr_pleiotropy_test检验显示MR-Egger截距为3.50E-04,截距接近于0,P = 0.591,所选的工具变量不存在水平多效性。leave-one-out敏感性分析未发现对结果有显著影响的SNP位点,提示结果稳定可靠。 结论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表明坚果摄入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风险呈负向因果关系,但需要更大样本量和不同种族背景的人的数据来进一步验证。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07
摘要:
目的 探讨TLR4/NF-κB/ MUC5B在过敏性鼻炎中的调控机制。 方法 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观察模型病理特征变化,检测TLR4和MUC5B的表达。通过鼻内给药的方式降低TLR4的表达,观察组织病理变化,MUC5B的表达以及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建立体外细胞模型,通过细胞转染,敲减TLR4后,检测MUC5B的表达,以及观察NF-κB和磷酸化NF-κB(p-NF-κB)的变化。 结果 (1)TLR4和MUC5B在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中高表达(P < 0.05);(2)降低TLR4的表达可减少MUC5B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以及缓解过敏性鼻炎(P < 0.05);(3)在体外,敲减TLR4可降低p-NF-κB和MUC5B的表达(P < 0.05)。 结论 发现TLR4/NF-κB/ MUC5B在过敏性鼻炎中的调控作用,为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新的思路。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1
摘要:
目的 调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生现况,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ART患者相关资料,依据指南的诊断标准了解代谢综合征患病率。t检验、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各相关因素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1 972例患者中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的有495例(25.05%),男性发生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风险是女性的2.045倍(P = 0.0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发生MS的风险高于中学(P = 0.001)和大学及以上文化者(P < 0.001);年龄大于40岁者发生MS的风险是小于40岁的8.819倍(P < 0.001);吸烟者发生MS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565倍(P < 0.001);BMI≥25 kg/m2(P < 0.001)、空腹血糖≥6.1 mmol/L(P < 0.001)、TG≥1.7 mmol/L(P < 0.001)、HDL-C<1.04 mmol/L (P < 0.001)、血压≥130/85 mmHg(P < 0.001)的患者发生MS的风险都更高。对于使用不同ART方案的患者两两比较发现使用整合酶的患者MS发生率更高(χ2 = 17.278,P < 0.001)。 结论 ART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干预措施及建议,积极减少及预防MS的发生。男性、BMI较高、服用整合酶、吸烟、年龄大于40岁都是MS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个体化治疗及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2259/j.issn.2095-610X.S20241124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E)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本科学业导师带教的干预效果。 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权重。按照55%等比例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4个学院80名本科学业导师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名,筛选相应学院熟悉学业导师指导工作的600余名师生分别对2组学业导师开展带教效果测评,均采用基于CE的评价指标体系对2组学业导师的带教效果进行测评,及时向实验组反馈测评结果,并未向对照组反馈测评结果。半年后,再次采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同一批测评人员对2组学业导师开展带教效果测评,比较2组学业导师的带教效果。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学生评分总分及其他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学院评分总分、同行评分总分及其他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学生评价总分、学院评价总分、同行评价总分、学业规划指导、专业学习指导、履行职责、工作成效、学生成果等绝大多数维度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基于CE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提升学业导师的带教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